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9年年底,我发过一篇HP战66二代AMD版笔记本拆机升级内存的图解,并受到了不少朋友的肯定。近来有朋友问我笔记本怎么升级硬盘和内存,刚好我的笔记本硬盘也想升级了,就再以这款笔记本为例做个图解吧。 确认配置: 在升级之前,先要确认一下自己的笔记本是否具有内存插槽(挺多笔记本采用板载内存,直接焊死,没法升级内存),确认是否具有SATA硬盘位(比如战66二代、三代)或者第二条固态硬盘插槽(比如战66五代),确认之后就可以进行升级了。 不过,升级时还要注意一下对应的笔记本型号支持的内存频率、最大容量和硬盘最大容量,比如说我的HP战66二代AMD版的京东商品详情页面上显示它最大只支持16G DDR4 2400内存(但也有看到一些评测文说最大可以支持32G内存),而同事的战66五代最大可支持64G DDR4 3200内存;HP战66二代AMD版最大支持512G Nvme固态硬盘+1T SATA硬盘(HDD机械硬盘或者SATA固态硬盘均可),战66五代最大只支持512G Nvme固态硬盘+512G Nvme固态硬盘。 我的升级需求很简单,就是加一块SATA硬盘扩大存储空间,以及换一块性能更好的Nvme固态盘当系统盘。所以我选择用金百达KP330 SATA SSD 480G扩大存储空间,用金百达KP230 512G Nvme SSD来替换原来的系统盘。 同时我的同事也有升级计划,买了两条金百达32G DDR4 3200笔记本内存,我就借了一条过来看HP战66二代AMD版到底能不能支持32G内存。 拆机及更换硬盘、内存过程: HP战66二代拆机还是比较简单的,关机后,先将背面的螺丝拧松取下,然后用撬棒或者废弃的银行卡沿转轴附近空隙伸入,全部撬松后就可以将背壳取下了。注意了,拆机前记得先摸一下旁边的金属物品放掉静电。 由于我在拆背壳时忘记拍照了,所以借了一张图来说明,图中用的是撬棒,也可以使用塑料卡片在这个位置撬松。 拆开背壳后,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内部插槽和硬盘位。 左下角是SATA硬盘位,这里可以放入2.5寸的机械硬盘或者固态硬盘 来看一下金百达KP330 SATA SSD 480G 。 安装它很简单,将SATA接口和战66上的SATA线接好就行。 接好之后就是这个样子。注意,这里最好还是要搭配一个硬盘支架来固定,或者用海绵垫、双面胶也行。我个人选择双面胶。 然后是更换Nvme固态硬盘,原装的硬盘读写速度如上图,虽然说还可以,但放现在是有点慢了。 来看一下我选择作为升级替换的金百达KP230 512G Nvme SSD。它的读写性能分别达到了3000MB/S和1800MB/S,相当给力。 它还自带了一片散热马甲和双面胶。 我将它放台机上做了一个测试,可以看到最大读取速度达到了3146MB/S超过了官方宣称的3000MB/S,最大写入速度1919MB/S同样超过了官方宣称的1800MB/S水平。 将螺丝钉拧松即可将原装Nvme固态盘轻松取下。 然后将金百达KP230固态盘对准插槽插入,并拧上螺丝,再贴上散热马甲。 在这次升级内存时,我忽然意识到上一次更换内存时我犯了一个错:内存上的绝缘胶布我给粘主板上,没有覆盖在内存表面上! 这块灰色的绝缘胶布本该是覆盖在内存表面上的! 当我意识到这点后,就动手将绝缘胶布掀起,结果这块绝缘胶布一个没整好给撕裂了…… 好在它有两个插槽,另外一个插槽的绝缘胶布顺利掀起。 拔内存时不要暴力,图中两个红色框内的卡扣拨一下就可以松开内存,然后轻松取下。 安装的时候也很简单,对准内存插槽后插入慢慢下压即可。 这次总算记得绝缘胶布在上了,可惜我掀起它的时候给整出褶皱了,挺难看的。 到这一步,硬盘、内存就全都装好了,只需开机装好系统就可以享受到升级后的快感了。 装系统: 如果只是单纯的换内存或者加SATA硬盘,我并不需要装系统。但我这次连系统盘也一起换了,所以还得装系统。好在现在装系统也是非常简单,一般5-10分钟就能搞定。 我用的是U盘安装win10,方法如下:先使用微软官方工具MICROSOFT MEDIA CREATION TOOL制作一个win10的安装U盘,制作完成后,插入HP战66,开机启动,根据提示选择安装。 安装MICROSOFT MEDIA CREATION TOOL后,接受声明和许可,选择“为另一台电脑安装介质”,下一步,选择系统语言、版本、体系结构后,在“选择要使用的介质”这项选择U盘。注意,U盘一定要8G以上,否则可能因为空间不够创建失败。 接着插入U盘并选择,点下一步,下载win10,下载完毕后开始创建win10介质,创建完毕后会提示“你的U盘已准备就绪”。 接下来打开HP战66,并插入这个安装U盘。 由于更换了内存,开机后会先跳出这个提示,按回车键继续。 然后出来了启动菜单,如果不习惯英文可以在select language那里选择中文,将菜单变为中文选项。 打开引导菜单,发现第一顺序上的GLOWAY GVSU3就是我的安装U盘,那就用它引导。 然后开始安装win10,接下来的每步操作都有对应提示,很简单。 选择安装盘时要注意一下,图中的驱动器0大小447.1G对应的是金百达SATA SSD,下面的驱动器1才是金百达Nvme SSD 512G,由于Nvme SSD性能比SATA SSD强很多,所以系统安装在金百达Nvme SSD 512G上比较好。 安装过程非常快,大约5分钟就结束了。 然后设置完账户、密码、pin码等就进入桌面了,这个时候就可以体验硬件升级后的性能了。 性能测试对比: 首先装个图吧工具箱看下硬件信息,不错,两个硬盘都正确识别了型号,内存只识别出了大小,没能识别出具体型号。另外要说一下,HP战66二代最大只支持DDR4 2400MHz频率,所以这条金百达32G DDR4 3200MHz笔记本内存降频到2400MHz了。 不过从这里也能看出,HP战66二代AMD版的商品详情页面中这句“最高支持16G DDR4 2400内存”有误,最高可以支持到32GDDR4 2400内存才对。 下面用crystal diskinfo给硬盘跑个测试看下性能吧。 在装完系统后,金百达KP230 Nvme SSD512G的最大读写性能都有下降,仅为1890M/S和1549M/S。这是因为作为系统盘进行测试,固态硬盘的主控芯片还需要处理系统运行时的读写请求,导致测试的性能下降。 但对比原装Nvme SSD的1739M/S和1452M/S来说,依然有明显优势。 金百达KP330 SATA SSD 480G的最大读写速度则为519M/S和472M/S,是SATA3.0硬盘的正常水平。 拆机更换内存、硬盘是否需要拔下电池? 我上一篇图解的评论区里有人说拆机换内存前必须把电池拔掉,否则有风险。但我上次换内存和这次更换内存、硬盘全程都没有把电池拔掉,都没有遇到问题,那么这个过程到底需不需要拔掉电池呢? 为此,我专门去查了很多相关讨论,答案如下: “正常关机后,只是更换内存和硬盘,是无需拔下笔记电池的。” 那为什么有人坚持说必须拔下呢? 答案是静电。由于静电的存在,笔记本关机后,主板上可能还有一部分上面有静电,如果天气干燥,你身上有静电,不拔下电池直接动手,有一定几率会导致主板被烧坏。但防静电并不只是笔记本电脑的问题,台机也是一样要防的。所以拆机前请记得洗手或者用手摸一下身边的金属物品放掉静电。还有拆机时,拆下的螺丝要小心放好,不要落在主板上。 总结: 这次的HP战66二代AMD版笔记本升级内存硬盘教程图解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觉得我这篇教程对您有帮助,请您给我点赞、评论或者转发,也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交流这类硬件折腾的心得技巧。 <更多>

西方七星阵 晒物 2022-09-20 12:49

移动办公逐渐成为当下趋势,轻薄化的设计具备了易于携带的优秀特性;但轻薄也是有代价的,多设备连接时接口不够用,高速传输协议接口单一等问题没少困扰着使用者。而普通USB扩展坞往往只是实现简单的接口扩容,在我还为鱼和熊掌难以兼得时发现了它,虽然ORICO USB3.2分线器是一款主打MacBook最佳搭档的产品,但其在普通笔记本拓展上表现也同样出色,2A+2C的接口配置能够满足用户日常拓展的使用需求。 初拿到产品之前,还想着支持高速传输协议的拓展坞在外包装上会不会绘制得很拉风,没想到第一眼见到包装时感觉是那么朴实。蓝白色调简洁不单调,包装正面清晰的标注品牌Logo、型号、产品示意图、产品特性等各项申明。 内部包装也非常简洁,塑制外壳包裹着分线器主体,配备了一条0.5米A+C的数据线,一份纸质说明书;简简单单三件套。 这款ORICO分线器外观设计非常别致,表面倾斜34°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完美契合用户桌面拔插USB设备的使用需求。外壳材质上也非常考究,采用全铝合金一体成型设计配以抗氧化工艺,使得产品具备耐腐蚀、耐摩擦、散热佳等特性。柔美的果风的设计,百搭各色笔记本。同时在左侧还设有电源标识的type-c接口,用于拓展坞在支持高能耗外设时能源补充支持。 作为一款颜值在线的产品,为了不破坏设计美学,在左侧供电type-c接口的对立面的右侧同样设有一枚type-c接口,而其接口的作用为实现电脑传输数据,由于同为type-c接口,为了避免差错还在下方标注了PC in的文字进行注记。 而在底部,为了避免用户在抽插使用HUB的时候设备在桌面发生漂移,在底座的两侧分别安置了两条厚实的条形防滑胶垫,即稳固设备也避免刮花桌面。 由于用户使用的笔记本年代与种类不同,为了能够照顾的所有的笔记本使用需求,随机配备的数据线采取的是 C to A 转接头 + C to C 数据线的组合式设计,不过使用转接头时需要注意,A+C头时想要发挥最大速率一定要将转接头与数据线印有标识的一面进行对接方能解锁该技能。 接下来对外接存储进行传输测试,看看它在2.x和3.x下的U盘外设的输入输出表现如何。由于测试平台接口协议不同,数据可能会与官方数据偏差,体验数据仅做参考。 由于每个移动存储介质体质不同,同时能够参与测试参照物数量较少,这里就不大费周章地用专业进修跑分测试,仅通过最为直观浅显易懂的系统文件复制来展示。首先,参与测试的选手是USB3.x 的U盘,通过单文件传输测试可以看到数据平均稳定在230MB/s左右,数据稳定波动并不大。 同样在使用USB2.0的U盘复制文件时速率也非常稳定,文件传输速度保持在72-65MB/s之间。虽然测试用的2.0优盘是坏盘重新量产后的设备,但在整体结果上在ORICO分线器上表现的也是相当稳定。 通过对其简单快速的体验,相信小伙伴们都对这款奥睿科(ORICO)USB3.2分线器的表现有一定的了解,小巧的外观、人性化的设计、强大的协议支持、丰富的接口搭配都是它作为桌面拓展坞的优秀特质。269元的售价相比于普通拓展坞而言会高出不少,但对于讲求稳定、性能与效率的工薪族来说还是在可接受范围。至于发热为何没有进行测试,就个人日常在外接供电情况下HUB的使用并未发现有明显过热表现,可见其在使用过程中负载表现还是非常优秀的。无论是作为MacBook拓展还是作为普通笔记本、平板拓展都非常不错,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需求,颜值与性能并存的它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奥睿科(ORICO)USB分线器3.2Gen2扩展坞拓展3.1集线器桌面笔记本转接头hub转换器铝合金高速延长线M3CU2-G2 京东:¥239 去看看 <更多>

猫猫 晒物 2022-09-20 09:09

轻薄本是目前笔记本市场的趋势,是时下办公人士的最佳选择,但轻薄本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其超薄的机身融不下太多的外设端口,插口短缺,在使用上带来很多困扰,扩展设备是解决这状况的唯一途径,我个人针对日常外出所需,入手的是一款小巧精致的奥睿科ORICO四口集线器USB3.2-Gen 2,型号为M3CU2-G2-05,实用性相当不错。 『外观篇:小有担当』—— 精致小巧是对这款奥睿科ORICO四口扩展器最贴切的形容,仅一个手机的三分之一大小,因为材质为铝镁合金,所以重量也非常轻,仅64.4克,论便携真的是绝绝子,另外阳极氧化工艺配合铝镁合金,在抗老化这方面应该也有不错的表现。 跟时下很多方方正正设计风格的扩展器相比,这款奥睿科ORICO四口扩展器采用后高前低的仰面人体工学设计,很符合手势插拔的角度,看得出品牌很注重细节。 这款扩展器本身有多种规格,最高为7口扩展,因为我个人办公固定使用的本身有更多口的扩展坞,这次这款四口的主要做为日常外出携带使用,便利不占空间。插口为双USB-A(Gen 2)+双Type-C(Gen 2)排列,左右Type-C插口为终端连接口和5V2A供电输入口,若连接大功率外设,可保证供电充足,设备满速运行。 同时配套的数据线,材质特别好,编织外层更抗老化,而且看起来非常有档次,从插头就能看出工艺非常到位,另外A-C二合一插口也很友好,适配新旧机器和PC使用,这一点给个好评。 『体验篇』—— 双A+双C,对于移动办公或外设不多的用户来说,是最实用的,一来价格不贵,二来小巧极适合出门携带,第三就是两种规格端口,能满足不同设备之需,朋友们有这方面需求选择这一种比较合适,后期就不用再增加转换器之类的。像我一般外出带着轻薄本和这个扩展器,主要就是方便插移动硬盘和连接手机、相机之类的数据转存,无需反复插拔各种设备才能完成转存工作,一步到位。 奥睿科ORICO四口扩展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是10Gbps,实测读取移动硬盘文件到笔记本,速率为1.62GB/s左右,写入为324MB/s左右,对于轻办公来说是完全胜任的,同时传输的稳定性也非常不错,上下浮动不明显。 有些朋友的超薄本如果是仅有一个Type-C充电数据并口,那我建议入手同系列7口的,可同时支持扩展和PD 60W 充电,会更加实用,至于平时文件拷贝比较频繁,偏向重办公的,我个人建议上手其它系列的20Gbps或40Gbps速率的扩展坞,不过价格也稍微高一些,看个人所需吧。另外这款扩展器无需驱动可即插即用,同时兼容Windows、Mac OS、Linux和PC版Android系统,确实便利实用。 『总结』—— 时下超薄本都讲究生产力,这款奥睿科ORICO四口扩展器作为辅助设备,综合表现能力很不错,另外针对不同需求,系列也有多种选择,品牌方很注重消费者的需求之分,朋友们有需要的话不妨关注了解一下,真不「戳」—— 奥睿科(ORICO)USB3.2Gen2分线器扩展坞拓展铝合金集线器带电源台式电脑多接七口hub转换器延长线M3U4C3-G2 京东:¥469 去看看 <更多>

数码科技先锋官 晒物 2022-09-19 18:39

现在的笔记本电脑越做越轻薄,尤其为了“轻”而轻,“薄”而薄的超级本,在设计的时候接口能省就省,WAN网口也不加了,对于我们经常要用到的USB-A 和 HDM视频接口几乎需要单独配个转接头才行,所以大部分的超极本就预留一个USB-C口,我目前使用无线鼠标键盘就占用了两个USB-A接口,所以如果需要连接手机或者U盘的话,必须拔出蓝牙接收器才行,有时候也遇到多个素材在多个U盘、SD卡、移动硬盘上,拷贝数据很不方便。因此给自己笔记本配一个多功能拓展坞还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电脑外接设备这类产品我就直接选定ORICO的一款12合一的拓展坞DM-12P,直接一步到位,避免后续因为接口不够用。 外包装 对于奥睿科ORICO的产品外包装风格几乎差不多,蓝白色调。 ORICO DM-12P正面是产品外观渲染图,Type-C 12 IN1 拓展坞。打开包装,产品采用铝合金材质,四周边框采用银色线条设计,看上去时尚简约。 这款ORICO DM-12P总共有12个扩展口,具体如下: 大部分接口都是我们日常办公需要的,比如HDMI以及USB-A等,一些不常见的老式接口比如VGA等就不在这里面,不过作为一款拓展坞,我个人建议接口约丰富越好,以防不时之需。 产品外观 正面是ORICO DM-12P产品Logo,长方体圆角设计,观看不错,像拓展坞原有的样子。 侧边就是我们常用的拓展接口,比如SD卡槽、TF卡槽、以及USB-A接口等。 ORICO DM-12P另一侧就是100W充电口以及HDMI接口,在我们使用超极本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扩展坞进行供电,非常方便。 还有DP口和RJ45网口,尤其网口还是特别需要的,毕竟某些超极本选配,这个网口最大传输速率为1000 Mbps。实际使用应该会超过,还是非常nice的! 作为爱干净的桌面党,不太喜欢桌面到处是线材,很杂乱,这款12合一拓展坞让桌面看起来更为简单。 即时平时工作需要多个设备工作协作,它也能搞定。 实际使用体验 因为自己笔记本电脑接口少,键盘鼠标无线适配器就占两个USB-A接口,在进行U盘或者移动存储进行拷贝的时候就非常麻烦,有了拓展坞接口问题就全部解决了。 使用的时候,有电源指示灯,网口也会有速率指示灯,细节满满。 因为工作需要经常需要两个显示屏交替观看,同时需要文件拷贝,所以这款12合一的拓展坞不得不说好用。 对于速度方面,不用太担心,实际测试下来传输稳定,也达到U盘传输速度标准。 稳定不掉速这才是拓展坞该有的表现。 屏幕来回切换操作,没有任何卡顿,表现不错。 当然除了使用笔记本电脑扩展屏幕外,平板也可以扩展屏幕进行分享画面。 实际测试画面流畅度: ORICO DM-12P得益于4K@60Hz刷新率,画面流畅没有拖影。 经过大型文件反复拷贝、屏幕扩展、网络传输以及100W PD供电下,这款12合一拓展坞的工作温度表现如何,下面我们来实际测试一下。 整个ORICO DM-12P拓展坞的表面温度在37摄氏度左右,不是很烫,和人体温一样,得益于金属材质,散热性要好更多。 使用一周后总结 对于一款扩展坞,我个人认为也不是接口叠加越多越好,但需要丰富,这款拓展坞个人认为比较实用,让自己原本捉襟见肘的接口一下解放出来,不用考虑外接设备该拔掉哪个,不用担心桌面线材太乱,使用起来磕磕绊绊,这款ORICO DM-12P 12合一拓展坞让轻薄本用户不再为此焦虑。 奥睿科(ORICO)USB3.0分线器高速4口HUB扩展坞集线器笔记本电脑一拖四拓展坞多接口转换器 带12V电源H4928 京东:¥138 去看看 <更多>

GK星辰 晒物 2022-09-19 11:39

0、引子 ▼感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伙伴打算或者已经入了NAS的坑,讲道理来说个人觉得NAS对于家用用户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解放各类设备的存储空间,尤其是手机、PC等,毕竟iPhone 13 Pro MAX存储空间从128G提升到1T都够买一台NAS来用了。 一、文章索引 二、为啥标题是从入门到“吃灰” 三、演示环境 四、NAS初始化设置 1、找到NAS设备 2、NAS硬盘初始化 3、设置安全策略 五、App Center应用市场 1、初见App Center 2、让你的应用商店更丰富 3、NAS上的浏览器,威联通真香应用Browser Station 4、把百度网盘搬到NAS上或者说互搬 六、初见Docker,威联通Container Station 1、一点点简单的讲解 2、一个简单的例子 3、如何快速找到docker的配置方法 4、最最取巧容器部署方法 5、网络不给力,让Container Station坐上小飞机 6、关于威联通NAS映射磁盘物理路径 七、搞定NAS外网访问 1、公网IP 2、威联通Q-LINK(myQnapcloud) 3、免费的却也是最好的——ZeroTior 八、搞定下载 1、凑活能用的官方下载应用Download Station 2、PT下载利器——qBittorent or Transmission 3、老牌下载工具迅雷 九、妙用虚拟机,远程PC、黑群晖、软路由部署在QNAP 1、初见Virtualization Station 2、实操小案例 十、关于威联通NAS的选购建议 1、入门首选——威联通TS-416 2、性能首选——威联通TS-564 二、为啥标题是从入门到“吃灰” 个人觉得NAS用户可以以使用目的来分为两类: 1.家用用户,用于存储管理照片、存储文件、构建影音中心、使用少量服务; 2.玩家用户,折腾就是精髓,新Docker不能停,设备还要换来换去。 本文内容主要针对第一类用户:NAS到手跟着本文一番设置以后,就让它作为一个家庭网络设备,静静地在角落吃灰。(下图为我在角落里吃灰的老古董) 三、演示环境 ▼威联通TS-462C属于TS-451D的升级款,属于现阶段威联通的性价比走量x86机型。白色系的风格如果在配上白色主题的主机就很美,462C的白蓝配色彰显活力。在机身的左侧分别是状态指示灯、开关按键、一键备份按键,以及一个USB3.2 GEN2接口。 ▼在NAS的背部有一个USB 3.2Gen2接口,一个USB2.0接口,一个2.5G单网口以及今天的主角支持4096*2160@60Hz输出的HDMI2.0接口。 ▼硬件配置方面TS-462C采用了N4505处理器,核显为16EUS,参考CPU MONKEY提供的数据,N4505相较于上代主流旗舰机型处理器J4125单核心性能提升30%左右,多核心受限于核心数较少,落后30%,但是GPU性能将近是J4125的3倍,核显性能还是很强的。 ▼至于硬盘,依旧使用希捷酷狼4T。没什么好说的了,熟悉奶爸的小伙伴都知道NAS盘我都用酷狼。酷狼全系都是传统磁记录(CMR),拒绝混用从用酷狼开始,酷狼赠送3年内免费原厂数据救援服务一次,希望大家用不到。 ▼手机端演示使用的是刚换不久的一加Ace Pro,妥妥的直屏性能小钢炮。一加Ace Pro采用了最新的骁龙8+处理器,16GB的大内存保证了我在测试过程中能够保留大量的后台应用,长寿版150W超级闪充配上4800毫安电池彻底摆脱电量焦虑,索尼IMX766拍照也是够我创作的,温润如玉的逻辑手感搭配流畅的系统以及OPPO的跨屏互联功能,都让我对它爱不释手。 四、NAS初始化设置 1、找到NAS设备 ▼当我们拿到NAS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访问设备。访问NAS有许多方法,包括: 使用官方软件Qfinder Pro; 在路由器管理后台查看IP地址; 使用网线将电脑与NAS连接。 但是考虑到易用性,强烈建议QNAP用户直接使用Qfinder Pro软件进行定位访问。 https://www.qnap.com.cn/zh-cn/utilities/essentials ▼Qfinder提供了包括网络驱动管理器、影音上传、资源监控、网络唤醒等功能,不过个人在使用过程中感觉用处不大,相对来说双击进入WEB页面可能是我保留它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不想装这个软件也可以在路由器后台找到NAS的局域网IP地址,然后在浏览器地址栏访问。威联通NAS默认的名字通常是NAS*****。 2、NAS硬盘初始化 ▼找到设备后双击就能进入到NAS的WEB管理界面,随后的设置包括账号密码设置,时区设置等,都是一些基础的设置,一路下一步即可,不必纠结。 ▼QTS5.0为了降低用户上手的难度,登录之后就会弹出通知板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进行提示。 ▼点击通知板中的引导提示或者在控制台中找到“存储与快照总管",进入到”存储“功能,在”存储/快照“中按照下图所示创建存储池。 ▼是否启用Qtier却决于你是否有用于高速存取的硬盘,或者说是否追求常用文件的高速访问,存储器主要是SSD固态硬盘。Qtier能够将经常访问的数据自动移动到最快的驱动器,对于普通家用用户来说用处不大,但对于媒体创作用户以及企业用户的使用体验能带来很大的提升。 ▼接下来会要求设置RAID类型,威联通提供了包括”单独(basic)、JBOD、RAID0、RAID1、RAID5、RAID6、RAID10“其中模式。刚入坑的小伙伴可能对RAID不大理解,我这里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单独=各过各的,存储空间1+1=2,当一块硬盘故障以后不影响另一块硬盘的数据; JBOD=简单捆版,存储空间1+1=2,当一块硬盘故障约等于两块硬盘数据全部GG; RAID0=化整为零,存储空间1+1=2,当一块硬盘故障等于两块硬盘数据全部GG; RAID1=双胞胎,存储空间1+1≤1,当一块硬盘故障由于另一块硬盘形成备份,数据无恙,至少需要两块硬盘; RAID5=多一个,存储空间1+1+第N个1=N-1,当一块硬盘故障数据无恙,超过一块坏的越多,数据全量GG的概率越高,至少需要三块硬盘。 RAID6=多两个,存储空间1+1+第N个1=N-2,当两块及以下硬盘故障数据无恙,超过两块坏的越多,数据全量GG的概率越高,至少需要四块硬盘。 RAID10=RAID0 + RAID1,两块硬盘先组RAID1,两组RAID1再组RAID0,存储空间等于硬盘数/2,允许坏两块硬盘,至少需要四块硬盘。 ▼看到这里也许你选择困难症都犯了,但是我在这里直接摆我的观念以及我的选择吧: 不组RAID、坚定的拥抱“单独”。 就我个人的使用逻辑而言:做好核心数据备份远比做RAID更重要,实操中我是这样做的:使用一块移动硬盘每周定时同步核心数据(冷备),核心数据时时通过QSYNC同步PC设备。那么什么是核心数据呢?这就包括家人的照片备份、工作文档、为了方便取用加密了的个人资料等等。 ▼接下来会要求设置存储卷,其中, 静态卷:适合放置对磁盘性能要求高的应用或文件,同时由于静态卷不支持快照,非常适合用作仓储、下载、存放虚拟机硬盘。 厚卷:支持快照、LUN,适合存放照片等一般文件。 精简卷:支持快照、LUN,空间灵活,用多少就占用多少,为了方便理解可以想一下虚拟机的硬盘,缺点是性能一般。 个人推荐普通用户直接选厚卷,静态卷对性能的提升大概也就10%-20%,但是万一你哪天想做快照了...哦,对,或者说你就决定不做快照,那就用静态卷吧。 3、设置安全策略 ▼根据初始化设置引导进行设置安全策略,作为普通家用用户,奶爸的策略是,威联通推荐的安全防护统统打开,一方面省去研究的大把时间,另一方面又能防范NAS中的数据蒙受损失。 五、App Center应用市场 1、初见App Center ▼威联通App Center提供了包括同步、商业、内容管理、监控、工具、下载、娱乐、安全等11种分类。 ▼另外除了基础应用之外,还有专门针对于使用威联通HDMI输出接口使用的HD Station应用。毕竟在威联通于群晖的竞争中,HDMI输出接口是属于硬件级别的优势。在App Center中的应用只需要点击安装即可使用。 2、让你的应用商店更丰富 ▼docker虚拟化确实好用也好玩,但不是所有人自己去研究自己去折腾,曾经的曾经我以为手机上的App都要用浏览器去应用官网下载才地道,直到用了iPhone以后才发现,原来App Store的模式才真香。Qnapclub就相当于是威联通的第三方应用商店,非常多时长需要用得到的套件都可以在这里找到,QPKG的安装形式可以占用更少的系统资源。 ▼Qnapclub可以通过网页直接访问下载Qpkg,也可以直接添加到App Center中,个人建议还是添加到商店中更方便,但是如果你觉的NAS访问、下载速度不如意,也可以接用PC设备上的迅雷(或者是NAS上的)进行下载,会有惊喜,后面也会讲威联通上的迅雷。 qnapclub 网络地址:https://www.qnapclub.eu/ ▼下载好的qpkg文件可以通过AppCenter通过如下图所示位置进行手动安装。 ▼想要添加Qnapclub应用商店,只需要在下图路径中添加程序来源。 ▼之后我们的应用商店提供的内容就变得更多啦。 软件源地址:https://www.qnapclub.eu/en/repo.xml ▼如果发现无法添加软件源地址,可以尝试将NAS的领域修改为全球,调整路径为控制台➡常规➡区域。 3、NAS上的浏览器,威联通真香应用Browser Station ▼Browser Station是一款通过虚拟化技术而实现的浏览器应用,从目前用过的这么多NAS系统来看,似乎也只有威联通的QTS独一家有。在很久以前没有接触威联通的时候,在NAS上部署浏览器也让我折腾了很久。站内你也能看到有关其他NAS系统通过docker部署Chrome或者Firefox浏览器的教程。 ▼至于NAS上浏览器的使用场景其实有很多,比如说在没有外网的情况下,通过myQnapcloud连接NAS,然后再借由Browser Station作跳板从而访问局域网内的包括路由器在内的网络设备,经常有小伙伴会对路由器上公网有安全性的担忧,使用Browser Station能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同时通过这个虚拟化浏览器,我们也可以用来挂网课,进行网页资源下载, ▼另外还有一个优点,如果再在家中部署了一些有趣的应用,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又没有进行部署的话就可以通过Browser Station畅游世界网络,简单易行,不用借助虚拟机,不用在使用的终端上安装连接应用,实不相瞒,老妖婆到处乱窜的时候我就是这样让朋友轻松看到现场直播的。 4、把百度网盘搬到NAS上或者说互搬 ▼HBS 3就是下图中所示的这个应用,威联通通过这一个应用实现了数据备份、复原、同步等功能,这其中又包括了USB一键备份、TimeMachine备份等,设置可以将两台威联通NAS中的数据进行同步、备份。 ▼然而就是这么强的一款备份软件,最终却没逃过变成百度网盘同步工具的命运,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吐槽一下威联通具有鸽王的潜质,那时早早的流出了内测套件HybridMount用于百度网盘之间的同步,谁知道半年后真正承接百度网盘的应用却变成了HBS 3。 ▼打开HBS 3后,找到最左侧的功能标签“存储空间”,点击创建就能够一眼看到百度网盘。除了百度网盘以外,HBS 3还支持腾讯云、Alibaba Cloud、Dropbox、HUAWEI Cloud、Onedrive等云存储空间。 ▼点击创建后会跳转到登录百度网盘的页面,登录号自己的账号然后进行创建即可。想要让给两个“云”发生数据交互,还需要返回到HBS3的主页创建备份作业。创建路径为“备份和恢复“➡”立即备份"➡“新备份作业”。 ▼首先需要选择欲与百度网盘公有云端发生数据交互的目标存储空间,文件夹可以多选。 ▼威联通这一块儿确实做的很好,可以看到目标存储空间不光提供了本地NAS,还提供了远程NAS以及他公有云服务器。 ▼选择了百度网盘之后,刚刚已经登录过的百度网盘账号就会呈现出来,选择登录后就能看到刚刚挂载的百度网盘了。 ▼接着进行备份计划设置,备份计划可以是一天一次,也可以是一个月一次, ▼至于筛选器与高级设置方面,就是字面意思上的屏蔽一些东西,至于压缩数据以及QuDedup(推荐使用安装了SSD的设备)这就是丰简由己了。 六、初见Docker,威联通Container Station ▼将Docker放到比较前面的位置是因为后面有些内容用的上,实际上Docker属于NAS的进阶玩法,甚至你能看到有许多NAS厂商在产品发布之初并不支持docker,而是在日后的OTA或者是硬件迭代以后才引入。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极空间、绿联以及刚刚发布被人疯狂吐槽的华为NAS。隐约记得以前Container还单纯的叫做Container Station,可能是为了易用性,在QTS5.0上名字后面加上了容器工作站。 1、一点点简单的讲解 ▼关于Docker这个话题讲不深,我也觉得没必要讲深,很多东西都是想用的时候直接套用作者给出的代码或者是网上搜一下直接拉就可以。我这里只讲几个简单的概念——镜像、容器与注册表。 ▼镜像比较好理解,你可以把它看成安装包,或者说就像是安装Windows的时候用的系统盘(安装盘);容器呢,就是将安装包安装好后形成的应用;注册表呢,实际上用仓库这个词更好理解,或者说是镜像服务器,它里面收集了众多的镜像供我们使用。 ▼当我们在Container Station中搜索某个为人熟知的镜像名称的时候,Container就会通过搜索各个registry来为我们提供可选项。 2、一个简单的例子 ▼这里涉及到了后文中外网访问的内容——通过公网IP配合域名以及DDNS服务实现外网访问。很多小伙伴家中的路由器是普通路由(区别与软路由),不能提供aliyun DDNS服务,拿着时候我们就需要在Container Station中搜索aliddns,就能找到提供aliyun DDNS服务的镜像,其中使用人数较多的是chenhw2大佬制作的镜像。 ▼在对容器的设置时,通常网上会有大量的资料教你去填相关参数的设置,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花上大量的时间与经历去学习或者是去研究docker,当我们需要用什么容器的时候,只需要去搜一下配置就好。以AliyunDDNS为例,我们只需要将后面阿里云控制台复制下来的ID、密码、还有泛域名填进去,然后再阿里云控制台解析就完成啦。 3、如何快速找到docker的配置方法 ▼这就设计到了一个厉害的网站——Docker Hub,也是我使用最频繁的镜像仓库。 ▼以灯大的经典镜像Filebrowser为例,大多数的容器作者都会在镜像页面将使用方法写的很清楚,一切都很好,除了使用英文进行注释。 ▼但是如果你使用EDGE的翻译功能进行一下简单的翻译,你会发现哎呦,还不错哦,大概能看懂。要么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句话有那么几个错字基本上不影响阅读。 4、最最取巧容器部署方法 ▼通常在一个容器的介绍页面里,还会有作者贴心准备的RUN EXAMPLES,也就是说作者帮我们举了个例子,还是以灯大的Filebrower镜像为例,在页面搜索搜索example就能找到作者为我们准备的例子,记住出现的4-5位数字就是这个容器的端口号。 ▼是不是看着有那么一点点小复杂,然而事实的真相令人暖心,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复制这段简单的命令进入到NAS的ssh命令行,一个回车就能解决问题,我们在NAS中搜索ssh。 ▼或者直接通过控制台-网络和文件服务-Telnet/SSN找到允许SSH连接,勾选上,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PUTTY或者是XSHELL之类的工具提供过SSH访问威联通NAS了。 ▼以XSHELL为例,打开软件后进行新建操作。 ▼名称随便填,协议选择SSH,主机输入Nas的内网IP地址,奶爸是远程操作的,所以看到主机那里是小姨子后缀哈,端口号没有修改过默认端口的话就是22,填好后确定即可。 ▼连接登录要求用户名密码登录,推荐用“admin”用户登录。 *注意,安装完成之后切记将ssh关闭,禁用admin用户。 ▼登陆上NAS之后,将容器作者或是搜到的容器教程中的命令复制过来一回车,你的docker应用过不了多久就布置好了。另外docker hub拉取镜像高度依赖网络环境,如果你拉取镜像时发现没有速度,emmm...建议等两天。 5、网络不给力,让Container Station坐上小飞机 ▼像docker hub这类网站没有点喝酸酸乳的能力真是不太好解决,这就引出了镜像加速的概念,亦或者说是替换源的概念。大概可以理解为原本这个软件要从国外的某个网站下载,现在用国内的网站平替,不过有时候会又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奶爸比较推荐使用aliyun的镜像加速服务,操作简单,上手门槛低,速度喜人。登录或注册阿里云,可以直接使用淘宝、支付宝等账户进行登录。 ▼搜索并找到镜像加速服务,立即开通(打X的这里原本是一个搜索按钮)。 ▼开通后找到镜像工具标签,点击进入镜像加速其功能,获得加速器地址,每个人的加速其地址只是前缀不一样。 ▼打开Container Station,在属性菜单下➡registry服务器➡新增,添加我们刚刚获得的容器加速服务地址。 ▼此时如果从“创建”中直接搜索需要的镜像,很遗憾,My registry还是空的 ▼仍然只在Docker Hub下能看到镜像。 ▼进入到镜像文件功能菜单➡提取➡输入在docker hub查找出来的镜像文件名称,没有特殊需求的话镜像文件版本保持默认"latest"即可。 ▼拉取镜像速度大幅提升获得质的飞跃(取决于家庭带宽了),奶爸拉jellyfin只需要10秒钟了。 6、关于威联通NAS映射磁盘物理路径 /share/CACHEDEVX_DATA/xxxxxxxxx/XXXXXXXXXXX,其中的X是可变量。 七、搞定NAS外网访问 ▼不能外网访问,只能在局域网中使用的NAS是没有灵魂的,因此接下来我们的目标就是搞定NAS外网访问。 1、公网IP ▼千万别说2022年了,别抱着公网IP不放了,有了公网IP就是好用,就是方便,这是不可争的事实。奶爸坐标0351,要公网IP很简单: 致电10000➡转接人工➡家里要装监控(直接要公网IP都行)➡好的,安排➡满意请按1。就完成了。各地运营商政策不同,有广西的小伙伴反馈同样是电信,想用公网IP得加钱,建议小伙伴们都试一试,万一有惊喜呢。 ▼有了公网IP以后首选买一个或者白嫖一个免费的域名然后再通过DDSN服务进行解析,这样就能通过自己的域名实时访问自己的NAS了。奶爸为了使用一级域名,买的是阿里云的域名,其实小伙伴们也完全可以使用类似于3322之类的免费耳机域名。因为NAS玩的多了,只会觉得也就那样嘛,又不是不能用。以奶爸使用的aliyun为例。首先百度搜索阿里云,进入阿里云官方网站进行登陆,手机淘宝、支付宝什么的都可以。 ▼在左侧就能找到域名注册 ▼搜索自己想要注册的域名,随便自己喜欢的就好。另外这里还要说一句,在购买域名的时候可以对比一下几家不同服务商提供相同域名的价格,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比较aliyun与腾讯云的价格。之前奶爸买的一个域名,在阿里云与腾讯云上的差价竟然达到10%-20%。 ▼加入购物车之后进行结算。 ▼注意,通常XYZ后缀的域名比较便宜,在有活动的常见情况下68元就可以买十年,另外首次购买年限最长10年,十年期的也比较便宜,具体费用就取决于小伙伴们选的域名了。奶爸在刚刚入坑NAS的时候沉迷于顶级域名,将NAS的网络访问当成了网站,其实现在冷静下来想一想,NAS其实是一个很私人的东西,真正用的时候只需要关系好记与便宜就好了。 ▼之后会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按照要求填写即可,填写完成之后即可进行付款操作。 ▼之后找到右上角位置控制台,并进入。 ▼找到如图所示位置的“accesskeys”。 ▼点击继续使用。 ▼就能够获取到Accesskey ID 与Access Key Secret了,这时候页面保持住,或者将两个信息复制进入记事本。emmm...然后就涉及到使用上一章节中我们讲到的Docker。 ▼ALIYUN DDNS配置,参见第六章,第2部分(一个简单的例子)。 ▼返回到阿里匀控制台,对刚刚购买的域名进行解析操作。 ▼然后再阿里云控制台添加一条记录值,至此就大功告成了。 ▼然后开启路由器与NAS的uPnP功能,或者使用路由器的端口转发功能,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己购买的域名实现NAS的外网访问啦。 2、威联通Q-LINK(myQnapcloud) ▼myQNAPcloud是威联通QTS的专用内网访问工具,通常在系统部署好之后就已经预装好了。 ▼点击开始后就会进入注册、配置流程,会要求创建或者登陆myQNAPcloud ID。 ▼注册流程没什么好说的,按着提示一步一步来就好了。最终会生成一个用于访问的长链接与短链接,网页端直接访问,手机APP端用这个链接配合端口号就好。现在qnap的服务器也是在内地的,访问速度也不错。 3、免费的却也是最好的——ZeroTior ▼关于免费的外网访问工具,想必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定就是ZereTier了,虽然有付费选项,但是免费的速率都已经很不错了。zeretior官网如下,或者也可以搜索进入,注册并创建一个新的网络。 ▼跟着注册流程跑完以后会 获得一个虚拟网络ID,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在所有的zerotier客户端中输入这个id就可以完成组网,整个流程很简单。 https://www.zerotier.com/ ▼ZeroTior提供的客户端涵盖了Windows、MACOS、安卓、IOS、Linux、NAS等等,我们只需要在访问端与NAS上同时安装客户端并使用id就能实现两者之间的访问。 ▼群晖设备、威联通QNAP设备、WD MyCloud设备统统支持,同时还支持OpenWRT软路由以及使用docker部署。ZeroTior简单易用,一点都不难。 ▼ZeroTior提供的威联通安装包包括arm架构与x86架构,小伙伴们在下载的时候主义分辨,总的来说就是使用英特尔、AMD处理器的就是x86,使用rk、rtd的就是arm。 ▼下载好的spk通过appCenter手动安装就好。 八、搞定下载 1、凑活能用的官方下载应用Download Station ▼感觉身边的小伙伴用Download Station的人实在不多,但毕竟是NAS自带的应用程序,因此最简单,也最容易上手。从个人使用上讲速度也很不错,适合一点都想不折腾的小伙伴使用。 ▼Download Station支持的人物包括FTP、迅雷、磁力、http普通文件、flashget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进行PT下载还是需要进行以下端口修改,进入到右上角的设置,进入BT标签页,将链接端口范围就行一下修改,并通过UPnP进行端口映射,不过个人感觉挂PT效果一般,不推荐挂PT使用。 2、PT下载利器——qBittorent or Transmission ▼曾经我也是标准的docker党,能用docker绝对不用qpkg套件,不过玩的多了以后发现,还是怎么省事儿怎么来的最舒服,所以首推qpkg套件安装。威联通的官方应用商店是没有QB和Tr的,这样我们就需要用到在第五章第二节中提到的qnapclub这个第三方软件源。 ▼在Qnapclub中能够找到QBittorrent应用程序,直接进行安装就好。 ▼使用老版本QTS的小伙伴,这里要注意偶有套件版qbit有个小bug,在地址结尾处需要补一个“/”才能打开,不少小伙伴安装了套件版的Qbit发现没法打开就是这个缘故。默认用户名是admin,密码是adminadmin。 ▼此时的qBit还是英文,找到图中的小齿轮➡Web UI➡简体中文。 ▼然后到刚刚修改语言的位置,往下拉一点点,就可以看到修改账号密码的地方了,为了省事(偷懒)也可以对局域网内网中的IP地址设置白名单,省去身份验证的步骤。 ▼qbit默认的监听端口是6881,大多数PT站点是屏蔽掉的,为了下载有速度,咱们这里随便roll一个用于传入连接的端口,同时开启UPnP功能转发端口,下载就能跑的起来了。 ▼在如图所示位置,可以添加种子链接或者是直接上传种子,添加后下载就可以开始啦。奶爸轻度下载用户,一般都直接添加链接做下载。 ▼愉快的进行下载吧,PT YYDS。Tr的下载使用也差不多,这里就不再赘述啦。 3、老牌下载工具迅雷 ▼迅雷这个软件一路走过来也算是毁誉参半了,不管怎么说迅雷目前依旧是不少小伙伴下载文件首选的应用程序,上手简单,有些普通下载拉不起来速度的资源,迅雷也能轻松处理。目前迅雷的套件程序还在内测中,在APP Center是找不到的,需要我们通过如下路径进行手工安装。 ▼下载速度还是很不错的,随便找一个OBS Studio进行测试,浏览器式的普通下载只能跑到几百KB,使用迅雷轻轻松松飞到十几MB。支持磁力链接和电脑本地的种子文件,不支持种子上传NAS后自动创建任务。需要提醒的是:吸血还是有的,如果不想被吸可以删除所有任务,然后禁用套件后重新打开。 九、妙用虚拟机,远程PC、黑群晖、软路由部署在QNAP 1、初见Virtualization Station ▼说真的,威联通有个大毛病,本地化做的还是有点不太好,应用名依旧喜欢用英文,敢不敢给咱整个全中文或者把中文名字放到前面?如果是一个新手用户第一次用威联通,我真觉得没几个人看到Virtualization Station的名字能够想到这是一个虚拟机应用。好歹现在把中文放在英文后面了,但是还是需要鼠标放在图标上才能看到全程。另外吐槽一句,这么就都过去了,这个图标是不准备改小了么? 2、实操小案例 ▼这个应用的名称实在太长了,我都有点懒得打了,Virtualization Station是威联通特有的虚拟机应用,其对虚拟机应用的支持相较于群晖需要购买授权解锁更多虚拟机与更多性能来的更好些,导入、配置虚拟机也相当方便。 ▼新建一个文件夹用来保存镜像,比较常用的虚拟机包括x86的OPENwrt、灯大的精简版Win10以及6.2.3的黑群晖,有一说一灯大的精简Win10真的很香,在威联通的虚拟机中直接导入就能用。奶爸这里建了一个ISOS文件夹专门用来保存镜像。 ▼以部署ikuai为例,打开Virtualizition Station新建虚拟机。 ▼爱快、Openwrt都是采用的Linux底层,这里直接选用General就好。内存与CPU核心大家自行分配,一般内存有个1G就差不多,CPU之后开启直通后动态分配,所以也可以四个都给。选择镜像所在的位置以及将要保存的位置,硬盘空间给上1-10个G都行,然后应用,VNC访问密码不用管。 ▼浏览文件夹选中我们刚刚下载好的爱快IOS文件,这是一个用来放虚拟机的文件夹,将网络连接至配置好的LAN口。 ▼配置好虚拟机后先不要着急开启虚拟机,再进行一些简单的设置,需要注意除了网络配置,其他的设置都需要设置好后点击套用保存。 ▼首先将CPU运行模式改为passthrough,大致就是直通的意思。 ▼在存储中将硬盘模式改为SATA。 ▼在“其他”中将自动启动设置修改位保持既有状态。 ▼一个爱快虚拟机就装好了,不过个人不太建议用NAS拨号上网,用NAS做单臂旁路由更合理些。 ▼借助其我们甚至能在威联通里面虚拟一个黑群晖出来使用,但是你想在群晖里面套娃一个黑威联通那就很费劲了,反正我到现在没搞定。别问我为什么要在威联通里面做黑群晖,问就是我喜欢使用群晖的Note Station ▼将灯大的精简版Win10很方便的导入使用,通过网页就可以使用到WIN10,用来白嫖小伙伴的百度云网盘最好用了,也能进行一些应急的生产力办公。 十、关于威联通NAS的选购建议 ▼威联通N5095、N5105、N4505系列的NAS眼看就要上市满一年了,按照威联通以往的定价策略,今年今年双十一期间应该会有较大的优惠。 1、入门首选——威联通TS-416 ▼威联通TS-416应该算是TS-428的升级换代款,Soc由RTD1296升级为RK3568,内存由2GB升级为4GB,USB3.0接口也升级为USB3.2 Gen1。这颗RK3568芯片有四个A55核心,附带Mali G52 2EE GPU,同时还拥有0.8Tops算力的NPU。 ▼RK3568采用22nm制程工艺并拥有最高2GHZ主频,在性能、能效上相较千代广泛被使用的瑞昱RTD1296都有大幅提升,编码、解码能力进一步加强,NPU的加入使得QTS的AI性能尤其是照片、视频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从芯参数的评测数据上看,单核性能提升40%;多核性能提升20%;核显性能提升80%。 ▼在TS-416的背面拥有两个千兆网口以及两个USB2.0接口和一个USB3.2 gen1接口,适合做链路聚合或者是一端连路由器一端直连PC设备,给ARM平台放双网口一向是威联通NAS的优点,需要注意TS-416没有HDMI输出接口哦。推荐它因为它似乎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威联通入门NAS了。 威联通(QNAP)TS-416四盘位四核心4G内存高性价比nas私有云网络存储服务器磁盘阵列云存储(含希捷酷狼4T*2) 京东:¥3999 去看看 2、性能首选——威联通TS-564 ▼威联通564C具备3个3.5吋硬盘插槽以及2个2.5寸SSD专用端口,在外观上于TS-551有些相似,考虑到小伙伴们手中多多少少有几块退役下来的SSD,而NAS的传输速率瓶颈基本上在网卡上,使用SSD做高速缓存拥有更高的性价比,最重要的是TS564打响了威联通降价的第一枪。双十一值得期待。 威联通(QNAP)TS-564内存8G四核五盘位双2.5GbE网络端口NAS网络存储4K影片转档(含硬盘希捷酷狼4T*3) 京东:¥5699 去看看 总结 总的来说威联通NAS在专业与易用性上做到了均衡配置,面对群晖的摆烂,威联通的硬件性能与性价比又呗凸显了出来。 祝大家玩耍愉快,喜欢我的小伙伴还请,关注、打赏、点赞、收藏、评论一波哦。 <更多>

mb51669796 晒物 2022-09-16 10:39

伴随着SSD的普及,读写性能更强的PSSD也开始流行起来。与SSD一样,我们在选购PSSD时需要考虑的部分除了售价的部分外,其余需要重点考量的仍旧是读写性能、TBW、散热设计和售后。 奥睿科(ORICO)新推出的这个蒙太奇MTQ系列PSSD主打的颜值+读写性能,外壳主要采用的是ABS材质。这个蒙太奇系列PSSD在外观设计方面采用了红黄蓝白四色构成,搭配黑粗线条带来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效果,设计的灵感则是来自于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世界著名油画《红黄蓝的构成》。 可能有人会担心蒙太奇系列PSSD表面容易刮花、刮伤、褪色等问题而影响美感,对于刮花、刮伤问题,我们日常使用时尽量避免与尖锐的物品放在一起,比如钥匙,而对于褪色的问题则不需要担心,原因就是蒙太奇系列PSSD采用了汽车行业的IML制造工艺,表面十分光滑,能够让表面长期保持颜色鲜艳而不易褪色,同时也提升了耐刮花和耐摩擦的特性。 蒙太奇系列PSSD边框采用的是铝合金材质,搭配ABS外壳材质,使得整体重量很轻。蒙太奇系列PSSD有5Gbps(MTQ5G)、10Gbps(MTQ10G)、20Gbps(MTQ20G)和40Gbps(MTQ40G)四种不同读写性能的型号可供选择,实际读写性能方面有很大差异。如果你的电脑接口采用USB3.2 GEN2*2,那么可以考虑20Gbps版;如果你的接口是雷电3及以上接口或是USB4.0接口,那么直接选择40Gbps版即可,结合自己的主机情况,我这里选择的是20Gbps版即蒙太奇MTQ 20G。 至于配件方面,蒙太奇系列PSSD随包装提供了一根自带转接头的数据线,线材长度为30厘米,相对来说比较短小,材质做工比较出色,外皮为耐磨耐刮花的编织绳材质。 所谓的转接头就是这个USB-A转接头,线材本身为双头type-C接口,搭配转接口后就可以直接搭配USB接口使用,设计方面倒是比较贴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只有C口才能实现最大20Gbps的数据传输性能,否则的话只能按照10Gbps的数据传输性能来使用,这就会导致读写性能会不达标。 下面我来谈谈蒙太奇MTQ 20G的实际使用体验。为了内容更具参考性,这篇文章我会从空盘、60%空间占用率和92%空间占用率来对蒙太奇MTQ 20G进行测试。由于蒙太奇MTQ 20G机身设计原因不方便拆解,所以这里不进行拆解。 开机进入系统后,我们在硬盘里面并不能直接看到蒙太奇MTQ 20G的盘符,原因就是需要手动格式化,这点倒是有些意外,因为很多PSSD都是直接可以拿来使用,不过我更喜欢手动格式化的操作,好处就是更好的适应不同硬件不同操作系统的数码产品,免去二次格式化的麻烦。我这块蒙太奇MTQ 20G 20Gpbs版的容量是1T,实际显示的容量为953.86G,实际容量小于标称容量属于正常,因为换算的方式有所不同。 下面我来搭配几款软件对进行测试。 在HD Tune Pro的文件基准测试下,这里直接将文件长度设定为50G,对于HD Tune Pro的测试结果,这里总共测量三次,取平均速率最高的一组测试数据。蒙太奇MTQ 20G顺序读写性能分别为1975076 KB/s(1928.79MB/s)和1791763KB/s( 1749.77MB/s)。 在Crystal Disk Mark下,很多人都会在参数部分直接选择1GB,如果是SATA SSD,这个1GB参数无所谓,但对于M.2 NVMe SSD来说,对我们的参考意义不大,我个人认为至少是8GB、16GB起步,因为很多型号的产品(空盘)会随着参数的增加而出现降速的问题。我这里的参数直接选择了32GB, 蒙太奇MTQ 20G的4K部分已经对齐,顺序读写性能上分别达到了2064.66MB/s、1846.3MB/s,均略高于官方所标称的读写性能。 在搭配AS SSD Benchmark软件测试时,这里直接选择了10GB参数,测试三次取分数最低的一组。蒙太奇MTQ 20G顺序读写性能分别稳定在了1915.19MB/s、1693.98MB/s,读取得分为488,写入得分为502,总得分为1237。 从ATTO Disk Benchmarks结果来看,蒙太奇MTQ 20G在512KB以后,写入速度稳定在1.72GB/s以上,读取速度稳定在了1.92GB/s。 在实际文件传输方面,我这里选择了56.8G的文件,从电脑端写入到蒙太奇MTQ 20G的速度在1.47GB/s上下波动,从蒙太奇MTQ 20G拷贝到电脑端的速度在1.57GB/s上下波动。 下面我将硬盘存储空间填充至60%。在Crystal Disk Mark的32GB参数下,蒙太奇MTQ 20G顺序读写性能上分别达到了2060.74MB/s、1845.78MB/s,读写性能并没有出现下降。 在搭配AS SSD Benchmark软件测试时,我这里仍旧选择了10GB参数。蒙太奇MTQ 20G顺序读写性能分别稳定在了1909.68MB/s 、1689.65MB/s,数据方面并没有太明显的下降。 在实际文件传输方面,从电脑端写入到蒙太奇MTQ 20G的速度在1.53GB/s上下波动,从蒙太奇MTQ 20G拷贝到电脑端的速度在1.6GB/s上下波动。 下面继续将硬盘存储空间填充至92%。在Crystal Disk Mark的32GB参数下,蒙太奇MTQ 20G顺序读取性能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动,而写入性能方面则是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如果将参数调整为16G的话, 在搭配AS SSD Benchmark软件测试时,考虑到上面CDM的测试结果,这里选择了5GB参数,蒙太奇MTQ 20G顺序读写性能分别稳定在了1814.29MB/s、1638.93MB/s。 ATTO Disk Benchmarks的测试结果仍旧是写入性能方面有所波动,而读取性能则是比较稳定。 通过以上的测试,我们可以看到, 一是CDM软件下的读取性能不会随着参数的提升而大幅下降,也不会随着空间占用率的提升而大幅下降,读取性能表现稳定;当空间写入量达到92%以上后,32G参数时对应的写入性能会出现下降,而16G及以下参数时对应的写入性能并没有下降。 二是AS SSD软件下的读写性能会随着空间占用率的提升提升而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大,对于日常读写影响不大。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到,蒙太奇MTQ 20G在读写性能方面没有出现虚标的问题,同时在读写性能方面表现稳定,适合对读写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用户,此外高颜值的设计也适合看重外观设计的人群。 对于可以改善的部分,希望能提供对应驱动管理软件来搭配蒙太奇MTQ 20G,提供固件升级、硬盘擦除、加密功能等等,同时加入可分配PC内存来作为缓存使用的功能,这样对于读写性能的提升会有一定的帮助。 最后附上主机的硬件配置。 CPU为采用最新7nm工艺的Intel i7-12700K,拥有12核心20线程、25MB L3缓存及12MB L2缓存,主频最高可达5.0GHz,PCIe 5.0 最高支持16通道,原生支持DDR5-4800MHz内存,基础功耗为125W,睿频功耗为228W。对于架构方面的混合架构设计,也就是高性能大核心P核(Performance-Core)与能效小核心E核(Efficiency-Core)的大小核设计,有些类似于手机的大小核设计,但Intel i7-12700K大小核是协同工作,与手机大小核的工作机制有所不同。 技嘉雪雕B660M AORUS Pro AX DDR4是一款Micro ATX规格的主板,自带WiFi,支持WiFi6,提供了一年免费换新以及注册四年保修的售后服务。技嘉雪雕B660M AORUS Pro AX配备了全新升级的12+1+1相数字供电设计,搭配6层电路板、DrMOS 60A+50A优质电感电容设计,为CPU和主板提供强劲稳定的电源输出,确保CPU与主板全面性能发挥以及更强的超频性能。一体式散热装甲的加入为CPU、芯片组、SSD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 电源为1000W的80PLUS金牌电源安钛克HCG1000,作为安钛克高端系列电源,安钛克HCG1000提供了10年质保服务。安钛克HCG 1000金牌电源采用DC-DC架构的全桥式LLC设计,内部采用了全日系电容电源设计,具备稳定耐用、省电等特性,同时也确保了电源在长时间使用下的性能稳定性。 安钛克HCG 1000金牌电源模组口分为了上中下三排,主板模组口采用了18+10PIN设计,上排为三组PCI-E/CPU模组口,支持CPU或PCIE的模组线,可以满足搭配双CPU服务器使用,也可以扩展成多路显卡供电线使用。此外内置135mm FDB液态轴承静音风扇,寿命更长同时支持温控,会根据高温高负载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自动启动风扇,低负载低温的状态下电源风扇会进入停转状态,从而将运行噪音控制在最低限度,兼顾了高效散热与低噪音的特性。 机箱为安钛克Flux系列中的DF800 Flux白,相比有DF700 Flux白直观上最大的变化就是机箱前面板在采用三维立体、不规则金属网设计的基础上,右侧加入了特色的三角型灯带设计,当然它的亮点仍旧是特色的风道设计、自带5个风扇(前后4个幻彩ARGB风扇+附赠的1个反向风扇)以及多接口集线器,同时自带的LED键可以搭配集线器实现灯光的自由设置。机箱内部空间足够大,在内部的空间容量可以满足容纳下当前绝大部分显卡、电源、风冷等,开孔数量和位置上可以满足日常走线的需求,前顶均支持360水冷以及前方支持三明治水冷安装的设计,可以满足追求高散热性能玩家的安装需求。 另外包括安钛克DF800 FLUX在内的FLUX系列机箱,其特色的双风流架构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而这也是优于同类型机箱的地方。 以上就是此次体验的部分,感谢各位观看。 奥睿科(ORICO) NVMe移动固态硬盘(PSSD)蒙太奇系列 USB3.2接口 小巧耐用强兼容1210MB/S 500G 京东:¥629 去看看 <更多>

含量百分百 晒物 2022-09-15 11:29

大家好,这里是石开大叔!关注我,不错过数码好物! 自从年初家里多了一个四脚吞金兽,手机的存储空间就开始飘红,照片、视频一大堆,想删又舍不得删。几乎是过几天就要挪出来一部分放到移动硬盘里,家里的其他成员也是一样,确实很麻烦,而且想随时看看也不方便。有一段时间也利用网盘备份了一些,但有些网盘速度太慢,而且网盘的空间也有限,关键是家庭成员之间难以共享查看,头疼得很。 之前也想过利用NAS解决,看过网上很多大神的NAS搭建教程,虽然大叔自己也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基础,但看了一圈下来还是有点劝退。直到前一段时间看到了这款绿联的家庭私有云,据说小白也能轻易上手,这下大叔的信心倍增,在查找了一些产品信息后果断入手,用了一段时间感觉真香!不仅解决了存储难题,同时在易用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使用体验。 一、简单开箱 绿联DH2100私有云采用了双层包装,两层包装的正面都写了“网络私有云存储”几个关键字。内层黑色包装盒上还有DH2100的三维渲染图。 侧面印有“你的故事,我时刻守护着”的Slogan,这句话能解读成很多含义,也很适用于大叔记录娃成长过程的个人需求。 背面则印有“多终端共享、极速传输、Samba、自动备份、远程访问、加密空间、海量存储”等主要功能,以及产品相关参数信息。 打开包装盒发现私有云主机采用海绵包裹固定,有效避免运输中的磕碰。主机正面有四个指示灯,一个USB3.0、一个Type-C接口。 背面则是电源接口、网口、复位键以及一个USB2.0接口,两侧则印有绿云的英文标识。 上 盖打开可以看到放置硬盘的区域,底部则有四个硅胶垫,放于桌面上防止轻易滑动。 整机为银灰色,采用ABS+金属喷漆工艺,看起来科技感满满,表面有磨砂效果,不易留下指纹等印记。 来一张全家福,除了私有云主机外,还有使用说明书、保修卡、电源适配器、网线,以及套装里带的两块2T的希捷酷狼NAS专用硬盘。 二、使用体验 可能很多人和我以前一样,对于NAS有点距离感,觉着只有大神们才玩的转,使用了一段时间绿联DH2100后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下面总结几点我的使用感受。 NO1.十分钟联机,小白也能轻易上手 虽然入手之前已经做了功课,但心里还不是太踏实,自己能搞定么?没想到的是,没超过10分钟就联机成功。 按开主机上盖,将两个盘位的固定架拿出来,把两块硬盘固定住放回盘位。然后接通电源和网线。到此,看到四个指示灯正常亮着,那么硬件操作部分就完成了,当然这里的硬盘也是支持热插拔的,所以不用担心操作顺序不当会给机器或硬盘带来损坏。 接着下载绿联云APP,完成注册后,通过扫描上盖内侧的二维码添加私有云设备,然后就进入了控制界面了。至此,私有云与APP控制端连接完毕,之后就可以进行备份照片等等操作了。确实用不了10分钟即可完成,真真正正的不折腾,实实在在的无门槛。 NO2.自动备份,可共享也有私人空间 绿联云APP的使用也非常方便,进入“自动备份”功能,就可以对相册进行wifi下的自动备份,同时,也可以针对某些重要文件进行精准的目录备份,非常开心的一点是,可以对微信文件进行备份,很多时候一些资料是通过微信传给我的,在看完之后就直接关掉了,过一段时间想看看找起来很麻烦,甚至有可能被清理掉,这样备份之后就万无一失了,而且也可以选择备份的文件类型。对于一些临时文件,也可以选择主动上传到私有云。 绿联DH2100最多可以支持20个用户共同使用,分别有独立的账号,以及个人的私有空间,只有登陆自己的账号才能查看。当然作为管理员账号是有一定特权的,比如转让管理员或者禁止某些用户登陆。对于家庭使用就不用说了,甚至对于一些小型办公环境来说都绰绰有余。 同时可以设置共享空间,我们家里就把小孩的照片和视频都放在共享空间中,这样大家都可以观看和下载,不用再相互传来传去了。平时下载的一些影视资源大家也可以共享,内网最高可达100MB/s下载,对于家用来说绝对够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绿联私有云的USB接口连接存储设备进行数据的备份等等。 NO3.海量存储、集中管理,治好了我的存储焦虑 其实之前的存储设备数量不少,比如手机、笔记本、移动硬盘、平板等等,有的时候找一个东西得翻好多地方,数据的管理很麻烦,而有了绿联私有云之后,可以将不同终端生成的文件信息进行备份,统一管理,随用随取,还支持关键字搜索等实用的管理功能,省去不少麻烦。绿联云有包括iso、安卓、windows、TV等等多个版本,可以适应不同终端的使用需求。 同时,4T的大容量也治好了我的存储容量焦虑,完全免去了之前想给笔记本电脑升级硬盘的想法,当然如果你觉着4T的容量仍然不到位的话也可以入手无硬盘版本的,然后自己配硬盘,DH2100的双盘位最大支持36T的容量,对于一些喜欢搜集4K电影的人来说也是够用。 NO4.远程访问,出差在外也不用怕忘带资料 由于工作性质,大叔时常需要出差,有的时候遇到一些问题会需要查阅文件资料,但尴尬的是出差前以为用不到所以就没有拷贝到移动存储设备里。而有了绿联私有云后,这个问题可以完美解决。 绿联私有云可以支持远程访问,即使和手机电脑不在一个网络下,仍然可以进行随时随地地存取文件数据,这样出门在外再也不用害怕忘带资料了,甚至移动存储设备也不用带出去了,这个“私有云”名副其实! NO5.是数据备份神器、也是影音娱乐好帮手 对于备份的文件,可以通过“文件”栏进行查看和搜索,同时也支持文件去重等实用功能。在相册栏里,还能够对照片进行智能分类,隔一段时间看一看还挺有新鲜感。 对于绿联私有云里的影视资源,可以直接利用绿联云内置播放器观看,这样,家里领导想看电影的时候也不用专门给她的平板里传了,直接访问私有云即可。播放效果非常丝滑,毕竟是家里内网使用,比互联网网盘在线观看电影流畅多了。在网络不好的时候,甚至还能够利用绿联云对视频进行转码,压缩之后观看。 通过绿联云还能登陆迅雷、百度网盘账号,想下载一些较大资源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私有云来完成,而且支持离线下载功能,不用像以前那样为了某个资源整夜开着电脑了。 绿联私有云还支持DLNA投屏协议,只要和电视或者电视盒子连在一个网络下,通过手机操作即可完成投屏,周末家里人一起看一部电影也不错。 此外,绿联私有云还支持Samba服务,直接把绿联私有云映射到本地网络硬盘,这样对于一些操作可能会更方便,因为可以绕开绿联云直接访问。 NO6.要方便、更要安全 绿联私有云给日常的生活和办公等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当然,对于数据来说安全是第一位的。DH2100在初始设置的时候支持双盘备份模式,即两个硬盘互为备份,如果一个硬盘出现故障,数据仍然可以正常读取。 当然,这是以牺牲掉一半的存储容量为代价的。硬盘坏掉的几率毕竟非常小,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可以对一些极其重要的数据文件开启“数据保护”功能,可以指定某一盘下的文件目录在另一块盘上生成备份数据,这样可以形成更有针对性地数据保护。 同时,每一个账户都可以设置“加密空间”,毕竟这年头谁还没有点小秘密呢,在对个人的加密空间访问时,采用二次加密方式,需要专用密码才能进入,保证了个人的隐私安全。 此外,对于私有云的运行情况,可以通过APP进行查看,以便及时了解设备CPU、内存、网络、风扇、硬盘等状态。 对于私有云的运行噪音问题,声音确实有,但真的很小,只有在凑近的时候能听清楚,完全不影响家人的休息,而且在夜间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利用绿联云APP直接进行关机休息,同样软件也可以做到一键开启私有云。当然懒得操作的话也提供了自动休眠,当30分钟硬盘无读写就会进入休眠状态。 总结 总体来说绿联DH2100私有云联机方便、备份存储操作简单,提供海量的存储和集中管理,为家里成员的资源分享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也有很强的影音娱乐支持功能,同时安全性也有保障。以上就是对于绿联私有云的体验感受,其实还有很多功能没有体验到,有需要的盆友们可以尝试一下,真的不需要任何技术门槛,而且可玩性非常强,对于家用私有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码字不易,希望大家点赞、收藏、评论支持一下! 绿联私有云DH2100 Nas网络云存储(双盘位 配2×4T酷狼硬盘)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存储硬盘服务器 二次加密 京东:¥2499 去看看 <更多>

石开大叔 晒物 2022-09-15 10:09

曾几何时几乎所有手机都支持TF卡扩展存储,那个时代可以买便宜一点的低存储版本外加一张超级便宜的存储卡即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手机起步都是128G存储但通通取消了存储卡槽,随着手机存储增加现在的应用也都是胖子,一个应用吃掉几个G都是家常便饭。 2年前买的华为nova6SE只有128G存储,装了不少应用外加拍照和视频存储总是不够用,没隔多久就要清理一遍手机非常麻烦。要么换新手机要么就只能忍受手机隔三差五提示存储不够。华为nova6SE升级鸿蒙操作系统后一点都不卡,换手机要大几千真的没必要。 寻寻觅觅最后在京东找到了这张大华存储出品的N100 NM高速存储卡。它是专为华为荣耀手机或平板设计的NM存储卡。它最大的靓点就是直接用NM卡槽就解决了机器存储容量扩充的问题。 NM存储卡具有专利授权,存储速度非常快,支持eMMC5.1协议,无论你是连续拍照还是录4K视频都能满足要求,不会出现卡顿。NM存储卡出自专注于存储产品研发的大华存储,大华是全球国际知名品牌,尤其在视频监控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雄厚的技术实力外加大厂品质值得信赖。 NM存储卡采用深红色与白色设计,非常经典耐看。总共有3种规格可以选择,分别是64G,128G,256G,个人建议一步到位,直接选择256G。 NM存储卡经过了严格的出厂测试,完全符合监控级标准,而且防水、防磁,高温低温都能稳定运行,支持三年质保让你无后顾之忧。 华为nova6SE具有两个卡槽支持双卡双待,但我只有一张卡,所以另外一个卡槽一直空置,大华NM存储卡让它有了用武之地。 插入NM存储卡后,手机马上会显示存储卡信息,内部存储又到了90%的高位,再过几天又要开始清理了。 点击存储卡,可以看到NM存储卡的容量为250.08GB,使用前建议先点击格式化按钮进行格式化。 然后下载存储性能测试软件AndroBench5来给NM卡测试一下性能,看看实际读写速度到底如何。 点击Target Partition选择大华NM存储卡作为测试对象。 测试完成后可以看到NM存储卡读取速度为81.72MB/s,写入速度78.86MB/s,测试结果符合预期。接着又测试了连续拍照,视频录制都非常流畅没有任何卡顿。将拍照和视频放入NM卡后,可以尽情拍摄而不用担心存储不够了,真的非常方便。 目前NM存储卡基本覆盖了华为与荣耀的主流机型,后续还会不断扩充新机型加入。大家一起期待吧。 大华N100 NM存储卡是性价比非常高的手机存储扩容解决方案,加上流畅的华为鸿蒙系统,用了2年的华为老手机又可以再战几年了。 大华(Dahua)128GB nCARD(NM存储卡 NM卡)4K N100系列 高速NM卡 华为授权 华为手机内存卡 京东:¥139.9 去看看 <更多>

啥都没有 晒物 2022-09-13 20:29

用网盘的小伙伴,有没有碰到过一些比较尴尬的事情,比如:你正好要取回一份文件,可是下载了半天没有速度;再比如,珍藏了很久的一些资源,想要用的时候网盘提示风险、版权、不适宜等各种原因,反正就是已经给你清除掉了。网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真的令人堪忧。其实,现在有很多小成本的私有云方案可以替代网盘的,比如我就是用蒲公英X1加一个移动硬盘搞定的。 一分钟了解设备:体型小巧,性能出色 为什么我会把这款蒲公英路由X1定义为一个小硬件呢,首先其在尺寸上绝对是非常小巧的,70mm*70mm*20mm的三围表现,加上不到50克的重量。 上手来看,蒲公英路由X1机身采用的是塑料材质,表面为类肤涂层,触摸手感出色,在正面有一枚LOGO指示灯,通过指示灯颜色能够了解产品的工作状态。 在端口方面,蒲公英路由X1配备了一个百兆网口、一个Type-C电源接口、一个复位键。不过,作为一台NAS配置设备,个人觉得百兆口还是有提升空间的,毕竟大文件的传输还是需要更高的硬件保证。 为了满足外部移动存储设备接入,蒲公英路由X1配备了一个USB 2.0接口,常用的移动存储设备都能很好兼容,并且该端口支持FAT、NTFS、exFAT、Ext2、Ext3、Ext4等多种不同格式的硬盘。通过这枚USB接口,我们还可以实现例如云打印等其它功能,非常方便。 为了提升产品的通用性,蒲公英路由X1内置双天线,支持802.11n协议,网速最高300Mbps,所以在没有网线的环境下,蒲公英路由X1依旧能在无线环境下使用。 蒲公英路由X1连接网线、电源线以及你需要远程读取的移动存储设备后,工作状态指示灯就会正常亮起。基本上一分钟就能轻松搞定这台设备的基本功能,设备直接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了。 三分钟完成设置,新手也能轻松搞定 好像在很多普通用户眼中,NAS私有云使用有门槛,操作起来会非常复杂!其实在第一次使用蒲公英路由X1的时候,我也有这种顾虑,不过在对着说明书看了下之后,这基本和一个普通路由器的设置没有太多区别,仅仅需要将存储设备的文件共享功能打开。 在连接好网络后,我们可以直接输入网页进入蒲公英路由X1进入管理后台,通过SN账号以及初始密码进入控制页面。在主页面中我们可以选择我们需要用到的功能,蒲公英路由X1有三种主要的玩法:分别是私有云、远程控制私有云以及云打印。这里根据个人的使用需求,我选择了私有云玩法。 根据提示,接下来是智能组网,根据提示,创建网络。 接着是添加绑定硬件成员和软件成员。 完成智能组网。 再回到管理后台,在应用中心找到文件共享功能,然后点击文件共享功能。 在文件共享中,我们可以看到接入到路由器的移动存储设备的相关信息,存储空间等信息,然后我们可以打开共享开关。为了确保文件安全,我们可以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然后点击保存,所有功能准备就绪。 一分钟轻松上手,读取文件很方便 完成了组网和打开文件共享设置后,接着要测试下这个私有云了,读取蒲公英路由X1连接的移动存储设备文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通过电脑,还有一种就是安装app,通过手机或者平板来直接读取文件,其实就我个人来看,两种方式都还是非常方便的。 首先我们来使用电脑进行远程访问,使用软件成员的ID和密码登录蒲公英访问端软件后,在运行工具栏下输入打开地址,我们就能轻松访问蒲公英路由X1连接的远程存储设备了。 进入设备后,我们就会看到蒲公英路由X1上连接的U盘了,然后输入账号和密码,我们就可以开始正常的访问U盘了。 从上面可以看到,在PC端控制设备,读取文件都是非常方便的,那么APP端控制感觉如何呢? 首先,我们需要下载蒲公英app,在app里,我们首先要连接网络,在设置网络的时候,app会自动建立一个独立的通信频道,确保更高效的传输方式。连接成功后,我们会看到连接到蒲公英路由X1上的两台设备,分别是我的手机以及电脑。然后在资源库中,找到右上角的“+”号,然后在Samba中输入默认的地址,以及我们前面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 接着我们就可以进入到蒲公英路由X1上的U盘了,可以从手机中看到U盘的电脑以及照片等内容,由于功能限制,我们并不能直接远程播放U盘上的视频,不过查看图片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我们需要查看视频或者保存相关的文件,我们直接选定文件后下载就搞定了。 小结: 蒲公英路由X1售价仅仅只有几十元,开个网盘会员一年也得好几百了,用这个基本就是一次投入就行了,再也不用担心资源被封杀或下载的时候没有速度。如果没有太高、太复杂的使用场景需求的话,蒲公英X1做的NAS私有云就已经足够用了。 贝锐蒲公英 路由器X1 Nas伴侣旁路组网盒子自建私有云硬盘变云盘网络存储异地组建局域网游戏家用 【1台装】 京东:¥99.01 去看看 <更多>

不黑无数码 晒物 2022-09-13 13:59

U盘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常见的闪存设备之一,相比移动硬盘,U盘有着机身小巧、携带方便的优势,但传统的U盘空间小、传输文件慢则成为不可回避的短板,尤其是老旧U盘,已无法适应当下人们快速存储和更大空间的需求,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ORICO推出了以固态硬盘为存储介质,但却有着U盘迷你机身的快闪U盘-UFSD系列,这个系列的U盘还有多个型号的产品,例如,X,I,J,S,C共5个型号,而它们之间的区别也仅是外观和颜色上的不同,今天我们就来体验其中的I型号,也就是UFSD-I快闪U盘。 ▶开箱 这款快闪U盘的包装还是延续ORICO系的简约风格,整体还是以蓝白色为主,盒体正面印有U盘的实物照,让用户第一感官了解这款U盘的外观外貌,U盘容量和支持最高USB接口以银色的标签贴附在盒体的左上方,可以看出,本次体验的这款ORICO的UFSD-I快闪U盘的容量是256G,以及支持最高USB3.2 Gen1。 这套U盘产品的所有物品除了U盘外,附件还包括说明书和一根挂绳,其中挂绳的赠送还是比较贴心的,毕竟U盘这么小的物品,有个挂绳既可避免丢失,还能方便携带。 ▶外观 UFSD-I快闪U盘的整体呈长条形,尺寸为71mm*21mm*10mm,基本与市面上常见的U盘大小相仿,放在包中也不会占用空间,随身携带也非常方便,整体机身外壳采用全铝合金材质,既能有效保护内部存储介质,耐磨防锈,减少物理伤害,又能减轻整体的U盘重量,相比同类固态U盘产品,ORICO这款U盘也显得略轻些,整体重量仅32g左右。 虽然是铝合金材质机身,但外观并没有流于传统金属U盘的造型,外壳采用精工工艺加工的横向细槽设计,并均布机身正反面,但细槽并没有贯穿机身,而是分别垂直于两侧的纵向条形造型,纵向条形造型采用3段凸起的圆润外观,并围绕机身,整体上横纵交错、凹凸有致,而U盘的两端表面采用细磨砂工艺处理,没有过多的表面设计,也使得机身的外观层次分明。由于是铝合金材质的机身,ORICO这款快闪U盘的触感带有金属的冰凉感,但同时也更利于散热,精工工艺的外观和层次分明的表面处理,让其入手时兼具丝滑和凹凸的质感。 ORICO的这款快闪U盘采用分体式U盘帽的设计,不用区分扣合时的正反面,虽然没有防丢设计,但U盘帽扣合后的预紧力比较大,不会轻易脱落,而尾部带有挂绳孔的设计,配合随机附带的挂绳,更利于随身携带,也能减少丢失的风险。 接口方面,UFSD全系都包括USB-A和USB-C两种接口规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Type-C和USB接口,两种接口都支持USB3.2 Gen1高速传输协议,而外观上辨别是否支持高速传输协议,从USB的芯口就能判断出来,例如,本次体验的这款U盘是蓝色胶芯口,就是支持USB3.0协议接口,而黑色胶芯口的则是支持USB2.0协议的接口,这也是从外观上区别是否支持高速传输协议的一个小技巧。 ▶体验 作为有着标准U盘接口的这款快闪U盘,UFSD-I既能实现即插即用,支持包括USB3.2 Gen1及向下的所有接口,又全面兼容电脑、笔记本、电视、车载、音响、手机、平板等设备(部分连接需另配转接线/头),通吃Windows、Mac OS、Android以及其它第三方系统,兼容和适配能力与常见的U盘没有任何区别。 在读写能力方面,这里选取了多款测速软件对UFSD-I进行能力测试,测试的设备选用的是荣耀Magicbook 14笔记本的USB3.0接口,在CrystalDiskMark的测试中,4GB基准的连续读取速度达到了407.4MB/s,连续写入速度为374.5MB/s,几乎与官网标称的速度相差不大。 而在ATTO的测试中,测试传输文件大小的基准范围在512B到64MB之间,实测在512KB当量时,读取速度就已经达到300MB/s以上了,1MB当量以后,写入和读取速度始终保持稳定的300MB/s以上,最高写入速度达到过330MB/s,最高读取速度则达到368MB/s,可能因为测试基准和原理的不同,在ATTO的测试结果略低于官方标称值,但300MB/s以上的读写速度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了。 在AS SSD Benchmark和TxBENCH的测试中,都是读写速度略高于写入速度,读取速度均在357MB/s左右,写入速度在312-330MB/s之间,从几款软件的测试结果不难看出,ORICO这款快闪U盘的读写速度基本在330MB/s左右,理论上,直接在U盘上打开某个文件进行编辑的话,基本和本地固态硬盘的效果是一样的。 这里除了测试这款快闪U盘的最高峰值读写能力外,还对其进行掉速测试,也就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速度是否有较大波动,这里用WTGBenchu对ORICO这款快闪U盘进行测试,性能测试参数的快速测试、多线程、全盘写入、场景测试全部勾选,在经过262个场景测试后,可以看到全盘连续写入速度的曲线非常平稳,没有任何掉速的情况,也侧面说明ORICO这款快闪U盘的写入稳定性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里还选取了一个3.3GB的电影文件进行拷贝测试,从本地硬盘复制到ORICO这款快闪U盘中,总体耗时不到10秒,平均传输速度约250MB/s,相比传统的非固态U盘,ORICO的这个快闪U盘的文件传输效率还是非常高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效率也会大幅提升。 即便是超大的文件,例如20GB以上的压缩文件或安装包,ORICO这款快闪U盘也同样有着高效的表现,这里以拷贝一个20GB的文件为例,从本地硬盘粘贴到快闪U盘中,整体用时不到1分30秒,传输速度均在200MB/s以上,峰值可达240MB/s,尤其是在日常办公场景中,这种大文件的高效传输,无形中会提升办公效率。 ORICO这款快闪U盘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温控,在上述的连续测试过程中,非传输数据状态下,U盘机身保持在30℃左右,而在连续读写测试状态下,实测机身温度最高也仅在45℃,可能有人会认为40多℃的温度有点高,实则是U盘对一身的一种散热保护,高速的文件传输势必会带来温度的上升,如果不有效释放,很可能会对U盘内部存储芯片造成损伤,ORICO这款快闪U盘因为本身是全金属机身,再加上类似栅格的外观造型,都是利于加快机身散热的有利因素,所以,机身发热是对U盘保护的现象,而且温度也不会过高,使用时大可放心。 ▶总结 总体来看,ORICO的这款快闪U盘在读写速度方面较之传统U盘的优势非常明显,正是这种速度优势,无论是数码达人、设计师还是剪辑师,无论是学生群体,还是商务人士,UFSD-I这款U盘都能轻松应对各种场景,而比较独特的全金属机身设计,不仅能有效保护U盘,而且还能加快散热,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假设你对U盘有需求的话,ORICO这款快闪U盘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奥睿科(ORICO) 快闪U盘高速大容量金属优盘读写不掉速Typec读450MB/S写350MB/S 【A口】高速读写不掉速快闪U盘 256GB 京东:¥339 去看看 <更多>

金玉2011 晒物 2022-09-13 11:39

U盘作为一种便捷的存储设备,几乎是人手必备,U盘的技术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体积变得越来越小巧,非常便携,关键是容量变得越来越大了!有了这样的U盘,还要什么大块头的移动硬盘?此次入手体验一只快闪U盘,在颜值上、性能上都有着很优异的表现,用得上U盘的小伙伴一定要接着了解一下。 “有颜” 不得不说,颜值设计方面ORICO一直是非常用心,这只奥睿科USFD-I快闪U盘非常有质感,金属的材质耐磨防生锈,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和散热效果,合金精工工艺,瞬间提升了产品的逼格,看起来高端大气。 容量方面,它有128GB、256GB、512GB和1T等4种容量可选,提供USB-A和Type-C两种接口类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自由选择容量。 但配色方面,目前只有银色可选,金属银色还是非常的有质感的。此次体验的256GB版本,日常使用基本够用了,如果是视频剪辑师、视频自媒体玩家,可以考虑入手更大容量的。 体验的这只USB-A口就不如Type-C接口的流行,对于一些C口的电脑或者手机来说,就更适合了,但是USB-A口的USB接口更为广泛,老设备都是A口,兼容性更强,这个就看个人需求了。 除了好看,小巧是它的另一大亮点,日常携带可以放在包包里、口袋里,都很合适,不像普通的移动硬盘,还得备个硬盘包。 除了U盘之外,ORICO还提供了一根黑色挂绳,这样我们可以拴在钥匙串上,挂在电脑旁边也很好找,进一步防止U盘的丢失,很贴心。 “有料” 这只256GB的奥睿科USFD-I快闪U盘,支持USB3.2 Gen1高速传输协议,实际可用容量238GB,这个表现也是属于正常范围,接下来通过几个小软件测一测它的性能表现。 通过CrystalDiskMark实测,这只奥睿科USFD-I快闪U盘的读取速度达到401.05MB/s,写入速度达到356.88MB/s,4K随机读取速度为18.72MB/s,写入速度为26.55MB/s。 通过AS SSD BenchMark进行测试,它的顺序读取速度达到375.66MB/s,写入速度达到255.11MB/s,4K随机读取速度达到17.91MB/s,写入速度达到25.10MB/s。 因为笔者的设备是USB3.1接口,所以并没有达到官方测试数据,等我的新笔记本到了,就能够让它尽情发挥极速性能了。 那么它实际传输文件表现如何呢?通过在电脑上传输10G左右的大文件,可以看出它的平均读取速度可达350MB/s,平均写入速度可达236MB/s,日常传输大文件大视频是不成问题的了,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办公效率。 而传输40G左右的超大文件时,ORICO USFD-I快闪U盘依然可以保持很稳的读写速度,尤其是读取性能上,几乎是一条直线读取下来的,很稳!这个硬件条件下的速度表现也很令人满意。 最主要的是,它在传输大文件时速度稳定在一个值,这样稳定的不掉速传输,对于文件来说也是一种保护,不像有些U盘,传输文件速度波动很大,对U盘和数据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小结” 综合来看,这只奥睿科USFD-I快闪U盘有着精致的外观设计,读写速度也能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能够满足日常所需!当然,U盘的读写速度还是因设备而异,如果主板不支持USB3.0的话,速度可能就会低一些。它全程高速拷贝、平稳传输不掉速的畅快体验,比较适合视频剪辑、短视频创作者、摄影师等人群,或者是看片达人也很适合哦! 建议方面,U盘的挂绳可以更精致一点,而且设计成跟U盘的盖子连在一起,这样U盘的盖子也可以防丢,岂不更好? 奥睿科(ORICO) 快闪U盘高速大容量金属优盘读写不掉速Typec读450MB/S写350MB/S 【A口】高速读写不掉速快闪U盘 256GB 京东:¥339 去看看 <更多>

数码百科 晒物 2022-09-13 10:39

传统U盘在速度上已经逐渐到达瓶颈上限,而最新的快闪U盘在稳定和速度上都要更加出色。对于注重工作效率的出差党来说,这款ORICO快闪U盘,完全可以满足我的日常工作需求,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 简单开箱 出于长远考虑,为了避免容量太小带来捉襟见肘的尴尬,512G的存储容量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配置选择了。 在传输协议方面,ORICO快闪U盘支持USB3.2 Gen1协议,理论最大传输速度可以达到5Gbit/s。 包装盒设计简洁,内部固定泡棉把U盘固定的非常牢稳。包装内还附赠了一条便携手绳。 二 产品细节 这款ORICO快闪U盘采用的是铝合金外壳,金属质感满满,U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也更容易向外部导出,避免了由于温度过高,而造成U盘降速的情况。 U盘侧身打印了ORICO的商标LOGO,还有UFSD1的产品型号,整体设计还挺好看。 接口方面,这款ORICO快闪U盘拥有A口和C口两种方案,为了配合各种便携设备使用,我选择了type c格式的接口。听闻Iphone都要换C口了,也是大势所趋了吧。 三 性能测试 最近这些日子我一直都在使用ORICO快闪U盘,在速度传输方面,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稳定,不会像传统U盘那样出现过山车的传输速度,特别是大容量文件,避免了工作时,眼睁睁看着U盘速度降到谷底的尴尬。 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已经基本普及了usb3,2Gen1的传输协议,在与同事之间的数据传输上也很方便。 先来用当下最流行的CrystalDiskMark进行测速,官方宣称读取速度411MB/S以及写入速度350MB/S,都已经完美达标。 AS SSD Benchmark这款测速软件,在计算方式上与CrystalDiskMark略有不同,所以结果会略低一些,但也差不了多少。 在零碎小文件的读写速度上,ORICO快闪U盘的表现也不错,基本都能到300MB/S写,400MB/S读的速度。 拷贝一个6.36G大小的文件到ORICO快闪固态U盘中,在win10系统下的写入速度,稳定在265MB/S。 把刚刚写入的文件,再读取出来写入到电脑硬盘中。6.36G容量的文件,一转眼就复制完成了。 完成以上测试后,在U盘的外壳测温,温度是35摄氏度。由于ORICO快闪U盘采用了导热性能极佳的铝合金材质外壳,所以手感只停留在了温热的状态。 四 使用感受 用WIN TO GO将win10直接装进U盘,出门在外也无需担心,任意一台电脑都可以当作自己的主场,熟悉的软件工具都可以信手拈来,还可以帮助同事排除电脑故障,重建系统。 通过附带手绳,体积小巧的ORICO快闪U盘可以拴在手腕,可以放进衣兜,背包里随身携带。 这款ORICO快闪U盘支持三年“只换不修”的售后服务。铝合金外壳不易损坏,基本上只要不丢就能换新。 而且更重要的是,三年换新政策,对于写入量无要求。三年质保期内可无限制随意读写,可玩性大增啊! 相较传统U盘来说,ORICO快闪U盘在读写速度和使用寿命上,都有较大的提升,做个随身系统盘,游戏盘,工作分享盘,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 奥睿科(ORICO) 快闪U盘高速大容量金属优盘读写不掉速Typec读450MB/S写350MB/S 【A口】高速读写不掉速快闪U盘 128GB 京东:¥209 去看看 <更多>

青春向荣 晒物 2022-09-09 16:40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最近一段时间,私有云或者个人家庭NAS这样的概念被屡次提起,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产品。有的朋友没想明白,其实道理也挺简单的。随着“听我说谢谢你温暖了四季”的不断爆发,居家办公等需求也不断增加,自然对私有云的需求不断增大。我也入手了绿联的这款DH2100私有云套装,与大家分享。 我见到有的朋友说,放XX云盘不好吗?那我只能说,你没挨过毒打。我的个人观点是,任何云盘都不靠谱。先不说咱们宽带的速度,特别是上行速度不足以胜任把云盘当成常规备份的手段。就说云盘上各种莫名的资料丢失,你就受不了。现在的在线云盘都有AI巡逻机制,会处理掉你存的《它所认为的“不合适内容”》,而且无任何通知,最重要的是基本无法申诉和恢复。 请注意,我说的并不是指你存的一些动作大片,而是正常内容被误判为不合适内容。图片也好视频也好,误伤的概率真的不小,然后内容没了之后你是不知道的,没有任何通知。等你要用的时候,才发现资料没了,呵呵。 入手的是带希捷酷狼NAS盘的2Tx2套装,这一台私有云打算主要用来装照片,所以容量是完全够的。至于双盘位,双硬盘,空间如何安排?我是建议上Raid1,备份是任何数据安全的基础,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说明书并不复杂,主要讲了一下硬盘的安装,老手不看也可以。主要还是怕有的新手大力出奇迹。 配件方面,基本所有的操作都可以通过手机APP来执行,所以除了电源适配器之外,还有一条网线。当然,机子也是支持无线连接的,这也是现在的大趋势。 让我们来看一下NAS的本体,圆圆润润的更加亲民,也正好与四四方方的专业级NAS做个区别,毕竟这种私有云主打的是方便易用,全家阖欢。 机身的接口也非常简洁,正面往上是几个状态指示灯,下面是Type-C和USB3.0(USB3.2 Gen1)的接口,背面是散热口,RESET针孔,USB2.0,网线口和DC电源接口。 硬盘的安装很简单,上面这个盖按一下,咔嗒一声就开起来了。平时盖上,可以防尘。 双盘位的机子,两个硬盘对称着放,硬盘支架和机身上还有箭号对应,确保不会安反。毕竟有的朋友信奉大力出奇迹,电子产品可别。 拿出硬盘架,我们偷偷看里面。中间是电路板,下面是接口,更底下是散热风扇,风从下往上通过两块硬盘,再从机身后方上部的散热孔带走。 硬盘支架同时支持2.5寸和3.5寸的硬盘,2.5的话通过4个螺丝锁在左上角,3.5直接使用原装的扣条即可。 把左右两边的扣条拆下来,把硬盘放进去,再把扣条安上,两边各3个扣点,正好对应硬盘的3个螺丝孔,免工具安装,还是非常舒服的。 话不多说,准备上机。机子没有电源开关,通上电就自动开始工作,当然我们连接上之后可以通过APP操作开关机,这个后面再说。如果在同一个局域网内,APP可以直接扫到,当然也可以通过扫描机子上的二维码来配对。首次使用都要先格盘,这里我直接选择Raid1模式了。 初始化完成之后,便可看到硬盘信息了。同时我也试了一下无线功能,然后把有线网线拔掉,一样可以连接和使用,当然仅接无线的话,速度怎么样就得看路由器了。入手绿联DH2100私有云,我的第一需求是备份手机上的照片和视频,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备份功能。 手机我用的是一加Ace Pro,全新的骁龙8Plus在性能,功耗和发热控制上都做得相当不错,再加上16GB大内存,512GB存储,150W超级快充配4800毫安大电池,是当之无愧的性能旗舰。拍照方面,索尼IMX766的主摄还支持OIS光学防抖,以及200万像的独立微距头,对我这种拍产品的很实用。一加Ace Pro屏幕也用上了OLED柔性直屏,120Hz刷新率和720Hz采样率平时打打游戏也是非常顺手。所以在一加Ace Pro机子上,我有不少的照片、视频、截屏、录屏。定价比红米还便宜,我是看不懂了。 备份的速度,应该主要取决于路由器性能了。首次备份之后,后面可以执行增量备份,还是挺快的。自动备份完成之后,自动生成相册,在里面就可以看到照片了。我们可以设置是否进行自动备份,频率多少,网络限制等(比如不使用流量备份,仅在WiFi下备份等),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选择。 在我们实际的使用需求当中,除了本地私有云备份,与在线云盘之间的互动,以及外接本地U盘、移动硬盘的需求也是十分实用的。绿联云集成了与百度网盘深度合作的插件,可以直接登陆百度网盘账号,进行上传下载操作。我用我非VIP的账号登了上去试试,每秒下载速度在70KB左右,比我在电脑上1Bit/s的速度好多了。而U盘方面,我直接拷一个大视频文件进NAS,100多MB每秒的速度已经是U盘的极限了,如果插固态的话速度会更快。 私有云还有另一个用途,就是作为家庭媒体中心来使用。我家里的武则天就经常说,想看XX电影或者电视剧,而她又不会在线折腾,最佳方案,就是下到网盘里直接访问。我先试了一下MKV封装外挂字幕,4K 10Bit的视频源,播放非常流畅。 又试了一下更高规格的高码率4K HEVC Bt.2020 HDR视频,播放仍然非常流畅,这令我有点惊讶。绿联DH2100用的是ARM Cortex-A53架构,4核4线程,频率1.4Ghz的Realtek RTD1296,实际表现非常出色。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使用绿联内置的播放器,播放体验非常好。不仅容器和视频、音频格式的支持都非常完善,我手上各种视频源的字幕和音视频都完美支持。而很多人注重的一个体验,快速拖动的响应速度上,也是非常惊艳。说句可能会让你觉得我在吹牛的话,我在10700K的机子上本地播放,响应可能都没这么快。虽然这也与播放器、分离器、解码器等设置有关,但确实能看出绿联云在这一方面下的功夫。 可能有小伙伴会发现,从刚才起我就一直用的是手机在操作。是的没错,现在这种私有云其实主打的就是手机APP完成所有操作,家里老人小孩也能轻易使用。但话说回来,PC端软件自然也是不会少的,而且也会有一些PC才能享受到的功能。首先,我是把网线拔掉了的,只接WiFi,只要路由够强劲,体验上与有线无异。 在PC上,最实用的功能还是Samba服务了。简单来说,就是Windows能用的局域网共享盘。 通过局域网IP地址,我们就能直接访问NAS里面的数据。也可以像以往局域网多台PC的操作一样,给它映射一个Z盘之类的。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时候我们最好手动指定一下NAS的IP,给分配一个固定的,否则DHCP有可能导致IP地址变化。 在使用体验上,这种家庭NAS私有云确实有针对性的做了不少优化和开发。你说可供折腾的余地,那肯定比不过专业NAS,但是一般非极客供家庭使用的话,这种的易用性反而更不错。值得一提的是,我在APP里还看到了UPS支持,虽然我目前手头并没有,但为了保证数据安全,肯定也是需要添置的,到时候再另外跟大家分享。 感谢大家观看,喜欢的朋友帮忙点个赞和关注吧,我们下期再见。 绿联私有云DH2100 Nas网络云存储(双盘位 配2×4T酷狼硬盘)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存储硬盘服务器 二次加密 京东:¥2299 去看看 <更多>

波导终结者 晒物 2022-09-09 14:39

移动存储盘,通常使用USB接口来进行数据的快速存储,后被亲切称呼为“U盘”。犹记得多年前入手我人生第一个MP3播放器(兼U盘功能),当时只有128MB!没错,就是128M……在那个软盘还在正常使用的年代,128MB已然是走在时代潮头。 时光荏苒,当然也伴随着时过境迁,如今数字化产业发展迅速,人们传输的文件也相应呈几何级式增加——原来一个MP3仅仅3MB左右,放在MP3播放器里真的嗨上许久……而今随便一首无损音乐也要10MB起步,高清电影动辄2GB起步,蓝光电影甚至10GB起步。 “屁股决定脑袋。”底层需求带来大容量存储设备需求。 不论是和朋友间的追剧资源共享,还是办公使用,我这一堆新老U盘,最大也只有32G容量,纷纷陷入容量不足的窘境,在我的生活环境中,这是一个根本没法长期使用的容量;而偶尔打短的使用,也让其变得十分鸡肋,大容量U盘的需求愈加迫切起来。最终我拍板入手ORICO快闪U盘(256GB),品牌信赖,价格也还能接受。 网购的速度很快,这一份快递并没能让我等太久,就已经到货。奥睿科家族式的蓝白配色包装,似乎我早已料定,整体清爽有加。 U盘主体、挂绳、说明书则是全部配置了。U盘已经是非常普遍、纯熟的市场产品之一,说明书的配备还是过于严谨了,毕竟“即插即用”属性已定,用起来全部随心。 U盘通体被合金材质包覆,入手有点分量,入手丝丝冰凉沁润,还是比较舒服的。金属外壳的纯物理属性也是天然优势,磕碰、掉落等外力撞击时的自保能力也会相当强悍,数据安全很重要。 这款U盘有USB-A与USB-C接口两个版本供选择,支持的协议都是一致的,均支持USB3.2 GEN1协议。在A口与C口之间,我考虑到在公司范围内,C口基本是没办法使用,于是乎就选择了通用性更好的A口版。 周身遍布金属,U盘整体高级感提升;尾部预留有一个挂绳孔,随机附带的挂绳有了安身之所,长期挂载不丢失。 侧面筋骨分明,印有ORICO品牌LOGO,空间被完全利用。 上文有提及,这款U盘支持USB3.2 GEN1高速传输协议,内部使用固态才会用到的主控芯片吗,在这个角度上已经和固态硬盘走在同起跑线上,让我更加期待。 ORICO快闪U盘官方标称读取速度411MB/s,写入速度353MB/s,接下来我们用多软件验证一下,看看Ta实际表现如何。 CrystalDiskMark测试后发现了奇怪现象,不仅完全覆盖U盘官称411MB/s读取、353MB/s写入的速度,甚至在写入速度上还小有超车,达到365.11MB/s。 AS SSD Benchmark的表现向来是跑分偏低,读取389.77MB/s、写入337.98MB/s的整体表现也在预期内。 TxBENCH继续测试,411.006MB/s读取、355.163MB/s写入的表现与标称数据相当接近。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表现如同AS SSD Benchmark一样,整体表现偏低,带来387.81MB/s读取、334.31MB/s写入的表现。 ATTO跑磁盘基准,拉上一波可以发现,ORICO快闪U盘在512KB之后就呈现出相当稳健的一面,读写数据相差无几,我们也可以推断U盘的长效稳定性,应该是相当优秀的。 传输几部电影试试看大文件,查看ORICO快闪U盘传输实测表现。传输一直稳定在130+MB/s左右,稳如老狗。 20几个G过去,整体速度曲线相对平稳,全程无掉速的表现着实奈斯! 我的主板支持GEN3.2,不过一般使用的话习惯性插机箱前置USB接口,也是可以支持USB3.1,稳定传输可达100+MB/s,完全够用。 时下手机和相机基本都支持4K视频拍摄,带来更加清晰画质的同时,视频文件尺寸占用更大空间,小容量的U盘很难容纳诸多素材。 奥睿科(ORICO)快闪U盘的大容量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在视频文件成品之前,偌大的素材堆积并不会给存储设备带来困扰。 新版技术的优势就在于能够“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这款U盘能够在支持USB3.2的同时,向下兼容USB2.0,也就是说一些老设备还是可以握手识别使用。 我的这台笔记本电脑也是用了几年,是妥妥的“老朋友”,USB接口最高也只支持USB3.0,搭配使用也是没问题的。 我经常会需要把工作带到家里去做,U盘是一定要各类电脑都能应用滴~这可是解了我的燃眉焦虑~ ORICO快闪U盘兼容Windows、MacOS、Android等系统,拓展使用场景就更多了~ 台式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其他搭载安卓系统的设备,都是可以共用。 如果脑洞开得足够大,还可以利用大容量来做文章~~256G的大容量,如果存满歌曲文件放在车内使用,也不失是一个装bility的好机会!试想,当朋友坐在车内,我们可以自信问朋友:“想听谁的歌?”打开本地无损音乐文件夹,让Ta看到林林总总的各类歌曲,惊掉下巴~~~ 移动存储也许会有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最重要,像极了爱情。这款ORICO快闪U盘(256G),如此大的容量,让我有了拿U盘当硬盘用的底气! 奥睿科(ORICO) 快闪U盘高速大容量金属优盘读写不掉速Typec读450MB/S写350MB/S 【A口】高速读写不掉速快闪U盘 256GB 京东:¥339 去看看 <更多>

伟小闲 晒物 2022-09-09 11:19

前段时间,我将手中的笔记本进行了升级,性能更加强劲了,也更轻薄了,端口也齐备了,雷电4口也安排上了。不过有一个小问题就是电脑不能额外增加固态硬盘,这就导致硬盘扩容方面确实有了些小烦恼。 加上之前手中闲置了一块读写超过3500Mb/S的M.2固态硬盘,我也想将这块固态硬盘利用起来,最开始我用了之前手里那块支持10Gbps传输速率的M.2固态硬盘盒,不过感觉总差点意思,性能也发挥不出来。 外观与设计 挑来选去,最后入手了这台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选择这款奥睿科M.2固态硬盘盒的主要原因就是其速度更快,兼容雷电3/雷电3接口,最大能够支持40Gbps传输速率,最大尺寸4T硬盘,而且颜值还非常不错。 从外观方面来看,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采用的是全铝合金的设计,质感和手感出色,加上这个银色,我感觉跟我的桌面搭配起来还是非常协调的。 在设计方面,这款硬盘盒采用了两段式的设计,上半部采用了非常平滑的设计,下半部分则是条纹状的设计,既保证了良好的手感与防滑,也能有效提升硬盘盒的空气接触面,提升散热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数据接口旁边的”40“字样,这代表着这款M.2固态硬盘盒接口支持最高40Gbps传输速率。 仔细观察,这款硬盘盒的做工还是非常精致的,整体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颜值非常不错。 在配件方面,这根最高支持40Gbps传输速率的数据线也必须是这个告诉硬盘盒的必备品,毕竟如果自己额外购买的话也不便宜了。 和以往大多数硬盘盒标配一根USB-C口的高速数据线不同的是,这次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标配的数据线搭载了两种接口,不仅仅能够支持高速雷电口,也方便用户在普通笔记本上使用。 拆解与安装 我之前也入手了一款常规版本的M.2固态硬盘盒,对比了下这次入手的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在体积方面,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还是要大上一圈,不过这个尺寸依旧不算太大,携带还是非常方便的。 取下后盖对比了下,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采用的是固定的线路板,并且线路板的尺寸更大,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突出硬盘盒的高速度,这块线路板采用了红色的主色调。 对比了下两块PCB线路板,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的板子设计更为复杂,单元也更多。 PCB线路板正面,纹路清晰,贴片齐整,针脚密实,做工相当不错。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采用的是Intel JHL7440+JMS583双主控芯片的组合,相较于以前很多设备采用的JHL6340以及JHL6540方案,这个方案的传输稳定性以及传输速率都更加出色。 在安装的时候,我们只要将硅胶导热条贴合在M.2固态硬盘上,再装上散热马甲,装回硬盘盒就OK了,安装起来还是非常简单方便的。 好马配好鞍,这速度真爽 有了速度更快的M.2固态硬盘,有了搭载雷电3接口的笔记本电脑,再加上一个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好马好鞍好跑打,那么实际测试的读取速度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我测试的是一块aigo P3000 Pro M.2固态硬盘,这块固态硬盘官方公布的最大读写速度为3500 MB/s。 我首先使用CrystalDiskMark能够对存储设备在连续读写、512KB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测试。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搭载固态硬盘盒后,这块aigo M.2固态的表现非常出色,顺序读写速度可达3341.06MB/s、3027.71MB/s,4K随机读写则达到了51.94MB/s、106.19MB/s。 我又接着用另外一款软件Radom Write进行了读写测试,从结果来看,读速3151.14MB/s,写速为2722.56MB/s,虽然没有达到 CrystalDiskMark那么出色的数据表现,在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的加持下,这个传输速率已经达到了大多数用户的使用要求了,也基本上将这块M.2固态硬盘的水平全部发挥出来了。 接着,我尝试通过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往电脑传输文件,从结果来看传输速度能够轻松稳定在2GB/S左右,拷贝一部30G的蓝光电影,十几秒钟就能搞定,这个速度也是没谁了。 实际体验出色 从测试来看,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在固态硬件以及雷电4口的支持下,传输表现还是相当出色的,那么实际操作的时候,变现如何呢?我最近在使用电脑的时候,采用了分屏的方式,左边的显示器显示内容为播放固态硬盘盒内蓝光电影,右边正常使用操作。不管是在电影拖动、暂停、播放等操作上都非常顺畅,在笔记本屏幕上操作内容也不会产生冲突。 接着我试着用剪辑软件对我平时的一些视频素材进行剪辑测试,并且通过软件对平时拍摄的一些图片进行处理,在读取固态硬盘上的视频或者图片内容的时候,响应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从我个人一段时间的体验来看,依靠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强大的读取与传输能力,能让我在使用这块M.2固态硬盘的时候,基本上不用可以考虑是随机自带硬盘跟外接硬盘的区别。 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也测试了下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的温度,在室温32℃的环境下,硬盘盒在工作后的温度在45.6℃,这个温控表现还是不错的。 综合来说,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搭配我的告诉M.2固态硬盘,用来充当我这台搭载雷电4接口的笔记本的硬盘扩容再合适不过了。这样的组合既解决了很多笔记本电脑无法自行加装硬盘的烦恼,也能帮助我通过外接硬盘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空间,最重要的是还能发挥M.2固态硬盘再速度上的绝对优势。加上颜值不错,安装简单,奥睿科USB 4.0 M.2固态硬盘盒存放电影、照片和一些工作和学习资料还是非常安全的,调用速度也非常快。不过说实在的,一个支持雷电3/雷电4接口的M.2固态硬盘盒价格还真有点高了,入手得有点肉痛,不过如果能给电脑增加到一个4T高速硬盘空间的话,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 奥睿科(ORICO)M.2 NVMe移动固态硬盘盒USB4.0兼容雷电3/4 笔记本电脑SSD外置盒全铝 内置散热马甲 M208C3灰 京东:¥999 去看看 <更多>

不黑无数码 晒物 2022-09-08 17:29

题记 U盘应该是当代打工人必备的一个数码产品,平时免不了要保存一些重要文档资料,网盘固然可以,但是并不是很方便,所以U盘的地位一直没被取代反而蓬勃发展,最近几年各家厂商都推出了固态U盘,相比于普通U盘有了更高的传输速度,也方便保存一些大容量文件,最近入手了雷克沙P30这款U盘,具体表现如何,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外观设计 ▲包装比较商务风,相比其他U盘简单的透明塑料包装更加精致一些,包装正面是产品图和型号信息,U盘容量为512GB,采用USB 3.2 Gen1传输标准协议,右下角是速度标注,读取和写入速度可达450MB/S。 ▲包装内的配件信息比较简单,U盘主体,还附赠了一个牛皮保护套,平时U盘不用时可以收纳起来,避免在包里产生划痕,设计还是非常贴心的,也不用自己再单独配置了。 ▲雷克沙P30采用锌合金外壳,工作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整个U盘拿起来还是挺有分量的,实测重量为33.5g,相比一般的U盘要更重一些。 ▲U盘采用伸缩式工作原理,内层结构是光面材质,上面标注有「Lexar」的LOGO,实际使用手指推拉时这个凸起的LOGO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效果,实用性更强,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底部有一个镭射圆盘装饰元素,圆盘元素倾斜45°,这样斜切装入保护套也更容易一些。 ▲正面靠上的位置有一颗指示灯,工作时显示白色。USB接口是蓝色的,也对应了USB3.2接口的。 ▲背面标注了产品型号和容量信息,靠上的位置有防滑条设计,使用时更加友好。 使用以及速度测试 ▲第一次使用,U盘的存储已经分好可以直接使用,512GB实际可用内存为462GB,文件系统默认为exFAT,这样无论是Windows还是MacOS都能够很好的兼容使用。 ▲雷克沙P30采用慧荣3282主控芯片方案,单芯片USB3.2 Gen1接口设计,同时集成了SSD控制器,相比之前桥接芯片方案体积可以做到更小,拥有双通道设计,对市面上各家的闪存颗粒兼容性也非常不错,低功耗设计不需要外接电源即可实现数据传输。 U盘内还内置了Lexar官方加密备份软件「Lexar DataShield」,可以将U盘存储的私人文件放进保险箱里,访问需要输入密码才能查看,给敏感数据多一层保护。同时「Lexar DataShield」还有备份的功能,可以将U盘里的重要数据备份到主力电脑内,这样万一U盘丢失找回数据,这个备份是自动的,连接电脑后点击即可操作。 速度测试 首先使用CrystalDiskMark 8.0测试,顺序读取速度460MB/S,顺序写入速度450MB/S,多轮测试,读写速度基本都能保持在450MB/S,结果符合官方标注的速度,对于U盘来讲,这个速度已经非常不错了,完全够日常导出数据使用。 AS SSD Benchmark的测试结果基本上接近于官方数据,它的测试结果整体比前者低一些,这个是正常的。 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数据也能达到官方说的读写速度450MB/S,整体的读写数据变化还是非常稳定的。 文件传输测试 具体的文件拷贝测试就需要考虑到测试电脑的性能配置了,以我这台电脑主机i5-9400F平台为例,拷贝15个总容量5.3GB的文件,读取速度可以达到363MB/S,拷贝时间15.8秒,写入速度为243MB/S,拷贝时间23.6秒,对于U盘来讲,这个速度还是非常不错啦,日常进行大容量文件拷贝不会耽误太多时间。 日常使用 高速固态U盘相比于PSSD在使用上有更大的灵活性,最直观的优势就是小巧,移动办公使用非常便携,使用时也不用再连接多余的线材,电脑拖着小尾巴,直接即插即用,USB3.2接口普及率也比较高,兼容性更好,不同电脑使用基本上不会出现速度差距过大的情况。 个人使用来讲,作为设计师需要定期整理保存以往的设计源文件,也就是设计文件归档,有些单个项目的文件+素材容量就达到好几个G,再加上平时还需要积累搜集优秀设计资源和案例提升审美感觉,日积月累就是很大的量,这些文件资源有时候还需要调用查看,在公司还好,主要外派驻场的时候要查看文件就很麻烦,这时候一个高速固态U盘就很有必要,PhotoShop直接在U盘里打开源文件,速度就很快了,这样随时查看,随时编辑调用,不会耽误日常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工具选的好,下班回家早。 总结 通过以上的体验可以看出雷克沙P30这款高速固态硬盘整体的表现还是非常优秀的,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速度表现都能满足办公一族的使用需求,如果是日常上班族其实128GB版本就足够日常使用了,价位目前最低能到159元左右,而且附赠牛皮保护套,还是非常有性价比的,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雷克沙(Lexar)128GB USB3.2 高速U盘 P30 读速450MB/s 畅享固态般的传输 京东:¥189 去看看 <更多>

哆喵呜 晒物 2022-09-08 09:39

随着生活的不断提高,音乐成了生活当中的一个调味剂,而对于音乐的音质也有很大的提高,听音乐的工具当然也有所不同,其中音箱最为广泛,深受大众的喜爱,不过对于输出的线材有很多种的选择,其中发烧友对于输出的线材要求很严格,而是如何一款音频线才能打动发烧友呢? 今天我们我想给所有的发烧友分享一款来自开博尔的HiFi音频线,“开博尔镀银卡侬线”开博尔镀银卡侬线线材一共有以下几大特点,和我使用的一些心得体验,我将以文字的形式为发烧友小伙伴们列举到以下方面,以供发烧友的小伙伴们选择。 1.首先这款线材采用了HiFi级的专研线芯结构,而且还有开博尔实验室自研全镀银21AWG的线芯的加持,使其声音更加的通透,当然开博尔对于他的定位还是很清楚的(背景漆黑无杂音,声音纯净无杂质,沉浸高保真)让其更好的还原声音的纯真度。 2.作为整条线材最后的成品,他的发烧音频线采用了镀银线和银锡线两者结合的方式来呈现给大家,使其更加的通透,当然他还可以避免不同角度弯曲以及磨损等。 3.除此之外还有176编镀锡铜编屏,让其屏蔽率高达95%,极大程度的增大音质传输速度,让信号无阻碍,在不同环境下让音质更加的纯粹干净。 4.当然他的接口适用于各种设备,适用的范围的非常广泛,以下两个就是卡侬的接口。 5.HiFi的调校让其三频在不同音频上有着不同的表现,不同程度上丰富你的听觉层次效果,让你感受到声临其境是怎么样一种感受,说实话真的是不错。 说到这里很多小伙伴就问道了,那么到底真实感受是怎么样的,那我只能用一个字来回答“棒”,为什么这样说呢,在我使用这条音频线连接音箱的时候,我试着播放了一首“天上飞”线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这首歌的低音非常低,当我播放到高潮的时候,果真是和在现场听的一样,低音压的非常重,真的是声临其境一般。 如果你是一名发烧友的话,这款线材非常值得入手,而且价格也很便宜,也是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做工和用料非常足的厂家了,在我使用的这些天,这款线材真正的给我了一场又一场的听觉盛宴。 以上就是我对于“开博尔镀银卡侬线”的认识和总结,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不得不说开博尔这些年的积累的经验都累积到了这里,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开博尔镀银卡侬线都将会是发烧友们的不二选择,心动不如行动,所有发烧友们赶快冲一波吧! 开博尔(Kaiboer)卡农线镀银公对母平衡线公对公音响麦克风XLR卡侬线音频线 公对母2米 京东:¥229 去看看 <更多>

小鑫哦吼 晒物 2022-09-06 18:09

前言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怎么在NAS上轻松玩转Docker,分享一下我体验的绿联私有云NAS内容。 目前绿联有三款私有云NAS,分别是两款ARM架构的NAS和一款X86架构的NAS。 DH1000和DH2100都是ARM架构的NAS(Realtek RTD1296 ARM Cortex-A53 1.4GHz四核处理器),内存均为2GB DDR4。 DH2600是今年绿联首款新出的X86架构的NAS(Intel Celeron N5105 2.0~2.9GHz四核处理器),可玩性要比ARM架构的NAS更丰富,特别是加入了Docker容器化的玩法。 开箱 天猫、京东上都有空盘版裸机单卖,正好手里有闲置下来的3.5英寸机械硬盘:3TB容量,也想在NAS上玩Docker容器化部署。好在京东物流很给力,包装盒没有出现挤压磕碰的情况。 从纸皮箱里拉出来才是这款DH2600的包装盒,因为是拿手机随手拍的就不要太介意画质了,发虚那是你眼神不太好的缘故。 包装盒的背面有详细的产品参数和卖点。 至少不会说这个NAS摆放在家里太突兀了,要知道太有科技感的电子产品会显得跟居家生活格格不入。DH2600的造型整体上升了一个层次,相对比DH2100、DH1000来说好看太多了,反而这样的造型会更容易融入居家生活。 新手初次使用建议一定要阅读使用说明书,包装盒内标配了一根6类RJ45网线(CAT6A),小袋子里装着8颗螺丝和1个十字螺丝刀。 绿联DH2600采用了外置的电源适配器,这也是目前很多NAS品牌使用的供电方式。如果是NAS内置了电源模块,那绝对会成为NAS内部热量堆积的发热源,换成外置电源可以有效杜绝了NAS内部热量堆积导致硬盘温度升高的问题。 可以看到绿联DH2600的电源适配器是航嘉(HuntKey)代工的,电源适配器输出:12V-5.0A(60W)。可以看到电源适配器的整体做工、品控和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结构 双盘位的硬盘仓位,抽拉式的硬盘支架也很方便。 硬盘仓的支架采用了伸缩结构,3.5英寸机械硬盘可以直接安装。2.5英寸机械硬盘或2.5英寸固态硬盘就需要通过那袋螺丝来固定,通过十字螺丝刀拧紧螺丝固定即可。这里我拿了一块Intel 200GB SATA SSD来作为测试的载体,读写性能还是不错的,可以模拟日常使用的硬盘加载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硬盘仓支架左下角的硬盘孔螺丝是可以拆卸的,其余的3个硬盘孔螺丝都是固定的无法拆卸,安装SATA SSD需要拧下那颗左下角的硬盘孔螺丝。 绿联DH2600的背面I/O接口有:USB-C(USB 3.2 Gen 1,5Gbps)×1,USB 3.0(5Gbps)×2,2.5GE千兆网口(I225V网卡)×1,DC 12V供电口×1。绿联NAS内部散热就是靠背后的这个大风扇提供主动散热。 绿联DH2600标配的是一根4GB容量的三星DDR4 3200MHz内存,我嫌容量小就直接给换了一根16GB容量的联想DDR4 3200MHz内存。绿联DH2600有两根SO-DIMM内存插槽,官方详情页面说是最大支持16GB内存,实测单根16GB内存也能正常识别,那就意味着两根16GB内存条可以支持扩展32GB的内存容量。 iOS客户端 iPhone手机需要去App Store上下载绿联云app。首次使用需要绿联DH2600插电联网,手机打开app进去扫描到NAS提醒连接绑定设备即可,首位用户默认是管理员。绿联DH2600联网后就收到了固件版本升级,下载速度取决于你的网速,升级大概要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升级期间不要断电断网就行了(防止变砖)。 在存储模式中盘位信息会显示你在用的硬盘,初次使用必须格式化才能正常使用。 绿联云app,首页可以查看到绿联DH2600上硬盘容量的使用情况,更多服务里还有一些支持的功能。我个人认为最实用的功能就是自动备份、迅雷下载、百度网盘、记事本。 云端就是本地NAS,智能分类依据足迹、回忆进行自动归档,手机就是app读取到图片的照片、视频等个人图库数据。我个人倾向于手动备份,对于女孩子来说自动备份在使用上会更便利一些。 绿联DH2600支持两块 SATA 硬盘和两块M.2 2280 NVMe SSD(PCIe 3.0),其中M.2硬盘可以设置为存储加速包,有点类似Intel的傲腾加速原理,通过SSD给机械硬盘来提速,当然,SSD 也可以直接建立存储空间。 因为我这边用的是ZTE AX3000巡天版,用两台做有线Mesh组网,因为路由器是千兆口,所以这里绿联DH2600显示的网络状态是1000Mbps,如果是接到2.5GE交换机上网络状态会是2500Mbps。 绿联私有云NAS对固件更新还是比较频繁的,基本上绿联官方能做到一个月更新一版的固件升级。 还是建议开启DLNA服务,这样手机、电脑、TV都可以访问NAS设备。 这个是绿联DH2600运行状态的情况,可以看到CPU、内存的使用率、网络监控、风扇转速和硬盘状态。这里风扇模式我选择了静音模式,对噪音不太在意的朋友可以选全速模式。 微信小程序 绿联云微信小程序也可以管理DH2600,不过目前只开放了一个迅雷下载功能。适合在公司上班的闲暇时间在微信小程序上用迅雷下载视频,晚上下班回家就可以追剧了。 Android TV客户端 在Android系统的智能平板电视上也可以下载绿联云的TV版客户端。 可以查看到已使用的硬盘容量和设备信息。 这个是绿联云的TV版客户端主页面,分别是:最近播放、视频、图片、音乐、全部文件。 这个是我电脑下载好的电影上传到NAS上,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电影。 不过这个版本的TV客户端播放视频的功能太简单了,缺少切换音轨、加载字幕、播放倍速等功能,说白只适合视频内嵌字幕、单个音轨的视频文件。后面会讲讲用Docker部署JellyFin,在Android系统的智能平板电视上安装KODI来实现视频海报的功能。 上传的个人手机的照片到NAS上,可以通过TV版客户端观看图片。 Redmi智能平板电视(MIUI TV+自带高清播放器)通过SMB文件共享看电影 MIUI TV自带的高清播放器添加绿联云DH2600(开启SMB服务)后可以直接进NAS上看电影,而且支持字幕设置去自动下载字幕。 也支持通过MIUI TV自带的高清播放器进行音轨选择,非常适合MKV视频文件内嵌国语、粤语、英语等多音轨的电影进行手动选择。 用MIUI TV自带的高清播放器点播NAS上的视频,画质(蓝光1080P画质)依旧是非常的清晰。 macOS客户端 macOS客户端需要去绿联官网下载。建议绿联以后针对macOS适配Intel芯片和Apple芯片的客户端,因为不同处理器平台的转译会影响程序的响应速度。 对于我经常用Mac电脑的用户来说时间机器绝对是必备的救命功能,万一误删文件还能回到单个时间点恢复文件。当然让我想尝试的就是Docker了,要知道有了 Docker就可以实现很多别的功能。 绿联云互传可以实现两台绿联云设备之间,通过在微信、QQ链接发送分享传输文件。对于热衷于分享电影、音乐、动漫等内容文件传输来说,我觉得这是个非常有用的功能。 设备信息,一目了然可以看到硬盘容量的使用情况,运行内存大小。 macOS客户端也支持风扇模式调节。 这是我测试的时候用的硬盘配置:拿了单块200G SATA SSD,无存储加速包。对于SATA SSD来说通过M.2 NVMe SSD加速没有意义,除非是对机械硬盘来加速那才有用。 在拿去给我老婆传媒工作室使用的时候,我给绿联DH2600使用的硬盘配置:一块3.5英寸的3TB机械硬盘,一块Intel 16GB的傲腾内存做存储加速包(只读模式)。对于机械硬盘来说用16GB的傲腾内存加速那才有用。 绿联DH2600支持两块 SATA 硬盘和两块M.2 NVMe SSD(PCIe 3.0)硬盘卡槽。均可以分开单独使用,也支持做RAID 1阵列模式使用。 在macOS客户端上可以看到网络信息。 MacBook Pro Wi-Fi 6无线网卡(80MHz)下无线传输实测,上传速度可达32.4MB/s。 Docker部署容器化体验 首次使用Docker需要仔细阅读了解相关事项。 初次使用Docker需要配置硬盘空间,一般默认就是选择当前的硬盘容量就行了。 通常我们下载镜像直接在镜像管理找到镜像仓库用搜索就好了,选择需要的镜像点下载即可。 我不太推荐后台下载,因为遇到过镜像文件下载特别慢的情况,关掉后又不太清楚下载进度,或者下载有问题也不会提示。通常我都是等下载完成后才使用。 看来Docker还是比较吃资源的,我这里使用的镜像不算多,CPU使用率就比较偏高了,而且16GB内存的使用率也有23%(标配4GB内存肯定是不怎么够用的,如果你想深度的玩Docker还是建议上16GB内存或者32GB内存)。 容器管理有当前在运行的程序。 如果容器有问题,建议直接重新创建容器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好在镜像管理里有本地镜像,不用再重新去镜像仓库里下载镜像文件了。 Docker容器化的一些玩法 【LibreSpeed】 自建NAS上的Docker版SpeedTest本地测速平台,部署过程非常的便捷。这样家里的手机、平板、电脑、TV等终端设备都可以访问本地测速平台进行网速测速。 【HomeBox】 这也是NAS上Docker版的本地内网测速平台,部署过程也是非常的简单,测速的结果也很精准,可以测出当前设备性能下所能跑到的实际数据(多测几次就可以测出最大数值了)。只要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平板电视等终端设备通过浏览器访问都可以进行内网测速。 【MusicPlayer】 MusicPlayer在线音乐播放器,部署一个用来听网易云的音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MuMOV私人影院】 可以在NAS上部署自建一套私人影院,只要采集好资源池的在线视频资源录入,就有了一个专属自己的“爱奇艺”。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的虚假宣传广告和影响观感的活动弹窗广告。 【Navidrome】 部署本地一套以存NAS上的音乐为合集的Navidrome,轻松打造私人在线音乐频道。 【ADGUARD HOME】 对于拦截广告来说ADGUARD HOME的确是很有效果,尽管不能拦截视频广告,大部分网页的活动广告、弹窗广告都能屏蔽干净,ADGUARD HOME用得好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Docker高级玩法【部署Jellyfin】 这个是在绿联云DH2600上用Docker一键部署容器化的Jellyfin服务器。 考虑到绿联云DH2600是采用了X86架构的NAS,Intel Celeron N5105四核处理器是支持硬件加速功能的,可以在Jellyfin上启用Intel QuickSync(QSV)硬件加速。 【手机端】 iPhone上可以下载iOS版的Jellyfin app。 海报 + 视频导图介绍 + 视频、音频、字幕等相关信息 + 演职人员表 + 场景,绝对是不能错过的影音体验。 【PC+浏览器】 浏览器上也可以访问Jellyfin网页版,对于手里有电脑、iPad的用户来说也是不错的观影体验。 【Android TV+KOID+Jellyfin插件】 这个应该算是智能安卓系统TV上最佳搭配组合(Android TV+KOID+Jellyfin插件)了,果然看电影就应该是大屏幕才看的爽,有种类似电影院观感大屏的既视感。 使用总结 绿联(UGREEN)的NAS系统(UGOS)其实更适合对NAS初次上手的小白用户还是非常友好的。用我自己的使用体验来说上手使用难度较简单,在本土化体验方面我觉得做得非常好。也是少有涉及手机(iOS、Android)、电脑(macOS、Windows)、电视(Android TV)、微信小程序都可以通过绿联云客户端进行访问。 尽管这款绿联云DH2600是绿联首款X86架构的NAS,完成度还是很高的,基本上达到了90%。整体的硬件配置相当不错,而且实际内存(最高32GB)和硬盘存储拓展性(3.5英寸机械硬盘双盘位支持最高40TB、M.2 NVMe SSD双盘位支持最高4TB)非常强劲。瑕不掩瑜,我觉得TV版客户端和微信小程序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期待TV版客户端下一版加入加载字幕、切换音轨、倍速播放。 绿联 私有云DH2600数据博士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双盘位 配2*4T酷狼硬盘)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硬盘存储 京东:¥3899 去看看 <更多>

我是四海飘零 晒物 2022-09-06 18:00

把数据抓在自己手里,ORICO奥睿科MTQ蒙太奇移动固态硬盘PSSD实测。 数码时代,曾经风靡的是追求对于数据访问的便利性。所以云盘一时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产品。然而免费的热浪退潮后,人们发现要日夜不停的下载停止服务的数据。还在生存的要为缓慢的下载速度发愁,更有偶发的无法访问的故障,虽然从概率上讲极低,然而一旦发生却很容易一招毙命。 于是自备NAS开始流行, 毕竟谁也不希望把命运交在别人手里。NAS的确是个好东西,墙裂建议大家都装备一个使用,自己的云盘方便多了,也更踏实了。 不过,凡是网络的东西都有个断网的隐患,同时,也受到家里上传带宽的限制。所以作为必要的补充和后备,一个移动硬盘,也是大家需要的。移动硬盘即插即用,高速快捷,无需担心网络速度和安全。同时,随着PSSD移动固态硬盘的流行,以往机械固态硬盘怕跌落、碰撞容易损坏的弱点也不复存在,可以说是入手的好时候。 当今是看颜值的时代,那种古老原始的金属色的外壳已经不能吸引人,大家更在意的是如何抓住别人的眼球,令人刮目相看吗,所以厂商纷纷在外观上面也开始下功夫了。例如ORICO奥睿科新出的一款MTQ蒙太奇移动固态硬盘,就以出众的外观引人注目,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下它的使用感受。 它的外观设计灵感来自于荷兰注目画家蒙德里安于1930年创作的名画《红黄蓝的构成》,三原色组成,辅助以黑色的线条,分外醒目。 将包装盒里的东西取出,我们看有PSSD移动硬盘,一本说明书、以及塑料袋里的一根数据线。可以看到,这个移动固态硬盘的上面,出厂还有透明膜保护,考虑周到。 将保护膜撕掉,这款PSSD移动固态硬盘的本来面目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高亮表面,晶莹透亮,摸上去滑滑的,很是舒适。 它采用了模内镶件注塑,即IML工艺。其工艺非常显著的特点是:表面是一层硬化的透明薄膜,中间是印刷图案层,背面是塑胶层。由于本身正表面覆耐磨保护膜的PET在最外层,有耐磨和耐刮伤的作用,其表面硬度可达到3H,而且会越摸越亮,并可长期保持颜色的鲜明不易退色。 这个移动固态硬盘很是小巧,放在手里也很轻盈,而且也很好看。 它的上下面采用了这个IML工艺,而中间,则是有金属的腰身,泛出优雅的合金色,透出一股高端的气质。 在短端的中央是一个TYPE-C接口,边上有速度标记,这款是10Gbps的,同样款式,还有20Gbps,40Gbps的可以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随机配送的数据线,采用编织线,结实耐用,可弯折度好。 一头是标准的TYPE-C接口。 另外一头则是二合一的接头,支持USB-A和TYPE-C,适应性广。 默认头部是USB-A的,只需从中间拔开,就可以使用TYPE-C接头了。 将TYPE-C的一头接入移动固态硬盘PSSD,另外二合一的接头则接入笔记本电脑,可以根据笔记本电脑自身的接口灵活选择是用TYPE-C还是用USB-A。 然后我们来测试一下,看看这款PSSD移动固态硬盘,是不是能达到标称的10Gbps的速度。 首先使用的是CDM来测试下,我们看顺序读写的速度,读取是1000MB/s,写入是949MB/s,符合10Gbps的标称速率。 换另外一款软件,AS SSD,读取是898MB/s,写入是870MB/s,也同标称基本相符,由于软件测试原理不同,不同软件之间会有所小的差别。 ATTO Disk Benchmark,我们看最后的连续读写数据都是接近1000MB/s。通过几个不同的软件测试,都可以看到这款PSSD移动硬盘符合标称的速率。 HD TUNE的测试结果也是如此。 再来实际的大文件复制测试下。 我们看读取速度,在679MB/s。 写入速度,在633MB/s。 由于实际文件的复制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这个数值也是正常的表现。 安装游戏到移动硬盘,然后直接运行,游戏运行正常。 游戏测试跑分,同在笔记本电脑内置硬盘的结果相似,所以说移动固态硬盘,不仅仅可以存储资料,也可以是随身携带的游戏盘,更加安全灵活可靠。 总的来说,ORICO奥睿科这款MTQ蒙太奇移动固态硬盘,外观靓丽,姿态轻盈。手可盈握,耐磨耐擦。无惧磕碰,安全可靠。存储无忧、方便携带。高速读写,数据仓库。随时取文件,轻易玩游戏,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移动存储工具。 奥睿科(ORICO) NVMe移动固态硬盘(PSSD)蒙太奇系列 USB3.2接口 小巧耐用强兼容1210MB/S 1TB 京东:¥999 去看看 <更多>

如风飞天虎 晒物 2022-09-06 11:59

在选择移动存储设备的时候,我相信大多数小伙伴跟我的想法基本一致,基本上就是体型要小、速度要快、容量要大、稳定可靠。如果要同时满足这些条件,那么我们基本上只能选择U盘了,毕竟相比于移动硬盘,U盘更加便于携带;其次,稳定可靠方面,这基本上是所有存储设备的必要要求,资料安全不仅仅是用户的底线,相信这也是品牌厂商的底线;再有就是容量要大,这个好解决,钱包厚就能解决了;最后速度要快才是难题,一般的U盘传输速度大约在100MB/s上下,超过300MB/s基本上凤毛麟角。这一次,我入手的这款ORICO UFSD快闪U盘应该算是其中翘楚了,官方宣称传输速度可以超过400MB/s,那么其表现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外形方面,从这款ORICO快闪U盘的设计外观与传统的U盘并没有太多区别,应该是非常经典的U盘设计风格。在容量选择方面,为了解决后顾之忧,我直接一步到位,512G直接拿下。 在材质选用上,这款快闪U盘采用了合金工艺的外形设计,看起来比较结实,相应地带来的优势就是坚固耐用。可靠性方面相较于普通的塑料壳体U盘来说应该更加优秀,数据安全方面相信也没有太大问题。 侧面我们可以看到这款ORICO UFSD-I快闪U盘的型号。从官方信息来看,这款快闪盘最大优点就是采用了USB3.2 Gen1的高速传输协议,读取速度可以达到411MB/s,写入速度可以达到353MB/s,最重要的一点是,其能够实现更稳定的传输效果,大文件传输也不会掉速。 这款ORICO 快闪U盘在型号选择上分别可以支持C口与A口,从通用性上来说A口的适用范围相对更加广泛,不过C口的优势在于可以支持手机以及平板等设备操作,各有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使用习惯或者设备情况进行选择。 兼容性方面,ORICO快闪U盘可以直接U驱动使用,基本上所有的设备都能完美兼容。我测试了下笔记本、迷你主机、电视机、投影等设备,都能完美读取数据,非常方便。 在连续性能测试方面,我采用几款常用的软件进行测试,作为一款经典的硬盘测试软件,CrystalDiskMark能够对存储设备在连续读写、512KB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测试。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ORICO快闪U盘顺序读写速度可达390.38MB/s、347.81MB/s,4K随机读写则达到了17.99MB/s、25.31MB/s。由于设备以及软件的因素,肯定对最终的测试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不过这个速度与官方宣称的出入不大,并且已经来到了将近400 MB/s的读取速度,我个人还是觉得非常满意的。 我又接着用另外一款软件TxBENCH进行了读写测试,从结果来看,读速368.332MB/s,写速为319.994MB/s,从结果来看,两款软件的测试结果在数值上有一定的出入,但是在绝对表现上,ORICO快闪U盘的读写表现绝对是非常出色的。 在实际使用当中,ORICO快闪U盘的拷贝速度以及传输稳定性都是非常出色的,一部两个G的电影,基本上几秒钟就拷贝好了,如果是速度相对较慢的U盘,一两分钟都是常事。首先我先用小文件做了传输测试,从实际测试效果来看,ORICO快闪U盘的传输速度最高能够达到344 MB/s,在持续传输速度中,基本能够稳定在320 MB/s上下,表现非常优秀。 在测试完ORICO快闪U盘的传输速度之后,为了测试它的传输稳定性,于是我找来了一个30G的蓝光电影,看看这款快闪U盘在长时间传输后会不会出现掉速。从测试结果来看,不管是测试前段还是中段,ORICO快闪U盘都展现出了非常可靠状态,全程速度保持在350MB/S上下。 那么在实际体验上,这块ORICO快闪U盘的传输表现还是和测试结果一样优秀么?首先,我下载一部30G+的蓝光电影到快闪U盘里,然后直接在 快闪U盘里进行播放,不管是快速拖动,还是回退,快进,整体播放感受非常流畅,不会出现停顿,卡画的情况,声音、画面同步性出色。 我平时偶尔会处理一些视频内容,在测试的时候,我将视频内容存放在快闪U盘里,并且将缓存盘设置在快闪U盘内部。在进行视频剪辑测试时,我能很明显地感到,不管是拖动画面,还是内容剪辑都十分的流畅,特别是编辑完成生成作品的时候,整体速度也是非常不错的。 LR处理图片更加没有问题,不管是导入还是导出,在体验流畅度上与我的电脑自带M.2固态的表现没有太多明显的差距。 在完成了测试之后,我对快闪U盘的温度进行了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34.4℃的温控表现良好,就算在夏天,也不会有非常明显的烫手感。 从我个人一段时间的体验来看,这款ORICO UFSD快闪U盘在体型上拥有了传统U盘的优势,小巧随身,放在包里或者口袋里携带非常方便,也不用担心占用太多的空间;其次,在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款快闪U盘的传输速度已经超过了传统U盘太多,达到了甚至操作了一般固态硬盘的速度,相信将近400MB/s的传输表现基本上能够满足大多数场景使用,最为重要的是,这款快闪U盘稳定不掉速,资料安全有保证;最后,这款快闪U盘拥有良好的结构设计以及材质选择,在长时间使用中温控表现非常不错,针对夏天使用也不用刻意考虑高温对快闪U盘的影响。 不过说实在的,这款ORICO UFSD快闪U盘在速度和体验超过传统U盘不少,但是在价格方面也更高了;再有,随着现在电子设备更换换代更快了,这款ORICO UFSD快闪U盘如果能设计成双头设计,变成USB-A和USB-C双路传输就更棒了。 奥睿科(ORICO) 快闪U盘高速大容量金属优盘读写不掉速Typec读450MB/S写350MB/S 【A口】高速读写不掉速快闪U盘 128GB 京东:¥209 去看看 <更多>

不黑无数码 晒物 2022-09-06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