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篇文章分享了威联通的QuMagie相册管理工具的使用教程,期间遇到一个问题,H265编码的视频和iOS拍摄的Live Photo实况图片无法在管理器内显示缩略图和播放,特别是iOS实况图片上传到相册后,只会以一张静态图片的形式展示,这篇文章就介绍一下如何购买CAYIN PLUS相关授权来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后续的实际使用情况,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如果文章对你有用,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为什么要购买CAYIN PLUS 首先看下CAYIN PLUS相比于基本版本增加了哪儿些格式支持,从上面的图片两项对比就可以看到增加的就是HEIF/HEVC这两种格式的支持,具体是什么,一起来看下。 HEIF全称是High Efficiency Image File Format(高效图像文件格式),是一种H265编码的图片封装格式,通常的文件后缀名为HEIC。不同于我们最常见到的JPEG格式图片,一般HEIF格式的图片,特指以HEVC(H.265)编码器进行压缩的图像文件。 从iPhone 7开始,苹果在自家相机中引入了HEIF格式,安卓阵营方面,谷歌在2018年8月推出的Android 9系统中加入了对HEIF格式的支持,同一张照片,HEIF可以将大小压缩到JPEG格式的50%左右,同时还能保证更高的色位深度,更丰富的颜色表现,国内安卓厂商的上亿像素相机拍摄的图片也能完美呈现。 H.265又叫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是近些年流行的一种新视频编码,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同时,大大的减小了视频的容量,还有一个是我们现在经常用到的H264编码器,与H265编码器最大区别是编码压缩技术不同,在保持相同影像质量的同时,H265 编码的视频所占的空间要比 H.264 节省近一半的空间,所以很多人经常会听到4K&H.265,两者是伴随出现的,在4K时代,H.265可以很好的降低视频容量,特别是对于视频网站运营商来讲,H265视频可以极大的降低流量带宽,节省运营成本,但是很多浏览器因为授权费原因不支持H265编码GPU硬解,只能调用CPU软解,导致之前出现过很多人看哔哩哔哩视频导致电脑风扇噪音变大的情况,不过今年3月开始B站使用了免授权费的AV1编码,当然这是后话了。 iOS和安卓手机在相机设置里面都有相关格式的开启按钮,方便用户自行选择,如果你是经常拍视频的话,开启功能后可以减少手机的空间占用,但是现在H.265普及率不高,有些设备可能存在无法播放的情况。 从上面讲的就可以看出这两个格式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普及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你也是威联通用户,日常使用还是很有必要的,建议购买。 硬件载体 本次的教程以威联通TS-262C为例,系统版本为QTS 5.0,这款NAS是威联通去年底新推出的2盘位新品,一改之前212P性能孱弱的问题,对于有2盘位需求的用户做了更好的细分,外观设计方面,一改之前NAS黑色的外壳设计,蓝白配色颜值非常高,而且设计高度集成化,高度和手机差不多,对于喜欢性能小钢炮的群体,一定要看这款机器。 威联通(QNAP) TS-262C 2盘位 Intel®处理器网络存储服务器内建2.5G网口NAS私有云 京东:¥2399.00 去看看 这次的262C主要升级点在于芯片性能的提升,它搭载了Intel Celeron N4505 X86双核心处理器(睿频2.9GHz),相比之前212P3的ARM核心后期可玩性更强,比如后期上虚拟机也是没问题了,性能方面也更强大,日常使用不仅能提高数据存取的效率,也能更灵活满足机内应用,包括虚拟机、归档工具、监控识别、影像转码的复杂需求。 存储方面,这次选了2块4T容量的红盘Plus,这个系列明确标注了CMR技术(非叠瓦),相比于SMR寿命更长,后期重建RAID也会花更少时间,提高了NAS数据使用保存的可靠性。 参数方面,西部数据红盘Plus采用西数独家的NASware3.0 技术高级固件技术,可提高 NAS 存储性能,极大程度减少 NAS 系统中的常见硬盘问题。可为苛刻的 NAS 环境中运行的系统提供无缝的集成、强大的数据保护和最佳的性能。 西部数据(WD)红盘Plus 4TB SATA6Gb/s 128M 网络储存(NAS)硬盘 垂直式 (WD40EFZX) 京东:¥849.00 去看看 CAYIN Plus许可购买+激活 CAYIN全称是CAYIN MediaSign Player,分为免费版和Plus版,它可以提升 QNAP NAS 的多媒体播放能力,支持主流多媒体格式与新一代标准 HEIF/ HEVC (H.265) 格式的图片与影片,并提供影音转文件功能,大幅提升 QNAP NAS 多媒体格式的支持度,让您可透过 CAYIN MediaSign Player 将 NAS 上的多媒体档案转为 MP4 (H.264) 格式来播放,享有顺畅的观影体验。 ▲首先找到这款软件,在「AppCenter」搜索,点击软件下方的购买许可,之后会跳转到威联通自己的软件商城,同时需要登陆自己的QNAP ID,方便购买后激活许可,之后找到「CAYIN MediaSign Player」,进入购买详情页。 ▲软件的Plus版价格是11.99美金,约合人民币80块,价格还算可以,之前刚出来价格是19.99美金,点击下方的购买按钮,输入地址,选择付款方式即可完成购买操作。 ▲关于付款方式这里多说一句,网站支付方式不支持微信+支付宝,只能双币信用卡+PayPal+Google Pay这三种方式,虽然网站说的支持银联,但是结算页没有银联付款的按钮,苹果支付需要使用Safari浏览器打开,因为我没PayPal和谷歌支付账户,所以就复制页面链接用Safari打开支付,但是!网站不支持我的苹果支付绑定的那张浦发卡,需要重新绑卡,我试了建行,中信卡都不能绑定,等于没有,最后只能用信用卡支付了,输入了卡号信息,点击就支付成功了,不太清楚这个信用卡信息填写支付后,这个网站会绑定么?应该是一次性的吧?懂得朋友可以告诉我一下。整个付款过程真的好麻烦,威联通,你可长点心吧。 ▲许可购买成功后,进入QTS的许可证中心,点击激活许可,之后系统自动识别QNAP ID下的购买记录,点击下一步下一步就可以激活成功。 ▲许可激活之后在「AppCenter」可以看到安装按钮了,点击安装到NAS系统后就可以打开了。 「CAYIN MediaSign Player」使用体验 CAYIN PLUS 软件本质上还是一款播放器,进入界面可以看到整体的结构和布局类似于威联通Video Station影音剧院,你可以设置对应文件夹为内容源导入,这样电影视频等资源就可以在软件内显示播放,而H265编码的视频也可以直接显示缩略图了,点击还可以直接播放。 威联通系统级的应用Video Station影音剧院,之前没购买CAYIN PLUS许可授权时H265编码的影音资源在软件内不会显示缩略图,购买之后可以显示IMDb的封面和详情信息,并且可以实时转码播放。 QuMagie相册后台 上一篇文章说过的QuMagie相册工具在购买CAYIN PLUS许可后,手机拍摄的H265编码的视频上传到相册后也可以正常显示缩略图和播放了,对于苹果手机用户常用的LivePhoto也可以正常显示动态图了,在相册内点开后,右上角的位置会有LivePhoto标志,点击即可播放。 总结 以上就是威联通QTS系统下CAYIN MediaSign Player的购买以及使用体验简单总结,如果你经常进入QTS系统后台使用,希望有一整套完整统一的使用体验,那么这款软件一定是你必备的,价格方面现在已经降到80块左右,总体的价格还可以接受,总之,还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我是哆喵呜,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收藏来一波儿,我们下篇文章见~笔芯~~ <更多>

哆喵呜 经验 2022-05-16 11:40

写在前面 第一步,关注我,后续给大家带来更多有意思的测评或者教程 玩 NAS 的朋友最常用的估计就是下载吧,不管是玩 PT、迅雷、或者是网盘同步都属于这个类型。 今天和大家分享个 Docker 版的多功能容器,只需要安装 一个 容器,就能拥有多款下载软件,管理集中,运行占用的资源很低,不想用了直接删除镜像一了百了很方便,喜欢折腾的玩家的可以试试。先看看安装以后的主界面。 相关推荐 ① 万由 HS- 401P 点评:万由最新推出的四盘位 NAS,Intel Celeron J4125处理器,内置 两 个 SO-DIMM 槽,最大支持 16G X 2,双 2.5G 网口可以完美适配软路由需求。最新的 UNAS 6.0 系统完善,足以满足大部分人对 NAS 的需求。最关键的是这个版本开始支持 docker,可玩性大为提高,而且刷机方便,像黑裙黑威、unRAID、FreeNAS、PVE、ESXI 全都能刷。做工也很优秀,不到 1800 的价位真心不错。 本次教程也是以万由HS- 401P 作为教学示范,不过方法是通用的,只要是支持 docker 的机型都可以,比如群晖威联通极空间,设置方法也是一样。 万由U-NAS HS-401P四盘位 J4125 NAS文件存储服务器私有云NAS存储设备照片文件 太空灰 内存4GB 京东:¥1888.00 去看看 ② 领势(LINKSYS)MX5503 点评:领势 MX 5500 是去年发布的 VELOP 新款型号,后缀的数字为套装版本,比如我这头这套 三 台版本就叫 5503,。领势 MX 5503 采用的高通双核 IPQ5018,内存和闪存均为512M,内置 5 根高增益全向天线,WiFi 速率双频 5400 M(2.4G = 574 Mbps 、5G = 4804 Mbps),6 条并发数据流 + 160Mhz 频宽,支持 WiFi 6协议并向下兼容,搭载有领势独家的 iMesh 智慧组网技术。特别是系统优化和驱动调教都可圈可点,这是老牌路由器优势所在。 ③ 希捷 酷狼机械硬盘 点评:酷狼全系硬盘都采用 CMR(传统磁记录)技术,也是非常适合NAS的一块硬盘。独家的 AgileArray 技术针对硬盘在 NAS 网络存储环境进行了优化,可以让硬盘在多盘位的NAS硬盘盒中保持长时间稳定运行。3年的质保时间内还提供1次免费原厂数据救援服务,对于我们这种NAS用户来说相当于是安全性上还加了一把锁。 希捷(SEAGATE)酷狼NAS网络存储机械硬盘PMR CMR垂直记录 SATA 酷狼8T ST8000VN004 京东:¥1499.00 去看看 设置教程 ▼首先创建Docker 的保存目录,【控制中心】-【创建共享文件夹】,取名Docker ▼万由 UNAS 系统没有内置 Docker,需要我们自行安装。点击【APP管理器】,找到 Docker 安装并运行。 ▼启动Docker,启用服务,目录选择之前创建的 Docker 目录,点击应用 - 管理 Docker ▼点击【镜像】- 【拉取镜像】,弹出的窗口输入下方的镜像名称,点击确认开始自动下载镜像。这个镜像接近 3G 大小,时间不短,先玩玩别的吧。 ljdyw/ubuntu-novnc:latest ▼镜像拉取完成后的样子,点击【创建容器】。 ▼当然你也看看点击后面的【镜像详情】看看它在Docker hub 上的说明文档,支持命令安装。 ▼直接使用默认即可,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点击确定 ▼【其他设置】这里设置数据目录,可以参考下图 ▼【网络】这里自行测试,容器默认使用 bridge,不过我启动不了,换成 host 就正常了。 ▼后面就没啥调整的了,重启策略设为直到手动停止 ▼容器开始正常运行就在网页地址栏输入 IP + 6080 点击下方的连接,密码为“root333” 主界面如下,这个容器汇聚了主流的下载软件,QB、百度、迅雷 ▼内置火狐,也可以作为浏览器来使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个动图看看 ▼迅雷、百度 ▼文件系统也是仿的 MAC 风格 ▼顺便一提,UNAS DOCKER 有个很实用的功能就是导入导出,搭建好的镜像可以自由分享,比如我搭建的镜像可以在这里导出,然后将导出的文件发给对方,对方直接导入,只要没有端口冲突直接就可以使用,对于新人来说超实用。 图形化制作种子并开始做种 ▼这个界面对于喜欢玩 PT 、特别是喜欢发布种子的朋友来说蛮方便的,基本上全图形化,不用使用命令行那么繁琐。QB 选择生成 Torrent ▼选择文件夹,下方输入 TRACKER 网址,勾选完成后开始做种,开始制作 ▼选择存放路径 ▼开始制作 ▼制作完成自动发布 小结 这个容器的好处的下载工具集中,想做种也可以直接页面完成,无需运行其他程序,总体还是蛮实用的。 以上就是本期所有内容啦,欢迎收藏、点赞、评论,我是昭华凋,我们下次再见。 <更多>

昭華凋 经验 2022-05-13 16:50

⏹ 前言 作为去年直接占据双十一网络类目销量第一的NAS品牌,威联通在近期也发布了新款的ARM平台NAS,另外还有些朋友对威联通持观望态度,本文就给大家带来今年618威联通的选购指南,觉得有用欢迎点赞收藏关注三连。 ⏹ 选购要素 就我个人而言,所有还活着的NAS品牌各有特色,主要看使用习惯和个人喜好,作为几乎所有品牌NAS都有在跑的用户,这里和大家分享下一些个人对威联通选购的理解。 1️⃣威联通和群晖的区别在哪儿? 到手即用的NAS一般大家都会在威联通和群晖中选择,不过完全没接触过这两品牌NAS的朋友可能会有点纠结,先说一下和选购相关的区别。 首先,相同硬件配置(CPU+内存+盘位)的前提下,威联通的价格比群晖便宜太多,这个搜一下就知道了,追求性价比的用户优先考虑威联通。 第二,威联通的市售型号已经更新到了N5xxx平台(CPU),新平台拥有着更强的单核主频和核显硬解能力,另外网口也全部升级到2.5G,目前群晖还在J4xxx平台+千兆网口,这个升级还是挺重要的,毕竟买新不买旧。 第三,威联通的系统(QTS)比群晖(DSM)设计的复杂很多,这意味着可玩性会高很多,并且威联通对第三方软件态度非常开放,喜欢折腾的用户威联通更合适。 2️⃣本次购买准备了多少预算? 从零开始玩NAS,预算大头在购买硬盘上,威联通使用的CPU按照架构分为ARM平台和X86平台,两年前如果谁要上ARM平台我一定拦住,今年已经没问题了,一共有两个原因。 硬件方面,威联通在售型号使用的ARM平台是瑞昱家RTD1296(四核四线程),六月份即将铺货的新型号TS-216和TS-416则使用更为暴躁的瑞芯微家RK3568。 这两款平台都是专门针对影音功能设计,之前实测过好几款RTD1296,硬解高码率4K毫无压力,RK3568会更强一些,除了GPU(G52)以外还有一个用于AI加速的NPU(RKNN)。 软件方面,目前Docker适配比两年前强太多了,主要原因还是ARM平台使用者愈来愈多,大部分容器还不区分CPU架构,直接用Latest版本即可部署。 综上所述,如果预算只有一千多,上ARM平台型号没啥问题,,CPU确实可以适当降低一些,家用存文件+看电影+玩一些功能性Docker足够了,当然预算允许的前提下还是尽量选择X86型号。 而硬盘就不一样了,现在的照片/文件/软件游戏安装包都大,单盘容量越大越好这个是确认的事情,我给朋友推荐都是建议单盘8T起步,不够再后加,按照现在的价位,西部数据HC320 8T怎么着也得九百左右一块,大家可以自己规划一下。 除了硬盘本身以外,NAS产品盘位越多价格也越贵,这里说的盘位是传统2.5/3.5机械硬盘盘位,不过有个和前两年不一样的地方就是NVME固态硬盘槽位,现在PCIe3.0协议的固态硬盘其实不贵了已经,如果想做全2.5G拓扑,真的可以考虑下上机械+NVME槽位的型号。 多说一句,威联通附赠的域名(DDNS)支持解析IPv6地址,走IPv6协议IP不仅迁跃少快,而且也能解决没有IPv4协议公网IP的问题,所以个人建议检查下在用路由器是否支持IPv6,不支持可以换下或者选择贝锐的蒲公英路由器做组网。 3️⃣购入后准备如何使用NAS? 选择威联通一定要给自己准备1-3天的学习时间,特别是黑裙转威联通的用户,有兴趣先看看之前写的深扒文章,懒得看的朋友也没事儿,给大家简单总结下入门难点。 系统是入门最难的地方,威联通给的配置入口特别多,大部分描述使用的都是专业名词,单说基础使用需要搞明白存储池配置、网络配置、传输协议和HTPC模式,点进下图相关入口会有新手教程,不要自信跳过,看完再操作。 生态倒是没啥特别难的,基本上常见应用都有,一键安装相信大家都能搞定,共享、下载、影音、数据管理这些都很齐全,切记先弄好刚说的基础配置再操作第三方软件,不然可能会出现路径挂载错误和外部访问不了的问题。 Docker个人推荐使用Finalshell或者Putty这样的第三方软件用SSH协议操作,威联通内置的容器管理器ContainerStation不是很好用,有兴趣看下之前的教程。 4️⃣威联通官方的一些小福利 和佛系躺平的群晖不同,威联通非常乐意与用户的沟通,建议新手用户加官方群,产品经理也在群里,有啥问题、建议或者Bug可以直接反馈。 另外威联通官方直播间(马云家旗舰店)经常会搞无门槛抽奖,分母人爱好者可以参与下,我一个朋友就抽中过212p。 ⏹ ARM平台型号推荐 先推荐ARM型号,毕竟价格便宜还能满足硬解推流需求。 1️⃣威联通(QNAP)TS-428 关键词:清仓大甩卖 盘位:四盘位(2.5/3.5寸*4) CPU:RTD 1296(四核四线程,最高主频1.5GHz) 核显:Mali T820 内存:2G(板载,不支持扩容) 网口:千兆网口*2 HTPC模式:不支持 个人点评:快下市的型号,毕竟要给RK3568平台型号让路,不过性价比是真的高,RTD1296这个上一代神U就不多介绍了,2G内存虽然差了点,但是部署点常见轻量化Docker没啥问题,实现基础的数据存储+下载+硬解4K推流这三大功能毫无压力,最重要的是四盘位,一千出头的价格要啥自行车。 威联通(QNAP)TS-428 2G内存四核心处理器四盘位nas网络存储 磁盘阵列 私有云(内含4T*4) 京东:¥4599.00 去看看 2️⃣威联通(QNAP)TS-216 关键词:ARM平台顶级钢炮 盘位:四盘位(2.5/3.5寸*2+NVME M.2*2) CPU:RK3568(四核四线程,最高主频2.0GHz) 核显:G52-2EE 内存:2G(板载,不支持扩容) 网口:千兆网口*1 HTPC模式:不支持 个人点评:作为2021年出来的平台,RK3568最早使用在各类高端电视盒子上,一定程度缓解了各家厂家抢不到Intel和AMD产能的问题,大部分ARM平台设备都是512M/1G内存,威联通挺良心的给到了2G,拍胸脯保证基础应用够用了(不信去看往期评测),目前由于疫情问题还没上架,预计六月份开始铺货,可以期待下。 3️⃣威联通(QNAP)TS-416 关键词:适合堆Docker 盘位:四盘位(2.5/3.5寸*4) CPU:RK3568(四核四线程,最高主频2.0GHz) 核显:G52-2EE 内存:4G(板载,不支持扩容) 网口:千兆网口*2 HTPC模式:不支持 个人点评:如果想玩大量Docker就选416吧,和216同平台但增加到4G内存,单独说一下威联通对这个平台的开发,上文贴了RK3568的SoC组成,除了基础的硬解4K以外,威联通实验室还把NPU用在AI相片处理上,配合所有NAS中图片处理最强的软件QuMagie,同样预计六月份开始铺货,只玩影音的玩家真的可以入手这款。 ⏹ X86平台型号推荐 X86倒是没有啥变化,还是之前推荐的三款。 1️⃣威联通(QNAP)TS-264C 关键词:目前成品NAS最强钢炮 盘位:四盘位(2.5/3.5寸*2+NVME M.2*2) CPU:Intel N5105(四核四线程,最高主频2.9GHz) 核显:UHD600(24EU) 内存:4G(双SODIMM,支持自行后加) 网口:2.5G网口*2 HTPC模式:支持 个人点评:目前最强X86钢炮,双盘位省空间,N5105带来的单核主频升级和核显升级是所有用户刚需,内置的NVME槽和2.5G网口完美适配(特指随机读写),双2.5G网口也支持聚合使用,个人建议NVME直通作为独立存储池,搭配上Linux5.10内核的QTS5.0系统效果拔群。 威联通(QNAP)TS-264C 2盘位 四核心处理器网络存储服务器内置双 M.2 插槽2.5G网口NAS私有云 京东:¥3799.00 去看看 2️⃣威联通(QNAP)TS-464C 关键词:家族标杆 盘位:四盘位(2.5/3.5寸*4+NVME M.2*2) CPU:Intel N5105(四核四线程,最高主频2.9GHz) 核显:UHD600(24EU) 内存:8G(双SODIMM,支持自行后加) 网口:2.5G网口*2 HTPC模式:支持 个人点评:464C严格来说是六盘位设备,和264C一样内置了两条NVME槽,其他配置保持一致,具体看个人需求。 威联通(QNAP)TS-464C 4盘位8G内存四核心处理器网络存储服务器内置双M.2插槽NAS私有云(453Dmini升级版) 京东:¥4199.00 去看看 3️⃣威联通(QNAP)TS-564 关键词:AI算法处理图像 盘位:五盘位(2.5/3.5寸*3+2.5寸*2) CPU:Intel N5105(四核四线程,最高主频2.9GHz) 核显:UHD600(24EU) 内存:4G(双SODIMM,支持自行后加) 网口:2.5G网口*2 HTPC模式:支持 个人点评:五盘位NAS是威联通的特色设计,由三块3.5寸盘和两块2.5存盘位组成,虽然没有内置NVME固态硬盘槽,但是和上面两款相比多了Intel提供的OpenVINO AI 运算资源,用于加速人脸与对象影像识别体验,同时能减轻 CPU 负载保证其他应用顺畅运行,有监控或者照片整理需求的朋友可以选择这款。 威联通(QNAP)TS-564内存8G四核2.9GHz CPU五盘位双2.5GbE 网络端口NAS网络存储4K影片转档 京东:¥4199.00 去看看 ⏹ 相关配件推荐 上文提到过,除了NAS本身以外,硬盘是额外必购品,路由器看个人需求,顺手推荐一下。 1️⃣西部数据 红盘Plus 简介:西部数据红盘Plus全系采用CMR(传统磁记录),相比较 SMR(叠瓦式磁记录) 而言,拥有更好的性能与更快的RAID重建能力,搭载NASWare 3.0技术的西部数据红盘Plus专为高运行温度或24×7全天候运行环境设计,在NAS中运行可靠性高。 西部数据红盘Plus的功耗经过优化,不仅可大幅节省电耗,而且还可降低小型 NAS 环境中的硬盘运行温度,因此硬盘总体可靠性和性能更高。 西部数据(WD)红盘Plus 4TB SATA6Gb/s 128M 网络储存(NAS)硬盘 垂直式 (WD40EFZX) 京东:¥849.00 去看看 2️⃣领势(Linksys) MX5502 介绍:CPU使用A53架构的高通双核IPQ5018,内存和闪存同为512M,物理网口全千兆(WAN1+LAN3),内置六个无线信号天线,2.4G和5G无线带宽分别为574Mbps和4804Mbps,频宽为160Mhz,MU-MIMO和OFDMA这些常规协议都支持,重点是支持领势的iMesh,同时对IPv6的支持与防护也非常不错。 领势(LINKSYS)MX5502 AX5400M 5G双频WIFI6无线千兆分布式路由器 全屋WiFi覆盖 /Mesh组网【MX5501两只装】 京东:¥2059.00 去看看 3️⃣蒲公英 X4C 移动路由器 简介:X4C是一款解决移动办公、宿舍等无法使用正常宽带问题的移动路由器,支持有线接入和4G流量网络,使用流量网络最高支持150Mbps带宽,配合外置两根WiFi天线和两根4G天线,保证无正常宽带也能流畅为多台电脑和手机提供网络。 蒲公英X4C无线路由器移动插卡CPE全网通sim卡有线4G切换随身wif4G路由车载wifi远程管理 X4C 京东:¥188.99 去看看 ⏹ 本文完 <更多>

川川川川桑 经验 2022-05-13 15:20

今年的五一显得格外冷清,宅家没啥事情可做,就想着把之前几次出去玩拍摄的照片整理一下,正好家里也有威联通的NAS设备,之前主要用的视频影音功能比较多,这次体验了威联通的QuMagie照片管理器,感觉还挺不错的,今天这篇文章就分享一下使用下来的体验,希望能给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一点帮助。 硬件设备载体 本次的教程以威联通TS-262C为例,系统版本为QTS 5.0,这款NAS是威联通去年底新推出的2盘位新品,一改之前212P性能孱弱的问题,对于有2盘位需求的用户做了更好的细分,外观设计方面,一改之前NAS黑色的外壳设计,蓝白配色颜值非常高,而且设计高度集成化,高度和手机差不多,对于喜欢性能小钢炮的群体,一定要看这款机器。 威联通(QNAP) TS-262C 2盘位 Intel®处理器网络存储服务器内建2.5G网口NAS私有云 京东:¥2399.00 去看看 这次的262C主要升级点在于芯片性能的提升,它搭载了Intel Celeron N4505 X86双核心处理器(睿频2.9GHz),相比之前212P3的ARM核心后期可玩性更强,比如后期上虚拟机也是没问题了,性能方面也更强大,日常使用不仅能提高数据存取的效率,也能更灵活满足机内应用,包括虚拟机、归档工具、监控识别、影像转码的复杂需求。 存储方面,这次选了2块4T容量的红盘Plus,这个系列明确标注了CMR技术(非叠瓦),相比于SMR寿命更长,后期重建RAID也会花更少时间,提高了NAS数据使用保存的可靠性。 ▲参数方面,西部数据红盘Plus采用西数独家的NASware3.0 技术高级固件技术,可提高 NAS 存储性能,极大程度减少 NAS 系统中的常见硬盘问题。可为苛刻的 NAS 环境中运行的系统提供无缝的集成、强大的数据保护和最佳的性能。 西部数据(WD)红盘Plus 4TB SATA6Gb/s 128M 网络储存(NAS)硬盘 垂直式 (WD40EFZX) 京东:¥849.00 去看看 QuMagie初始化设置 QuMagie是威联通推出的一款照片管理应用,支持人物/主题/地点/活动/时间轴等多种分类、筛选方式,支持IOS Live photo,QTS5.0中的QuMagie搭配AI Core后更为聪明和易用,整合 AI 影像辨识技术,提供更快和准确的人脸和对象识别、提供智能分类。下面就来看看第一次使用如何初始化设置。 ▲想要使用QuMagie相册管理首先需要在QTS系统内的AppCenter 中心输入名称搜索下载安装,附带下载的还有一个QNAP AI Core控件,这个类似于一个智能识别引擎,可以识别相册里的人物、场景等标签类别信息,属于辅助相册管理的功能。 ▲安装成功后,打开主页的多媒体控制中心「Multimedia Console」,点击内容管理选项,选择编辑内容来源,可以选择多个内容源文件夹,这里的内容源其实就是你的照片存储文件夹,我一般定期会整理文件归档,照片这种东西越不整理越乱,同时特别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手动最少存储两份。这里为了演示,选择例图文件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内容源设置你也可以在QuMagie页面设置里选择,方法和上面的一样。内容源设置后,系统后台会创建缩略图/识别人物/对象场景等任务,具体的时间根据相册内图片的数量而定,这次演示的例图文件夹有300多张图片,用时大概5分钟左右。 QuMagie界面管理 ▲QuMagie区别于QTS系统内的其他应用,在后台点击应用后会跳转新的页面,在这个页面来查看管理照片。 ▲QuMagie主界面右上角的三个点下拉设置选择里可以打开QNAP AI Core智能识别引擎设置选项,包括人脸识别/场景识别/相似照片识等功能,后面相册的标签管理功能都基于这个AI识别引擎。还有一个隐藏人物的功能,通过标记设置后,相册里关于这个人的图片就不会显示在主界面,适合个人喜好来选择。 ▲备份/还原是可以导出当前相册的相关设置为一个配置文件,如果系统出现问题,导入之前的配置文件,相册就可以恢复设置,不用再重新设置了。 ▲其他里面可以编辑相册的查看权限,可以设置哪儿些相册可以家人/其他用户查看。 ▲QuMagie页面左侧是折叠Dock,从上到下依次是照片—相册—文件夹—手机上传的图片—分享过的图片,Dock栏的区分主要是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主页相册照片,方便用户的快速管理的查看。 「照片」栏 ▲平时主要用的也是「照片」栏,功能也比较丰富,搜索按钮可以用不同的维度进行照片查找,后期对于图片人物&事物标签进行标记后,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标签来搜索。 ▲右上角可以选择不同的缩略图排列形式,大中小三档可选,缩略图还可以根据时间轴的形式展现,这样可以快速定位时间节点,便于查找图片。 ▲筛选器可以选择根据标签分类,可以查看特定条件下的图片,比如查看特定人物的图片,特定时间段的图片等等。 「相册」栏 ▲相册主要是通过QNAP AI Core对于所有照片进行分析识别,以人物/事物/地点(如果所拍照片有地理信息)/媒体类型等几个维度建立照片索引。 ▲其中QuMagie的人物识别功能,个人觉得还是非常准的,甚至可以用强悍来形容,这次的例图文件夹,我放了很喜欢的演员薇诺娜·瑞德从20岁到45岁的照片,人脸识别都能很好的将不同年龄段的照片都识别为一个人物,有的照片甚至还是黑白图片,而且中间这个文件夹内还加入了凯拉奈特莉的照片,两个人年轻时很像,增加难度后,AI也能准确识别,QTS5.0更新了QuMagie智能识别能力后真的非常强,因为我这次图片来自网上,有些图片脸部面积比较小,个别图片没有识别成功,你也可以自己进行归类,类似于合并同类项的操作,快速匹配当前已标记人物,总之还是非常方便的。 「文件夹」栏 ▲「文件夹」栏主要是内容源文件夹展示,从这里可以看到哪儿些文件夹加入了内容源展示,从而以文件夹的形式定位照片。 「Mobile App」+「分享」 ▲这两个Dock栏基本不常用的,「Mobile App」主要是从手机端上传的图片会在这里显示,「分享」这里显示的是之前分享给他人的图片,你也可以在这里取消分享。 人脸识别搜索 ▲「照片」栏右上角有一个人脸的图标,功能上类似搜索引擎以图搜图的功能,不过这里是以人脸搜索的方式查找相册内的图片,使用场景类似于查找自己最近几年的照片,很方便的对比自己的变化,是胖了还是瘦了,方便快速回忆自己之前参与的纪念活动等等。 照片上传 QuMagie相册通过以上的编辑标签后,海量照片就可以很轻松的管理了,后期照片更新其实有很多种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首先是QuMagie页面上传,主页面右上角上传按钮,弹出上传框,在这里选择上传的文件夹,以及命名设置,你可以选择直接拖动或者点击从电脑选择文件夹上传。 ▲其次是通过局域网本地挂载共享文件夹到我的电脑,就像本地磁盘文件拖拽一样将需要上传的照片放进内容源文件夹内,之后在QuMagie主页面刷新就可以显示出来了。 ▲最后还有一种是通过移动端「QuMagie」App进行上传管理,目前只有iPhone&iPad版本,安卓在应用商店搜不到,应该是还没更新。 总结 本来觉得QuMagie这个功能挺简单的,没必要开一篇文章,但是经过假期这几天的体验,感觉还是非常厉害,怪不得之前QTS5.0系统更新时重点强调了QuMagie的AI识别技术,确实能给方便平时的照片管理,减轻了很多使用负担,要说问题也还是有的,QTS的本地化还需要进步,比如地点标签,国内的地理信息还是显示的拼音,识别上会弱很多。 当然了,QuMagie相册管理器不止是照片,平时拍摄的视频素材也是可以识别管理,但是对于手机拍摄的H265编码视频还有苹果手机拍摄的Live Photo实况图片就需要安装额外的插件,因为文章篇幅有限,我们下篇文章再讲,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哆喵呜。 <更多>

哆喵呜 晒物 2022-05-12 18:50

⏹ 前言 在之前分享过NAS防护的通用操作,本文就给大家分享下威联通的专项配置攻略,觉得有用欢迎关注点赞收藏三联。 ⏹ 相关推荐 日常相关推荐相关设备。 1️⃣西部数据 红盘Plus 简介:西部数据红盘Plus全系采用CMR(传统磁记录),相比较 SMR(叠瓦式磁记录) 而言,拥有更好的性能与更快的RAID重建能力,搭载NASWare 3.0技术的西部数据红盘Plus专为高运行温度或24×7全天候运行环境设计,在NAS中运行可靠性高。 西部数据红盘Plus的功耗经过优化,不仅可大幅节省电耗,而且还可降低小型 NAS 环境中的硬盘运行温度,因此硬盘总体可靠性和性能更高。 西部数据(WD)红盘Plus 4TB SATA6Gb/s 128M 网络储存(NAS)硬盘 垂直式 (WD40EFZX) 京东:¥829.00 去看看 2️⃣威联通 TS-264C(双盘位) 简介:264C是去年年末刚出的型号,作为一个双盘位设备,264C的内部堆料有点离谱,N5105这四核+UHD600 24EU的CPU其他家四盘位的旗舰型号还没用上呢,威联通就给双盘位型号整上了,主板上还给了双NVME槽,直接把一众N4105和N4025吊起来打。 威联通(QNAP)TS-264C 2盘位 四核心处理器网络存储服务器内置双 M.2 插槽2.5G网口NAS私有云 京东:¥3799.00 去看看 3️⃣威联通 TS-464C(四盘位) 简介:威联通往上有盘位数和CPU主频更高的AMD锐龙平台型号(TS673A这种),但如果影音功能是刚需的话还得是Intel平台好点,毕竟Intel核显的解编码能力比AMD强多了。 564和264C是威联通第一批使用N5105的型号,配置完全一致,区别在四盘位,有盘位需求的话上464C就行。 威联通(QNAP)TS-464C 4盘位8G内存四核心处理器网络存储服务器内置双M.2插槽NAS私有云(453Dmini升级版) 京东:¥4699.00 去看看 4️⃣威联通 TS-564(五盘位) 简介:564多了个专门针对核显的Intel OpenVINO框架,这个框架用于加速AI人脸识别,同时USB接口也升级到了USB3.2 Gen2,对于摄影常用的高速U盘这些外接存储更加友好,如果对照片整理有需求就选564,比较特殊的是564这个五盘位结构市面上暂时没有同类型设计(没有NVME槽),下面的两个2.5盘位做持续读写,上面的三个3.5盘位做冷存储,,需要更高随机读取速度上264C吧。 威联通(QNAP)TS-564内存8G四核2.9GHz CPU五盘位双2.5GbE 网络端口NAS网络存储4K影片转档 京东:¥4599.00 去看看 5️⃣蒲公英 X4C 移动路由器 简介:X4C是一款解决移动办公、宿舍等无法使用正常宽带问题的移动路由器,支持有线接入和4G流量网络,使用流量网络最高支持150Mbps带宽,配合外置两根WiFi天线和两根4G天线,保证无正常宽带也能流畅为多台电脑和手机提供网络。 蒲公英X4C无线路由器移动插卡CPE全网通sim卡有线4G切换随身wif4G路由车载wifi远程管理 X4C 京东:¥188.99 去看看 ⏹ 防护配置 威联通QTS作为目前权限开放权限相当高的NAS系统,系统给的防护相关配置入口比较多,大家跟着下文做就好了。 1️⃣账户保护---创建/修改账户基础信息 作为登录操作的第一步,账号安全是整个防护流程中最重要的地方,配置入口在控制台的权限分类中。 首先是用户名,建议将admin账户禁用,点击编辑账户配置永久停用即可。 QTS支持对单账号配置文件夹和App访问权限,点击文件夹权限编辑即可,RO/RW/Deny分别对应只读、可读写和拒绝三种权限,大家可以按需设置。 2️⃣访问保护---修改默认端口 这里的端口有三个大类:Web后台、其他系统服务和第三方服务。 Web后台就是登录页面,包含Http和Https两种协议,默认的端口号分别是5000和5001。 个人建议是把端口修改下,第一是部分地区运营商会封禁这俩端口导致访问不了,第二是5000和5001本身就是常用端口,可以换成4000/4001或者7000/7001这样简单好记的类型,配置入口在控制台→系统→常规设置→系统管理中,如下图所示。 其中Https是安全度较高的访问协议,不过威联通并没有赠送,如果数据比较重要,可以在myQNAPCloud云服务中点击SSLCertificate跳转购买(下面免费的Let'sEncrypt大陆区域因为政策原因不支持)。 在外网访问QuMaggie等系统应用的时候同样需要用到对应端口,在myQNAPCloud云服务→自动路由器配置中可以看到,根据使用需求开启即可。 除了系统应用以外,大部分NAS用户也会安装AppCenter中的第三方应用或者部署Docker,这里同样需要端口转发。 如果不想将这些应用暴露出去,可以关闭路由器中的UPnP功能,手动配置端口转发规则。 3️⃣访问保护---账户/IP认证 如果不方便修改端口规则,也可以配置访问账户或者IP规则进行安全防护,威联通支持黑名单和白名单两种配置方式,在控制台→系统→安全中即可配置。 QTS作为可以和群晖DSM掰掰手腕的NAS系统,当然不可能全靠手动封禁,同一页面点击访问保护还可以配置不同访问协议的自动封禁规则,密码登录达到错误次数自动封禁账户。 4️⃣访问保护---关闭SSH和Telnet SSH和Telnet是两种Linux常用的远程登录方式,很多黑客团队会用脚本不断的扫公网IP看是否有开启SSH的设备并且尝试登录,建议不用的时候将这两个功能关闭,开启和关闭在网络&文件服务→Telnet/SSH中。 SSH的默认端口都是22,而且正常人不会去改端口号,如果你一定要长期开启SSH和Telnet,请将登录端口改成五位随机数字。 5️⃣本地保护---配置定时快照 快照这个功能是每个偏向数据存储的Linux系系统必备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为当前文件或者配置做备份。 这里建议大家配置自动快照功能,即使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快速恢复,如果配置快照的周期比较短建议使用NAS专用硬盘,主要是能保证备份快照时候的正常使用与数据完整性。 6️⃣本地保护---保持QTS系统更新 所有系统的更新都会着重安全性,特别是NAS系统,建议开启自动更新,在系统→固件更新总的自动更新,勾选推荐版本,不建议勾选最新版本。 7️⃣本地保护---开启防火墙 由于网络质量和安全性不可兼得,所以威联通选择将防火墙做成了独立App,需要在AppCenter搜索QuFirewall安装。 安装并配置后QuFirewall会根据预设监控应用程序运行、数据传输及客户端访问,一共三个级别可选,点击启用即可,当然也可以点击添加配置文件手动配置。 8️⃣本地保护---定期扫描文件 威联通在初始化的时候会自动安装Malware Remover,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查杀工具,建议配置定期扫描。 扫描的结果会和其他日志一起集中在QuLog中显示,点击分类即可查看,再和访问日志比对,很容易能排查出问题所在。 9️⃣综合监控---定期安全分析 如果上述你都开了,威联通还有Security Counselor这个专享监控,可以查看所有防护的状态和报告,并且支持。 扫出待优化点后可以在报告中点击需要修改的配置一键修改,比多App跳来跳去修改方便很多。 ⏹ 本文完 <更多>

川川川川桑 经验 2022-05-06 17:20

前言 万由这个品牌估计玩 NAS 的朋友都不会陌生。不过我估计用过万由箱子的人不少,用过万由 U- NAS 系统的人并不多,我也是其中之一。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找万由借用了一台最新的 HS- 401P, 毕竟玩 NAS 主要就是玩系统。一是想看看万由的成品 NAS 到底怎么样 ,二是想看看 U- NAS 系统存在哪些亮点,日常使用能不能满足一个普通用户,或者偏进阶用户的需求。 先把总结写在前面 这款机型很有意思,如果看过我之前写的 极空间 Z4 测评就会知道,我对 NAS 有个简单分类。 轻 NAS:个人定义“满足普通用户的存储、备份、分享基本需求,但扩展性、可玩性较弱,适合大部分人群”。比如绿联、海康、奥睿科这种。 功能(专业) NAS:个人定义“满足用户存储、备份、分享基本需求。能提供更多基于自身开发的独家应用,并且可以使用工具进行拓展”,比如群晖、威联通这种。 进阶型 NAS :我把它定义为吸收了轻 NAS 易于上手、设计理念新颖等优点,却又不满足于轻 NAS 功能上的限制,并且已经在某一领域有了自身成熟并有别于其他 NAS 系统的特色,但整体素质或者说可玩性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的一类 NAS 。比如极空间。 万由 HS- 401P 属于什么呢? 相比轻 NAS,万由 HS- 401P 基本功能足以满足普通用户,但是扩展性强 了不少(最关键就是加入了 Docker 的支持)。 但相比极空间这种,好像又没啥特别有亮点的地方,变成了介于轻 NAS 与进阶 NAS 之间的品牌。 注意,特点来了! 【性价比出色】:J4125 + 4GB + 双2.5G + 四盘位,价格不到 1800, 【做工优秀】:外部做工也还罢了,内部做工真的相当不错。特别是托盘做工和宽裕的内部空间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散热性能极佳,运行时噪音也很低。 【可玩性高】:万由 HS- 401P 可以算是最具有可玩性的 NAS 了,除了无限可能的 Docker,还有更多骚操作。黑裙黑威、unRAID、FreeNAS、PVE、ESXI 全都能刷,毕竟硬件性能到位,对各种系统适配性也好,这是我最看好的一点。 简单理解万由 HS- 401P ,在不折腾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如果想折腾那就属于“天高海阔凭鱼跃”的类型,可以说是最具有可玩性的 NAS ! 相关推荐 ① 万由 HS- 401P 点评:万由最新推出的四盘位 NAS,搭载处理器为Intel Celeron J4125 ,这也是目前最热门的处理器。14nm 制程,4 核心 4 线程,4M 高速缓存,最高 2.7GHz 睿频,TDP功耗 10 W,内置 UHD Graphics 600 GPU 支持 4K 解码。不仅是各个品牌 NAS 的首选,软路由,小主机用它的也不少。内置 两 个 SO-DIMM 槽,最大支持 16G X 2,双 2.5G 网口也可以完美适配软路由需求,用它打造 一 个 All in One 那是轻轻松松。 万由U-NAS HS-401P四盘位 J4125 NAS文件存储服务器私有云NAS存储设备照片文件 太空灰 内存4GB 京东:¥1888.00 去看看 ② 希捷 酷狼机械硬盘 点评:酷狼全系硬盘都采用 CMR(传统磁记录)技术,也是非常适合NAS的一块硬盘。独家的 AgileArray 技术针对硬盘在 NAS 网络存储环境进行了优化,可以让硬盘在多盘位的NAS硬盘盒中保持长时间稳定运行。3年的质保时间内还提供1次免费原厂数据救援服务,对于我们这种NAS用户来说相当于是安全性上还加了一把锁。 希捷(Seagate) NAS硬盘 4TB 64MB 5900转 PMR CMR垂直磁记录 网络存储 SATA 希捷酷狼IronWolf ST4000VN008 京东:¥819.00 去看看 ③ 领势(LINKSYS)MX5503 点评:领势 MX 5500 是去年发布的 VELOP 新款型号,后缀的数字为套装版本,比如我这头这套 三 台版本就叫 5503,。领势 MX 5503 采用的高通双核 IPQ5018,内存和闪存均为512M,内置 5 根高增益全向天线,WiFi 速率双频 5400 M(2.4G = 574 Mbps 、5G = 4804 Mbps),6 条并发数据流 + 160Mhz 频宽,支持 WiFi 6协议并向下兼容,搭载有领势独家的 iMesh 智慧组网技术。特别是系统优化和驱动调教都可圈可点,这是老牌路由器优势所在。 领势LINKSYS MX5503 AX5400M 5G双频WIFI6无线千兆分布式路由器 全屋WiFi覆盖 /Mesh组网 【MX5500三只装】 京东:¥2708.00 去看看 产品解读 ▼万由 HS- 401P 外包装为两个牛皮纸盒套娃式包裹,内盒的贴纸将机器的主要卖点做了罗列,显眼的 U- NAS 也表明这款机型是搭载系统的成品机。 ▼直接看看附带配件。使用手册、HDD3.5 / HDD2.5 (螺丝)、电源适配器、螺丝刀、扎带以及 NAS 本体。这台机器出厂日期 3.19,新鲜出炉啊。 ▼机箱外壳为金属,银色涂装,机身四周都有塑封膜防止划痕,用户到手可以自行撕下。机身尺寸和蜗牛系列差不多,不过做工、质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表面都是做了金属拉丝效果。 ▼和手头威联通 TS - 262C 对比下,不同的风格,不过颜值都很不错 ▼机箱正面还是蛮简洁的。除了 U - NAS 标示和左下的指示灯空无一物,侧面则是电源键和USB插口。前面板是一块单独的盖板,和机箱采用的磁吸式固定,面板的吸力很强,日常使用不用担心灰尘的侵入。 ▼盖板背后就是插拔硬盘的位置,4 盘位的组合也是现在的主流。多说一下这个硬盘托盘,机箱做工好不好这个位置就能看出一二。像万由的这个托盘就很厚实,插拔顺畅,算是我用过的 NAS 里面极好的做工,和之前的惠普 GEN7 一样插拔过程很舒服。而且这个托盘还是用的金属材质,成本比那种塑料高,金属材质能接地的特性对硬盘寿命也有加成。 ▼底部四个脚垫金属包边,橡胶防震,没有开孔说明散热是平行对流,吃灰的几率也小了很多,至于散热效果如何后面再说。 ▼背部接口包括双 2.5Gbe 网口、双 USB 3.0插口、HDMI X 1、电源接口、复位键以及防盗锁扣,左边为风扇出风口,边缘的螺丝卸下可以打开背板。 ▼看看内部,机箱个头并不大,但做工很出色,内部设计的也很合理。虽然有硬盘笼占据了很多位置,但依然有很大的空间来帮助热量排放。看看主板旁边还有大量空间,目测还能安装 1 块 3.5吋 硬盘(侧立放置)或者两块 2.5寸 硬盘。 ▼硬件涉及的升级很大,集成度很高。主板尺寸一改以往标准的 NANO itx ,变成现在定制的一体化异型主板;板载 16G EMEC 用来引导系统,表面没有 SATA 接口,双内存插槽支持自由更换,最大支持 32G;左边有个支持 NVME 协议的 M.2插槽(PCIE3.0),可以当缓存也可以作为硬盘来使用;可以这样理解,整个机器实际上算是个 5 盘位机型. PS:可惜主板集成度过高没有太多接口,不然自己改造下,主板旁边加两个 SATA,那就是个妥妥的 7 盘位 NAS。 ▼最后看看电源适配器,品牌为侨威,输出功率 90W,拖四个硬盘是绰绰有余。 U - NAS 系统 【初步体验】 相比万由机箱的好口碑,U NAS 系统无疑低调许多。这是万由基于 debian 开发的 NAS 系统,除非是玩票性质,一般来说,想要做的长久的 NAS 品牌,拥有自身特色的系统是维持品牌长盛不衰的秘诀。 ▼使用过程和大部分 NAS 系统一样,网线接入局域网,通电开机,前面板蓝灯长亮表示启动完成,此时可以通过官网提供的设备查询软件【U-Finder】发现 NAS 设备,双击进入系统后台。 下载地址: https://u-nas.cn/service-support.html ▼多说一句,U-Finder 和群晖威联通一样,管理软件有个远程唤醒功能。别小看这个功能,我玩了这么多 NAS,万由是除了群晖威联通以外唯一可以用管理软件远程唤醒 NAS 的品牌。 ▼当然熟手完全没必要下载这个软件,直接进入路由器后台找到 U - NAS IP 地址 启动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查找到的 IP 地址,账号密码分别为 admin / password ▼手机端进行配置也很方便,提前下载好【U-Manager】,跟随向导也能完成设置。 ▼使用 APP 配置硬盘 ▼ 主界面走的简洁路线,观感很好。能看到当前状态,也能够直接安装各种应用。 ▼系统 UI 综合了 Windows 的操作逻辑和 NAS 系统的展示方式,右边为资源监控,左下则是基础操作快捷方式。 ▼左上角为已安装的软件,原始版本内置应用不多,只能做到简单的存储备份以及下载,需要更多的功能可以进入【APP管理器】自行安装 ▼【APP管理器】的软件就很多了,像大家最常用的影视类的 emby、jellyfin;下载类的 aria2 都有,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支持 Docker。 ▼【控制中心】功能蛮丰富的,各种功能基本做到一目了然,学习成本很低。 ▼第 一 件事当然是升级系统了。注意了, U - NAS 的系统是装在板载 16G EMEC 上,所以无需配置硬盘就可以直接进行各种系统设置以及更新等功能。 ▼配置硬盘,这方面 U - NAS 做的不错,桌面的【一键配置】可以根据插入的硬盘自动使用最佳方案,注意两点,第 一 最佳方案是从安全性考虑,所以看重容量的话需要自行调整;第 二 系统细节还是需要打磨下,比如选好 raid 方案后,如果能加入这种模式的利弊提示应该会更好。 ▼配置完成后会生成卷组,卷,连常用的共享文件夹都自动配置完成。 ▼U - NAS 的文件管理系统很不错,展示方式和逻辑极度类似 Windows,很容易上手。 【挂载共享文件夹】 ▼U - NAS 挂载文件夹还是常用的方式,文件管理器地址栏输入 //NAS IP 就能找到共享出来的目录,或者在网络页面搜索 同样的右键【映射网络驱动器】后就可以将其作为本地硬盘直接使用 【网络下载】 ▼系统内置 Transmission ,经常玩 PT 的人应该对它不陌生。使用也很简单,直接运行就行。当然,如果像我一样习惯了 qbittorrent 的朋友, 也可以在 docker 中使用 qbittorrent 。 ▼速度还是不错的,不过还是感觉没 qbittorrent 速度快,当然可能是种子的原因。 如果是普通的网络连接可以用 Aria2 来进行下载。 【外网访问】 ▼身处外网访问 NAS 属于基本操作,万由系统内置U-Anywhere ,这个软件类似群晖的 QC 服务,同样也是走的服务器中传模式,启用也很简单,设置自定义域名启用即可. ▼复制万由给出的域名,通过浏览器打开即可访问NAS后台,不过速度方面比较一般,进行设置或者远程上传种子问题不大,需要大流量数据传输还是使用 DDNS 更为靠谱。 【媒体播放】 ▼U - NAS 自带的媒体中心,性质类似群晖的媒体服务器,需要使用专用的 APP 【U-Media】。启用比较简单,选择影片存放目录点击应用。 ▼重度影视爱好者比如我,当然还是在 emby、jellyfin、plex 中选择了。 U - NAS 可以直接在 APP 管理器安装套件版 emby / jellyfin / plex ▼也可以在 Docker 中使用镜像版。两者对比起来,套件版设置简单一些适合新手, Docker 版稍微复杂了一点点,但资源占用要小得多。 ▼套件版的好处就是还有官方专门制作的教程,完全是手把手的教学,新手完全不用担心。至于 docker 版的设置和其他 NAS 没有区别,这里就不再详述。如果有需要可以在评论留言,点赞超过 150 的话我 24 小时之内专门为大家创作一篇设置说明。 ▼这里我使用套装版的 jellyfin 来测试下占用资源情况,CPU 和内存占用都不到 20%。 【相册管理】 对大部分的用户来说,相片备份估计是最重要的功能。 但是很奇怪,这样的一个常用应用居然需要自行安装。 ▼【APP管理器】搜索【相册管理器】并安装 ▼根据提示修改 HOME 目录 ▼启动【相册管理器】,更改存储位置。 注意:这个存储位置指的是数据存储,不是相片的存储位置 ▼相册功能中规中矩,支持多种分类查看方式,比如按时间、按人物 ▼也可以自由分享给家人 ▼相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少。 首先不能更改存储位置 其次上传相片不能选择目录,只能多选单个相片不够智能,希望后续能有所改进。 最后 评价已经写在前面了,最后就是文中所提到的,24小时之类点赞超过150,火速更新下一篇使用 万由 HS- 401P 搭建三种影视库的方法。 就这样吧,感谢所有能够看到这句话的朋友,我是昭华凋,一个喜欢分享生活乐趣的闲人。 写文不易,码字艰难。如果我的文章能获得您的认可,希望您帮忙下方点赞、收藏、留言,您的互动是我写文的动力。感谢看到这里的所有朋友,下篇文章再见。 <更多>

昭華凋 晒物 2022-05-06 16:40

hello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 鸽王之王小伙伴晋升奶爸的垃圾佬。 玩转威联通第一步:关注我、关注我、关注我! 今天讲点啥 ▼之前相关的教程内容大多是为大家推荐docker,多少有些忽略了NAS自身应用的介绍。毕竟NAS系统的应用生态才是真正决定其是否好用的关键因素,今天就来梳理下威联通必备的10个神级应用,用好这些应用你的NAS会更好用,折腾起来也会少走很多弯路。 今日份思维导图如下: 文字目录如下: qnapclub HD Station(HybridDesk Station) Ubuntu Linux Station Browser Station HybridMount Virtualization Station 网络与虚拟交换机 Container Station Qsirch Qfiling 今日份设备 ▼TS-264C的外观像是TS-451D的缩小版,左侧指示灯丰富可以较好的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电源键和备份按钮被安排在了指示灯的下方,左下角是被设计成了了撞色效果的红色USB3.2接口。TS-264C拥有两个M.2插槽,可以使用高贵的M.2固态硬盘做高速缓存,也可以直接用作存储盘组成最小巧的4盘位NAS。 ▼TS-264C采用了N5105处理器,相较于J4125制程进化为10nm,同时性能大幅提升,根据Cinebench R20跑分测试结果N5105相较J4125来说单核新能提升近30%,多核性能提升21%。N5105支持调用GPU进行AI设别,AI识别速度可以大幅大幅提升,GPU性能提升300%以上,对于影音转码以及内容创作者来说值得升级。 威联通(QNAP)TS-264C 2盘位 四核心处理器网络存储服务器内置双 M.2 插槽2.5G网口NAS私有云 京东:¥3799.00 去看看 ▼硬盘奶爸依旧选用的是希捷酷狼的4T硬盘,奶爸是酷狼的忠实拥泵,酷狼全系都是传统磁记录(CMR),相较SMR而言更适合作为NAS硬盘使用。 ▼酷狼赠送3年内免费原厂数据救援服务一次,希望大家都不会用的到。 ▼容量为4tb及以上的酷狼和酷狼Pro支持IHM(希捷酷狼健康管理软件),在威联通QTS上当打开硬盘管理时就会看到可爱的狼头,从目前来看酷狼还是独一家。IHM可以提高NAS系统的稳定性,主动保护数据健康,确保NAS硬盘的健康运转。 希捷(Seagate) NAS硬盘 4TB 64MB 5900转 PMR CMR垂直磁记录 网络存储 SATA 希捷酷狼IronWolf ST4000VN008 京东:¥819.00 去看看 10大神级应用推荐 qnapclub ▼有一说一docker确实挺好用,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去用代码或者是Portainer去部署docker,一方面需要一些学习成本,另一方面抄作业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错。作为用户我们还是最希望看到能有一个“应用商店”像IOS的app store那样一站式一共应用下载方案,qnapclub约等于是威联通的第三方应用市场,绝大多数日常需要使用的容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QPKG的安装形式可以占用更少的系统资源,比较遗憾的是该站点不支持中文。 ▼最好使用EDGE或者是Chrome浏览器什么的进行简单的翻译,这样上手成本更低一些,在qnapclub已经做好了分类,也可以通过搜索功能找到想要使用的应用安装包,这其中KODI无疑是必备应用之一,下载好进行安装就好。 qnapclub 网络地址:https://www.qnapclub.eu/ ▼下载好的qpkg文件可以通过AppCenter通过如下图所示位置进行手动安装。 ▼觉得在网页上搜索下载太麻烦的话,还可以直接在AppCenter中添加程序来源,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添加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在最左侧的标签栏多出了一个名为qnapclub的软件源,这样我们就可以在里面快捷方便的安装应用了。 软件源地址:https://www.qnapclub.eu/en/repo.xml HD Station(HybridDesk Station) ▼威联通与群晖的硬件设备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拥有HDMI接口,如果你在使用QNAP期间没有使用HDMI输出,那真的是有点浪费了,所以强烈推荐你试一试HybridDesk Station,在AppCenter中如下图所示位置下载安装就好。 ▼在上一个神级应用qnapclub添加之后我们通过搜索『KODI』就能找到4个KODI HD STATION应用。早期还是17版本比较稳定,不过现在的19版也很稳,建议直接上19版。 ▼测试片源为1080P.x265.10bit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播放流畅,快进快退都是毫秒级,毕竟直接从NAS上取文件,比从局域网还快。播放期间CPU占用45%,RAM占用60%,比较可惜的是在播放4K片源的时候有卡顿发生,应该是KODI优化的问题。 ▼qnapclub中提供了大量的HD Station应用,其中不光有浏览器、视频播放器(PLEX、EMBY、KODI)等常规应用,你甚至还可以下载安装游戏、模拟器,用QNAP的小伙伴一定不要错过。当然前提是你的NAS方便接屏幕,或者一块儿便携屏也是不错的选择。 Ubuntu Linux Station ▼Ubuntu Linux station是威联通QTS的独家应用,安装应用后可以无人值守式的系统安装,提供18.04与20.04系统可以选择,借助Ubuntu Linux Station我们完全可以将NAS当作一台Linux PC使用。UL Station所使用的虚拟化技术与Virtualization Station不同,在Ubuntu系统下能看到的是物理硬件而不是虚拟化硬件,理论上系统性能更强。 ▼在UL Station的系统中我们可以安装Linux版本的百度网盘、迅雷、Kodi,甚至可以安装简单的Office应用程序,码农甚至能在上面做一些编译操作,总之可以发掘出NAS更大的潜能。与Virtualization Station最大的区别是在UL Station中,系统安装全过程无人值守完成,小白也能行。 Browser Station ▼Browser Station是一款虚拟浏览器应用,个人印象中也是威联通的QTS独一家,对于其他NAS系统需要通过docker部署Chrome或者Firefox。通过Browser Station的界面可以看到是一个Chrome浏览器。 ▼通过这个虚拟化的浏览器,我们可以用来挂网课,进行网页资源下载, 更可以通过其访问我们的主(软)路由进行端口转发或者是设备运行状态查看。要知道将路由器放到公网上会提升家庭网络的风险,另外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将路由器整成外网访问。 ▼最最最重要的是,如果在家中部署了相关应用,随身携带又不方便的电话,就可以通过Browser Station畅游世界网络,简单易行,不用借助虚拟机,不用在使用的终端上安装连接应用。 HybridMount ▼讲道理来说QTS真的应该把应用名称多用些中文,不然好多应用用户第一眼看到都理解不了这个应用是干啥的。HybridMount主要是提供了一个挂载服务,既可以挂载硬件也可以用于挂载公有云盘。 ▼HybridMount可以通过SMB、NFS、FTP等网络协议挂载其他硬件设备,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台NAS上使用File Station管理其他NAS中的文件。尤其是NAS扩展柜的价格堪比NAS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购买一个低端或者是矿渣NAS来扩展存储空间。 ▼另外HybridMount还支持挂载ONEDRIVE、百度云盘等公网云盘,ONEDRVIE的不限速但是比较挑网络环境的特性(主要是登陆不上去,登上去就好用了),让其在NAS能够发挥更好的效用,百度网盘的同步也能让我们更愉快的进行“蚂蚁搬家”,即便是80KB/s的速度也能慢慢下载好文件。 Virtualization Station ▼这个应用的名称实在太长了,我都有点懒得打了,Virtualization Station是威联通特有的虚拟机应用,其对虚拟机应用的支持相较于群晖需要购买授权解锁更多虚拟机与更多性能来的更好些,导入、配置虚拟机也相当方便。 ▼借助其我们甚至能在威联通里面虚拟一个黑群晖出来使用。但是你想在群晖里面套娃一个黑威联通那就很费劲了,反正我到现在没搞定。 ▼另外Virtualization Station还可以将灯大的精简版Win10很方便的导入使用,通过网页就可以使用到WIN10,用来白嫖小伙伴的百度云网盘最好用了,也能进行一些应急的生产力办公。 ▼同时大多数X86架构的威联通NAS都提供了2个网口,我们甚至可以很方便的在威联通NAS上部署软路由甚至双软路由系统。 网络与虚拟交换机 ▼感谢威联通终于整了了一个中文名称的应用,网络与虚拟交换机这个功能主要是配合上述一条进行软路由、双软路由配置,或者是对docker的网络进行管理。从应用中你能够很直观的看到设备的网络连接状态,这一点做的是真的好。 ▼配合virtualization Station做好双软路由,爱快与OpenWrt都有了,直接使用NAS进行拨号,支持Pcie的设备还可以直接上一块儿Pcie扩展网卡,以扩展网口数量,ts-253D就可以。 Container Station ▼讲道理对于我来说对于Container Station的好感远不如Portaienr,但这是这并不影响Container Station已经是一款值得推荐的神级应用,通过Container Station可以快速进行docker容器部署。 ▼原生中文用起来相较于Portainer还是更友好一些的,添加国内源(Registry服务器)之后,就算网络环境不好也能飞快地拉取镜像。 Qsirch ▼NAS中的文件越来越多难免会遇到想要找的文件找不到的情况,Qsierch提供了高效的搜索引擎,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找到想要取用的文件。基础版本只提供了3个筛选器,足以应付普通家用用户的使用场景,现在还提供了Win PC版的应用程序,使用起来更方便。 Qfiling ▼如果NAS中的文件单单靠人工进行分类整理的话是非常枯燥且容易出错的,Qfiling可以帮助我们将散落在NAS不同文件夹的文件组织的竟然有序,通过设置归档任务定期将新文件移入指定文件夹中,整个操作非常容易上手。基础的Lite版单词任务最多支持8个,计划任务8个,分类配方8个,支持所有筛选条件。充钱可以让Qfiling更强大,不同于Qsirch,Qfiling的不同许可证只是限制单次任务个数,不充值也基本不会影响使用体验。 关于威联通NAS的推荐 ▼威联通TS-462C是TS-451D的升级款,白蓝色的搭配摆在桌上竟然出奇的好看,看起来有一种活力与年轻的感觉,放在客厅不会有突兀的感觉。在机身的左侧分别是状态指示灯、开关按键、一键备份按键,以及一个USB3.2 GEN2接口。 ▼硬件配置方面TS-462C采用了N4505处理器,核显为16EUS,参考CPU-MONKEY提供的数据,N4505相较于上代主流旗舰机型处理器J4125单核心性能提升30%左右,多核心受限于核心数较少,落后30%,但是GPU性能将近是J4125的3倍,这不用来整影视不太可惜了。 ▼威联通464C官方宣称是453Dmini的升级款,拥有双2.5GbE网口,以及2个M.2固态硬盘插槽,搭载N5105处理器,既然是453Dmini的继任者,我就很好奇618的时候会不会有比较大幅度的降价优惠,让我们拭目以待。 Final ▼今天的应用推荐就到这里,永远记住,NAS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工具,频繁的更换NAS系统,升级NAS硬件设备可以但是没必要,威联通QTS系统持续保持着进步,希望小伙伴们用好手中的NAS,让他更好的的发挥其工具的作用。 如果奶爸的文字对你有用,烦请关注、点赞、评论、收藏、转发、打赏支持哦。 <更多>

mb51669796 经验 2022-05-06 16:20

写在前面 关注过我的朋友都知道,折腾 NAS 算是我的爱好之一,基本上能接触的 NAS 我都会尽己所能寻求入手,体验各种不同的系统体验,并从适合人群加以点评。 极空间是个站内比较火的 NAS 品牌。其实这个品牌第一次推出的时候我就很关注,记得第一次众测我更是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的申请理由,虽然没中选但后续从各位大佬的评测中也综合出了一个结论“介于轻 NAS 和功能 NAS 之间的进阶型 NAS”。 何谓轻NAS:个人定义“满足普通用户的存储、备份、分享基本需求,但扩展性、可玩性较弱,适合大部分人群”。比如绿联、海康、奥睿科这种。 何谓功能NAS:个人定义“满足用户存储、备份、分享基本需求。能提供更多基于自身开发的独家应用,并且可以使用工具进行拓展”,比如群晖、威联通这种。 进阶型 NAS 这个词是我自己生造的。我把它定义为吸收了轻 NAS 易于上手、设计理念新颖等优点,却又不满足于轻 NAS 功能上的限制,并且已经在某一领域有了自身成熟并有别于其他 NAS 系统的特色,但整体素质或者说可玩性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的一类 NAS 。比如本次和大家分享的极空间 Z4 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PS:我把大家感兴趣的点重新进行了排列,和原文顺序有点偏差,开箱放到了最后面一截。 亮点介绍 这一节和大家分享下使用极空间感受最深的几个亮点。 ①【外网访问】 ▼大部分的 NAS 在外网访问上都不够理想,特别是老牌 NAS 品牌更是拉胯,所以我一直都用的外网转发 + 阿里云 DDNS 的方式。这样完成的效果虽然很好,但设置起来繁琐,而且最好用户有公网IP,没有的话设置起来更麻烦。有的朋友图简单会单独购买蒲公英之类的硬件来进行透传,这也是一笔额外的开支。 ▼极空间 Z4 内置内网穿透服务,无需任何设置就能自动完成内外网切换,对新手可以说超级友好。而且速度表现很不错,如图可以看到,外网场景使用 4G 连接的情况下速度都能达到4.2MB/S。 ▼这是什么概念,我家宽带的上行速度也才 5M 出头,极空间在 4G 信号下几乎就能跑满我的上传带宽。这个外网访问的体验真的吓到我了。 ②【极影视】 玩 NAS 的用户大部分都会折腾影视墙。不过众所周知,NAS 中的影视资源想完美呈现并不容易,自带的套件往往识别率不高,较专业的影视管理软件(比如plex、emby)又因为服务器或者转码都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目前个人总结下来还是 KODI + TMM 的组合差强人意。 ▼极空间自带的极影视在 NAS 玩家中有着极好的口碑,好友@川川川川桑 隔三差五就给我灌输极影视的强悍,讲真我对极空间的好奇大部分源于此。极影视的添加影片很简单,选择存有视频文件的内容即可。 ▼的确和传说中一样,极影视对影片刮削的速度很快,关键是识别率很高,影片简介、主演,分辨率、是否支持 HDR 都能标注出来,匹配影片信息很精准。新手真的可以轻松搞定 ▼不过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冷门影片刮削的准确度不行,而且手工修正实际上还是用的内置刮削,不能手工录入。想做到完美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下载影片资料扔到影片目录替换刮削出来的文件 ▼连续剧的刮削效果不错,刮削失败的影片用手动也能录入相关信息。 ▼播放时支持加载字幕、选择音轨、以及倍速播放等功能,使用体验上毫不逊色主流的jellfyin、Plex、Emby 等三方影视套件,而且无需复杂的安装步骤,开机就可以直接使用。 ▼不管是客户端/网页端还是 APP,只要登陆的同一账号,观赏记录都会被保留,完全不用担心进度同步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极空间提供的穿透服务真的超级给力,身处外网,播放 4K 影片使用原画正常播放无卡顿,如果拖拉进度大概会缓冲 8~10 秒,如果采用1080画质拖进度缓冲时间更短。播放时还支持投屏功能,也就是说,出门在外不仅可以用手机看家中的影片,还可以投屏出来与好友共享。 ▼下面这个动图就是 4K原画拉进度条,全程无加速 ▼极影视还有个独家特色,那就是拥有专门的 TV 客户端,这好像是私有云厂商蝎子尾巴独一份。顺带多说一句,习惯了 KODI 的用户也可以继续使用 KODI,极影视刮削出来的影片信息可以被 KODI 直接调用。 ③【极空间亲情 APP】 极空间专门考虑到不熟悉电脑和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人和小孩操作不便,特意为这部分人群打造的一个功能。管理员设置好相应的视频、照片、音乐之后,老人和孩子不需要任何设置,就可以直接打开观看,全程没有任何学习成本。 ④【无限可能的docker】 ▼极空间刚发布的时候就承诺会给用户开放 docker 功能,而我手头这台 Z4 可以看到,官方的确言出必行,docker 的加入让极空间彻底拜托了轻 NAS 的范畴 ▼常用镜像已经涵盖了大部分 NAS 的使用需求,比如挂载阿里云盘、QB下载、plex 客户端等 ▼常用镜像官方还专门制作了使用教程。这里给我的感触满深的,这些镜像真的都是 NAS 玩家最常使用的工具,极空间的研发人员绝对是个玩 NAS 的老手。 ▼仓库可以搜索到更多镜像,比如日常赚点小钱啥的。 ⑤【相册备份】 ▼相册备份可以说是 NAS 最基本的应用,唯一的区别就是细节优化是否到位。 目前来说,专业 NAS 品牌在这方面优势还是比较大,比如群晖的人脸识别,威联通 exif 信息挂的全还支持 TPU 运算。极空间的优势在哪呢?一是传输速度,重点是外网传输速度,不管是备份还是在线访问都是极大的优势。 ▼二是分类浏览,极空间支持 AI 人像分类、场景识别以及时间线查看。此外诸如缩略图查看、照片分享、单独备份等功能也没有遗漏,但整体来说用一句话形容“功能常用够用但亮点一般”。 使用体验 ①【设备监控】 ▼这里可以看到当前的系统运行情况,在硬件和网络这里可以看到使用的处理器为intel J4125,这也是去年最火的处理器,功耗低,性能也不弱。注意系统是装在自带的 16GB eMMC 闪存上,这点和老牌 NAS 还是有区别的。 ▼极空间的内核使用的Linux,不过对硬件调度很出彩。这是我从其他设备复制文件时截的图,跑满带宽的情况下 CPU 占有不到 30%,内存不到 1G。 ②【系统设置】 ▼首先把 极空间Z4 的文件夹挂载到 PC 端方便调用,联网状态下在网上邻居可以看到极空间 Z4,输入账号密码就可以登陆当前账号。 提示:每个账号登陆都只能看到自己创建的文件,如果有多个账号可以分别登陆挂载,这样一台电脑也可以管理多个账号下的文件,比传统 NAS 的权限管理更加方便。 ▼不过最简单的方法还是直接使用极空间自带的【虚拟磁盘挂载】,直接将极空间挂载为本地磁盘,比上面的方法简单的多,很适合办公环境。 ▼【存储池管理】可以看到当前硬盘状态、使用情况 ▼在【硬件相关设置】这里可以对指示灯、风扇转速、硬盘休眠进行调整,极空间Z4 也是支持 UPS 不断电设备的。 ▼【双网口设置】可以将两个 2.5G 网口做链路聚合,而且无需手动设置,插入网口即可。 ▼内置应用定位清晰,所有功能一目了然。不过有一说一,功能还是少了些,好在还有 docker 加以弥补。 ③【文件及共享服务】 ▼极空间 Z4 支持 Samba、WebDAV 以及 DLNA 协议。客观评价只能算够用,连个 NFS 都没有。这里我多一说一句,Samba 和 DLNA 协议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共享协议,使用方便但在某些场景比较拉胯(经常使用 KODI 看高码率影片的人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WebDAV 算是 FTP的终极加强版本协议,也就是说,如果播放过程卡顿的朋友记得试试更改协议。 PS:机器到手我就向官方吐槽,没想到官方居然正面回应我,说这个功能就在适配,近期就会上线,看来同路人的思路果然是一致的。 ④【迅雷下载】 ▼极空间 Z4 支持常见的迅雷下载,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应该算是喜讯。而且除了常规的下载还支持到了云盘,不得不说是个额外的加成 ⑤【PT下载】 ▼极空间自带的【下载】是个大大的亮点,它使用的transmission 2.94 版本作为内核,也就是说喜欢玩 PT 的用户直接就可以用它下载保种。讲真,极空间的研发人员绝对是 NAS 老用户,很多功能都是直击痛点,这也是我将极空间视为进阶型 NAS 的原因之一。 ⑥【MAC备份】 ▼MAC备份应该也是极空间独有的功能吧(仅代指系统内置)。 ⑦【文档同步】 对于经常在不同场地切换办公进程的朋友来说,文档同步无疑算是工作利器。 使用的时候指定电脑上的单个目录,极空间会随时监控这个目录中的文件变化,随时同步,一是可以起到备份的作用,二是使用者就算随时切换场地、办公工具,通过本地电脑修改的文件都能自动同步更新,不用再操心文件重复上传和整理啦,从此办公告别U盘! ⑧【网盘备份】 ▼又是一个亮点,这个功能实际上就是百度云同步。登陆账号以后,既可以下载网盘数据,也可以将极空间内的文章上传至云端,当然也可以实现双向的自动同步。 虽然我已经不怎么爱用百度云盘了,但有些别人分享的文件还是百度云链接,这时候就是网盘备份大展身手的时候。我估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反正我看站内关于百度云同步技巧的文章都爆火。不过在其他品牌的 NAS 开启同步都很麻烦,哪像极空间这么简单。 ▼同步的传输速率和是否会员挂钩,不过玩 NAS 的人怕什么,慢就慢点,24小时不停下载啥文件拉不下来。 比如我之前就写过百度云同步的文章,操作之繁琐,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毫无难度的上手体验 NAS 诞生初期主要面向企业服务,使用者也大多是具有一定网络基础的用户,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天生就具有一定的上手难度,而这也是制衡 NAS 普及最重要的原因。为什么群晖知名度更高,就是因为它在专业性和易用性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更容易上手的原因。 不过这也只是相对而言,对上近些年流行起来的轻 NAS ,群晖在易用性上就没那么大优势了。轻NAS 通常都有个极大的优点,那就是易上手、易使用。极空间Z4 也不例外,全程只需连上网线、插上硬盘、接通电源开机,然后使用自家的“极空间”APP 跟随向导一路设置即可。 PS:开机也是必须先升级到最新版本。 ▼根据向导使用手机号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的每一个账号都有自己独立的极空间账号,每个账号都有自己的私密性,除非进行分享,否则就算是同一块硬盘上的内容也无法被其他账号查看。 ▼极空间硬盘方案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RAID1 、双RAID1 以及 RAID5 之外,还多了个自创的 ZDR模式。这个模式很有意思,算是在硬盘备份方案走出了新路子。所谓的 ZDR模式就是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期望备份的目录,然后将这个目录在多个硬盘之间同步备份。比如将最重要的相片目录在多块硬盘备份,丢失的几率够小吧。关键是这样的备份超节约空间,兼顾数据安全和硬盘空间利用。 ▼其实这个单独目录备份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Windows上就有这样的类似软件,包括群晖威联通都有这种类似的应用(比如Hyper Backup/QSYNC Central),不过需要单独进行安装。但这里就有个问题,普通用户鬼知道这个应用啊。极空间将其整合到系统使用层,也印证了我前面说的易用易上手。 ▼手机端的便利性更是这种轻 NAS 的优点。极空间将所有功能整合到一个 APP,系统状态也能直观查看,使用起来无疑便利许多。说到这里又想吐槽群晖,一个功能就需要一个 APP,人家是用一个 APP 管理 NAS,群晖是用一个 APP 目录管理 NAS。 ▼除了常用的 APP 管理,极空间还提供了专用的客户端管理方式 ▼或者直接网页连接输入IP+端口号或者【zconnect.cn】也能登陆进行管理。个人比较推荐推荐网页管理方式,既轻巧又方便。 外形细节赏析 ▼极空间 Z4 外盒为纯黑一体配色,和主机的风格一脉相承,除了正面的商品渲染图,其他位置没有任何修饰,低调沉稳。 ▼全家福包括主机本体、电源适配器、CAT 6 网线 X 2、电源适配器、螺丝刀、胶垫以及说明书保修卡。 电源是深圳柏盛高代工,输出 12V8A。 ▼目前极空间产品线并不算丰富,只有 Z4 和 Z2S 两个型号。两者外观上的区别除了盘位带来的尺寸差异,最大的区别就是外壳。Z2S 外壳为硅胶,配色也比较丰富。Z4 则是航空级 5052 合金外壳,表面磨砂工艺,细节处理的很完美,看看这合金外壳的厚度,是不是超有很有质感。 ▼正面的磁吸式面板主要用来遮挡后部的硬盘笼,上面也没有过多修饰,只有个极空间的LOGO。当然了对于数码爱好者来说,这种金属材质本身的质感就是最好的装饰。 ▼后方的硬盘笼很有特色。首先硬盘笼间距比较大,这样的设计对于散热有很大帮助,让风量有足够的的空间循环,所以我第一的感觉就是这机器的散热应该很靠谱。下方的扩展接口给的很实在,一个USB 3.2 gen1,另一个USB Type-C 可以提供最高 5Gbps 的传输速率。 ▼其次硬盘笼设计很有特色,塑料材质在减缓硬盘运行时产生的震动有很大优势,然后这个硬盘笼是免螺丝固定,而且是很有创意的一体闭合式固定。 ▼从侧面可以明显看到极空间 Z4 独特的设计感,上下两块一体折弯的合金面板包裹着机身,刻意留出的空隙造成视觉上的断层。图片看还觉得一般,实物的确有种惊艳的感觉,难怪能成为全球首款红点设计大奖的私有云产品。个人觉得,极空间要是把机箱作为一个单品机箱来发售绝对卖爆,能同它外形掰手腕的着实不多。 ▼提示灯和开关按键都集中在机箱右侧,既保证了正面视觉上的整体性,又让侧面多了一些点缀。 ▼背后接口为 LAN口(2.5 GbE) X 2、USB 2.0 X 1、以及电源接口,背部风扇规格为 14025,支持智能调速。 ▼底部四个硅胶脚垫抬高机身,一是避免合金外壳被划花,二704630对机身散热也有帮助。 ▼下方的四个螺丝拆下后可以抽开外壳,然后就能看到主板。可以看到内部的结构很干净,主板上还有个 M.2 SSD插口,可以加块 SSD 充当缓存。 ▼和威联通 TS-262C 对比下,这款 NAS 的外形也很好看,不过和 Z4这种工业美感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手头的硬盘也不够了,翻箱倒柜找出来两块 4T,这两块盘个人更推荐希捷的酷鹰。这个系列全部采用 CMR 技术,使用的 AgileArray 技术对 NAS 有特殊加成,主要在硬盘电源管理和多盘位环境中的硬盘双面平衡和 RAID 优化。 【小结】 先谈谈外形 整个 NAS 结构如上,给我感触还蛮深的,也是我第一眼就将定位进阶型NAS的原因,专门写了一段文字来分析: Z4 和 Z2S 作为极空间现有的两款机型,有着明显的定位。Z2S 针对基础用户,所以使用的 ARM 平台(RK3568),造型材质偏多彩迎合对视觉系用户;Z4 则是定位稍微专业一些的用户,采用性能更强的 Intel 平台(J4125),更多的盘位,更偏工业美感的造型设计。 有一说一,传统的 NAS 品牌如群晖威联通的外形设计这么多年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对比新晋NAS 品牌来说丢分不少。而极空间系列的外形设计别说和传统品牌,就算和绝大多数新晋品牌相比也是个中翘楚。不夸张的说,单从造型设计、做工材质来说 Z4 是我玩过最漂亮的 NAS。 然后就是一些细节和配置的亮点了,比如两个 2.5GbE 网口、高速的扩展口以及较宽的硬盘间隙,说真的别看都是不起眼的小地方,但玩 NAS 的人最在乎这些。 再谈谈系统 极空间的系统无疑很有特色,最重要的是,从各种体验的细节处能感受这个团队很有自己的想法,打造产品也是实实在在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进行。 整个系统几乎毫无学习成本,文件管理和分享也很符合国人的操作习惯。 硬件性能出色,优化到位。J4125 处理器、M.2 缓存、双2.5G网口可做链路聚合、主流的4盘位组合。 极空间提供的内网穿透真心厉害,在国内公网IP越来越难拿到的情况下,极空间无疑有着很大的优势。 极影视的确很出色,不管是播放还是管理体验都很不错。别说和国内的同类型软件相比,就算和世界级软件(比如Plex、emby)比较也毫不逊色,而且还有专门的 TV 端,可以说冲着这个软件来选择极空间都不亏。不过对于挑剔者来说还有很多可供提高的细节,比如前面提到的手动修改影片信息,此外我发现很多播放软件都有的【同演员相关影片】在极影视里也没有。 最大的优势就是加入了 Docker。其实极空间的内置应用不算丰富,只能算实用够用,但有了 Docker 以后彻底与轻 NAS 拉开了差距,真的是扩展了无限可能。 我是昭华凋,喜欢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请关注我,也期待您的点赞,收藏和转发。您的肯定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下篇文章再见。 极空间Z4-8G版 四核4盘位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 (无内置硬盘 ) 京东:¥2799.00 去看看 <更多>

昭華凋 晒物 2022-04-28 14:20

序 这两年也不知道为啥,关于NAS方面的文章特别火。很多次我点进去看,带给我的感受就是“这么麻烦...”就先不说黑群晖了,光是白群晖、威联通系列的产品,玩起来要安装软件、虚拟机、Docker...我这样的普通用户一听就慌完,估计许多人跟我一样,也为此我家里一直都没有使用NAS设备。而最近接触了极空间的NAS产品,我终于体验到什么叫做普通人用的NAS!原来NAS也可以这么“简单易懂”啊!!!本文就通过我的使用体验给大家讲讲这个产品。 产品实拍 极空间目前是Z2S跟Z4两款产品,我手上的是Z2S,从我的角度理解,Z2S是性能入门,双盘位,没法安装Docker。Z4性能好,四盘位,可以安装Docker。如果跟我一样是普通用户,就希望实现云盘+云相册+云影音库+云文档等这些简单功能的,Z2S完全足够了。 硬盘用的是西数家企业级HC320的8TB。想着在我目前的云盘+云相册+云影音库+云文档这四大需求下,8T已经满足了,如果不够回头再增加一个就好。 安装方式非常简单,参考说明书直接拧开螺丝插入硬盘就好了,女生也可以轻易完成的啦~ 值得一提的是,极空间Z2S后置接口除了基础的电源跟网线,居然有一个HDMI接口,也就是说极空间可以当成一个单独的播放器,直接输出视频到电视或是投影仪上面,这一点设计还是比较贴近用户实际需求的,因为许多人会把NAS放在电视柜上,直接接电视更加方便快捷。 在安装好后,接上电源跟网线,前方灯光亮起,硬件方面就算安装好了。 前置面板是可以打开,下方有两个USB接口可以外接存储设备作为扩展使用,我暂时没有扩展需求,所以暂时没有使用体验。 因为定位就是针对普通用户,极空间提供了好多个外壳颜色,而且都比较年轻一些,我这款绿色被我戏称为越南绿。关于产品外向暂时说到这里,下面说说使用体验。 云盘 你有没有使用移动硬盘/U盘存储文件往来在家与办公室之间,经常忘记拔忘记带? 移动硬盘/U盘插入他人的电脑,立刻被感染病毒,再用到自己的电脑也被传染了,怎么办? 存储重要文件的移动硬盘/U盘丢失,怎么办? 这些问题困扰了很多人,也包括我。这两年许多公司都受到了勒索病毒的困扰,再加上移动存储设备丢失,商业机密与个人隐私泄露更是惨不忍睹。 极空间的私有云盘非常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云盘使用,是在APP与电脑软件上,点击个人空间进去就可以,上传文件下载文件也是在这里操作。 可以看到自己分好类的文件夹,跟操作电脑的文件夹是一样的。 上传文件类别极空间也做了多种文件选择给用户,方便上传后进行分类,这与普通云盘使用是没多大差别的。 那极空间的优势是什么? 核心优势是用户可以网页上登录极空间网站,登录后通过网页端进入到自己的云盘中,这是极空间最厉害的地方,上图右上角是极空间官网登录的入口,熟悉的用户也可以直接输入网址https://www.zconnect.cn/。 打开后页面是这样的,跟极空间同网络下可直接选IP直接登录,而当我们外部环境,需要上传、下载文件时,打开网站登录即可。 登录后界面是这样的,跟电脑端的软件一模一样,我们可以在网页端进行文件的上传与下载。不用担心移动硬盘/U盘被客户的电脑传染病毒了,只要有网络,你的云盘随时都可以完成U盘/移动硬盘的工作。 这是极空间做得最优秀的地方,让一切都简单化。 云相册 手机内存不够了,照片存哪里? 买iPhone,为了多存照片,只能咬牙买512G的版本? 手机换新,旧手机的照片存哪里? 私人生活照太多,存云盘不安全,怎么办? 电脑硬盘怕坏,需要多一个备份,用什么好? 目前网络云相册,在很低的费用下可以解决上面大部分的问题,但是核心是,云相册的服务器,不属于你自己的,安全、隐私也是关键,于是私有云相册,就成了一个解决方案。 打开手机APP,就可以看到第二列就是极相册,打开后点击上传照片,就可以保存手机上的照片了。而电脑端的软件打开极相册,则是可以进一步管理极空间相册,比如提供照片查重功能等 手机APP点击上传照片后,就会进入右边图片选择相册,可以选择自动备份还是手工上传功能,个人建议是开启自动备份功能,点进去后选好需要备份的相册,极空间就会检测相册的更新并做备份,非常简单,我是选择了备份在WIFI模式下自动进行,既不消耗流量,也不会遗漏任何照片。 阅览照片的界面,电脑端会比软件端更加直观,毕竟界面比较大,但是看到的内容都是一致的。 按我个人的使用体验,一个256G的手机使用1年,照片跟视频大概在100G左右,1T的空间用个五六年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云相册,就是这么简单的使用了,基本会用手机的用户都可以使用啊有没有! 云影音库 KODI一类的影音库软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使用太复杂,如KODI这种,软件逻辑还是当年XBOX游戏机上那一套,非常不好用,一般用户都不太能理解它的逻辑。 影片匹配信息不精准,命名方式、影片编码等都会造成在影音软件上显示不准确。 播放器状态下使用不够人性化,女生、老人或是小白群体不会用。 字幕~无法很好匹配搜索并下载是核心。 极空间内置的极影视是一个用来播放影音的软件,同时也是一个影音管理软件。 我们只需要在极空间文件管理中,建立一个专门的文件夹放置视频与音乐文件,然后在添加内容中选定这个文件夹即可,系统会自动开始识别并匹配影音库的信息内容。 我这里用手上的4部电影与3部剧,采用不同的命名方式来看看极影音的识别是否准确。 结果非常棒,极影音基本都识别了出来,除了那个被我改成中文拼音首字母的《乔乔的异想世界》。 档没有正确匹配时,可以对着封面右下角的小三角点一下,然后选择手工修正匹配,并在上面搜索该电影的名称,在弹出的搜索结果中选择对应的就可以啦! 极影音从网络匹配的封面、简介等都是非常不错的。 在播放器上,极影音播放器操作项目比较符合使用的需求,从码率(方便在外使用网络观看)、音轨(切换声道)、字幕(可以搜索下载)、图像(明亮度等 调节)等都提供了。 而这里面的核心就是字幕功能里面的字幕搜索,可以搜索匹配到的字幕非常多! 影音库从目前使用来说,电脑端与手机端否非常舒适。 那电视端呢?电视端也有专门的极空间APP!而且在我的小米电视官方应用商店上是可以搜索到的! 安装完毕打开后是这样的页面,其中第二项就是极影视 进去后,系统已经做好分类,我们只需要直接选择开始就可以了。 功能与在电脑与手机APP上的完全一样,尤其是字幕搜索非常好用,这一点真的有被感动到。 前面也说极空间考虑到许多用户是把产品放在客厅电视柜附近的,因此特地设计了HDMI接口,可以让Z2通过HDMI直联电视或是音响功放,这一点真的是太难得了!主要好处有这几点: 1.通过Z2直接解码输出电视,避开了电视硬件解码的各种缺陷,比如老电视解码差、部分电视解码功能不全等; 2.一些高容量的电影如蓝光原盘一类的,码率较大,但并不是每个家庭的网络都是完美的,直联避免了网络造成的卡顿; 3.可以支持家里的功放啦~不用再去考虑电视ARC输出啦,毕竟许多电视还没有ARC输出呢。 极空间在影音的存放上极其简单,软件划分资源的时候也非常智能,匹配视频信息也比较精准,而且在客户使用终端上把最常用的手机、电脑、电视都完全考虑到了,软件非常成熟且简单易用。 云文档 网络文档对经常需要进行文字工作的人来说异常重要。去年某在线文档平台石X在多次出现服务器问题、无法打开或是无法插入图片等问题后,让我明白云文档跟云盘都是一个性质,把东西放在别人家里,始终都不是安全的办法。隐私是否有不说,东西会不会丢、能不能拿回来都是问题。 而我在使用极空间的时候,意外发现它不需要像传统的NAS要通过安装软件或是Docker什么的来实现自有云文档(这块我不熟悉不好意思)。 我们只需要在极空间的手机APP上、电脑软件上或是网页端进入极空间打开个人空间,进入自己预设好的文件夹并打开上面的文档,极空间内置的WPS就可以打开文档并实现编辑。 打开后的页面是这样子的,跟我们常用的网络在线文档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习惯了一页到底的模式,在页面中选择连页就可以了。 云文档的核心功能就是自动存储,极空间的云文档在输入任何信息后,开启自动存储是1秒左右吧,你看上图我打一个1,上方红框就会提示正在保存了,安全性还是非常让人放心的。 目前极空间云文档功能,还有两点不是很方便,一是对在线打开的文档限制了不能超过50M,如果超大文件编辑大家要悠着点。 第二就是这个是利用了极空间内置的WPS功能,所以没法自己新建云文档或是云表格。希望极空间能跟相册与影音一样,专门设计一个“极文档”,实现与QQ在线文档、飞书等功能,那这个极有可能成为一些小公司的自有在线办公服务器了。 总结 我从极空间的使用中,能非常清晰的感受到产品在设计之初,就以一种要打破NAS生态僵局的心态去设计的。让从前的“难爱上”NAS变成“能爱上”NAS。而且产品一出来就立马颠覆了NAS软件层面过于复杂、专业化的囧境,我看到许多极空间的使用体验,无论是不熟悉NAS的新人还是熟悉的老玩家,都对极空间这套系统表示非常喜欢。 用专业的话来说,极空间在不需要做任何设置的情况下,系统就做好了内网(局域网)穿透这项技术活,用起来丝滑无比。而外网连接也更是高速流畅,易用性一流。换成大家都听懂的话就是:你只要注册账号,打开软件,使用就好了,没有什么设置、安装、调试这些流程。 当你在家以外的地方,打开手机软件、或是网页登录极空间账号,可以随意快速的查阅自己存放的电影、照片、文档、文件,速度流畅不用等待,这种快乐就跟自己的手机有几个T的容量差不多,你说有多方便?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给亲朋好友看自己保存的照片视频”、“给同事传送文件收取文件”、“手机跟ipad追自己下载好的剧或是昨晚没看完的电影”等等 说了那么多优点,目前极空间Z2S我认为有几点问题可以改善: 1.已经把软件都做到这么极简了,硬件也争取做到免工具安装吧!Z2S后置螺丝卡扣的方式太传统了。 2.相册与影音都有着非常好的使用体验,再开发一个“极文档”吧,把在线文档功能给实现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啦~ 极空间 私有云 Z2S 四核 2盘位NAS家庭个人云网盘 私有极空间 网络存储服务器【无内置硬盘】暗夜绿 京东:¥1399.00 去看看 <更多>

飞帆飞帆 晒物 2022-04-27 13:20

无准入门槛的NAS设备,极空间为什么适合我们非数码发烧友 大家好,我是聚灵阵主。众所周知,NAS在站内一向是话题度爆棚,但是我却一向望而却步,主要还是年纪大了,工作家庭的压力纷涌而至,实在是没什么精力再去折腾这种玩法都能写几十篇高质量原创文章的复杂系统了。但是另一方面,对于NAS这种储存文件数据的方式,我又觉得非常实用,确实家里小孩的相册,地铁上可以看的影视,工作的数据文件,如果有一个NAS给我作为备份,而不是靠百度网盘的话,体验真的能好很多。 不过作为值得买的生活家,身边还是有很多用过很多NAS设备的发烧友级别的大佬们,它们一致都向我推荐了这个极空间的NAS,说是非常实用,非常适合像阵主这样完全不懂,而且也不愿意付出任何学习成本的小白。说实话,一开始我是不信的,但是将信将疑地入手之后,我发现极空间真香~这里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使用体验,希望能给像我一样有NAS需求,但是又不想付出过多精力的朋友们作一个参考。 购置和安装 阵主之前在亚马逊入手了一个12T的移动硬盘,拿来存储资料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便携度方面就非常逊了,而且还要外接单独电源才能用,着实是不方便。所以这次我也是痛定思痛,入手了口碑非常好的小白友好型NAS,极空间。为了省心,我这次一步到位入手了极空间Z4,另外再配了一个16T的硬盘,基本上能满足目前的需求,后续扩展盘位也会比较方便一些。 极空间Z4-8G版 四核4盘位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 (无内置硬盘 ) 京东:¥2799.00 去看看 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 16TB 企业级硬盘 HC550 SATA6Gb/s 7200转512M 氦气密封 (WUH721816ALE6L4) 京东:¥1959.00 去看看 入手4盘位的极空间Z4也是考虑到后面肯定会拍很多小孩的照片和视频,写评测的时候也要存好多素材。如果大家预算比较紧的话,其实2盘位的极空间Z2S的性价比也会更高一些,不妨也可以考虑一下。 极空间 私有云 Z2S 四核 2盘位NAS家庭个人云网盘 私有极空间 网络存储服务器【无内置硬盘】幻想蓝色 京东:¥1399.00 去看看 极空间Z4的安装也很简单,它前侧的盖子是磁吸式的,可以直接打开。 打开后4个盘位一目了然,打开硬盘盒顶部的锁扣之后,就能取出硬盘盒。 然后再按照说明把硬盘安装到硬盘盒上,再重新推入主机中并按好锁扣,硬盘就安装好啦。 安装好硬盘之后则是连接电源和网络,之后再打开电源进行开机即可。 之后则是通过极空间APP注册管理员账号,并且绑定好主机,这样机器就可以正式运行啦。 整体来说运行中的极空间Z4还是非常漂亮的,尤其是这个侧颜,非常有现代感,放在桌面上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装饰。 数据的备份 阵主以前的数据都是放在一个大号移动硬盘里面的,所以得先把移动硬盘的数据导入到极空间里面,这个过程还算是挺简单的,可以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硬盘接到电脑上,然后直接上传到极空间-我的空间;另外一种则是将移动硬盘接到极空间的主机,也可以将数据直接复制到极空间里面。 当然,从极空间中下载数据到电脑/手机/硬盘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述一样的方法~ 除了备份这些硬盘和电脑上的数据之外,极空间也可以进行手机数据的备份,操作方式也是非常简单。极空间APP具有手机备份的功能模块,可以自动备份手机相册上的数据,也可以上传手机上的图片、视频和文档等到极空间。 就在阵主写文这几天极空间还增加了网盘备份功能,能把百度网盘上的数据都下载到极空间里面,而且还能设置自动下载的任务了。虽然阵主自己用百度网盘不多,但是经常会有别人会把超大内容的附件用百度网盘发过来,有极空间自动同步的话,也是非常方便的~ 相册管理 极空间有一个极相册的模块,专门用来管理相册。它这个模块就相当于是我们手机的相册功能,不过它支持从不同手机都把相册同步到极空间,然后我们从电脑或者移动硬盘导入的照片,也可以导到极相册里面,这样就可以给照片进行综合管理了。 从手机将照片导入到极相册非常简单,只需要用极空间APP开启自动备份或者手工上传就好啦,而电脑导入极空间的照片,则可以通过[添加照片到极空间]功能来实现。 极相册也有自动整理照片的功能,可以自动识别清除重复的照片,还可以通过AI识别,来实现照片按照节日、地点或者人物分门别类的功能。比如里面的[回忆精选],就可以把照片按照节日归类好,点开的时候自然也会触发当时的回忆。 当然,除了自动整理之外,极相册也可以像手机相册一样手动整理,而这个手动整理就能统筹多个设备的照片,像阵主自己和家人一起出去游玩时各自拍下的照片,都可以统一整理到一个文件夹。 影音体验 极空间里面的电影管理组件[极影视]和音乐管理的[音乐播放],都有一些分类和编辑的功能,其实都和上文中提到的[极相册]类似,这里就不用再赘述了。极影视值得一提的一点是它具有自动给影视剧匹配信息、海报,并且还能智能搜索字幕。像下图中间的极影视海报墙,就特别酷炫,视觉效果炸裂。另外一些因为视频命名中信息不全导致海报匹配错误的,也可以自己进行搜索和修改,都很方便。 另外阵主还是可以介绍一下它的下载功能和视频播放功能,我觉得都非常强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就是我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了片源,下载了一个电影/电视剧,但是用自带播放器的时候,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播放出来都是没有声音的,然后你找了各种第三方播放器,要不然视频分辨率太高不支持解码,要不然不支持外挂字幕,总而言之,用手机看本地视频的体验真的是超级差。 阵主在极影视里面的导入的蓝光电影目前测试下来都能播放,而且也支持外挂字幕,还能直接搜索字幕资源,说实话真的是很方便,安装了极空间之后我把我手机里的第三方视频播放器全都卸载了,因为已经用不着了。 另外极空间还有很强大的下载功能,除了阵主提到过的百度网盘之外,极空间还内置了[迅雷]和[下载]两个模块。作为一个pt用户,阵主一般会在pt站下载很多高清的视频,用极空间的[下载]模块的话,可以将资源直接下载到极空间里面,然后再用手机播放,就不需要再用电脑下载之后再用数据线拷贝到别的设备了。至于迅雷的强大之处,就更不需要我来多说啦~ 极空间亲情 另外阵主还发现了一个极空间亲情的功能,可以让家里老人下载极空间亲情APP,然后给他们分配亲情账号,父母长辈就能打开后直接浏览我们放在亲情账号内的照片、视频和音乐啦。这样的话大大地降低了家里老人的使用门槛,也不用担心他们因为不会用而误删了什么资料啦。 办公体验 最后还是想说说极空间的协同办公和远程办公的体验。虽然我本人是极度不喜欢将工作带入到家庭生活的,但是由于疫情的反复和工作的繁忙,有时候还是不得不把工作带到家里去做。极空间比较好的一点是自己内置了wps,也就是可以在极空间内部(而不是下载之后)进行文件的编辑。 而这种在线编辑文件的功能,再加上[团队空间]模块中可以将文件共享给设备的其他用户,这样的话,协同办公的功能一点儿也不比腾讯文档和石墨文档这种在线文档工具弱。 总结 已经体验了一段时间的极空间Z4,不得不说极空间的NAS真的是一点门槛也没有,我觉得如果你希望自己有一台NAS,又不想耗费许多精力不停鼓捣它,那么极空间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本次的文章虽然没有数码大佬们专业的参数内容,但是的确是阵主从一个非数码发烧友的角度,体验了极空间之后的感受。如果大家有任何的意见的话,也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呀~ 好了,本文就到这里,欢迎大家点赞收藏打赏哦~ <更多>

聚灵阵主 晒物 2022-04-25 09:40

说来惭愧,作为一个iPhone4时代就开始玩数码产品的电子数码爱好者,我一直都没怎么碰过NAS这个很早就有的数码品类。 因为......它太难了,即便是最早入局的群晖、威联通、铁威马这些NAS厂商,数以百计的功能让你进入界面后一头雾水,更不要说App就要下载好几个。至于OPENWRT、黑群这种玩法,一个Linux脚本制作就把我送走了。我没有办法从中获得快乐。 所以我定义自己是爱好者,不是Geeker,相比于敢于尝鲜的冒险精神,我更希望数码产品能够提升我的生活品质,改善我的使用体验,最重要的是,上手不要太难。 有趣的是,这个原则通过我影响到了周围的人,周围的人反过来又影响到了我,我今天说的这台绿联DH2100就是我同事在某一天给我远程分享PPT链接之后,变成了我的心头好,最终收入囊中。 当你的同事讨论股票时,是时候撤退了,但如果你同事都能把玩好的一款电子产品,说明它真的能处。 上手,开箱,装好,找个地方放着,到手之后的DH2100配置极其简单,简单到没有任何波澜。 一个主机,一个APP,备份图片、存放数据、迅雷下载、百度网盘、外链分享、远程访问等主要功能均在一级菜单且有简单易懂的UI,操作它基本不需要学习成本。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有什么好讲的,但当你用上威联通或者群晖时你就会发现,NAS是如此的高深,群晖的APP甚至够塞得下一整个文件夹,而那些备份、下载、安全、家庭自动化等功能虽然填充的极为丰富,可打开它我就头疼。 我只想要一个简简单单的、能随时存放的、被自我把控的数据存放中心。 是的,我对私有云的用途,只需要它能够把我过去十几年的照片、文章和积累下来的电影好好地保管起来,在我思绪翻飞的时候随时拿出来搜寻属于我的那份回忆。 在用手机上我一直是简约工具派,如果一个APP能满足我全部需求,我并不想去下载同类型的第二个APP,好处是64G的12 mini就可以满足我所有需求,坏处是娱乐和我的手机绝缘。 利用DH2100,我可以躺在床上打开APP就能观看电影,还不用占据宝贵的手机存储空间,这种感觉很好,我这64G的12 mini换机的理由又少了一些。 以前潜水论坛的时候,见很多大佬推荐Transmission这样的PT下载,可当我看到RSS订阅、DDNS等专业术语时,那种头皮发麻的感觉实在是不妙。对我而言,DH2100里支持的迅雷和百度云做下载就足够了,UI简单、操作明了、傻瓜化应用,中文互联网里的多数资源都可以用它俩下载。 当然,迅雷要登录账号,百度云要会员才能满速,中文互联网上的毒瘤操作你在DH2100里还是避免不了,如果能送会员或者定制版,也许我对它的评价会更好。 我最喜欢的功能是绿联DH2100自带的链接分享,它可以把NAS里的数据以链接的方式分享给别人查阅,体验有点像百度网盘。这个功能带来最明显的功效是,我不用背着U盘和移动硬盘活动了,一个分享就能解决99%的问题,真的很爽。 一台数码产品,如果不能做到配置简化,是很难从小众走向大众的,以前的NAS,一听功能很有兴致,一听配置一脸懵逼,什么公网IP、DDNS,会玩的都还要看着教程操作,对于一般人就是天书一般。 所以抛开性能,绿联DH2100在使用上令我很满意。 至于性能,我并不是说ARM架构不好,事实上我对NAS的性能没有要求,我只需要它存储好数据就行,我说的性能是指DH2100只采用了千兆网口,作为NAS确实是有些瓶颈了,毕竟千兆跑不满机械盘速度,2.5G的体验更好。 是个缺憾吧,以后升级2.5G网口我会再入一台,至于万兆口我倒是没有购入需求,毕竟没有SSD加持,10G和2.5G使用体验不会差距太大。 总结一下吧,目前绿联DH2100售价1100~1200左右,入门级,当然你不能用矿渣来对比,会折腾矿渣的用户绝不是这类轻量系统的目标客户,买这类轻量系统的客户更不会是矿渣设备的容忍者。 在我看来,我觉得DH2100是一款非常适合小白的入门NAS,甚至如果要求不高,它也完全可以胜任主力NAS。1000多的价格看上去不便宜,但半台iPad的钱就能买到APP功能接地气,配置简单、功能方便的NAS,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是很有竞争力的。 更新系统上绿联也很积极。而且,绿联作为3C配件内声量比较大的公司,体量和供应链要稳定不少,不用担心小厂跑路的风险,“服务器倒了”这种顾虑能小太多了。 这是一台简单的、适合家用的、安静的小NAS。 绿联私有云DH2100 Nas网络云存储(双盘位 空盘版)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硬盘存储服务器 二次加密/双盘备份 京东:¥1199.00 去看看 <更多>

高柳乱蝉 晒物 2022-04-22 09:40

⏹ 前言 NAS玩家们的几大日常痛苦: 空间永远不够用 舍不得花钱购买硬盘 盘位满了加硬盘麻烦 平时开机下载费电心疼 如果把免费不限速的网盘挂载到NAS上,那么以上问题迎刃而解,毕竟大部分网盘都有离线下载功能,并且卷的厉害,动不动就送几百G到1T的空间,领取了不用也是浪费。 按照本教程挂载之后,可以流畅播放网盘上的4K视频,拖动毫无卡顿,具体可以看下图。 如果你有多台设备,配合上Zerotier或者蒲公英组网效果更佳,有兴趣点击头像查看往期教程。 本文给大家带来一款可以将115网盘、阿里云盘、天翼云盘和第三方WebDAV服务器挂载到NAS并关联其他应用的抄作业级别教程,实现不花钱免费扩容,觉得有用欢迎关注点赞收藏三联。 ⏹ 相关推荐 日常列一下推荐设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 1️⃣威联通 TS-564 介绍:2021年最新的J5015四核四线程CPU,核显为UHD600 24EU,比上一代J4125多了一倍,双2.5G网口,内置专门针对核显的Intel OpenVINO框架,用于加速AI人脸识别,同时USB接口也升级到了USB3.2 Gen2,对于摄影常用的高速U盘这些外接存储更加友好,如果对照片整理有需求就选564。 威联通(QNAP)TS-564内存8G四核2.9GHz CPU五盘位双2.5GbE 网络端口NAS网络存储4K影片转档 京东:¥4199.00 去看看 2️⃣群晖 DS220+ 介绍:卖的非常好的入门级别群晖,CPU为X86入门级别的J4025,非常适合低需求用户,存储文档外加挂点Docker足够用了,有活动一千多入手挺划算,当然如果不急的话可以等群晖新款也可以。 群晖(Synology)DS220+ 2盘位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 (无内置硬盘) 京东:¥2780.00 去看看 3️⃣万由 HS-401P 介绍:万由HS-401P是预装U-NAS OS的四盘位成品NAS,CPU使用目前主流的J4125,四核四线程足够应付进阶玩家对CPU性能的需求,内置两个SO-DIMM槽,老样子最大能支持到16G*2,双2.5G网口可以用来玩虚拟机和Docker,达到做AllinOne的最低门槛,除了四个常规硬盘位以外,主板上还有一个NVME固态硬盘槽。 万由U-NAS HS-401P四盘位 J4125 NAS文件存储服务器私有云NAS存储设备照片文件 太空灰 内存4GB 京东:¥1888.00 去看看 4️⃣蒲公英 X3A 介绍:内置SD-WAN的路由器,通过X3A不需要网络知识即可组网,手机在外部网络平打开蒲公英客户端,即可用路由器分配的内网IP访问NAS,活动价正常八九十块钱,7621依旧能满足大部分用户需求,下联的所有设备皆自动加入组网,配合本文Docker可以轻松挂载异地的WebDAV服务器。 蒲公英X3A千兆路由器1200AC全千兆网口无线家用穿墙高速双频5G宿舍学生寝室中小户型智能远程管理 X3A 魔力黑 京东:¥149.00 去看看 5️⃣蒲公英 X1 如果不好走线,也可以选择X1旁路由做无线桥接连接NAS组网,也是不错的选择。 贝锐蒲公英路由器X1旁路组网盒子自建私有云硬盘变云盘网络存储异地组网DIY家用Nas X1 京东:¥98.99 去看看 6️⃣雷鸟 S545C 55寸 简介:影音圈垃圾佬们都说好,搭载TCL自家研发的棋盘式控光分区屏幕,这个技术上面说过了不再赘述,神功能不解释,93%DCI-P3广色域+运动补偿也没少,支持杜比视界,A73的四核CPU配合3G+32G双存是这价位中的顶级配置,游戏随便玩,支持语音控制。 FFALCON 雷鸟55S545C 游戏电视 电视机 高色域 HDMI2.1 远场语音 120Hz4K高色域全面屏 55英寸 以旧换新 京东:¥3999.00 去看看 ⏹ 部署前的操作 本次使用的是名为CloudDrive的第三方Docker,拥有独立的网页管理后台,并且长期稳定更新,感谢制作大佬,DockerHub项目地址: https://hub.docker.com/r/cloudnas/clouddrive 前置操作需要创建三个文件夹用于挂载,这一段将群晖、威联通和万由分开讲解,极空间和华硕实测由于文件夹权限问题可以部署但无法挂载,其他品牌NAS请自行测试。 1️⃣威联通操作方法 在部署前需要创建用于存放日志和挂载共享文件的文件夹,打开FileStation,点击Container文件夹,创建一个名为clouddrive的子文件夹。 威联通的路径显示比较奇怪,没办法直接查看只能自己编辑,这个文件夹是Container共享文件夹下面的clouddrive,所有共享文件夹前面的目录都是share,所以真实完整路径是: /share/Container/clouddrive 继续创建一个共享文件夹,命名为clouddrive。 在clouddrive这个共享文件夹下面继续创建两个子文件夹,分别是cloudnas和media,同样自己推一下路径,分别别是: /share/clouddrive/cloudnas /share/clouddrive/media 创建完三个文件夹并推导出路径后,进入网络与寻交换机,下图圈出来的就是这台威联通的IP: 10.168.1.102 最后进入控制台,点击Telnet/SSH。 勾选上允许SSH连接,默认端口号是22。 2️⃣群晖操作方法 首先进入docker文件夹,创建一个名为clouddrive的子文件夹。 创建完成后右键点击该文件夹,点击属性。 这里可以看到该文件夹的实际路径为: /volume1/docker/clouddrive 如果你想同步接着创建一个共享文件夹,注意别选错了,命名为clouddrive。 创建完成的共享文件夹如下图所示,在这个共享文件架下面继续创建两个文件夹,分别是cloudnas和media。 同样的方法右键这两个子文件夹,获得他们的路径,我这里是: /volume1/clouddrive/cloudnas /volume1/clouddrive/media 创建完三个文件夹并找到路径后,进入控制面板的网络,点击网络,下图圈出来的3就是这台群晖的IP: 192.168.0.205 最后点击终端机和SNMP,勾选上启用SSH功能,端口号默认是22。 3️⃣万由操作办法 进入U-FIle资源管理器,在Docker共享文件夹创建一个名为CloudDrive的子文件夹。 万由的路径和威联通一样没办法直接查看,需要自己编辑,右键这个文件夹查看详情。 这里可以看到该文件夹的路径是Docker/CloudDrive,需要在前面加上/mnt/nas/data,所以真实完整路径是: /mnt/nas/data/Docker/CloudDrive 进入控制中心点击共享文件夹,创建一个名为clouddrive的共享文件夹。 创建完成的共享文件夹如下图所示,在这个共享文件架下面继续创建两个文件夹,分别是cloudnas和media。 同样的方法右键这两个子文件夹,获得他们的路径,我这里是: /mnt/nas/data/clouddrive/cloudnas /mnt/nas/data/clouddrive/media 虽然万由自带终端机,但是部署完成后还是需要知道NAS的IP,进入控制中心的网络配置,下图3就是NAS的内网IP。 ⏹ 通用部署流程 用各家自带管理器部署操作会非常繁琐,所以直接说通用方法,万由请直接点击桌面左下角的菜单,找到终端进行操作。 首先安装SSH工具,推荐使用Finalshell,下载安装下: http://www.hostbuf.com/downloads/finalshell_install.exe 接下来开始正式部署,SSH登录群晖,我这里用的是FinalShell,点击打开后选择新建一个SSH连接。 填写NAS的IP和登录用户名密码,确认无误后保存。 双击刚才创建的配置文件,即可通过SSH登录威联通后台,输入Q后回车退出威联通提供的shell。 输入Y确认退出。 到正常的shell后,输入: sudo -i 回车 接下来会再走一次确认,等待提示登录成功即可。 接下来要修改下面的代码,AAAA替换成刚才的clouddrive路径,BBBB替换成刚才的cloudnas路径,CCCC替换成刚才的media路径: docker run -d --name clouddrive --restart unless-stopped -v AAAA:/Config -v BBBB:/CloudNAS:shared -v CCCC:/media:shared --network host --pid host --privileged --device /dev/fuse:/dev/fuse cloudnas/clouddrive 这台威联通替换完成后是: docker run -d --name clouddrive --restart unless-stopped -v /share/Container/clouddrive:/Config -v /share/clouddrive/cloudnas:/CloudNAS:shared -v /share/clouddrive/media:/media:shared --network host --pid host --privileged --device /dev/fuse:/dev/fuse cloudnas/clouddrive 替换完成后,将代码复制到命令输入框,回车。 群晖的操作方法一样,按照本次案例的信息,代码则改为: docker run -d --name clouddrive --restart unless-stopped -v /volume1/docker/clouddrive:/Config -v /volume1/clouddrive/cloudnas:/CloudNAS:shared -v /volume1/clouddrive/media:/media:shared --network host --pid host --privileged --device /dev/fuse:/dev/fuse cloudnas/clouddrive 万由改成: docker pull cloudnas/clouddrive docker run -d \ --name clouddrive \ --restart unless-stopped \ -v /mnt/nas/data/clouddrive/cloudnas:/CloudNAS:shared \ -v /mnt/nas/data/Docker/CloudDrive:/Config \ -v /mnt/nas/data/clouddrive/media:/media:shared \ --network host \ --pid host\ --privileged \ --device /dev/fuse:/dev/fuse \ cloudnas/clouddrive 等待重新出现输入状态,即算完成部署。 进入威联通的DockerStation,可以看到clouddrive已经在运行中。 群晖同样可以在自带的Docker管理器中查看与修改。 万由也是一样,可以在自带的Docker管理器中查看与修改。 ⏹ 挂载网盘方法 所有NAS挂载网盘的方法都一样,这里继续以刚部署好的威联通为例,先看下目前的硬盘使用量,剩余7.51T。 浏览器输入NAS的IP:9798,即可进入clouddrive的网页管理后台。 先按照提示注册一下,注册完成后所有部署clouddrive的设备都可以使用该账号登录。 先添加需要同步的网盘账号密码,支持如下网盘: 115网盘 天翼云盘 阿里云盘 其他WebDAV服务器 这里我以天翼云盘为例,扫码登录后即可看到天翼云盘内的文件。 clouddrive还贴心的显示网盘剩余空间,方便用户自己查看挂载网盘的使用情况。 回到威联通的fileStation,进入刚才创建的CloudNAS文件夹即可看到天翼云盘和阿里云盘内的文件,并且可以直接使用。 重新刷新存储空间信息,剩余容量完全没变,这两个挂载的网盘不占用NAS本身硬盘,并且可以直接在NAS后台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上传文件到网盘(WebDAV挂载权限ok即可),需要通过clouddrive的网页后台方可操作,直接使用NAS自带的FileStation上传会提示网络错误。 ⏹ 进阶组网挂载 如果和我一样用蒲公英或者Zerotier做了组网,想将该组SD-WAN内的其他设备挂载到某台设备的clouddrive上也可以,只需开启并配置目标挂载设备的WebDAV即可。 威联通进入网络&文件服务,在Win/Mac/NF/WebDAV下找到WebDAV,勾选开启即可,默认端口号是5007。 将共享文件夹权限改为WebDAV权限,保存修改。 接着进入控制台的共享文件配置页面,找到你想通过webdav共享的文件夹,点击编辑权限。 将权限类别更换到WebDAV。 先将访问权限切换到无限制,再勾选对应的账号,保存修改。 配置完成后,浏览器输入NAS的IP:5007,登录信息填写NAS的登录名和密码即可。 群晖稍微麻烦一点,套件中心搜索webdav,安装WebDAV Server套件。 安装完成后点击图标进入配置页面,勾选上启用。 启用完成后进入FileStation,右键想通过WebDAV共享的文件夹点击属性,勾选上高级权限中的启用高级共享权限。 勾选完成后点击编辑高级共享权限,将你想放开WebDAV访问权限账号的读写权限勾选开启。 之后进入clouddrive的网页后台,输入目标挂载设备的IP:端口号加登录名密码,点击登录。 挂载完成后可以看到设备上所有开通WevDAV共享的文件夹。 之后就可以打通设备统一管理了。 ⏹ 关联其他应用 大部分玩家玩NAS肯定有现成在运行的观影/下载软件,这里我们可以将刚才挂载好的网盘利用起来,只需要新增目标Docker挂载文件夹即可,这里就用已经部署好的Jellyfin和Qbittorrent为例作为讲解。 1️⃣Docker版本Jellyfin挂载方法 先将老演员4K演示片美女烤鸭上传天翼云盘,测试可以在天翼云盘中直接播放。 还记得前置操作中创建的media文件夹吗?这时候需要用到它了,先进入clouddrive的网页后台,找到天翼云盘中的美女烤鸭所在文件夹,我这里是在“我的视频”中。 选中“我的视频”文件夹,点击页面的挂载按钮,在跳出的窗口中找到并点击选择挂载点。 挂载点选择media文件夹,点击选中。 确认无误后点击挂载。 操作完成后即可在clouddrive的media文件夹中看到单独的“我的视频”文件夹。 群晖操作比较简单,进入Docker管理器停用Jellyfin,点击编辑。 点击存储空间添加文件夹。 添加文件夹选择clouddrive的media文件夹。 添加完成后装载路径填写/media开头即可,我这里是: /media1 确认无误后保存应用重启jellyfin的docker。 威联通没办法为现存的Docker新增挂载文件夹,所以只能重新部署一次Jellyfin,部署的时候记得将clouddrive下media文件夹挂载到/media1。 进入jellyfin的网页后台,点击控制台。 点击媒体库配置后,点击添加媒体库。 媒体类型按需选择,文件夹选择/media1,也就是单独挂载网盘上电影的路径。 确认保存等待媒体库刷新,刷新时间由你的网络质量决定,毕竟是网络挂载的网盘。 回到首页即可看到天翼云盘中的美女烤鸭和其他视频文件。 测试播放有卡顿,毕竟是4K视频又是套娃挂载,建议网盘存1080p分辨率的片源,观看会流畅很多。 2️⃣电视播放网盘测试 除了Jellyfin、EMBY和Plex三巨头以外,还有很多朋友用电视观看电影,这里同样做个测试,测试用的4K电视是性价比怪兽雷鸟S545C。 测试软件使用KODI这个最强播放器,其他播放器同理。 传输协议用SMB,可以正确识别到NAS挂载天翼云盘和阿里云盘的文件夹。 实测用KODI播放会比Jellyfin好一些,4K视频还是稳稳的两秒开,播放和拖动进度条都无卡顿,唯一不太好的就是片源信息显示不全。 3️⃣Qbittorrent下载测试 相信肯定有朋友会寻思部署好之后用网盘挂PT,实测并不好用,在天翼云盘中创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Qbittorrent。 创建完成后进入威联通的FileStation,挂载的天翼网盘下可以看到自动同步更新完成。 老样子右键属性推导这个文件夹的真实路径(不会的看上文),我这里是: /share/clouddrive/cloudnas/CloudDrive/天翼云盘/Qbittorrent 进入套件版本Qbittorrent的选项,这里可以看到默认保存路径是: /share/Downloads 修改替换成刚才推导出的Qbittorrent路径,确认保存。 随便找了个种子试了下,可以跑PT,但速度非常不稳定甚至会下载失败,所以不建议这么操作。 ⏹ 教程重点总结 相信肯定有懒人直接拉到底部,总结下这样挂载的优缺点。 优点A:白嫖肯定爽,毕竟不花钱多了几T的存储空间,买了这些网盘会员的NAS用户也不再浪费会员权益。 优点B:挂载后可以关联其他应用,特别是电影爱好者,网盘离线下载或者转存的电影可以通过NAS上部署Jellyfin、EMBY和Plex直接管理推流,方便的很。 缺点A:上传必须要通过clouddrive的网页后台进行操作,略显麻烦,但好处就是这个数据传输链路相对而言更安全一些。 优点B:关联的第三方应用如果只是读取网盘数据会非常舒服,但如果是PT这些需要写入网盘的应用可就没办法用了。 ⏹ 教程至此完毕,你学废了吗? <更多>

川川川川桑 经验 2022-04-18 21:50

前言 Zerotier作为目前民用商用都非常棒的免费SD-WAN组网平台,讨论的热度一直比较高,没有公网IPv4/IPv6环境的朋友可以当做主要外网访问方式,有公网IP也可以当做第二套管理网络,非常实用。 完成组网后所有设备皆可打通,最基础的就是通过SMB互相传输文件,高阶玩法就多了,比如HomeAssisi、Jellyfin、CloudDrive等等需要IP+端口号访问的应用,即使没有公网IP也能轻松访问。 这里给大家分享群晖系NAS、威联通系NAS、爱速特(华硕)系NAS、万由系NAS、手机、Windows电脑、Linux电脑和Mac电脑的全平台Zerotier组网教程,觉得有用欢迎点赞收藏订阅三联。 ⏹ 新手必读丨Zerotier的问答 整理了下Zerotier的常见问题,建议看完再操作。 1️⃣部署很麻烦吗? 答:不要有心理压力,跟着本文走,有手就行并且操作步骤不复杂,本文目录如下。 2️⃣SD-WAN组网是什么? 答:通过Zerotier组网相当于给所有参与组网的设备加了一个大虚拟路由器,任何能访问外网的网络都可以通过固定内网IP访问NAS,非常方便,并且支持IPv6。 3️⃣组网后会影响正常上网吗? 答:不会,并且支持单机加入多个不同的Zerotier虚拟网络。 4️⃣什么样的设备可以组网? 答:只要支持创建虚拟网卡就就行,Windows、Mac和手机正常装,Linux系设备(含NAS)需要开启TUN支持,一行代码的事情,下文有写。 5️⃣哪些NAS系统不支持部署? 答:亲测极空间、Orico不支持(能部署但是无法创建虚拟网卡),群晖、威联通、爱速特(华硕)和万由都支持,铁威马、联想这些我不清楚有没有做TUN支持,需要自行测试。 6️⃣为啥我组网后访问很慢? 答:Zerotier只是个工具,大部分卡顿/高延迟还是设备所在的网络质量差,有兴趣看看本人之前写的优化方案吧,本文文末有针对性的排障方法。 还有种可能是运营商限制或者跨运营商传输,毕竟Zerotier是个开源项目,如果用着实在是慢甚至注册都搞不定的朋友可以考虑国产SD-WAN方案蒲公英路由器或者Docker,之前也写过。 7️⃣不同版本的Zerotier有区别吗? 答:没有,能用就别乱动,非要强迫症升级也行。 8️⃣Zerotier还有啥缺点? 答:作为开源项目Zerotier非常良心,单账号最多支持50台设备,中小型企业商用都够了,另外不要乱搞,跨运营商传输流量过大必定会被警告,切记切记。 9️⃣部署时有啥注意点? 答:跟着本文走,设备首次加入组网可能会慢点,不要急躁,组网成功后就很稳定。 ⏹ 设备推荐丨本文相关硬件 日常推荐设备,按需选择。 1️⃣群晖 DS220+ 介绍:卖的非常好的入门级别群晖,CPU为X86入门级别的J4025,非常适合低需求用户,存储文档外加挂点Docker足够用了,有活动一千多入手挺划算,当然如果不急的话可以等群晖新款也可以。 群晖(Synology)DS220+ 2盘位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 (无内置硬盘) 京东:¥2780.00 去看看 2️⃣威联通 TS-564 介绍:2021年最新的J5015四核四线程CPU,核显为UHD600 24EU,比上一代J4125多了一倍,双2.5G网口,内置专门针对核显的Intel OpenVINO框架,用于加速AI人脸识别,同时USB接口也升级到了USB3.2 Gen2,对于摄影常用的高速U盘这些外接存储更加友好,如果对照片整理有需求就选564。 威联通(QNAP)TS-564内存8G四核2.9GHz CPU五盘位双2.5GbE 网络端口NAS网络存储4K影片转档 京东:¥4199.00 去看看 3️⃣爱速特(华硕)AS5304T 介绍:爱速特是华硕专门做NAS的子品牌,CPU为主流NAS使用的四核四线程J4125,双2.5G网口,比较有特色的是是电竞黑钻外观和纯docker化的生态,除了Asustor系列黑科技自研应用外,应用商店拥有数量庞大的可选应用,对喜欢折腾的新手用户非常友好。 华硕旗下NAS爱速特(asustor)as5304T 网络存储nas主机企业网络存储服务器私有云网盘家庭局域网共享硬盘nas 京东:¥3980.00 去看看 4️⃣万由 HS-401P 介绍:万由HS-401P是预装U-NAS OS的四盘位成品NAS,CPU使用目前主流的J4125,四核四线程足够应付进阶玩家对CPU性能的需求,内置两个SO-DIMM槽,老样子最大能支持到16G*2,双2.5G网口可以用来玩虚拟机和Docker,达到做AllinOne的最低门槛,除了四个常规硬盘位以外,主板上还有一个NVME固态硬盘槽。 万由U-NAS HS-401P四盘位 J4125 NAS文件存储服务器私有云NAS存储设备照片文件 太空灰 内存4GB 京东:¥1888.00 去看看 5️⃣蒲公英 X3A 介绍:如果zerotier延迟或者丢包的厉害可以选择蒲公英X3A,系统预制了SD-WAN程序,下联的所有设备皆自动加入组网且不占用名额,活动价正常八九十块钱,7621依旧能满足大部分用户需求,是NAS的好搭档。 蒲公英X3A千兆路由器1200AC全千兆网口无线家用穿墙高速双频5G宿舍学生寝室中小户型智能远程管理 X3A 魔力黑 京东:¥149.00 去看看 6️⃣蒲公英 X1 如果不好走线,也可以选择X1旁路由做无线桥接连接NAS组网,也是不错的选择。 贝锐蒲公英路由器X1旁路组网盒子自建私有云硬盘变云盘网络存储异地组网DIY家用Nas X1 京东:¥99.00 去看看 7️⃣领势 MX5501 介绍:2021年下半年发布的VELOP系列新款,CPU使用A53架构的高通双核IPQ5018,内存和闪存同为512M,物理网口全千兆(WAN*1+LAN*3),内置六个无线信号天线,2.4G和5G无线带宽分别为574Mbps和4804Mbps,频宽为160Mhz,MU-MIMO和OFDMA这些常规协议都支持,重点是支持领势的iMesh,预算充足的朋友可以直接买套装(MX5502和MX5503)。 领势(LINKSYS)MX5501 AX5400M 5G双频WIFI6无线千兆路由器 全屋WiFi覆盖 /Mesh组网 【MX5500单只装】 京东:¥929.00 去看看 8️⃣绿联 CAT6 网线 介绍:本次组Mesh使用的配件,选择稳定的网线非常重要,如果不清楚什么线适合,直接无脑绿联的六类网线,只求稳定,实测挺好的,这类普通网线建议购买1-2米中间的尺寸,太长不仅不好看,出现衰弱也麻烦,再次提醒,不要扁线,老老实实圆线。 绿联(UGREEN)六类网线 千兆高速宽带线 CAT6类网络工程家用电脑监控跳线 8芯双绞成品线缆 1米 黑色20159 京东:¥7.80 去看看 ⏹ 前置操作丨创建虚拟网络 首先打开zerotier的官网,点击Sign Up注册下: https://www.zerotier.com/ 注册完成后登录跳转管理后台,点击Create A Network,这就已经创建一个新的虚拟网络。 将鼠标移动到NetWork ID下面刚创建的网络处,点击可以复制文本,这个虚拟网络ID一会要用到。 如果想分开管理,可以多创建一个虚拟网络,自由度非常高。 ⏹ 部署流程丨安装客户端 Docker其实NAS和Linux系设备通用,懒人可以直接用代码一键部署。 1️⃣群晖系NAS Zerotier并没有为群晖做单独的套件(进套件中心上架非常麻烦,我就被劝退了),所以选择用Docker版本。 PS:以下代码其实所有NAS和Linux系设备都可以使用。 首先安装SSH工具,这里以Finalshell为例,先下载安装: http://www.hostbuf.com/t/988.html 安装好并打开后,点击打开后选择新建一个SSH连接。 填写NAS的IP和登录用户名密码,确认无误后保存。 双击刚才创建的配置文件,即可通过SSH登录群晖后台,输入: sudo -i 回车 接下来会提示输入密码,这里的密码看不见,盲打后回车确认,等待提示登录成功即可。 群晖需要手动打TUN,输入代码: echo -e '#!/bin/sh -e \ninsmod /lib/modules/tun.ko' > /usr/local/etc/rc.d/tun.sh 回车 修改脚本权限: chmod a+x /usr/local/etc/rc.d/tun.sh 回车 执行脚本: /usr/local/etc/rc.d/tun.sh 回车 最后检查下TUN状态是否正确。 ls /dev/net/tun 回车 有下面黄字才对。 复制下面代码后回车: docker run -d --name zt --restart=always --device=/dev/net/tun --net=host --cap-add=NET_ADMIN --cap-add=SYS_ADMIN zerotier/zerotier-synology:latest 等待出现待输入状态,表示Docker已经部署完成。 这时候可以去群晖的Docker管理器中,有了zt这个Docker。 最后一步就是加入网络,Finalshell中输入代码,黑体改成实际ID: docker exec -it zt zerotier-cli join 你的Zerotier网络ID 回车 提示200 join ok表示加入组网,至此群晖的客户端部署完成,默认开机自动启动并加入组网,接下来请下拉到下一段【设备上线】。 2️⃣威联通系NAS 威联通直接有套件版本,不过操作时长和群晖其实差不多,另外QnapCLub经常抽,可以选择SSH一键部署Docker版本,除了不需要做TUN支持、代码有所区别,操作流程一致: docker run --name zt --restart=always --device=/dev/net/tun --net=host --cap-add=NET_ADMIN --cap-add=SYS_ADMIN zerotier/zerotier:latest 这里说的是套件版本安装方法,进入AppCenter搜索QVPN安装。 接着点击设置,添加QnapCLub官方源。 点击程序来源添加一个来源,名称随便填一个,URL填写: https://www.qnapclub.eu/en/repo.xml 确认后退出AppCenter,重进后点击最下面的QnapCLub中的全部应用程序,搜索Zerotier安装。 全部操作完成后SSH登录开始加入组网,老样子先管理员登录: sudo -i 回车 输入登录密码 输入: Q 回车 输入: Y 回车 Docker版本输入: docker exec -it zt zerotier-cli join 你的Zerotier网络ID 回车 套件版本输入: zerotier-cli join 你的Zerotier网络ID 回车 出现200 join ok表示已经加入网络,至此威联通的客户端部署完成,默认开机自动启动并加入组网,接下来请下拉到下一段【设备上线】。 3️⃣爱速特/华硕系NAS 爱速特的生态本身就是基于Docker,套件就是Docker魔改,所以这里就说下套件版本方法,进入App Central安装。 安装完成后通过SSH登录爱速特NAS,老样子先管理员登录: sudo -i 回车 输入登录密码 输入: zerotier-cli join 你的Zerotier网络ID 回车 出现200 join ok表示已经加入网络,至此爱速特的客户端部署完成,默认开机自动启动并加入组网,接下来请下拉到下一段【设备上线】。 4️⃣万由系NAS 万由比较简单,直接魔改并集成到控制中心里,打开App管理器搜索SD-WAN安装。 安装完成后进入控制中心,在网络服务中找到SD-WAN打开。 将虚拟网络ID填入后勾选上确认网络,最后点击右侧的+号添加。 添加完虚拟局域网后勾选上该网络,点击链接,页面会提示是否链接,点是确认,至此万由的客户端部署完成,默认开机自动启动并加入组网,接下来请下拉到下一段【设备上线】。 5️⃣Windows系电脑 点击Zerotier首页的download,点击下面的微软图标下载windows客户端: https://www.zerotier.com/download/ 安装完成是没有提示的,在左下角托盘区可以看到多了个Zerotier的图标,右键选择Open Control Panel打开控制台。 复制之前NetWork ID文本,填入中下方的ID录入框,点击Join Network,至此windows的客户端部署完成,默认开机自动启动并加入组网,接下来请下拉到下一段【设备上线】。 6️⃣Linux系电脑 Linux就比较简单了,新内核默认都有TUN,部署只要两行代码的事情,进入TerminalSU登录: sudo -i 回车 输入: curl -s https://install.zerotier.com | sudo bash 回车 之后输入 zerotier-cli join 你的Zerotier网络ID 回车 出现200 join ok表示已经加入网络,至此Linux的客户端部署完成,默认开机自动启动并加入组网,接下来请下拉到下一段【设备上线】。 7️⃣Mac系电脑 打开zerotier官网的下载页面,找到MacOS版本下载(可能会非常慢): https://www.zerotier.com/download/ 下载完成后双击zerotier.pkg安装,按照提示一路下一步。 安装完成后打开zerotier,顶部状态栏会多出来zerotier的图标,点击选择join network。 输入网络ID,点击join即可加入组网,至此Mac电脑的客户端部署完成,默认开机自动启动并加入组网,接下来请下拉到下一段【设备上线】。 8️⃣手机 安卓下载并安装客户端,记得看下图圈出来的位置: https://www.zerotier.com/download/ PS:iPhone请自行搞定,貌似需要特定地区的账号。 安装完成后打开App,点击右上角的+号添加网络。 将网络ID复制到Network ID下面,确认后点击下方的add Network。 手机会提示是否允许创建链接,选择允许,至此手机的客户端部署完成,请下拉到下一段【设备上线】。 注意:手机一般不会让Zerotier后台常驻,并且使用移动网络的时候可能会造成卡顿,建议需要的时候再开启Zerotier客户端。 ⏹ 设备上线丨Zerotier后台配置 这段分享的是三个基础设定,2和3没有需求就不要乱动。 1️⃣设备上线操作 设备客户端部署完毕后回到zerotier的网页后台,点击网络ID进入管理后台。 下拉找到Members(成员管理),这里能看到所有加入网络的设备。 设备清单最左边的Auth栏代表设备是否上限,默认不上线,需要手动勾选。 勾选上大概等个5-10秒钟,Managed IP这栏如果成功获取到IP,则表示这台设备已经成功加入了网络。 右侧还能看到具体的信息,比如在线状态和设备真实IP。 切记给设备填写个名称备注,防止自己记不得谁对谁。 如果你的习惯比较差没为设备做备注也没有关系,win/Mac电脑和手机点击客户端可以看到设备ID。 NAS和Linux设备SSH登录,输入: zerotier-cli status 回车 这里输出的200 infocbaxxxxxxx1.4.6 ONLINE中的cbaxxxxxxx就是设备ID。 通过设备ID我们就能在zerotier的网页后台Members中可以找到对应的设备,麻烦吧,所以建议做好备注。 2️⃣修改DHCP池 DHCP的作用是给下联设备分配IP,而DHCP池就是可选IP的范围(前两段或前三段),比如这个虚拟网络的池就是192.168.195.1到192.168.195.255。 如果你不喜欢这个网段,上拉找到Advanced,把IPv4 Auto-Assign改成自己喜欢的,比如这里我将原来的10.147.20.*改成了10.147.19.*。 修改完成需要等大约10-30秒,刷新页面回到Members栏,可以看到设备的IP各多了一个10.147.19.x的IP,删除之前的IP即可完成修改。 3️⃣更换设备IP 正常Zerotier给设备分配的IP固定,即使重启设备或者程序正常也不会变,可以当做破产版本的静态IP。 如果想方便记忆,先在下图红框处填写一个你喜欢的IP,然后点击+号,等新IP生效后删除原来的IP即可。 ⏹ 验证调试丨测试是否组网成功 组网毕竟是为了使用,建议部署完成后多做下延迟和传输带宽测试。 1️⃣验证能否访问 能访问设备是最基础的测试,分两步走,首先是看Zerotier后台,确认三个点: Zerotier是否已经为设备分配IP 加入组网的设备是否在线 加入组网的设备真实IP是否识别 刚加入的设备需要一定时间上线,千万不要急,等这三个信息都刷出来等个半分钟再做第二步测试。 第二步使用ping命令,Windows电脑输入Win+R键呼出快捷运行,输入: cmd 回车 接着在弹出的终端 中输入ping+Zerotier分配的设备IP,比如我这里是: ping 192.168.195.134 出现接发数量表示能成功ping通,如果ping不通,一般是TUN/虚拟网卡没开启或者系统没有给Zerotier没有足够的权限,看上文看看是不是漏操作了。 2️⃣验证访问延迟 这里我们使用MTR工具: https://wwp.lanzouy.com/iSBN3n4c9gj 下载后打开,在host这里输入目标设备的IP后,点击start开始测试。 一般建议测试发个1000个包,看看平均延迟、最大延迟和丢包率: 平均延迟30ms以内正常,15ms以内为佳。 最大延迟肯定越低越好,有波动也正常。 丢包率1.5%以内正常,0%最好。 3️⃣验证传输带宽 传输带宽建议直接实际传文件测试比较靠谱,毕竟组网最大的目的就是方便管理和传输文件。 当然用iPerf打一下也可以,具体测速服务器搭建和使用请看往期文章,不多赘述。 万由系和Linux系设备打开终端(terminal),先sudo -i登录,接着输入: apt install iperf3 回车 开启服务端是: iperf3 -s 回车 退出ctrl+c 作为客户端打其他iperf服务器是: iperf3 -c 服务端IP 回车 比如我这里测试是: iperf3 -c 192.168.195.218 ⏹ 教程至此完毕,你学废了吗? <更多>

川川川川桑 晒物 2022-04-12 16:20

⏹ 前言 迅雷虽然骂了这么多年了,真要说冷种下载还得靠他,另外迅雷的母公司网心也是PCDN的龙头老大,本次发布的套件版本迅雷并不会偷跑PCDN,明着做了开关,大家可以按需选择。 本文给大家带来威联通套件版本迅雷的安装与常见Q&A,觉得有用欢迎关注点赞收藏三联。 ⏹ 相关设备推荐 日常推荐设备 1️⃣威联通 TS-264C(双盘位) 简介:264C是去年年末刚出的型号,目前放在工作室用了,上文部分截图也来自那台,性价比谈不上,但硬件配置是市面上双盘位NAS的天花板配置,没有之一。 作为一个双盘位设备,264C的内部堆料有点离谱,N5105这四核+UHD600 24EU的CPU其他家四盘位的旗舰型号还没用上呢,威联通就给双盘位型号整上了,主板上还给了双NVME槽,直接把一众N4105和N4025吊起来打。 威联通(QNAP)TS-264C 2盘位 四核心处理器网络存储服务器内置双 M.2 插槽2.5G网口NAS私有云 京东:¥3799.00 去看看 2️⃣威联通 TS-464C(四盘位) 简介:威联通往上有盘位数和CPU主频更高的AMD锐龙平台型号(TS673A这种),但如果影音功能是刚需的话还得是Intel平台好点,毕竟Intel核显的解编码能力比AMD强多了。 564和264C是威联通第一批使用N5105的型号,配置完全一致,区别在四盘位,有盘位需求的话上464C就行。 威联通(QNAP)TS-464C 4盘位8G内存四核心处理器网络存储服务器内置双M.2插槽NAS私有云(453Dmini升级版) 京东:¥4199.00 去看看 3️⃣威联通 TS-564(五盘位) 关键词:摄影神器 简介:和上面两位相比,同期的564多了个专门针对核显的Intel OpenVINO框架,这个框架用于加速AI人脸识别,同时USB接口也升级到了USB3.2 Gen2,对于摄影常用的高速U盘这些外接存储更加友好,如果对照片整理有需求就选564。 比较特殊的是564这个五盘位结构市面上暂时没有同类型设计(没有NVME槽),下面的两个2.5盘位做持续读写,上面的三个3.5盘位做冷存储,,需要更高随机读取速度上264C吧。 威联通(QNAP)TS-564内存8G四核2.9GHz CPU五盘位双2.5GbE 网络端口NAS网络存储4K影片转档 京东:¥4199.00 去看看 4️⃣领势(Linksys) MX5502 介绍:CPU使用A53架构的高通双核IPQ5018,内存和闪存同为512M,物理网口全千兆(WAN1+LAN3),内置六个无线信号天线,2.4G和5G无线带宽分别为574Mbps和4804Mbps,频宽为160Mhz,MU-MIMO和OFDMA这些常规协议都支持,重点是支持领势的iMesh。 领势(LINKSYS)MX5502 AX5400M 5G双频WIFI6无线千兆路由器 全屋WiFi覆盖 /Mesh组网 【MX5501两只装】 京东:¥1499.00 去看看 5️⃣蒲公英 X3A 介绍:蒲公英是国产SD-WAN方案,手机在外部网络平打开蒲公英客户端即可用路由器分配的内网IP访问NAS,活动价正常八九十块钱,7621依旧能满足大部分用户需求,下联的所有设备皆自动加入组网,是NAS的好搭档。 蒲公英X3A千兆路由器1200AC全千兆网口无线家用穿墙高速双频5G宿舍学生寝室中小户型智能远程管理 X3A 魔力黑 京东:¥159.00 去看看 如果不好走线,也可以选择X1旁路由做无线桥接连接NAS组网,也是不错的选择。 6️⃣希捷 酷狼机械硬盘 介绍:希捷酷狼全系硬盘均采用 CMR技术,使用的AgileArray 技术对NAS有特殊加成,主要在硬盘电源管理和多盘位环境中的硬盘双面平衡和RAID优化。另外威联通对酷狼有单独的健康管理内置软件,可以有效实现预防、干预和恢复功能,另外内置的旋转振动传感器也有缓震作用, 还送一次免费原厂数据救援服务,值得购买。 希捷(SEAGATE)酷狼 网络存储 NAS 硬盘 机械硬盘 SATA接口 3.5英寸 含Pro系列 8TB(ST8000VN004) 京东:¥1549.00 去看看 7️⃣绿联 CAT6网线 介绍:现在的家庭啥都可以差,就网不能差,连接路由器最重要的硬件,网线差网络质量就差,这类没多少钱的配件,尽量选靠谱的,绿联就不错。 绿联(UGREEN)六类网线 千兆高速宽带线 CAT6类网络工程家用电脑监控跳线 8芯双绞成品线缆 10米 黑色20164 京东:¥27.90 去看看 ⏹ 套件下载地址 下载链接: https://pan.xunlei.com/s/VN-6BT9LL5qCAPELfk9lFxsxA1 提取码: ft7u ⏹ 套件使用须知 在安装前先回答下常见问题。 1️⃣是否可以下载所有文件? 答:敏感资源并不能,比如版权保护的电影或者你们懂的部分资源。 2️⃣下载有限制吗? 答:老样子,短时间通过网页版只能创建三个任务,虽然提示是单日,实际上过个几小时就重置配额了。 PS:如果网页版没有额度了,可以通过手机迅雷App无限制创建下载任务,目前是这样,后期不清楚。 3️⃣可以跑PT吗? 答:当然不行,想啥呢? 4️⃣有吸血吗? 答:有的,解法是删除所有任务,然后禁用套件重开。 5️⃣机型有限制吗? 答:目前仅限X86型号威联通NAS,本文推荐的型号都可以使用。 ⏹ 套件安装方法 安装流程比较简单,跟着走就好了,先下载好开头的套件。 进入NAS的网页管理后台后点击App Center,选择手动安装。 点击浏览,选择电脑上下载好的套件,点击安装。 勾选上了解风险,点击安装,等待安装完成即可。 安装完成后桌面上会多一个图标,打开套件会有登录提示,手机上安装迅雷App扫码绑定设备。 单个迅雷账号支持绑定三台设备,如果设备过多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绑定后点击右上角新建任务即可创建下载任务,支持磁力链接和电脑本地种子文件,不支持种子上传NAS后自动创建任务。 测试了下,满速还是轻松的。 ⏹ 手机迅雷远程 限额用完后可以用手机迅雷App继续创建下载任务,进入App点击右下角的人像图标,下拉找到远程设备进入 如果有多台安装了远程迅雷的设备,点击右下角我的,点击远程设备即可切换。 ⏹ 附加功能介绍 除了常规的下载以外,威联通版本迅雷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附加功能。 1️⃣离线下载 有些死种下载非常慢,想要更快的下载可以利用迅雷的远程下载,也就是云盘功能,PC端或者手机端点击云盘创建任务即可。 云盘下载完毕的文件可以通过威联通端快速取回,普通用户云盘有限额,不过正常够用了。 2️⃣额外小插件 除了基础下载功能,迅雷还提供了两款小插件,NAS网页端或者手机迅雷App均可安装。 安装完成后需要点击下启动,再点击打开方可使用。 网速测试没啥好说的,非常不准,可以当个摆设。 网心云是迅雷母公司的PCDN产品,利用上行带宽换取现金,点击进入配置下缓存路径后点击启动。 之后启动插件,左上角点击绑定设备,按照流程扫码安装App扫码绑定设备即可。 具体收益还是看地区+运营商+上行带宽,家宽别指望能暴富就行。 ⏹ 教程至此完毕,你学废了吗? <更多>

川川川川桑 晒物 2022-04-11 15:40

NAS有价,数据无价。从硬件到软件,爱速特NAS数据安全防护指南 NAS作为一个存储数据文件的设备,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其实也存在着很多安全性的隐患。除了里面存储的各种文件、照片、影片、软件之外,关于NAS的各种玩法,各种娱乐功能,也都离不开这些作为基础的数据。 但是在网上也经常出现不少关于NAS挂掉,数据丢失、硬盘损坏的惨案。包括前一段时间还发现了NAS的勒索病毒大范围传播,不少朋友中招,导致遭受数据和经济损失的一系列情况。 那么如何保证自己NAS的数据安全,让我们更加安心的使用NAS,本文就以我正在使用的爱速特AS3302T为例,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向大家介绍如何保护NAS里的数据安全。其中,关于硬件方面的介绍大部分通用,关于软件方面虽然各品牌NAS的设置布局不同,但是功能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可以作为参考。 一,硬件篇 1,目前在使用的NAS 爱速特AS3302T 爱速特是华硕旗下的专注NAS的品牌,爱速特品牌的NAS提供三年质保和电脑远程协助服务。这是一款ARM架构双盘位的入门款NAS,使用RTD1296处理器,配有2G内存,8G闪存,自带3个3.2USB接口。支持docker应用。 作为一款ARM架构的NAS,AS3302T算不上功能强大,但是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普通用户的数据存储和家庭娱乐需求,同时还具有系统流程、发热低,用电量低,声音小等优点。实际运行噪音19分贝,可以安心放在卧室使用。 爱速特(asustor)AS3302T网络存储器nas私有云盘家用公司文件存储器云盘 京东:¥2199.00 去看看 2,硬盘 目前的NAS大规模的数据存储还是以机械硬盘为主,因为NAS上的硬盘往往需要7*24h的高强度工作,所以对于硬盘的要求也比较高。一般建议使用紫盘以上的硬盘。为了更好的数据安全,建议使用NAS专用的硬盘。 ①希捷酷狼 酷狼全系采用CMR垂直磁记录,对于长时间的使用可以更好的保护数据的安全性。而且在NAS上酷狼有专门的磁盘诊断工具,后面软件部分也会提到。 酷狼目前主要有两个产品系列,具体的差别见下表。两款硬盘都提供3年内的数据救援服务。 希捷(Seagate) NAS硬盘 4TB 64MB 5900转 PMR CMR垂直磁记录 网络存储 SATA 希捷酷狼IronWolf ST4000VN008 京东:¥819.00 去看看 ②西数红盘 西部数据的NAS专用系列硬盘,一共有单个系列,主题区别见下表。如果对数据安全比较看中,建议从plus起,毕竟普版红盘还是SMR。而pro的价格又确实稍微贵了点。 西部数据(WD)红盘Plus 4TB SATA6Gb/s 128M 网络储存(NAS)硬盘 垂直式 (WD40EFZX) 京东:¥799.00 去看看 ③东芝企业级硬盘 虽然没有特殊标明NAS专用,但是实际上很适合NAS等对数据安全要求较高的环境下使用。同样使用CMR记录技术,具有断电保护功能,同时配有旋转振动传感器,抵消风扇和附近硬盘带来的振动影响。 东芝(TOSHIBA) 4TB 7200转 256M SATA 企业级硬盘(MG08ADA400N) 京东:¥869.00 去看看 3,支持NAS自动关机的UPS 对于机械硬盘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突然断电如果在磁头正在工作的过程中突然断电,非常容易出现数据丢失甚至硬盘损坏。所以电压不稳或者经常断电的地方,NAS里的硬盘受损几率更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给NAS配一台不间断电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UPS。 而且建议配上一台NAS专用的UPS,普通的UPS只能在停电后持续为NAS供电,当UPS里的电耗光而家里还没有来电的话,NAS依然会被突然断电。虽然可以通过APP提醒加现场或者远程关机的方式关机,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而支持NAS自动关机的UPS则可以在断电后自动启动NAS的关闭程序,确保硬盘万无一失。下面简单推荐几款UPS。部分UPS除了针对NAS还可以实现对电脑的自动关机。 山克BK650 UPS不间断电源 360W群晖自动关机 NAS专用全系兼容防浪涌【群晖威联通NAS专用】 京东:¥298.00 去看看 APC BK650M2-CH UPS不间断电源 390W/650VA 群晖NAS伴侣 京东:¥529.00 去看看 山特(SANTAK)TG-BOXUPS不间断电源NAS自动识别稳压应急备用电源 TG-BOX 600 (600VA/360W) 京东:¥469.00 去看看 4,磁盘设置与备份 在NAS一开始设置的时候,会让你选择使用RAID0模式还是RAID1模式,当然,四盘位以上的NAS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模式可以选择。而最常见的RAID0模式就是常规的把2块硬盘全部用来存储不同的数据。RAID1模式则是两盘同步存储,两个盘互为备份,即使其中一个盘损坏或者坏道,另一个盘也依然可以读出这部分数据。 而备份也分备份在NAS内部和传输到外部硬盘两种。对于存着比较重要数据的NAS盘,建议定期使用移动硬盘等其他介质对NAS内的数据进行备份。比如AS3302T正好有一个前置的USB3.2口,面板上有一个一键备份的案按键,可以将移动硬盘或者U盘插在U口之后一键备份NAS中的数据。 除此之外,爱速特品牌的NAS还有一个冷备份的独门绝技。我们知道NAS存储的数据我们是无法通过电脑直接读取的。但是爱速特的NAS具备MyArchive冷备份功能,当把其中一个硬盘设置成冷备份盘之后,这个硬盘上备份的数据可以直接使用电脑进行阅读,而且可以在不关机的情况下对这款硬盘进行插拔,相当于比传统NAS多了一个更加方便的数据备份方式。 5,定期进行磁盘诊断 在爱速特的系统信息项下最后一栏是就是系统诊断工具,包括系统、网络、安全和存储,点击诊断既可得到结果。其中存储部分可以测试硬盘坏轨以及进行数据备份。我们点击“这里”进行进一步的硬盘检查。 这个界面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存储管理员直接进入,然后选择左侧的硬盘选项。 因为我使用的时希捷酷狼的NAS专用硬盘,所以系统提示可以安装酷狼专用的管理器。 点击后会进入APP中心,进行安装就可以了。 还记得硬盘部分顶上有硬盘医生和S.M.A.R.T信息两个选项吧。点击硬盘医生进入这个界面。我们可以选择实时扫描,也可以额选择每日、每周或者每个月定期进行扫描,查找硬盘上有无坏道。建议选择一个我们日常不会使用NAS的时间比如凌晨1点进行日常的坏道扫描。S.M.A.R.T扫描则是读取硬盘上自己的管理信息,所以速度会快很多。 选择之后,NAS会后台进行相应的扫描操作,我们该做什么做什么,存储管理员页面会显示目前的扫描进度。 下次再进入硬盘医生的时候,回显示上一次的扫描时间和扫描结果。 二,软件设置篇 硬件方面主要防御的是来自无力方面的,非人为的影响,软件方面则主要是为了防备来自外界的攻击。随着NAS的保有量越来越大,很多朋友并不注意NAS的设置和防护,导致NAS成为了不少别有用心的人的攻击新对象。而我们即使不额外添置设备,只要对NAS进行合理的设置,就可以更好的保障我们的NAS系统安全。 下面依然以爱速特为例,向大家讲解一下如何进行更安全的软件设置。 1,禁止admin用户 要攻击你的NAS,获取你的系统账号显然是最容易的方式。而大部分NAS的管理员账号都是admin,获得了用户名信息,再去破解密码就变得容易很多。所以建议禁止掉admin账号,转而使用一个相对没有实际意义的用户名进行登录,避免被破解。 爱速特的admin仅用在访问控制——本机用户,点击admin后再点击编辑,然后勾选禁用磁账号既可。 2,设置限时的临时访客账号 我们现实中经常避免不了把NAS的信息分享给朋友或者同事,亦或者出差的时候在并不能保证安全的网络上从外网甚至电脑上访问自己家的NAS。这个时候用管理员账号的话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时候可以建立一个新的账号,爱速特软件上可以赋予这个账号有限制的访问时间,只要一过了这个时间,账号自动失效。 可以给新账号设置相应的使用空间限制,输入0代表无限制,可以存储全盘。 同时还可以设置这个新用户的权限,可以只给这个账号开启必要的访问权限。 app同理,可以限制这个账号可以访问的APP。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NAS上现在的账号情况了,包括临时账号的到期时间。 3,及时查看系统状极重要信息 爱速特软件的右上角有个类似小表的标志,点击后可以添加响应的内容,可以看到资源监控、重要日志、在线用户、存储管理员等信息,一目了然的了解NAS目前的工作状态,方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限制IP地址 攻击NAS的源头自然来自外网,如果说完全关闭外网访问,那么就只能去攻击路由器,关于路由器的防护与设置由于不同产品功能和系统之间差异非常大,有兴趣的大家可以针对性的去找一下。 爱速特在偏好设定中ADM Defender处可以设置网络防护和防火墙。这里主要是针对外网访问的IP进行限制。包括信任列表、黑名单、白名单等。如果你只有固定的外网访问地址,比如单位地址,完全可以禁掉所有的IP地址,只允许单位的IP进行访问。 或者只允许本地区的一个IP段进行访问。 同时,如果你发现最近有一个固定IP或者IP段在不同的尝试登录你的NAS,那么也可以禁掉这个IP甚至这个IP段。 同时爱速特的系统中也有自动黑名单功能,对于多次尝试登录且密码错误的IP地址进行封禁,建议这个功能默认开启。 5,保持软件更新 每当遇到大规模的勒索病毒或者其他针对NAS的攻击时,一般大厂都会比较及时的更新软件,堵住安全漏洞,所以及时做出软件更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偏好设定——ADM更新部分可以开启更新提醒和每天、每周、每月检测并自动更新,同样的时间可以设置在凌晨不用NAS的时候。这样整个过程完全不需要自己手动操作,就可以一直保持NAS系统处于最新版本了。 6,关于SSH、STFP服务 如果没有需要的话可以关闭这两项服务,保证系统更高的安全性。如果确实需要的话,SSH默认的端口是22,建议改成四位或者五位的随机数字作为端口,提升外网攻击时找到你的难度。 7,关于HTTP通讯端口 绝大多数的NAS的HTTP端口默认为8000,HTTPS为8001,可以修改这两个默认端口号,减少被无差别攻击的机会。另外建议HTTPS的加密保持开启,且HTTP的登录自动转向HTTPS,确保每一次外网的登录都是经过加密端口的。 在通过HTTPS登录的时候,爱速特的NAS预设了一个凭证,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凭证。 三,总结 现在加入NAS这一市场的品牌越来越多,大家还是不要一味的根据配置和价格选择,软件方面虽然各有千秋,但是几个大厂的软件功能确实更加完善,更新也更加及时,这都是小厂或者非专业厂商做不到的。 比如爱速特特色的冷备份功能和一键备份功能给使用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软件方便有比较完善的磁盘诊断,安全防护设置,对于维护NAS系统和数据的安全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最后还是那句,虽然是本文是关于爱速特的NAS的讲解,但是这些方法实际上是所有NAS通用的,平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可以更好的保证我们的NAS安全的运行。 <更多>

与秋作伴 晒物 2022-04-07 16:10

⏹ 前言 作为万由NS401老用户,距离上次拆机和体验U-NAS OS系统差不多时隔了差不多五年,本次拿到的HS-401P的内部硬件设计和系统真的变化非常大,得益于给用户开放了极大的权限,使用的这一周真有种路飞觉醒尼卡果实的畅快感受。 本文作为深扒系列的第三篇,将带大家深度了解下万由NAS的软硬件特点,同时也会给新入手万由的朋友带来基础优化与进阶玩法案例分享,觉得有用欢迎关注点赞收藏三联。 ⏹ 目录 本文比较长,大家可以先看下目录,按需跳转。 ⏹ 万由过往历史 说起来认识万由也挺久的了,作为浙江本土企业早年还是代工为主,最早被大家广泛认知应该是暴风当年定制得播酷云,压货太多差点没把万由给干倒闭。 虽然是矿渣,但是播酷云一代和二代让玩家知道了有个做设备工厂的叫万由,质量还不错,设备可玩性也挺高,关键当时价格也不贵,可以说N3160和J3455平台的普及万由功不可没。 相比硬件,万由自家的NAS系统反而一直没啥人知道,除了系统名字拗口(U-NAS OS)以外,早些时候因为交互逻辑不够简单和基础功能一般,UNAS4.0免费下载都没人安装。 目前万由是铁了心想改变用户心中纯代工厂的印象,特意让我试试他们的UNAS6.0系统和生态,目前体验还不错,可以当有特色NAS机制的Debian使用,下文大约有2/3的篇幅是解构U-NAS OS这个系统以及围绕系统的玩法。 ⏹ 相关设备推荐 日常推荐,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1️⃣万由 HS-401P 介绍:万由HS-401P是预装U-NAS OS的四盘位成品NAS,CPU使用目前主流的J4125,四核四线程足够应付进阶玩家对CPU性能的需求,内置两个SO-DIMM槽,老样子最大能支持到16G*2,双2.5G网口可以用来玩虚拟机和Docker,达到做AllinOne的最低门槛,除了四个常规硬盘位以外,主板上还有一个NVME固态硬盘槽。 万由U-NAS HS-401P四盘位 J4125 NAS文件存储服务器私有云NAS存储设备照片文件 太空灰 内存8GB 京东:¥2048.00 去看看 2️⃣万由 HS-201P 介绍:和401P同属HS系列,除了是双盘以外没有区别。 万由U-NAS HS-201P 双盘位 J4125 NAS文件存储服务器私有云NAS存储设备照片文件 红色 内存2GB 京东:¥1488.00 去看看 3️⃣万由 NS-402 介绍:同样的J4125平台,和HS-401P的区别在于是4个2.5G网口。 万由U-NAS NS-402四盘位 J4125 NAS文件存储服务器私有云NAS存储设备照片文件 京东:¥2680.00 去看看 4️⃣中兴 AX5400 Pro 介绍:目前千元内最具备性价比的中高端路由器,没有之一,AX5400Pro最强的地方是无线信号的覆盖面和稳定性,WAN口为2.5G能支持到千兆宽带,当然4核CPU+8核NPU也是连接数和下联稳定的关键点所在,无脑推荐不解释。 中兴AX5400 Pro骐骥系列无线路由器千兆2.5G端口WiFi6 5G双频高速穿墙mesh路由 中兴AX5400 白条分期 京东:¥568.00 去看看 5️⃣蒲公英 X3A 介绍:如果当地用zerotier卡顿厉害,可以将SD-WAN方案换成X3A,手机在外部网络平打开蒲公英客户端即可用路由器分配的内网IP访问NAS,活动价正常八九十块钱,7621依旧能满足大部分用户需求,下联的所有设备皆自动加入组网,是NAS的好搭档。 蒲公英X3A智能路由器全千兆端口1200AC高速双频宿舍学校家用穿墙5G智能远程APP管理 京东:¥149.00 去看看 如果不好走线,也可以选择X1旁路由做无线桥接连接NAS组网,也是不错的选择。 6️⃣希捷 酷狼机械硬盘 介绍:希捷酷狼全系硬盘均采用 CMR技术,使用的AgileArray 技术对NAS有特殊加成,主要在硬盘电源管理和多盘位环境中的硬盘双面平衡和RAID优化。另外威联通对酷狼有单独的健康管理内置软件,可以有效实现预防、干预和恢复功能,另外内置的旋转振动传感器也有缓震作用, 还送一次免费原厂数据救援服务,值得购买。 希捷(Seagate) NAS硬盘 4TB 64MB 5900转 PMR CMR垂直磁记录 网络存储 SATA 希捷酷狼IronWolf ST4000VN008 京东:¥819.00 去看看 7️⃣绿联 CAT6网线 介绍:现在的家庭啥都可以差,就网不能差,连接路由器最重要的硬件,网线差网络质量就差,这类没多少钱的配件,尽量选靠谱的,绿联就不错。 绿联(UGREEN)六类网线 千兆高速宽带线 CAT6类网络工程家用电脑监控跳线 8芯双绞成品线缆 2米 黑色20160 京东:¥9.90 去看看 ⏹ HS-401P丨开箱拆解 万由之前作为准系统其实老款型号拆机文特别多,不过HS-401P的内部设计和以往型号相比,内部设计变动非常大,具体往下看。 1️⃣收货开箱 万由的包装还是比较简单的,NAS本体+一盒配件。 HS-401P的外观设计和之前不一样了,边缘更加圆润。 背部则是标准的一体成型,作为入门型号并不支持后加PCIE硬件,包含8cm风扇和各种接口,另外比老款还多了一个物理设备锁和reset按钮这两个实用设计。 接口方面则是两个2.5网口+HDMI接口+两个USB3.2 Gen1接口,支持接电视或者显示器直出画面。 底部除了固定内部框架用的螺丝外,还有四个可拆卸的增高脚,可以按需拆卸掉。 前面板的方案点名表扬下,HS-401P使用的是磁吸面板,可以完全阻挡进灰问题,磁吸力也很强,实测不会因为运行共振产生噪音。 和面板配合的是一个多功能拓展卡,包含电源键、USB 2.0接口和led灯。 这里点名批评下PM,现在的NAS硬盘拖都是免螺丝的卡扣了,真别再搞需要上螺丝的托盘,虽然金属托盘确实能减少一定的共振问题,但是不方便。 配件方面万由给的比较良心,除了常规的DC供电套装和螺丝,网线质量非常过硬,另外还给了螺丝刀和理线带,好评。 2️⃣拆解评测 HS-401P自带了一个NVME硬盘位和两个SO-DIMM内存槽,后加需要拆机,将硬盘拖下掉拆掉背部三颗固定螺丝即可拆掉外壳。 万由现在可能是为了控制成本,外壳的厚度一般,安装的时候需要注意对准卡槽,不然可能会把外壳的反卡弄弯。 最先表扬的就是硬盘转接卡了,以往万由都是用4D供电+主板SATA数据口方案,现在终于换成集成供电+数据传输的PCIE转接卡,出问题的几率少了很多。 HS-401P的主板为定制的异型板,抛弃了之前17x17标准尺寸ITX主板,好事儿,这样的设计不仅拆机更方便,同时可以为机舱内部空出接近一半的空间,对于散热有一定的加成。 HS-401P内置的是SK海力士的标准低压笔记本内存,虽然J4125对外宣称只支持8G内存,实际上两条16G内存也能认出来并正确使用,不过用不上这么大,8G*1足够,8G*2富裕太多。 NVME槽在内存的上方,支持标准2280长度固态硬盘,通道为PCIE3.0,单做独立存储分区或者加速盘都可以。 主板背部包含了板载的16G EMMC硬盘和大面积被动散热,散热和背部风扇贴的比较近,对于散热帮助很大。 要说缺点就是这个PWM风扇,虽然是温控,但是实际上随着舱内温度上去,这把风扇高转速的时候噪音还是比较大,有提升的必要。 接下来上硬盘开始体验系统,毕竟U-NAS OS 6.0才是本文的重点。 ⏹ U-NAS OS丨解构系统 UNAS OS的相关信息其实官网没有并不多,不过问题不大,通过代码就能扒个干净。 1️⃣系统初始化 U-NAS OS的初始化流程和市面上大部分的NAS系统一样,上手门槛很低,接上硬盘用网线连接路由器,之后通过官方提供的设备查询软件即可找到设备进入网页管理后台。 万由设备管理软件叫做U-Finder,官方下载地址: https://u-nas.cn/service-support.html 下载安装后点击搜索设备,搜索到后双击即可进入网页后台,和其他NAS有所区别,U-NAS需要用默认账号密码登录,建议登录后创建新的账号: 系统管理员: admin 管理员密码: password 当然通过路由器后台查询NAS的IP,浏览器直接输入NAS的内网IP(不需要加端口号)也可以访问后台,新手可能会比较困惑,建议使用U-Finder。 2️⃣桌面UI 和其他NAS系统相比,U-NAS OS的网页后台交互逻辑更贴近Windows、Ubuntu等桌面系统,左下角是开始菜单,菜单中包含了基础操作快捷方式和软件分类。 左上角则是各种应用的快捷方式,预装App比较少,可以按需自行安装。 点击资源监控看下待机状态的硬件利用率,比较以外的是使用率非常低,特别是内存仅仅占用了6%。 3️⃣OS核心版本 目前U-NAS OS的最新版本是6.1.9,建议刚入手的朋友通电后升级一下。 通过/cat /proc/version命令可以看到,U-NAS OS 6.0使用的是今年一月份发行的Debian5.10内核,linux内核版本则是5.10。 就系统内核而言,U-NAS OS的选择确实不错,毕竟相比上一个版本,Debian5.10针对安全性做了特别多的优化升级,Linux5.10对文件系统工作效率的提升也非常大,之前文章科普过。 4️⃣文件系统 U-NAS OS底层存储逻辑设计的非常复杂,毕竟XFS和ZFS转换不是点一下鼠标就能轻松实现的功能,不过初始化倒是简单,点击桌面上的一键配置即可完成分区和必要文件夹的创建。 通过lsblk命令可以看到,U-NAS底层文件系统是常规linux系统使用的XFS做的LVM分区,16G板载EMMC硬盘作为系统盘则是支持快照的btrfs分区,用于保护系统数据。 比较有意思的是万由RD给U-NAS OS做了个套娃机制,可以将创建的虚拟硬盘再做一个ZFS的文件系统组Zpool,当然个人还是建议直接Basic或者RAID1,花里胡哨的套娃意义不大。 文件夹管理机制U-NAS OS和主流NAS系统一样,分为共享文件夹和常规文件夹两种,用于划分不同的使用/访问权限,用起来没有什么门槛。 WevDAV、SMB、NFS和AFP等传输协议默认是全部开启的,支持公开共享(Guest账户)和指定用户访问两种管理方式。 比较奇怪的是创建共享文件夹的时候需要手动勾选一下文件管理器权限,不然自带的文件管理器U-File Explorer看不到文件夹,这是个很迷的设定,有优化空间。 5️⃣账号权限 就像标题说的那样,U-NAS的账号权限给的非常大,群晖和威联通正常放给用户折腾的一亩三分田就是软件中心和Docker,而U-NAS OS可以通过Terminal直接安装通用linux软件。 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如果你只是想用NAS的基础功能,使用网页访问U-NAS的桌面端和生态App即可,App管理器中也有Docker管理器以供折腾。 如果你是Linux用户或者想学习Linux相关知识,U-NAS真的足够方便,代码与Debian/Ubuntu通用,网上教程大把,关于Terminal的使用可以看下面的进阶玩法,Debian基础知识可以去Gitee看看: https://gitee.com/ 6️⃣外网访问 外网访问是NAS的最基础功能,U-NAS OS提供的两种免费访问方式是U-Anywhere这个传统透传软件和SD-WAN组网,U-Anywhere类似群晖的QC(QuickConnect),需要走中转服务器转发。 通过浏览器打开万由给的域名即可访问NAS后台,不过个人不推荐这个方案,毕竟可用传输带宽不大,而且也搞不定需要端口号访问web页面的应用,开启当个备用访问方式还是可以的。 比较有趣的是万由魔改了一下zerotier作为SD-WAN,具体组网部署方法放下面说。 除了上面两种方式以外,万由还提供了第三方DDNS域名解析配置入口,不过支持的服务商比较少,可以自行部署DDNS-go这类第三方Docker实现绑定,记得创建时候网络用host模式。 7️⃣软件生态 万由认证/魔改后的软件都是通过App管理器进行操作,全部看了一遍覆盖面还是比较全的,常用应用都有。 下载、影音、监控这些应用都可以在App管理器中找到,点击安装即可一键部署,操作难度几乎为0。 如果想要额外的应用,直接命令行用apt或者deb就可以安装,但没办法很好的在桌面显示。 所以图形化第三方软件建议使用Docker作为替代,本文最后的进阶玩法里面会教大家如何使用。 另外万由也为坚定的传统虚拟机用户提供了VM管理器,支持一键导入,不过话说回来,有Docker谁还用虚拟机啊,浪费机能。 8️⃣配套App 万由的PC配套软件不多,只有基础的查询和同步工具,不过够用了。 移动端相对而言就多了一些,包含照片管理、下载工具和文件同步,不过依旧有进步的空间。 9️⃣硬件驱动 除了CPU和内存这俩核心硬件外,HS-401P还内置了UHD 600核显和两个RTL8125的2.5G网口,驱动全部已经打好,玩法比较多。 U-NAS对于双网口的开发还不错,预设了汇聚和VLAN划分功能,可以轻松实现5Gbps的传输通道,不过对NAS而言,双网口的本质是问了保证主网络down掉后备用网络也能让设备联网,大家可以按需配置。 比较可惜的是U-NAS OS并没有预置PPPoE程序,只支持DHCP和静态IP,不过问题不大,通过虚拟OpenWRT或者爱快等软路由可以实现,对喜欢折腾的玩家来说更友好。 ⏹ U-NAS OS丨新手优化 万由的NAS系统操作习惯和群晖、威联通区别非常大,刚入手的朋友可以跟着下面操作。 1️⃣三种不同权限账户 创建非admin账户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设备不被入侵,进入控制中心,点击添加开始创建新的账号。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新账号的用户名和密码之类信息,由于这里是准备替代admin账号,所以需要将用户组划分到Administrators,并且勾选Sudoer开启管理员权限。 创建完成后,点击右侧的应用权限管理,勾选所有应用。 确认无误后,点击admin账号修改登录密码,建议包含大小写、数字和特殊字符。 除了admin和自己创建的子账号外,U-NAS OS还有个默认的root账户,涉及修改系统文件需要用到(比如下面进阶玩法中的改壁纸): 用户名root 密码yutech 2️⃣外网配置 外网配置分为两块说:U-Anywhere和SD-WAN。 U-Anywhere的配置相当简单,点击左上角的快捷菜单,找到U-Anywhere。 先勾选上启用服务,再填写一个你能记得住且没有被别人注册过的域名名称,点击保存即可。 如果想进行外网访问,浏览器地址栏输入下图圈出来的链接即可访问。 打开速度还是不错的,下图是外网访问的实录,没有加速。 接下来是SD-WAN,组网原理是软件创建一个大的虚拟路由器,所以先将创建虚拟局域网。 万由SD-WAN使用的是Zerotier,虽然偶尔会抽风,跨运营商延迟也会高点,但是胜在免费,打开App管理器搜索SD-WAN安装。 安装完成后进入控制中心,在网络服务中找到SD-WAN打开。 首次使用先点击右侧的创建网络,跳转到Zerotier首页先完成注册,如果打不开Zerotier的首页请自行想办法解决。 注册完成后点击Network下面的Create A Network创建一个虚拟局域网。 点击虚拟局域网名称进入配置页面,目前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这个虚拟局域网的ID,建议修改下网络名称,网段看个人需求,改不改都无所谓,默认的也能用。 回到UNAS后台,将虚拟局域网的ID填入后勾选上确认网络,最后点击右侧的+号添加。 添加完虚拟局域网后勾选上该网络,点击链接,页面会提示是否链接,点是确认。 再回到Zerotier的管理后台,刷新一下网页,下拉到Members这里,可以看到已经多出了一台设备,先给这台NAS创建一个你能记得住的名称,之后勾选上设备前面的Auth让设备上线。 最后回到UNAS后台,可以看到设备已经拿到了Zerotier分配的内网IP并成功上线,IP是: 10.147.20.215 PS:后面的/24是掩码,对应255.255.255.0,一般用户不用管这个。 接下来就是将常用的电脑手机加入这组SD-WAN,先在zerotier的官网下载PC端软件安装: https://www.zerotier.com/download/ 安装完成后zerotier会在电脑桌面右下角的托盘图显示图标,右键点击open control panel打开控制台。 将虚拟局域网ID粘贴到底部的#######位置,具体见下图,点击Join Network。 老样子回到Zerotier的网页管理后台,刷新网页,勾选上这台电脑即可。 之后不管电脑用的什么网络,哪怕是通过手机卡的热点信号联网,都可以用Zerotier分配的10.147.20.215访问这台NAS。 PS:手机也是同样的方法,安装zerotier客户端然后加入虚拟局域网,最后zerotier网页管理后台勾选上线,不再赘述。 如果你的地区使用Zerotier质量比较差,当然也可以选择把组网方案换成国产的SD-WAN蒲公英,购买蒲公英路由器或者部署免费的蒲公英Docker都行,看个人选择。 3️⃣SSH配置 U-NAS OS的SSH登录两种方式:自带网页版终端(terminal)和传统第三方工具 自带的终端不需要借助WinSCP、FinalShell这些第三方工具SSH登录设备,操作方法比较简单,点击菜单找到附件,打开终端。 点击终端页面的启动即可跳转Web端的控制台,外网通过U-Anywhere的连接也能使用。 等网页刷新出来后,先输入登录用户名,这里我用刚创建的子账号,确认无误后回车。 接着输入密码,这里是看不见需要盲打,确认后回车即可登录设备。 如果需要账号勾选了sudoer,输入sudo -i即可用管理员权限登录。 这里输入ifconfig命令做个测试,确认没有问题,这个网页后台的终端使用起来确实比第三方SSH工具方便很多。 再尝试安装HDparm工具也是可以直接安装使用,非常方便,下面的Docker部分也可以通过这个终端进行操作。 当然要是习惯使用第三方SSH工具也是可以的,默认SSH端口号是22,正常连接即可。 4️⃣创建存储池 传统的XFS文件系统做普通RAID就不多介绍了,初始化的时候点击一键配置先挂载硬盘并创建分区。 之后进入控制中心,点击存储管理下面的RAID管理器创建新的RAID阵列. PS:普通用户如果数据比较重要,建议入手容量相同且2倍数数量的硬盘,做个RAID1即可。 这里单说下ZFS,ZFS文件系统也被称为RAID-Z,创建的存储池是Zpool,我司的EdgeXOS也有ZFS版本。 和XFS的传统RAID相比,Zpool的最大优势在于硬盘性能损失极小,并且合盘非常丝滑,不过如果盘位不够的前提下换盘就比较麻烦了。 Zpool的创建稍微麻烦一些,首先进入App管理器搜索ZFS并安装。 PS:单盘是做不了Zpool的,必须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硬盘。 安装完成后这里是打不开的,点击控制中心,在存储管理中心找到ZFS,点击创建存储池即可。 这次我并不想创建Zpool(其实是硬盘用完了),就偷用下万由官方对ZFS的说明吧: stripe条带化阵列:和RAID0类似,至少需要2块硬盘,没有冗余,但是可提供最佳性能和附加存储 mirror镜像:和RAID1类似,至少需要2块硬盘,实际可用容量只有一半 RAIDZ1:和RAID5类似,一重机构校验,至少需要三块磁盘 RAIDZ2:和RAID6类似,双重奇偶校验,至少需要四个磁盘 5️⃣相册/图片管理 普通用户对于NAS最大的需求就是文件管理与备份,而照片管理是重中之重,首先进入控制中心,在账户设置的用户账号中点击修改Homes目录,也就是创建家目录。 勾选启用,之后确认。 进入App管理器,搜索相册管理器安装。 点击相册管理器进入,勾选上启用服务并选择保存的文件夹,点击应用保存设置,之后如果需要浏览相册在这个页面点击启动即可跳转到相册页面。 PS:这里的文件夹用于照片管理器的数据,并非照片本身,需要注意一下。 上传了一些照片作为测试,识别速度还不错,支持按照exif信息和场景自动分类。 照片所在位置并不支持自定义或者挂载现存的其他文件夹,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比较有趣的是图片管理,U-NAS OS内置了两款图片编辑软件:TUI Image Editor和Photopea。 TUI Image Editor类似Windows自带的图片管理器,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裁剪、调光等处理。 Photopea可就厉害了,可以当做Photoshop来用,支持导入电脑上的PSD编辑,可惜目前窗口有Bug无法适配高分辨率显示器,未来可期。 6️⃣文档管理与协同编辑 在线协同办公也是NAS的刚需功能之一,打开App管理器搜索OnlyOffice安装。 安装完成后打开OnlyOffice,勾选启用服务。 这里我创建了一个名为Docs的共享文件夹,上传了一个Excel文档作为测试。 双击打开表格文件即可跳转到网页编辑页面,速度还不错,功能也齐全,甚至支持版聊留言。 7️⃣影音推流管理 现在玩NAS的朋友观影基本都是Jellyfin、EMBY和Plex三巨头中间选择一个,毕竟可以直接用NAS的核显硬解然后推流,U-NAS OS在App管理器中已经封装好了,一键安装即可使用。 很诡异的是套件版本Jellyfin(非播放状态)直接把CPU给怼满了,所有还是老老实实Docker吧,部署方法见进阶玩法的Docker部分。 8️⃣本地安全防护 U-NAS OS在App管理器中提供的是ClamAV这个经典防护软件,没啥特别需要说的,安装完成启用就好。 记得安装完成后进入配置页面做个定时扫描,现在网络环境比较差,多个防护总是好的。 ⏹ U-NAS OS丨进阶玩法 U-NAS OS的开放度极高,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分享下玩法案例: 1.修改系统文件(第三方工具,改壁纸为例) 2.命令行安装第三方软件(apt/deb等通用,以sysstat为例) 3.Docker部署第三方容器(两种方法,以Jellyfin和Qbittorrent为例) 1️⃣修改桌面壁纸 万由的web管理后台可以更换壁纸,但是原版的太丑。 这时候我们可以自行上传更换,这里我使用的工具是finalshell,安装过于简单不再赘述: http://www.hostbuf.com/t/988.html 首先创建登录,创建的账户需要用之前提到的root账户: 用户名root 密码yutech 在下方的文件夹管理中找到壁纸文件夹: /unas/desktop/wallpapers/desktop 之后点击上传 等待右上角提示上传完毕即可。 接着输入命令将nas重启: reboot 回车 重启完成后重新登录NAS,点击右上角的人像,选择墙纸。 这里就能看到刚上传的壁纸了,点击更换即可,测试了下上传gif动图并不能识别,所以想搞的花里胡哨就没办法了。 2️⃣命令行安装第三方软件 U-NAS很多常见的linux基础工具都没有,所以先安装这些前置软件,以Curl这个常见工具为例,进入终端后先登录,账户名密码就是NAS的登录信息,记得输入法切换到英文。 接着用管理员登录: sudo -i 回车 右键粘贴下面代码: apt-get update -y && apt-get install curl -y 回车 等安装完成即可,后续需要用到curl的命令都能使用。 单独安装软件也很简单,以sysstat这个经典硬件监控软件为例,先更新软件源: apt update 回车 输入代码: sudo apt-get install sysstat 回车 安装完成后即可使用iostat等代码查看硬件使用率,比如查看当前所有硬件的状态: iostat -x 3️⃣Docker部署第三方容器 之前写过docker代码的逻辑,怕有新手没看过,对docker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往期的教程,如果只想抄作业,后期更新好玩docker的时候我也会加入万由的部署方法。 U-NAS OS部署Docker有两种方法,这段手把手分别讲解,首先是自带的Docker管理器,在App管理器中安装好。 安装完成后桌面上会有Docker的图标,点击进去勾选下存放Docker配置文件的文件夹,这里的文件夹需是共享文件夹。 之后点击管理docker跳转管理页面,这里我要吐槽下,按照正常人理解,Docker管理器的账户名密码应该和NAS的登录信息一致,而万由则是很奇葩的: admin password 千万别用NAS后台账号密码,登录不上的。 万由这个Docker管理器的逻辑和Portainer几乎一致,对我个人而言比群晖/威联通的自带管理器要更舒服一些。 以superng6大佬的魔改Qbittorrent为例,先在Dockerhub上找到基础代码: docker create \ --name=qbittorrentee \ -e WEBUIPORT=8080 \ -e PUID=1026 \ -e PGID=100 \ -e TZ=Asia/Shanghai \ -p 6881:6881 \ -p 6881:6881/udp \ -p 8080:8080 \ -v /配置文件位置:/config \ -v /下载位置:/downloads \ --restart unless-stopped \ superng6/qbittorrentee:latest 查到代码后得知需要挂载两个文件夹用于存放配置文件和下载文件,先进U-File,在Docker共享文件夹下面创建一个名为Qbittorrent的子文件夹,用于存放容器的配置文件。 下载文件夹就用默认的download,不重新创建。 回到U-NAS的Docker管理器,点击容器页面下的创建容器,根据代码填写: 容器名称这里随意,我填写的是qbittorrent 镜像必须要填对,填superng6/qbittorrentee,并勾选上自动拉取镜像 端口按照要求添加三个转发,6881对应6881(TCP和UDP各一组),WebUI我自己改成8999 先不要急着确认,点击其他设置下的数据卷,添加两个挂载关系,第一个关系宿主机选择刚创建的Qbittorrent文件夹。 容器目录手动填写: /config 同样的把NAS的download文件夹挂载到: /downloads 由于我需要将WebUI改成8999这个端口,所以点击环境变量添加一组值: name填写WEBUIPORT value填写8999 全部确认完成后,再点击确认开始创建容器,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具体部署时间看网络质量。 创建完成后可以看到Docker的状态,显示已经运行。 打开一个新网页,使用ip:8999访问Qbittorrent的后台,成功访问,默认账号: admin adminadmin 如果你觉得很麻烦,想一键部署也很简单,这里以nyanmisaka老哥魔改的Jellyfin为例,老哥的部署倒是简单,将官方的代码中标签替换成他的即可,基础代码为: docker run -d \ --name jellyfin \ --user uid:gid \ --net=host \ --volume /path/to/config:/config \ --volume /path/to/cache:/cache \ --mount type=bind,source=/path/to/media,target=/media \ --restart=unless-stopped \ nyanmisaka/jellyfin 根据代码,这里需要挂载三个文件夹,所以先创建三个文件夹,第一个是存放配置文件的文件夹,我创建在docker这个共享文件夹下面,取名为jellyfin。 右键点击这个子文件夹,点击查看详情。 可以看到路径为Docker/jellyfin,但这不是真实的完整路径,需要在前面加上/mnt/nas/data/,最后得出的路径是: /mnt/nas/data/Docker/jellyfin 同样的方法再创建放转码缓存的子文件夹,放在media共享文件夹下面,media共享文件夹直接当做存放电影的文件夹,用上面的方法推出这两个文件夹的路径分别是: /mnt/nas/data/media /mnt/nas/data/media/jellyfincache 接着修改用于本次部署的代码,最终是: docker run -d --name jellyfin --net=host --volume /mnt/nas/data/Docker/jellyfin:/config --volume /mnt/nas/data/media:/media --volume /mnt/nas/data/media/jellyfincache:/cache --restart=unless-stopped nyanmisaka/jellyfin 将这段代码复制到万由的终端工具中(不会的看上文),回车开始执行。 等待出现待输入状态,表示容器已经部署完成。 回到万由的docker管理器刷新下,可以看到jellyfin已经在运行状态。 浏览器输入ip:8096即可进入jellyfin的后台。 一路下一步完成初始化,记得最后勾选上UPnP支持。 进入后台后,点击左上角的标志进入控制台,选择播放配置: 硬件加速换成Video Acceleration API(VAAPI) 硬件解码全部勾选,硬件编码根据右侧提示按需勾选 确认配置完成后,拉下到底部保存。 尝试播放美女烤鸭,成功硬解,CPU占用还没传输时候的Zerotier高。 ⏹ 总结 洋洋洒洒将近九千字,扒系统和测试也花了三天时间,给大家总结下: 1.和前几年的作品相比,万由成品NAS的软硬件都有非常大的变化。 2.万由终于抛弃老的4D供电+物理sata数据线方案,PCIE转接卡很棒。 3.U-NAS OS这个系统可玩性非常高,NAS功能很齐全,也可以当做Debian安装常规软件使用。 4.闭环中提供的软件生态只能说够用,很缺开发者,不过问题不大,有Docker就行。 5.Debian作为Linux分支,普通用户其实了解很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拿万由的NAS当学习设备。 <更多>

川川川川桑 晒物 2022-04-07 15:10

hello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一直悄咪咪捡垃圾不写却一直写NAS的晋升奶爸的垃圾佬。 玩转NAS第一步,关注我 引子 ▼用户使用NAS避不开的一个环节就是管理照片,甚至除了系统初始化以外,可能最早接触的功能就是管理照片。以奶爸为例,最早接触NAS就是为了解决64G的三丧S8+存储空间不够用的问题。那么,今天就来聊一聊使用NAS管理照片的逻辑。 关于照片管理的几个重点 ▼以奶爸的逻辑来看,主要是以下几点,思维导图如下: 演示设备 NAS:极空间Z4 手机:一加10Pro胖达白512GB iPhone8P 256GB(用于演示Live Photo) 极空间Z4 ▼极空间的NAS系统讲道理奶爸觉得是不错的,个人认为其定位为『轻NAS之上,折腾NAS未满』,目前极空间已经支持了DOCKER,这是其轻NAS之上,部分功能相对封闭,这是其折腾NAS未满。拿着折腾NAS的心态去做对比,大可不必。 ▼Z4的这个造型怎么说呢,有股浓浓的赛博朋克工业风,对于奶爸这种理工男还是挺喜欢的,从侧面看能看出隐藏的“Z”字符。个人有个人好吧,ZOS的系统从目前体验来说我觉得还挺好的。 ▼至于硬盘,我依旧是使用希捷酷狼4T,没什么好说的了,熟悉奶爸的小伙伴都知道NAS盘我都用酷狼。酷狼全系都是传统磁记录(CMR),酷狼赠送3年内免费原厂数据救援服务一次。 用户管理(如果只自己用请忽略这一步) ▼当我们拥有一台NAS的时候,更希望的是全家人都能用得上吧,尤其是家中的长辈也许用着的是你之前淘汰下来的上代甚至上上上代旗舰,存储空间不够用是常有的事,因此当我们要管理照片的时候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用户管理。子用户通常由管理员添加,以极空间为例,通过以下路径进行添加,用户使用手机号码,不同系统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查找菜单。 权限管理 ▼在不同的NAS系统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文件权限策略,像群晖DSM等系统,管理员账号可以看到NAS中的所有文件,包括子用户文件,而像极空间ZOS这类偏向于轻NAS系统则所有用户的文件都独立,管理员也无法看到其他用户的资料,创建完用户就相当于完成了权限管理设置。 照片备份 手机照片备份——自动备份相册 ▼NAS管理相册的第一步就是开启移动设备的自动备份相册功能,这是基本上所有NAS都会提供的功能。 ▼开启自动备份后,紧接着就是选择需要进行自动备份的移动端相册,正常情况下安卓通常要保存照片就勾选“Camera”相册即可,如果要顺便保存截图则勾选“Screenshots”相册,具体按情形小伙伴们自行判断。 照片来源管理 不同移动设备照片备份管理 ▼现如今手机双持是很多小伙伴的共同选择,毕竟换下的上一代手机如果长辈都不要的话,那就不如自己用了,卖又卖不了几个钱。另外换新手机以后,也涉及到一个照片迁移、新老划断的问题。因此如果使用同一账号登陆不同设备,最好为该设备单独创建一个文件夹。不同NAS的创建路径可能不同,但逻辑就是这么个逻辑。 ▼在日后的照片查看中,也可以分设备进行查看。 PC端照片的备份 ▼PC端的照片备份主要是应用于一些老照片(已经存在了PC设备,但移动设备没有),以及相机、存储卡、下载的小姐姐照片等管理。部分NAS有专门的照片上传软件,极空间这种大融合式的客户端也算一种。 ▼本地照片的上传NAS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1.直接通过局域网内映射共享文件夹全盘拖拽; ▼从PC拖拽入NAS的照片,可以自成一个文件夹,也可以拖入之前已经创建的文件夹。通常比较建议整个文件夹拖拽,这样比较好管理照片来源,以ZOS为例点击“添加照片”,勾选上传文件夹之后照片就会进入到相册照片流中来。 2.在WEB管理页面直接进行拖拽,通常是直接将PC端的文件拖拽到NAS端的文件管理应用,这里注意目标文件夹应当是照片管理应用的文件来源文件夹。 相册管理 人工挑选创建相册 ▼在通常情况下,照片进入到NAS说以后,照片的归属无非两种情况:1.所有的照片囤积在一个大的文件夹下;2.照片按照月份或者是日分类,分布在不同的文件夹下;3.照片按照上传时的相册逻辑分布在原归类的文件夹下(大文件夹),这个取决于NAS的系统预设。以极空间ZOS为例,就属于第三种情况。 ▼不管属于那种情况,当我们浏览照片的时候通常是使用NAS提供的照片管理工具浏览,而不是去一个一个文件夹点进去看。NAS照片管理应用中的“相册”就是这种以打破文件夹约束存在的逻辑。故而NAS管理照片中相册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以下是从移动端同步过来的相册。 ▼在NAS的影音管理软件中新建一个相册,并挑选打算放入该相册种的照片,就能完成相册的创建。相册的功能主要是打破文件夹的限制,让不同文件夹种的同类型照片归类在一起,方便查看。 ▼同类型或者是按照用户意愿创建的相册在使用中能够带来极大的浏览便利。 按照文件夹创建相册 ▼很多情况下,PC端,存储设备端的照片可能是我们在没有NAS之前已经通过按照文件夹分类分类的形式创建好的“相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直接通过文件夹创建一个相册,省时省力,不用再手工勾选。这时候我们先设置照片文件来源,最好独立于手机等移动端自动备份创建的相册。 ▼之后再创建一个相册,并勾选已经作为文件来源的文件夹。 ▼一个按照文件夹创建的相册就做好了。 AI识别创建相册 ▼除了少数NAS系统没有提供AI识别功能以外,绝大多数系统都有AI识别功能,通过AI识别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管理照片,创建相册,其中最为使用的当属人像识别。 ▼点击头像就能找到该成员的所有照片,在照片管理应用中会自动生成一个以该人物为主的相册,也可以通过创建相册,全选(或挑选)其中的照片从而快速创建相册。 ▼NAS能够提供的AI识别因系统而已,奶爸也有见过有的系统只提供按照地理位置分类(约等于没有AI)。极空间ZOS比较会整活,提供了场景分类、足迹、人像识别以及回忆精选四类AI分类。 ▼其中回忆精选则直接选取了节日附近的照片作为AI分类,可以说是很有新意了。 相册(照片)的共享&权限管理 ▼使用NAS管理照片最大的好处就是照片的共享,我们在日常拍照中,经常会有父母拍你,你拍父母,父母和你共同拍孩子,或者是一次出游不同设备照片等等情况。没有NAS之前,照片共享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微信发送照片,一次智能选9张,还要手动勾选“原图”,接收方还要一张一张手动保存,简直反人类。 ▼通过NAS进行照片分享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在轻NAS系统上往往设置更方便些,直接创建共享相册即可,极相册的权限管理也一步到位给到创建相册,提供成员可添加可删除权限与仅产看权限。 ▼共享相册创建好后,可以十分方便的通过添加照片、文件夹、个人相册,或者是通过AI发现直接找到想要放到相册中的照片。 ▼通过成员管理功能添加普通用户,从而共同管理相册,一个共享相册就完成了。其他NAS系统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研究下。 特殊需求——苹果Live Photo的备份与恢复 ▼这个取决于NAS系统的预设,市面上至少有一半左右的NAS系统还是没有提供Live Photo的原样备份与原样恢复,有些系统备份上去之后无法还原成iPhone可以正常播放的live photo。具体看不同设备,不同系统了,极相册目前是支持云端原样备份、原样恢复的。 人性化功能——照片去重、清理手机 ▼包括照片去重与清理手机孔间是NAS软件提供的人性化功能,在极相册中是可以直接进行扫描去重的,这个依赖于系统,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NAS系统的情况自行进行。 ▼清理手机空间这个功能目前极空间上没有,部分NAS系统中有,原理就是调用系统相册将备份好的照片全部删除,这个功能有利也有弊,利在于方便,弊在于总担心有的照片没备份就被删了。其实也完全可以通过系统相册直接操作,非必须功能。 Finalの总结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以上是奶爸对于NAS管理照片的逻辑思路分享,希望能够帮到你,关于鸽了很久的T1刷机,4月是一定会出内容的,欢迎评论催更,哈哈。 烦请关注、点赞、评论、收藏、转发、打赏支持哦。 极空间Z4-8G版 四核4盘位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 (无内置硬盘 ) 京东:¥2799.00 去看看 <更多>

mb51669796 经验 2022-04-02 09:40

⏹ 前言 在上个10年前那个网络刚兴起的时代提起网络安全,正常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装杀毒软件电脑会中病毒,比如熊猫烧香、灰鸽子、梅丽莎等病毒名字,即使不怎么用电脑的普通人都听说过。 然而近几年,病毒这个名词几乎很少听到了,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结果:QQ/微信账号被盗、植入垃圾软件和垃圾弹窗等等,最臭名昭著的要数数据勒索,就在本月就出现了某NAS大面积被勒索的惨状,我现实中的朋友也不幸中标,数据无法恢复。 本文和大家分享一些家用网络防护心得,第一段为群晖NAS防护,第二段则是通用的路由器抄作业配置,最后段讲解支持多网盘的备份链路创建,希望能抛砖引玉,点没点到的咱评论区见。 ⏹ 相关推荐 日常推荐硬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 1️⃣群晖 DS220+ 群晖(Synology)DS220+ 2盘位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 (无内置硬盘) 京东:¥2780.00 去看看 介绍:卖的非常好的入门级别群晖,CPU为X86入门级别的J4025,非常适合低需求用户,存储文档外加挂点Docker足够用了,有活动一千多入手挺划算,当然如果不急的话可以等群晖新款也可以。 2️⃣群晖 DS720+ 群晖(Synology)DS720+ 四核心2盘位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 (无内置硬盘) 京东:¥3680.00 去看看 介绍:群晖目前在售机型中的小钢炮,J4125+2G内存+双千兆网口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内置了两条NVME硬盘槽位,配合上高性能固态硬盘可以胜任商用需求,插满后整机IOps更为暴躁,同时也会比四块机械硬盘更加省电。 3️⃣群晖 DS920+ 群晖(Synology)DS920+ 四核心4盘位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 (无内置硬盘 ) 京东:¥4680.00 去看看 介绍:群晖目前民用级别四盘位中最强的型号,J4125+4G内存+双千兆网口的配置也算是跟上了主流,如果不急的话可以等等2022年的新款旗舰机,据说配置非常顶,值得期待。 4️⃣领势(Linksys) MX5502 领势(LINKSYS)MX5502 AX5400M 5G双频WIFI6无线千兆路由器 全屋WiFi覆盖 /Mesh组网 【MX5501两只装】 京东:¥2059.00 去看看 介绍:CPU使用A53架构的高通双核IPQ5018,内存和闪存同为512M,物理网口全千兆(WAN1+LAN3),内置六个无线信号天线,2.4G和5G无线带宽分别为574Mbps和4804Mbps,频宽为160Mhz,MU-MIMO和OFDMA这些常规协议都支持,重点是支持领势的iMesh。 5️⃣领势(Linksys) MX4200 领势(LINKSYS)VELOP MX4200 5G三频WIFI6无线千兆路由 全屋WiFi覆盖 /Mesh分布式路由 / 企业家用路由器 京东:¥1140.00 去看看 介绍:CPU使用A53架构的高通六核IPQ8174(4CPU+2NPU),主频1.0GHz,内存和闪存同为512M,物理网口全千兆(WAN*1+LAN*3),内置六个无线信号天线,和MX5500不同的是多了一个频段,一个2.4G(574Mbps)+一个5G(1201Mbps)+一个5G(2402Mbps),比MX5500更适合当无线回程拓扑中的子节点。 6️⃣希捷 酷狼 机械硬盘 希捷(Seagate) NAS硬盘 8TB 256MB 7200转 PMR CMR垂直磁记录 网络存储 SATA 希捷酷狼IronWolf ST8000VN004 京东:¥1549.00 去看看 酷狼是希捷的NAS系列机械硬盘,CMR非叠瓦,5900R+64M缓存低温且低噪音,内置AgileArray智能阵列技术,可以优化网络存储和RAD,同时可提供更先进的电源管理,最重要的是白送一次免费的数据恢复,对非专业用户非常友好。 ⏹ 本文目录 案例拓扑为常见家用拓扑,光猫桥接后路由器拨号,整个拓扑中只有路由器一台网关设备。 本次教程按照从NAS到外部网络的逻辑排序,分为NAS端配置、网关设备配置和创建备份链路三大块,涉及的操作点比较多,为了方便大家抄作业列一下操作目录,按需配置即可。 ⏹ 本地保护丨群晖NAS配置 多年前群晖也遇到过范围攻击,成立产品安全事件响应团队(PSIRT)后再无类似事件发生,PSIRT除了日常对DSM查漏补缺,遇到特殊攻击会在 8 小时内进行评估和调查,并在接下来的 15 小时内发布补丁以防止零日攻击的潜在损害。 群晖提供了花样繁多且高效的防护手段,大家跟着下面的操作就能有效防护,需要提醒的是随着安全等级越高,传输效率与质量也会相应降低一些,以下给大家的是最高安全级别配置。 1️⃣账户保护---禁用admin账号 除了测试用的设备,我把所有Linux设备都把admin账户给禁用掉了,毕竟最多见的入侵方式就是脚本不断用admin或者root账户+常见密码组合扫端口尝试登录。 DSM7.0版本默认是禁用admin账户,如果是老版本开始使用群晖目前还在用admin作为用户名的群晖用户,请点击控制面板中的用户与群组,创建新登录账号后找到admin账户点击编辑,按照下图勾选停用。 2️⃣账户保护---设置可靠的密码 这里点名表扬下群晖,DSM在创建子账号的时候有随机密码生成机制,生成的密码足够复杂。 一个足够安全的密码需要包含: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如何修改密码就不再赘述了。 除了配置复杂密码,我们还可以配置额外的密码保护,进入控制面板的安全性中开启账户保护,当输入密码错误次数过多的时候自动封禁,短时间内无法再次尝试登录。 另外,还建议开启自动封锁功能,能封锁短时间内频繁尝试登陆的IP地址,搭配上面的密码保护,通过扫描加暴力破解的攻击方式是不太可能攻击成功了。 3️⃣账户保护---开启双重验证 双重认证是个非常棒的安全机制,简单来说就是非信任设备在登录NAS时除了需要登录名和密码以外,还需要通过绑定的手机App进行再次验证方可登录,配置入口在控制面板的安全性中开启。 开启后点击个人设置选择验证方式,这里有三种验证方式可选,个人建议是第一种,在手机上安装Synology Secure SighIn这个App进行软件验证操作。 除了开启二级验证,个人建议再开通一下邮件通知,其他用户登录或者修改的时候NAS都会推送日志通知,方便检查和溯源,在通知设置里面配置邮箱和手机号即可。 4️⃣访问保护---配置账户权限 作为目前普及率最高的NAS系统,群晖DSM对账号的各权限管理是全方位的,包括文件夹管理权限、应用使用权限和带宽使用限制等等。 在创建子账号的时候即可完成权限配置,注意存放重要资料的文件夹不要开放给所有账号,防止被盗号后出现资料丢失的问题。 如果这台NAS的使用者非常多,可以选择创建并配置群组,后面再创建用户的时候只要选择对应权限的群组即可,无需再次手动配置。 5️⃣访问保护---关闭SSH和Telnet SSH和Telnet是两种Linux常用的远程登录方式,很多黑客团队会用脚本不断的扫公网IP看是否有开启SSH的设备并且尝试登录,建议不用的时候将这两个功能关闭,开启和关闭都在控制面板的终端机和SNMP中。 一般SSH的默认端口都是22,而且正常人不会去改端口号,如果你一定要长期开启SSH和Telnet,请将登录端口改成五位随机数字。 除了SSH端口以外,群晖DSM的网页访问端口也可以考虑修改一下,毕竟本文最开始的那波数据劫持就是走端口切入,配置入口在登录门户中,Http协议的默认端口是5000,Https协议的默认端口是5001,这里也可以改成随机的四位数或者五位数端口。 6️⃣访问保护---启用SSL认证 在访问某些网站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域名前面是Https,即该域名开启了SSL认证,作用是对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隐藏。 群晖作为全行业唯一赠送免费SSL证书的NAS,在配置域名(DDNS)的时候即可自动获取可用的证书,DDNS可以为NAS分配一个固定的域名用于外网访问,前提是NAS可以通过单次转发或直接获取公网IP,IPv4和IPv6都支持。 获取的证书可以在安全性中的证书管理页面看到,并跟随域名的变化自动更新,当然自己购买花生壳、阿里或者腾讯的域名替换也可以,群晖赠送的DDNS和SSL证书其实已经足够用了。 成功获取证书并开启SSL访问后即可通过Https安全协议访问NAS,这时候Http也同时可以使用,只是端口号不一样。 配置完域名并获取证书后可以点击登录门户勾选自动转向Https,只要支持Https的应用都会自动转向,非常方便。 7️⃣访问保护---开启防火墙及封禁规则 NAS系统都带有专门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群晖也不例外,在安全性中开启即可。 群晖支持自定义防火墙规则,点击编辑即可。 PS:建议编辑custom规则(用户自定义),Default规则(默认配置)不要动。 群晖的防火墙逻辑比较简单有效,通过监控端口和IP判断异常,如果资料非常重要,可以配置访问白名单来限制访问者,仅限白名单IP/设备访问是最有效的防护。 8️⃣本地保护---保持DSM系统更新 作为目前最成功的的NAS系统,群晖DSM更新比较勤快,基本一月一更,并且几乎每次更新都会有安全性相关的更新项。 为防止使用中更新影响使用,群晖也是很贴心的预制了三种更新选择和配置更新时间,建议使用第一种有针对安全性升级的版本自动升级,相对比较稳妥一些。 9️⃣本地保护---定期检查安全顾问 除了以上这些被动防护的功能外,群晖DSM还提供了主动查杀的安全顾问,功能是扫描并针对安全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首次运行安全顾问会提示选择这台群晖NAS的应用场景,一般家用选默认选项即可。 安全顾问做的非常不错,在总览界面即可看到需要修改或优化的项目,点击感叹号即可跳转查看优化建议。 在常规的安全检查外,安全顾问还能提供客户端的访问记录,方便NAS管理员随时查看并排查潜在攻击者。 比如我这里的日志就能看到,近期有人在尝试登录我的NAS,万幸的是被群晖挡了下来并封禁了对方的短期登录尝试。 ⏹ 入口保护丨路由器 / 网关设备配置 作为家用网络和外部网络数据传输的第一入口,做好路由器这台网关设备防护的意义比只在群晖配置防护更重要。 本人以往的路由器调试文章是以提升网络质量的出发点,本文则正好相反是以下联设备的数据安全为目的,本文以领势路由器为讲解例,其他路由器系统大同小异,找对应的配置入口按要求修改即可。 再次提醒,传输质量和数据安全目前只能二选一,提升安全级别必定会影响网络延迟和握手成功率。 1️⃣访问保护---设置复杂登录密码 路由器作为网关设备,重要性比加强NAS本身防护更加重要,毕竟NAS被攻击只是一台设备,路由器被黑可是下联设备一起崩盘。 再次提醒,足够安全的密码需要包含: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怎么修改密码就不在赘述了,如果不习惯复杂密码也没关系,领势提供了密码提示设置,根据习惯设置相关提示即可。 2️⃣访问保护---开启防火墙 几乎所有市售的路由器系统都包含防火墙程序,建议全部开启,领势是在安全性页面配置。 特别提醒的是IPv6使用者,正常每台下联设备都能获得一个独立的IPv6公网IP,可以直连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儿,领势支持自定义下联设备开放的端口,这是个非常实用的防护功能。 3️⃣访问保护---修改NAT类型 NAT类型其实就是一种防火墙类型,本文的建议和往期文章对冲,以往都是建议将NAT类型改成Full Cone(NAT1)来提升握手成功率。 如果很在意网络安全,建议将NAT类型改成Symmetric NAT(NAT4),NAT等级越高,安全性越好,当然握手成功率也会随之下降,领势只要开启防火墙就是NAT4。 4️⃣外部数据---内网变成香饽饽 有公网IP的好处就不再重复了,但是单说网络安全,内网IP其实比公网IP要强,毕竟多了一层NAT,公网IP下联的运营商的网关可以帮你挡一刀,领势在故障排除的诊断中可以看到,拨号拿到的IP,10、100、172开头都是内网。 5️⃣外部数据---使用合适的DNS 有些半桶水会建议小白使用114.114.114.114作为DNS服务器,实际上114是最容易被污染的DNS,污染的后果就是电脑的浏览器可能会出现奇怪的广告或者打不开部分网页,并且本身解析速度也并不快。 如果需要兼顾网络质量和安全性,建议使用阿里的DNS或者腾讯的DNS,相对而言稳妥很多: 阿里DNS:223.5.5.5 腾讯DNS:119.29.29.29 领势的DNS配置入口在连接的本地网络中,默认静态DNS留空,将首选和备选改成阿里和腾讯的地址即可。 6️⃣外部数据---限制设备访问权限 即使是成年人都有可能被高速下崽器种下一堆乱七八糟的流氓软件,何况是老人和孩子? 大部分成熟路由器都预设了家长控制功能,领势的家长控制配置页面不止可以配置允许上网的时间,还可以禁用掉流氓网站,直接添加主站域名即可。 7️⃣端口转发---不要开启DMZ DMZ是多年前将内网端口转发到公网的常见方法,效果是直接将某个设备的所有端口暴露到公网,这个风险就很大了,比如SSH的常用默认端口22日常被扫,开启DMZ+简单密码分分钟被黑。 建议使用UPnP替代DMZ帮助内网设备和外网握手,UPnP可以按照软件预设通过指定端口转发,不需要额外再去配置端口转发,只要你没装奇怪的软件,正常不会出现安全问题,状态可以在故障排除的日志中查看。 UPnP配置入口在连接中的管理中,点击开启即可,勾选上允许用户进行配置和允许禁用访问。 8️⃣端口转发---指定端口转发 个人一直建议大家开启UPnP功能,也就是软件向路由器这个网关设备发送需要的端口信息,路由器根据需求自动开启和关闭所需端口。 如果真的很怕有人利用不明软件/病毒入侵你的设备,可以关闭UPnP,单独给必须要用的端口做转发,但是不要偷懒直接范围配置,这么做和DMZ就没区别了,领势的配置入口在安全性中的应用游戏下面,不懂不要乱动。 9️⃣商用请购买防火墙 这里的防火墙并不是指软件,商用防火墙是一台提供网关和防护功能的独立物理设备,价格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推荐思科和网件这种巨头的产品,预算允许的前提下能买贵的买贵的。 ⏹ 多重备份丨创建备份链路 除了固定查杀以外,其他数据防护手段同样重要,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中,就像本地做RAID一样,可以为数据做快照或者同步在常用网盘一份。 1️⃣本地系统备份---开启快照 快照(Snapshot)是很多操作系统都会提供配置入口的重要功能,Mac用户应该知道时间机器(TimeMachine)吧,快照和时间机器的原理完全一致。 群晖的快照套件叫Snapshot Replication,名字挺长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在本地创建一个独立、特殊格式的文件备份文件,来记录当前的数据状态。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已拍摄的快照快速恢复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快照因为只记录数据状态,占用空间比完整备份少,但仍需要占用一部分存储,记得保留空间,不然容易空间不足无法快照。 启用和配置快照比较简单,进入套件中心搜索Snapshot Replication,点击安装。 安装完成后打开Snapshot Replication,进入快照功能后选中需要备份的共享文件夹,点击拍摄即可创建快照备份,支持多选操作。 如果硬盘空间足够大,也可以在快照页面配置自定义备份项目和启用周期,建议只为重要文件夹创建,不然会占用比较多的空间。 如果你的硬盘空间确实不多,可以在保留页面配置保留策略,个人用户建议使用天数策略,保留3天即可,太多意义不大。 如果脸黑遇到了需要回滚数据的情况,在还原页面选中需要回滚的快照,点击开始还原即可,操作还是非常简单的,没有任何学习门槛。 如果你有多台群晖,还可以将快照通过网络同步到其他设备上,进入复制页面新增备份节点填写远程设备的信息(IP/域名+账号密码)即可。 另外还需要提醒两点: 1.不是所有群晖NAS都支持快照的(J系列和DS218play就不支持),这些机型想要实现多版本备份的话,可以使用Hyper Backup进行备份,体验差不多,不过空间占用会大一些。 2.快照本质上不是备份,它的优势是快速记录、还原。所以在硬盘发生损坏时,是无法进行恢复的。该做的备份和RAID还是要做的。 2️⃣官方同步套件---CloudSync 对于第三方网盘备份,群晖提供了CloudSync这个解决方案,启用后NAS只要联网即可将本地文件自动同步到绑定的第三方网盘上。 CloudSync支持的网盘厂商非常多,百度云、Google网盘、OneDrive都有,不过非常良心的阿里网盘和天翼网盘暂时不支持,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看后面的Docker版本部署方法。 比较有意思的是现在的CloudSync支持自动同步WebDAV,也就是说普通Linux设备只要正确配置WebDAV后即可和群晖NAS自动同步数据,用蒲公英或者ZeroTier组网后异地同步效果更佳。 3️⃣第三方同步工具---CloudDrive 如果想使用阿里云盘和天翼网盘,用CloudDrive这个第三方Docker可以集中管理。 在部署前需要创建用于存放日志和挂载共享文件的文件夹,首先进入docker文件夹,创建一个名为clouddrive的子文件夹。 创建完成后右键点击该文件夹,点击属性。 这里可以看到该文件夹的实际路径为: /volume1/docker/clouddrive 如果你想同步接着创建一个共享文件夹,注意别选错了,命名为clouddrive。 创建完成的共享文件夹如下图所示,在这个共享文件架下面继续创建两个文件夹,分别是cloudnas和media。 同样的方法右键这两个子文件夹,获得他们的路径,我这里是: /volume1/clouddrive/cloudnas /volume1/clouddrive/media 接下来开始正式部署,SSH登录群晖,我这里用的是FinalShell,点击打开后选择新建一个SSH连接。 填写NAS的IP和登录用户名密码,确认无误后保存。 双击刚才创建的配置文件,即可通过SSH登录群晖后台,输入: sudo -i 回车 接下来会提示输入密码,这里的密码看不见,盲打后回车确认,等待提示登录成功即可。 接下来要修改下面的代码,AAAA替换成刚才的clouddrive路径,BBBB替换成刚才的cloudnas路径,CCCC替换成刚才的media路径: docker run -d --name clouddrive --restart unless-stopped -v AAAA:/Config -v BBBB:/CloudNAS:shared -v CCCC:/media:shared --network host --pid host --privileged --device /dev/fuse:/dev/fuse cloudnas/clouddrive 我这里替换完成后是: docker run -d --name clouddrive --restart unless-stopped -v /volume1/docker/clouddrive:/Config -v /volume1/clouddrive/cloudnas:/CloudNAS:shared -v /volume1/clouddrive/media:/media:shared --network host --pid host --privileged --device /dev/fuse:/dev/fuse cloudnas/clouddrive 替换完成后,将代码复制到命令输入框,回车。 等待重新出现输入状态,即算完成部署。 进入群晖的Docker管理器,可以看到CloudDrive已经在运行中。 浏览器输入NAS的IP:9798,即可进入CLoudDrive的网页管理后台。 先按照提示注册一下,记得用复杂密码。 和群晖的CloudSync一样,先添加需要同步的网盘账号密码,支持: 115网盘 天翼网盘 阿里云盘 其他WebDAV服务器 这里我以天翼网盘为例,扫码登录后即可看到天翼网盘内的文件。 回到群晖的fileStation,进入刚才创建的CloudNAS文件夹即可看到天翼网盘内的文件,并且可以直接使用和下载。 这些文件不占用NAS本身硬盘,不用担心容量问题,合理分配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上传文件必须通过clouddrive的网页后台方可操作,直接使用NAS自带的FileStation上传会提示网络错误,至此第三方网盘备份链路配置完成。 ⏹ 总结 从疫情开始网络其实就不太平,加上这波朋友亲身经历了NAS被勒索,建议大家把数据保护好,按照本文三步走就可以: 第一步做好NAS本身防护,群晖给了这么多安全相关的配置入口,不要浪费。 第二步做好路由器(网关设备)防护,病从口入真不是空穴来风,外部数据进来的首台设备一定要做好防护。 第三步做好数据备份链路,不要把重要数据只存储在单台设备上,多重备份才是王道。 <更多>

川川川川桑 晒物 2022-03-28 15:00

⏹ 前言 随着公网IPv4的彻底告罄,为NAS和电脑搭建SD-WAN组网变得非常有意义,IPv6虽然更好,但很多公共场所提供的网络无法下发IPv6,这时候组建SD-WAN就很有意义了。 蒲公英SD-WAN和向日葵这些远控软件有本质区别: 向日葵是一款点对点控制的软件,主要还是以访问和控制桌面为使用目标,比如远程游戏、协助操作等等,可操作空间较小。 蒲公英SD-WAN则是一个多点联动的组网平台,作用是不影响现有网络拓扑的前提下单独创建一个虚拟路由器,运行SD-WAN客户端都可以加入这个虚拟路由器,并且可以配置静态的IPv4协议IP方便使用。 目前民用SD-WAN的方案主要还是Zerotier,本文说的蒲公英SD-WAN是国民远程软件向日葵的姐妹,相比Zerotier更适合在国内使用,免费(同一组网络仅限三台)且有Docker版本,组网后的可用带宽和延迟可以看最后的实测结果。 本文就给大家带来主流NAS的蒲公英组网部署教程,毕竟是免费Docker,不当主力也可以部署下备用,欢迎点赞收藏关注三联。 ⏹ 本文使用设备 列一下本文使用到的设备和相关硬件推荐。 1️⃣群晖 DS220+ 群晖(Synology)DS220+ 2盘位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 (无内置硬盘) 京东:¥2780.00 去看看 介绍:卖的非常好的入门级别群晖,CPU为X86入门级别的J4025,非常适合低需求用户,存储文档外加挂点Docker足够用了,有活动一千多入手挺划算,当然如果不急的话可以等群晖新款也可以。 2️⃣威联通 TS-564 威联通(QNAP)TS-564内存8G四核2.9GHz CPU五盘位双2.5GbE 网络端口NAS网络存储4K影片转档 京东:¥4199.00 去看看 介绍:2021年最新的J5015四核四线程CPU,核显为UHD600 24EU,比上一代J4125多了一倍,双2.5G网口,内置专门针对核显的Intel OpenVINO框架,用于加速AI人脸识别,同时USB接口也升级到了USB3.2 Gen2,对于摄影常用的高速U盘这些外接存储更加友好,如果对照片整理有需求就选564。 3️⃣爱速特(华硕)AS5304T 华硕旗下NAS爱速特(asustor)as5304T(配8T企业盘*4块) 网络存储nas主机企业网络存储服务器家庭局域网nas 京东:¥10680.00 去看看 介绍:爱速特是华硕专门做NAS的子品牌,CPU为主流NAS使用的四核四线程J4125,双2.5G网口,比较有特色的是是电竞黑钻外观和纯docker化的生态,除了Asustor系列黑科技自研应用外,应用商店拥有数量庞大的可选应用,对喜欢折腾的新手用户非常友好。 4️⃣领势 MX5501 领势(LINKSYS)MX5501 AX5400M 5G双频WIFI6无线千兆路由器 全屋WiFi覆盖 /Mesh组网 【MX5500单只装】 京东:¥879.00 去看看 介绍:2021年下半年发布的VELOP系列新款,CPU使用A53架构的高通双核IPQ5018,内存和闪存同为512M,物理网口全千兆(WAN*1+LAN*3),内置六个无线信号天线,2.4G和5G无线带宽分别为574Mbps和4804Mbps,频宽为160Mhz,MU-MIMO和OFDMA这些常规协议都支持,重点是支持领势的iMesh,预算充足的朋友可以直接买套装(MX5502和MX5503)。 5️⃣绿联 CAT6 网线 绿联(UGREEN)六类网线【0.57±0.02mm纯铜线芯】CAT6类千兆网络箱线 工程家装监控布线非屏蔽200米 90234 京东:¥459.00 去看看 介绍:选择稳定的网线非常重要,如果不清楚什么线适合,直接无脑绿联的六类网线,只求稳定,实测挺好的,这类普通网线建议购买1-2米中间的尺寸,太长不仅不好看,出现衰弱也麻烦,再次提醒,不要扁线,老老实实圆线。 6️⃣蒲公英 X3A 蒲公英X3A路由器1200AC全千兆网口无线家用穿墙高速双频5G宿舍学生寝室中小户型智能远程管理 X3A 魔力黑 京东:¥128.00 去看看 介绍:如果需要组网的设备比较多可以选择蒲公英X3A,系统预制了SD-WAN程序,下联的所有设备皆自动加入组网且不占用名额,活动价正常八九十块钱,7621依旧能满足大部分用户需求,是NAS的好搭档。 ⏹ 前置配置操作 部署蒲公英Docker前需要做三个前置操作:NAS开启SSH功能、创建挂在文件夹和安装SSH工具,群晖、威联通和爱速特几乎完全一致,具体不同文中有说明。 PS:由于需要创建虚拟网卡,没有启用TUN的NAS可以部署但实际无法正常运行蒲公英Docker,比如极空间和Orico,只能等他们后续更新。 1️⃣NAS开启SSH功能 群晖点击控制面板,进入终端机和SNMP。 勾选上启用SSH功能,默认端口号是22,可以根据自己需求修改。 威联通进入控制台。 进入Telnet/SSH。 勾选上允许SSH链接,默认端口号是22,端口号同样可以自定义。 爱速特点击服务,选择终端机,勾选上启用SSH,默认端口号是22,端口号同样可以自定义。 2️⃣创建需要挂载的文件夹 部署蒲公英Docker之前需要创建两个文件夹用于挂载,文件夹存放位置随便,先以群晖为例。 第一个文件夹用于保存配置文件,我这里在Docker文件夹下床垫了个oray子文件夹。 第二个文件夹用于保存日志文件,我这里在刚在的oray文件下创建了个新的文件夹,命名为log。 右键点击这两个文件夹即可查看文件夹所在路径,我这里分别是: /volume2/Docker/oray /volume2/Docker/oray/log 记住这两个路径,后面需要用到。 威联通创建文件夹并没有什么难度,只是真实路径比较奇怪,先在Container这个共享文件夹下创建oray和log文件夹。 右键查看文件夹属性,这里显示的路径是/Container/oray,但这并不是真实路径,需要在前面加上/share,比如这里就是: /share/Container/oray /share/Container/oray/log 爱速特比较简单,老样子先创建oray文件夹和log文件夹。 右键log文件夹即可看到所在的路径,这里就是: /volume1/Docker/oray /volume1/Docker/oray/log 3️⃣查看NAS的IP 除了文件夹路径,IP也是必要的信息,群晖在控制面板的网络中,点击网络界面,展开局域网即可看到设备的IP,我这里是: 192.168.50.16 威联通还是在控制台中,点击网络与虚拟交换机。 这里的adapter1是物理网口信息,可以看到NAS的IP是: 192.168.5.3 爱速特则是在偏好设定中的网络下面,点击网络接口,展开连接的LAN即可看到IP,我这里是: 192.168.0.194 4️⃣安装SSH工具 打开FinalShell,点击新建一个连接配置。 连接类型选择ssh连接。 按照下图填写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确认保存配置。 ⏹ 实操部署流程 这一Part的操作方法所有NAS系统通用,区别在于NAS的实际IP和挂载文件夹区别,需要注意一下,另外先去注册一下贝锐的账号备用(有现成的向日葵账号也行)。 官方地址:https://www.oray.com/ 1️⃣SSH登录NAS 双击打开刚创建好的远程配置,准备登录。 第一次远程会提示是否需要保存密码,常用主机选择接受并保存。 登录完成后需要切换root登录,输入: sudo -i 回车 这里会提示填写密码,输入的时候看不到,需要盲打,确认无误后回车。 2️⃣部署蒲公英Docker 将下面代码修改后复制到FinalShell的文本框中,其中有四个地方需要手动修改 /volume2/Docker/oray需要修改成实际挂载config文件的路径 /volume2/Docker/oray/log需要修改成实际挂载log文件的路径 aaa需要修改成你的蒲公英账号名 bbb需要修改成你的蒲公英登录密码 我这里修改完成是下面代码,需要修改的地方加粗了,确认无误后回车: docker run -d --net host -v /volume2/Docker/oray:/etc/oray/pgyvpn -v /volume2/Docker/oray/log:/var/log/oray --cap-add NET_ADMIN --env PGY_USERNAME="aaa" --env PGY_PASSWORD="bbb" bestoray/pgyvpn 等待Docker拉取完成,具体时间由你的网络质量决定。 部署完成后会出现键入命令的提示,到这里完成蒲公英Docker的拉取部署。 回到群晖的Docker管理器,可以看到多了一个随机名称的Docker,确认下面是bestoray/pgyvpn即可。 3️⃣管理蒲公英后台 打开Oray的首页,登录后点击管理平台: https://console-v2.oray.com/ 点击左侧栏的蒲公英,进入蒲公英的管理后台。 点击成员管理,查看软件成员,这里可以看到刚才添加的NAS。 为了方便管理,这里将他修改一个好记的名字,我起得是BlackSynology。 在右侧能看到蒲公英SD-WAN为NAS分配的IP,我这里是: 172.16.3.158 以后只要访问端开启蒲公英客户端并登录,即可通过上面这个IPv4的固定IP访问NAS。 ⏹ 测试网络质量 下文做的是跨运营商访问测试,结果比较有说服力,带宽大小: 电脑使用电信公网宽带,下行200Mbps,上行30Mbps NAS使用移动内网宽带,下行200Mbps,上行100Mbps 电脑安装蒲公英的访问端,确认NAS在线,准备开始测试网络质量。 1️⃣NAS网页测试 群晖的访问端口是5000,这里用蒲公英分配的IP+5000测试端口,浏览器输入: 172.16.3.158:5000 成功打开,速度还挺快的。 2️⃣MTR延迟丢包测试 MTR是集成了ping和traceroute命令的集成工具,下载windows客户端并打开: 下载地址: https://wwa.lanzouy.com/iSBN3n4c9gj Host这里填入蒲公英为NAS分配的IP: 172.16.3.158 点击start开始测试。 发一千多个包作为测试,平均延迟9ms,最差延迟51ms,由于蒲公英节点在国内,所以延迟会比Zerotier更低一些。 3️⃣iPerf带宽测试 外网访问不仅要延迟低,可用带宽同样重要,这里用iPerf打一下理论带宽。 下载iPerf的Windows端: 官方下载: https://iperf.fr/download/windows/iperf-3.1.3-win64.zip 国内分流: https://wwi.lanzouy.com/iLVrMze62mj 将下载好的压缩包解压到D盘的根目录,解压完是个文件夹,里面有个exe,不要打开。 Win+R快捷键输入CMD,回车打开控制台。 输入: D: 回车 输入: cd D:\iperf-3.1.3-win64 回车 这时候就可以开始测试了,输入: iperf3.exe -c 172.16.3.158 回车 注意:上面的172.16.3.158改成服务端的实际IP,不要无脑照抄。 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平均带宽44Mbps,相当于NAS所在网络一半的上行,是一个不错的结果,毕竟电信联通的家宽上行正常也就30Mbps。 ⏹ 教程至此完毕,你学废了吗? <更多>

川川川川桑 晒物 2022-03-22 10:00

题记 很多朋友买了NAS后,简单的激活使用后还是对于外网访问不太熟悉,今天这篇文章就分享一下威联通QTS5.0系统下外网访问的相关思路以及移动端APP推荐,希望能给刚入门的朋友一些帮助,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点赞评论,笔芯~ 硬件载体(测试环境) 以下经验分享在搭载威联通QTS 5.0系统的TS-262C机器下进行,威联通的两盘位新品 TS-262C,整机的蓝白配色颜值非常高,集成化设计,体积方面对比6.6寸的手机还是非常小的,重量方面不带硬盘实际测量1.6kg。双盘位设计,接口方面有HDMI2.0 接口(4K@60)、USB 2.0接口、2 x USB 3.2接口、2.5GbE接口,配置方面完全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TS-262C这次比较大的升级就是搭载了Intel Celeron N4505 X86双核心处理器(睿频2.9GHz),相比之前212P3的ARM核心后期可玩性更强,比如后期上虚拟机也是没问题了,性能方面也更强大,日常使用不仅能提高数据存取的效率,也能更灵活满足机内应用,包括虚拟机、归档工具、监控识别、影像转码的复杂需求。 硬盘选择的是两块4T希捷酷狼,主要考虑这台机器做备机,用RAID1组阵列来存储一些照片+文件资料,所以4T容量对我来讲足够了。 希捷酷狼这个系列已经全系采用 CMR(传统磁记录)非叠瓦技术,相比较 SMR 来讲,可以保证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数据安全性。 同时希捷酷狼系列独家的AgileArray 技术针对硬盘在 NAS 存储环境进行了优化,更适合长时间高负载运行。作为NAS专用硬盘,酷狼还拥有先进的电源管理系统,可以再多盘位环境中实现功耗平衡,内置旋转震动传感器,帮助硬盘实现长时间稳定运行,希捷酷狼系列还支持三年质保,质保期内只换不修,支持3年内一次免费的原厂数据救援服务。 外网访问 外网访问顾名思义就是你在外面时,也能通过网络访问家里的NAS设备来下载查看保存在里面的文件,在目前疫情反复的当下,经常的弹性工作节奏,在家办公的时间也多了起来,有时候在家里电脑保存的文档资料,去公司要用到,这时候外网访问到家里的NAS就很有必要了。 目前要威联通NAS实现外网远程访问服务器大致有以下这三种方法: 1.公网IP,威联通自带的DDNS服务。 2.威联通QTS系统自带的CloudLink服务。 3、DDNS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 公网IP(DDNS服务) 首先讲一个含义,公网IP的意思是主机用来与外部网络通信的公网IP地址,处于公网的电脑可以与其他的计算机互相访问,没有公网IP,家里的路由器负责DHCP功能,路由器会给家里的设备分配局域网(内网)IP地址,当局域网的设备访问互联网时,访问请求会发送到路由器,再由路由器进行NAT转换发送到运营商,运营商收到请求后再发送到互联网。同一个家庭局域网的设备是可以直接访问的,所以有了公网IP相当于家庭设备接入大的互联网,有了独立固定的IP地址。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像收发快递,没有公网IP相当于你留的地址只到小区,快递没法直接寄到你手里,快递只会到你所在小区的菜鸟驿站,快递再由菜鸟分发到你手里。 说回到NAS的外网访问,当你有了公网IP,那么你在公司或者出差途中就可以直接访问家里的NAS数据,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个人使用公网IP需要向宽带运营商申请,而且比较难申请到,特别是联通和移动,手续比较复杂,我家是联通宽带,之前打过客服,转了好几个客服扯皮,结果就是不给,当然各地情况不一样,我看论坛其他地区的联通直接就是公网IP,账号加上后缀PPPOE就可以用了,不过目前公网IP应该比较紧张,之前21年下半年很多人申请的iPV4公网IP都被运营商收回了,不过还是建议朋友们可以自己试一试,万一呢,我自己申请不到,所以就没法尝试了。 没有公网IP就需要转发服务,也就是DDNS服务商,下面两种方式其实本质是一样的,一个威联通官方的Link服务,还有就是第三方的DDNS服务提供商。 二、myQNAPcloud Link云联通 首先第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就是威联通系统自家的云服务,在QTS的软件商店下载「myQNAPcloud Link」。 安装后打开就是初始化设置,需要登录你的QNAP ID,没有的话需要注册一个,这个账号后期在手机上远程访问也是需要的,然后设置一个自己容易记住的设备名称,这个名称后期是作为SmartURL的地址后缀使用,之后就是默认的设置,点击即可初始化成功。 设置成功后在myQNAPcloud Link里看到相关的服务已经启动,还有之前设置的SmartURL,在外面可以直接使用这个网址远程访问家里的NAS设备。 可以看到在手机使用4G数据网络在浏览器里输入SmartURL,然后登陆QNAP ID和NAS管理员账户后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进入NAS的管理后台,进行相关操作,这里只是做一个演示,当然了你也可以在外面使用电脑直接远程访问NAS,这样操作界面相对简单了很多。 这种方式优势就是不用复杂的操作,不用变更路由器设置,而且还可以直接将文件链接分享给他人进行下载,缺点也是有的,因为这个服务本质也是转发,所以速度不会太快,如果你是下载查看电影还是不建议使用,不过基本的文档下载和图片浏览是没问题的,这也是品牌成品NAS的优势所在。 三、DDNS服务商 最近几年第三方的DDNS服务商发展很快,常见的有花生壳、DDNSTO、NKN、ZeroTier、花生壳等等。 目前威联通NAS使用比较好的是NKN,ZeroTier,NKN有基础的免费版,超出就需要购买流量,分为包月和流量包,流量包25元40G,如果只是文件传输来讲,足够使用半年多,另外记得把Qsync自动同步关了,不然流量很快用完。NKN的优势是设置简单,不用太复杂的操作就能设置好,日常使用上也很便捷。 ZeroTier是从目前知道的是区域性限速,有的朋友说不限速,有的说限速,支持VPS服务器,适合有一定网络基础的朋友尝试操作,设置过程稍微复杂些。 移动端APP推荐 Qfile(安卓/iOS) Qfile是威联通自家的手机端文件管理软件,功能还是挺完善的,支持图片浏览/下载,视频播放,支持调取第三方播放器。还有一部Qsync Pro的功能,支持自动同步文件夹。当然也支持外网访问,上面截图就是在4G网络下,使用myQNAPcloud Link进行登录使用,应该是威联通NAS的一个必装软件了。 Qmanager(安卓/iOS) Qmanager是威联通手机端的管理软件,可以监控NAS的运行状态,查看硬盘的健康、远程软件更新、查看下载内容等等。可以在手机端远程操作重启,关机等操作,如果不经常使用电脑,这个软件使用效率还是挺高的。 QsyncPro(安卓/iOS) 手机和平板端的同步软件,可以设置电脑/手机/平板多端同步内容,可以设置手动同步也可以自动同步,自动同步外网访问如果是买的流量记得留意,如果选择的是同步手机相册还是挺费流量的。具体的使用设置步骤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里面讲的比较详细了。 nPlayer(iOS) 在家看电影我主要使用iPad,有时候睡前会看会剧集之类的,软件使用的是nPlayer,之前限免的时候买的,我觉得是目前最好用的一款万能格式局域网播放器,支持 DTS HD、Dolby AC3 / E-AC3 解码播放、外挂字幕等等,不仅支持视频播放,还能查看图片/文档,功能上还是非常全面的。「nPlayer」主要有3个版本,nPlayer Lite、nPlayer、nPlayer Plus。Lite是免费版,使用上基本没差别,只是主界面底部有广告。后两者在产品使用上没有任何区别,售价分别是 30元和 60元,多出来的30元是Plus自带杜比正版授权的功能。安卓版之前有,后来厂商不更新了,需要自己寻找旧版安卓包。 微软 Authenticator 随着消费级NAS用户越来越多,针对NAS的账户安全问题出现了,所以使用还是建议打开账户的二次验证功能,威联通QTS支持谷歌身份验证器和微软Authenticator,我用的是微软的,谷歌需要安装框架服务,不太方便,设置入口在QTS Web端主界面头像下拉菜单的选项里,微软Authenticator使用比较简单,手机安装后直接扫码就能绑定成功,登陆时输入六位数验证码就行,为了账户安全,还是有必要的。 总结 以上就是本次的分享,主要是提供了一个整体的外网访问的思路,具体的实时步骤其实站内有很多优秀的的教程,大家感兴趣可以搜搜看。 我是哆喵呜,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收藏来一波儿,我们下篇文章见~笔芯~~ 威联通(QNAP) TS-262C 2盘位 Intel®处理器网络存储服务器内建2.5G网口NAS私有云 京东:¥2999.00 去看看 <更多>

哆喵呜 晒物 2022-03-17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