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很简单,就是之前装完主机后感觉灯效并不是特别满意,于是尝试再折腾一下,把机箱光污染改造的更炫酷些。 准备工作: 2组Antec的幻彩飓风 1组超频三风扇套装 改造前 先介绍下环境,使用的机箱是TT比较入门的挑战者中高ATX机箱,机箱内部的灯效主要来自于机箱顶部安装的一枚顶置240水冷和3枚前置12cm RGB风扇。由于铭瑄1060显卡顶部没有设计灯效,所以装机后,感觉机箱内部显卡以下部分空间灯效不是很完整。 改造后,方案1 最终效果,方案2 最初的计划是使用2把2把ANTEC 幻彩飓风,一体式模组设计的风扇刚刚获得了2019年IF大奖,上下两侧的ARGB流线型相当的别致。 TT这款机箱配套的RGB风扇由于接口问题,只能使用自家的控制器接入,混搭后走线上有点麻烦。超三的风扇套装可以直接插在Antec幻彩飓风的控制器上进行扩展,所以就直接换了。上图就是改造好以后的最终效果了。 开箱 这次改装的主力就是这款Antec Prizm Cooling Matrix幻彩飓风,和常见的RGB风扇不同,幻彩飓风采用了独特双扇叶一体造型,有点类似显卡的散热模块。包装盒正面是产品的实物展示图片,在包装底部可以看到这款风扇支持目前所有主流厂家的神光系统。包装盒的背面则是风扇的具体参数和产品信息。 封装方面,在包装盒外面还有一层塑封,防水防尘之外,也能保证收到的是全新产品。 打开包装盒,内部是三层分隔,每一层空间都有独立的泡沫材质填充,收纳非常合理整洁。 除了一体风扇,包装内还提供了控制器,数据线,4枚安装螺丝和1块3m胶。 风扇的两侧框架带有Antec的LOGO,入手手感有明显的金属冰冷感,质感相当的棒。 从正面看,这款幻彩飓风的风扇结构比较特殊,双个风扇皆配备11片密集扇叶,采用液压轴承构造, 稳定性和风量预计都有一定的提升,后面会做个简单对比。 在风扇的两面都设置了6个胶垫,提供缓冲保护,减少噪音和避免共振产生。 框架上提供了4个安装孔位,使用的螺丝和普通风扇的螺丝规格相同,也能使用冷排专用的长螺丝。 风扇的接口进行了升级,使用一个8pin的组模化接口。 标配的原厂控制器体积不大,外形细长,外观上比较有立体感。 控制器的正面提供了2个实体按键,控制灯效模式和灯效的速度。 控制的一侧提供了5个3pin 5V的ARGB接口。 另一侧是标准的FAN电源接口,同时兼容4pin和3pin的风扇电源。 线材方面采用了扁平线的设计,配合组模化的接口,走线更方便。 在ARGB接口位置还有方向提示箭头,安装时一目了然。 安装时,8pin连接风扇,ARGB和电源直接插入控制器即可。 控制器的底部提供了一个PWM监控接口,连接主板后可以根据机箱温度,自动调节风扇转速。另外一个2pin接口可以连接机箱的LED控制键,或者通过转接线连接主板的Reset,通过机箱Reset按键来控制灯效的切换。 控制器的底部是通过SATA供电的,很方便。组模电源也不需要为风扇单独再接一根D头供电线了,让走线更简洁。 如果你需要接入第二把幻彩飓风,直接这样接入即可,根据机箱尺寸和实际需要,最多接入五组幻彩飓风或者RGB风扇。 灯效 点亮风扇后,线条状的流光灯效很别致。 正反一共4根灯条,光线过度带来很强的立体感。 风扇两侧的LOGO通电后也会点亮,从侧边看,两条LED灯条配合金属框架质感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改装尝试 由于TT的风扇控制器不兼容标准3pin的5V接口,所以我直接拆除了前置的3把TT风扇,用幻彩飓风替换上去。 开机试了下效果,240长度的流线型灯条刚好贯穿了电源仓以上的空间,侧方的ANTEC的LOGO灯效也非常的醒目。 然后第二把风扇,我是准备尝试摆放在电源仓的顶部,照亮机箱的下半部。 安装完成后,效果是这样的。 但是观察了一会,发现风扇内装的话,侧边灯条会被机箱框架遮挡掉一部分,于是我又把风扇安装到了机箱外侧。 从座椅位置看,这样安装后,灯效强了不少。 盖上机箱前面板,当时自我感觉灯效的升级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 然而,过了几天,我发现盖上机箱前面板后,外装的幻彩飓风的灯效被面板又遮挡了。。。不能忍啊,于是准备继续折腾... 这次我拆下了240水冷上的风扇,我准备用幻彩飓风来替代它们。 用专用的长螺丝把幻彩飓风固定在冷排上,尺寸刚刚好。 另外,我加了一组超频三的ARGB风扇套装。 常规的前置3风扇。 风扇的3组电源,ARGB接口一一对应的连接在控制器上,刚好五组够用了,无需加装另外一个控制器。 打开电源,效果基本满意。 按照计划,加入第二块幻彩飓风,调整下位置,和上方的风扇保持位置一致,单色效果。 RGB效果,机箱神光的改造到此完工。 另外温度方面,超频三偃月240水冷套装的性能把CPU温度压制在87度,长时间烤机也非常的稳定。 更换了ANTEC的幻彩飓风后,温度压在在了81度,散热能力提升还是比较显著的。 总结 这次改装一共花费了千元左右,替换水冷原装风扇后,散热性能有比较显著的提升。底部的第二块幻彩飓风对散热性能的帮助不是很大,但是却是机箱颜值加分的关键。 分享就到这里吧,是挺折腾的,我知道很多聚友忍不住要吐槽了,但是同道中人肯定也不少,吾道不孤。 超频三(PCCOOLER)偃月240RGB CPU水冷散热器 (支持AM4/2066/一体式水冷/CPU风扇/多种光效模式) 京东:¥499 去看看 <更多>

胖头鱼Moomin 晒物 2019-03-21 11:55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有说过家中的灰尘都是比较大的,就算每天使用扫地机打扫依旧还是多灰尘,主机箱我又是在电脑桌下放置,自然一样每天都在“吃土”。平时的主机箱侧面板都是使用2个螺钉固定,每次拆卸都要拧上拧下非常的麻烦,经常这样的话螺丝还容易滑丝废掉。 前几天看见了Tt的一款白色机箱:Tt挑战者H3机箱,立马被种草!那是因为它设计真的很方便,侧面磁吸式全景钢化玻璃,侧开门设计,日常开合清洁内部灰尘只需像开门一样简单,不用在拧上拧下螺丝了。 ▲入手的是标准版,这款机箱是不带风扇的,需要另外购入风扇,因为前面板是透明设计,集合侧面板透明钢化玻璃,所以入手RGB风扇肯定是必要的,不然无法展现出这款机箱在RGB灯效下的整体效果。 ▲机箱的尺寸:408*210*468mm,大小相比我原来的追风者416要小很多。这款机箱有黑色和白色,因为黑色粘灰尘之后比较容易显久,所以就选择了白色,自己也觉得白色在上了RGB风扇之后效果更炫目一些! ▲在机箱的顶部做了很多防尘设计,可以进一步阻挡灰尘进入机箱内部。防尘网采用磁条吸附,方便快速拆装,对于日常清洁防尘网上的灰尘可以说是真的很方便。防尘网上的网眼大小刚好合适,是比较密集的细孔,日常的灰尘什么的也不容易进入内部,不过为了保持机箱内部清洁,我都是1周左右清洁一次。 ▲取下防尘网之后,可以看见顶部可以支持240水冷排,或者是12CM、14CM的风扇。 ▲在靠近前面板的顶部处是电源开关、硬盘指示灯、重启键、LED灯效控制、USB3.0*2个、麦克风、耳机接口。顶部可以看见前面板处也做了散热大栏栅口,可惜此处的防尘网不能拆卸。 ▲前置面板采用曲面线条设计,面板是棕色透明塑料材质,可以直接透过面板看见内部,最好就是安装RGB风扇,不然普通风扇会low爆了,这种面板就必须要RGB风扇加持。面板的拆卸也非常的简单,可以看见两侧边都有凹槽口,使用一字螺丝刀就可以轻松撬起打开了。 ▲打开侧面全景钢化玻璃,通过两个磁吸扣来开合门,这种设计真的是解决了我每周一次清洁的强迫症,终于不用再拧开侧面板的螺丝钉了。 ▲侧面全景钢化玻璃采用上下2个合页作为支撑点,角度展开180°也没有问题,虽然看起来支撑点比较纤细,但是实际操作开合都很轻松,不会出现玻璃太沉往下坠的问题,说明合页做工还是非常不错的。 ▲机箱的背面是比较常见的常规化的设计,后置可以安装1个12CM或者14CM的风扇,电源安装位置采用下置安放。 ▲机箱底部同样带有防尘网设计,并且防尘网是一整条,可以贯通到硬盘处,这款机箱可以说整机散热设计真的很到位:散热开孔非常的多,机会把发热的地方都做了大量开孔。 ▲防尘网设计也有没有顾及到的地方,就是前置面板在下置部分是没有防尘网的,如果地面灰尘多的话,很有可能会在这里进入主机内部,如果自己动手能力强的话,就美工刀裁剪防尘网贴一块上去吧。 ▲传统的机箱都配有主板铜柱,但是需要自己上铜柱,很多人对于上铜柱会觉得非常的麻烦,这款机箱竟然已经预置了6个铜柱,直接省去自己动手的麻烦事了。另外这款机箱对CPU散热器限高最大为18CM,可以支持35CM的长显卡。 ▲机箱可以一共可以安装4块硬盘,在电源上面板处可以安装2块SATA接口的SSD固态硬盘,在电源仓的后面还有一个机械硬盘支架,可以叠汉堡式叠装2块硬盘,虽然现在固态硬盘价格猛掉下,但是距离传统机械硬盘还有一定距离的,想整机全固态硬盘的话,还是要多花钱!还是老老实实用机械硬盘作为仓库盘吧。 ▲准备转移旧主机配件前,除了背面板外,还要先把前置面板和侧面全景钢化玻璃给卸下来,这样方便装机不碍事。 ▲拆卸之后,就可以看背面设计真的是太Nice了!经常装机的小伙伴们肯定经常苦恼背面空间不足,无法很好的走线,或者使用定制线缆太粗,走完线之后发现盖不上背面板!这款Tt挑战者H3机箱做了走线槽,可以完美把走线置入槽内,线槽内带了2条魔术带方便捆绑线缆。 ▲Tt挑战者H3机箱配备了螺丝和几条扎带用来走线理线用,整理好之后就准备开始转移旧机了。 ▲旧机箱的电源就不做移动了,准备和旧机箱一起送人。在入手Tt挑战者H3机箱的同时入了Tt的电源和RGB风扇配套使用。 ▲电源是Tt的TR2标准版,额定功率400W的电源,因为旧主机不是带K的CPU,日常就是看看电影处理一下照片使用,不做超频,所以400W足以应对了。Tt这款TR2标准版电源质保3年,所以3年能有什么问题,直接东哥家售后走起不带怕的。 ▲RGB风扇也是Tt的,玲珑12CM RGB风扇,带有减震脚垫,所以使用中是比较静音,可以联动现在新主板,因为我的是Z97M老主板了所以不能直接联动主板,好在它带有控制盒,可以独立操控。 ▲在前置面板上安装3个风扇,安装的时候要注意走线孔的位置,设计在右侧边。因为风扇带的线比较长,所以走线很轻松。 ▲安装好风扇后,在内侧观看。 ▲经过一番折腾之后,终于把旧主机的配件都全部转移到新机箱上,果然白色的机箱比传统黑色机箱耐看很多!在电源仓位置做了侧面镂空设计,可以直接看见电源的铭牌贴,早知道电源就换带RGB灯效的款式好了,这样整机RGB。 ▲把走线都整理好之后,最后装回去侧面全景钢化玻璃,就大功告成了,下面看一下灯效效果吧! ▲灯光充足环境下的RGB灯效效果 ▲昏暗环境下的RGB灯效效果 这次更换新机箱虽然有让钱包出血了,但是还是非常值得的!一方面颜值真的比原来的机箱好看很多,另外一方面就是这款Tt挑战者H3机箱采用侧开门式的设计,让打开机箱更简单,清洁更容易。机箱的整体布局方面也是比较合理,例如机箱整机最多支持6个12CM的风扇安装外,预留的大空间走线槽方便整理走线布局等等,对于不支持RGB灯效控制的主板,也设计了独立的RGB控制键在机箱顶部,可以说是很友好的。如果喜欢时尚,想知道新潮电子产品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下次再分享我的时尚电子生活给大家。 Tt(Thermaltake)挑战者H3 黑色 中塔机箱(磁吸式钢化玻璃/波浪面板/背部理线/U3/支持长显卡/游戏机箱) 京东:¥359 去看看 <更多>

xxp_41 晒物 2019-03-21 10:22

在农历新年之前,为了提升日常工作效率,我决定购买一台的电脑,也当是送给自己的新年礼物。经过对自己需求的认真分析,最终决定组装一台台式主机。首先来谈谈我对这台新主机的需求:日常以平面设计为主,主要用到PhotoShop、Illustrator和CorelDRAW,偶尔也会用到Premiere来剪辑和渲染视频,极少数情况下会用到After Effects来做几个视频特效;游戏方面主要在闲暇时候玩几把极品飞车,热门网游我基本不会去碰了。 结合以上的需求和个人的经济预算情况,显示器依然使用之前的明基GW2480,最终选定的的配置如上表。 就在我准备采购零件的时候,意外的从智能帮获得了金河田峥嵘Z30机箱的体验资格,并且随机箱还赠送了一大堆的装机配件。在机箱和零部件全部到手以后,开始一把很久没有折腾过的“装机秀”。本次测评以峥嵘Z30机箱为主线,在装机环节中穿插其他附件的安装和使用情况。 快速开箱 金河田峥嵘Z30采用了传统机箱的瓦楞纸包装箱,整个包装箱的体积确实要大上不少。由于瓦楞纸盒子的印刷并不能做到很精致,所以包装盒上面的信息也比较简单。 正反两面是对称式设计,中间印有“2+”标识以及“TWENTY-ONE+”的文字说明,左上角印有金河田的品牌标识和宣传口号。 左右两个侧边同样是对称设计,在靠上的位置留有扣手便于搬运。中间部分是“2+·峥嵘”的标识,下方是峥嵘Z30机箱的规格参数以及制造商信息等。 打开包装箱,内有厚实的包装海绵包裹,在机箱外侧还套有一层塑料保护袋,能够有效防止机箱在运输过程中磕碰或刮擦受到伤害。 随机附赠有一个附件盒和一份使用指南,附件盒中装有日常用到的螺丝和束线扎带。 产品设计 峥嵘Z30是一款中塔式机箱,但在个头上却不输主流的全塔式机箱,三围尺寸达到了490*500*223mm。机身采用全金属骨架,搭配塑料和玻璃盖板,整机重量也达到了8.3KG。 峥嵘Z30机箱的上方面板和前面板均可以拆卸,上方面板采用了凹陷式的设计,中间是一整块金属防尘散热网罩,侧边各设计两条LED灯带。在拆卸上方面板时,需先在机上后方用力向上提起即可拆开,面板前方有控制灯光的排线,需要注意防止扯断。 机身正面同样是是一块可拆卸面板,中间镶嵌着一块深黑色的玻璃,两侧各设计有六条LED灯带,在通电开机以后可以显示不同的颜色状态。 将前面板拆下,在玻璃后方留有较大的空隙,可以安装附赠的风扇。与顶部一样,支持三个直径120mm的风扇或者两个直径140mm的风扇。需要注意的是,前面板上方与机身同样有灯带排线,防止扯断。 通过拆卸上方面板和前面板,不难发现机身的I/O面板是单独设计的,并通过螺丝固定在机身上方。整个I/O面板预留的按键和接口也比较丰富,包含两个USB 3.0接口、3.5mm耳机接口、3.5mm麦克风接口、两个USB 2.0接口、一枚电源按键、两枚指示灯、一枚重启按键和一枚LED灯光按键。 I/O面板设计在上方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也并不是一个好的设计。峥嵘Z30机箱的体积本身偏大,I/O面板设计在上方,如果将主机放置到地上,操作起来会比较方便;而如果将主机箱放置到桌面上,则每次操作都需要探起身子才能够到按钮,也不利于盲操作。 机身左侧是一块钢化玻璃,也是我们常见的“侧透式”设计,能够透过玻璃看到机箱内的零部件和绚丽的灯效,满足DIY玩家们的一个小小的心愿。钢化玻璃下方有一条卡槽与机箱固定,上方两侧各设计有一个螺丝孔,装有橡胶垫片,并采用了可以手动拧紧的大头螺丝,便于拆卸和安装。 机箱右侧是一块金属盖板,也是通过两颗大头螺丝来固定。金属盖板与机箱背板有大约1.8cm左右的空隙,这个空间可以用来整理机箱内的线材,使机箱内部看上去更加整洁。 机箱背部是一个非常标准的设计,左侧是主板I/O面板开槽,并附赠有一个金属挡板,以保证I/O面板只有接口部分裸露;右侧是一个120mm的风扇安装位,可以安装一个附赠的风扇。机箱预留有七条扩展插槽挡板,满足了更高的扩展需求,双显卡也可以完全兼容。 比较奇葩的是,峥嵘Z30的电源仓位设计在机箱前方,并且电源是纵向放置在机箱中的,通过一条延长线将电源接口延伸到机箱背部下方。 个人猜测这样的设计应该是为了水冷定制留下充足的空间(主要是显卡下方的位置),但因此也带来一些不兼容情况,比如之前体验的酷冷至尊V550全模组电源,就因为电饭煲接口设计靠边,从而无法正常插入延长线。 机箱底部设计有四个防滑支撑垫,支撑起的高度为2cm左右,在底部同样设计有散热网罩,内侧可安装两个120mm的风扇,为机箱的散热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由于机箱体积比较大,所以内部空间非常宽敞。峥嵘Z30能够兼容ATX、M-ATX两种规格的主板以及315mm以下长度的显卡。 3.5英寸硬盘以及2.5英寸固态硬盘的安装位都设计在机箱背板一侧,两种规格的硬盘各支持两块,并都附赠有安装托架。其中3.5英寸硬盘的安装位在机箱前端上方,也就是老式机箱光驱的位置;2.5英寸固态硬盘安装位设计在背板主板下方。 机箱背板在穿线孔处都配有橡胶塞作为保护,能够避免线材与金属板长时间摩擦和折损造成损坏或危险情况的发生。 硬件装配 介绍完了机箱,接下来就要进入硬件装配的步骤了,我选购的电脑配件的具体型号已经在文章开头详细交代过了,这里也就不再赘述。 一般建议先将CPU、显卡、内存等零部件安装到主板上,接通电源进行测试,确认无误以后再将主板安装到机箱内。首先将CPU安装到主板上,需要通过针脚来判断安装的方向,然后在CPU背后涂上硅脂,再将CPU散热器安装到主板上。 我购买的盒装i7 8700是带有Intel原装风扇的,但是原装风扇的温度压制能力大家都懂得,正好金河田这次也赠送了一个散热器,具体的型号是Z8,在体验中就使用这款散热器进行装机。Z8的产品规格是125*70*152mm,支持AMD和英特尔的115X平台。 安装的第一步需要将115X系列的扣具用扣具螺丝固定到散热器主体上;第二步则是在CPU背部均匀涂抹适量的硅脂;第三步需要使用背板将散热器主体安装在主板上,并使用扣具上的螺丝进行固定;第四步使用风扇扣具将风扇固定到散热器上;第五步将散热器上的小4p电源接口与主板对应的4p接口连接。 金河田Z8散热器使用了四根热管与CPU背部贴合,并通过金属格栅进一步分散热量,风扇转速可以达到1000-2000转。在保证性能的同时,还搭配了炫彩的LED风扇光环,对于喜欢光污染机箱的同学来说不失为一个福音。 接下来需要将内存条、显卡、硬盘等零部件安装或与主板连接,这些零部件的安装步骤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如果不便于插入硬盘,也可以找一个带有引导启动的U盘插到主板的USB接口上,启动时在BIOS中选择U盘引导启动。 其他零部件就位以后,最后一步就是安装电源,这次金河田也是赠送了一款电源,具体的型号是GF600G。这款电源是金河田与中关村在线合作的品牌,通过命名也不难得知,这是一款额定功率600W的电源,最大超频功率可以达到700W。 比较遗憾的是,GF600G并不是一款全模组电源,线材全部集成到电源内部,即便某些线材使用不到,也只能强行塞到机箱中,美观程度会受到些许影响。 电源接入以后,即可进行开机测试,由于我这块主板没有开机按键,所以需要将机箱前面板的I/O条线临时接通。一般稍有经验装机用户都能够一次成功,小白建议多看几次教程。测试无误后就需要将电源、显卡和硬盘先拆下来,然后将主板安装到机箱中。 我选购的这块华硕TUF BM360-PLUS主板是一块M-TAX规格的主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板。峥嵘Z30是一款ATX规格的机箱,但同时兼容M-ATX规格的主板,整块主板安装到机箱内确实显小,机箱背板有很大的剩余空间。 考虑到Z30机箱电源仓的位置,如果将机箱内零部件全部安装好以后再安装电源,操作起来会略显局促,所以在固定好主板以后我决定先将GF600G电源安装到机箱内。前文中也提到过,Z30的电源是纵向设计,所以在安装时需要将机箱倒置,待电源和机箱的螺丝孔位固定好以后,使用螺丝将电源与机箱固定。 我选购的显卡是索泰的GTX 1060,显卡比较厚,并配有两个DVI接口,在安装时需要先拆掉机箱背后的两个扩展挡板,然后将显卡插到主板上。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目前市面上的高端显卡体积和重量都有所增加,时常会将主板压得变形,峥嵘Z30还在机箱内设计了一个显卡支架,可以说非常贴心了。 3.5英寸硬盘和2.5英寸固态硬盘的安装就比较简单了,每种规格的硬盘最多可以安装两块,对于一般用户来讲也足够使用了。除非你是对存储空间特别有需求的用户,在选购机箱和硬盘时还需要三思一下。 到这里这台电脑基本就安装完成了,不过各位看官先别急,为了增强机箱的散热功效,金河田还附赠了九个散热风扇和一个风扇光效控制器,下面就将这几个风扇安装到机箱内。前文中也提到过,峥嵘Z30机箱内部预留了多个风扇安装位,仔细数了一下,安装120mm规格风扇的话,正好是九个。 九个风扇需要通过附赠的这一套RGB风扇控制器来联动,风扇上的线依次连接到控制器的FAN1-FAN9接口,再用附赠的线缆与POWER接口连接即可。遥控器可以用来控制风扇的转速和调节灯光颜色,自主性很强。 在全部安装好以后,将机箱背板的线材收纳整理,这也是很考验技巧的一件事,我最近折腾了好几次才寻得一点门道。理线过后将金属盖板和玻璃盖板都安装好,整个装机环节就大功告成了,插上电源感受一下峥嵘Z30的魅力吧。 性能测试 对于机箱来讲,大家在意的性能往往都是散热和噪音两个方面。在散热方面使用鲁大师进行温度检测,在轻度使用的情况下,CPU温度保持在32度左右,显卡温度保持在48度左右,属于正常温度水准。噪音大约为39分贝左右,白天室内几乎感受不到噪音。 使用鲁大师对电脑进行跑分测试,模拟电脑重度使用场景。此时CPU温度保持在45度左右,显卡温度会上升到59度左右。噪音也会增加至43分贝左右,但整体还是比较安静的。 总结 金河田峥嵘Z30机箱是这个价位段一款值得推荐的好产品,也是我这一套“科技宅性价比装机方案”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整机采用了厚实的金属和玻璃材质,并且细节之处处理也非常考究,在设计和材料方面带来了十足的诚意;RGB氛围等和DIY风扇的设计也能够满足一些喜好光污染的童鞋;空间设计非常合理,背板走线空间充足,使得机箱内部更加整洁利落…… 但个人认为比较不合理的地方有两点:第一是前下置电源的设计,电源在安装上会有些不便,需要将整个机箱翻起来并且托住电源可以拧紧螺丝,另外对于一些电饭煲接口设计靠近边缘的电源,可能没有办法使用延长线;第二就是前面板三个风扇的安装略有不便,前面板风扇与其他风扇不同,是需要安装在机箱外侧的,也就意味着要从机箱内部拧螺丝,实际操作的时候最上面风扇上面的两颗螺丝和最下面风扇下面的两颗螺丝不便于操作,希望在今后的产品中能注意到这些小细节并加以改进。 金河田(Golden field)峥嵘Z30幻彩LED发光台式电脑机箱 钢化玻璃侧透游戏水冷主机箱(ATX/MATX/240冷排) 京东:¥399 去看看 <更多>

潇磊博客 晒物 2019-03-19 11:47

电脑硬件更新换代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是作为电脑硬件容器的机箱却要稍微慢点,毕竟有些硬件玩家连机箱都不需要。此前也用过好多款机箱,现在主流的机箱都趋向神光同步,各种光效都可以通过机箱或者主板控制。最近看上了一款安钛克复仇者X的机箱,这款机箱属于安钛克暗黑系列机箱。暗黑系机箱包括复仇者X(DA601X)、夜行者(DP501)和弑星者M(DP301M),最后选择复仇者X主要是因为机箱前置带一个ARGB风扇,那么这款机箱到底如何? 安钛克复仇者X属于一款中规中矩的中塔机箱,复仇者X的机箱尺寸为450mm x 210mm x 475mm。外观高度和造型也都符合中塔机箱的标准。机箱前置面板默认带有一个ARGB风扇,可以透过前置的金属网展示出来,前置面板带有ARGB灯带,造型有点像“X”,机箱整体看起来有一定的科技元素和游戏元素。 机箱采用单侧透设计,现在很多机箱都崇尚透视设计。侧面的面板现在主流的为亚力克和钢化玻璃的,复仇者X采用钢化玻璃材质,玻璃的厚度为4mm。 前置面板为塑料材质,采用哑光喷漆工艺。钢化玻璃的透光性要比亚力克材质的要好点,但是反光性也比较强烈,夜晚会有一定的反光,但是影响不是特别大。 机箱顶部带有一个磁吸式的防尘网,防尘网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可拆卸的设计可以利于清理除尘。 前置面板的I/O接口位于机箱顶部,可以看到面板带有一个LED灯光控制按键、2个USB3.0接口、电源按键、3.5mm麦克风音频插孔和重启按键,可以看到机箱电源按钮带有安钛克Logo设计。 除了顶部带有一个磁吸式防尘网,前置风扇的背部也带有一个磁吸式的防尘网,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灰尘从前置金属网进入。 安钛克复仇者X采用现在主流的下置式电源设计,可以看到从上到下依次为一个风扇位和主板接口位、7个PCI扩展位和电源仓,PCI扩展位附近带有一个固定片设计。 机箱底部的支架带有防滑胶垫,电源仓处带有一个可以抽拉的防尘网,可抽拉的设计便于清理除尘,机箱整体的除尘设计还是比较全面的。 安钛克复仇者X可以支持ATX、M-ATX与ITX规格的主板,CPU散热器的限高为165mm,显卡最长支持400mm,电源长度最长为200mm。前置面板和顶部面板可以支持最长360mm水冷排,顶部风扇的话可以装3个12cm的或者2个14cm的。 机箱背部带有一个12cm无光的风扇,现在换机用的微星Z370。由于这个主板带有有一个马甲,和风扇的位置有点挤,直接安装主板是装不上的,需要将主板安装好之后再安装风扇。 机箱电源仓上方预留有两个孔,可以便于硬盘的供电和传输线。个人感觉电源仓上稍微有点浪费,这个位置也可以设计两个2.5英寸的硬盘位,配合一些带RGB灯光的SSD会多一点光效。 机箱背部带有2个2.5英寸的硬盘位, 硬盘位采用可拆卸设计。硬盘位附近带有一个控制模组,可以看到这个控制模组采用原生设计,没有采用任何的外壳设计,我个人感觉这样的设计有点不太美观。这个控制模组带有5V 3针的扩展接口,可以通过这个模组控制其他支持灯光模式的风扇。这个模组也可以通过主板来控制机箱的灯效,带有风扇供电接口,功能和实用性还是比较不错,就是设计还有待升级,虽然背部走线看不到,但是美观的背部走线也比较重要。相比常规的12V 4针的RGB风扇,5V 3针的可寻址RGB灯效更具可玩性,稍微厉害的地方就是每一颗RGB灯珠都可以自定义颜色,通过精心地编排就能呈现出“流光溢彩”的效果。 可以看到2个2.5英寸的硬盘位和硬盘接触的位置带有2个减震带,可以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这个细节做得还比较不错,稍微不足就是厚度有点厚,安装的时候要稍微用点力按住才方便安装。 电源仓附近带有2个3.5/2.5英寸硬盘安装位,3.5英寸的硬盘可以直接使用托架,2.5英寸硬盘需要安装固定螺丝。 前置面板拆开之后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随机附赠的RGB风扇,由于上下两个位置面板处都采用的不透光设计,前置位也就没有添加其他的风扇。 这次也就是换了个机箱,其他的配件还都是以前机器上的,微星Z370搭配i5-8600k,水冷用的是酷冷海魔240G,刚好可以通过机箱来控制水冷的灯效。 如果通过机箱直接控制水冷的效果,需要自行准备点5V 3针的延长线,因为那个机箱的控制模组是固定的,长度好像不够。我这款微星Z370的5V 3针的光效有点少,所以用的是安钛克复仇者X自带的控制器效果。整个机箱的前置风扇、前置面板的灯带以及水冷和水冷的风扇都可以一起同步,这些灯光效果都可以通过机箱前置面板上的灯光控制按键来切换。 动图展示 通过机箱LED展示前置风扇效果 通过机箱控制水冷灯光 机箱灯光同步展示 从更换安钛克复仇者X机箱到使用也有一段时间,这个机箱比较方便的应该就是可以一键切换机箱的灯光效果,可以做到机箱所有的灯光效果都同步。复仇者X机箱属于中规中矩的中塔机箱,内部结构没有太大的亮点,可能比较独特就是背部的灯光控制模组,这个模组带有5V 3针的扩展接口,可以控制其他支持改接口的灯光硬件。 但是背部的模组采用原生设计,个人觉得可以适当进行一下美观设计,让背部也做得同样好看。外观造型可能有点科技和游戏元素,让其看起来还不错。机箱的做工和细节方面也暂时没找到太大的瑕疵,整体还算令人满意。如果想体验一下内置ARGB控制器的机箱,可以看看这款安钛克复仇者X机箱。 安钛克(Antec)复仇者X 中塔钢化玻璃侧透/配赠RGB风扇/360水冷电脑机箱 台式机游戏主机箱 复仇者X/E-ATX/幻彩RGB/钢化玻璃 京东:¥459 去看看 <更多>

小强玩科技 晒物 2019-03-06 09:44

垂直风道机箱 垂直风道最有名的应该是就是银欣的乌鸦1、2、3以及FT系列。这种机箱主板的IO位于机箱顶部,显卡散热器热管与地面垂直。冷风从底部进入机箱对显卡和CPU散热器的进风都会有兼顾。 垂直风道创立了新机箱的风道限制,采用从下至上的散热方式,使整个气流由下至上贯穿整个机箱,达到散热的目的。该结构充分利用了气流,使机箱内所有硬件均得到了良好的散热。 ▼这样在不采用分体水冷的方案下,多张显卡都会有进风,多卡系统得到了最好的散热支持。 ▼不过这种结构也有点问题。热管散热的原理是利用相变过程中要吸收/散发热量的性质来进行冷却的。当然冷凝端在上面时,重力会加速液体的回流。反之当蒸发端位于冷凝端之上时,工作的液体回流时必须克服重力的影响。所以下压式CPU散热器都有一定的安装要求(见下图),当然显卡散热器也是有这种要求的。 ▼这种形式的显卡散热(微星显卡散热器),无论以何种角度安装影响都不会太大。 ▼但是很多显卡的散热器为了让热管穿过尽量多的鳍片,把热管设计的很长,变成热管垂直于显卡后挡板的结构,如果这种显卡采用银欣乌鸦垂直安装方式,热管的冷凝端要远远低于蒸发端,由于重力的影响液体很难回流,显卡的散热器效果就会差了很多。 所以以上结构的垂直风道更适合涡轮散热(公版)显卡以及微星那种结构的显卡散热,还是有些局限性的。另外乌鸦前几代机箱由于一体水冷还没有普及,所以对一体水冷的支持也是较差的。 ▼而去年酷冷至尊推出一款主打垂直风道(烟囱风道)的机箱:MasterCase SL600M,则采用了另外一种垂直风道:主板并未转90°摆放,显卡可以垂直放置(见下图),无疑可以解决非公版显卡散热的问题,避免热管的冷凝端的重量影响,因为如果有垂直于显卡后挡板的热管也是水平的。 ▼当然这种结构也不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就是显卡的一些热风会传递给CPU散热器(如果是风冷散热器还得垂直安装)。 我个人认为SL600M更适合上一体水冷散热器,因为冷排(240以上)的换热面积要比风冷散热器大很大,可以覆盖整个机箱,也有更大的余量来缓解热风传递上来的问题。 ▼我这里倒是有一个改进的想法,欢迎大家来探讨:后部留一个风扇位来进风,给CPU散热部分充足的冷风量,CPU部分的热量累积问题大部分就可以解决。也可以把后部也模块化,即可以选择风扇位,也可以选择全部封死,岂不更灵活些! 最近因为要换主机就入手了这款SL600M机箱(当然以前的机箱也不是不能用,不过新春到,自然是所有的东东都想换新的 )。喜欢这款机箱的原因是:1)喜欢这种外观简约+铝合金外壳(和酷冷至尊的传统外观还挺不一样的);2)类烟囱式垂直风道,本熊爱玩新奇的东东。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地展示和拆解一下这款SL600M机箱。 SL600M开箱 ▼SL600M外包装可以看出这是一款“高个”的机箱,同时13.4kg的重量也是够有分量的,不过作为一款定义为全塔的机箱,这个重量也是可以接受的。 ▼SL是酷冷至尊的一个新的系列, SL600M就是该系列的头炮。机箱的具体参数见下表,可以看到机箱的高度已经超过长度了,这也是因为其特殊结构造成的。 ▼机箱外观很简约,前面板为一块喷砂处理的阳极氧化铝材,没有任何开口,两侧折角处有圆弧切面过渡。下部有一个六边形的酷冷至尊logo,但并无灯效。看媒体评测这块铝材厚度约为2.0mm。 ▼侧板一面为钢化玻璃,三边有固定铁件,辅助安装,媒体评测这块钢化玻璃厚度约为3.9mm。 ▼顶部的I/O包括:上排为2个USB 3.0 、2个USB 2.0 ,下排为3.5mm耳麦插孔、1个USB 3.1 Gen 2 Type-C、以及一个风扇转速调节滑钮,有3档风速和关闭可以选择。而开机键在稍远于I/O区的上部。中间还有一个小方块是这款机箱特殊的地方,其实这是一个红外距离传感器,当伸手过去的时候USB插槽就会自动亮起(Type-C接口没有灯光),过一段时间自动关闭。 ▼顶部面板分为两块,缝隙中可以看到金属冲网。 ▼温度高时可以取下顶部的铝制盖板,下面是大面积的金属冲网散热孔。不过小熊认为如果上面安装风扇(排风),也不必拿掉,散热效果上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铝制顶板和下面的金属冲网通过橡胶圈固定。 ▼看另一侧的侧边很失望 ,是一块普通的黑化钢板,这么看有点像熊猫机了。好在这侧一般看不到,要不实在是让人闹心啊! ▼机箱背部,主板IO部右侧并没有通常的风扇位,为了保证垂直风道的效果,这里被彻底的封死了。PCIe挡板部分有9条横置+2条竖置,让其有了全塔机箱的规模,而且这块PCIe挡板能够逆时针旋转90°,这样就可以让两张显卡垂直安装,也可以让单张显卡选择垂直安装的位置。拆下侧板螺丝,向后稍拉一下,可以拆下侧板。后拉时由于底部卡扣的设计,侧板并不会落下,而是保持在下图的状态,来防止意外跌落侧板而造成损坏,细节上考虑的还是很周到的。 ▼其他的细节:侧板的螺丝采用了防脱落设计。 ▼由于电源是安装在前部的,所以电源是通过延长线延长到背面下部。 ▼支架为前后各一的铝合金支架,并有橡胶脚垫来防滑;底部有2颗20cm的风扇(并没有光),也是这款机箱的唯一入风口。另外也配备了防尘网,而且可以从后部拉出来清理。 ▼防尘网是两部分组成,中间可以弯折,还不同明白这么设计的用意。 ▼SL600M内可兼容E-ATX(最大支持12" x 10.7"的E-ATX主板,当然会挡住一些走线孔)/ATX/Mini-ITX和Micro-ATX的主板;兼容19cm高散热器和31.8cm长显卡;主板固定板上的竖置留孔有3个,走线孔面积还是很大的,并有橡胶圈覆盖;顶部的CPU供电走线孔有两个,方便不同的主板供电接口设计。看媒体评测钢板的厚度大概在0.8~0.9mm。 ▼在前部还有一个挡板,可以安装两个2.5寸硬盘,中间有一个完整CoolerMaster的LOGO,这个挡板除了有硬盘架的作用,我认为主要目的是挡住电源以及线材,让整机效果更加整洁。 ▼机箱背部:背部面板和外侧板之间大概拥有1cm的空间,不算很大,不过电源安装位下部的空间很大,可以藏很多线程。走线孔左侧设置了3个魔术贴帮助走线。同时背部还有2个2.5寸硬盘的硬盘架。 ▼线材中还有个Type-C的插口,因为这款机箱是有Type-C接口的。 ▼背部装有一个风扇控制器,可以安装4个风扇(2个自带的风扇已经接上),SATA供电,左侧中间有一个5pin插口,可以通过附件中的USB线来更新固件,不过控制器并没有保护壳。 SL600M拆解 ▼开始来拆解。首先拆下前面板,前面也是可以安装风扇的,不过这里并没有通风口,所以即使安装效果也不会太好(底部应该会有些进风)。前面预装2个多功能硬盘支架,具体如何使用这个硬盘架,下面会详细讲。 ▼要注意的是前面板和顶部面板由下图的卡扣固定,不要用洪荒之力开硬拆,向往拨动内部卡扣就可以轻松拆下了。 ▼要拆下顶盖,要先拆下后部的一个手拧螺丝。 ▼顶部可以安装2个140mm风扇或3个120mm的风扇,冷排方面可以最大安装360mm的冷排。 ▼固定风扇的支架也是可以取下,对于安装冷排会更加方便。 ▼卸下上下共4可螺丝后,前部挡板可以卸下,就可以看到电源仓了。 ▼后部也有一个多功能硬盘架。 ▼外层的电源仓也是预装一个多功能硬盘架的,这个梯形的外层电源仓作用除了安装硬盘架外的作用还真不大,因为这个位置外面还有一个挡板来藏线的。 ▼取下电源仓可以看到是有两部分组成的。 ▼底部的风扇如果要去除,要先卸下上面的架子,这个架子可以支持3x12cm/14cm或2x20cm风扇,支持最大的冷排规模也是360mm。 ▼两颗风扇的参数:800RPM 12V 0.3A,PWM调速(4pin供电),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 ▼两颗风扇也可以安装到顶部用来排风(我装反了)。 SL600M的模块功能介绍 ▼演示下安装电源,首先安装方形的电源架,这个架子支持正方装,如果风扇面朝机箱内,外层的电源仓就最好不要装了。 ▼方形电源架由插扣和手拧螺丝固定,可以上下调整,选择电源安装的高度。 ▼如果顶部安装360的冷排,电源就不能安装在最高处了,需要往下调整些。 ▼虽然机箱的高度很高,但是余量都是留在了下部,冷排还是安装在靠外侧,通过宽度来留出余量从而不和主板安装产生冲突。 ▼多功能硬盘架自带了4个,有非常多的孔位来安装不同的东东。 ▼安装3.5寸硬盘可以通过螺丝固定。 1)如果安装硬盘的话,前面下部是个好选择,如果安装在上部的话会挡住电源的入风口,当然如果电源入风口朝里的话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就不能安装外层电源仓了)。 2)放置在后面,不过3.5寸的硬盘颜值有些低,放在显眼的位置有些丑。 3)3.5寸硬盘安装在电源仓上。 附件中还有这么一个金属柱的东东,可以安装在硬盘螺丝孔内。 1)硬盘架可以安装底部,最多可以安装3个,不过都安装在这里话会把风道堵个大半。 2)然后硬盘可以通过金属棒和橡胶圈固定,这么固定方便拔插。之前挂式安装不推荐这种方式,毕竟没有螺丝安装的牢固。 ▼而2.5寸的硬盘只能安装这种金属棒。安装的方向(横竖方向)也可以选择。 ▼这个架子之所以能多功能,就是可以安装很多其他的东东,比如分体水冷配件中的水箱和水泵。其中条形的孔道都是给水冷配件装备的。但是如果能用圆形孔道的话,还可以用原配的橡胶垫做减震。 ▼这个架子对于水泵、水箱的安装帮助非常大,而且非常灵活,方便设计各种水冷方案,不过这次装机我并没有选择分体水冷。 ▼PCIe扩展位架子可以拆下。 ▼选择90度再安装,可以做到双卡竖置安装,或者选择单卡的安装位置。 ▼我这款显卡的长度位310mm,并没有冲突问题,其实只要避开电源仓,可以支持更长的显卡安装。 ▼由于并没有提供显卡转接架(延长线),而且现在官网上暂时也木有这种附件,如果只靠PCIE的螺丝固定,显然显卡会有些晃。 ▼万能的TB是有解决方案的,不过价格也是不菲的。 ▼两张显卡垂直安装的情况:因为两种显卡中间部分会有进风,会大大缓解主显卡的温度压力(延长线应该会挡住一小部分入风)。 人体感应的USB 背光 ▼最后再介绍一个好玩的东东:人体感应的前置 USB 背光灯,让SL600M的存在感剧增。 总结 以上的分析都是纸上谈兵,欢迎大家来讨论,实际这种风道到底效果如何,还是等我装完机测试后再来定论吧! 优点: 1)玻璃侧板+铝板,整机简约,颜值高。 2)机箱内结构多处可以灵活调整。选择自由。 3)垂直风道结构对显卡部分有优化。 4)多功能硬盘架,安装位置选择多,也很适合安装水箱和水泵。 5)用料厚实,不用担心。 6)感应的前置 USB 背光灯给予了更多的科技感 缺点: 1)一侧板为普通钢板,和整体风格不符。 2)这种垂直风道可能对CPU散热(风冷)部分不算很友好。 3)没有配备显卡转接卡(延长线)。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参考购买链接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SL600M 全塔机箱(E-ATX/新架构机箱/垂直风道设计/智能I/O面板/钢玻侧板) 京东:¥1599 去看看 <更多>

bearbear 晒物 2019-02-28 14:00

去年618的时候楼主组了台i7 8700K的台式主机,当时配的机箱造型很别致,前面板的下半部分采用了大面积的滤网设计,即通用又能看到RGB风扇的灯效,可是好景不长,问题马上来了,往里吸气的原因,隔三差五的滤网上面就会出现二个风扇大小的灰尘堆积区,清理的次数多了,就想换一个机箱,真的是应了那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初选择这个机箱,中毒的也是前面板这个大面积的金属材质的滤网前面板。 对新机箱也没什么特殊的要求,满足侧透、支持光污染,尺寸尽量小一点就行。在网上看到这张灯效同步的动态图,看左下角的标志应该是安钛克的产品,京东上面搜了下,这款机箱应该是安钛克新上市的DP501,灯光效果这么整齐,估计是使用了主板同步的功能。这款机箱除了支持主板同步外,还自带有二条ARGB灯条、单面侧透,整体风格及效果比较符合楼主的需求,当然最终决定换购这款机箱,299元的价格也起了决定性作用,下面跟大家简单分享下。 设计与做工 安钛克DP501整体设计比较硬朗,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单层侧透及紧凑型的机箱设计,机箱尺寸435mm*210mm*480mm,主板支持ATX、Micro-ATX、ITX三种规格,显卡(GPU)最长能够支持到380mm,产品的兼容性比较出色。左侧侧板采用了4mm钢化玻璃,能够较好的展现硬件及搭配。 前面板的设计应该是整个机箱中最为出彩的地方之一,上下不等边的斜切设计,感观上面显现出了类似于小蛮腰的视觉效果。面板左下侧设计有铁网的进风口,沿进风口安钛克的设计师布置了ARGB的灯条,除了前面板出风口的位置以外,在电源仓的位置也有同样的设计。 看下机箱背面的布局,机箱底部独立的电源仓位,最大支持160mm电源,背部提供有7个PCI-E槽位,随机标配有一把120mm静音风扇。 电源仓的底部有防尘网,安装的时候需要注意模组线要先按装到电源上面,装好电源后,空间比较狭小,再想安装模组线的话会比较低困难。 右侧侧板比较简单,采用了全封闭的钢材侧板,加上内部的背被设计,大幅减轻了走线的难度,各种线材能够很好的被隐藏起来。 被背空间深度大概在20m左右,空间还是比较宽敞的。DP501提供有单独的灯效控制模块,最大支持6路ARGB输出,同时也支持主板同步的控制模式。对于喜欢灯效的朋友来说DP501的这种设计能够降低一部分采购成本。 固态价格越来越便宜了,楼主这台电脑主机全换成了固态,存储方面采用了M.2*2及2.5寸SSD*2,近段时间应该是不用太折腾了。 顶部支持2*120或者2*140风扇的安装,当然也同样也支持240mm的水冷的安装。 顶部防尘网采用了磁吸式设计,清理非常的方便。 位于机箱顶部前侧的控制按键及插座,从左往右分别为电源开关、灯效、USB3.0*2、麦克风、耳机、重启及状态指示灯。 前面板能够单独拆卸,拆卸后,能够看到机箱的前部支持3*120或才2*140风扇的安装,亦可支持360mm水冷的安装,CPU散热这里楼主选择了塔式的风冷,所以前部就加装了二把RGB风扇。前面板的内侧还贴有降噪垫,从各处的滤网、降噪垫及空间布局上面不难发现,DP501在细节方面还是考虑的比较周到的。 安装 主板用的铭瑄Z370电竞之心,安装完后可以看到主板的四周都设计有大小尺寸不一样的穿线孔。虽然是紧凑型设计,但是整个机箱的空间还是非常宽松,后期需要加装一体式(分体式)水冷也有足够的空间。 CPU散热楼主用了手头上面放了很久的双塔风冷散热器,上一个机箱因为高度原因,没办法安装,这次的DP501的散热器高度最大支持165mm,用这个散热器刚刚好。 使用体验 看下最后成品的效果,虽然没有用定制线,但是得益于背板及大量的穿线孔,安装完成后的机箱内部还是比较整洁的。 跟25寸显示器放一起,放桌面上面还是很和谐的,造型也比较别致,加上侧透及灯效,总体效果让人很满意。 DP501除了ARGB部分支持华硕的Aura神光同步外,机箱本身也自带有灯效控制模组,对楼主这台主板不带灯效的电脑来说,有了这套控制模组,简单搭配下ARGB风扇及灯条也能有很好的灯光效果。看下实际灯光效果,机箱自带的灯条灯珠密度不错,颜色转换比较细腻自然,支持的灯效种类也比较丰富。 写在最后 安装完成后,使用也有一段时间了,这款机箱空间利用率比较出色,自带背板及单面侧透,直线没什么难度,多余的线可以很好的隐藏起来,非定制线最终的效果也比较让人满意。散热的话,内部风道设计也是较为合理,试着超到5.0,机箱散热也还压的住。虽然楼主的主板不支持灯效同步,但是通过机箱自带的LED控制模组效果也还过得去。 优点: 1、紧凑型设计,空间利用率较高 2、自带ARGB控制模块,对主板不支持光效同步的主机较为友好 3、支持主板光效同步,灯光效果能够更加统一 4、自带背板,降低了走线难度 缺点: 1、机箱自带的风扇不带灯效 2、后面的版本建议把电源仓的尺寸再加大点,有利于走线 Antec 安钛克夜行者 DP501中塔钢化玻璃侧透 电脑游戏机箱 京东:¥279 去看看 <更多>

sx_wjl 晒物 2019-02-08 10:20

机箱,做为台式机内部硬件的保护壳,功能相当重要,但不知为何大家在装机时到削减预算这一步都是拿它开刀。使用久了,来升级主机增加新鲜度最开始动刀的应该也是它。确实相较其它硬件,机箱投入不多,但能带来不小的新鲜感。铺垫这么多其实也是想表达其实笔者就是这样的人,这次体验大水牛星翼就是冲着这个目的换的,同时也尝试下白的机箱的,胡碴大叔也少年一回。 星翼是大水牛今年年底推出的一款中塔机箱,定价在3百以内,并不是很高,但这个价格可供的选择其实并不少,那星翼的优势在哪?值不值这个价?一起换个箱就知道。 大水牛(BUBALUS)星翼白色 钢化玻璃全侧透台式电脑主机机箱(RGB灯控/支持ATX主板/支持240水冷/U3/背线) 京东:¥299 去看看 星翼的外箱就不多说了,没啥特别的,浅黄色的牛皮纸,正面印有星翼的外观外轮廓及名称,右上角”专注成就专业“应是品牌的理念。整个正面较为醒目的是那个”Glass“的标签贴。 外箱背面是星翼的三面图及规格,值得注意的是星翼最大只能支持280MM的冰冷,手持360MM大冷排的小伙伴只能止步了。 大水牛星翼的内托不是普遍的泡沫内托,而是珍珠棉内托。相较于前者,珍珠棉的缓冲减震效果更好,当然成本也会贵一些。这里要提醒小伙伴的是珍珠棉内托是一层层胶水粘起来的,非一体成型,在拿出机箱时不要把内托当把手拉把机箱拉出来,要是一个不小心断了摔下来,那侧透玻璃就有可能碎了。 M036M白色的星翼机箱,所谓白色其实也仅是前面板、顶部及背板是白色的,内部还是黑色的。这种黑白相间的经典配色方案也是很耐看的。机箱420*210*475MM的个头,宽度相较于其它中塔机箱会宽一些。 前白色面板是塑料材质,左右侧面都有入风栅格孔。 正面设计也很简洁,大面积白色,右下角是大水牛的英文字样。中间黑色内凹,带点未来科技风格的轮廓,内凹底部隐藏了RGB灯效,开机状态,灯效下,这种科技氛围会更突出。 侧面是一整块的浅灰色钢化玻璃,厚度为4.3MM,由边角四颗螺丝固定,螺丝带橡胶垫圈。 尾部也是常规的主板背板安装也和一个12CM散热风扇的安装孔,下来是7个显卡安装槽,双卡SLI也没有问题,接下来是下置电源孔。 顶部是磁吸式防尘网及IO面板。防尘网下面可以安装两个12CM的散热风扇或是120MM的冰排。 IO面板从左到右分别是开机键、硬盘电源指示灯、重启键、前置麦克风、耳机孔、两个USB2.0、一个USB3.0;在前面板的一角多设置了一个按键,是前灯效的切换按键。 星翼机箱支持ATX/M-ATX/ITX三种规格的主板,内部板材上有刻了每种板材所需的铜柱。机箱采用0.6MM厚板材,整体感觉很硬实且硬,非那种轻按就弯下的产品。 机箱内背部的理线空间是我现在接触的所有机箱中最宽的一个了,中部显眼的两个2.5寸盘的安装位。 左边是下沉式理线仓,便于主板供电的走线,下沉式理线仓深度为48MM,这样主板供电、前置USB3.0和显卡供电都很好走线。 易折装的两个3.5寸硬盘仓,当下是主流标配了。 前面板折卸下来,可安装三个120MM风扇或280MM冷排。 RGB灯条通过SATA接口取电,14种灯效通过顶部的按键切换,并不支持神光同步或配备独立的控制器来控制,这个有点遗憾,庆幸的地方是可以存储关机前的灯效状态,不用来回的调那么麻烦。 旧颜换新容: 装机其实是蚂蚁搬家,把各硬件从旧机箱搬到新机箱就行。平台比较旧,还是B85,有几年了,所以喜新厌旧的正常的。平台虽旧,但性能满足日常使用,就不折腾了,将就用吧。 电源入仓,四颗螺丝固定。 主板归位,星翼最高支持167MM高度的散热器,酷妈的T610P刚好可以安装得下。 现在的显卡现在一般都占用(第二、第三)二个槽位,为了节省空间和不像传统机箱那样在显卡固定位破一个口,星翼这里变成了翻转式的设计,也算巧妙。 显卡安装完成。 装入SSD,把两个2.5寸盘安装位上的铁板取下,固定好装回原位。 这里要注意一下的是,2.5寸盘的接口都要朝下,一开始没有注意,装上去了才发现固定螺丝完全挡住了接口。赶紧调整过来。 存储硬盘,手里空闲的就这块4T的红盘了。 通电开机,最终效果还是不错的,白色的星翼机箱本身比较素,前面板RGB灯效才是点睛之笔。为了好看及配合白色的星翼,把白色光环翻了出来,前三后一的方式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较为头痛的是前面板三个风扇的安装,最底下的那个风扇必须先拆掉3.5寸硬盘支架才能安装,如出于节省空间考虑,这样设计也是可以接受的。其它,如机箱的做工、细节都是无可挑剔的,至于RGB灯效,个人是觉得比较遗憾的,居然没有控制器也不支持神光同步。再环顾同价位的其它机箱,总感觉星翼机箱卖点弱,因为它的外观也非最出色的,从设计师角度看,它只能算中规中矩,那如何与其它机箱竞争?那估计只有这扎实的用料和不用怎么走线都能盖上背板的背部空间设计了。 <更多>

噪点数码集 晒物 2019-01-30 11:38

不知道什么时候,笔者无论是自己用,还是别人用,都会向大家推荐可以自行DIY的台式电脑,可能是笔者对台式电脑情有独钟的缘故吧。大水牛机箱笔者目前体验了好几款了,给我的感觉就是有棱有角,棱角分明,在整体的外观设计上走的是未来科技风。 大水牛的星翼电脑机箱采用全景侧透设计,进一步优化独立分区,实现背部走线,机箱尺寸425*215*480(长*宽*高),支持ATX、M-ATX、ITX等板型,支持4个硬盘位(4 SSD、3 SSD+1 HDD、2 SSD+2 HDD),机箱风扇位有6处。 大水牛(BUBALUS)星翼白色 钢化玻璃全侧透台式电脑主机机箱(RGB灯控/支持ATX主板/支持240水冷/U3/背线) 京东:¥299 去看看 大水牛星翼机箱的功能面板设计在机箱前侧顶部位置,设有电源键、LED指示灯、重启键、麦克风接口、耳机接口、USB2.0接口、USB3.0接口,同时在前置面板顶部右侧位置设有一黑色按键,为前置面板灯效切换按键。 机箱顶部的2个机箱风扇位置,支持120mm或140mm风扇2个或240/280mm的水冷排1个,上罩PVC磁吸式防尘网,水冷风扇的最佳安装位置,正是因为在机箱顶部设计了散热风扇的位置,所以机箱内部的主板位置肯定要向下移,这就解决了为CPU供电线穿入困难的问题。 大水牛星翼机箱的侧透箱盖采用黑色透明的钢化玻璃设计,内外两侧均贴有玻璃保护薄膜,玻璃箱盖通过四颗螺丝固定,因为侧透的玻璃箱盖属于悬空设计,受力基本上都集中在四颗固定螺丝上,所以无论在拆卸还是安装方面,都不太方便,只能通过将机箱放倒后再进行拆卸和安装。 机箱侧盖的四颗固定螺丝,还不错,在与玻璃接触的部位,都设计了橡胶垫,这样就避免了金属与玻璃的直接接触,提高了玻璃机箱盖的使用安全。 大水牛星翼机箱走背线的一面采用金属机箱盖设计,比较大众化,拆开后,电源区、硬盘区便可以看见了,通过合理的分区规划,来实现功能与美观的合二为一。 机箱的底部设有四脚支撑,机箱与地面高度约17mm,同时四脚均采用防滑胶垫设计,避免机箱移动。机箱电源位置设有防尘网,有效阻挡灰尘进入电源内部,提高电源使用寿命。 几乎所有机箱的前置面板都是采用ABS面板设计,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可以自由拆卸,安装前置机箱风扇,大水牛的前置面板固定比较紧,面板底部设有抠手位置,方便用户取下。 大水牛星翼机箱的前置面板内设星翼灯光显示条和灯效控制,通过面板上的灯效控制键实现灯效的循环切换。 大水牛的经典logo设计在前置面板的右下角,略显低调不张扬。前置面板的灯效显示位采用棱角分明黑白配设计,凹凸错落有致,极具现代科技气息。 上图为星翼机箱的三个前置风扇位置,每一个风扇位置都可以上下稍微移动,对安装位置进行微调节,支持120mm或140mm单个风扇三个或240mm/280mm水冷排的安装。 在机箱内部的左上角位置设有CPU供电线穿入口,口比较大,非常容易穿入,以前的机箱没有预留顶部散热风扇的空间,使得主板位置紧靠机箱顶部,造成CPU供电线难以穿入,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完美解决。 大水牛星翼机箱的电源仓位置,空间还算可以,不会捉襟见肘,安装电源比较简单,只是有一点不得不说,就是机箱电源与机箱直接铁磨铁,安装时容易产生划痕,同时亦容易产生共振,在这方面,建议增加缓冲耐摩擦设计。 机箱的硬盘安装位置,此处设有2个硬盘盒,可以安装3.5英寸的机械硬盘,同时也可以安装2.5英寸的机械硬盘或固态硬盘,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安装还是比较简单的。 有了新的电脑机箱,当然得尝鲜了,为了完成本次装机,笔者从其它主机上将所需零件拆下,体验新电脑机箱的带来的魅力。 首先将固态硬盘安装到机箱上,有两种方式,1、将固态硬盘通过螺丝固定在3.5英寸的硬盘支架上;2、将固态硬盘通过螺丝固定在机箱背板上。 将固态硬盘安装直接安装到机箱上,通过专用托盘进行固定,不过这种安装方式,笔者是第一次遇见,安装还算顺利。 如上图,固态硬盘就被安装到机箱背板上面,笔者本来打算将固态硬盘安装在此位置,但是笔者的供电线头都是垂直供电头,所以为固态硬盘供电很难插入,如果将固态硬盘位置向下移动到电源仓位置,这样安装电源线就会方便许多。 笔者使用的主板型号属于M-ATX,不算大板,也不算小板,大小适中,机箱内部空间支持167mm高度CPU散热器,支持350mm长度显卡,经过电源线的走背线处理,主板区看上去非常的干净简洁。 机箱电源线的走背线处理,看起来同样的整齐干净,其实背板上设有众多束线口,如果不经常更换电脑零件的话,完全可以通过附送的束带将电源线、SATA线进行束缚,如果经常更换电脑零件,还是不用束线的好。 一切安装就绪后,开机点亮,这款白色的星翼机箱看起来棱角分明,相比流线型的机箱,这款星翼的机箱更个性一些,尤其是全侧透的机箱设计,配合内部的光污染,将机箱内部渲染的丰富多彩。 其实这款机箱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前置面板的幻彩灯效,前置面板中间设有一道极具现代科技气息的炫彩峡谷,通过面板顶部的光效切换开关,使峡谷内的炫彩灯光自由变换。本次灯效支持7种纯色显示灯效、7种纯色渐变灯效、4种彩虹灯效显示。笔者比较喜欢彩虹灯效,尤其是在夜晚,绮丽魅惑,风姿绰约。 总结:大水牛的这款星翼机箱外观设计棱角分明,科技感气息浓厚;超大的全景侧透配合内部光效,让机箱看起来更美;内部的超大空间以及合理的分区设计,更加方便用户DIY;炫彩面板为星翼机箱增添色彩的翅膀。虽然这款机箱有着如此众多优点,其实也有一些不足需要改进,比如侧透玻璃底部未设支撑槽,拆卸和安装均不方便,固态硬盘的机箱背板安装虽没什么技术含量,但为固态硬盘供电会受限于供电线插口的结构。不过大水牛的这款星翼机箱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目前售价仅为299元,性价比不错,值得大家关注。 <更多>

恋爱数码科技 经验 2019-01-29 09:55

前几天装了一款侧透机箱,分享给大家后,很多想装机的朋友来问我关于装机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只是偶尔打游戏,不喜欢那种光污染的效果,平时电脑都用作商务办公等,应该怎么选机箱呢? 其实除了游戏发烧友追求的个性的机箱之外,还有一种适合大多数人的机箱-静音机箱。这类机箱一般外形中规中矩,体积小巧精致,主打静音效果,适合商务办公和家用。安钛克 P5 就是一款M-ATX 静音机箱。 包装和开箱: 安钛克 P5 外包装采用常见的牛皮纸箱包装,正面和背面中心分别印有产品的45度简图,不同的是背面是前面板展开图,这应该是产品的主要特点之一。此外,正面和背面左下角用巨大的字体标出了产品型号-P5,还用英文标注了此产品为静音机箱,适合Micro-ATX主板。 包装盒左右两侧采用多达9种语言给出了产品的参数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款机箱净重为6KG;主要材质为铁,尺寸为475mm x 195mm x 395mm,兼容Mini-ITX和 MicroATX规格主板;两个3.5(兼容2.5)硬盘位,4个2.5硬盘位,一个光驱位;支持最长360mm显卡;最大支持高度155mmCPU散热器;4个PCIe拓展插槽;前置2个120mm或者一个 140mm机箱风扇位,可安装240mm水冷排;后置一个120mm机箱风扇,可安装120mm 冷排;前面板IO区有电源键、重启键、两个USB3.0 接口以及3.5mm麦克和耳机接口。 打开包装箱,可以看到安钛克 P5外包裹了塑料薄膜袋防潮,两侧采用厚厚的EPS发泡缓冲材料进行保护,应对运输存储过程的冲压。 纯黑色的前面板只在底部有一个LOGO,显得非常简洁。安钛克P5机箱前面板采用工程塑料材质拉丝工艺设计,一个微微凸起的造型,让机箱不会显得很呆板。 安钛克P5机箱机身的两个侧板则是纯平式设计,没有设计任何造型。机身前部的两侧采用网格状设计,底部是对称的进风栅格。 安钛克P5机箱采用采用下置电源设计,能更好的提升散热性能。电源上方是4条PCIe拓展位、主板IO接口孔和120mm机箱风扇出风口。 安钛克P5机箱底部有四个圆形地脚,并配置了防滑脚垫,电源风口处配有可拆卸式防尘网,便于清洗。 由于体积小巧,安钛克P5机身顶部并没有设计顶部风扇位或出风口,有效避免顶部进灰。前置IO区也设计机身顶部,从左到右依次是3.5mm耳机接口/3.5mm麦克接口、重启键、电源键(环状指示灯,显示电源和硬盘读写状态)、两个USB3.0 x 2接口。接口在顶部容易进灰或者掉入杂物,因此在配件中有防尘塞,接口不用时可以塞上保护接口。 左右侧板采用了同样的外形和结构设计,内侧均设计了吸音棉,能在一定程度上屏蔽噪音。不过平板式的设计背线安装会不会不方便呢? 内部细节: 安钛克P5的内部结构比较传统,左侧是主板位,主板下面是电源安装位,没有设计独立的电源仓。右侧顶部是光驱架,光驱架下方还增加了一个2.5寸硬盘安装位。 底部是3.5硬盘笼,可以放置两块3.5/2.5硬盘,硬盘笼的顶部还设计了一个2.5硬盘位,可以说空间利用的淋漓尽致。 背后自带一个120mm风扇,没有RGB灯效。 前置面板标配一个140mm风扇,可以拆下来更换两个120mm风扇或者240mm冷排。配件采用白色纸盒包装,固定在硬盘笼内。 打开配件包装盒后,可以看到说明书一本,扎带若干、两个PCIe挡板,1转3风扇电源转接线、安装螺丝、硬盘硅胶垫、蜂鸣器等。现在的主板都不自带蜂鸣器,安钛克能够送一个还不错,毕竟有时可以帮助检测电脑状态。 右侧面可以清晰的看到两个2.5硬盘安装位,并加入了防震硅胶垫。前面板的IO接线已经转到了右侧,方便进行背线走线。 这次我们装机的电源依旧是安钛克VP550 Bronze,它拥有80Plus铜牌认证,最大88%电源高转换效率,550W额定大功率输出,可以轻松应对市面上的主流独显。 安钛克VP550铜牌为半模组电源,支持背线,内置120mm静音风扇,具有主板电源接口24(20+4)pin1个、CPU电源接口(4+4pin)1个、PCI-E电源接口(6+2Pin)2个、SATA硬盘电源接口6个、软驱电源接口(小4pin)1个、供电接口(大4pin)5个。 安装习惯,先把电源装上。安钛克P5在电源底部设计了缓冲垫,将电源放置在缓冲垫上,拧紧后面的四个安装螺丝即可。 主板采用铭瑄的B360W,需要在配件中找两个铜柱对照主板螺丝孔拧在主板背板上。安装好IO接口挡板,然后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对照主板插口将前置IO的线缆插好。 安钛克P5前置面板采用磁吸式合页设计,扣动左侧的凹陷处可以很方便的打开,面板内侧同样覆盖有吸音棉,和侧板的吸音棉一起降低噪音。掀开前面板后,可以看到可拆卸式的防尘网,这里是机箱的进风口,如果对防尘要求较高,是不是可以考虑在这装上一个空气滤芯呢? 由于采用了M.2固态硬盘,因此其余的硬盘位都准备装机械硬盘了。硬盘笼内可以安装3.5和2.5硬盘,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如果前部不安装冷排,可以将其余的2.5硬盘全部安装在机身内侧。 如果准备安装前冷排,硬盘可以直接装机身右侧,线缆可以走背线进行隐藏。 这样机身内部会少很多线缆,看起来更加整洁。通电试机确认各部分安装完好后,便可以扣上侧板,完成组装过程。 安钛克 P5 M-ATX机箱专为静音体验而设计,体积小巧,无论放置在电脑桌上桌下都能节省不少空间。前面板和左右侧板均设有吸音棉进行降噪处理,前后风扇的散热设计使得它娇小的身躯同样可以支撑起高性能的配置,适合稳重低调的商务人士或者家庭使用。 安钛克(Antec)P5 三面静音棉/双侧通风强散热/支持MATX-ITX主板/静音水冷电脑小机箱 台式机游戏主机箱/DIY 京东:¥299 去看看 <更多>

科技始发站 晒物 2019-01-10 10:48

我电脑还是结婚前买的,现在孩子7岁上一年级了,由于时间长CPU硅脂干了,玩游戏的时候太热,夏天的时候我换了一个机箱和水冷风扇,但那个机箱只有3个风扇位,这次有机会,就换了一个6风扇位的机箱,把上一个机箱淘汰给了一台更老的办公电脑。新换的这款机箱是酷冷至尊MB520 TG。 开箱 酷冷至尊机箱的包装依然是非常实在,纸盒有厚度,十二边都有加固。箱内还有泡沫固定。 打开包装,能很直观的看到酷冷至尊MB520这款机箱的一些特点,黑色机箱,全透的全景侧面。 前面面板是高透光的透明塑料面板,适合展示风扇的灯光效果。前面板两侧设计有红色边框的进气孔,都加了防尘网,保证风扇进风的前提下,提升了防尘性能。我以前用的机箱没有防尘网,每次清理,前置风扇位都聚集了大量的灰尘。 现在的机箱好像都不喜欢加光驱软驱位了,只剩下单一的前面板,这个面板曾倒三角斜坡型,方便使用,它有一个硬盘指示灯、2个USB3.0、电源开关、耳机和麦克风插孔以及重启按钮。 侧面板用的是钢化玻璃侧板,和我之前用的MS600机箱不同的是,这款机箱的固定螺丝做了改进,拆下来以后,螺丝不易丢失。 机箱内部空间宽广,ATX、MICRO-ATX、MINI-ITX这些规格的主板都能装上,显卡长度支持到410mm。整个机箱内部空间宽广。 机箱赠送了一个后置的风扇,尺寸是12×12cm,风扇没有灯光效果,电源接口用的3针。这种风扇基本是派不上用场的。 机箱前面可装3个风扇,也可以装那种大型的3风扇水冷散热风扇。 顶部还能装两个风扇,可装两个12×12cm的风扇,也能装两个14×14cm的风扇,或者双风扇的水冷散热风扇。 顶部风扇出口配送了磁吸的防尘网,另外还有一张比较小防尘网是用在电源部位。 再看背面,独立电源仓、3.5寸硬盘盒,以及2.5寸硬盘位都放在背面。 独立的电源仓能装下18CM长度的机箱电源。 3.5寸硬盘仓还是免螺丝的安装风格,而且它还能在安装3.5寸硬盘的同时,在盒子底部悬吊一个2.5寸硬盘。 在电源仓上方,还有两个2.5寸硬盘的安装位。 前罩板是可以拆开的,拆开了才能安装风扇,它身上有6高卡扣,按住了往外推一下就出来。 安装 我先装了主板和散热器,我的酷冷至尊的散热器是单风扇的,于是我把跟机的风扇拆了,把散热器风扇装在这个位置。 机箱内测有两次电源通道,一处靠近主板,一处在外侧,靠近主板这个位置开孔很小,只能走普通电源线,主板24PIN电源从这个位置出不来,而我电源的这根线又太短,从侧面走不够,只能从底部外侧这个本来是用来走显卡电源线的开孔走线了。 3.5寸硬盘盒还是免螺丝设计,把侧面瓣开,让硬盘固定在其中就行了,安装很简单,它居然还能倒吊着装一个2.5寸硬盘,也就是说两个3.5寸硬盘硬盘盒可以同时装2个3.5寸硬盘+2个2.5寸硬盘共4个硬盘。 2.5寸硬盘位安装方法很有趣,先把配件袋里的橡胶底座装到机箱上,把硬盘的四个螺丝位装上螺丝,最后把它直接插进橡胶底座的孔洞中。 这种安装方法非常简便,硬盘都放在背面使得正面的空间更宽阔,也更好理线。我只有两个2.5寸硬盘,因此没有选择倒吊。 再来看看风扇,正面的风扇其实应该装在外面,但我把他们装在里面,主要原因是,我觉的这样好上螺丝…… 顶部的风扇就只能装在里面了,我装的是12cm的风扇,14cm的价格有点高~我这几个风扇是10元/个的廉价风扇,那些炫的一塌糊涂的RGB风扇我可买不起。 机箱风扇的安装讲究形成一个风道,就是机箱前面三个风扇把风从外面吸入,背面和顶部的三个风扇把热风吹出,而风扇,一般有LOGO和文字的那一面是背面,风往这一面吹。 机箱前面的塑料罩,透光率很高,从外面能清晰的看到风扇的灯光效果。 如果要在顶部装水冷扇热风扇的话,有一些要求,一是不能是CPU周围带散热片的主板,还有是不能是异形的,限高3.5cm。 总结 我觉的机箱风冷是仅次于水冷的一种散热方式,如果不是高端游戏党,机箱风冷扇热是足够用的,关键它不但能为CPU散热,同样能降低显卡以及机箱内其它组件的温度。如果有水冷的话,自然是锦上添花。外观看,这款机箱中规中矩,主要的看点要靠灯光来衬托,前置接口偏少,如果能加上万能读卡器就好了,另外,电源开关按键偏硬。 CoolerMaster 酷冷至尊 MB520中塔机箱 京东:¥369 去看看 <更多>

qz29975540 经验 2018-12-30 14:47

10年前我刚玩DIY装机的时候,机箱只是装机预算中最小的一块内容,当时觉的应该把有限的预算加在CPU和显卡身上。不过低端机箱的毛病实在太多,用料差铁皮薄,开关故障,前置USB失灵,甚至还遇到过一次显卡卡槽严重变形导致显卡装不上的情况。众多的经验教训让我逐渐对外设有了新的认识,加上现在工作多年手头也比当时宽裕的多,所以这次装机机箱预算定了千元左右,由于准备装一台秀一点的RGB主机并且是AMD YES,所以散热和空间,全景侧窗都是刚需,加上我是准备放在书桌下面的,所以还需要顶置开关等细节方面的优化设计。 本来是犹豫是不是上追风的,没想到刚好赶上Tt Level 20的上市,旗舰Level 20一下抓住了我的眼球,但是售价实在也是贵的没有朋友,退而求次相中了Level 20 GT系列。这个系列一共有基础版和带风扇的RGB版两款机箱,颜值都是走的方方正正的硬汉风格,外观看上去高大威猛,4面钢化玻璃的全景天窗设计,顶置开关,用料相当的扎实,内部巨大的空间加上模组化的设计,各方面都符合我的需要,并且第一时间就给人一种美式肌肉跑车的观感,个性和风格非常的强烈。考虑到RGB版预算超的太多,加上旧机箱还能拆出不少旧风扇,最终还是愉快的入手了Level 20 GT基础版。 开箱 机箱是一辆小货车直接送到楼下的,包装箱超级巨大,两个JD小哥一起合作才搬进家门。包装箱比较简单,全黑设计,中间是LEVEL 20 GT的型号标识,右上角有4面钢化玻璃的标识,右下角是LCS的认证。 顶部箱盖上标注了玻璃制品以及22KG的重量警告,建议物流双人搬运。事实情况,箱子进了家门后我一个人全靠拖拽,真的太沉了。 打开包装箱可看到内部使用了2块防震海绵,把机箱包裹的严严实实。机箱的外面还罩了防尘袋进行保护,防震棉带有隐藏把手,放平包装箱可以比较轻松的取出机箱。 机箱使用了四面钢化玻璃,外观方正,前面板的A柱使用了金属银的涂色,框架的边缘加入一点弧形设计,整体质感非常的强烈,硬汉的风格扑面而来。包装箱里除了机箱,还有一个配件盒。 配件盒是一个独立的黑色硬板纸包装,说明书,螺丝,风冷支架,风扇电源延长线,钥匙,甚至还有个Tt的纯钢铭牌,想到的没想到的都有了。 新机箱的4个玻璃面板正反两面都贴有额外的保护膜,装机时可以先不要撕掉,防止过多的指纹和油腻黏上去。两侧面板带钥匙锁孔,让我眼前一亮,貌似是个藏私房钱的不错选择,哈哈哈哈。 外观细节 为了这单晒单,可以说是累死我了,因为机箱非常的巨大,尺寸有580*294*592MM。于是我做了一个让我自己后来后悔不已的决定,那就是搬到楼下去做晒单。本想着不就一个20KG的机箱么,2袋大米而已,而事实上,抱在手里不到5分钟,我就差点滑手摔了。这货需要2个人搬,真的不是说的假话,一叫丹田气,终于坚持到了楼下(我的麻鸭!!!)。 机箱正面相当的简洁,底部的TT LOG也相当的低调,远看就感觉到异常的沉稳。嗯,是我想要的。 机箱两侧都是全景天窗的设计,整块的玻璃面板,干净利落。在玻璃面板的前侧位置有一个锁具,需要通过配套的钥匙打开,钥匙就收纳在随机的附件盒子中。 两块玻璃侧面板后侧带有铰链,解锁后无需取下就可以轻松打开。 面板的开合的角度非常的打,可以轻松做到0-180°转换,我这里来放个卫星造型。 打开侧面板后,前面板就可以轻松的取下了。 面板内部的四个角都有一组固定卡扣,拆的时候找准位置,一发力就可以取下了。在前挡玻璃的后面有一块全尺寸的金属防尘网,用4枚螺丝固定在面板内部 ,清洁时可以直接取下。 机箱的背部空间非常巨大,CPU背部开孔非常宽阔,可以预计到即使是非标准散热器的底板也可以轻松安装。 电源仓是独立分区的设计,位于机箱底部并自带灯效天窗,从仓体的长度来看可以轻松的支持220mm长电源的安装。 在电源仓边上还有一个小号的托架,这是装备给独立水冷设备预留的支架。 电源仓的上方安装一个专用SSD固态盘支架,上方的水平托架是显卡的竖装支架,比较厉害的是,这个机箱显然是支持双路显卡竖装的。 硬盘仓位方面,提供了4个硬盘托架,都支持免工具拆装,扩展硬盘非常方便。 好的,先拆了两侧的面板。机箱背板后面也是暗藏玄机的。 仔细观察的话,可以看到机箱背部隐藏了3个硬盘支架,不过显然这3个支架安装硬盘需要使用螺丝固定。 取下硬盘支架后,前面的硬盘托盘就裸露出来了。 因为我是长显卡,也么那么多的硬盘需要加载,所以前置的硬盘托架我就直接拆除了。 拆下后可以发现,前置的硬盘托盘的还是2组分别独立的,未来需要加载更多硬盘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决定,装上一组还是两组全部装上去。 从背面看,除了可以发现顶部隐藏的提手设计之外,其实板卡区也是暗藏玄机的。 PCI卡槽的的后面板其实是可以单独拆解下来。 然后我们后面板90度变换下方向,当当当,你想要的装逼模式。三路竖装显卡支架已经就位。 再来看看机箱的底部,可以发现这款Level 20 GT的底板使用了全尺寸的底部防尘网。防尘网,可以从后方直接抽取出来,清洁时会非常的便捷。 由于机箱比较重,厂家在4个机箱的支脚上用料很足,不仅在厚实粗壮的支腿底部还加入了厚厚的减震防滑脚垫,还在支腿和机箱连接位置也加入了精细的缓冲垫圈。 好了,外面太冷了,还是搬回家继续折腾吧。接下来拆的是顶盖面板,由于机箱顶部的前端设置了前置面板,所以顶盖造型是凸形的。并且和前面板一样内置了金属防尘过滤网。 拆下顶部面板后,可以看到顶部空间其实也预留的非常的充分,完全可以塞入一个420的水冷冷排。 另外顶部这个风扇支架也是可以拆卸的,在装机的时候,拆下来安装会更为的方便。 好了,分解完毕。四个方向的面板都是使用了相同的5mm钢化玻璃,重量相当都相当的感人。通透度方面,玻璃的材质会有更大的优势,可以把机箱内部的RGB设备的效果完美的展示出来,平时擦上了指纹和油腻也可以简单的清洁干净。 从分解的内部模块来看,Level 20 GT可以说模块化做到了几乎极致。除了机箱骨架,貌似没什么不能拆解的了。 哦,忘记了说了。这款机箱自带了一个后置的机箱风扇,具体型号是Tt 140mm Riing LED,支持蓝光灯效,3Pin的风扇接口。嗯~~~预算充足的话,还是上RGB版本更好,因为RGB版本自带一组Riing Plus14 RGB风扇套装,连控制器的钱都省下了。 装机 话说,这次11的特价依然是玩法复杂,而且2700X尽然一度卖断货,我的天啊撸,AMD YES!终于配件到期了,开始装机。 选择Level 20 GT标准版的原因之一,就是自己旧机箱上拆了不少风扇下来,先来折腾机箱散热吧。 机箱顶部可以妥妥的装入个风扇。 从机箱盖板的位置布局上看,支持12,14,20三个尺寸的风扇,12,14的风扇还可以进行左右的位移。 为了和机箱自带的14mm风扇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我顶部风扇调整到了内侧。 这样从内侧看,布局会显得更和谐,哈哈,非强迫症玩家可以随意。 前置的风扇骨架上方有个CD位置是可以拆除的,不过拆除后,好像就无法安装更多的风扇了,好在现在CD刻录机也用的人少了。前置我考虑就放2个风扇,所以可以随意布置,机箱骨架上的走线开孔预留的很多,走线非常的便利。 因为我没有预算上分体的水冷,所以专用的水冷泵底座就拆了,直接上个12mm风扇。 对了,配件中附送的不锈钢TT挂件被我挂在了机箱里,哈。 为了高颜值,一体式的水冷冷排,就竖装了,不过装完发现,由于机箱太大,一体水冷的水管长度有点尴尬不够长。 好在机箱骨架同样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固定螺丝的位置,轻松的完成位移,和底部风扇也对齐了,完美。 亮机试一下,完美。 电源仓的顶盖,带有大面积的散热孔。而且这个宽度,也能直接用来固定RGB风扇。不过另外最喜欢的设计是侧边的2个走线的开孔设计。 电源的电源线可以通过电源仓顶部的开孔走线,整齐不凌乱。 机箱的前置面板提供了1组USB3.1,一组USB3.0,一组USB2.0以及各种标准的控制线。 所有线材的长度都非常的充裕,可以完美走出背线,开孔位置也相当的漂亮,隐藏在电源仓的内侧,完美遮挡。 安装好电源仓的模块后,可以看到电源线和面板的数据线已经被合理分隔。 由于正面的硬盘托架完全拆除,留给了水冷的冷排,所以硬盘就直接挂机箱背板了。背面的3个硬盘支架同时支持2.5的SSD和3.5的HDD硬盘。 可以同时安装2个机械和2个SDD,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自行调节,总之是够用了。 机箱支持最大E-ATX的主板,X399也没问题,机箱背板上已经上了6个ATX底座螺母,如果需要调整的话,配件盒中还提供了很多备用件,这里我是用不上了。 老规矩,主板先把能装的都装好,水冷因为已经装在机箱上了,CPU直接上硅脂进机箱。 机箱内的走线相当的满意了,机箱外的线束请无视,一会在整理。 好了,现在可以撕膜了,好爽,4个面板一个个来。 总结 嚯嚯嚯,终于装机完成,这款Tt的新品机箱LEVEL 20 GT给我的感觉就如同是美系的肌肉跑车,开箱时的重量就已经让我吃惊,等我装完机,整机重量已经达到了32KG,配上可以上锁的侧面板,简直就是一个男人的保险箱(蜜汁微笑)。外观方面高大威猛,四面玻璃面板,质感通透。内在却又文章锦绣,成熟的模块化设计,自己想怎么DIY就能怎么组合,420冷排的支持毫无局限性,可以竖装多路显卡也是一大惊喜,长电源,顶置面板一个不少,还有额外提供的TYPE C接口,可以说配置非常的全面了。带铰链的侧面板,自带磁吸,即使不上锁也能牢牢闭合,配合超大的CPU背部开孔,未来升级或者折腾水冷都是相当的便捷。不过呢,感觉这次装机用的旧机箱拆下来的风扇,有点不如原厂Tt的Riing PlusRGB好看,可能这条折腾之路还未到尽头,敬请期待~(捂脸)。 Tt(Thermaltake)Level 20 GT 黑色 全塔机箱(周年纪念款/4面钢化玻璃/模组化设计/弹性安装/E-ATX主板) 京东:¥1499 去看看 <更多>

胖头鱼Moomin 经验 2018-12-04 12:04

机箱就好像是电脑硬件的家,有时候还是需要给电脑硬件换个好一点的家。之前用的是一款稍微有点年代的机箱,琢磨着换个机箱顺便加一套机箱风扇。选购机箱的时候还是根据个人需要,以前的配置也不是太好,最后选择了酷冷至尊MB510L和超频三皓月FRGB 五套装,升级之后表现到底如何? MB510L机箱为单面侧透中塔机箱,整机净重6.66KG。可以看到机箱正面具有比较独特的造型,靠下的位置带有酷冷的Logo。 侧边为钢化玻璃面板,钢化玻璃比亚力克材质的通透性要好点。玻璃侧板的厚度为4mm,这个厚度还是比较厚的。 前置面板的两侧带有流线型的通风网设计,通风网外侧带有红色的格栅,整体看起来有点电竞风。通风网两侧带有亚力克面板设计,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射流线型通风网。 机箱的前置面板上的接口设计中规中矩,可以看到从左到右依次为硬盘指示灯、USB3.0接口二个、电源键、3.5mm音频麦克风插孔和一个重启键。 机箱顶部带有一个磁吸的防尘网,防尘网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灰尘的落入。 MB510L机箱采用比较主流的下置式电源设计,设计上中规中矩,看上去也没有多大的亮点。 机箱默认带有一个12cm的无光风扇,由于购买的超频三皓月FRGB 五套装仅有5个风扇,这个风扇在后续的装机中还是保留了。 机箱的前置面板预留有三个风扇位,支持3个120mm的风扇或者2个140mm的风扇,最大支持360mm的水冷。可以看到前置面板和面板盖是独立的,拆下之后机箱还是可以单独使用。 拆下前置的面板盖之后,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各个接口的原装造型。看了看这个造型,还是觉得没有了前置面板的装饰,这原生的接口还是有点丑。 MB510L机箱的整机尺寸为496 x 217 x 468mm,可以支持ATX、M-ATX与ITX规格的主板,CPU限高为165mm,显卡最长支持400mm,电源的话最长支持180mm,整体的兼容性还是可以的。 现在大部分的机箱都采用背部走线设计,这样可以将线缆固定在背部,整体看起来会比较舒服点。如果机箱的另一面线缆太多有点影响美观,并且会遮挡某些具有灯光效果的硬件。可以看到背部设计有许多走线孔,这样可以便于线缆的整理。 电源仓附近带有两个3.5/2.5英寸硬盘安装位,两个硬盘位托架采用免安装设计,3.5英寸的硬盘可以直接使用托架,2.5英寸硬盘需要安装固定螺丝。 机箱底部的四个支架都带有防滑胶垫,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其防滑性。可以看到电源仓底部带有一个防尘网,可以减少灰尘的进入。 固态硬盘安装的时候需要将固定螺丝先安装上,随机仅赠送了8颗螺丝和8个固定的胶垫,如果2.5寸硬盘较多的时候,就稍微有点不够。 2.5寸的硬盘可以安装在后置的两个硬盘位或者前置的电源仓上方的硬盘位,硬盘的安装还是比较灵活的。 换机的过程就不详细介绍,毕竟没有添加新的硬件,其他的主要硬件还都是以前机箱上的,换机完成之后大概就是这样的。 换机完成之后可以正常进入系统,使用之前还是没有将前置面板和钢化玻璃侧板装上,可以看到MB510L机箱搭配超频三皓月风扇之后,整体的灯光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 仅装上前置面板,钢化玻璃侧板依旧未装上,可以看到前置面板的灯光仅能从侧板展示出一部分,不能完全展示出来,如果前置面板也采用透光的亚力克或者钢化玻璃的就好了。 将侧板的钢化玻璃面板装上之后,关灯之后和没有装上的时候几乎没有区别,钢化玻璃的透光性还是比较好的。 从更换MB510L机箱到使用也有一段时间了,要说这个机箱是入门系列,但是外观整体还是有一定的电竞风,做工和设计还是比入门机箱要强点。个人觉得还是入门偏上点,整体表现还马马虎虎。随着光污染的盛行,侧透的机箱慢慢已经变为主流,亚力克和钢化玻璃为侧透的主要材质,明显钢化玻璃的透光性要好点,但是价格方面比亚力克的也会贵点。MB510L前置面板的两边侧透设计虽然不错,但是被正面的面板挡住了,遮住了大部分的LED灯光,如果能进行升级应该就比较差不多了。其他方面的设计也都中规中矩,没有发现更多的亮点,MB510L机箱可以作为老式机箱的备选之一。如果想给老机器升级,可以考虑下这款MB510L。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 旋风 MB510L机箱 台式电脑主机中塔机箱支持ATX主板 京东:¥369 去看看 <更多>

小强玩科技 晒物 2018-12-04 11:34

4个多月以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入手了月光宝盒T20机箱组了个机器。如今爱国者推出了小改款月光宝盒T30。怀揣着对前作的部分遗憾,火速进行一波升级。 【机箱环节】 喜提新机箱,机箱包装与T20高度相似,都属于月光宝盒系列。 机箱登场,ATX箱型,单面侧透,整体造型还是跟T20差不多,外观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正面的面板,T30升级到玻璃材质,颜值更高了。 正面还增加了一小块纹理三角区域,乍一看有那么一点点ROG的风格。 灯条区域依旧为正面和侧边底部两个区域,只是T30将正面灯条做了轻微的位移。 机箱顶部依旧是磁吸附防尘网,这里兼容240和280的水冷排,支持双12cm或者双14cm的风扇。不过这里额外要说的一点是,如果内存太高,可能会影响此区域的水冷安装。 机箱正面的IO接口部分,一个周围带单色背光的开机按钮,一颗硬盘指示灯,一个重启按钮,一个灯光切换控制钮,双USB3.0接口以及一对3.5mm耳麦接口。 机箱底部则是一大长条蜂窝状格栅,带一个可拆卸的防尘网。 机箱正面的面板可拆卸,拆卸方式依旧是从下方用力拉拽完成,只不过拉拽之后一定要小心,由于机箱内部有灯效的接线,千万别大力出奇迹,线拽断了就惨了。拆下面板之后,正面最大兼容双14cm风扇,或者3颗12cm风扇,同样兼容240或280或360水冷。 和T20一样,依旧是单面侧透,侧透玻璃的尺寸也和T20完全一致。 再来看看机箱内部,标准的ATX箱型,向下兼容更小尺寸的MATX和ITX板型,后部预留了12cm或14cm风扇位,相比于T20,这次的T30并未标配机箱扇。 顶部和前部的风扇、冷排位,音乐能看到前置IO接口的PCB板和接线。 T30保留了显卡支架,厚重非公卡用户群的福音。 存储空间方面,正面双2.5英寸硬盘位,背面双3.5英寸硬盘位,作为一款定价在入门级的机箱,这样的存储空间也是够用了。 机箱背部空间的利用率并没有比T20有质的飞跃,不过T30的升级点在于,理线槽附近取消了原T20的爱国者独家的5pin灯光同步线Hub,毕竟这样的Hub兼容性和利用率都不高。 取消了不实用的Hub,取而代之的是Addressable RGB的3pin灯光同步线,大大的好评。对于主板上没有ARGB接口的用户来说,就只能直接用大4D线材连接电源,靠前置面板上的灯光切换按钮自行调整预设灯效了。 【水冷环节】 之前装T20的时候,为了不“浪费”高达170mm的散热兼容空间,配了个超大D15散热。虽然T30依旧延续了很好的散热兼容性,但是这次还是不走寻常路,入手了这款爱国者冰塔V240水冷,如果你问我入手理由嘛,不足300元就能买到240一体水,性价比杠杠的。 标配两只4pin PWM 12cm风扇,扇叶外圈和侧边都有发光灯条。 配件包集合,附带AM4扣具,兼容主流的Intel和AMD平台。 冷排主体,Intel 115x的扣具就配在冷头上,隐隐约约能看到爱国者的LOGO。冷排厚度大约为27mm。整体来看,优势在于冷头上没有太多复杂的线材,安装起来相对容易,而可惜的地方在于,水管部分仅仅是个胶皮管,看起来没那么显档次。 纯铜冷头的一个特写,装机的时候记得把这层保护贴撕下来。 与风扇合体。 【装机与灯效】 整套配置大概就是这些,8700K+16G+980Ti,作为非主力游戏机,配置还是能抗的住的。 此处省略一万字的装机过程描述。 或许这是一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 暗光环境下效果更佳。 【散热性能篇】 虽然我这颗8700K是个大雷,但这正好能考验一下爱国者冰塔V240的性能如何。 本来尝试超频到5.0GHz,但是FPU的电压要加到1.47v左右才能相对稳定,偶尔还是会蓝屏,考虑到稳定性和电压过高的情况,最终退而求其次,测试一下全核4.8GHz的散热性能。 单FPU烤机10分钟左右,电压大约在1.3-1.4v左右跳动,CPU功耗高达190w,温度还是能镇压在83度上下,个人认为还是个不错的成绩。 【总结】 T30依旧保持了优异的灯效流动性,终于废弃了T20那种5pin的奇葩Hub升级成ARGB接针简直拍手称赞。水冷部分,虽然彩虹灯效不能流动以及联动,但是考虑到299元的售价以及不错的散热效能,性价比还是值得称赞的。 全文完,感谢收看。 爱国者(aigo)月光宝盒T30精艺版 黑色 电脑机箱(支持ATX大板/钢化玻璃前面板/360冷排) 京东:¥334 去看看 爱国者(aigo)冰塔V240 彩虹版 一体式水冷CPU散热器(PWM智能温控风扇/全平台支持/静音陶瓷轴承/附硅脂) 京东:¥289 去看看 <更多>

云开箱 晒物 2018-11-30 15:42

继上次抢先入手了RTX 2080之后,那套测试台的使命仿佛也圆满完成了,是时候将RTX显卡“转正”成为主力卡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解决测试台落灰的问题:给整个平台配一个机箱。 在一顿精挑细选后,选择了一个全塔大块头:TT LEVEL 20 GT。正式喜提了一个“新家”。 【开箱】 主角登场,光箱子的块头就巨大只,算上包装将近20公斤,大概是我用过的最沉的一款机箱了。 机箱主角登场,580 x 294 x 592 mm的超大尺寸,四面侧透玻璃材质,颜值颇高。得益于超大的尺寸,机箱内部的兼容性也是极佳的,即便是200mm高度的散热也能兼容,显卡极限长度也能支持到410mm,基本上市面上各种主流消费级显卡和散热器,都能轻松装进机箱。 随机配件方面,最有意思的应该就是那个speaker插针了,其功能用于TT独家的智能语音功能。两副20cm风扇转换器也很实用,其实我更喜欢那个TT钥匙链。 我还偷偷私藏了一个很重要的配件:钥匙。 机箱两侧的玻璃侧板都是需要通过钥匙解锁才能打开,开启机箱侧板的时候总给我一种感觉:我这是买了一个保险柜呀。 一些细节部分,前置接口方面,分布在机箱的两侧,一侧是开机、重启、硬盘灯和3.5mm耳麦接口,另一侧则是两个USB 3.0 TYPE-A,两个USB 2.0 TYPE-A和一个USB 3.0 TYPE-C,此处友情提示,选用此机箱,尽量选用带双USB 3.0接口的主板,不然3.0的TYPE-C和TYPE-A只能有所取舍啦。 前面板与上面板的进出风区域,要是能标配个防尘网,就更好了。 机箱顶盖后部的区域并不是搬运提手,而是拆卸时候的拉拽区。 底部同样也预留了一个前面板的拉拽拆卸口。除此之外,底盘还配备了一个可拆卸的长条防尘网,从底盘的空间分配可以看到,如果选用短小一些的电源,底部还能防止两个12cm风扇或者一个240冷排。 机箱的两个侧透面板都是可以拆卸的,钢化玻璃整体强度还是很不错的,两个面板都是通过磁吸附方式固定的,我非常喜欢它“关门”时候发出的砰的一声。 再来看看内部空间方面,最大可兼容EATX主板,内部空间可以用“巨大”来形容了。 正面配备了4个3.5英寸硬盘舱,均可根据不同的装机需求灵活装卸,保留前面4个硬盘舱的时候,显卡可以支持到310mm,拆卸后显卡最大可兼容410mm。这样的兼容性即便是一些超长非公显卡也能轻松塞进来。 这里是竖置显卡支撑板和一个2.5英寸硬盘槽位。 为了迎合竖置安装显卡的方式,后部的PCIE挡板也做成了颗调换方向的形式。 这款LEVEL 20 GT机箱还专门为分体水玩家提供了水泵水箱固定器,还能根据安装需求选择不同的安装位置。 电源仓可拆卸,并做了一个侧透窗,毕竟TT旗下是有RGB电源的,要为其自家的RGB产品做更多的露出。 机箱前部最大可支持双20cm风扇或者3个14cm风扇,最大兼容420mm冷排,拆掉正面的硬盘仓,侧边还能再支持一个360冷排,光这个区域就能放置足够大规模的水冷了。 顶部可支持双20cm风扇或者3个12cm风扇,最大兼容360mm冷排。 顶部配有可拆卸的托盘,装机的时候全部拆卸下来,解决了顶部各种阻挡的问题,用过都说好。 机箱背部还有大量的存储空间,3个3.5英寸硬盘位或者6个2.5英寸硬盘位。走线空间也非常充足,块头大就是这么任性。 开箱环节的最后,标配了一把TT 14cm单色光风扇。 【装机环节】 之前初尝RTX 2080的时候,为了方便装机直接将平台放测试台上用了,这回终于给这套配置找了个合适的新家。 对于显卡竖置还是横置嘛,我还是更喜欢让显卡插槽和主板的PCIE插槽直连,可能是迷信或者强迫症吧,或许哪天我又突然转变观点了。 【灯~等灯等灯~】 要想生活过得去,总得有点RGB。 【总结】 超大的尺寸,超强的兼容性与扩展性,对水冷玩家尤其是分体水用户群极度友好,可前置420冷排,顶置360冷排,侧边再放个水道板,要不是我预算有限,上这么一大套分体水,恐怕是再也不用为散热操心了。 要不是机箱价格略贵,我觉得它特别适合用在公司的办公电脑上:IT控制着侧板的锁和钥匙,再懂电脑的员工也不好揩油啦!全文完,感谢收看。 Tt(Thermaltake)Level 20 GT RGB 黑色 全塔机箱(周年纪念款/4面钢化玻璃/模组化设计/弹性安装) 京东:¥1999 去看看 <更多>

云开箱 晒物 2018-11-26 10:48

虽然现在DIY行业没以前发达了,但是这两年又开始回暖了,因为物价太高,还是抱着电脑玩游戏看看电影来得休闲,而说到DIY电脑,机箱是很多朋友会忽略的一点,要么买很便宜的机箱,要么预算充足买一个超足料,定位高端的贵价机箱,其实机箱可以说电脑配件的家,如果这个家没安置好,那么你的硬件肯定很难稳定的发挥,今天就来看看到底怎么选购一款好的机箱,还有给大家推荐现在市面上性价比超高的机箱品牌和机箱产品。 确定机箱类型 市面机箱多不胜数,但按类型来分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全塔式、中塔式、迷你式。它们由体积以及内部空间的不同,从而划分了各自的适用群体。 全塔式的内部空间最大,拓展空间也更多,为高端玩家双卡交火,多硬盘,水冷散热系统提供充足的空间,当然价格高而且占地面积大,小电脑桌很可能装不下。所以全塔式机箱最适合高端发烧友,一般休闲用户不用刻意购买。 少了全塔式的狂热,中塔式机箱的中庸和完备是最迎合消费者需求的机箱类型,也是目前的销售主力。几乎每一个机电品牌都有着中塔式机箱上市并热销。对品质有要求的朋友最好的选购策略是相同价格买一款高品质的中塔机箱,而不是买一款低价的全塔式。 迷你机箱,是从以前HTPC概念衍生而来的。轻量便携化,是所有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加上现在CPU和显卡的功耗控制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使得迷你机箱大行其道,配合ITX主板,打造一台小钢炮轻而易举。看腻了上面老哥的傻大粗,迷你机箱是对性能以及拓展性要求不高朋友的极好选择。 总的来说,高端玩家首选全塔式,一般用户选购个优质中塔已经很够用,机箱尺寸与内部空间比较均衡,很好的选择。至于迷你机箱,对于已经淡出游戏和跑分的老人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选择,偶尔用用,好看也好打理。 机箱材质 现在消费的很多都是年轻人,只要颜值高其他的都可以谈。所以现在看到特别多光污染,侧透设计出现,潮流是这样,那么就顺应潮流,挑个好看而好用的货吧。 目前侧透面板主流材质为亚克力,价格便宜还能提供一定的透视效果,不过很容易刮花。高端玩家可以选择钢化玻璃材质的侧透面板,硬度更高,更不易被刮花,透明度也更高,视觉效果非常棒,不足之处是容易沾染指纹,猛烈碰撞后容易整块碎裂,成本也更高。 机箱材质除了侧透的用料更应该关注的是板材的品质,直接决定了机箱质量的好坏,而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机箱材质是镀锌钢板,高端的机箱会采用铝制板材进行制作,说到铝合金看上去好像很薄的样子,其实相反,镁铝合金的板材硬度与普通的钢材相比并不差。甚至很多全铝机箱的面板材质厚度是一般钢板机箱的几倍,更坚硬而且比热容高于钢板,散热更加出色,这也是目前迷你机箱流行全铝外壳的原因之一。 说到侧透机箱是火得不行,很多朋友新装机都会选择,主机喜欢放桌上的朋友很有必要选购,光污染效果卓越。不过对于小编这些对主机外观不感冒的人果断买了非侧透的厚钢板静音机箱,反正最后都塞电脑桌,再漂亮也没用,晚上挂机下载还有可能被闪到睡不着。钢板厚度这里说一说,1MM的已经不多见了,不用刻意追求,挑个0.7MM的可以了,拿在手上也是沉甸甸的,质感十足。全铝外壳的轻易达到3-5MM,价格也不会高很多,预算充足的朋友推荐选购。 防尘与散热 影响一台主机稳定性的因素除了热量,还有一个致命杀手那就是灰尘,在国内环境一般的情况下,积灰问题更是要注意。 现在机箱基本都会在前方、顶部以及后侧提供风扇位,机箱正面将冷空气吸入,热风从机箱背部吹出,从而加快机箱内部的空气流通,形成较好的散热效果。好的机箱一般都配置好小风扇,不用自己购买,所以各位不要认为自己是休闲玩家就懒得去接那几个小风扇,特别是现在天气又开始热起来了,别因小失大。 水冷越来越多人使用,虽说有一定的门槛,不过以后的事谁也说不清,机箱能预留水冷孔是很应该的。但现在很多厂商为了体现自己产品的强大,在入门级的产品中也预留了水冷孔,这就不值得提倡了,首先这个定位的群体根本用不上水冷,加上厂商也只是做做样子随便钻个孔再焊个铁片挡住,这种孔当真要装水冷也只会把它搞坏。所以一般用户不超频不折腾,没必要去贪一个标称有水冷孔的机箱,权当是一个噱头即可。 说完散热还要来谈谈硬件杀手进灰的问题,很多厂商会设计大面积的进风孔来提高散热效果,当然这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很多机箱都没有为大进风孔进行防尘处理,使灰尘问题更为严重。所以玩家在购买机箱时,最好购买有防尘网设计的机箱,有效延长机箱清灰的周期,不过定期清灰还是很必要的,这是不能懒的。 背线设计 DIY装机有门槛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走线问题上,好的走线设计对机箱内部空间散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美观度等等,特别是现在流行侧透,糟糕的走线绝对会让用户头疼不已。 目前大部分机箱都会采用背部走线设计,背线走得好会带来极佳的视觉效果(强迫症最爱),线缆集中在背部也可以减少对风道的干扰,所以背线成为当前机箱的标配。不过有些厂商又在设计上动了歪脑筋,使得背线空间过窄,当线材较多时,就会使得机箱的侧板盖不上,强行盖上则会挤压线材使其变形,长时间使用就可能会对硬件造成影响。所以各位在选购时要注意好该机箱是否提供的充足背部空间,同时还要留意背线孔数量是否宽裕,毕竟少一个孔很可能就会影响整个走线布局了。 光驱位 虽然现在会安装光驱的朋友很少,但不少厂商依然喜欢预留大量的5.25寸位,以前网络不发达的时候,很多朋友会为自己的机器配备上刻录机和光驱,这样的情况下5.25寸位预留多几个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光驱这东西真的不流行了,加上USB设备的推广,更少人会在装机时加一个光驱,所以各位选购时如果还看到多个5.25寸位的机箱就可以pass了,占地方而且不实用。 其实购物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定位,一步到位当然是最好的。但有时你只是一个休闲玩家,轻度使用的话其实一些发烧设备是用不上的,不如将这些钱投入到一些朴素而肯堆料的优秀产品上面,当然高端玩家样样都挑最好这是没错的。 机箱品牌推荐 海盗船 又称“贼船”,是一款美国品牌,定位高端,价格不用说肯定是非常好看的,虽然性价比几乎为0,不过造型用料各方面都是不错的,预算充足的朋友可以放心上。 CORSAIR 美商海盗船 Crystal 280X RGB 白色 MATX机箱 京东:¥1039 去看看 乔思伯 “Jonsbo”,同海盗船一样,也是专注生产高端机箱的品牌,机箱全部都是简约风格,全铝外壳,价格的话虽然高,不过咬咬牙还是可以上的,高端用户好选择。 JONSBO 乔思伯 UMX4 透明版本 中塔式机箱 京东:¥599 去看看 迎广 迎广是台湾的品牌,定位依然是高端产品,迎广的机械多为水冷中塔、全塔机箱,或者是开放式机箱,非常多水冷玩家会选择这个品牌。 IN WIN 迎广 303 ATX中塔式机箱 京东:¥589 去看看 恩杰 “NZXT”,恩杰也是近年比较少用户欢迎的品牌,机箱设计有很强的科技感,说白点就是颜值高,不过一些喜欢简单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花里胡哨。 历史低价: NZXT 恩杰 H400i microATX机箱 京东:¥699 去看看 性价比品牌:航嘉/长城/爱国者/金河田/先马 这些品牌基本都是定位入门级的,价格大多在200元以内,虽然价格低,不过该有的功能基本都会配备,各位无需担心,如果你不玩超频、水冷、光污染、交火等等,对外观也不怎么感冒,以实用为主,那么这些品牌的产品是你非常好的选择。 Huntkey 航嘉 GX500V 黑色机箱 京东:¥219 去看看 Great Wall 长城 熠Y-09机箱 京东:¥249 去看看 aigo 爱国者 黑暗骑士D8 中塔游戏机箱 京东:¥99.8 去看看 京东PLUS会员:SAMA 先马 坦克 黑色 中塔机箱(单侧透) 京东:¥180 去看看 GOLDEN FIELD 金河田 小超越 M-ATX机箱(单侧透) 京东:¥99 去看看 <更多>

大只猪肉丸 经验 2018-11-15 12:25

虽然现在DIY行业没以前发达了,但是这两年又开始回暖了,因为物价太高,还是抱着电脑玩游戏看看电影来得休闲,而说到DIY电脑,机箱是很多朋友会忽略的一点,要么买很便宜的机箱,要么预算充足买一个超足料,定位高端的贵价机箱,其实机箱可以说电脑配件的家,如果这个家没安置好,那么你的硬件肯定很难稳定的发挥,今天就来看看到底怎么选购一款好的机箱,还有给大家推荐现在市面上性价比超高的机箱品牌和机箱产品。 确定机箱类型 市面机箱多不胜数,但按类型来分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全塔式、中塔式、迷你式。它们由体积以及内部空间的不同,从而划分了各自的适用群体。 全塔式的内部空间最大,拓展空间也更多,为高端玩家双卡交火,多硬盘,水冷散热系统提供充足的空间,当然价格高而且占地面积大,小电脑桌很可能装不下。所以全塔式机箱最适合高端发烧友,一般休闲用户不用刻意购买。 少了全塔式的狂热,中塔式机箱的中庸和完备是最迎合消费者需求的机箱类型,也是目前的销售主力。几乎每一个机电品牌都有着中塔式机箱上市并热销。对品质有要求的朋友最好的选购策略是相同价格买一款高品质的中塔机箱,而不是买一款低价的全塔式。 迷你机箱,是从以前HTPC概念衍生而来的。轻量便携化,是所有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加上现在CPU和显卡的功耗控制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使得迷你机箱大行其道,配合ITX主板,打造一台小钢炮轻而易举。看腻了上面老哥的傻大粗,迷你机箱是对性能以及拓展性要求不高朋友的极好选择。 总的来说,高端玩家首选全塔式,一般用户选购个优质中塔已经很够用,机箱尺寸与内部空间比较均衡,很好的选择。至于迷你机箱,对于已经淡出游戏和跑分的老人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选择,偶尔用用,好看也好打理。 机箱材质 现在消费的很多都是年轻人,只要颜值高其他的都可以谈。所以现在看到特别多光污染,侧透设计出现,潮流是这样,那么就顺应潮流,挑个好看而好用的货吧。 目前侧透面板主流材质为亚克力,价格便宜还能提供一定的透视效果,不过很容易刮花。高端玩家可以选择钢化玻璃材质的侧透面板,硬度更高,更不易被刮花,透明度也更高,视觉效果非常棒,不足之处是容易沾染指纹,猛烈碰撞后容易整块碎裂,成本也更高。 机箱材质除了侧透的用料更应该关注的是板材的品质,直接决定了机箱质量的好坏,而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机箱材质是镀锌钢板,高端的机箱会采用铝制板材进行制作,说到铝合金看上去好像很薄的样子,其实相反,镁铝合金的板材硬度与普通的钢材相比并不差。甚至很多全铝机箱的面板材质厚度是一般钢板机箱的几倍,更坚硬而且比热容高于钢板,散热更加出色,这也是目前迷你机箱流行全铝外壳的原因之一。 说到侧透机箱是火得不行,很多朋友新装机都会选择,主机喜欢放桌上的朋友很有必要选购,光污染效果卓越。不过对于小编这些对主机外观不感冒的人果断买了非侧透的厚钢板静音机箱,反正最后都塞电脑桌,再漂亮也没用,晚上挂机下载还有可能被闪到睡不着。钢板厚度这里说一说,1MM的已经不多见了,不用刻意追求,挑个0.7MM的可以了,拿在手上也是沉甸甸的,质感十足。全铝外壳的轻易达到3-5MM,价格也不会高很多,预算充足的朋友推荐选购。 防尘与散热 影响一台主机稳定性的因素除了热量,还有一个致命杀手那就是灰尘,在国内环境一般的情况下,积灰问题更是要注意。 现在机箱基本都会在前方、顶部以及后侧提供风扇位,机箱正面将冷空气吸入,热风从机箱背部吹出,从而加快机箱内部的空气流通,形成较好的散热效果。好的机箱一般都配置好小风扇,不用自己购买,所以各位不要认为自己是休闲玩家就懒得去接那几个小风扇,特别是现在天气又开始热起来了,别因小失大。 水冷越来越多人使用,虽说有一定的门槛,不过以后的事谁也说不清,机箱能预留水冷孔是很应该的。但现在很多厂商为了体现自己产品的强大,在入门级的产品中也预留了水冷孔,这就不值得提倡了,首先这个定位的群体根本用不上水冷,加上厂商也只是做做样子随便钻个孔再焊个铁片挡住,这种孔当真要装水冷也只会把它搞坏。所以一般用户不超频不折腾,没必要去贪一个标称有水冷孔的机箱,权当是一个噱头即可。 说完散热还要来谈谈硬件杀手进灰的问题,很多厂商会设计大面积的进风孔来提高散热效果,当然这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很多机箱都没有为大进风孔进行防尘处理,使灰尘问题更为严重。所以玩家在购买机箱时,最好购买有防尘网设计的机箱,有效延长机箱清灰的周期,不过定期清灰还是很必要的,这是不能懒的。 背线设计 DIY装机有门槛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走线问题上,好的走线设计对机箱内部空间散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美观度等等,特别是现在流行侧透,糟糕的走线绝对会让用户头疼不已。 目前大部分机箱都会采用背部走线设计,背线走得好会带来极佳的视觉效果(强迫症最爱),线缆集中在背部也可以减少对风道的干扰,所以背线成为当前机箱的标配。不过有些厂商又在设计上动了歪脑筋,使得背线空间过窄,当线材较多时,就会使得机箱的侧板盖不上,强行盖上则会挤压线材使其变形,长时间使用就可能会对硬件造成影响。所以各位在选购时要注意好该机箱是否提供的充足背部空间,同时还要留意背线孔数量是否宽裕,毕竟少一个孔很可能就会影响整个走线布局了。 光驱位 虽然现在会安装光驱的朋友很少,但不少厂商依然喜欢预留大量的5.25寸位,以前网络不发达的时候,很多朋友会为自己的机器配备上刻录机和光驱,这样的情况下5.25寸位预留多几个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光驱这东西真的不流行了,加上USB设备的推广,更少人会在装机时加一个光驱,所以各位选购时如果还看到多个5.25寸位的机箱就可以pass了,占地方而且不实用。 其实购物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定位,一步到位当然是最好的。但有时你只是一个休闲玩家,轻度使用的话其实一些发烧设备是用不上的,不如将这些钱投入到一些朴素而肯堆料的优秀产品上面,当然高端玩家样样都挑最好这是没错的。 机箱品牌推荐 海盗船 又称“贼船”,是一款美国品牌,定位高端,价格不用说肯定是非常好看的,虽然性价比几乎为0,不过造型用料各方面都是不错的,预算充足的朋友可以放心上。 CORSAIR 美商海盗船 Crystal 280X RGB 白色 MATX机箱 京东:¥1039 去看看 乔思伯 “Jonsbo”,同海盗船一样,也是专注生产高端机箱的品牌,机箱全部都是简约风格,全铝外壳,价格的话虽然高,不过咬咬牙还是可以上的,高端用户好选择。 JONSBO 乔思伯 UMX4 透明版本 中塔式机箱 京东:¥599 去看看 迎广 迎广是台湾的品牌,定位依然是高端产品,迎广的机械多为水冷中塔、全塔机箱,或者是开放式机箱,非常多水冷玩家会选择这个品牌。 IN WIN 迎广 303 ATX中塔式机箱 京东:¥589 去看看 恩杰 “NZXT”,恩杰也是近年比较少用户欢迎的品牌,机箱设计有很强的科技感,说白点就是颜值高,不过一些喜欢简单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花里胡哨。 历史低价: NZXT 恩杰 H400i microATX机箱 京东:¥699 去看看 性价比品牌:航嘉/长城/爱国者/金河田/先马 这些品牌基本都是定位入门级的,价格大多在200元以内,虽然价格低,不过该有的功能基本都会配备,各位无需担心,如果你不玩超频、水冷、光污染、交火等等,对外观也不怎么感冒,以实用为主,那么这些品牌的产品是你非常好的选择。 Huntkey 航嘉 GX500V 黑色机箱 京东:¥219 去看看 Great Wall 长城 熠Y-09机箱 京东:¥249 去看看 aigo 爱国者 黑暗骑士D8 中塔游戏机箱 京东:¥99.8 去看看 京东PLUS会员:SAMA 先马 坦克 黑色 中塔机箱(单侧透) 京东:¥180 去看看 GOLDEN FIELD 金河田 小超越 M-ATX机箱(单侧透) 京东:¥99 去看看 <更多>

大只猪肉丸 经验 2018-11-15 12:25

对于DIY玩家来说,每一个硬件都值得去详细研究,机箱自然也不例外。选机箱除了希望其特性足够完整以外,机箱侧透设计和炫彩LED光效更是玩家们的执着追求,时尚的外观和扎实的作工更是必不可少。随着行业成本的不断降低,这种以往只能在高价位上看到的设计,也逐渐被下放到399甚至299这样的价位段中来,从而使更多用户能够通过侧透面板与LED背光来充分表达个性。客评君最近上手了一台酷冷至尊的MASTERBOX MB510L(旋风510)中塔机箱,采用大量碳纤维元素装饰,整体风格大胆粗狂,是一款外观很“虎气”的产品,那么它的真实体验如何呢?下面一起与你分享! 规格参数 品名:MB510L(旋风510) 颜色:白/黑 类型:中塔机箱 材质:钢板、塑料、钢化玻璃 板材厚度:0.5mm 主板兼容:ATX,Micro-ATX, Mini-ITX 尺寸:496 x 217 x 468 mm 重量:6.66KG CPU散热器限高:165mm 显卡限长:40cm以下 面板接口:USB 3.0×2、耳机、麦克风、电源键、重启键 价位:369 开箱&外观 关于酷冷至尊,相信你只要稍微懂点电脑DIY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品牌,最知名的莫过于是散热器了,机箱也是他们的主营业务之一,风评一直以来都还不错。酷冷至尊MB510L的外箱采用瓦楞纸箱包装,六个边均加了护角,包装扎实,避免了暴力快递的损伤,绝对好评。 正面有机箱的外观简图,品名、logo等, 背面同样为机箱的一些基本信息。 包装内部使用泡沫对机箱进行固定保护,这算是常规操作,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摇晃损伤,毕竟还有块玻璃。 说明书 机箱 外观方面,MB510L 延续了经典的MASTERBOX系列经典的轮廓,最为主观的变化是在前脸,采用了大面积的消光黑类碳纤纹理装饰,以往含蓄低调的隐藏式进气孔变的非常明显,两侧则有红色饰条点缀的类似赛车前保险杆进气坝,整体造型上融入更多赛车、竞速元素在里面,质感瞬间提升了不少。 MB510L采用了市面上主流的侧透式方案,机箱右侧因为有很多的线缆,如果做成侧透很容易影响美观。而左侧则可以直观的看清内里的各种结构,再加上DIY的一些光效,会变的相当酷炫,所采用的钢化玻璃设计,与市面上大多数的亚克力材质相比,钢化玻璃相当通透且更具质感。 电源按键和USB接口等放置在了机箱的顶部,IO区域向下倾斜大约30度,无论是放置在桌面还是桌子底下,让电源开关操作起来都比较顺手。一共有2个前置USB3.0接口、中间为电源按键,右边为音频接口、语音接口以及重启键。 机箱顶部带有一张290mm*190mm规格的超大磁吸防尘网,可以支持2枚120mm /140mm风扇,或者120mm/240mm规格的水冷排。 机箱后部设计中规中矩,标准中塔布局,下置电源仓,7个PCIe Slot,随机箱附带一枚120mm无光静音散热风扇,也可以自行更换成80mm规格风扇。 机箱底部可以看到电源供应器的防尘滤网,前面板下方也有做进气孔设计。 机箱的垫脚比较宽,也比较高,便于散热与稳定。 此外,MB510L的前面板使用卡扣固定,即保证其稳固性又使得拆卸更加简单。 结构&装机 对于一款机箱来说,内部结构非常重要,如果布局不合理,不仅不方便安装,更是会对通风散热造成很大的影响。拆开MB510L机箱两边的熟料板和藏线板,整体显得非常通透,机箱内部大致分为两个区域,上方是主板安装区,下方则是单独的电源区域。这样的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电源是属于高热量设备,与主板进行分离可降低温度,而且电源所产生的灰尘也比较多,独立区域更方便清洁打理。 散热可谓是机箱中设计的重中之重,MB510L可前置3x12cm/2x14cm风扇或240mm/280mm/360mm水冷,顶部支持2x12cm风扇或240mm水冷,尾部预装12cm风扇,支持120mm水冷排扩展,整体看起来还是十分宽敞。 MB510L的主板安装空间相当大,可以支持大主板ATX、MICRO-ATX以及MINI-ITX版型,CPU散热器的最大高度可以为165mm,显卡最长可以为40cm以下。 MB510L附带的装机螺丝比较丰富,尤其是扎带非常实用。 了解完了机箱的内部结构,接下来准备正式组装。安装主板前需要先在机箱底板上拧上垫脚螺丝,这样主板的高度整体就上升有25px左右,这样的一个好处当然是有利于散热啦。主板铜柱的安装很方便,因为配件里有个银色的内六角转接套筒,可以用十字螺丝刀来拧紧铜柱,很方便。 准备工作 客评君是一块MICRO-ATX的板子,所以空间是非常的大,在通风散热上是不用担心了。 底部的电源安装也很方面,标准的台式机箱电源220MM*160MM*65MM基本都能装上。 电源仓的后端位置是硬盘放置区域,该区域可容纳两块3.5寸的机械硬盘或者两块2.5寸的SSD。 背面没有特殊之处,走背线只要合理安排出线孔就好,最好使用扎带固定好,原谅下我的线确实有点乱。 背板上留有三大扎带孔和一些横向的小孔位,还是比较方便的,但如果在扎带孔能加上防尘塞那就更完美了。(小编语:你这个青鸟散热器有毒······) 安装完成后通电测试正常即可,整个的安装过程还是很轻松的,对于熟悉DIY的朋友来说都不是事,新手看看说明书也不难。 评测总结 酷冷至尊MB510L首先在外观上,碳纤维设计的前面版让整机的质感得到了提升。内里的布局和空间都还挺大,不用担心硬件的兼容问题,理线方面则有专用的开孔、通道,非常适合新手自行DIY 组装。上下分舱结构让硬件运行更加稳定,加上三面的通风环境让电脑也不用担心散热问题,有需要加上风扇即可。如果你是喜欢RGB灯效的朋友,配合侧透面板也能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 不过,MB510L是没有附带光驱位的,有需要的朋友就只能选择外置了。此外,如果能在扎带孔上加有防尘塞那就更好了。总得来说,酷冷至尊MB510L是一款不错的DIY机箱,虽然看起来不是特别奢华,但是可玩性实用性还是很高的,这个性价比适合一些入门级的DIY玩家选用。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 旋风 MB510L机箱 台式电脑主机中塔机箱支持ATX主板 京东:¥369 去看看 <更多>

科技客 经验 2018-10-23 16:52

前言 前段时间入手了一台组装电脑主机,只是作为日常办公或处理下图片视频使用,要求不高就懒得自己慢慢购买配件折腾了,省事还能省点钱。购买前也有仔细对比了一下各大装机店的同类配置,配置价格都差不多,就直接选了个比较热门的主机。 使用了一段时间,总体上对主机还是比较满意的,性能够用,稳定性方面也没出现过问题。不过因为放置主机的位置高度有限,原机箱刚好放得进去,而开关按键和接口设计都设计在机箱顶部,使用起来极不方便,同时对主机机箱的外观也有所不满意,这次就把机箱换了。 因为近期一直在折腾带“光污”的外设,显示器、键盘、鼠标都是选择带灯效的,那当然也得给主机加点灯光效果。选择入手了酷冷至尊MB520,一款ATX机箱,看中它有着整块钢化玻璃的侧盖板和几乎全透的前面板,不过最主要还是它前I/O开关面板部位是斜面设计的,比较适合主机的现在的使用环境,高度也刚好合适,使用上相比原机箱会更方便些。 之前已经使用过酷冷至尊的机箱,外包装都是这种风格,没什么好说的。 里面的附件有保修卡、说明书和扎带螺丝等。 外观、细节 先来对比下两个机箱,从图片就能看出,无论是外观质感还是细节做工,MB520都要优胜一筹,看上去也更时尚,当然价格方面酷冷至尊MB520也相比原机箱要更高一些。 I/O开关面板还是放置在顶部的斜切面上,算是酷冷至尊家族式的设计了,使用起来会很方便。对于我来说,算是决定购买它的一个重要理由。在接口方面有:两个USB3.0,耳机输出,耳麦输入,电源开关和重启键。 侧面这整块4mm厚的无边框钢化玻璃算是整个机箱最能提升外观质感的部件了,相比亚克力材质,视觉上要更通透些,也让整个机箱变得更有档次。 整个前面板采用的是经过黑化处理的透明亚克力材质(塑料),做工比较精细,色泽均匀。不过这种材质最不好的地方就是很容易出现划痕,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进气栅栏处的框架为红色配色,使用的是半透明的塑料材质,红色与黑色的面板相影相衬,还是蛮好看的。 面板的栅栏口(左右和下部)都设计有一层细密的防尘网,同时顶部的散热孔处也贴有一张磁吸式防尘网,底部电源进气口也配置了滤网,日常使用能有效减少或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清洁也容易。 MB520前部支持3*120mm或2*140mm,顶部支持2*120mm或2*140mm风扇;使用水冷排的话前面最大支持360mm,顶部最大支持240mm。标配只附带有一只后置的不带灯光的120mm散热风扇。 装机过程 为了让机箱更酷些,除了机箱外,同时还购买了三个酷冷120mm的RGB风扇及USB灯光控制器、酷冷G100M CPU散热器、西数4TB硬盘和一台明基PD2500Q显示器。 对于i5 8400的CPU,其实原来的风扇已经够用了。这次也更换CPU散热器,完全是想加点灯效,选择酷冷至尊G100M散热器是喜欢它飞碟造型的灯带效果。 要注意的是,必做先安装内存再装CPU散热器,不然是装不进去了。酷冷G100M散热器的直径比较大,已经完全遮盖了内存插槽,本来打算要使用两条带灯光和散热片的内存,里面那条只能使用比较低的不带散热片的内存。为了好看些,这个缺点我就不讲究了。 机箱支持ATX、M-ATX、ITX等规格的主板,主板安装螺丝的位置都使用标识进行了标注。 我的主板是M-ATX规格,安装后机箱还有很多的富余空间,安装过程很顺利。 黑色的机箱配一个银色外观的电源,从背面看显得比较突兀,不过好在设计有电源仓,平时盖上背板后从正面是看不到的,倒也影响不大。 机箱支持2*3.5HDD、2*2.5HDD或4*2.5HDD的硬盘安装。 3.5HDD必然安装在机箱的硬盘仓内,使用附赠了两个ABS材质的硬盘支架固定(2.5HDD硬盘也能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为免螺丝设计,一拉一推即可完成3.5寸硬盘的安装固定。 2.5HDD选择安装在主板下方的位置,使用附带的胶垫和金属卡扣固定,同样为免螺丝设计。 三只MF120L RGB风扇和酷冷至尊RGB灯效控制器(灯效盒子)以及一些一分三线材。三个风扇都安装到前部的前面板下。 控制器能使用磁吸的方式固定,就直接吸在电源壳上了。安装风扇后背面的线材明显多了不少,有点凌乱,不过背面这个地方平时是看不到的,就只简单整理下。 考虑到前面板的透明亚克力(塑料)材质实在是太容易有划痕了,就先给它镀一层结晶膜,这是以前给车子镀晶时剩下一些没用完,希望以后使用能减少些磨损。按在汽车漆面的使用情况,还是有用的,更耐磨平时清洁也会更容易。 看看最后的装机效果,整体视觉上还是蛮有质感的,看上去比原来的机箱也更有档次,我还特别关注了前面板部位,镀晶后光泽度方面也更像侧面的钢化玻璃了。 再来看看通电后的灯光效果,由于搭配的控制器是直接连接主机内置的USB插针的,灯光控制只是通过安装相应软件后能在系统内进行。个人比较喜欢上面这种红色和黄色。 使用场景、效果展示 先说明下使用的环境,因为房间的电脑桌面比较窄,主机得放置在一个小架子上,只能横向摆放。 本来之前搭配的显示器还有一台明基PD2500Q的,和这台微星的MPG27C显示器一起使用。不过这次多购买了一台PD2500Q,以后打算两台PD2500Q组成两屏使用,这台显示器单独用来玩游戏看视频等用途。 放置好主机,机箱高度刚好合适,已经没有多余的空位了。之前的主机开关机只能用小指慢慢模索着操作开关机,前置USB接口是使用不了的,新机箱MB520的开关按键和USB接口设计在斜面,操作就容易得多了。 进入系统安装了必要的控制软件,就能对风扇的光效进行精细控制,软件自带有多种显示模式可选,显得不喜欢的话还能进行自定义灯光编程,得到更多的效果,可玩性还是蛮高的,比CPU散热器自带的小型控制器使用按键控制的方式要好多了。 晚上关灯后大多使用纯色、常亮的模式,点缀的同时也能直到一些照明的效果。 对比一下前后的区别,变化还是蛮大的。使用上更方便,颜值也更高。 总结 本次更换机箱的主要目的是想开关机和使用前置USB接口更方便些,同时改善一下外观和增加一些灯效,最后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优点: 1、机箱的结构布局比较成熟,特别是前置I/O控制面板的设计,比较方便; 2、设计有比较完善的防尘护网; 3、做工不错,配置了钢化玻璃侧板和全透明前盖,外观比较时尚。 缺点: 1、前盖板的亚克力材质比较容易出现划痕,日常保养要多加小心; 2、前置2个USB接口有点少,增加到4个会比较合理。 CoolerMaster 酷冷至尊 MB520(旋风520) 台式电脑中塔机箱(ATX主板/前镜面板/玻璃侧板/独立电源仓) 京东:¥369 去看看 <更多>

qzh118 晒物 2018-10-14 19:38

之前父母卧室的主机用的是120的水冷,感觉散热性能并不咋样,所以在今年春节后就换了酷冷至尊T610P这款6热管双风扇的散热器,结果发现这个散热器有点高,超出机箱一点点,所以侧面的盖子被顶着,但是稍微用力还是能装下。不过开机运行的时候,侧盖会有震动,有些噪音,挺烦人的。所以干脆就开侧盖了。但是笔者家这边真的是灰尘太大,开侧盖后,没多久就厚厚一层灰,一段时间就要清理一次,真心麻烦,所以干脆就换了个机箱。  于是笔者选择了酷冷至尊MB 520,相对于之前那款机箱侧盖是塑料材质的,酷冷至尊MB 520被我看中的就是侧盖是钢化玻璃的。钢化玻璃材质的机箱笔者一直比较好奇,有准备在双11旗舰给自己的主机换个四面钢化玻璃的机箱,然后搭配灯扇,灯条,来个全光污染的主机。所以正好借着这次换机箱的时候,先看看钢化玻璃侧透机箱的效果如何。 酷冷至尊MB 520的包装风格倒是颇为统一,以笔者之前的那款机箱相似,正面是酷冷至尊MB 520的图形,侧面用英文标注了酷冷至尊MB 520的规格参数,希望以后能用中文的,看起来比较省事,也顺眼。箱子内部还有泡沫保护着,到手的时候整体完好。 包装箱内,除了机箱本体,就是保修卡和安装说明书了。安装说明书还是比较详细的,安装图示上的机箱细节略有误差,钢化玻璃侧面的图示比实物多了2个螺丝,好在没有什么影响。新手看着这份说明,应该也能自己安装。 笔者从事IT行业,虽然近几年公司零售业务基本上不做了,但是笔者还是给亲友装过不少机的。笔者感觉虽然机箱这么多年来,重大的改变没有,但是细节方面一直在改变进步,且不说最近开始流行的钢化玻璃材质,RGB灯光系统,这种明显看得出来的地方。就从机箱内的这些螺丝扎带等小配件上,笔者也看到了一些新东西,这是去年换的那款酷冷至尊机箱没有看到,就是8个橡胶垫和8枚细长的螺丝,有点意思。 酷冷至尊MB 520虽然侧面是钢化玻璃材质,但是前面板还是塑料材质的,有点遗憾,这里也是钢化玻璃就好了。前面板出厂就覆盖着一层保护膜,为了避免在装机的时候,刮花前面板,笔者就没先把这层膜给撕了。酷冷至尊MB 520的三维是496*217*468mm,中塔机箱规格,机箱净重是5.2公斤左右。从这个重量可以看出用料一般扎实,不是特别扎实。 酷冷至尊MB 520的前端接口和开关,设计在前面板的上方,呈斜面。这个角度如果机械放在地上,那是相当顺手,如果是放在桌子上,就相对麻烦一点。但是不管怎么放,容易积灰就是。这上面的指示灯和接口,从左到右分辨是硬盘指示灯,2个USB3.0,开关及电源指示的,耳机插孔,麦克风插孔,重启按键。 虽然不能把前面板的膜撕开,但是笔者还是掀开了一些看了看。虽然是塑料的,但是看起来表面的光滑程度也不输给玻璃材质,质感相当不错,转角圆弧处理,很不错。COOLER MASTER的品牌Logo质感优秀。 酷冷至尊MB 520的前面板,在左右两侧和下方开了散热孔,并且用孔眼细密的金属网覆盖,这样不仅保证了前面板的进风量,还可以阻隔灰尘的进入。这样的设计,前面板的这些网孔估计不久就会被灰尘阻塞,不过清理前面板肯定比清理整个机箱好呀。 酷冷至尊MB 520的前端接口面板直接安装在机箱前端,与前面板分离,前置接口的USB3.0和耳麦接口都是模块化的。线材做工质量还是可以的。有点遗憾的是没有预留USB2.0接口,毕竟前面板的空间还是有的。 取下前面板,再取下前置接口,酷冷至尊MB 520的前部就呈这样了,可以看到,预留了3个120mm或者2个140mm风扇位。这里同样可以支持水冷排,120/140/240/280/360mm这些规格都是支持的。可供选择的范围还是比较大的。在每个风扇的右侧,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开孔,可以用来走风扇的电源线。 酷冷至尊MB 520的侧面钢化玻璃没有贴保护膜,不过在右下角有易碎的警告标志。钢化玻璃的质感自然是非常优秀的。不过跟其他玻璃一样,也是指纹收集器,手上去就留痕了,灰尘也容易粘在上面,这是玻璃的通病,所以笔者目测现在很好看,以后指纹灰尘多了就比较麻烦了。如果是用擦拭的,可能会有划痕,这点笔者每年清洁家中窗户落地窗都难免会留下一些。大家若是知道更好的清洁玻璃的方法,麻烦指点笔者一下,谢谢先... 侧面钢化玻璃是通过卡在机箱下端,然后上端用两颗手拧螺丝固定,这个方法倒是简单。 笔者用测厚规量了一下,钢化玻璃的厚度约为3.9mm,整体倒是挺重的。 钢化玻璃的下端使用钢板折叠包裹,这样才能卡入机箱下方。钢化玻璃的倒是颇为通透。 右侧面板中规中距,细节都处理得不错,没有毛刺,不会割手,没有特别的亮点,嗯~笔者的意思就是遗憾的没有把这面也做成钢化玻璃的。面板厚度在0.71mm,一般厚度。 酷冷至尊MB 520的机箱背面设计有7个PCI扩展槽,同时设计了一个120mm的风扇位,同样的可以用来装120mm的水冷,而且这个风扇位的孔位还是可以上下浮动的,可以用来配合散热器风扇的位置。这个风扇位预装了整个机箱唯一的一个风扇。 酷冷至尊MB 520的顶部设计有大面积的蜂窝散热孔,并且上面还贴有一张磁性吸附的防尘网。这个位置预留了2个120/140mm的风扇位,不过根据机箱的参数说,这个位置仅支持120/240mm水冷排,笔者看了下,应该也可以支持280mm的水冷才对,不过要看冷排外形了,而且也要看主板结构,水冷排偏长,或者水冷排被主板内存或者供电散热片挡到并不少见,所以这个保不准。 磁性吸附的防尘网是个好东西呀,清洁非常方便,而且这个防尘网的孔眼细密,可以有效阻挡灰尘落入机箱。 酷冷至尊MB 520的底部四个边角设计有长条的防滑胶垫,可以有效保证机箱平稳,在电源位还设计了一个防尘网,在电源风扇朝下的时候可以有效阻挡灰尘进入。不过遗憾的是这个防尘网不是磁吸式的,而是卡在底部的,这样以后清洁很不方便呀。 酷冷至尊MB 520的主板区与电源和硬盘仓分隔开来,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主板与电源硬盘形成独立的风道,还可以隐藏电源的线材,看起来更加整洁一些。 在酷冷至尊MB 520的正面右下角,可有酷冷至尊设计的字样。 酷冷至尊MB 520主板位置的上方开了三个走线槽,靠近机箱前端的走线槽主要是给前置接口的线材用的,中间和后面的走线槽,则方便了CPU供电,风扇连接的走线。 主板区还有图示,用来说明AMI三个字符的含义。每个主板铜柱位都有标准相应的字母,代表安装不同规格的主板要在该位置锁上铜柱,这个设计挺方便,不用拿主板起来比对,直接看着字母对着安装铜柱就行了。另外在这个区域还有了8个较大的开孔,这也是笔者本次发现的一个改进,这8个孔对应2个2.5英寸硬盘位,可以同过零件里面的8个橡胶垫和细长螺丝来固定硬盘,方式也是挺有意思的,等装机的时候就能看到。 主板区右侧有三个并排的大走线槽,这些走线槽都做了折边处理,所以不会割线。但是如果能有橡胶垫就更好了。 PCI扩展槽不是免工具的手拧螺丝,差评呀.... 酷冷至尊MB 520的电源位,设计了2种安装方向的螺丝孔位和进风孔位,所以怎么装都是可以的,并且在内侧还开了2个走线槽,外侧也开了一个走线槽,并且安装了橡胶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了这个,在看看主板区右侧的,完全两个档次。 酷冷至尊MB 520背面预装的风扇是7扇叶的普通风扇,没有灯光效果,采用的是3pin插头,可测试不可调速。转速是1200±200RPM,DC12V /0.16A,这个风扇运行的时候还是挺安静的,不过话说回来,好歹也是钢化玻璃侧透机械,不配个RGB全彩风扇合适吗!!! 在看到酷冷至尊MB 520的背面的时候,笔者才想起来还没试试主板安装背板的厚度,测量了一下,0.67mm,嗯~这个数据连同上面的数据,可能会有些误差,因为手上的测量工具不是非常专业的那种,但是应该差不了太多,所以参考一下吧。机箱背面主要是硬盘和电影仓,还可以看到许多的理线孔。 机箱背面预留的走线空间约有2CM不到,偏窄了一些,再大个0.5-1CM最合适。当然,对于如今一些扁平线材或者定制线材的电源来说,是完全足够的。但是笔者的电源还是早期的蛇皮网套一起的那种,有点勉强。 电源位在四个边角都预装的减震胶垫。 酷冷至尊MB 520的硬盘架仅有两个硬盘槽位,尽可以安装2个3.5英寸硬盘,不过这次的硬盘托架有改进。但是笔者还是要吐槽一下,因为这几年的机箱,3.5英寸的硬盘位通常都是缩水成2,3个,甚至有些是1个,更过分的还有一个都不给。反而是2.5英寸的硬盘位好多个。目前固态硬盘,M.2开始普及,这种接口是装在主板上的,跟机箱无关。就算是普通2.5英寸的SSD,由于现在价格的因素,基本也就是一台一个。所以设计这么多的2.5英寸硬盘位是干嘛?3.5英寸硬盘还是目前最主要的存储设备,用来做仓库盘,备份盘,一台多个很正常,这种最常用的硬盘位反而一直在缩水,而且3.5英寸的硬盘位,转为2.5英寸的也非常容易。所以不知道现在的硬盘架设计思路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如果实在itx机箱这样设计笔者还能理解,毕竟itx箱的空间非常金贵,但是中塔,甚至全塔还这样搞,笔者真的是莫名其妙了。 酷冷至尊MB 520的硬盘托架对于3.5英寸的硬盘来说是免工具的,只要将硬盘托架拉开,对准硬盘两侧的孔位装入,然后推入即可,方便得很。 但是对于2.5英寸的硬盘来说,就需要工具了,用螺丝安装,而且很有意思的是,2.5英寸硬盘最终不是安装在托架内,而是挂在了托架背面,也就是说,托架内还可以装一个3.5英寸的硬盘。一个硬盘托架,可以装1个2.5英寸和1个3.5英寸的硬盘,这就是笔者说的改进了。 通过实际的安装可以发现,2.5英寸和3.5英寸硬盘的接口分别在不同方向,不会相互干扰。 2.5英寸硬盘除了可以安装在硬盘托架上以外,还有一处可以安装,那就是机箱背面,先把固态硬盘拧上四个细长的螺丝。 然后从机箱前面将配件里的8个橡胶垫装载主板安装背板上。再把安装了螺丝的2.5英寸硬盘对准控制插入,虽然是插入式的安装,但是由于橡胶垫的关系,硬盘挂上以后也是十分的稳定。 主板铜柱的安装很方便,因为配件里有个内六角的转接套筒,可以用十字螺丝刀来拧紧铜柱,很方便。 主板安装后,笔者发现主板与机箱顶部的空间所剩不多,安装风扇没问题,安装水冷散热器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笔者在前面板的上下各安装了一个风扇,配件里有4个安装插销,让风扇的安装非常简单,不过就是配备的数量太少了,要知道前面可以安装三个风扇,却只配备了4个插销,智能安装一个风扇。这个真的应该多配备一些。 轻松的完成了安装,得益于合理的走线槽,机箱正面看起来还是比较简洁的。 由于不是模组电源,所以线材很多,而且是蛇皮网套在一起的,主板24频供电非常的粗,从主板侧面的走线槽出去,CPU的8pin从靠近背部的顶端开孔出去,同样从这里出去的还有前置音频接口的线材。USB3.0的扩展卡供电从电源上方的开孔伸出了一点点就足够了。整体走线还是比较简单的。 酷冷至尊的T610P散热器具有RGB灯光系统,是通过控制盒来控制的,以前开了侧盖,所以就无所谓放哪里了,现在侧盖不准开了。笔者想了想,从PCI扩展槽那边走线,把控制盒弄出来了,这样以后不开侧面板也能控制灯光效果了。 前面也安装回去了,只剩侧面板没盖了,当然要先测试一下能否正常开机了,不然等盖上侧面板后又来拆,那就麻烦了。 设备启动正常,自检通过,基本是没有问题了。 转移到机箱外的控制盒功能测试也正常。 最后在钢化玻璃的侧面板。嗯,这个面板刚刚好,里散热器还有一点点的空间,果然没挑错。 到此,这次的机箱更换就完成了。前面板的膜笔者也撕了,上方的风扇是个红灯扇,就是灯光效果差了些。 从侧面看来,灯光还是很清楚的,笔者决定到双11的时候,找个漂亮的钢化玻璃机箱来换,到时候还要买配套的灯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机箱的光污染效果。 总结 更换了酷冷至尊MB 520,新机箱不用在开门了,而且由于机箱顶部的散热孔,以及前面板上面的进风口,机箱的整体风道更好了一些,从AIDA64的监测来看,待机温度比之前低了2-3摄氏度。这次的机箱更换,笔者对于酷冷至尊MB 520还是满意的,有一些不错的优点,一些有趣实用的改进,也还有一些不足。笔者最后将这些优点和缺点总结一下。 优点: 1.机箱布局设计合理,钢化玻璃侧面板 2.细节处理得不错,不割手,没有毛刺等瑕疵 3.1个硬盘托架可以安装1个2.5英寸和1个3.5英寸硬盘 4.主板安装背板的硬盘位安装方便,更换方便 5.顶部磁性吸附防尘罩,方便实用 缺点: 1.前置USB接口偏少 2.3.5英寸硬盘位太少 3.PCI扩展槽没有手拧螺丝 4.走线槽没有橡胶垫 5.背线空间略狭窄 <更多>

触摸科技未来 经验 2018-09-06 12:00

前言:提到毁灭者这个名字,相信接触过这个品牌机箱的玩家,多少都有点印象,不得不说,毁灭者是酷冷家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系列,犹记那金属网孔里的“三叉戟”,一如梦中的玛莎拉蒂跑车一般,让人印象深刻,时隔多年,毁灭者这个系列也历经多次迭代升级,造就了现如今这款加入了时下诸多流行的元素的毁灭者Ⅲ。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MasterBox MB500 毁灭者Ⅲ 中塔机箱(支持ATX主板/12cmx2蓝光风扇/长显卡) 京东:¥329 去看看 开箱: 由于市场定位的差异,毁灭者Ⅲ又分为两个不同的版本:普通版、RGB版,至于具体的区别,此不细说,毕竟现如今装台电脑,多少都希望带点光,所以预算够建议还是上RGB版,全侧透钢化玻璃面板,自带3个12CM的RGB风扇,也省得再去添置,要求不高的话,初玩也就够了,如果上分体水冷,再捣腾也不迟。 毁灭者Ⅲ RGB版自带全侧透钢化玻璃面板,相比亚克力更有质感,解决了亚克力发黄的问题,打理起来也要方便一些。 这个前脸,绝对有前代毁灭者的即视感,一脉相承,多少有点遗传基因,还是这般密布的金属网孔,一方面起到了散热的作用,一方面点亮后的RGB灯光,透过网孔略带几分朦胧。不同的是海神的“三叉戟”不见了,并且前脸更好看了,有点3D浮凸的感觉有木有。 新版的毁灭者,LOGO上不再沿用此前一贯的“三叉戟”,改为了CoolerMaster的LOGO。 在I/O区域,呈一定角度斜切的坡面,照顾到了日常使用的方便性,六边形的开机按键,正常工作时会由白光点亮,重启键和硬盘指示灯分别在最左和最右,其它常见孔位就不赘述了。 机箱顶部线条跃动起伏比较大,一如前脸,这一排看过去酷似散热孔的区域,实则并非是散热孔。 顶部磁吸式防尘网,此处可以安装两个12CM*2的风扇。 机箱尾部依然是7个PCIe卡槽,单独提及是为了提醒一下,普通版的是一次性的PCIe 挡板,另外在PCIe卡槽右侧的这一排长方形网孔是专为转向显卡留用的,虽然并不常用到,尾部的设计和酷冷至尊“睿”是一模一样的。 抽屉式的下置电源仓设计。 底部非磁吸可拆式防尘网,长方形的脚垫。 毁灭者Ⅲ的侧透钢化玻璃相当的厚实,差不多接近4MM。 固定方式上,底部采用了金属卡槽固定,顶部由两枚螺丝固定,比起四个螺丝的固定方式,拆装时更方便。 机箱内部,前面板自带两个12CM RGB风扇,普通版是蓝光,此处最大可支持360MM的冷排,但厚度不能超过50MM,至于是装120—360的冷排,还是装12CM*3或14CM*2的风扇,都没有任何问题。 在2.5寸硬盘的挂载上,这款机箱提供了三种方法,如图所见,可以将2.5寸盘挂在前面板风扇后方,也可挂在电源仓顶部,还可置于背部的硬盘笼中。 自带RGB风扇特写。 机箱背部提供了丰富的缚线钮,3.5寸硬盘仓也在这里。 此款机箱支持最大不超过180mm长度的ATX电源,电源只能从尾部放入,不能从侧边放入,另外电源仓内有4个橡胶减震垫。 3.5寸免工具安装设计的硬盘托架向下兼容2.5寸盘,依然是抽屉式。 机箱跳线数据线主流标配。 拆掉两侧面板后可轻松的拿下前面罩。 拿掉前面罩后,意外的发现了这个隐藏的三合一RGB控制线。 机箱附件如图:说明书、保修卡、束线带、RGB控制器、螺丝等。 装机: 好久没有折腾了,时下的新平台不断涌现,跟不上节奏了,把原来老机箱里的硬件扒一扒,旧为新用,还能再战5年。CPU:酷睿I7-7700K主板:华硕ROG M9F内存:影驰Gamer DDR4 8G*2(2400MHz)显卡:七彩虹GTX1080硬盘:建兴128G+西数1T蓝盘散热器:九州风神船长120电源:安迪生1200W机箱:酷冷至尊Master Box MB500 为了图简单,从老机箱拆过来的水冷和主板并未分离,直接搬上就用了,只不过换上了机箱自带的RGB风扇。 为了机箱前面板上的两个RGB风扇光效能完美呈现,后置了水冷,前置240或360冷排会牺牲一部分光效,所以2.5寸盘就近原则,放在了前面板风扇后,借以散热。 安迪生的这款电源已经是这个机箱能容纳的极限长度了,装上来刚刚好。 免工具安装的硬盘托架,自带有锁扣,并且两侧的导轨也都有顶针,可以刚好卡住硬盘。 背部走线空间富裕,原谅手残党的无奈,加上这个电源线特别的粗壮,倔强不好安排,实在没办法,车祸现场,好在勉强把背板给盖上了,有条件还是换定制线吧,走线杠杠的,另外机箱自带的3个RGB风扇通过附赠的三合一RGB控制线可以用控制器集中调节灯效,为了走线漂亮和集中控制,还是建议这款机箱能出一个集线器放在背板上,这样省去不少麻烦。 亮机,为了迁就红光内存,干脆把所有灯光都调为了红色,这里说个小细节,由于M9F主板自带有RGB外接控制插槽,所以就省去了机箱附带的RGB控制器,事实证明,完美支持,直接用华硕灯效软件控制风扇的灯光就好了,可以和主板同步灯效。 灯效还是很赞的,凑巧阿苏斯的灯效软件出了点问题,重装后一直报错,查阅资料后还是未找到完美解决方案,只临场拍到了部分照片,实际的效果要更漂亮。 测试: 装完电脑,OW走起,看着五光十色,忽隐忽现的灯光,心情倍好,打游戏手感都好了许多。 游戏开始前,测了下待机温度,7700K本身有91W的TDP,120的冷排压起来有点吃力,测试当时是晚上,室温21℃,开机20分钟,测得CPU温度在30℃左右,此前旧机箱使用的是某宝的杂牌红光扇,待机温度要高出5度左右。 游戏约一小时,测得此时CPU的温度约为49℃。 使用AIDA64单烤,15分钟后测得满载时的CPU温度约为80℃,此时机箱钢化玻璃用手摸已经能感知到热度了,考虑到还没有入夏,入夏后温度还得高5-10℃左右,正常使用肯定是没问题的,烤机估计也勉强能压住,但也够呛,建议还是使用240以上的冷排为好。 在满载的时候测了下机箱噪音,由于隔马路比较近,夜晚21点左右车流量还是比较大,室内噪音41dBA,满载时的噪音为51.6dBA,正常运行或玩游戏时,还要低于这个值,在正常范围内,不会影响到日常使用。 总结: 这款机箱的用料和做工扎实,这一点沿袭了毁灭者的一贯风格,实际使用中的表现也在正常预期,新的设计理念融合了时下比较流行的诸多元素,更贴合市场需求了,无论是普通版还是高配版,除了在细节上的略微不同,主要配置都一样,丰富了选择,更人性化了,全新的毁灭者Ⅲ,也带来了很多意外的惊喜。 优点: 1、传承经典,做工扎实。 2、彰显个性的设计,不同版本的人性化选择。 3、灯效不错,兼容其它品牌主板RGB接口。 缺点: 1、扣紧的钢化玻璃面板与机箱不够贴合,钢化玻璃有1/2的边缘外露。 <更多>

数码小评 晒物 2018-04-12 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