英特尔10nm工艺一直“难产”,直到2019年的十代酷睿上10nm工艺才真正开始量产,但是十代酷睿又被分成了两套平台,一个是真正10nm工艺的Ice Lake平台,另一个则是依然沿用14nm工艺的Comet Lake平台,这两套平台怎么区分?有什么区别?谁是“真”十代,是不是有“李逵和李鬼”之分?( 详情观看下方视频)
————图文版————
我们知道英特尔10nm工艺一直“难产”,如果按照其“嘀嗒”(Tick-Tock)战略,2016的七代酷睿就应该使用10nm工艺了,但事实上英特尔在10nm制程上似乎遇到的了不小的困难,所以只能不断打磨现有的14nm工艺,于是出现了14nm+,14nm++ 这种“奇葩”的制程工艺,再+就加出糖尿病来了,终于,在2019年的十代酷睿上10nm工艺真正开始量产,搭载十代酷睿的轻薄本也已经开始全面上市。
但是我们又发现一件“奇葩”的事情,就是十代酷睿被分成了两套平台,一个是真正10nm工艺的Ice Lake平台(如i7-1065G7),另一个则是依然沿用14nm工艺的Comet Lake平台(如i7-10510U)。
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就需要知道,这两套平台怎么区分,有什么区别,谁是“真”十代,是不是有“李逵和李鬼”之分。其实这两套平台的处理器都隶属于十代酷睿,没有真假之说,只不过两个“李逵”的“加点”方式不同,它们在性能和功能上有一定差异,也让它们分别适用于更专业的细分市场。下面我们就对两套平台的十代酷睿处理器进行一个简单的解析,当然只是针对轻薄本上的低压处理器,标压和桌面平台的十代酷睿估计得到2020年才能面市。
这两套平台的处理器从命名上就很好区分,14nm Comet Lake平台的处理器依然沿用了代数+型号5位数字后缀U的命名方式,而10nm Ice Lake平台的处理器命名方式则是代数+型号4位数字后缀G7/G4/或G1,这个G7/G4/或G1代表了集成的核显的规格,G7代表集成64 个EU单元的锐炬Iris Plus核显,G4代表集成了48 个EU单元的锐炬Iris Plus核显,G1则代表了集成了32个EU单元的UHD核显。下面的两张表格列出了这两套平台处理器的家族成员规格表,大家可以简单的了解一下。
Ice Lake平台,它除了采用了更先进10nm制程工艺外,还有两个非常大的特点,一是微架构升级到了全新的“sunny Cove”,二是锐炬Iris Plus核显全面下放,Ice Lake平台的处理器集成了48或64 EU单元的锐炬Iris Plus核显,核显性能可以达到NVIDIA低功耗板MX150独显的水平。另外支持更高速的内存DDR4-3200/LPDDR4-3733,原生集成了雷电3控制器,支持机器学习和AI运算,可选支持WiFi 6无线网卡,而TDP功耗方面,intel还有意引导笔记本厂商在cTDP方面下功夫,也就是允许厂商针对产品特点(主要是散热能力)进行更自由的定制功耗,从目前发布的相关产品来看,很多产品都可以在15W(类似标准模式)和25W(类似狂暴模式)之间切换。
Comet Lake平台,在血缘上它更接近八代酷睿处理器Whiskey Lake平台,可以说它是八代酷睿的常规升级(intel酷睿低压处理器没有九代),集成的核显没有变化还是UHD 620。CPU频率上做了调整,支持的内存频率也有所提升,最高支持DDR4-2666,另外可选雷电3和WiFi 6功能。功耗方面和Ice Lake平台类似,允许厂商针对产品特点进行更自由的定制功耗。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它们的区别,我们引入了一组对比,以i7为例,Ice Lake平台有两款i7产品,i7-1068G7和i7-1065G7,按照惯例28w功耗的i7-1068G7是一款“非典型”处理器,主流轻薄本上并不常见,它一般会用于一些高端笔记本(如Macbook pro) , 一体机和intel NUC上。而i7-1065G7则是会在主流轻薄本常见的一款处理器,通过和上代产品i7-8565U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它的默认主频和和睿频都大幅降低。原因很好理解,由于核显大幅增强,Ice Lake将更多的资源都用在了提升核显上,为了控制TDP,只能削减CPU的频率。那么问题来了,GPU性能是变强了,CPU会不会变弱了呢?
通过CINEBENCH R15的跑分可以看出(数据来自notbookcheck) , 有了10nm工艺和新的sunny cove微架构,i7-1065G7在15W 模式的多核分数虽然确实比上代i7-8565U略低,但是差距不大,但是在25W模式下性能就实现了全面压制。而通过3D MARK的跑分可以看出,其集成锐炬Iris Plus核显的性能比UHD620强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它的性能约相当于NVIDIA低功耗版的MX 150 或者MX230独显以及AMD处理器集成的Vega 8核显。但是和它依然无法撼动NVIDIA在轻薄本上主流级独显MX250的地位。
所以我们能得出的简单结论就是,Ice Lake平台的处理器,想要发挥更强的CPU性能,需要笔记本在散热设计上花更多的功夫,并且搭配更高功率的电源适配器和更宽松的温度墙/功耗墙。从实际应用上来说,Ice Lake平台可以抛弃独显,让传统轻薄本更轻,更薄,更省电,而且最重要的是核显不再孱弱,完全可以应付一些轻游戏了。
再来看14nm Comet Lake平台,它也有两款i7 产品,i7-10710U和i7-10510U ,i7-10710U也是一款“非典型”产品,它是首款采用了6核12线程的低压处理器,低默频高睿频。联想小新Pro 13采用的就是这款处理器,我们在《最强轻薄本处理器6核12线程i7-10710U加持 联想小新Pro13笔记本测评》做过详解,感兴起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由于出色的散热系统和激进性能释放(35W),在这款笔记本上i7-10710U性能已经媲美和超越游戏本上的标压处理器了,当然这款6核12线程的处理器想要发挥能力,非常依赖功耗、散热、性能释放,所以使用这款处理器的产品应该也不会太多。
主流轻薄上常见的应该是4核8线程的i7-10510U,和i7-8565U相比,它同为4核8线程,默认主频也是相同的1.8GHz , 睿频稍有提升,核显也同为24个EU单元的UHD620。通过CINEBENCH R15跑分对比可以看到,在15W模式下,i7-10510U和i7-8565U的分数基本相当,而在25W模式下,其分数也实现了碾压。而且对比相同功耗下的i7-1065G7,它的CPU性能也是更强的。
所以我们也能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就是,Comet Lake平台的处理器相对更有生产力,尤其是i7-10710U,所以Comet Lake平台比较适合主打CPU性能的产品,或者配合MX250独显打造影音游戏、创作设计全能水桶本。所以Comet Lake平台和 Ice Lake平台针对了不同的更加细分的市场。而不管是14nm Comet Lake还是10nm Ice Lake平台,能否长时间稳定在25W或更高功耗将是笔记本性能高低的关键,散热系统也将是未来轻薄本性能比拼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