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大学时候是LOL校队的扛把子,毕业之后因为工作太忙,改做云玩家好几年了。但是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他从来没错过,最近也是疯狂沉迷S10赛季。看过今年的几场比赛后,感觉自己手痒的爆炸。非让我帮他装台4000元以内的游戏机,好让他找回巅峰的感觉。。。 殊不知,我最近也是沉迷S10 ,泡在斗鱼上天天摸鱼2333。所以哪有空帮他挑配件装电脑,悄摸的直接整了台七彩虹 黑鳍鲨游戏主机。准备等他出差回来,直接交货~正好,最近LGD的赛程暂时结束了,抽空给各位分享一下这款性价比还挺高的游戏主机~ 黑鳍鲨游戏主机是七彩虹Sigma游戏主机里一个全新的分支,主打性价比。外观上470*215*479MM的尺寸比标准中塔略小一丢丢。纯黑的侧透机箱,前面板和顶部的弧形,让机器整体看起来很圆润,和Sigma M系列超多菱角的设计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般机箱的侧透都是在机箱的左侧,而这款机箱的侧透是在机箱的右侧,具体原因,一会儿拆开各位就知道了。 机箱虽然是侧透设计,但是机箱内是没有任何灯光透出的,灯光集中在顶部和底部的进气格栅处,挺骚气的红色的LED射灯,不至于让机箱显得很单调。 侧面板的盖子可以随意打开,没有Sigma M系列易碎贴的限制。可以看到这个机箱的设计非常的特别,主板和显卡采用竖装的结构,这个设计是鑫谷提出的,考虑它和七彩虹之间的暧昧关系,所以不出意外这个机箱应该是鑫谷代工的。 无意中发现侧面板的玻璃底部,有一行“Project A”的字样,翻译过来就是“项目A”或者也可以叫“A计划”。这不是拳头公司正在运量中的FPS游戏吗?没想到这个主机还隐藏了个小彩蛋~ 主板为七彩虹断剑A320M-M.2 PRO V14,零售价格300出头,五相供电,标配了一个M.2接口,还有4个SATA3接口,两根内存槽的设计。 内存为七彩虹自家内存,无散热,单条8G设计,2666MHz 19-19-19-43。 9月刚好有个活动升级直接加送了一条内存,美滋滋。 显卡用的为七彩虹 PCG GeForce GTX1660 Super,也是零售型号。双风扇双热管的散热设计,有背板。 显卡的额外装配了一根支撑架,可以减少主机运输过程中因震动而产生的硬件故障,也让玩家拿到手就可以用,免去了还要自行安装显卡的麻烦。 硬盘为SATA接口,型号为SL500 256GB,容量稍微有点小。不过朋友就用来打LOL,勉强够用了。 电源方面,使用的是鑫谷的CP-500,额定功率500W,OEM定制型号,应付3500X+1660Super,这种总功率不到300W的组合还是戳戳有余的。 机箱的整体走线还算整洁。 黑鳍鲨机箱预留一个M.2 SSD插槽,2个2.5inch磁盘扩展位,2个3.5inch磁盘扩展位,对有更大储存需求的用户,升级也比较容易。 由于主板和显卡整体为竖装设计,所以扩展接口被全部设计到了机箱的顶部。黑鳍鲨的顶部上盖采用磁吸式设计,可以轻松取下,将各类线材插好后通过背部的出线孔理好线材后再盖上,还能避免长时间未使用导致的I/O接口积灰问题。 主机提供4个USB 2.0、4个USB 3.0(含前面板)接口,一共8个,USB接口数量还算够用。主板的视频接口被贴上了封条,防止用户误插。 3500X和1660Super的理论性能相信大家早就不陌生了。而且我也急着看S10比赛,理论性能我们就直接Pass了吧~直接上游戏测试~ 为了更好的体验七彩虹 黑鳍鲨游戏主机,果断安排上新入手的带鱼屏,一方面超大的视野耍LOL超级爽!另一方面,3840x1200接近4K的分辨率能够更好压榨黑鳍鲨的性能~ 直接图形性能拉到最大,顺手打开抗锯齿,不隐藏地图细节特效。 可以看到帧数基本维持在150FPS左右,即便是激烈团战也能保证120FPS以上的帧数,这台显示器的刷新率刚好是120Hz,妥妥的无压力。这样朋友就算输了比赛,也不能找电脑性能不够的歪理了~ 既然换上了带鱼屏,咋能不开车?毕竟枪车球是每个男孩子都无法拒绝的~测试使用GRID超级房车赛 2019 。 同样,我们在设置中,直接把特效直接拉到全高。 在全高模式下,黑鳍鲨游戏主机的平均帧数大约在65PFS左右,即便是特别激烈的场景,黑鳍鲨也能保证48FPS的帧数。完全没有问题~ 如果对帧数要求比较高的朋友,可以降一档画质,平均帧数可以提升至90FPS左右,最低帧数可以保证在65FPS以上。 真的有点太爽了,正好这个工作台还缺台电脑,突然有点不舍了(╥╯^╰╥) 写稿子的时候才发现,七彩虹的整机售后为升级到了3年上门,这样太省心了。帮朋友们装电脑,又不赚钱,还要帮他们解决售后问题。有3年免费上门,我总算可以做个甩手掌柜了~真好,以后全都推荐整机了~ 最后 我使用模拟装机,模拟了黑鳍鲨游戏主机的配置,如果是自行DIY的话,差不多需要3969元。而黑鳍鲨游戏主机我下单时的价格才3888元。不但价格相对更便宜,同时3年上门维修的售后服务是真的香!对于性价比有一定追求,对装机又不是特别懂的DIY玩家来说,七彩虹黑鳍鲨游戏主机真是一个省心的选择。 七彩虹(Colorful) 黑鳍鲨游戏台式电脑主机(AMD锐龙5 3500X GTX1660super 8GB 256G 3年免费上门) 京东:¥3999 去看看 <更多>

PPimy皮米 晒物 2020-10-03 15:43

前言 品牌整机和组装主机两者,论实用和性价比还是组装主机更高一些,同时选择和可定制化的也更多。很多人怕被电脑“宰一刀”都选择在线上进行电脑主机的选购,但对于想组装主机的小白来说,自己从配置清单再到购买,再到最后的安装点亮,可以说是“从入门到入土”,很多人就选择直接放弃,或是求助于身边的朋友。而电商品牌定制主机则解决了这一问题,既可以享受到品牌整机的服务体验又可以买到组装主机的性价比和定制化,水母今天就带大家看一下大品牌的电商定制主机究竟表现如何,能不能购买? 电商定制主机可以像日常买东西选商品一样,根据自己的预算、需求进行选择,也避免了这种尴尬发生。 开箱: 攀升作为主打线上销售服务的品牌,在包装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套娃一样的包装加上顺丰速递的配送,保证了主机物流到客户手上的安全。 包装内还附带了一本“电脑主机使用说明书”,上面有电脑常见故障问题的处理方法,比如说因为内存条松动或是静电导致主机点不亮等,对于电脑小白来说非常实用。 机箱采用乔伯斯的UMX3型号,也是乔伯斯非常经典的一款机箱。作为mATX机箱,这款产品的口碑和出货量也非常不错,不过猛男粉的配色水母是第一次见。 在使用前需要先打开侧透的钢化玻璃,取出缓震的塑料泡沫。顺便看一眼机箱内部,由于机箱空间本身比较小,在走线方面就稍显随意,加上这款配置没有显卡,所以电源也使用的是普通的400W长城电源,线材的美观程度上稍稍有所下降,之后有机会可以换成全模组电源+定制线,就更加的美观了。散热风道的布局上还是非常合理的,不会像很多ITX、mATX主机变成“闷罐”,带RGB的定制四铜管散热器压这块AMD 锐龙R7 4750G丝毫没有压力,机箱后部的120mm和顶部的140mm大直径风扇也保证了机箱的整体散热循环,加上机箱底部镂空的设计也可以带走主板和硬盘的部分热量。 主机外观: 机箱采用“铝厂”乔伯斯经典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无论是办公还是游戏都可以轻松融入,樱(meng)花(nan)粉的配色,又让原本低调的机箱增添了不少活力。迷人的侧透设计可以看到机箱内部的配件及RGB灯光,满满的科技感。 机箱高365mm,长358mm,宽188mm,比起ITX机箱还是要大不少的,但和ATX机箱比起来尺寸又小了一圈,我觉得mATX在这三种中是最好的选择,既保证了散热和拓展性又更小巧精致。 采用前置电源的设计,所以机箱背部为一个120mm静音散热风扇。比较遗憾的是散热风扇为白光,而不是RGB的。 机箱底部采用镂空悬浮的设计,可以带来更好的散热。 硬件配置: IPASON攀升 精灵-7 PRO采用的是mATX规格的主板,机箱的整体布局显得比较紧凑,但是还是预留了显卡和硬盘的升级拓展空间。 主板方面使用的是华硕TUF GAMING电竞特工B550M-PLUS重炮手(Wi-Fi版)主板,属于AMD B550主芯片组mATX主板,配备PCIe 4.0、双M.2硬盘位、10项供电模组、2.5Gb网卡、HDMI,、DisplayPort、SATA 6 Gbps、USB 3.2 Gen 2 Type-A 和 Type-C,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灯效,同时主板还自带Wi-Fi 6无线网卡。 主板包装盒里还有TUF信仰贴纸,ROG太贵,TUF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硬盘和内存条都来自一线大品牌,硬盘使用的是500GB的WD BLUE西数 SN550 NVMe SSD,非常具有性价比的一款固态硬盘,采用TLC闪存颗粒,比QLC闪存颗粒的SSD还是要让人放心很多的。 内存条则是“超频神条”镁光旗下英睿达的Ballistix 铂胜系列8G DDR4 3000MHz白马甲条,采用C9BJZ颗粒,可以轻松超频,不过比较遗憾的是没有使用带RGB的灯条。 电源方面表现中规中矩,使用的是长城的额定400W电源。在带有独立显卡的高配置版本中应该会选择更高规格的电源。 AMD?Ryzen 7 RPO 4700G本身是不带原装散热风扇的,IPASON攀升 精灵-7 PRO采用了来自金河田的定制四铜管散热风扇,带有RGB灯光。 性能: CPU: CPU方面IPASON攀升 精灵-7 PRO搭载了AMD在2020年7月21日最新发布的锐龙PRO 4000系列商用桌面处理器,除了带来台积电7nm工艺、Zen 2 CPU架构、Vega GPU架构外,它还更快、更安全、更稳定同时功耗也更低。 在此次发布的锐龙PRO 4000系列处理器中,最高端的是锐龙7 PRO 4750G,它拥有8核心/16线程,4MB二级缓存,8MB三级缓存,基础频率3.6GHz,最大频率4.4GHz,TDP能耗65W。这里CPU-Z所显示的AMD?Ryzen7 RPO 4700G其实就是AMD官方提供的OEM厂家版,与4750G在参数和性能上并没有区别,这也可以看出IPASON攀升定制主机的出货量之大,甚至不输很多品牌整机厂商。 默频状态下这颗AMD?Ryzen7 RPO 4700G的CPU-Z单核得分为465.4分,多核得分为5144.4分,这个分数略高于水母日常使用的8核8线程的i7-9700K,低于i9-9900K。不过要知道i9-9900K可是要比4750G的价格贵出近1000元,在真香面前不得不说一句,AMD YES! Fritz Chess Benchmark国际象棋多线程得分26286PTS。 CineBench 15多线程渲染效能测试,渲染速度非常快,这颗4700G在CineBench 15中得分1779cb。 而在对性能要求更高的CineBench 20多线程渲染效能测试中得分4226cb。 从上面几项测试跑分来看,这颗英特尔AMD?Ryzen7 RPO 4700G CPU具有着超强的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是真正能帮你实现生产力提高的不错选择。 内存: IPASON攀升 精灵-7 PRO在内存方面使用的是镁光旗下英睿达的Ballistix 铂胜系列DDR4 3000MHz 8GB内存条组成双通道16G内存,非常适合超频。 硬盘: 在硬盘方面配备了一块WD BLUE西数 SN550 NVMe SSD,容量为500GB。 这块WD BLUE西数 SN550 NVMe SSD,通过AS SSD Benchmark测速,读取速度为±2244MB/s,写入速度为±1730MB/S,4K读写速度分别为±42MB/s和±138MB/S,4K读写性能表现不错。 显卡: 由于产品定位的原因,在显卡方面这台“猛男粉”主机并没有配备独立显卡,采用7nm工艺的Vega?GPU核显,集成8组CU单元(搭载了512个流处理器),2.1GHz的基准频率,是目前频率最高的核显之一。 接下来就是大家都非常期待的核显性能测试环节,Vega 8架构核显,究竟有多厉害呢? 显卡测试上使用最新的Futuremark 3DMark进行测试,在测试核显性能表现的Night Raid测试中得分为14924分。 在测试DirectX 12表现的Time Spy测试中,这颗Vega 8核心显卡得分为1404分。游戏性能基本心里也有个数了,比GT1030要高出不少,基本可以达到GTX750TI的水平。 最后娱乐大师得分412959分。 使用体验: 散热: 关于散热方面,这台IPASON攀升 精灵-7 PRO完全不用担心,虽然没有上水冷,但是这颗65W TDP更低功耗的4700G加上四铜管定制散热器和合理的散热风道也保证了良好的通风散热。 日常使用浏览网页、办公温度情况: 在日常的工作场景下浏览器的多窗口、办公软件的切换、修图软件的使用、数据的处理等考验电脑性能的多任务需求,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毫无压力。 重度使用满载烤机温度情况: 使用AIDA64(CPU、FPU)进行烤机测速。烤机20分钟,CPU最高温度±85℃,基本保持在±75℃。在整个烤机过程中无花屏、重启等现象出现。在噪音方面,极限烤机过程中还是可以明显听到从机箱中传出的风扇啸叫声,不过日常使用当然不会这样极限的“压榨”电脑。 综上表现来看IPASON攀升 精灵-7 PRO的散热还是风非常不错的,完全不用担心。 游戏体验: 虽然这台主机主打办公场景使用,但除了日常办公外,闲暇之余想玩玩游戏,它的游戏表现又如何呢? 首先来个刺激的,过气跳伞模拟器《PUBG》。传说中的核显绝地求生,你永远不知道你的队友在用什么配置跟你吃鸡。 全低特效进入绝地求生,训练场大概40FPS左右,飞机上有70FPS,落地之后室内室外可以稳定在45-70FPS之间,对于画质要求不高的朋友绝对达到了能玩的标准。 FPS游戏选择了非常经典的《CS GO》,表现要比《PUBG》好很多,中高特效下可以保持在85-100FPS,畅玩是没有压力的。 对于《英雄联盟》这种MOBA游戏来说非常轻松,最高画质下特效全开,平均帧数188FPS,在团战等较复杂场景下也可以稳定保持在150FPS以上 非常轻松,最高画质下特效全开,平均帧数140FPS,在团战等较复杂场景下也可以稳定保持在100FPS以上。 总的来说IPASON攀升 精灵-7 PRO虽然玩不了大型的3A大作,但是在工作之余,玩一玩主流的MOBA和竞技网络游戏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再来晒晒水母的桌面装备。 桌子是乐歌Loctek的E5电动升降桌,久坐后可以升上去站着码字,同时还带USB-A和Type-C充电口,最重要的是价格不贵。 键盘这是Thermaltake G521三模机械键盘,TTC红轴,便宜手感好;鼠标则是手感超棒的罗技G502,水母一直在用这款鼠标,就像那个“抽华子,抽别的咳嗽”,换到别的鼠标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 总结: IPASON攀升定制主机提供了丰富的配置选择以及个性化的自定义需求,同时在价格上也有着一定的优势,对于小白和普通用户来说还提供了3年整机保修和1年免费上门的贴心服务。电脑方面IPASON攀升 精灵-7 PRO整体配置搭配较为均衡,核心配件都来自一线大品牌,故障率更低、稳定性更高,并不需要人人都成为精通电脑的老司机,但是人人都可以享受高配主机带来的高性能体验;同时作为又重回AMD家族的水母,最后说一句:AMD,YSE! <更多>

我们一起捉水母 晒物 2020-09-10 15:32

对于个人用电脑来说,高精尖是通常的要求,配置高,配件精选,什么都要拔尖合适的。然而对于公司用的电脑来说,尤其是不大不小的公司,要求就完全不同了。 第一就是要控制成本,无论是对于小老板还是大企业,控制成本是必须的。这个成本包括购置成本和服务成本,那么就是还要考虑到售后。第二就是性能满足基本要求,同时有一定的升级余地,不过这个升级余地一般是员工要求的,老板很少管。 所以当某位亲戚的小公司要购置几台电脑的时候,我坚决拒绝了给他DIY的要求,并且顶住了某位老人强大的压力,而是按照要求,推荐了几个整机厂商的产品供他自己选择。结果同我想象的一样,选择了物美价廉的一个,而且是先一套看看。价廉是真的,全套包括主机、显示器、键鼠一共才3K多,至于是不是物美,我们来看看吧。 选的是宏碁Acer的商祺X4270,有2个包装箱,一个是显示器的,另外一个应该是主机,本来我还以为会有个键鼠套装的盒子,以为少了,后来才知道,键鼠套装是在和主机一起的盒子里。 盒子外面都有封条的,所以如果开封的话,会知道的。 侧面贴有产品的名称、配置等等相关信息,最新的英特尔十代i5 CPU,8GB内存,1TB硬盘。这个毛重才6.15千克,净重4.5千克,还没有我一个空机箱沉。自然,办公电脑嘛,讲究的是灵活小巧不占地方。 打开盒子,果然就看见还有个键盘盒子了。 还是直接看主机,取出来,主机重量很轻,9L机箱很小巧,它的高度仅有33厘米,厚度仅有10厘米,这是一个小巧的主机。而且这个前面板设计的比较灵动,不是那么呆板的一块,有线条的。 这个前面板的左侧是通风口,中间金属色的装饰条,上方是个电源键,右侧则有指示灯,耳机和麦克风接口,四个USB 3.2接口。 机箱的侧面图,有个大片的栅栏散热 ,而且看到,它的进深比高度还小,只有30厘米. 另外一个侧面,惊讶的发现居然还有四个垫脚,看来这款机箱,你愿意横着放也可以的。 底部是四个橡胶垫,用于减震和防护。 背部有各种接口,有后置音频接口,一个VGA,一个HDMI,四个USB接口,都是2.0的,一个有线网卡接口,还有圆口的键鼠接口。另外还设计有Kensington防盗锁孔和理线架,安全又实用。 虽然机箱很小,但具有HMD和VGA接口,可以同时连接2个显示器,如果需要使用多屏,可以轻松实现。 这个的高度10厘米不是吹的,我拿个86面板对比下就知道了。你看的确只有10厘米。 机箱的后部有拉手,拧下2颗螺丝,就可以轻松的拉开后盖。 里面非常的干净,布线整齐,可以看到有2个内存插槽,其中一个是空的,那么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内存。这边还有一个空置的M.2 SSD插槽,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个M.2 SSD硬盘。可以说,这款商祺X4270的扩展性还是很好的。 商祺X4270这款电脑的电源是FSP的,从标识可以看出是通过了80PLUS电源认证的。 再来看看显示器,显示器是21.5英寸的,本来我建议的是选择23.8英寸的,价格差300元。显示器是市面上流行的16比9的比例。 背部有线卡。 这样的一套搭配放在桌面上,同办公室的氛围还是比较融洽的,简洁,小巧,同时美观。 对了还有键鼠,键盘是标准尺寸的有线键盘,具有专业实验室认证的抗菌功效和防泼溅设计, 键盘后面两端有2个可调节的支撑,可提供3段不同的高度,适合不同的人群。 比较有特色的是在右侧有五个功能按键,分别是一键通,音量+、音量减、静音、关机。都很实用啊,而且有方便,随手可按。 鼠标是黑色的,标准的滚轮+左右键的配置。 说明书和光盘,光盘,没有光驱用什么光盘呢。 接好电源,键鼠的线,然后就开机了。电源开关上显示蓝色,自带win10操作系统。 宏碁这款商祺电脑,由于主机比较小巧,所以在桌面上占据位置不大,没有以往那种大机箱给人的压迫感,看来很是适合办公之用。 进入到系统,看到桌面很是整洁,毕竟是新的嘛。 这款宏碁商祺SQX4270 660N电脑,网络不但有常规的有线连接,而且还内置了无线连接网卡,选的时候这个我倒没有注意,也算一个意外惊喜吧(其实同我有什么关系)。这下子就很方便了,安置的时候不用考虑是不是有网线,是不是需要再拉网线过去。 新电脑还是需要复制一些必要的资源和文件过来的,虽然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不过我个人还是喜欢U盘,简单快捷,可以控制,避免别人乱用。何况这前面有四个USB 3.2 接口,不用白不用。 文件复制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单个大文件可以达到130+MB/秒,拷贝起来一点也不慢。 嗯嗯,看看这个电脑的实际配置吧,用鲁大师看一下。 我们看到,电脑型号是宏碁ShangqiX4270台式电脑, Windows10 64位,CPU是Intel 最新的 十代CPU, Core i5-10400 ,默频2.9GHz,睿频4.3GHz。主板是宏碁的H410F103-AJ,内存8GB,硬盘是1TB,西数的。显卡是集成显卡,显示器,嗯,这里显示错了,应该是21.5英寸的。 这里的配置最大的亮点就是英特尔十代CPU,还是i5的,这样满足基本的办公要求是可以的,这样的性能多用几年都不是问题。 实际操作下,看看系统反应还是挺快的。系统自带了office365,那么打开一个文件看看,选择了一个超大型的excel文件,有几十M的,结果三两秒就打开了,还是很快的。再来换个大型的word文档,也有几十M大小,同样的可以迅速打开。所以说,新款十代CPU的性能,其实用在办公还是可以胜任的。 office文件没有问题,那么要求更高的一些软件行不行呢?例如大型的图形编辑软件,那么测试一下,打开一个几十M的图形文件,也是迅速打开,没有丝毫的压力,颇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小姐姐用了几天之后,基本上还是满意的,尤其是体积小,感觉比较好,没有傻大黑粗的感觉。电脑用起来也比较顺畅,各种软件用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 总的来说,宏碁的这款商祺X4270 660N还是挺适合办公用途的,外观小巧又不枯燥单调,同办公环境搭配,又不占用过多的空间。一套电脑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套装,无需另外购置配件,价格比较适中。有拉手可以轻松打开机箱,具有空余槽位,可以方便的扩充内存容量和增加M.2 SSD硬盘,增加存储容量。 电脑既有有线网口又有无线网卡,用户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有线或者无线网络连接,方便很多。升级到了最新的十代英特尔i5 处理器,性能比较强,足以正常运行和使用办公软件,包括office文件和大型的图形编辑软件等,日常的办公需求都可以基本满足了。 三年的免费上门服务,售后是很重要的,Acer这个售后服务还是值得肯定的。 不要说性能不够,这个性能已经属于挺强大的了,大家恐怕没有看见,那些抠门的老板给员工用什么。 <更多>

如风飞天虎 晒物 2020-09-08 15:52

2020年8月,组建这台主机时的经历还是颇为坎坷的,主要就是因为初期制作预算的时候。。。 鱼太:为什么你买个电脑主机需要花那么多钱。 我:这台主机性能很强,能战斗4-5年。 鱼太:我觉得还是太贵了。 我心情紧张,突然灵机一动,反问道:我主机修图打游戏,每天都能用上,你的包包买回来可以天天背么,这么看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呀? 鱼太:... ...(我就当您老人家同意了 ) 主机配置列表如上,不包含显示器等外设的话,预算好像不到20K,后面会考虑增加一块机械硬盘。另外价格是在线工具统计的,实际入手有出入,仅供大家参考。 机箱选的是乔思伯的MOD-5,全铝镁合金,装甲+骨架+玻璃面板的结构,颜值非常高,之前配件没到的时候做过拆解分享,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 好了,话不多说,来张全家福。 装机 之前因为把机箱拆解的只剩下一个底座,所以我就直接从散热器和电源开始装机吧。这款乔思伯MOD-5机箱支持双路360水冷安装位置,你可以自行决定水冷安装在机身前侧还是放在机箱底部。 堡垒的冷头设计真的非常特别,360EX还增加了冷头侧边光环,风扇也升级为最新的魔术师MF120,整体的颜值和性能都更上一层楼,3年质保也相当给力。 当然,我选择这款散热器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款水冷的水管足够长,达到了465mm,对组建MOD-5异形机箱来说加长的水管会让你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前置360水冷安装支架同样可以独立拆卸下来,安装会更轻松,需要注意的是支架有安装方向,别弄反了。 支架开孔准确,冷排所有固定螺丝都能一一对上。 九州360EX使用的是魔术师MF120风扇,转速500-1800RPM,风量60CFM,带有额外的ARGB支架。 安装的时候我尝试让三枚风扇没有对称排列,等一会看看效果,因为是使用长螺丝固定,效果不行可以马上换回来。 把已经安装水冷的支架固定到机箱骨架上。 机箱底部同样支持360冷排,但是显然没有可拆卸支架结构了,底部空间十分的充裕,加厚的冷排也不用担心,这里我选择安装了3枚风扇。 电源的话,我选择的是安钛克的X850,隶属于HCG高端系列,全日系电容,LLC+DC-DC方案,金牌全组模,提供10年换新服务,口碑极好买就是了。 机箱的电源支架是可以分离的,上下左右边框宽度相同,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开孔数量充足,电源可以正装,也可以反装,根据你自己喜好组装即可。X850的电源背部布满了长条形的散热栅格,并且提供了独立的风扇启停按钮。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电源支架使用的板材非常厚实,达到了2mm,所以普通机箱螺丝是无法锁住电源的,必须使用机箱配件盒中标配的加长电源固定螺丝。 电源底部带有Antec的LOGO,搭配长条进气孔,颜值特别棒,我一会纠结下电源的安装方向。 接口方面,X850作为高端组模电源,接口相当全面,排列布局也十分合理,不仅多路显卡并且兼顾了下一代28Pin的主板。 底部风扇固定好后,就可以安装电源了,顺序记得不要搞错,否则风扇安装孔会被挡住。 电源支架可以前后两档调节,免工具设计非常棒,后期你可以轻松取下电源增减组模线。 好了,继续安装其他风扇,我这里选用的是和水冷上同款的MF120,机箱顶部支架2枚,底部支架1枚,算上水冷和刚才安装在机箱底部风扇,一共使用了9枚ARGB风扇,我已经非常期待机箱点亮后的效果了。 主板选择的是ROG X570E Gaming套装。3900XT,12核24线程,7nm工艺,频率3.8-4.7G,功耗105W,很强就是了,AMD YES! ROG X570-E Gaming设计用料做工都是一流的,16相供电设计,高阶的ASP1405I PWN主控,毕竟信仰。一体I/O背板,接口相当丰富,支持WiFi 6,2.5G网络。当然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这款主板支持USB 3.2 Gen2前置接口,可以和机箱完美适配。 插上CPU,安装时除了注意防呆口,你还可以注意方向,RYZEN字样对准内存就没错。 插满内存,主板支持最高32GB*4,4400MHz频率的内存。我的预算就只能8G*4@3200了。 华硕ROG STRIX X570-E GAMING带有2个M2,自带散热装甲,均支持PCIe 4.0,随便选一个即可。 M2固态选择的是XPG S11脱衣版,插上锁紧。 现在可以把主板安装到机箱上了,机箱底板上走线槽比较丰富,电源线合理穿线。 机箱底部I/O模块使用了3组数据线,上图就是MOD-5前置USB3.2 GEN2数据线了,可以看到它与众不同的造型,这个接口提供了10Gbps的高速传输能力。 主板的前置3.2 Gen2在电源附近,很好识别。 涂抹硅脂,给CPU安装上冷头,大致框架就搭建好了,机箱翘臀设计很好的展示了硬件。 显卡选择的是微星的2070S魔龙X,因为考虑长度因素,我入手的是双风扇版本,作为微星的旗舰产品,用料做工都相当扎实,预算更高的话,当然推荐直接2080TI。包装中除了显卡,还标配了一根金属显卡支架。 显卡顶部可以到顶部的RGB魔龙标识,识别度极高。支持双卡组建SLI,另外从这个角度,可以发现PCB前后两侧都有金属装甲包裹,进一步增加显卡强度。 小魔龙X的正面使用黑灰色双风扇结构,外壳上可以看到碳纤维细节,非常特别的第五代刀锋扇叶,可以看到叶片上有细小的突起,工作时可以减少风阻,增加风流并且自带启停。 背板使用的金属拉丝设计,搭配MSI魔龙标识,在光线下可以表现出极佳的光泽和质感,整体颜值相当不错。 从侧面看,散热器应该是是沿用的2080TI魔龙方案,可以发现散热鳍片体积巨大,内部多根热管,布满整块PCB没有任何缩水。 接口方面提供了DisplayPort1.4 x 3和HDMI 2. 0B x 1,日常绝对够用。比较遗憾的是,相比2080TI少了一个TYPE-C接口。 显卡供电方面使用了6+8PIN接口。 好了,插上显卡,因为主板是倾斜的,显卡又特别的重。所以相当考验主板PCIE卡槽的承重能力,好在这块ROG的显卡接口有额外的金属保护装甲加固。 插上显卡电源,然后整理下过长的线材,机箱内部的收纳空间相当充裕,如果不是强迫症的话,直接把线材塞到机箱内部就可以了。 因为主板翘臀展示设计,所以普通垂直显卡支架完全无法受力,显卡标配的金属支架这里有了用武之地,完美适配,进一步为显卡保驾护航。这台机箱最强最美的状态,肯定是使用分体水冷来装,但是目前看下来,一体水冷装上后的表现也相当不错。 来看看组装好的主机背面。 因为机箱背板的走线槽设计的相当合理,加上固定线束的位置也相当充足,所以背线可以走的相当干净。 背板上还隐藏了很多小秘密,这些圆形卡槽可以用来固定硬盘。 在配件包中找到HDD专用配件。 给硬盘装上。 然后就可以免工具,直接把硬盘挂在机箱背板上了,支持HDD和SSD。 好了,最后,我调节下电源的位置,插上电源线,主机就组装完成了。 汗,第一次亮机后发现灯效表现还可以优化一下。这里微调了一些细节,机箱顶部的2枚风扇本来是外部安装的。 拆下来调成内部安装,这样顶部的支架还能安装一块HDD硬盘。 另外一处改动是正面的不对称风扇,点亮后远没有达到我之前预期的效果。 所以最后也调齐了,因为机箱各个部位都可以独立拆解,所以这些调节很轻松就完成了。 最终效果 机箱底部灯效 机箱顶部灯效,开机后,三角形电源键会同步点亮。 侧边效果,美,信仰,完事了,哈哈哈。 使用体验 AMD Master显示CPU默认状态下,单核最高4G,电压1.1V,待机温度维持在42-44度。 开启自动超频,电压会加到1.35V左右,单核心最高可达4.875MHz,此时待机温度基本保持在43-47度,变化不大。 在室温28度的环境下,简单测试下,开启FPU,全核心4G烤机3分钟30秒,九州风神360EX可以把CPU温度压制在75度,完全是水平状态,显然开放式机箱不存在散热困扰,非常稳。 主板BIOS中开启D.O.C.P后,4根内存可以稳定运行在3200频率,任务管理器中CPU的24个小框框同样赏心悦目。 默认频率下,鲁大师跑分高达63W分,表现令人满意。 使用华硕的AI Suite 3也可以进行更进步一歩的OC,这里就具体就不多说了。 基于DX12的Time Spy基准测试得分10373分,整个测试过程基本上没有听见显卡散热器暴躁的声音,很安静。 先看看这台主机在运行19年大火的高分游戏CONTROL的表现吧。 升级NV最新驱动到452版本,在GeForce Experiance中就可以开启这款游戏的RTX模式。但是其中第二项玻璃反光无论如何打不开不知道什么原因,游戏跑了下,基本流畅,虽然我朋友强烈推荐这款游戏,但是我玩下来,感觉现游戏背景和配音风格都过于灰暗了,不是那种很快就能沉浸进去的游戏,加上女主实在是下不了嘴的那种类型,完全不是我的菜。。。 还是让我们的劳拉来吧,4K分辨率下实测中高特效流畅,开启光追特效的话,跑2560*1440也相当流畅。 开启光追后,画质表现的确是大幅提升。 我这里同框画面同时截取,大家对比下就知道效果有多明显了,打开光追特效后,水光的反射,劳拉的金属耳环反光等细节都一一展现出来了。 总结 这套配置性能上绝对是主流以上水准,不管是视频剪辑还是工作娱乐,都可以坚持很长一段时间不用更新了。目前CPU和主板平台的更新速度实在是太快,一步到位会让你更省心。相比硬件,外设其实更为耐用持久,MOD5的做工和设计绝对是一流水准,几乎完全对称的结构,如果未来可以开发一些套件,比如让机箱可以左右互搏,右侧透-左侧透之间进行切换,那就更好玩,更香了(做梦ing)。 乔思伯 JONSBO MOD-5电竞游戏机箱(ATX主板/360水冷/5V ARGB幻彩灯带/9风扇位) 京东:¥2699 去看看 <更多>

胖头鱼Moomin 晒物 2020-08-21 17:24

#大男孩桌面大作战# 谈到迷你主机,大家首先想到了谁? 相信映入脑海里的无非就是苹果的Mac mini主机,虽然很吃香,但对于我这种不熟悉Mac OS的小伙伴,实在是没胃口。最近,我就有打算剁手一款mini主机,打造极简风格的桌面,同时还可以方便移动接驳投影仪使用,传统“傻大黑粗沉”的机箱实在不能满足所需,在闲逛的时候发现了一款很值得种草的产品:零刻GTR迷你电脑主机。 零刻GTR搭配了三代锐龙R5-3550H处理器以及最新WiFi6网卡,体积非常小,且静音效果很好,这一款货真价实的windows电脑主机。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同时还是一款NAS产品,兼容着网络附属存储角色,啥?大家并没有看错,下面我们就来见证一下这款精致小巧的迷你主机吧。 零刻GTR有多个版本容量可选,我拿到的是顶配版本,搭载了AMD三代锐龙 R5-3550H以及八核芯显卡,双条16GB内存,512GB固态硬盘以及1TB机械硬盘,满血性能,整机相当高配,不玩大型游戏的话,基本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一起来开了个箱 讲真,当我收到零刻GTR的那一刻,有些出乎意料,整体比心中预期想象中还要更加小巧,打开包装后分别有电源适配器、mini主机、HDMI短线、HDMI高清线以及系统U盘、支架、说明书,尽享“迷你”视界。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轻松移动/携带 除了强悍的性能,小巧身材以及超高的颜值收获了大家的青睐,尺寸168mm*120mm*39mm,净重752.3g,零刻GTR比iPhone x大一些,比iPad mini面积还要小,这样的迷你电脑摆放在桌面占地方吗?根本不会占据过大空间。 可以很好的方便我们在卧室、客厅、书房随时移动,甚至携带到公司做第二台主机也不是不可以。顶部印有零刻logo,我们还可以发现这款零刻GTR还内置了独立安全芯片,支持指纹登陆、文件加密。 豪华大阵容 丰富接口 零刻GTR接口很给力,甚至要比各式台式机丰富,各种接驳各种爽的感觉,前后足足给了6个USB 3.0接口,2个LAN网口,1个DP接口,1个Type-C接口以及2个麦克风,最大可以接驳4个显示器,带来更好玩的多屏体验,属实碉堡有木有? 散热不佳一直以来都是迷你主机的痛处,其不然,零刻GTR在这方面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三铜管双风扇超强散热真不是盖的,左右两侧分别为散热进风口,噪音仅仅是传统台式机的三分之一,拥有PC级散热效果,后文我们会进行详细测试。 零刻GTR机身底部分别是防滑垫、支架孔位(用于悬挂显示器后方)秒变一体机,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GTR”标识散热通风孔,贴心提示标记有如何快速进入BIOS以及摁F7键快速进入系统引导选项菜单。另外,这款迷你主机的电压为19V 3A,超级的省电。 拆机见真章,零刻GTR小身材 大能耐 在进入体验之前,我们来看看零刻GTR的内部结构,拆机十分简单,我们只需要将背部四颗螺丝卸下来之后即可将后盖板取下,首先可以看到底是1TB的西数硬盘,堆料并没有选用杂牌硬盘,好评。另外在硬盘支架下方还有2条散热胶。 零刻GTR高配版本出厂默认的是1条512GB NVMe固态硬盘,并支持扩展,其预留M.2 SATA3 SSD位置,如果对大容量有更多要求的小伙伴,我们可以自行另购M.2 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用来做存储盘。 内存方面则是采用了两条DDR4 2666MHz 8GB内存,组成16GB,整体而言,零刻GTR大部分都很小巧精致,内部设计也合理。好了,通过上文,相信大家对Ta都有了一定了解,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体验部分吧。 桌面简洁了,屏幕也大了,移动更方便 之所以选择零刻GTR,首先是冲着便携小巧的外观体积,笔者是一枚影迷,显示器小小屏幕已经不能满足了,所以平时也把零刻GTR作为娱乐主机使用,移动起来十分方便。另外,公司虽说有配电脑,但始终不是属于自己的,而零刻GTR又扮演了多一个角色——办公桌上的第二台主机。 零刻GTR配置一览 零刻GTR采用的AMD三代锐龙 R5-3550H处理器的频率高达3.7GHz,四核8线程, AMD Radeon Vega 8 Graphics ( 2 GB / AMD )显卡,这个配置在如今主流笔记本价位都在4200-4800元,也就是说零刻GTR只是它们的一半价格。 AMD锐龙5 3550H处理器为标压版本 ,采用12nm工艺制程,Zen+架构,四核心八线程,主频2.1-3.7GHz,二级缓存2MB,三级缓存4MB,集成Vega 8 GPU,频率最高1200MHz,热设计功耗35W,具备一定的办公、娱乐、游戏性能。 在鲁大师跑分里,零刻GTR获得了228502总分,这个成绩是什么概念呢?这么来说吧,比Core i7-8550U高出12%,性能基本和十代i5-10500E相差无几,显然,Vega 8核显明显强于UHD630,可以运行一些主流游戏,但对于大型游戏也仅限于低特效。 Cinebench r15中文版是一款基于Cinem4D引擎的处理器测试软件,可以同时测试处理器子系统、内存子系统以及显示子系统,CineBench可以完善地支持多核/多处理器,它的显示子系统测试基于OpenGL。在跑分中零刻GTR单线程得分142cb,多线程得分691cb,对比i5-10210U单线程得分157cb,多线程得分687cb,几乎持平。 紧接着,我们再选用了TxBENCH对零刻GTR固态进行速度测试,从软件数据上来看,零刻GTR获得读取1887.645MB/s,写入1595.317MB/s的成绩,在CrystalDiskMark则获得读取1886.78MB/S,写入成绩为1071.15MB/S。 通过3DMark的Sky Diver和Night Raid两种测试模式进行跑分,零刻GTR分别获得了8384分和8996分,从成绩来看还是颇为不错,应付一般的的游戏、娱乐以及图形渲染需求都是没问题的。毕竟,迷你主机的定位并不是专业游戏,所以这个分数来说,也和市面上大多数主流办公笔记本跑分吻合,甚至还要更高。 至于游戏嘛,怎么说呢!零刻GTR也是可以运行一些主流游戏的,例如《英雄联盟》《守望先锋》等,在英雄联盟里我们将人物细节调为极高、特效极高、阴影极高、环境极高之后,也能保持80帧左右,最低为72帧,基本可以流程运行。不过,赛道不同,定位也不同,由于显卡束缚,所以零刻GTR并不是一台主打游戏的主机,所以大型游戏还是有些吃力哈。 双拷12分30秒 CPU温度为63° 显卡温度为66° 这个结果对于我来说,十分感到惊讶!很明显,要知道这是在FPU模式下和甜甜圈双烤10多分钟,能有此般成绩所属不容易啊。我们要知道,这若是放在笔记本上来拷,分分钟上80以上,三铜管双风扇超强散热能力太给力了。至于噪音嘛,平时使用大约在于34db-37db,非常静音,基本可以忽略它的存在,然而在满载双拷的模式下最大也就是52db左右,相比台式机之下,就会发现新大陆,原来一切都可以此般安静。 讲真,作为一款mini电脑主机来说,零刻GTR要鞭打英特尔第十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NUC,甚至价格只是Mac mini的四分之一,这就是零刻GTR所展示出来的不凡之处,更别提堆料的诚意十足了,WiFi6也是一个不错的亮点,你说呢?好了,我们再来瞧一瞧零刻GTR还有那些值得我们去发掘的。 创新的NAS交互体验——买主机送网络附属存储 买一送一的节奏,零刻GTR还有一项杀手锏,那就是它的window NAS功能了。实话而已,真心好用,“好用,好用,真的太香了”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当我们看到这个界面的时候,是否想起了某度的网盘?没错,就是私人云了,在此之前通过一些简单设置以及绑定,然后手机端下载Elinke即可。 网盘有的,在这里都可以有 Elinke应用软件上手并不难,我们常见的网盘有的功能,在这里通通都有,例如自动备份相册、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等等,都是很简单的,其实也是很好理解,零刻GTR是一台window电脑,那么它的硬盘也可以设置为我们NAS的容量盘。 上传、下载、分享、实时浏览播放都OK!是不是觉得很划算,有一股买一送一的赶脚?当然,远不止于此,零刻GTR的NAS功能不限制、不收费,这~~~看来是要鞭打市面上网盘的节奏,各种分享、各种安利,网盘能做到的,它也都可以。 最后,还有更厉害的绝招,它不仅让网盘下岗了,也让向日葵一些特殊功能成为传说。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手机还能进行控制对零刻GTR进行睡眠、休眠、唤醒、重启、关机等操作。同样,需要简单的端口设置,在此就不一一讲解了,怎样?这么多强大的性能让你心动了没? 好了,今天的体验就到这里了,下面就来谈一谈我个人的体验感受吧。 1:的确小巧,适合极简桌面风格,同时移动也比较方便。 2:稳定性良好,数周的体验没有出现任何BUG症状,噪音不大。 3:环境广泛,可携带到公司、接驳投影、电视、显示器、便携显示器等。 4:相比传统笨重的台式机来说,零刻GTR会有一种一机走天下的感觉,也适合宿舍的朋友。 5:嗯,得挑个毛病出来,顶部面板易留指纹,算不算鸡蛋里挑骨头呢? 6:还有NAS功能很强大,功能方面若能在成熟一点,或者体验会更好。 7:大量减少线材接驳,所以很简洁,配置也处于主流阶段。 8:体验上甚至和我手上的I5-9400F/1050Ti没过大的区别。 9:没有专业游戏显卡?毕竟mini主机,零刻GTR并不是主打大型游戏。 10:办公、娱乐、一些主流游戏来说均可胜任,整体尚可接受。 2399元起的价格,我个人会选择欣然去接受,相信通过一些列的测试、体验,大家对于这款小主机都有了充分了解,还是很值得推荐的,对我个人来说,我挺喜欢这款产品的,小而强,取代傻大黑粗沉的机箱挺好!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对这款mini小主机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一起交流,咱们下期不见不散。 零刻(Beelink) 游戏办公迷你电脑主机AMD三代锐龙 R5-3550H私人NAS云服务指纹加密 R5/准系统 不含内存和硬盘 京东:¥2399 去看看 <更多>

Geeks小树 晒物 2020-08-18 15:26

前言 随着PC电竞的迅猛发展,不少玩家,会钟情于改造自家的PC平台,收获那份难以言表的DIY虚荣心,对现在的玩家来说,给机箱配上神光同步,满足当下“光污染”的潮流。同时能将内部主板、显卡、内存、甚至摆上心仪的手办完全呈现出来,就离不开多面透明的机箱支持,因此选择一款适合玩灯的侧透机箱是打造主机整体灯效的重要一环。 趁着暑期促销,楼主也购入的一些PC配件,具体如下: 处理器:英特尔 Core i7-9700K @ 3.60GHz 八核 主板: 华硕 ROG STRIX Z390-E GAMING ( Z390 芯片组 ) 内存:16 GB ( 海盗船 DDR4 3000MHz ) SSD一: 三星 SSD 970 EVO Plus 250GB ( 250 GB / 固态硬盘 ) SSD二:金士顿 SA2000M81000G (固态硬盘)1T SSD三:七彩虹 SL500 480GB (固态硬盘) 480G 机械硬盘:希捷 ST3000DM008-2DM166 3T 显卡: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 8 GB / 技嘉 ) 显示器:华硕 ACI27B1 ROG PG278Q ( ROG PG278Q ) 鼠标:RGO影刃2 键盘:罗技G710+ 路由器:ROG ac2900 机箱 现在市面上全侧透机箱已经成为了装机中一股重要的力量。事实上,它在整个装机过程中,关系的不仅仅是最终的外观,它的内涵也一样重要,机箱内部空间的大小、布局是否合理、安装拆卸是否方便、散热效果、防尘效果等等。尤其在面对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好的机箱结构,会给你的机箱散热带来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你想要购买一款好用又不贵的双全景机箱,又可以展示你的手办,可以看看这款机箱—安钛克冰钻P120。 安钛克(Antec) 冰钻P120 电脑机箱水冷 中塔钢化玻璃 支持E-ATX主板/下置显卡/双360冷排 电竞游戏机箱 京东:¥599 去看看 ▲外包装体积还是比较大的,硬质纸箱包装的很到位,正面是机箱的线稿图,侧面还有相关机箱信息。 ▲两块由硬纸皮加固的珍珠棉大泡沫紧紧的把机箱包裹住,里面还有一层无纺布包装包住机箱。整体的防护工作很到位,完全不用担心机箱钢化玻璃会震裂。 ▲打开包装就看到了冰钻P120的本体。机箱尺寸为:476mm长*234mm宽*485mm高。属于中塔机箱。主板支持E-ATX/ATX/M-ATX/ITX,PCI数量7+3配置,显卡长度最大支持≤450mm。 ▲双侧透的玻璃幕墙面积非常大,不愧为硬件展示神器,硬件秩序一看到底!左侧面和正面都使用了一定厚度的钢化玻璃。两块玻璃均有保护膜,建议装完机再撕掉,玻璃上贴心的提示易碎标识,装机搬运的时候要小心了。 ▲冰钻P120右侧边设计比较有意思,左侧的位置是一排散热孔,里面配备了可水洗的磁吸式防尘网,需要注意的是,背面不能贴着墙放了,排气孔堵了会严重影响散热。 ▲侧面板使用了2枚的免工具不松脱螺丝固定,打开侧面板,同样使用了一块磁吸式的可水洗防尘网,装卸清洁都很方便。 ▲冰钻P120背部跟其他中端机箱设计的不太一样,电源仓移到了顶部,整个主板的位置都下移了,风道进气的位置在下方。 ▲电源仓面板同样使用了2枚的免工具螺丝固定,电源挡板可以拆卸,电源从机箱背部就能够进行放置安装。 ▲冰钻P120底部就是风道的进气位置,2个可拆卸的脚撑,并配有4个防滑垫,防尘网采用的是抽拉式,密度适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装3个风扇需将2个脚撑拆卸下,共有8个螺丝。 ▲冰钻P120机箱顶部相对比较简洁,因为风扇位都移到侧边了。I/O面板位于右侧边缘位置,有2个USB3.0(可发光)、1个开机键、1个重启键、1个耳机孔、1个麦克风输入孔。 ▲侧面板使用的是铰链式的开合方式,玻璃侧透采用未开孔的钢化玻璃设计,大家都知道开孔设计的钢化玻璃都容易爆,安钛克这款机箱细节考虑的很到位。 ▲玻璃侧面板前端使用了暗扣固定,开合非常方便。向下按压锁扣,机箱玻璃侧面板会自动弹开,玻璃框架上有两个固定的头,机身有两个金属弹片,全金属材质结实耐用。 ▲关上需要用电力按压玻璃侧边,咔嚓一声就可以关上了,平常清理灰尘、摆放摆件手办,非常的方便快捷。 ▲打开侧面板,角度最大为180度,装机时可将玻璃面板整块取下,玻璃侧板还有额外的密封条,能阻止灰尘进入,也能减震和隔音。 ▲机箱内部设计非常简洁,上置的双色电源位,深度为294mm预留了开窗位置,以便展示电源的品牌。 ▲电源仓的右边是2个HDD硬盘位,像抽屉一样抽拉式设计,目前HDD硬盘架不支持单独售卖,不然硬盘多的同学可以多增加几个,当NAS机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拉开硬盘仓,机箱的配件盒都在里面,说明书,认证书,螺丝,魔术绑带以及一个显卡支架。 ▲硬盘位的下方就是侧面风扇位置了,值得一提的是,安装标准的3风扇360冷排时,HDD挂架保留一个,若冷排长度超过400mmHDD的挂架需全部移除。 ▲底部同样支持360的冷排,一般的28mm标准冷排厚度,这样就能将RGB的风扇完全的展示出来,同时显卡安装位置靠近下方的进风口,有助于显卡风扇的散热,延长显卡寿命。 ▲显卡位置有3个垂直的PCI-E的插槽,支持显卡垂直摆放,需自备90度转接线,有RGB的显卡垂直摆放就很炫酷了,又能增加显卡的散热速度。 ▲显卡位官方配备了2段式的全金属显卡支架,上面带有Antec的Logo,通过两个免工具的螺丝固定,有效的支撑显卡,保护主板、显卡不易弯曲。 ▲机箱的主板安装位,空间非常宽裕,可以支持最大EATX的主板型号,出厂时预装了ATX规格的螺丝柱,但是并未配备螺丝柱套头,不同主板规格需自己想办法移动螺丝柱。主板供电电源位非常宽裕,即使主板安装完了,供电插头也很容易的就插进去。SATA、主板、显卡走线位置的空间也富足。 ▲机箱背板的背面,机箱背板有坡度的梯形结构,预留了相对充足的走线空间,电源位到主板、显卡、距离非常短,甚至可以从电源的底部直接连到主板。 ▲背板的右下角设置了2个2.5英寸硬盘挂架,可挂载2块SSD硬盘,同样使用了免工具不松脱螺丝。 ▲机箱的数据线非常简洁,有开机重启线1组,USB3.0插头1个,SATA供电线。其中SATA供电线是给USB口隐藏的白色灯光使用,可接可不接。如果多一个Type-C(USB3.1)的接口就完美了。 ▲侧面玻璃厚度约3.6mm。 ▲背面钢板厚度约1.5mm。 ▲主板背板厚度约1.2mm。 ▲机箱边框厚度3.9mm。 ▲下边框厚度0.9mm机箱质量过硬,各个地方用材考究,搬运无变形、异响,属于中上水平。 电源 楼主用的是技嘉RTX 2080 SUPER,楼主对电源要求比较高,电源的稳定性、输出驱动能力,是否通过80plus认证,都很重要,因为如果电源散热不过关,机箱这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对电源的散热、稳定性也是也有很大要求。如果电源的质量不过关,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楼主之前用的一块电源就经常的无故宕机、蓝屏。 国内知名硬件品牌安钛克针对电竞游戏玩家推出了HCG系列,我用到的这款HCG750全模组电源是一款用料相当厚道的型号,额定功率达到了750W,采用全模组设计,100%日系电容,10年换新,并且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这就意味着电源的效率很高。这款电源机身体积也比较小巧,如果针对小机箱也能有很好的安装兼容性。 安钛克(Antec)HCG750金牌全模/10年换新/全日系电容台式机电脑主机机箱电源750W(14cm短机身/智能温控) 京东:¥799 去看看 ▲暗黑色的包装盒设计,暗示该款电源是针对游戏主机设计。 ▲电源本体跟线材均有无纺布包装包裹。 ▲HCG750全模组电源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电源转换效率可以说是比较顶级的了,也意味着发热更低更静音,稳定性更好。 ▲独立电源开关和Hybrid Mode切换按钮,开启此按钮功能时风扇在低负载时可以停转以提供更好的静音表现,关闭功能则恢复到温控风扇转速的状态。 ▲模组化接口。提供了双8接口CPU供电设计和4X8pin的PCIE接口,规模堪称豪华。 ▲HCG750内部风扇还采用了120mmFDB液态轴承,高转速的时候也可以最大限度保持静音。 ▲随机配备了魔术扎带及普通的黑色扎带,非常的贴心。 ▲线材数量及长度管够,中塔机箱背板走线完全没问题,主要线材采用了蛇皮网包裹。 散热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是分体式水冷散热器的缩小版,一般由风扇、冷排、水泵、水冷头、水管以及水冷液组成,水因为其物理属性,导热性并不比金属好,但是,流动的水却有极好的导热性,也就是说,水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与其中散热液流速成正比,制冷液的流速又与制冷系统水泵功率相关。所以说冷排越大散热性能越好。其实水冷排是水冷系统中散热性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好的冷排水冷液不能很好地将温度带走,就会一直循环,会造成温度的持续升高。楼主本次采用的是安钛克家的海王星360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酷冷至尊( CoolerMaster )B360 ARGB CPU水冷散热器(I9 2066、AM4/ARGB灯珠/双腔水泵/低阻冷排) 京东:¥599 去看看 ▲包装采用纸盒包装,同样也是暗黑色的外观设计。 ▲主要配件有一体式水冷排及一体式幻彩水冷头,3个ARGB幻彩风扇,5套CPU架适应各种主板CPU(包括TR4),灯光及风扇控制器,说明书及一些长短不一的螺丝。 ▲水冷头为一体式的金属顶盖,中间LOGO为镂空设计,设计的非常巧妙,顶盖下面就是ARGB的发光板,支持1680万色调教,与主板能神光同步。 ▲采用全铜的CPU接触底座,并涂好了硅脂,直接往CPU上盖就完事了。0.88mm的超薄底板厚度。内置了高流量水泵,流水通过0.88mm厚度的鳍片,能快速的带走温度。 ▲冷排的规格为409*121*27mm,正儿八经的360冷排,该款27mm的厚度属于薄排。40mm及以下厚度的一般称为薄排,40mm以上厚度的称为厚排。材质方面采用的是铝制。 ▲冷排最重要的就是水道设计,水道的好与坏直接能体现在温度控制上。该款水道壁厚0.28mm,水道的宽度在1.55mm,能让水流通过更为顺畅,通过风扇快速吹走热量。 ▲水管方面内部采用了PTFE材质的水管,具有抗腐蚀抗老化的作用。外部有包网设计,装机过程更好的保护水管,不让尖锐的金属片直接刮伤水管,避免了产生漏液的可能。 ▲水排侧面有安钛克的金属拉丝LOGO,彰显气质。 ▲风扇采用的是Argb幻彩风扇,插上主板能与主板联动。四个角螺丝孔都有橡胶垫,防止震动带来的噪音。 ▲安装好的效果,整体熏黑的外观、透明的风扇,安钛克360的冷排果然是非常霸气! 风扇 ▲机箱散热风扇采用的是安钛克家的三联包,其中光棱5V三针ARGB12cm双面光环风扇3个+灯条2个+1个控制器,支持与主板的神光同步。 ▲另外赠送了2条ARGB灯条,贴在机箱里面,为手办打上灯光。 主板 ▲主板采用的是败家之眼ROG STRIX Z390-E GAMING,作为主打电竞方向的主力产品,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有着不错的配置。 ROG STRIX Z390-I GAMING 主板 Intel Z390/LGA 1151 京东:¥1999 去看看 ▲作为华硕旗下的面向电竞市场的主力产品,光污染玩家最在意的就是I/O装甲面板上的巨大“败家之眼”,这块板上最为炫目的的地方,很多玩家为其买单。灯光系统支持华硕自家的Aura神光同步。通过内置的AURA软件可以实现对主板、显卡等支持AURA设备的灯效进行调节同步。 ▲作为一块ATX主板,ROG STRIX Z390-E GAMING有着丰富的配置,秉承ROG Strix系列优良的做工,熏黑的外观设计,板身虽然没有采用全装甲覆盖,但对显卡插槽进行了金属装甲处理,有着更高的耐用性及稳定性。 ▲ROG STRIX Z390-E GAMING主板的外包装采用了ROG Strix系列家族化的设计理念,彩色的“败家之眼”及家族图腾突出了这一系列的产品的血统。 ▲ROG Strix Z390-E GAMING主板的CPU接口采用LGA1151接口,在全面支持第九代酷睿处理器的同时向下兼容第八代酷睿处理器。 ▲ROG Strix Z390-E GAMING配备有三个PCIe插槽,上面两个插槽采用了金属装甲加固处理,支持X16模式,可有效承担显卡所带来的沉重压力,防止主板因显卡过重而损坏。 ▲内场插槽,最高可支持4266MHz内存频率,最多可支持64GB DDR4内存容量。 ▲9相供电, 金属拉丝表面处理的散热装甲覆盖了全部的电感元件,并配有风扇支架及1个小风扇,有效的提升了散热性能。 ▲PCH装甲下面压的是Z390芯片组。 ▲2个M.2接口上的散热同样采用拉丝工艺全金属材质,双色拼贴工艺,并配有散热贴。 ▲右侧配备有6个 SATA 3.0接口,玩家可以通过这些接口连接高速大容量硬盘,拓展主机存储空间。 ▲ROG Strix Z390-E GAMING配备有一体化I/O面板,省去了费力的安装挡板的过程。在接口方面,保留了PS2接口,有着多达6个USB接口,其中包含一个全速率USB Type-C接口以及三个USB3.1 Gen2接口。视频接口方面,Z390-E配备有一个HDMI接口以及一个DP接口。音频接口部分,除了常规的3.5mm接口外,还配备有光纤输出接口。网卡接口,配备了一块Intel I219-V千兆网卡,提供高速网络的同时支持ROG GameFirst游戏低延迟技术以及LANGuard网络安全防护。另配备了外接WIFI网卡接送器。 ▲声卡方面,搭载了最新的SupremeFX独立声卡模块,在同类主板中属于最强音频配置,支持8声道、120dB信噪比输出,型号为S1220A,113dB信噪比的输入以及第三代Sonic Radar III 声波雷达,吃鸡更给力! 显卡 ▲显卡技嘉(GIGABYTE)GeForce RTX 2080 SUPER GAMING OC 8G 256bit GDDR6 技嘉(GIGABYTE)GeForce RTX 2080 SUPER GAMING OC 8G 256bit GDDR6 吃鸡电竞游戏显卡 京东:¥6099 去看看 硬盘 ▲主硬盘采用的是三星 SSD 970 EVO Plus 250GB,可能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快的M.2接口,支持NVMe协议,可以提供惊人的3500MB/s读取及2500MB/s的写入速度,并有TurboWrite技术加持,比前一代高出32%。 三星(SAMSUNG)250G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970 EVO Plus(MZ-V7S250B) 京东:¥399 去看看 ▲M.2另外一个接口接的是前几天刚从张大妈神价推荐败入的金士顿(Kingston) 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A2000系列。打完折用完券778.49元包邮。赠送金士顿定制Tt散热片,读速高达2200MB/S,写入速度2000MB/s金士顿NVMe的又一力作。略逊于三星 SSD 970 EVO Plus,但是作为游戏盘完全够用,778元1TB的售价,要啥自行车。 金士顿(Kingston) 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A2000系列 京东:¥799 去看看 ▲希捷(Seagate)3TB 256MB 5400RPM机械硬盘,平常作为下载电影仓库使用。 希捷(Seagate)3TB 256MB 5400RPM 台式机机械硬盘 SATA接口 希捷酷鱼BarraCuda系列(ST3000DM007) 京东:¥509 去看看 外设 ▲ROG Strix影刃2外壳包装一贯的ROG风格设计,总重约为113.5克 玩家国度ROG 影刃2 Strix Impact II 电竞游戏鼠标 有线鼠标 RGB发光 鼠标宏 Strix Impact II 京东:¥289 去看看 ▲ROG Strix影刃2采用了左右对称半透明上盖设计,哑光表面与类肤材质设计起到一定的防滑效果。手感舒适轻盈,适合抓握。跑车前车灯、滚轮、LOGO三区RGB灯效果,能与ROG主板联动。 ▲简易易于拆解式设计,旋下背后4克螺丝,轻松打开。 ▲可插拔式微动设计,换微动非常友好!蓝点微动型号是D2FC-F-K(50M),按键寿命达到了5000万次,光学传感器采用的是PAW3327DB,最高可达6200dpi,支持 220ips速度下的追踪。总体来说,非常适合我这不大不小的手形,用上这款鼠标,游戏工作中基本没有误操作的情况发生。 ▲主路由:华硕 ROG GT-AC2900双频游戏路由 ▲副路由:华硕TUF GAMING AX3000 Wi-Fi6 博通三核 全千兆电竞游戏路由器 装机 ▲装上9700kCPU,插上美商海盗船 DDR4 3000MHz,主板接口都有防呆口,注意别乱来。 ▲安装2个M.2接口SSD硬盘。 ▲安装电源时,先将电源位置的挡板安装上,把多余的线材隐藏在电源仓内。 ▲安钛克短款电源给电源仓留下了更多的藏线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进口风口位置朝下。 ▲主板背板空间非常充裕,CPU装好之后,轻松放入机箱。将主板小心翼翼装入主机内,将各供电接口先接好,再装CPU水冷套件。 ▲安装上安钛克水冷头。 ▲机箱底部水冷排安装需先把底座拆卸掉,共有八颗螺丝。 ▲底部的进风也使用了3个安钛克光棱120ARGB,此处风扇采用进风设计,跟冷排风处的三个风扇灯光串联起来。插入主板上5V3针ARGB。为了减小主板的供电压力,7把风扇的所有供电都直接接电源集线盒。 ▲装入安钛克360冷排,背部空间也较为充裕,该款冷排为27mm的厚度属于薄排,由于高度较高,需把硬盘位全部拆除。 ▲冷排背部 ▲安装显卡及电源线。 ▲安装SSD硬盘,机箱背部SSD硬盘架采用免螺丝设计,拆卸方便。楼主装了1个480G七彩虹固态硬盘。 ▲安装完成 ▲灯带背面配有3M胶,撕下就可以贴到机箱内侧上,用于手办展示的灯光。 ▲硬件部分安装完毕,整体黑白灰配色,简洁干练。 ▲机箱自带的魔术扎带很好用,质量不错,可以重复利用。 ▲背面理线,由于风扇线比较多,背面理线空间比较局促。 ▲总算所有硬件全部安装到位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装上钢化玻璃侧板,撕掉玻璃上的保护膜。 ▲开机一次点亮,看最终效果。 ▲关上侧面钢化玻璃面板,展示效果。 ▲手办高度34cm。 ▲背部展示 ▲细节展示,做工非常不错,某多购入,性价比很高。 ▲上手办,悟空的手办高度为34cm,可以很轻松放进机箱且高度还有一定空间。如果愿意可以放下更大的手办,简直是手办展示神器。 ▼放上手办开机效果 ▲侧面竖着灯条完美照亮手办 ▼放上电脑桌,显示器为ROGpg278q,多年前购入。 测试 温度测试 ▲室温27度。 ▲待机情况下,机箱内温度30.2度。超大进风与排风,温度控制的不错。 ▲玩了1个小时的游戏后机箱内温度达到了51.4度 鲁大师测试 ▲娱乐大师压力测试,可以看到最高温度在50度左右,冷排温度算是控制的非常不错。 furmark 甜甜圈测试 ▲甜甜圈烤机温度GPU温度在68度左右。 ▲噪音测试,实测50.2分贝,由于摆上大手办的原因,影响了风道,因而产生了一定的风噪。接下来会把机箱摆远一点。 3D MARK 进阶版本跑分 ▲3D MARK 进阶版本基准测试分数10771,Time Spy 是一个 DirectX 12 基准测试,支持原生新的 API 功能,如非同步计算,显式多显卡适配器技术和多线程。Time Spy 显卡测试使用 2560 × 1440 渲染分辨率。 其中显卡分数11488,平均帧数72.76FPS,CPU分数7958。 ▲3D MARK 进阶版本Time Spy 压力测试20次循环,99.3%通过,非常不错的成绩了。高的分数意味着电脑的性能是稳定的和能持续地承受此测试负载。要通过测试,您系统的帧率稳定度必须至少为 97%,并且必须完成所有循环。 平均帧数72.40FPS,GPU温度67度,GPU负载率98%。CPU最高54度。得益于冷排、机箱风道、电源的出色表现,各方面成绩都表现的很好。 《古墓丽影·暗影》跑分 ▲DIRECTX 12,2560X1440分辨率,开启NVIDIA RTX DLSS,显示器刷新率144Hz,并开启垂直同步。 ▲《古墓丽影·暗影》开启显卡光追效果,进行性能测试,特效全开,平均帧率达到了111,性能强悍。 《荒野大镖客2》跑分 《荒野大镖客2》实测最低FPS52,最高FPS85.9,平均FPS66.3,成绩表现优秀。 最后总结 本文中使用的机箱为安钛克P120冰钻,外观设计简洁大气,细节功能非常人性化,做工非常出色,可拆卸硬盘架、防尘网、显卡支架,方便快捷安装。无开孔双全景钢化玻璃,带来无与伦比的视野,向小伙伴展示你的硬件、手办、RGB灯效,足可以满足你的虚荣心。精妙的空间设计,让你发挥你的个性DIY装机体验。搭配安钛克家的海王星360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及安钛克家的机箱散热风扇三联包,带来了优秀的散热效果,与ROG Z390E主板的神光同步,凸显个性。喜欢把大手办塞进机箱,这整套配置是不错的选择。比较遗憾的是机箱本身没有配备RGB控制盒,风扇电源集线盒,需自行购买。 至此,围绕着机箱塞进大手办,畅玩2K游戏的装机作业基本完成,个性 DIY装机没有最优解,如果喜欢把手办放进机箱的同学可以参考,我在618推荐的装机配件中不一定是非常适合你的,通过本次618装机的分享,为装机爱好者提供一些建议及装机过程的思路。希望能够对各位618的选购装机有一定的帮助。 <更多>

数码可爱多 晒物 2020-08-07 16:15

家中的老主机被儿子无意中撞翻,终于寿终正寝。这台老主机很有年头,是潮范君整个大学时代快乐的源泉,当年的“豪华”配置,变成现在的破烂一堆,是该和老伙计说拜拜了。 其实早就有了装新机的计划,我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一岁多的男孩调皮好动,无意间将旧主机撞坏,也就有了十分正当的理由向老婆申请换机经费,真好。 先上装新机后的成果,拥挤杂乱的电脑桌,这就是潮范君家中的办公环境。好在有漂亮的机箱和炫酷的灯效,令潮范君在拥挤的空间内心情美丽不少。 本期潮范君来分享低成本的攒机,预算有限,我也不是攒机大神,路过的各位朋友请多多批评指正。 机箱 机箱是整机的脸面,所以在机箱的选择上以漂亮、实用为主,选机箱没多少纠结,下手Thermaltake启航者A1,花费金钱229元。 不想机箱变烤箱,机箱的散热非常重要。启航者A1机箱顶部的散热孔很密集,散热面积大,顶部的空间可以安装2个12cm的风扇。顶部配有磁性式的防尘网,可以避免大颗粒的灰尘、异物进入机箱,防尘网取卸方便,便于以后的清洗。 侧面板是一整块玻璃面板,机箱内部一览无余,特别是ARGB风扇点亮后,灯效从玻璃面板中透出来,非常漂亮,夜晚游戏氛围十足。 前面板两侧也有密集的散热孔,内部空间可以安装ARGB灯效的风扇。 电源 在电源的选择上,主要考虑功率和静音效果,我的工作时间主要集中在夜间,风扇太聒噪会影响心情,也影响家人的睡眠。通过对比电源的评价和售价,最终下手Thermaltake BT500W的电源,关注店铺后粉丝价349元。 80PLUS铜牌认证的电源,在节能和稳定性上处理很好,BT500W黑色磨砂烤漆机身,有质感也很有分量。 内置12CM的大风力散热风扇,智能温控兼顾散热与静音。主电源连接器*1、CPU电源*2、STAT连接器*6、PCI-E连接器*2、4针的外部电源连接器*3,连接器规格丰富,按我的攒机配置,有些连接器在闲置状态,为以后提供升级空间。 BT500W电源装机后的效果,机箱的电源位空间略显局促,额外预留的空间不多,不太方面多余线缆的隐藏。BT500W电源插孔下面设计有独立的开关键,这个小设计还挺方便的,家中有小孩子,我出门都会将主机电源断掉,以后直接用电源后面的开关键即可,不用将整个插排断电。 主板 在选择主板上,我主要要求主板的接口丰富,便于以后的配置升级。因为预算有限,下手了技嘉B365小雕游戏主板,叠加优惠券后花费578元。 启航者A1机箱内部空间有限,主板装进去后,周边的空间可能仅够走线。机箱之所以选择启航者A1,也有考虑过机箱内部的空间,但是看着潮范君mini型的电脑桌,只能选更节省空间的小机箱了。 CPU 装机一点都不轻松,各种拧螺丝钉让装机的快乐大打折扣,也是为了以后反复折腾,考虑良久最终入手了i5 9400F,实话说这个CPU超了预算,超了不少预算,最初是计划入手i3 9100F的,又担心i3 9100F性能不足,用个半年又要升级。最终各种优惠券用上后,CPU花费929元。 硬盘 使用M.2硬盘作为系统盘,机械硬盘作为存储盘,相信这种搭配是很多攒机爱好者的攒机方案,兼顾系统性能与海量存储空间。之前就体验过M.2固态硬盘的速度,所以下手M.2硬盘没有任何犹豫,奥睿科M.2 NVME 512G的硬盘花费439元,这价格真香。 主板上有2个M.2硬盘槽,这里将M.2硬盘装在显卡下方,贴近CPU的位置,这样贴近CPU散热风扇,还能得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ORICO硬盘有个配套的散热片,差点忘记安装,红红的金属散热片,放在机箱内还挺好(SAO)看的,哈哈。 散热 买的盒装CPU自带了散热风扇,当然这种简易的风扇就应该直接丢掉。CPU散热我选择九州风神的玄冰400,一方面是价格合适,另一方面是评价不错。本来是计划上水冷的,但看到水冷漏液报废显卡的故事,我还是放弃了,毕竟风冷保平安。九州风神玄冰400散热器花费85元。 启航者A1机箱前面的风扇位也不能浪费,毕竟要物尽所用,才不枉费这次大动干戈的升级。下手酷冷至尊SF360R的ARGB风扇,散热和灯效我都要,花费230元。 ARGB灯效从机箱前面板的格栅中透出来,白天看已是很漂亮,夜间灯效更酷炫。 其它 在旧主机上发现一个无线网卡,虽然不值钱但也不能浪费,果断装到新主板上,以备不时之需。 后面板凌乱的走线令人抓狂,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将这么多线缆摆放整齐?空间有限,只能用绑条尽可能的固定固定了,后面板安装后,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机箱背面也有散热孔,当然不能浪费啊,装个12CM的散热风扇来打辅助也是不错的,散热做到位避免机箱变烤箱。 本来装机2个小时的事情,我儿子加入帮忙后,整整耗费了周末两天的时间,真是我的得力干将。小孩子对各种零件感兴趣,防着他不搞破坏,还要防着他别误吞螺丝钉,真是操碎了心。 这次攒机总计花费约2800元,主要是CPU超了预算,好在有老婆的大力支持,整个装机过程算是非常顺利。 所谓好马配好鞍,启航者A1机箱无论是外观还是散热效果,都令人满意,好的办公环境让夜间加班也有了好心情。本期装机就分享到这里,还有很多需要升级的地方,比如内存,现在是4根4G的内存条,为了省钱直接用的拆机换下来的,明显是拼凑,整机性能也未发挥到极致。后期将分享这个配置下的使用体验,感兴趣的朋友多多关注哦。 <更多>

wx47559840 经验 2020-07-14 14:49

对于游戏玩家而言,一台好的游戏主机是非常重要的,有不少玩家选择自己组装一台电脑,但是主机组装电脑往往总价比整机要高很多,而且有些玩家也不懂装机,所以另外一个选择是购买电商平台整机店组装的电脑,但是这种电脑虽然价格低,用的部件品牌和规格都不是很理想。 第三个选择就是选购品牌整装机了,相对来说质量和保修上要更可靠一些。品牌整装游戏主机其实不少电脑品牌都有,但是不少品牌的整装游戏主机都比较贵,今天就介绍一台性价比比较高的七彩虹品牌整机——黑鳍鲨系列游戏主机。 我们拿到的这台七彩虹黑鳍鲨游戏主机配置为锐龙53500X、GTX1660super、8GB内存、256GSSD,整机售价不到四千元,应该来说还是比较有性价比的。 七彩虹黑鳍鲨游戏主机的外观设计可以说是“机”如其名,第一眼看上去非常简洁,没有“瞎眼”的RGB灯效,通体的黑色配合正面的底部和顶部红色氛围灯。顶盖突出的两个角就像是鱼鳍一样,正面和顶部采用流线型的设计,辅以采用了弧线式设计的前面板和顶部面板, 机箱上随处可见“呼吸鳃”式的出风口,硬朗而锐气。 侧盖的玻璃板上有产品系列名的标识,暗夜中机箱内淡淡的红光通过玻璃面右下方透明区域映照出“PROJECT-A”字样。 围绕电源键的环形白色呼吸灯,就像是鲨鱼的眼睛一般,电源键边上给了2个USB3.0接口,还一组耳机耳麦接口。 七彩虹黑鳍鲨游戏主机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后置式接线,而是将各个接口藏在顶部,配合上可拆卸的顶盖,不仅让线更加整齐有条理,还能改善机箱的散热。 顶盖通过接触口的磁铁和主机连接,没有其他开关或者扳机,所以只需要稍微一提就可打开顶盖,装卸起来十分方便。 打开七彩虹黑鳍鲨游戏主机的顶盖之后就可以看到,这款主机提供了一组音频接口、4个USB3.0接口、2个USB2.0接口、1个RJ45网线接口、1个PS2接口。显卡上配有1个DP接口、1个HDMI接口和1个DVI接口,这些接口基本上是能满足绝大多是游戏玩家的需求了。 连接上显示器和各种外设后,盖上顶盖板导线可以很好的隐藏起来,这个设计一定能让很多希望主机看起来简洁的任喜欢。 从背部看这台主机后面走线十分的整洁。不像传统的主机那样插满很多导线导致很凌乱的感觉。 导线可以从顶部插的原因是这台主机采用了不同于传统ATX机箱的结构,可以看到所有的接口都是朝上的,显卡的背板将处理器和显卡分隔开来,让两个部件散发的热量分开,从散热的角度来说这个结构也是比较有好处的。 打开七彩虹黑鳍鲨游戏主机的右边,可以发现机箱内部给了十分多的空间,这个大空间不仅让机体散热拥有更好的环境,而且也可以适配更多DIY方案,玩家可以进行一定的改装。 背面则可以看到安装了一块SATA接口的SSD固态硬盘,旁边有个空置的2.5英寸SSD的硬盘位置还可以再增加一块固态硬盘。 电源仓和主板仓进行了分置,让热量不会过多的在机箱内蓄积,在电源的旁边有一个3.5英寸的机械硬盘安装位。 电源方主机采用了七彩虹旗下鑫谷电源的CP-500主动式A-PFC电源,额定功率500W,这个功率对于这台电脑的配置来说是完全够用的。 七彩虹黑鳍鲨游戏主机的搭载了GTX 1660 SUPER 6G显卡,与GTX 1060性能上有大幅提升。处理器为锐龙5 3500X处理器,为6核心6线程设计,最高频率可达4.1GHz。存储方面为8GB DDR4 2666内存、256GB SSD组合,这一套配置基本可以从容面对市面上各种主流的游戏了。 七彩虹的GTX 1660 SUPER 6G显卡,这张显卡玩主流的网游问题还是不大的,如果单独买也要1400元左右,主机的处理器3500X+主板套装其实也要近130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是自己组装电脑,光主板、处理器、显卡价格就接近三千了,所以这台整装主机还是有性价比的。 拆卸下显卡后发现它有一个背板,这个背板其实也是这款特别的机箱的一部分,将显卡和处理器隔开来。而且也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充当一个防滚架的作用。 主板的型号是七彩虹断剑A320M-M.2 Pro V14版本,是一块MATX规格的主板。 主机上装的是一条DDR4 2666频率的内存条,容量8GB,运行大部分的游戏都没有问题,玩家可以再自行增加一条内存。 拆下处理器风扇可以看到AMD 3500X处理器真身,这颗6核心6线程处理器玩主流的游戏也没有问题了,做常规的图片处理和全高清画质的视频剪辑工作也是可以用的,算是目前性价比比较高的处理器。 右边是拆卸下来的处理器风扇,无铜管纯铝片,但是对于锐龙3500X处理器来说基本够用,因为3500X 的TDP功耗为65W,发热量并不大,如果想要更好的散热效果建议可以收一个AMD的处理器的散热风扇来提升散热效果,而且这个处理器也有光效会更好看。 这款主板上是有M.2接口,位于处理器和显卡插槽之间,想要升级一块M.2的SSD也没有问题,只是增加时可能要先拆卸显卡才能方便的安装。 下面来看下整机的性能表现,用了大家比较常用的鲁大师软件,可以方便大家对比下自己目前用的主机的得分。 鲁大师的跑分为309455分,其中显卡的性能接近20万分,是不低的得分,应该来说能够较好的玩英雄联盟、守望先锋、绝地求生等主流的网游了。 在游戏方面我测试了现在的几款主流游戏 英雄联盟为时下最火爆的MOBA游戏之一,在运行LOL的全高特效情况下,除去最开始在载入界面时的200帧不到的情况,正常游戏全程都能够保持在230+帧率。 普攻和技能使用手感都很丝滑,没有出现掉帧和卡顿的情况,游戏全程帧率表现都比较稳定。 第二款测试的游戏则是FPS游戏中十分经典且火爆的CS:GO。同样的,在全高特效模式下,除了载入界面时的降帧,正常游戏基本都能保持在230帧以上。 压枪也是十分丝滑顺畅,只可惜我枪法比较烂。 第三款则是近几年十分火爆的多人逃生射击游戏:PUBG。想必玩过PUBG的人都知道这个游戏的优化是有多么的让人心碎,我当初为了弄一台能够顺畅吃鸡的主机真的是吃了好久的土,而就算是优化如此不可言表的游戏,全最高特效模式下,七彩虹黑鳍鲨游戏主机依然还是可以保持在100多帧。 无论是野外遭遇战,还是城市游击战,无论是刚枪还是阴人,整局游戏都没有出现掉帧或卡顿的情况而影响我的游戏体验。 七彩虹黑鳍鲨游戏主机作为一款三千价位的游戏主机,能够带来这样十分畅快而且舒适的游戏体验已经让我可以给它打一个很不错的分数了,这台主机虽然提供了侧盖板,但是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机内光效,看上去很低调,但是实测的游戏性能还是不错的。 灯效其实主要就是前面板这部分有一点,机内基本没有什么光效,看上去没有那些张扬的游戏主机那么酷炫,我觉得这个主机走的是实用主义的路线。 顶部盖板挡住接口和导线的设计真的非常实用,是很有创新的设计,让主机简洁了很多。锐龙5 3500X +GTX1660super +8GB+ 256G也能基本满足很多玩家的需要了,有些玩家其实只是玩1-2款游戏,甚至不用去扩展硬盘空间也够用了,如果要升级内存和存储,厂商其实还是给预留了升级空间的。 除了这台锐龙3500X版本的 黑鳍鲨游戏主机,当然 黑鳍鲨系列还有其他的诸如i5\i7处理器,2060s/2070s显卡的配置版本,当然价格会比较高一些。这种品牌整装主机对于不会组装电脑的玩家,又担心第三方整装机品质的人来说是个好选择,毕竟七彩虹这样的品牌厂商质量和售后上比较有保障,这台主机提供 3年免费上门服务,应该来说这台机器用起来还是比较省心的。 <更多>

数玩工场 晒物 2020-07-03 15:33

一转眼2020年过半了,这半年过的比较凄惨,主要原因是疫情,让我的收入骤减,本来去年有一大堆的购物计划全部搁置,好不容易到了6月手头终于缓了一些。趁着上个月老板把迟来的年终奖发下来的时候,我赶紧去X东,X宝去看电脑,家里的电脑已经不堪重负,想玩个最新出的《命令与征服重置版》(也就是儿时玩的95红警)都卡,这样的电脑可以说彻底废了,就不说它了。新电脑的话,我预算没定,想着要性能强,而且外观尽量也要好看,更重要的是自己心态老了,不想动手装机了, 毕竟不是年轻的时候喜欢折腾各种硬件。从6月初就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啊搜,找啊找,最终选定了一款电脑,正好趁着618活动直接拿下。  物流很快1天就到了,下面就来个开箱评测吧。我买的是一整台主机,并没有买散件,所以主机的外包装比较大,真的很大。一共2层,外包装箱里面装着主板盒子,显卡盒子以及包装好的主机。  拿出里面包装好的主机,又要拆一层。终于看到庐山真面目了,我的主机是宁美的宁晓美主机,主机有2个款式,一种是粉色的另一种是蓝色,老夫没有少女心泛滥,肯定是选择蓝色的了。  选择宁晓美主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好看,不同于传统的非黑即白的颜色,宁晓美的蓝色前面还有个二次元卡通角色,很可爱,不过最重要的是我是看了B站一位UP主——机器莫莫喵的视频才去下定决心动手的,我老婆穿着同款服装……..  好了,说回电脑,机箱是ATX大机箱,侧面采用灰色钢化玻璃,玻璃上用四颗螺丝固定,每颗螺丝上都有橡胶垫片保护,这样就能保护玻璃不易碎。  机箱顶部是磁吸式防尘网,可随时拆卸下来,非常方便。机箱顶部前端是机箱的I/O区域,常规的按键以及插口。  看完了外观,再看下主机的内部配置,这也是我选择这款电脑的重要原因。CPU是i7 9700KF,性能不用多说,非常的强,最高睿频可以达到4.7GHz,无论带什么显卡哪怕是RTX 2080Ti都不会有瓶颈。CPU的散热器用的是EK 120 RGB一体式水冷,这可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可能会用一款普通牌子的风冷散热,没想到居然是EK的水冷,还是RGB的,我查了下这个散热器单配都要400多,用来压制这个i7 9700KF正好。  主板使用的是华硕PRIME Z390-P,这款主板拥有10相供电,ATX大板,总体来说比较豪华。  内存是芝奇16G DDR4马甲内存,不过是单条的,如果是2根8GB的内存组成双通道多好。  SSD是宁美自己的M.2,不知道什么型号上机才知道,到时候测试一下。  好多人都关注电脑的电源,毕竟电源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电脑的稳定程度,从主板这边看电源采用的是模组定制线,应该是模组电源,拆开机箱另一边侧板,背面的线材已经被整理的很整齐,如果是我自己装机肯定没有这个耐心。底部可以看出这款主机采用的是追风者650W的80PLUS的金牌模组电源,这电源可以说是非常的强了,还是全模组金牌电源,这电源就算是带2080Ti都够了。  最后说下显卡,显卡是华硕RTX 2060,6GB显存,有光追技术,性能的话据说可以打平上一代的GTX1070,还是非常强的。  主机说完了,就直接把桌面布置一下,整体以白色为主色调,按理来说电脑主机都是放在桌子下面的,但是这么好看的机箱哪里舍得放在地上,就直接放在了桌面上,再搭配内部的RGB光效,偶尔能看看也算是比较惬意了。显示器是我以前买的24寸144Hz的1080p分辨率,对我来说144Hz就够了,2K分辨率还没需求,也许是没用过吧,黑+银的配色还算是和谐。  键鼠用的是富勒家的,白色机械键盘+白色鼠标,键盘是用的是cherry轴,当时买的时候是299元,鼠标操作起来也不错,非常顺手。  桌面上其他摆设是,白色音响是酷狗潘多拉,可以说这是300元以内颜值最高的一款,音质也很不错。另外那个是小米的小爱同学,平时语音控制就能播放歌曲什么的想听什么就听什么,而且都是白的。 整体看下效果吧,加上几个手办,有内味了。 再看下开机后的灯效,放在桌面上总是忍不住想要看几眼。  上来先是鲁大师走起,分数的话还行,总体41W左右,尤其是显卡是24万,这样性能的显卡只要不是4K,基本都能压制。  接下来是3DMARK,就测试两项,一个是Firestrike Extreme和TimeSpy,主要测试的是DX11和DX12。Firestrike Extreme得分是9212,其中显卡分数是9577,DX12的总分是7756。  游戏的话我已经厌倦了网上那些各种常规游戏的测试,我就选择几个我喜欢的,第一个就是最新下载的《命令与征服重置版》,重置版和老红警的画面简直就是2个游戏,第三张图是老版本画面,熟悉的语音,New constraction options,Can not deploy here ……看到坦克群集中的场面,瞬间回到了那电脑房只有三四台电脑的时代。这款主机运行游戏的帧数是700多,非常的流畅,哪怕是集团对战帧数也没怎么下降。  另一款热血青春的游戏是《魔兽争霸3重置版》,当初魔兽3这款游戏刚上市的时候,被游戏画面震惊了,那时候和大学的舍友几乎天天联机对战,最喜欢选暗夜精灵族,不同的是那时候玩的是盗版,现在这款重置版需要花钱购买,尽管很多人说这款游戏诚意不足,但是我依然不在乎,毅然决然买下了他。宁晓美运行游戏的帧数始终保持在100-200帧,一点都不会卡顿。  第三款游戏是《CS:GO》,高中的时候就喜欢和同学们在网吧玩CS1.5,瞬狙,AK点射……玩GO的时候再一次感受到了那时候的热血,因为是FPS游戏,用144Hz刷新率的显示器正好,没必要追求分辨率,游戏帧数基本上保持在200-300多帧以上,丝滑无比。  因为年轻时候喜欢玩红警,魔兽3这样的策略游戏,后来一款画面更强,场面更宏大的游戏吸引了我,那就是《Warhammer2》,这款游戏的兵种单位相对于魔兽3要更多,对于CPU、显卡和内存的要求会更高,也能很好地检验这款主机能否胜任大型3A游戏。画面直接开1080P,整体画面开DX12,特效开启最高的ULTRA,里面的3个场景有测试,测试下来之后成绩非常不错,在67-91FPS之间,尤其是最后一个集团大作战场景,还有魔法攻击特效,最低也有36FPS,以前因为家里的配置不够只能去网吧玩一下,这下有了宁晓美电脑,可以好好在家爽一把了。  总的来说宁晓美这款主机有颜又有实力,蓝色的色调瞬间提升了机箱的颜值,内部光效给人炫酷的感觉,大机箱的好处就在于可以放一些手办进去,更让这款二次元机箱有内味了。配置方面就不用多提了,i7 9700KF+RTX 2060+16GB DDR4 3000,基本上玩我上面的游戏都很流畅。下次可以给我老婆买个粉色的电脑,这样红蓝搭配更有感觉。 <更多>

爱玩手机听音乐 晒物 2020-06-23 15:24

居家需要一台合适的主机吗?作为个人看来,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眼里并不被看重,毕竟快节奏的时代都是捧着手里的笔记本四处“招摇撞市”,既简便也有商务范。但不是无时不刻都能这样,随着2020年初的疫情,公司回不去,网吧去不了,不管是办公还是游戏都只能望机兴叹。特别是像我这种涉猎到设计以及视频工作者而言,没有电脑就相当于剑士没了手中的剑,只能徒手搏斗。但倘若家中有一台办公、游戏两不误的性能主机,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需要担心的。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款宁美热销70W+的“旗舰机皇”——宁美-魂-GI5,颜值与实力并存的居家良品,也正是我目前新购的一台电脑。 外观:出色颜值,家居良品 初见外观,这里我还是需要表扬一下设计师,整体的构造很有电竞属性,突显出旗舰主机才有的高级感。对于家居放置的主机来讲,宁美-魂-GI5对周围环境具有一定的装饰点缀作用,纯白色的外形以及斜出的菱角更具立体感,对于我而言这种炫酷感能够让工作效率提高一番。 除了后面的接口,顶部的部分也拥有3个USB接口、耳机、耳麦接口,还是比较方便进行外设的连接,不论是新增的画板用于PS设计还是游戏设备的拓展都能简便进行。右边的圆形重启与电源按键被设计成一方一圆,形状的区别也能够更好的进行相应的操作,有时候在夜间低光的情况下我还能进行盲操,一摸便知道哪个是开机按钮。顶部的黑色防尘垫,也采用的是磁吸方式附着,更方便于安装与清洗,颜值上也是十分不错的。 侧板也可以换用透明亚力克材质,能够直接看到内部的构造。因为我这一版是标准版,所以没有增加过多的风扇以及灯光效果,不过打算后期自个鼓捣一下动手安装,让整个机箱看起来五光十色。内部走线非常的规整,线材基本都隐藏在内部隔板当中,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减少风道阻隔,提升机箱内的散热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让我能够更容易识别内部器件,降低后期升级硬件的难度。现在看上去虽然简约了点,但内部主板配备的粉色马甲,也算是宁美别出心裁的点缀了。 背部与一般的主机一样,排列的6个USB接口、网线端口、HDMI、电源接、音频输入和音频输出端口,接口扩展非常丰富,基本上可以满足我的日常使用需求。 性能:工作利器,游戏好手 根据鲁大师的性能测试,整体性能还是能够超越大多数的家居主机,对我而言这个性能就挺合适。搭载的酷睿I5-9400F核心,拥有6核6线程,基础频率为2.9GHz;8GB芝奇内存,对于一般的日常使用不管是设计、视频还是游戏都能够轻松驾驭。显卡采用耕升GTX 1650 追风,搭载NVIDIATuring架构的TU117-300 GPU核心处理器,CUDA处理器数量为896个,加速频率可达到1680MHz,采用4GB GDDR5的高速显存,显存频率为8Gbps,位宽为128-bit。接口方面配备DVI*1、HDMI*1、DP*1的4K 60Hz超清输出接口。 同样在3D Mark的测试中,分别在Fire Strike Extreme、 Time Spy Extreme获得3967、1623分,抗压能力以及在图形渲染上的成绩比较中肯,超越了同等级的公版显卡。 同样的,在日常使用上,我会对设计以及视频有所需求,所以图形处理以及渲染的性能还是比较重要。Cinebench R15可以较全面的展现CPU单核多核的渲染能力,宁美-魂-GI5得分为905cd,具备很强的渲染能力,性能表现符合桌面级平台。为了更直观的进行感受,我也进行了实际的视频导入以及设计的输出测试。 当然,进行这个测试的时候,数据还会跟硬盘性能有关。这个版本宁美-魂-GI5采用的是256GB固态硬盘,我用AS SSD Benchmark进行了测试,读取速度为483MB/s、写入速度为283MB/s,不算特别突出,但日常使用还是没问题。一般对于需要容量要求的,可以自己动手加个1T固态作为存储。 硬盘性能介绍完毕,接下来进行实际的操作感受。我特别准备了两个高清视频以及大体积的PSD文件进行读取、输出的测试。 我将视频导入PR的过程中,整个操作十分流畅,没有感觉到文件打开时的卡顿感,更没有那种一般电脑打开即崩的危机感。通过剪切直接输出一分钟的H.264格式的视频,大约只需要20s以内,这个速度对于现在的配置而言也能让人满意,当然不同的时间会根据具体的剪辑素材以及增加的特效多少有关系。 同样的在进行PS设计文件的导入上,也是十分流畅,不会因为导入文件过大而造成的卡机,甚至在修改保存的过程导致内存不够而崩溃。这里我就要吐槽一下之前的笔记本,别说打开文件,就连打开PS都是时不时直接消失不见。从视频的剪辑再到设计的创作,整个的测试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大的问题,i5九代属性的六核六线程以及GTX 1650的显卡性能足够支撑一般的设计以及视频后期,对于主机而言,多少配置做多大的事,这台宁美-魂-GI5在我眼里已经是做到了对应的水准。 最后我进行了游戏性能的测试,主要对《英雄联盟》、《PUBG》、《战地5》、《只狼:影逝二度》等热门游戏展开试玩。 《英雄联盟》在打开高特效的时候,整个帧率能够保持在140±,整个画面也是清晰顺畅,作为峡谷浪里白条的我,对于亚索是情有独钟,只看“E路火花带闪电,大风起兮云飞扬”,能够满足我对于一些操作的连贯要求。 相对于《英雄联盟》,《PUBG》的游戏画质要高上很多,整个环境的渲染程度也不是一个量级。同样在高特效的选择下,游戏帧率能够保持在70±,整场游戏流畅性还是不错的。对我这种菜鸡玩家而言,有时候更多就是来看个风景。 《只狼:影逝二度》 《战地5》 《只狼:影逝二度》、《战地5》这两款3A大作也是备受欢迎,前者的优化碑中也是十分优秀,包括各种场景以及关卡BOSS的创造真的是惊艳了我的眼球,而后者的战场元素也同样能够让我热血沸腾。宁美-魂-GI5在高特效的环境下同样能够跑满60帧的画面显示,尤其是英伟达独家支持的光追功能,同样能够带来唯美的画质享受。 总结: 从颜值再到内核,我认为宁美-魂-GI5都提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是一台居家良品,i5+GTX 1650的性能足以满足日常的一切需求,宽阔的机箱也能够让自身有更多的改造空间,实现DIY的各种可能;诸如我这种设计以及视频需求较大的用户,除了通过自主的DIY提升之外,宁美-魂-GI5还可以有更高配置的升级选择,各位看官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挑选;游戏性能上也能够满足开黑标准,甚至一些3A大作也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完美运行。所以总的来说宁美-魂-GI5是一台工作、游戏兼备的旗舰主机,如果想要颜值与实力兼顾的话,它将是你不错的一个选择。 <更多>

晓风手机 晒物 2020-06-18 16:43

一、前言 随着PC电竞的迅猛发展,不少玩家,会钟情于改造自家的PC平台,收获那份难以言表的DIY虚荣心,对现在的玩家来说,给机箱配上神光同步,满足当下“光污染”的潮流。同时能将内部主板、显卡、内存、甚至摆上心仪的手办完全呈现出来,就离不开多面透明的机箱支持,因此选择一款适合玩灯的侧透机箱是打造主机整体灯效的重要一环。 趁着618大促销,楼主也购入的一些PC配件,具体如下: 处理器:英特尔 Core i7-9700K @ 3.60GHz 八核 主板: 华硕 ROG STRIX Z390-E GAMING ( Z390 芯片组 ) 内存:16 GB ( 海盗船 DDR4 3000MHz ) SSD一: 三星 SSD 970 EVO Plus 250GB ( 250 GB / 固态硬盘 ) SSD二:金士顿 SA2000M81000G (固态硬盘)1T SSD三:七彩虹 SL500 480GB (固态硬盘) 480G 机械硬盘:希捷 ST3000DM008-2DM166 3T 显卡: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 8 GB / 技嘉 ) 显示器:华硕 ACI27B1 ROG PG278Q ( ROG PG278Q ) 鼠标:RGO影刃2 键盘:罗技G710+ 路由器:ROG ac2900 二、机箱 现在市面上全侧透机箱已经成为了装机中一股重要的力量。事实上,它在整个装机过程中,关系的不仅仅是最终的外观,它的内涵也一样重要,机箱内部空间的大小、布局是否合理、安装拆卸是否方便、散热效果、防尘效果等等。尤其在面对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好的机箱结构,会给你的机箱散热带来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你想要购买一款好用又不贵的双全景机箱,又可以展示你的手办,可以看看这款机箱—安钛克冰钻P120。 ▲外包装体积还是比较大的,硬质纸箱包装的很到位,正面是机箱的线稿图,侧面还有相关机箱信息。 ▲两块由硬纸皮加固的珍珠棉大泡沫紧紧的把机箱包裹住,里面还有一层无纺布包装包住机箱。整体的防护工作很到位,完全不用担心机箱钢化玻璃会震裂。 ▲打开包装就看到了冰钻P120的本体。机箱尺寸为:476mm长*234mm宽*485mm高。属于中塔机箱。主板支持E-ATX/ATX/M-ATX/ITX,PCI数量7+3配置,显卡长度最大致辞≤450mm。 ▲双侧透的玻璃幕墙面积非常大,不亏为硬件展示神器,硬件秩序一看到底!左侧面和正面都使用了一定厚度的钢化玻璃。两块玻璃均有保护膜,建议装完机再撕掉,玻璃上贴心的提示易碎标识,装机搬运的时候要小心了。 ▲冰钻P120右侧边设计比较有意思,左侧的位置是一排散热孔,里面配备了可水洗的磁吸式防尘网,需要注意的是,背面不能贴着墙放了,排气孔堵了会严重影响散热。 ▲侧面板使用了2枚的免工具不松脱螺丝固定,打开侧面板,同样使用了一块磁吸式的可水洗防尘网,装卸清洁都很方便。 ▲冰钻P120背部跟其他中端机箱设计的不太一样,电源仓移到了顶部,整个主板的位置都下移了,风道进气的位置在下方。 ▲电源仓面板同样使用了2枚的免工具螺丝固定,电源挡板可以拆卸,电源从机箱背部就能够进行放置安装。 ▲冰钻P120底部就是风道的进气位置,2个可拆卸的脚撑,并配有4个防滑垫,防尘网采用的是抽拉式,密度适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装3个风扇需将2个脚撑拆卸下,共有8个螺丝。 ▲冰钻P120机箱顶部相对比较简洁,因为风扇位都移到侧边了。I/O面板位于右侧边缘位置,有2个USB3.0(可发光)、1个开机键、1个重启键、1个耳机孔、1个麦克风输入孔。 ▲侧面板使用的是铰链式的开合方式,玻璃侧透采用未开孔的钢化玻璃设计,大家都知道开孔设计的钢化玻璃都容易爆,安钛克这款机箱细节考虑的很到位。 ▲玻璃侧面板前端使用了暗扣固定,开合非常方便。向下按压锁扣,机箱玻璃侧面板会自动弹开,玻璃框架上有两个固定的头,机身有两个金属弹片,全金属材质结实耐用。 ▲关上需要用点力按压玻璃侧边,咔嚓一声就可以关上了,平常清理灰尘、摆放摆件手办,非常的方便快捷。 ▲打开侧面板,角度最大为180度,装机时可将玻璃面板整块取下,玻璃侧板还有额外的密封条,能阻止灰尘进入,也能减震和隔音。 ▲机箱内部设计非常简洁,上置的双色电源位,深度为294mm预留了开窗位置,以便展示电源的品牌。 ▲电源仓的右边是2个HDD硬盘位,像抽屉一样抽拉式设计,目前HDD硬盘架不支持单独售卖,不然硬盘多的同学可以多增加几个,当NAS机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拉开硬盘仓,机箱的配件盒都在里面,说明书,认证书,螺丝,魔术绑带以及一个显卡支架。 ▲硬盘位的下方就是侧面风扇位置了,值得一提的是,安装标准的3风扇360冷排时,HDD挂架保留一个,若冷排长度超过400mmHDD的挂架需全部移除。 ▲底部同样支持360的冷排,一般的28mm标准冷排厚度,这样就能将RGB的风扇完全的展示出来,同时显卡安装位置靠近下方的进风口,有助于显卡风扇的散热,延长显卡寿命。 ▲显卡位置有3个垂直的PCI-E的插槽,支持显卡垂直摆放,需自备90度转接线,有RGB的显卡垂直摆放就很炫酷了,又能增加显卡的散热速度。 ▲显卡位官方配备了2段式的全金属显卡支架,上面带有Antec的Logo,通过两个免工具的螺丝固定,有效的支撑显卡,保护主板、显卡不易弯曲。 ▲机箱的主板安装位,空间非常宽裕,可以支持最大EATX的主板型号,出厂时预装了ATX规格的螺丝柱,但是并未配备螺丝柱套头,不同主板规格需自己想办法移动螺丝柱。主板供电电源位非常宽裕,即使主板安装完了,供电插头也很容易的就插进去。SATA、主板、显卡走线位置的空间也富足。 ▲机箱背板的背面,机箱背板有坡度的梯形结构,预留了相对充足的走线空间,电源位到主板、显卡、距离非常短,甚至可以从电源的底部直接连到主板。 ▲背板的右下角设置了2个2.5英寸硬盘挂架,可挂载2块SSD硬盘,同样使用了免工具不松脱螺丝。 ▲机箱的数据线非常简洁,有开机重启线1组,USB3.0插头1个,SATA供电线。其中SATA供电线是给USB口隐藏的白色灯光使用,可接可不接。如果多一个Type-C(USB3.1)的接口就完美了。 ▲侧面玻璃厚度约3.6mm。 ▲背面钢板厚度约1.5mm。 ▲主板背板厚度约1.2mm。 ▲机箱边框厚度3.9mm。 ▲下边框厚度0.9mm机箱质量过硬,各个地方用材考究,搬运无变形、异响,属于中上水平。 安钛克(Antec) 冰钻P120 电脑机箱水冷 中塔钢化玻璃 支持E-ATX主板/下置显卡/双360冷排 电竞游戏机箱 京东:¥599 去看看 三、电源 楼主用的是技嘉RTX 2080 SUPER,楼主对电源要求比较高,电源的稳定性、输出驱动能力,是否通过80plus认证,都很重要,因为如果电源散热不过关,机箱这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对电源的散热、稳定性也是也有很大要求。如果电源的质量不过关,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楼主之前用的一块电源就经常的无辜宕机、蓝屏。 国内知名硬件品牌安钛克针对电竞游戏玩家推出了HCG系列,我用到的这款HCG750全模组电源是一款用料相当厚道的型号,额定功率达到了750W,采用全模组设计,100%日系电容,10年换新,并且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这就意味着电源的效率很高。这款电源机身体积也比较小巧,如果针对小机箱也能有很好的安装兼容性。 ▲暗黑色的包装盒设计,暗示该款电源是针对游戏主机设计。 ▲电源本体跟线材均有无纺布包装包裹。 ▲HCG750全模组电源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电源转换效率可以说是比较顶级的了,也意味着发热更低更静音,稳定性更好。 ▲独立电源开关和Hybrid Mode切换按钮,开启此按钮功能时风扇在低负载时可以停转以提供更好的静音表现,关闭功能则恢复到温控风扇转速的状态。 ▲模组化接口。提供了双8接口CPU供电设计和4X8pin的PCIE接口,规模堪称豪华。 ▲随机配备了魔术扎带及普通的黑色扎带,非常的贴心。 ▲线材数量及长度管够,中塔机箱背板走线完全没问题,主要线材采用了蛇皮网包裹。 安钛克(Antec)HCG750金牌全模/10年换新/全日系电容台式机电脑主机机箱电源750W(14cm短机身/智能温控) 京东:¥769 去看看 四、散热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是分体式水冷散热器的缩小版,一般由风扇、冷排、水泵、水冷头、水管以及水冷液组成,水因为其物理属性,导热性并不比金属好,但是,流动的水却有极好的导热性,也就是说,水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与其中散热液流速成正比,制冷液的流速又与制冷系统水泵功率相关。所以说冷排越大散热性能越好。其实水冷排是水冷系统中散热性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好的冷排水冷液不能很好地将温度带走,就会一直循环,会造成温度的持续升高。楼主本次采用的是安钛克家的海王星360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包装采用纸盒包装,同样也是暗黑色的外观设计。 ▲主要配件有一体式水冷排及一体式幻彩水冷头,3个ARGB幻彩风扇,5套CPU架适应各种主板CPU(包括TR4),灯光及风扇控制器,说明书及一些长短不一的螺丝。 ▲水冷头为一体式的金属顶盖,中间LOGO为镂空设计,设计的非常巧妙,顶盖下面就是ARGB的发光板,支持1680万色调教,与主板能神光同步。 ▲采用全铜的CPU接触底座,并涂好了硅脂,直接往CPU上盖就完事了。0.88mm的超薄底板厚度。内置了高流量水泵,流水通过0.88mm厚度的鳍片,能快速的带走温度。 ▲冷排的规格为409*121*27mm,正儿八经的360冷排,该款27mm的厚度属于薄排。40mm及以下厚度的一般称为薄排,40mm以上厚度的称为厚排。材质方面采用的是铝制。 ▲冷排最重要的就是水道设计,水道的好与坏直接能体现在温度控制上。该款水道壁厚0.28mm,水道的宽度在1.55mm,能让水流通过更为顺畅,通过风扇快速吹走热量。 ▲水管方面内部采用了PTFE材质的水管,具有抗腐蚀抗老化的作用。外部有包网设计,装机过程更好的保护水管,不让尖锐的金属片直接刮伤水管,避免了产生漏液的可能。 ▲水排侧面有安钛克的金属拉丝LOGO,彰显气质。 ▲风扇采用的是Argb幻彩风扇,插上主板能与主板联动。四个角螺丝孔都有橡胶垫,防止震动带来的噪音。 ▲安装好的效果,整体熏黑的外观、透明的风扇,安钛克360的冷排果然是非常霸气! 安钛克(Antec)海王星240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超薄冷头 智能温控风扇 机箱显卡CPU散热 京东:¥599 去看看 五、风扇 ▲机箱散热风扇采用的是安钛克家的三联包,其中光棱5V三针ARGB12cm双面光环风扇3个+灯条2个+1个控制器,支持与主板的神光同步。 ▲另外赠送了2条ARGB灯条,贴在机箱里面,为手办打上灯光。 六、主板 ▲主板采用的是败家之眼ROG STRIX Z390-E GAMING,作为主打电竞方向的主力产品,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有着不错的配置。 ▲作为华硕旗下的面向电竞市场的主力产品,光污染玩家最在意的就是I/O装甲面板上的巨大“败家之眼”,这块板上最为炫目的的地方,很多玩家为其买单。灯光系统支持华硕自家的Aura神光同步。通过内置的AURA软件可以实现对主板、显卡等支持AURA设备的灯效进行调节同步。 ▲作为一块ATX主板,ROG STRIX Z390-E GAMING有着丰富的配置,秉承ROG Strix系列优良的做工,熏黑的外观设计,板身虽然没有采用全装甲覆盖,但对显卡插槽进行了金属装甲处理,有着更高的耐用性及稳定性。 ▲ROG STRIX Z390-E GAMING主板的外包装采用了ROG Strix系列家族化的设计理念,彩色的“败家之眼”及家族图腾突出了这一系列的产品的血统。 ▲ROG Strix Z390-E GAMING主板的CPU接口采用LGA1151接口,在全面支持第九代酷睿处理器的同时向下兼容第八代酷睿处理器。 ▲ROG Strix Z390-E GAMING配备有三个PCIe插槽,上面两个插槽采用了金属装甲加固处理,支持X16模式,可有效承担显卡所带来的沉重压力,防止主板因显卡过重而损坏。 ▲内场插槽,最高可支持4266MHz内存频率,最多可支持64GB DDR4内存容量。 ▲9相供电, 金属拉丝表面处理的散热装甲覆盖了全部的电感元件,并配有风扇支架及1个小风扇,有效的提升了散热性能。 ▲PCH装甲下面压的是Z390芯片组。 ▲2个M.2接口上的散热同样采用拉丝工艺全金属材质,双色拼贴工艺,并配有散热贴。 ▲右侧配备有6个 SATA 3.0接口,玩家可以通过这些接口连接高速大容量硬盘,拓展主机存储空间。 ▲ROG Strix Z390-E GAMING配备有一体化I/O面板,省去了费力的安装挡板的过程。在接口方面,保留了PS2接口,有着多达6个USB接口,其中包含一个全速率USB Type-C接口以及三个USB3.1 Gen2接口。视频接口方面,Z390-E配备有一个HDMI接口以及一个DP接口。音频接口部分,除了常规的3.5mm接口外,还配备有光纤输出接口。网卡接口,配备了一块Intel I219-V千兆网卡,提供高速网络的同时支持ROG GameFirst游戏低延迟技术以及LANGuard网络安全防护。另配备了外界WIFI网卡接送器。 ▲声卡方面,搭载了最新的SupremeFX独立声卡模块,在同类主板中属于最强音频配置,支持8声道、120dB信噪比输出,型号为S1220A,113dB信噪比的输入以及第三代Sonic Radar III 声波雷达,吃鸡更给力! 玩家国度(ROG)STRIX Z390-E GAMING 主板 支持CPU 9600K/9700K/9900K(Intel Z390/LGA 1151) 京东:¥2149 去看看 七、显卡 ▲显卡技嘉(GIGABYTE)GeForce RTX 2080 SUPER GAMING OC 8G 256bit GDDR6 技嘉(GIGABYTE)GeForce RTX 2080 SUPER GAMING OC 8G 256bit GDDR6 吃鸡电竞游戏显卡 京东:¥5999 去看看 八、硬盘 ▲主硬盘采用的是三星 SSD 970 EVO Plus 250GB,可能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快的M.2接口,支持NVMe协议,可以提供惊人的3500MB/s读取及2500MB/s的写入速度,并有TurboWrite技术加持,比前一代高出32%。 三星(SAMSUNG)250G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970 EVO Plus(MZ-V7S250B) 京东:¥519 去看看 ▲M.2另外一个接口接的是前几天刚从神价推荐败入的金士顿(Kingston) 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A2000系列。打完折用完券778.49元包邮。赠送金士顿定制Tt散热片,读速高达2200MB/S,写入速度2000MB/s金士顿NVMe的又一力作。略逊于三星 SSD 970 EVO Plus,但是作为游戏盘完全够用,778元1TB的售价,要啥自行车。 金士顿(Kingston) 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A2000系列 京东:¥799 去看看 ▲希捷(Seagate)3TB 256MB 5400RPM机械硬盘,平常作为下载电影仓库使用。 希捷(Seagate)3TB 256MB 5400RPM 台式机机械硬盘 SATA接口 希捷酷鱼BarraCuda系列(ST3000DM007) 京东:¥499 去看看 九、外设 ▲ROG Strix影刃2外壳包装一贯的ROG风格设计,总重约为113.5克 ▲ROG Strix影刃2采用了左右对称半透明上盖设计,哑光表面与类肤材质设计起到一定的防滑效果。手感舒适轻盈,适合抓握。跑车前车灯、滚轮、LOGO三区RGB灯效果,能与ROG主板联动。 ▲简易易于拆解式设计,旋下背后4克螺丝,轻松打开。 ▲可插拔式微动设计,换微动非常友好!蓝点微动型号是D2FC-F-K(50M),按键寿命达到了5000万次,光学传感器采用的是PAW3327DB,最高可达6200dpi,支持 220ips速度下的追踪。总体来说,非常适合我这不大不小的手形,用上这款鼠标,游戏工作中基本没有误操作的情况发生。 ▲主路由:华硕 ROG GT-AC2900双频游戏路由 ▲副路由:华硕TUF GAMING AX3000 Wi-Fi6 博通三核 全千兆电竞游戏路由器 不做过多介绍,可以看以往我写过的文章。 十、装机 ▲装上9700kCPU,插上美商海盗船 DDR4 3000MHz,主板接口都有防呆口,注意别乱来。 ▲安装2个M.2接口SSD硬盘。 ▲安装电源时,先将电源位置的挡板安装上,把多余的线材隐藏在电源仓内。 ▲安钛克短款电源给电源仓留下了更多的藏线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进口风口位置朝下。 ▲主板背板空间非常充裕,CPU装好之后,轻松放入机箱。将主板小心翼翼装入主机内,将各供电接口先接好,再装CPU水冷套件。 ▲安装上安钛克水冷头。 ▲机箱底部水冷排安装需先把底座拆卸掉,共有八颗螺丝。 ▲低部的进风也使用了3个安钛克光棱120ARGB,此处风扇采用进风设计,跟冷排风处的三个风扇灯光串联起来。插入主板上5V3针ARGB。为了减小主板的供电压力,7把风扇的所有供电都直接接电源集线盒。 ▲装入安钛克360冷排,背部空间也较为充裕,该款冷排为27mm的厚度属于薄排,由于高度较高,需把硬盘位全部拆除。 ▲冷排背部 ▲安装显卡及电源线。 ▲安装SSD硬盘,机箱背部SSD硬盘架采用免螺丝设计,拆卸方便。楼主装了1个480G七彩虹固态硬盘。 ▲安装完成 ▲灯带背面配有3M胶,撕下就可以贴到机箱内侧上,用于手办展示的灯光。 ▲硬件部分安装完毕,整体黑白灰配色,简介干练。 ▲机箱自带的魔术扎带很好用,质量不错,可以重复利用。 ▲背面理线,由于风扇线比较多,背面理线空间比较局促。 ▲总算所有硬件全部安装到位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装上钢化玻璃侧板,撕掉玻璃上的保护膜。 ▲开机一次点亮,看最终效果。 ▲关上侧面钢化玻璃面板,展示效果。 ▲手办高度34cm。 ▲背部展示 ▲细节展示,做工非常不错,某多购入,性价比很高。 ▲上手办,悟空的手办高度为34cm,可以很轻松放进机箱且高度还有一定空间。如果愿意可以放下更大的手办,简直是手办展示神器。 ▼放上手办开机效果 ▲侧面竖着灯条完美照亮手办 ▼放上电脑桌,显示器为ROGpg278q,多年前购入。 十一、测试 温度测试 ▲室温27度。 ▲待机情况下,机箱内温度30.2度。超大进风与排风,温度控制的不错。 ▲玩了1个小时的游戏后机箱内温度达到了51.4度 鲁大师测试 ▲娱乐大师压力测试,可以看到最高温度在50度左右,冷排温度算是控制的非常不错。 furmark 甜甜圈测试 ▲甜甜圈烤机温度GPU温度在68度左右。 ▲噪音测试,实测50.2分贝,由于摆上大手办的原因,影响了风道,因而产生了一定的风噪。接下来会吧机箱摆远一点。 3D MARK 进阶版本跑分 ▲3D MARK 进阶版本基准测试分数10771,Time Spy 是一个 DirectX 12 基准测试,支持原生新的 API 功能,如非同步计算,显式多显卡适配器技术和多线程。Time Spy 显卡测试使用 2560 × 1440 渲染分辨率。 其中显卡分数11488,平均帧数72.76FPS,CPU分数7958。 ▲3D MARK 进阶版本Time Spy 压力测试20次循环,99.3%通过,非常不错的成绩了。高的分数意味着电脑的性能是稳定的和能持续地承受此测试负载。要通过测试,您系统的帧率稳定度必须至少为 97%,并且必须完成所有循环。 平均帧数72.40FPS,GPU温度67度,GPU负载率98%。CPU最高54度。得益于冷排、机箱风道、电源的出色表现,各方面成绩都表现的很好。 《古墓丽影·暗影》跑分 ▲DIRECTX 12,2560X1440分辨率,开启NVIDIA RTX DLSS,显示器刷新率144Hz,并开启垂直同步。 ▲《古墓丽影·暗影》开启显卡光追效果,进行性能测试,特效全开,平均帧率达到了111,性能强悍。 《荒野大镖客2》跑分 《荒野大镖客2》实测最低FPS52,最高FPS85.9,平均FPS66.3,成绩表现优秀。 十二、最后总结 本文中使用的机箱为安钛克P120冰钻,外观设计简洁大气,细节功能非常人性化,做工非常出色,可拆卸硬盘架、防尘网、显卡支架,方便快捷安装。无开孔双全景钢化玻璃,带来无与伦比的视野,向小伙伴展示你的硬件、手办、RGB灯效,足可以满足你的虚荣心。精妙的空间设计,让你发挥你的个性DIY装机体验。搭配安钛克家的海王星360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及安钛克家的机箱散热风扇三联包,带来了优秀的散热效果,与ROG Z390E主板的神光同步,凸显个性。喜欢把大手办塞进机箱,这整套配置是不错的选择。比较遗憾的是机箱本身没有配备RGB控制盒,风扇电源集线盒,需自行购买。 至此,围绕着机箱塞进大手办,畅玩2K游戏的装机作业基本完成,个性 DIY装机没有最优解,如果喜欢把手办放进机箱的同学可以参考,我在618推荐的装机配件中不一定是非常适合你的,通过本次618装机的分享,为装机爱好者提供一些建议及装机过程的思路。希望能够对各位618的选购装机有一定的帮助。 <更多>

数码可爱多 晒物 2020-06-17 11:51

现如今,电脑已经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尤其是对于一些热爱游戏的玩家来说,一台性能良好的电脑能够带来更为畅快刺激的游戏体验。所以如何选择合适的主机也就成为了不少玩家需要审慎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也拥有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一个是以老司机自居的DIY党,一个则是基数众多的普通玩家。 DIY党认为,要装一台合适自己的机子就要自己亲自遴选各种配件,从平台的搭建、品牌的选择、机箱电源的搭配等都要由自己动手,这样才能用的放心。而普通玩家则觉得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摸索复杂的装机过程,不是长期关注此道的人也很难分辨哪些配置哪些品牌更为合适,倒不如直接从一些知名的电脑品牌中购买一台整机来得更为方便可靠。由于这些分歧的存在,DIY玩家总是拥有一些优越感,看不起购买整机的玩家。并且还喜欢以其丰富的装机知识,挑剔的玩机眼光对购买整机的朋友进行善意的劝退。那么,整机是不是就真的像老司机们说的那般不堪呢?其实未必,接下来我们会对目前卖的比较火热的一款中端主机进行测试,不求认可,但求解惑。 宁美-魂-GI6 II新战骁是由品牌厂商宁美推出的爆款产品,在电商平台上销量极佳,有着为数众多的支持者,因此在主机市场中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之一,以其作为参考还是足够中肯的。 事实上笔者一直觉得,大家购买电脑以性能合适、质量可靠和价格适中的标准为佳,而不是去一味加钱堆料,“三千预算进卡吧,加钱加到九万八”是调侃,也是某种程度的误区。相信这也是大部分玩家的心声。为此,我们可以看一下宁美-魂GI6 II的配置情况。 按照惯例,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该款电脑的外观。正面采用了黑白配色和跑车型的流线设计元素,风格简约飘逸。 正侧面是透明的亚克力板,可以清晰看到里面的配件分布,适合喜欢RGB灯效的用户,为了方便就先拆掉了。里面有3个风扇槽位,偷了个懒,还没有装风扇。因为是背部走线,加上还将线材进行了捆绑,整体看起来比较干净整齐。 接下来看一下具体的配置。 CPU方面,宁美-魂-GI6 II采用了时下较为热门的中高端处理器i7 9700,基于14nm++制程工艺的Coffee Lake架构设计,原生8核8线程,默认主频3.0Ghz,最大睿频4.7Ghz,拥有12MB三级缓存,内存支持DDR4-2666频率,热设计功耗65W。 核心性能自不必多说,可以完美运行目前所有的网游和3A大作,应付日常的办公和影音娱乐更是不在话下。而多线程的设计,则增强了多任务处理的能力,现在很多老哥都习惯多开应用和游戏,有的还搞起了直播,这个还是非常适合的。并且其渲染能力也会有响应的提升,特别是在一些3D设计软件和视频的渲染任务中,整体速度要快上不少,能提高工作效率,玩B站、抖音小视频的或者本身就是设计师的朋友应该更喜欢。 显卡用的是中端甜品级的GTX1660,拥有6GB的显存,核心频率也来到了1530MHz。运行目前的主流游戏是足够的,毕竟大部分玩家对于游戏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很多人玩得比较多的不过是LOL、DATA2之类的MOBA类游戏或者绝地求生、CS之类的FPS类游戏,这一点GTX1660可以完美胜任。事实上根据Steam上的统计,大家使用最多的显卡仍然是服役近5年的老将GTX1060,作为升级版的GTX1660再战三五年估计也不成问题。 主板配的是华硕的B365M-PIXIU,虽说是厂家特供版,但是对性能的影响不大,该主板配备 LED 灯效,支持DDR4 2666MHz内存,支持 M.2、HDMI、SATA 6Gbps 和 USB 3.1 Gen 1 接口。在我看来这依然是合适大众玩家使用的,况且一般购买此类整机的用户其实并不会去使用超频和一些拓展功能,即使给他一块X570之类的大板,基本上也是浪费,反而是这些小板既实用又有性价比。 另外这款宁美-魂-GI6 II新战骁还配置了单条16GB的DDR4 2666的内存条,通过AID A64的检测,表现还是很正常的。不过我更希望是两条8GB双通道的组合,毕竟16GB已经足够用了,再加一条的必要性不是很大。 然后是固态硬盘的测试,在接近满盘的状态下,首先使用AS SSD进行测试,可以看到,宁美-魂-GI6 II配置了容量256GB的金泰克P500固态硬盘,读取速度达到1405MB/s,写入速度为986MB/s,算是入门级的M.2固态产品,表现中规中矩。 不过这个速度的固态硬盘,已经能够明显提升电脑的开机速度和游戏的载入速度。当然说实话这个容量有点小了,用来做系统盘装常用的小型端游比如LOL之类的还行,一旦涉及到像Warframe这种膨胀级别的端游就吃不消了,想要多装几个大型单机游戏,建议还是另外加个机械盘或者固态盘都可以,我自己就加了一个1T的盘先凑合用着——说起来最近固态硬盘狂跌,适合抄底(狗头)。 用CrystalDiskMark进行测试的结果也相差不大,表现都尚可,是足够我们使用的。虽然没有仔细查看过这个固态硬盘的颗粒主控之类的信息,但是以前也没有听过宁美的固态硬盘出现问题的,想来这次也一样可靠,可以放心用着。 电源方面用的是400W的主动式电源,不算特别好的产品,好在接口足够多,日常使用也是没有压力的,如果后续想进行升级,可以更换功率更高的电源。 接下来看一下宁美-魂GI6 II的跑分情况,鲁大师应该是大家最常用的跑分软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款产品的整体跑分来到了314265,CPU得分112650,显卡得分165132。单显卡得分就比一些整机的总分还高,总体表现还可以,超过了91%的吃鸡玩家。 更为专业的3DMarK,正常情况下基于DX11的理论性能测试,综合分6122分,图形分6329分。而战未来的DX12项目,综合分5342分,图形分5275分,表现相当给力,完全能满足我的要求,甚至还略有超出。 当然,真正的实力到底如何我们还是来看一下在游戏中的实际表现,也是咱们普通玩家比价关心的项目。 首先看一下在多款主流网游中的表现,比较热门的网游绝地求生,作为目前最受欢迎的FPS类游戏之一,玩家众多,游戏本身对电脑的配置也有一定的要求,而用新战骁运行该游戏,在基本全超高设置的情况下,帧率也能保持在8、90帧左右,流畅运行是毫无压力的,也符合1660的正常表现。不过比我预计的要低一些,可能是因为我用了4K屏幕改1080P的原因, 适配上不大好,如果是原装1080P屏幕,帧率表现应该还要更高一些。目前这样已经能够在飞机上就能看到下面的房子和起伏的海浪,光影效果和材质纹理的表现也比较好,沉浸感很强。 《战地5》也是类似比较吃配置的FPS游戏,画面精美,玩法丰富,很是受玩家的欢迎。而在这样一款游戏中,在自动最佳保真的情况下,新战骁也可以稳定在60帧左右,不过这也是因为我的屏幕最高只支持60Hz的原因,不然应该会更高。 接下来是MOBA类的游戏《dota2》和《英雄联盟》,很多人觉得这类游戏对配置的要求不高,但其实玩多了还是会感觉到有一些差别的,特别是长时间运行的时候,配置低了,能感到技能画面会有一些延迟,需要重新启动游戏才能恢复正常。而i7 9700+1660这种配置,这类情况基本就不会出现了,玩LOL技能和画面非常流畅,对线基本稳定在140帧以上,即使是在激烈的团战里也能保持在120帧以上的运行。Dota2要低一点,但是也没有低于100帧的表现,可以说得上是上分利器了。 还有仙侠类的《剑侠情缘3》也是靠画面和玩法吃饭的,即使是在开启极致画质的情况下,新战骁也有着超过60帧的表现,飞舞的雪花都能看清楚,技能犀利,满满的江湖风味。当然,因为剑三锁67帧,所以除非解锁,否则也就保持在这个水平。不过我特意试了下2K和4K分辨率下的表现,2K不开特别高的画质基本还能保持流畅运行,4K中画质以上就开始出现卡顿了,极致画质基本就不能玩了。说实话我都没想得到这款号称世纪佳缘的江湖情缘网游居然这么吃配置,平时听得比较多的还是众多绿意盎然的八卦,想想还挺刺激。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对不少经典的大作进行了测试,包括《刺客信条:奥德赛》、《远哭5》等。奥德赛应该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同样也对不同画质进行了测试,极高画质情况下新战骁只有30多帧的表现,要想上到60帧左右只能开中画质和高画质。不过不得不说一句,奥德赛的优化还是很好的,即使是30多帧的表现,但是玩起来并不会觉得卡顿。而且这种单机游戏,对我来说只要不影响通关,还能看看风景就可以了。 远哭直接用了自带的性能测试项目,最低帧数64,最高帧数96,平均帧数能有个81左右,表现算是比较不错了,高特效畅玩是没有问题的。 总结:宁美-魂-GI6 II新战骁作为宁美精心打造的热门产品之一,在性能把握和配置组合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既能畅玩目前的主流游戏,同时也留有一定的升级空间,以便玩家未来可以自行DIY,能够很好的适应主流游戏和3A经典大作的运行和迭代。虽然该款主机未必能符合所有玩家的需求,但性能和灵活度还是挺好的,加上其性价比在同类产品中也算比较高,如果玩家自己按照同类配置去自己装配,其实反而会更贵一些,因此对于比较茫然,不知该用什么主机的朋友或者刚好满足需求的朋友倒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总体而言,电商主机产品并没有像DIY老司机们说的那么不堪,反而在性价比和实用性上有一定优势,至少在我个人的使用过程中,体验感还不错,游戏画面基本上都很顺滑,整体比较满意的。 <更多>

提灯见众生 经验 2020-06-04 11:50

在你过往的印象中对品牌台式机是怎么的看法? 扩展升级空间小?性价比低? 2020年了,这些情况是否有所改变? 是时候改变对品牌台式机的看法了吗? 雷神911黑武士三代电竞主机或许能给你答案! ————图文版———— 今天我们上手体验的是一款品牌台式主机——雷神911黑武士三代,在具体聊这款主机之前,我想先跟大家探讨一个话题,就是大家对品牌整机是怎样一个看法,作为一个接触数码领域较早的老数码爱好者来说,很早很早时间起我对品牌机就有一个刻板的印象,就是它们的兼容性较DIY组装机要差很多,因为它们采用的很多硬件并不是市售的标准产品,像机箱、电源、主板等等都是OME定制的产品,这就造成用户可后续扩展升级空间很小,甚至无法升级,而且性价比也往往比较低。但是近几年我们也能发现,很多品牌台式主机尤其是游戏型主机的价格慢慢到了一个合理的水平,而且部分产品也开始采用一些标准的品牌DIY 硬件,这台雷神911黑武士三代电竞主机就是这一类产品。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看一下这台主机的基本配置。intel十代酷睿i7-10700K处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2060显卡,Z490主板,16G DDR4 3200双通道内存,512G PCIE SSD+2T HDD的硬盘系统,预装了正版Windows 10家庭版。当然这仅是我上手的这台主机的配置,雷神911黑武士三代的配置版本还是比较丰富,处理器可选i5-10400 /i7-10700或i7-10700K,显卡可选配GTX 1060 SUPER一直到RTX 2080Ti。 外观方面,这是一款侧透中塔机箱,外形尺寸长约510mm,宽约210mm,高约515mm,除前部、顶部面板以及底座为工程塑料外,整体骨架材质还是镀锌钢板,侧透面板为钢化玻璃。 细节方面,雷神做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产品ID设计,正面和顶部面板四周贯穿了一条淡蓝色的环形灯带,前部面板采用了独特的分子中网结构,在镂刻的网格阵列下是细密的通风孔,上方LOGO灯同时也是电源开关按键。顶部面板接口后方,雷神还为这款机箱配置了一个Qi无线充电面板,可以直接为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鼠标、耳机等设备充电。机箱顶部偏后方的位置是一个隐藏式的提手,除了方便搬运机箱外,开启这个面板也有助于整机散热。 接口方面,机箱背部主板带有的接口有鼠键PS /2接口、2个USB2.0接口,1个USB3.2 GEN2的TYPE-C接口和TYPE-A接口、2个USB3.2 GEN1接口、RJ45网线接口以及3个3.5mm音频插孔。由于这款主机安装的无线网卡采用了内置天线,所以预留的两个天线孔就空置。 视频接口方面,显卡上带有一个DVI接口、一个DP接口以及一个HDMI接口。机箱顶部接口配置有2个USB3.2 GEN1接口,1个USB2.0接口,3.5mm耳机和麦克风接口以及1个USB3.2 GEN1的TYPE-C接口,在最旁边还有一个三角形的按键,这个并非重启键,而是一键超频键,我们知道i7-10700K是支持超频的,按下这个按键即可一键超频。 这款机箱采用免工具易拆卸结构,打开侧板可以看到,电源、显卡、CPU采用了分区散热设计,减少热量相互影响,保障散热效率,除了已经预装好的水冷风扇外,顶部和后部也支持加装风扇。 打开另一侧的侧板,可以就看到,其背线空间也是相对充裕的,方便走线理线,同时还留有两个2.5英寸硬盘架,下方电源仓后部则是两个3.5英寸硬盘位。 基本上来说这就是一个有着雷神独特ID设计的标准中塔机箱,扩展空间还是比较足的,不会对我们后续的升级或者加装硬件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内部硬件的配置方面,首先为i7-10700K提供散热的是雷神自家的240一体式水冷,两根8G 3200Mhz内存也是雷神自家产品“魔人记忆“RGB马甲条,内存颗粒采用的是三星颗粒。这个一体式水冷和RGB内存条也是单独对外售卖的。 显卡采用的是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2060 Ultra,固态硬盘为为金泰克MG930K,这款产品不是市售产品,应该是专供OME厂商的,具体的性能我们后面再测试。无线网卡安装的是intel的AX201,支持最新的Wifi 6,网卡天线通过引线隐藏在了前面板内部。 2T容量的机械硬盘来自希捷酷鱼,600W电源来自长城,应该也是一款专供OME厂商的产品,转换效率应该是铜牌。 主板采用的是华擎入门级Z490幻影电竞PG4,ATX版型,有4条DDR4内存插槽,最大支持128GB容量,PCIE插槽方面,一共有2个PCIe 3.0 x16 插槽和3个PCIe 3.0 x1插槽。另外主板提供有一个M.2固态硬盘接口和一个M.2网卡接口,SATA硬盘接口总共有6个。 所以可以看到,就像刚开始我们提到的,它采用的硬件基本都是标准的DIY件,也就是说后续如果我们想更换、加装、扩展、升级硬件基本没什么障碍,随便折腾。 性能方面,先来看处理器,最新的十代酷睿桌面处理器i7-10700K,隶属于14nm工艺的Comet Lake-S平台,8核16线程,基础频率3.8GHz,最高睿频5.1GHz,16MB缓存,TDP功耗125W,单从参数上看,已经远超上代i7-9700K,和上代i9-9900K大体相同甚至更高。 通过CINEBENCH R15的跑分可以看出,其多核跑分和单核跑分分别为2034分和212分,CINEBENCH R20的多核跑分和单核跑分分别为4898分和512分。相较于上代8核8线程的i7-9700K,多核性能不出意料的提升非常大,达到了30%以上,而且也略微超过了上代i9-9900K。 另外我们知道i7-10700K支持超频,雷神911黑武士三代也设置了一个一键超频按键,通过超频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超频前全核睿频最高能到4.7Ghz,超频后是4.8Ghz,CINEBENCH R15和CINEBENCH R20跑分也都有所提高。当然这个一键超频按键最主要的是为一些新手朋友所准备的,它的这个超频是相对适中的一个幅度,真正想玩超频的还是要通过BIOS,Intel XTU等工具一点点去尝试。 再来看显卡,RTX2060相信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参数方面我就不再啰嗦了,七彩虹的这款RTX 2060 Ultra显卡也设置了一个一键超频按钮,打开后频率上会有一个小幅提升,3DMARK的各项跑分我也为列出来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基本就是RTX2060的正常分。 实际游戏体验方面,先来看几款3A单机的表现,《孤岛惊魂:新曙光》1080P预设最高画质平均99FPS,《刺客信条:奥德赛》1080P预设最画质平均59FPS,《古墓丽影:暗影》1080P预设最高画质平均100FPS,相同画质下光追开到高,打开DLSS,平均63FPS。《地铁:离去》1080P Ultra画质平均58FPS,相同画质下光追开到High,打开DLSS,平均54FPS。再来看两款相对热门的吃鸡类游戏,《PUBG》单排艾伦格地图,1080P预设最高画质平均125FPS,《使命召唤16:战区》1080P预设最高画质平均115FPS。 简单来说这样的配置对于游戏而言可以说通吃了,1080P分辨率下基本没有压力,很多大型游戏即使在2K分辨率下,也能达到60FPS以上流畅的效果了。另外作为一款RTX系列光追显卡,虽然只是入门级光追,但是在一些支持光追效果的游戏中,也能体验其带来的更好的画面质感了。 再来看其它性能硬件,512G固态走的是PCIE3.0*4通道,NVME协议,经测读写速度分别为2078MB/s 和1685 MB/s,这个读写速度相对一般。两根8G 3200MHz的内存性能表现大家可以参考这张AIDA64的测试结果图,默认的情况下,内存是运行在2666MHz频率下的,想要跑到3200Mhz,需要在BIOS中设置一下。 散热和功耗方面,我们进行测试时的环境温度为27.5℃,首先待机时核心温度为CPU 32℃,GPU 33℃,整机功耗60W左右。为了测试它的极限,我打开了一键超频按键,然后进行AIDA64和FURMAK双烤测试,测试中能发现,CPU瞬间峰值功耗能到达220W,频率4.8GHz,GPU功耗160W左右,整机功耗瞬间峰值能到550W左右。然后CPU频率和功耗会逐渐下降,烤机半小时后,CPU基本稳定在3.8GHz,偶尔会波动到4.1GHz,功耗在100W~125W之间波动,温度73℃,GPU功耗一直稳定在160W左右,频率1860MHz,温度81℃,此时整机功耗在300多瓦到400瓦左右上下波动。 从测试结果来看这台主机的温度表现还是不错的,600W的电源也是够用的,当然以上的测试是在考验它的极限,正常使用中包括一些大型游戏中,基本不会有这种CPU、GPU双满载的情况,功耗也不会这么高,温度表现自然也比烤机时要更好。 最后总体来看这款雷神911黑武士三代电竞主机,就像刚开始我们提到的,虽然它是一台品牌整机,但是其实和DIY主机没太大区别,采用的基本都是标准DIY硬件,扩展空间充分,不影响后续的升级加装硬件,另外售后方面提供的是一年整机保修和三年主要硬件保修,并提供上门服务。价格方面,这款i7-10700K+RTX2060的版本日常标价是10017元,马上要到618了嘛,近期的促销到手价是9499元。当然我觉的普通用户也不一定非得选i7-10700K的版本,像i7-10700、i5-10400也是可以的,包括显卡也是,它的配置版本比较丰富,总之按需所选吧,其它版本的价格大家可以自行到各电商平台查询一下,我就不啰嗦了。 <更多>

科技方法派 晒物 2020-06-03 11:08

以前攒机时,捡破烂烙下的老毛病,始终没能改掉,看见CPU就想找块主板把它点亮。 话还要从一块退市的i3 3220说起,某天翻储藏室发现了角落里的一块i3 3220CPU,又记得抽屉里还有几条拆机的内存(相比于老猿的随手一翻一块3990X,抽屉里一抓一把皇家戟,我才是真正的家境贫寒),这点亮U的老毛病就又犯了。挑块主板:3代U算算都年过半百(10代已正式上市)了,价格跳水是必然的,而现存的能够支持3代CPU的主板,多数寿终正寝,在闲鱼逛了一招了,这H61/B75主板的价格真的是坚挺啊。由于H61与B75主板差距还是蛮大的,如果再买个M-ATX或者ATX主板,又显得我像个垃圾佬,所以准备选择一款MINI-itx主板,最后目标锁定在B75 mini -itx主板。转了一圈鱼市,乖乖,动辄300~500的价格,各种芝麻信用还让你捉摸不透,忽然发现某鱼链接下的一条评论,力阳主板秒天地,于是淘宝搜索了一下,果然符合我的口味,B75,mini itx, USB3.0接口,SATA3,千兆网卡,sata协议M.2,全新,200元,完全比闲鱼二手具有性价比啊,咨询店家竟然还有15天无理由运费险,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店家告诉5年保修,虽然我知道用不了多久它又会回到储藏室,但是心里听着爽啊,果断入手。选个机箱:不能再局限于侧透+钢化玻璃7便,于是X东转了一圈选了个性价比较好的——TT启航者A1。电源就随随便便买个500W吧,刚好499-50的活动,凑个单就TT BT500W吧,这价格算下来,对于一台全模组plus铜真不贵。 配置如下: CPU:I3 3220 主板:力阳B75 mini-itx 内存:联想拆机DDR3 1600 4G*2 硬盘:西数250G 机箱:TT 启航者A1 电源:TT BT500W 惯例开箱 别看选的是个mini-itx,但机箱就是要大才场面,支持M-ATX一般都会支持mini-itx主板。主要还是看重它的鸥翼式侧开门。 中塔机箱,不支持ATX主板,但超长显卡以及市面上大部分热管塔式散热器都是支持的。 45°角展示图,真是和商品的图片一模一样呢。 I/O接口部分,双USB2.0+单USB3.0组合,重启、开关机键一圆一方,也都有工艺上的优化。 机箱背面 机箱侧透板依旧是熟知的钢化玻璃材质,只不过从拆卸螺丝,整块取下玻璃变为了侧开式的玻璃门。 一旦涉及到门,铰链是少不了的,其实整块钢化玻璃的重量不算轻,如果想要保证体验,铰链的品质需要严格要求。 磁吸涉及的钢化玻璃门需要留门把手,利用前面板的进风孔内凹来形成门扣手,这个设计秒的啊。 一开一关,一闭一和,手感与质感都还是蛮不错的。 机箱内部依然保留了电源仓,的确可以让杂乱的线材隐匿起来,整个机箱的气质就会得到提升,但A1的电源仓设计还是考究的,把铭牌露出来,让奸商无处遁形,是不是大X牛或者X星一眼便知。 机箱附带的螺丝包及跳线,关于跳线作为一名老DIY玩家,还是有点想说的,真的是缺少一个集成统一的规范,机箱厂商可以联合主板厂商搞一搞,集中到一个插头上,装机岂不美滋滋。 机箱底部是四个大圆形脚垫,电源部位还有防尘网,无论疏密,在北方你就会知道它是真的抗事儿。 硬盘笼可以取下,方便集中安放硬盘,模块化的概念个人还是比较支持的。 易拆装的3.5英寸硬盘托架,少了一些质感,多了些实用。 2、电源 这电源包装真的是很创新,保护力度更强些,估计10楼摔下也没啥大问题,啥暴力快递都可一战。 收纳盒包装,电源型号BT500W,按照杂牌子电源的命名惯例,它应该是额定200~400W的电源。但是知名品牌就不会玩这花活,型号500W即额定功率500W。 模组线材分居左右,赠送几条理线扎带和4枚电源螺丝。 电源+12V输出492W,80PLUS铜牌认证,5年全国联保,靠谱。 模组接口分别用红色黑色区分开来,红色为显卡供电插口,电源上24pin母座对应的则是主板供电接口。 风扇下方与侧方的进出风道口与机箱的进风口设计极为相似,不愧是同一品牌,或许设计人员都是那一个呢。 电源是带开关的电源,小设计大方便,我为节能做贡献。 显卡文章开头没有介绍,当然也是来自X东,华擎的主板让我们大开眼界,华擎的显卡也让人刮目相看,虽然是2048SP,但是怎么说也是RX580,怎么说也是8G显存,800+的价格算是真香了。 极速幻影无人能敌,好口号 双风扇设计,也仅仅是双风扇设计,太多亮点没有。 背板标配,逼格上线。 显卡接口丰富,DP接口3个,高清接口1个,还有一个DVI接口。 显卡供电为6PIN,透过侧面可以看到散热器为铝散热片搭配热管,散热效率应该有不错表现。 算我孤陋寡闻,这个品牌,还真是第一次听说第一次用,相比于名声在外的华南寨板,力阳主板可能真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牛皮纸包装盒看起来就给人不俗的感觉,再看看口号,因游戏而生,为性能而出众,更是牛的不让招。两个二维码的营销位置很醒目,直截了当。但最下边那部分的酷睿i7,至强外加AMD的LOGO摆在那里是什么意思,你可是一块B75主板那,请不起美工也不要那么随意吧。 公司厂址是深圳,技术支持竟然是个手机号,公司的网址更奇葩的留下了淘宝店铺的地址,真的不要这样嘛~~~ 扫描二维码,别说网站还不错,还真的存在,本名为研微,旗下产品包含了中诚及力阳。 主板尺寸17*17,mini-itx版型。 4项供电设计,整块主板全是固态电容。 这USB3.0的接口感觉与大牌主板有些差距,少了防呆设计,这插机箱3.0跳线的时候可得要注意了。 这电感竟然焊接的歪扭七八,做工真的是有待改进。 Sata接口方面配置的是3.0*1+2.0*3,怎么说呢,一块3.0足够了,无论是做NAS还是办公平台,其实瓶颈还是源于网络。 力阳7系列可能就是B75系列吧,双内从插槽还是相当给力的。 让我惊奇的是B75主板上竟然出现了M.2接口,虽然它只能接驳SATA协议的M.2固态。 主板背面的做工看起来像是停滞在10年前的样子,虽然它可能是刚生产出来的全新主板。 主板接口真的太令人欣喜了,USB2.0 USB3.0 千兆网口 音频插孔,VGA+HDMI一应俱全。 Mini-itx主板的这种设计应该不会是通病,插入USB设备后,紧挨着的接口就无法插入U盘等外设。 内存条为某品牌机拆机的双通道DDR3 1600 4G*2 来个全家福,开始装机。 先将内存 主板 CPU散热器组合在一起。 然后就是3.5寸硬盘就位 装入M-ATX机箱,很不和谐,机箱内剩下了好多空间。 电源入仓 装机完毕 理线部分 先来看看BIOS,相比现在图形化BIOS,感觉这个蓝灰屏的BIOS忽然好亲切。 使用闪迪的CZ80 U盘,简单的测试下USB接口读写速度,前两张图片为主板接口USB2.0与USB3.0的表现,符合CZ80的标称读写速度,后两张测试图为机箱接口,也均与CZ80读写速度相符,证明机箱的USB3.0是真USB3.0,而主板的USB3.0跳线插针也不是假U3。实际考量一块主板是否为好主板,在我看来,其评价标准除了所有接口都符合标定外,其次就是耐久性和稳定性的表现了。人心还需日久见,主板更需要长时间使用来检验了,但就目前入手的综合价格来看,符合真香定律。 综合性能 鲁大师配置 鲁大师综合性能测试 国际象棋 甜甜圈显卡压力测试,满载最高84度,满载时的噪音是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单烧FPU,发现从仓库挑选的原装散热器不给力,核心1、2温度都逼近100,但CPU表面温度却停留在30,,可能是传感器有问题吧?3代U的功耗的确高,但价格是真香,用一个月就回本了。 折腾到此结束,当然这套配置就是瞎JB装,拼凑一台主机还是很简单的,目前这套配置暂时代替NAS来试水,等到大硬盘,mini机箱到了,就安排力阳换个家。 <更多>

我的核显能超频 晒物 2020-05-19 13:55

一、前言 好兄弟这两天跟我说,他大学的笔记本用到现在已经卡成gou,打团掉帧带不动,空有一身切后排的技术却被电脑拖累,经常被队友骂。于是就想换一台主机,由于家境贫寒只能来问我:“有没有预算3000元的电脑?打团不卡顿,还能偶尔玩下吃鸡?”我寻思了一下,既然是好朋友我定鼎力相助,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套配置。看官们一起来看下是否够香? 二、配件介绍 由于兄弟指定要Intel平台,配置清单如下:i3 9100F(CPU)+微星 B356M PLUS(主板)+海盗船 2666MHz 8G*2(内存)+金士顿A2000 250GB NVMe M.2(固态硬盘)+影驰1650 大将4G(显卡)+超频三 大白鲨 皓月版(散热器)+酷冷至尊 战剑Ⅱ 400W(电源)+积至 P6(机箱)  既然给了预算,首先确定CPU就是i3 9100F,4核心4线程,频率3.6-4.2GHz。在相比较i3 8100,删去了核显外还加入了睿频,适合想要独显和玩入门游戏的朋友,中低端攒机推荐。  主板选择微星 B365M PRO-VH,标准M-ATX版型,看中它的原因不仅是性价比,双通道内存、1个M.2插槽做系统盘、6个SATA接口接多个硬盘和充足的PCI-E插槽,足够日常的使用,好兄弟说他需要能多接一些硬盘放小电影。  i3-9100F功耗和发热量也不高,赶上有活动价,就入手了超频三 大白鲨 皓月版,风扇几乎没噪音还是不错的,当然Intel的原装散热器也是可以压得住。  内存是海盗船 复仇者LPX  DDR4 2666MHz 8G*2,购买时候疏漏i3-9100F最高只支持2400MHz,XMP后还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所以提醒大家购买内存时,提前考虑平台支持的内存频率(根据主板和CPU的瓶颈决定内存最高频率)。入手两条组成双通道,游戏过程更加分。  显卡是影驰1650 大将,灰银搭配的色调还蛮有工业金属的味道,低功耗且无需外接供电,配了一个DP、一个HDMI、一个DVI-D接口,核心频率1485MHz,Boost频率1725MHz,4G显存,显存频率8GHz,足够满足日常所需。  金士顿A2000 250GB NVMe M.2,NV协议+TLC闪存类型,实在是被QLC坑过才选择了A2000,读写速度和250G的系统盘容量也够用。附赠了散热马甲。  省啥不能省电源,酷冷至尊 战剑Ⅱ 400W,看中的是品牌和充足的功率,建议有多的预算上白牌、铜牌甚至金牌,升级硬件时不会亏。  三、装机过程 既然是老装(si)机了,而且这次的平台比较简单,就不再详讲装机的过程,po几张装机过程的图给大家看看。 上CPU!上内存!上SSD!上散热器!  上机箱!上显卡!点亮开机!  细节图看下内部构造,为了省点预算所以整了个颜值不怎么高的机箱,既然是放(chou)在(da)桌(you)底(xi)的,就不计较啦。  合上盖子,加个闲置的风扇装侧板可还行?就当装饰了,干净整洁。  四、性能测试 鲁大师跑分,总分23w,cpu接近6w,显卡12w,内存1w,硬盘4w,这个配置下有这个跑分感觉还行。  测试金士顿A2000 250GB NVMe M.2速写速度,CDM连续读写速度2039/1047 MB/s;AS SSD连续读写1466/998 MB/s,跟官方数据相差不多。  内存只能上2400,AIDA 64 内存测试海盗船内存读取速度33495MB/s,写入速度33793MB/s,复制速度29081MB/s,延迟66.1ns。  CPU-Z参数,不知为何读出来的是8100?以前也装过一次9100F,读出来的也是8100。顺带跑下分数,单处理器475.0分,多重处理器1782.3分。  3D Mark测试1650大奖,Fire Strike显卡得分9504分,Time Spy 显卡得分3535分,Fire Strike压力测试通过99.2%,与网上的测试数据对比相差不大,也就过了。  接下来是温度测试,AIDA 64 FPU模式下对CPU进行烤机,室温是25℃,i3 9100F温度在69℃左右,散热器转速1646 RPM。  Furmark烤显卡测试,1650大奖温度恒定在54℃,这是低功耗带来的低温表现。温度这一环节主机是不成问题的。  五、游戏测试 既然兄弟每天都会玩LOL,那就先实测下,测试的显示器是三星的1080p,将游戏画质调最高,分辨率设置1080p,团战过程也能保持120FPS的帧数。  几张GIF动图看下效果  英雄联盟其实不怎么吃CPU和显卡,所以在LOL最高画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应该再测下绝地求生。  画质调高画质,分辨率1080p,沙漠场地实测画面都能保持在60帧以上。  不过显卡会有时遇到瓶颈出现画面撕裂和些许卡顿,开启垂直同步后带来丝滑享受,1650大奖也已经尽力啦!  六、总结 1.颜值咱就不说了,这是一台纯以性价比+性能压榨颜值的主机,唯一可圈可点之处在于轻巧,好像才30斤左右,搬运十分方便,适合低调地放在桌子底下。 2.性能方面,从测试的数据和游戏看来,轻游戏、纯办公是几乎无压力的,文件传输、多程序运行、散热均可放心使用。 3.这样一台主机如果要升级,可能要把主板、CPU、显卡、电源进行升级。不过也没有什么必要,重要的是看本身的需求,主机在平时足够使用也无需再折腾。 那么这样的一套预算3000元的主机,是不是真正的性价比主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配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配置清单! <更多>

包会机 经验 2020-05-11 16:58

嘿嘿嘿嘿 我原先一直是ATX的爱好者,或者全塔那种机箱的爱好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科技的进步,我慢慢体会到itx小机箱的好处了,就是便携,特别是在测试移动网络的时候,超好用。 但是身为一个老司机,知道itx的主机要理线出色的话,就要用 SFX 类型的电源或者 SFX-L 类型,但是今天换一种玩法,挑战另外一种方式——ATX电源+小主机,我会采用市面上直接能买到的标准配件,直接使用,看看能否组成一台超迷你的小钢炮。 硬件的抉择 CPU 的抉择 ▲ 我手上有两块 CPU ,一块是 3600X ,另外一块是 3800X,把它们摆出来,你分得清谁是谁吗?,哈哈哈哈 R5 R7,当然分得出来。 ▲ 内置的 CPU 散热器也不一样,一个是普通的铝块散热器,另外一款 3800X ,就附赠 AMD 的幽灵散热器了。 ▲ 好难抉择啊,我想想。 ▲ 最后我根据 我要配 itx 跟 CPU 散热器的热功耗,决定就是 3600X 了,毕竟性能还行,功耗控制还行。 主板选好了 ▲ 华硕的 ROG X570-I GAMING 是华硕在 AMD 平台的 X570 itx主板,隶属于 ROG STRIX 系列,对,就是最贵的那个败家之眼系列。itx主板本身就比较贵,ROG 更是贵,不过现在京东购买还送个599的电源,可以认为是返利或者让利吧。 X570-I 这个外包装盒子也是非常的小,我们用新华字典加以比较,就可以估算出这个盒子的体积啦。 ▲ ROG X570-I 的主板本体超小,17*17cm 的面积,为了把 X570 的全部功能(包含PCH散热风扇)都塞进这个方寸之间,就要利用 PCB 子板 + 合理利用背部空间了(背部有一条M.2 NVMe SSD 2280接口)。 说真的,拿出 X570-I 的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拿出来的是一个艺术品,超精致,它可能是最贵的 X570 itx 主板,但是他一定是接口最多,类型最丰富的 X570 itx主板了。 ▲ 首先来看看 CPU 的供电区域吧,8+2 相的外接供电,沿用 ROG 家族超豪华的用料跟做工,同时为了辅助供电散热,把供电散热片延伸到 i/o 接口处,并在 i/o 接口处顶部有一枚小的散热风扇对供电部分进行加强散热。 ▲ CPU 8pin 的 12V 外接供电口也采用金属装甲加以加固,在 ROG STRIX 通风滤网下面,就是一枚小的散热风扇,专门为供电系统提供散热支持。 ▲ 在 CPU 接口的顶部还保留有3组 4PIN 风扇接口,和 5V / 12V RGB 供电信号接口。 ▲ 两条 DDR4 内存插槽,理论上内存兼容性比起 ATX 主板会更出色。4个SATA 接口,USB 2.0 + USB 3.0 机箱插针各一组排布在主板上。 24PIN 接口上方还有四色指示灯,当指示灯为绿色的时候,代表硬件自检通过。 ▲ CPU 下方的区域采用 PCB 子板的形式最大化利用空间,主板区域为PCH 北桥以及散热模块区域,而 PCB 子板上则有板载声卡 + M.2 NVMe 接口,这样既能兼顾 PCIe 4.0 控制器带来的发热,更好的维持主板的稳定运行,同时也能使用 M.2 + 板载声卡的高品质输出。散热片还支持 RGB 炫彩变幻。 斜向ABS挡板下方有机箱前置的音频接口插针,方便itx用户接耳麦。 ▲ i/o 接口区域,有 HDMI + DP 显示输出接口,有两组USB 3.1 红色接口(3 * Type A + Type C),蓝色口为 USB 3.0 Type A 接口。无线网卡为 intel AX200 无线网卡。音频输出接口的下方是一个涡轮风扇,为 PCH 提供散热支持。 板载声卡输出接口分不清颜色?通电之后,会有红绿蓝三色,跟一般主板的插法一样的。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配件相当的丰富,装机过程中所需的任何配件,在这里都可以找得到,包括无线网卡的天线。说真的,如果我不说,这套配件的规模放在ATX 主板里面都算很豪华了。 ▲ 箱子的最底部还有两张 ROG 服务卡,可以用来激活 ROG 专属服务。 显卡我也选好了 ▲ 显卡来自于华硕,RTX 2070 DUAL MINI 是华硕专门为 intel NUC 9 Extreme 发布的显卡增强套件,它的尺寸仅为尺寸为19.2 x 12.1 x 3.9厘米,这是第一张 为 itx 设计的 RTX2070 显卡,而且还保留了 DUAL 双风扇。采用的是常规的 RTX2070 这块GPU,版型经过重新设计,是一款非公版显卡。 它的外包装也十分轻薄跟小巧,这让习惯了超大规模外包装的我一时反应不过来。 ▲ 外包装的背面有显卡的特点,比如跟旗舰 2080Ti O11G 采用相同设计理念的散热风扇,显卡支持幻彩灯光,可以利用华硕官方的 APP 对它进行调整。 ▲ 全新的显卡是有包膜的 ▲ 我们来看一下这张显卡,这是我接触过最迷你的 RTX2070 了,用我的手机 vivo NEX3 5G 版进行对比,华硕这张 RTX2070 DUAL MINI 仅比高端旗舰手机长一些 宽一些,真的感觉满满的黑科技。 通过更新最新驱动之后,这款 华硕 RTX2070 DUAL mini 就可以支持 DX12终极版(DirectX 12 Ultimate),这是PC画面技术的巅峰,并且这一技术完美融入了PC和微软次时代主机Xbox Series X,实现了两者之间画面技术的同步统一。 ▲ 如果翻看背面的话,你会更讶异,显卡PCB的长度,跟 vivo NEX3 5G 基本上差不多长了,这张显卡可以说是代表了显卡非公版设计的精巧极致巅峰。 不过为了更好的兼容性,没有背板,我也有过担心,不过上称称过之后,我很淡定了。 ▲ 连同所有保护套是 518g ,拆了保护套仅有515g,不仅仅是体积缩小了,重量也轻量化了。 ▲ 显卡正面是双风扇设计,采用越肩高的高度,高度为 12.1cm,绝大部分的itx机箱都可以装进去。显卡罩采用 工程塑料,主体为枪灰色,间以碳纤维纹路作为装饰,一条幻彩灯带从显卡顶部顺着纹路延伸到双风扇之间。 ▲ 扇叶跟 ROG 2080Ti O11G 一样的风扇,在扇叶最外有一圈强化结构,可以提升扇叶的机械强度,并且适当收束风道,提高风压。 ▲ 显卡顶部有 nvdia 强制标示,还有华硕 ASUS 的 logo ,在两 logo 之间有一条延伸至正面的幻彩灯带。显卡外接供电采用 8pin 。 ▲ 显示输出接口仅保留 HDMI 、 DP 、 DVI 各一个,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各自使用需求。 来选 内存条吧 ▲ 我想了想,8G*2怎么可以满足我呢?我决定买个 16G*2 ,频率嘛,选择 DDR4 3000,然后自己在主板上手动超频到DDR4 3200,yeah! 在天猫上对比价格之后,想了想就买下 两条的 宇瞻黑板 DDR4 3000 16 。我看中他的终身质保。 ▲ 嗯嗯嗯 一张图就可以看清 宇瞻黑豹的所有配件的正反面咯~~~~~~~~ ▲ 把那张卡片纸放一边,我们来看看 宇瞻 黑豹内存版。当然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 黑豹系列的灭霸 RGB。不过其实嘛,无光的黑豹性价比更高,颜值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 itx 还搞酷炫 RGB,那岂不是全部混在一起拉。 宇瞻黑豹的这个造型还是挺养眼的。 ▲ 正反面的造型没啥差别,不过在反面的左下角有这条内存条的铭牌,当然我们可以顺便看下这只豹子。 ▲ 右侧区域就是黑豹的英文 PANTHER 以及宇瞻的英文 Apacer 。 ▲ 顶部是那种错落有致的风格,由于没有 RGB 或者发光条体,所以直接能看到内存的样子。顶部是采用银白/金色混色的搭配。 SSD 的抉择 ▲ 399的时候入手了两条金士顿 A2000 500G,现在全部展示出来了。这次要用那条没用上 A2000 500G 自带散热片那款。配合上主板自带的散热片,散热搞定。 ▲ 左边这个 A2000 是组装完毕的,右边是还未组装的。组装之后很难拆除散热片,这点必须要注意哈。 ▲ A2000 500GB 的正面就是一张产品铭牌覆盖着主控跟 NAND ,为了保修,还是不要随意撕毁,直接把硅脂片+散热片压上即可。 ▲ 背面则是没有任何元器件。 ▲ 所以 A2000 500G 标配的散热片,正面对应的厚度较厚,散热规模较大,背面的很薄,起到固定作用。 ▲ 安装之前记得把散热片上面的硅脂保护膜给撕了。 ▲ 至于是否安装标配散热片,这个看个人的实际装机需求,这次我决定不用标配散热片试试。 电源搞定! ▲ 选择海韵 FOCUS GX-650,选择它的几个原因是—— 1 标准的ATX电源长度,虽然看着小巧,但是性能出色,输出非常稳定。 2.80plus 金牌全模组线在 itx 机箱里面应用型更出色。 3 如果可以的话 后续可以通过第三方模组线来提升装机的颜值。 4 风扇比起 SFX更大,能辅助机箱散热 5 做工用料出色,官方说全日系电容更能耐高温,更适合我这个itx机箱的工作环境 6 有10年质保,比较放心 ▲ 侧面就是 FOCUS 的 LOGO 跟 海韵的 LOGO,还有一个 V型立体浮雕,两个侧面互为180°,这样就使得电源无论正反装,都可以在机箱侧面正向呈现。 ▲ 底部就是海韵 FOCUS GX-650 的铭牌,在我国 220V~230V交流电的使用环境下,FOCUS 转换效率超越 80 PLUS 白金线标准,更高的转换效率意味着更稳定与更省钱。 散热器就是它 ▲ 我的散热器是根据 CPU 、电源、以及机箱综合考虑的选择,乔思伯这款超薄 itx CPU 散热器,散热器高度才38MM,适合我选定的乔思伯 A4 小机箱跟我用上 海韵的 FOCUS GX-650。 ▲ 38mm 有多高?我们拿农夫山泉 550ml 这瓶矿泉水来做对比,很矮是吧?配件包都比它体积大了。 ▲ 乔思伯 HP400 采用 9cm风扇,下压式散热,能照顾到供电的散热。这款风扇也是超薄型的。 ▲ 底部这一面可以看到4根 φ6mm 的热管贯穿,纯铜底座焊接热管,底座采用镀镍防锈。 ▲ 散热鳍片与热管之间采用穿 fin 的形式,穿fin率在0.85左右。 ▲ 真的十分超薄的散热器呀。 机箱可以提着走 ▲ 乔思伯 T8 机箱,是款体型超小的 itx 机箱,整个机箱布局非常紧凑,可以同时支持 SFX 与 ATX 电源,不过 ATX 电源就需要特殊的散热器了。T8 有其他颜色,比如红色,跟猛男专用色——粉色,但是我这次用上的却是黑色.......黑色跟我整套配置的配色也是挺搭的,整体一个黑色小钢炮。 ▲ 通过跟旁边的农夫山泉 550ml 的矿泉水相比,T8机箱本体仅仅比农夫山泉高一些,整个机箱本体尺寸仅为:242mm * 160mm * 218mm,真的非常小巧。 ▲ 双侧透钢化玻璃,加上超小的体积,所以focus,真的很适合他。 ▲ 顶部高强度提手跟机箱本体可靠连接,不用担心机箱提着提着会掉下去。顶部还有个14025的 RGB 可控风扇。 ▲ 机箱的两侧都有贴膜,在装机的时候,我会撕掉。剩下的结构我通过装机来展示吧。 itx小钢炮组装过程 itx每一步装机都要小心翼翼,因为高度集成化的结果就是,很多东西都是太精致了。 ▲ 先把 M.2 NVMe SSD 的散热片小心翼翼的取下来,因为这里有RGB信号/电源插针,然后把 A2000 500GB 装上并缩紧螺丝。装回去的时候要确保RGB的插针跟插槽正确配合,然后锁紧螺丝。 ▲ 装 CPU 3600X,倒是很简单,装完之后,再把宇瞻黑豹 16G*2 装入。 ▲ 乔思伯这款 HP400 散热器的安装还是需要倒扣主板安装,当然安装之前记得抹硅脂,然后把主板散热器扣具拆下,把HP400的散热器扣具装上。 从这图也可以看到 X570-I 背部的 i/o 接口背面有屏蔽保护背板对 i/o 接口以及 PCH等关键部件进行保护,背面也有一条M.2 NVMe SSD 2280接口。不过这个位置决定了它无法用太厚的散热片。 ▲ 装完散热器之后,就是这个样子啦,超mini的,简直把每一寸空间都合理利用了。 ▲ 其实我这个是错误示范,正确的做法是,把主板上面的所有接线都接完毕后,才把主板套件装入机箱。不然 乔思伯 T8 里面的空间太狭窄了,你会发现最后还是需要把主板拆出来把供电线跟信号线全接好再放进去。 ▲ 整个主板套件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留下的空间比ATX 电源稍微大一些,用来装海韵 FOCUS GX-650W 正好。T8有自带一个SFX专接架,如果使用SFX电源 散热器限高可以进一步放宽 ▲ 我随后装上电源,然后准备装 RTX2070 DUAL MINI,然而我错了,安装的顺序是错误的,而且很多配件都要拆掉,比如2.5英寸硬盘架,M.2 NVMe SSD也需要晚点装。 正确的安装顺序应该是,先把 2070 mini装入,然后把显卡顶到底部,然后把所有信号线、电源线全部连入到主板套件(包含内存、主板、CPU、散热器)上面,再把主板套件装入机箱,然后紧固主板跟机箱的螺丝,再把显卡小心翼翼的插入PCIe 插槽,随后把 金士顿 A2000,装入,再把 X570-I 散热片装入,最后适当走线之后,再把电源装上。最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是否装入2.5英寸的 HDD/SSD。 如果使用背部的 M.2 NVMe SSD的 话,也必须在主板装入机箱前装入。 ▲ 装完之后,就是这个样子,我这边采用不理线,主要原因是为了透过缝隙观察X570-I 的指示灯,当确认为绿色之后,我才安心。如果采用 SFX 电源的话,电源占用的空间更小,如果采用定制模组线的话,机箱会更加美观,但是这些都是需要预算的。当然SFX+定制模组线也带来一个优点,就是可能塞 入轻薄型的3.5 英寸HDD 。 ▲ 换个比较干净的背景试试。 ▲ 双面的钢化玻璃装上。 ▲ 虽然T8这个机箱能手提,但是也是相当有分量的。 流光溢彩 主板正面的流光溢彩被遮挡住了。我们来看看我们看得到的流光溢彩 ▲ 华硕 RTX2070 DUAL MINI 那条流光溢彩的灯带,当显卡常规装法的时候,可以在顶部看到这个幻彩,当采用90°转置之后,可以在正面看到流光溢彩。 ▲ 乔思伯顶部的14025风扇是RGB的,不过属于自娱自乐型的,你没办法去单控或者总控颜色。 ▲ 机箱背面还是可以看到 华硕 ROG X570-I 的背部灯带在那里幻彩,这个可以通过ARUA SYNC 进行个人自定义。 bios 设置、装系统、安装驱动 ▲ 华硕主板进入bios后,启动宇瞻黑豹内存条XMP DDR4 3000,然后我们再来把内存频率轻松超频至DDR4 3200,剩余小参数沿用 XMP的小参数。 ▲ 华硕主板的话,记得开启 CSM ,不开启CSM的话,无法进入硬盘系统。 ▲ Armoury Crate 在第一次进入系统之后,会激活。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软件下载华硕主板的驱动程序跟套件的驱动程序,显卡驱动程序需要去Nvida下载并安装。 理论性能体验 ▲ 当上面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完后,我们就可以利用 CPU-Z 与 GPU-Z 进行硬件识别。 3600X 16G*2 X570-I 2070mini 全部正确识别。 ▲ 我用 aida64 的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这套itx系统进行测试。DDR4 3200 还行吧,当然如果是DDR4 3600那就更好了。 ▲ CinBench R15 测试,实话实说,得分比平常低一些些。其实也侧面印证了一个问题,就是在itx领域里面,3600 与 3600X 没有什么令人惊叹的区别。 ▲ CinBench R20 测试也是说明了同样的问题。 ▲ Crystal DiskInfo 正确识别出了 金士顿 A2000 500GB ▲ 就ASS的跑分而言, AMD 平台的得分比起 intel 略高,这主要是 intel 平台的幽灵、熔断补丁引发的 M.2 NVMe SSD 性能下降。 ▲ 之所以用金士顿 A2000 500G 主要是因为它采用全盘模拟SLC 高速读写,这样在装完系统后,就算利用 32GiB 的测试容量,都不会出现性能下滑,日常的使用在到达一半容量之前,完全不用担心性能下滑。 ▲ Crystal Disk Mark V7.0 可以支持 64GiB 的测试块,这样可以进一步看出 金士顿 A2000 500GB 的持续性读写潜力。 2070 mini,最强的mini卡 ▲ 华硕这张 RTX2070 DUAL MINI 是专门为 itx 、intel NUC 9 Extreme 专门量身打造的神卡,体积虽小,但是确实是性能最强的 itx 显卡,性能与其他非公版的 RTX2070 性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是非常难得的。 ▲ 想想 2070mini 这张卡也是真厉害,双风扇超小体积的小卡,性能竟然跟三风扇那种大卡相近。当然.....在itx机箱的特殊环境里面......静音是可以被牺牲的。 ▲ 至于 3Dmark 光线追踪的专项测试,Port Royal 测试当然是必须的啦,光追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呀。 ▲ 理论测试成绩汇总表格,可以看到,超短超小的 RTX2070 DUAL MINI 在性能上跟传统的 非公版 2070性能差不多。 游戏测试 不要问我仓库盘是啥,我不想说我特地把我 海康威视 C2000PRO 1T 拉出来当仓库盘,放在主板背后,测试一天下来后,这SSD感觉好烫手....... ▲ 本次测试项目包含 FarCry5 分别测试 1080p 跟 2K分辨率,采用最高特效。 ▲ 以及R星的 荒野大镖客2 救赎,分别测试1080p 跟 2K分辨率,采用默认设置跟最高特效两档测试,所以排列组合之后,一共有4组数据。 ▲ 刺客信条 奥德赛,分别测试1080p 跟 2K分辨率,特效采用最高的极致特效。 ▲ 古墓丽影11 暗影,分别测试DX12模式下的 1080p 跟 2K分辨率,将测试在最高特效下开启DLSS,或者关闭,所以一共4组数据。 ▲ 控制 这款游戏可以说制作非常精良,而且还支持实时光线追踪与 DLSS 2.0,本次测试直接用 2K 分辨率与 4K 分辨率,分别测试最高特效,单独开启高级别的实时光线追踪,单独开启DLSS 2.0 ,以及两者都开启,本次测试一共会产生8组数据。 ▲ 测试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将所有测试结果展示出来的话,文章的截图会出现极多的重复,所以采用一张总表来表现。 所以,我们看到,我这台小钢炮,在面对传统游戏在2K分辨率下,开启最高特效,玩游戏是毫无压力的,这也是 2070 的性能表现水平。 4K分辨率一直是 2080Ti的专属,但是在开启 DLSS 的情况下,我这台小钢炮也能以 52 FPS的平均帧率来玩《古墓丽影11》,DLSS ——深度学习抗锯齿真的对于游戏的流畅体验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至于 控制这款游戏的表现,由于数据较多,我会单独列举出来,让大家看看 RTX 实时光线追踪带来的体验提升,以及DLSS 深度学习抗锯齿带来的流畅提升,以及两者配套带来的化学反应。 深度学习抗锯齿 DLSS 2.0 ▲ Nvida 发布了全新迭代升级的“深度学习抗锯齿” DLSS 2.0。 简而言之,就是能够更高游戏的流畅性,比起 DLSS 1.0 更加高的图像质量。而这一切提升来自于 nvdia 不断深耕的 Ai 技术。 通过 Ai 神经网络服务器矩阵,nvdia 不断让神经网络服务器矩阵学习、训练怎么实现更流畅的画面,更出色的画质而不断优化。然后把优化的结果导出模型,通过驱动程序以及网络+服务器,让用户可以直接调用这个优化模型,得到超棒的游戏体验。 ▲ 深度学习抗锯齿 DLSS 2.0 能够让画面更加清晰、逼真,同时游戏的流畅性也有了将近翻倍的提升。 ▲ 我们还是采用 EPIC 版本的 控制来演示吧。 epic 现在售价 39.99美元。在3月28号,控制 Control 提供了免费更新,支持 Nvdia DLSS 2.0 (不过目前只支持性能模式),同时它也支持 Nvida 的 RTX 实时光线追踪,我们就可以来看看两款次时代技术对于游戏带来的提升。 ▲ 目前就两个分辨率支持 DLSS 2.0,一个是 4K分辨率(3840*2160),开启DLSS之后,渲染分辨率最高被锁定在 2K分辨率(2560*1440),当然他还有另外一档,我们看2K就知道了。 ▲ 2K分辨率则会被降低到1706*960这样一个还不到1080p的实际分辨率渲染,而1080p暂时不允许开启DLSS功能。当然 4K分辨率的时候,也可以采取 1706*960这个分辨率。 那么如果不开启 DLSS ,但是却跟DLSS 一样的缩减渲染分辨率会怎么样?答案是 非常模糊。DLSS 2.0 可不仅仅是降低渲染规模,它是通过多重采样然后通过算法优化,实现高级别分辨率的渲染效果提升。 ▲ Nvida 官方资料是 4倍的超采样+多重采样,所以,它不仅仅是减少渲染规模这么简单的技术。 这个技术还要 Tensor Core(张量计算核心),这个核心目前仅有 RTX 20 系列才拥有。 ▲ 首先,我们来看看开启DLSS 2.0 之后,游戏的表现,开启DLSS 2.0之后,游戏显得更加平滑,原先 RTX 2070 是无法在 4K分辨率下爽快玩游戏的,但是开启 DLSS 2.0之后,我的这个小钢炮也能比较流畅的在 4K分辨率下玩游戏,这就是 DLSS 2.0 深度学习抗锯齿带来的流畅性体验提升。 ▲ 眼尖的网友发现了吧? DLSS 2.0 开启之后 画面竟然变得更加清晰?我一度也以为这是我的错觉,然而这并不是错觉,是真的。4K分辨率不开 DLSS 时,较远处的景色会模糊。这其实是 RTX 2070 的渲染能力不够的关系,毕竟 4K分辨率 目前仅有 2080Ti 这种性能怪兽才能驾驭。 但是 2070 通过 DLSS 2.0 技术,却能享受更清晰的画质跟更流畅的体验,这是非常划时代的一种技术啊。 ▲ 再来一组对比,也是显示同样的效果,开启了4K分辨率+ DLSS 2.0 之后,图像反而清晰、锐利了很多,感觉终于不再雾蒙蒙,不是近视眼的感觉。而且画面也更流畅。 ▲ 2K分辨率下,开启 DLSS 之后,画面当然是更加流畅的,那种行云流水的感觉。但是仅仅是更加流畅而已吗?,我们放大来看。 ▲ 对比之后,发现开启了DLSS 之后,无论是木板的纹理,还是叶片的边缘,都更加的锐利,呈现出自然物体下那种极其清晰的隔断效果。这种感觉就像轻度近视的人,戴上校正眼镜那种感觉。 实时动态光线追踪 RTX ▲ 实时动态光线追踪 RTX ,会让游戏的体验更加真实,当看起的时候,玻璃会反射其他房间的实时光影,而主角 “杰西”也会在玻璃墙上面投射下影子。 ▲ 开启RTX 之后,你会感觉这款游戏更贴近现实的光影样子,也就是投入感、代入感更加深刻。而且开启了光追的情况下,游戏不再是那种压抑的感觉,明亮亮的光线反射会让人更加舒服。 Control 深度测试汇总 ▲ 2K 分辨率下,同一场景,在固定设置最高特效后,分别测试四种搭配方式的 FPS进行对比。在2K 分辨率下,开启RTX后,会出现卡顿、跳帧等问题。但是开启 DLSS+RTX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保持流畅的同时,又有着非常出色的游戏体验,所以 RTX2070 mini 更推荐 在2K分辨率下,采用DLSS+RTX,能获得更加出色的游戏体验。 ▲ 4K分辨率的话,RTX2070 mini 可以在开启 DLSS的情况下,比较流畅的运行游戏,至于RTX,个人不推荐开启,因为这个是留给性能更强劲的显卡挑战的。 我单开了 RTX之后,差点吐了,主要是卡顿太严重了,移动屏幕的时候,感觉天旋地转。果然强开灰灰湮灭。 不过 4K分辨率下 DLSS+RTX 体验也不太好,毕竟这种游戏最重要的还是流畅,不是吗? 结语 ▲ 性能汇总都在上面一点,想要就往上翻一翻。我现在来讨论一下我这套配置的优缺点吧。 华硕的 RTX 2070 DUAL MINI 是好东西,真的好,精致、性能高,表现出极强的非公版设计能力,就是价格太贵了。不过 2070 mini是能装进 intel NUC 9 Extreme 里面的,为数不多的itx显卡,而且还是高性能的itx显卡。并且通过更新最新驱动之后,这款 华硕 RTX2070 DUAL mini 就可以支持 DX12终极版(DirectX 12 Ultimate),它可以支持 DX12 实时动态光线追踪 V1.1 ,是之前光线追踪 V1.0的升级版本,可以赋予游戏更好的光追效果及性能。 ROG X570-I 虽然双层子板PCB会让装机需要更多思考,毕竟双层子板PCB会让显卡在很多超小机箱里面的安装转圜空间变小。但是设计很精巧,接口众多,类型丰富,扩展性在 itx 主板里面出类拔萃。 然后是机箱 乔思伯T8 的确是超小体型,但是实话实说,对于 3600X + 2070 mini这种存在,还是力有不逮,如果可以的话,我更推荐买SFX-L + 乔思伯A4 机箱的组合。或者散热能力更强的itx机箱。 其次,电源的话 SFX / SFX-L 带来的体积会进一步缩减,定制线会让机箱更加美观,但是价格会往上涨。我这次用海韵 FOCUS GX-650 也是因为风扇大,可以适当增加乔思伯 T8的散热能力,而且海韵 FOCUS GX-650用料出色,也可以承受itx机箱里面的高温。不过如果预算不够的话,海韵 Core GX-650 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选择。 内存的话,DDR4 3600 16G *2 是最好选择,不过 跟DDR4 3200 16G*2拉不开太大的差距。 最后说一句 intel NUC 9 Extreme 真香!~~~~~~~~如果不想折腾的话,可以考虑一步到位选它。 <更多>

flhssnake 晒物 2020-04-30 12:24

大家好,我是黄昏百分百,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零刻 Beelink Turbo I7的测评报告。 ▲之所以入手这个东西玩,是因为前段时间在油管上看翼王的视频,他去年的时候测过同款商品,在他的测评视频中,对产品的做工以及配置都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之前买过零刻的电视盒子GT-KING PRO,感觉质量还不错,这款电脑的配置和体积又挺适合我这种国内国外两头跑的人。尤其这一款电脑的CPU为I7-8709G 是让我最感兴趣的地方, G结尾的CPU有没有让你想到AMD的3400G? 没错,这个CPU就是内置了 AMD显卡核心的那个,所谓的Intel 与AMD 爱情的结晶的那个,主要是用在Intel自家的冥王峡谷上,冥王峡谷太贵买不起,这个还是可以的,于是就在京东下了单。 ▲此次测评自费购买,需要注意一点:京东店铺并非京东自营,这点大家需要稍微注意下。 好了,废话不再多说了,我们开车吧。 外观 ▲零刻Turbo I7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体积小!正方形的边长只比罐装可乐长那么一点带你,摆在桌面上甚至比84键的键盘还要小,完全不用担心用台式机而占用桌面空间,影响桌面的整洁性。 ▲零刻 Turbo I7 的外观方方正正,有点像Alienware Alpha,但是又略有不同,机箱外观金属拉丝的机身观感与触感都很不错。顶盖上是零刻的骷髅标识,这个不是LOGO,应该是致敬骷髅峡谷吧,LOGO是左上角的那个。前置面板异常简洁,只有红色的开机按钮以及一个3.5mm的音频接口。 ▲直接看背面,19V的电源输入口,HDMI 2.0接口 2个,DP 1.4与DP 1.2接口各1个,USB 3.0接口5个,千兆网口一个,3.5mm 麦克风接口与音响接口各一个。简单来说接口还是挺齐全的。 ▲机身的两侧均是这种进气孔,其中一边有两个小的风扇,另外一边没有。 ▲底部则依旧是一个大的进气风扇,除此之外,螺丝口位于底座里面。拧下6个螺丝,就可以拆开外壳了。 个人觉得NUC之类的机器,还是外置电源比较好,毕竟机箱内部散热已经很辛苦了。 简单介绍外观与配件,强调多视频输出接口 最少可以带动4个的显示器。 拆机 ▲拆机之后,简单看一眼,大的涡轮风扇下面肯定是CPU I7-8709G了,两个小风扇进气的时候直接吹着SSD与内存,除了CPU之外,这两个家伙也是发热大户,涡轮风扇做工不错,个人认为不比Alienware Alpha 1代的涡轮风扇差,为什么不和二代比?因为我没有。。。 ▲根据官方描述,此电脑是左右下三个方向进风,后面出风,属于典型的正压机箱,众所周知,涡轮散热在正压机箱内散热效果最好。 ▲这次为了测试,所以并没有买准系统,而直接买的成品机器,目前京东准系统售价4299,成品机器售价5299,刚好贵了1000元。我们一起看看这1000元到底都买了啥? 固态硬盘部分用的是大名鼎鼎的三星PM981 256G,淘宝售价约为280元左右。内存则是三星的2666MHz 16G单根的双面笔记本内存条,目前京东售价约为520左右。另外还有一个1T的西部数据机械盘,京东售价大约300左右。 ▲将SSD取下后,下面则是无线网卡。 ▲网卡的具体型号为 Intel AC3165。 ▲Intel 3165支持2.4GHz,5GHz双频与蓝牙4.2,在5GHz下最高速度为433Mbps,不支持MU-MIMO技术,总体来说性能很一般。 ▲除此之外,这块主板上预留了两个SATA接口,可以用来接机械硬盘或者SATA口的固态作为第二硬盘。 性能测试--软件部分 上半部分是各软件对硬件的检测,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CPU-Z ▲I7 8709G 的TDP为45W,非常适合在NUC之类的产品中使用,性能要比笔记本低压版CPU高很多,4核8线程,基础频率3.1GHz,最大睿频4.1GHz,基本可以满足所有办公场景与多数游戏场景的处理需求。同时,作为intel的CPU,自然而然的集成了基本能用的intel 630核显。 ▲整机的内存为单根16G的DDR4 笔记本内存,2666MHz(C19),算是中规中矩。 GPU-Z ▲因为I7-8709G是英特尔搞事情弄出来的新技术,自然要去查一查英特尔的官方资料。根据英特尔的官方图解,从左边到右边,分别是4GB的 HBM2显存,来自AMD家的Vega M显卡核心,最右边则是英特尔家的8代酷睿CPU。这种方式应该是目前显卡核心和CPU整合度最高的解决方案了。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可以让最终产品拥有足够小的体积,这是DIY小钢炮再努力也很难实现的。至于AMD家的VegaM的显示核心性能如何,CPU与GPU是如何连接的,我们直接GPU-Z走起吧。 ▲在GPU-Z上可以看到,AMD的Randeon RX Vega M实际上是用PCIe 3.0 X8与CPU相连,而不是直接集成在了CPU之中,看来让Intel与AMD做到完美的技术合作还是很困难的。扯远了,CPU频率为1190 MHz,拥有4G独立的显存而不需要占用内存,所以即使是单通道的大容量内存依旧不会对显卡性能造成影响。 ▲GPU-Z当然还可以查到Intel的 630核显,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3D MARK 大名鼎鼎的3DMark就不多介绍了,基本上是电脑性能测试必备。直接看下几个测试的效果。 ▲Time Spy 是一个DirectX 12 基准测试,支持原生新的API 功能,如异步计算,显式多显卡适配器技术和多线程。Time Spy 显卡测试使用2560 × 1440渲染分辨率。2K分辨率下游戏比较吃力,帧数只有20帧,总分跑了3054分,其中显卡分数2914分,CPU分数4207分。 ▲Fire Strike 是一项适用于高性能游戏电脑和超频系统的 DirectX 11 基准测试。即使对于最新的显卡而言,Fire Strike 测试也非常严苛。测试中平均帧数达到了50帧,总分跑了8607分,其中显卡分数为10486分,物理分数为11519分。 ▲另外还测试了较为轻松的游戏本用的Sky Drive,平均帧数达到144帧,总分22882分,显卡分数30262,物理分数10595。 简单来说,CPU性能稍微超过I7-8700T,显卡性能稍微超过1050TI,算是一台中规中矩的甜品级游戏电脑的配置了。 SSD测试 ▲大名鼎鼎的PM981,厂家批量采购的至少不用担心清零盘,读取约3500MB/s,写入大概1500MB/s,系统盘用起来还是很爽的,读取速度在PCIe3.0的SSD中也是一线阵营的了。 ▲另外机械硬盘顺序读取133MB/s,顺序写入126MB/s,可以满足4K播放的读取需要,所以如果将4K的蓝光原盘放在机械硬盘中,依旧可以流畅播放呢。 鲁大师测试 我知道很多朋友只能看懂鲁大师的跑分,所以我还是哭着下了鲁大师进行跑分,毕竟鲁大师蹦出来的广告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总分257365,处理器分数72419,显卡性能122708,内存性能9648分,SSD性能52590,算是MINI PC中很棒的跑分了。 游戏测试 古墓丽影 暗影 ▲《古墓丽影 暗影》作为古墓丽影系列的最新作,是3A大作的代表,内置了性能测试系统更是让这个游戏在数码测评圈火了一把。 ▲高画质和中等画质的平均帧数分别为44和48帧,算是能够基本流畅的运行。 ▲而在低画质和超低画质下,可以非常流畅的运行古墓丽影,基本上60Hz的显示器可以跑满,完全不用对流畅度有任何的担心。 实用场景展示 游戏体验 ▲可以看出,零刻Turbo 7可以非常流畅的玩吃鸡。GIF压缩后画面稍有卡顿,是GIF的帧数问题,我还传了一段时间,想看真是流畅度的朋友可以点开视频。 多连屏办公 来看一看我现在用零刻Turbo 7打造的简洁办公座面。左边看视频,中间和右边的显示器负责写稿,左边的显示器可以摸鱼看看油管或者B站,一台小机器就可以带动如此之多的显示器,桌面真的是简洁而强大。 ▲得益于强大的显卡以及4个视频输出接口,我的主显示器为4K 60Hz 第二显示器为1080P 60Hz,玩游戏用的第三显示器为1080P 240Hz,一台机器完全可以游戏,办公两不误,这才是零刻Turbo相对于其他NUC的强大之所在。 总结 中规中矩的甜品级游戏电脑的配置以及小巧的体积让零刻 Turbo 7十分适合对桌面空间要求高的用户。另外,小巧的体积也为Turbo 7带来了很好的便携性,比如我这种留学生可以假期回国的适合将Turbo 7带回国内老家,开学再带回来,同理,国内的大学生也可以配一台Turbo 7在学校宿舍,寒暑假带回家可以继续游玩里面的游戏。 另外,相对强大的显卡性能与累计4个视频输出口满足了那些对显卡性能有要求的办公用户与对多屏输出有需要的用户。 当然,Turbo 7优点不少,但是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的,手下要说的就是稍微落伍的无线网卡,个人觉得WIFI 6都出来了,无线网卡至少要上到867 Mbps才算中规中矩吧。另外没有雷电接口对这种NUC来说也是一种遗憾,毕竟如果有了雷电接口就可以再外接一个显卡坞,从而带来几乎无限的扩展性。最后,视频输出接口自然是多多益善,不过如果能够把其中一个HDMI OUT改为HDMI IN,这台机器的玩法会多很多,比如客串个采集卡啥的,适用性会大幅提升呢。 最后简单总结下,如果你对便携性或桌面空间有需求,同时还对显卡性能或者视频输出端口数目有比较高的要求,那么这台零刻 Turbo 7自然是一款十分适合你的机器。 另外我有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与这台机器配置几乎一模一样但是价格却高很多的Intel冥王峡谷可以完美的装黑苹果,我也想试试这台机器能否装黑苹果,如果我装机成功,再与大家分享哈哈哈。 最后,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点赞,打赏我。另外欢迎你的理性讨论,关注本人更是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文章更新哦。 零刻(Beelink)Turbo 迷你电脑主机游戏办公设计 酷睿i7 准系统 京东:¥4299 去看看 <更多>

黄昏百分百 晒物 2020-04-28 14:13

大家好,我是黄昏百分百,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最详细的台式机装机与做windows系统攻略。为了做这份攻略,装机的每一步我都拍摄了照片以及录制的动图,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我丢失了部分照片,所以部分静态照片来源于网图,对此表示抱歉。好了,废话不再多说,我们开车吧。 主板,CPU,显卡的选择 主板的选择 简单来讲,主板由尺寸从小到大主要分为ITX,m-ATX,ATX,EATX四种。而对于Intel与AMD两个主流CPU厂商,其主板芯片组与主板的CPU接口类型均不同,目前Intel的旗舰芯片组为Z390,其CPU接口类型为 INTEL 1151。而AMD的旗舰芯片组为X570,其CPU接口类型为AM4。另外需要说的是,AMD AM4接口的主板均可以通过升级BIOS支持到最新的锐龙处理器,而Intel 1151接口的主板则比较麻烦,同为1151接口,Intel Z270 之前的主板只支持到intel 7代之前的CPU,而8,9代的Intel CPU则需要以3开头的芯片组的主板(如Z370, B365)才能支持,当然,有一些主板可以通过魔改Bios或者屏蔽CPU针脚来达到支持8,9代CPU的功能,但是这个比较麻烦,此文不做讨论。 在主板的选择上,个人的建议是芯片组尽量往新了买,毕竟比较新的芯片组除了功能上更为强劲,接口更为丰富,还能有更长的官方支持周期,未来也更容易更换为新版本的CPU。而除此之外,则需要考虑的便是主板的做工,供电,稳定性,Bios的易用性以及信仰。在主板的选购上,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所以不做什么品牌和型号的推荐,这点大家自行选购就好,建议买之前先看看对应的测评. CPU的选择 而CPU的选择上则强调的是适用性。大家要根据自己配置电脑的目的来选择对自己而言性价比与适用性最高的CPU。举个简单的例子,AMD RYZEN 3500X与AMD RYZEN 3600在京东的售价相差近400元,但是在绝大多数游戏中的表现则几乎无异,这是因为多数游戏都主要看重CPU的单核性能, RYZEN 3600比RYZEN 3500X多出来的那6个线程根本无用武之地,而在重视多线程计算能力的国际象棋测试中,RYZEN 3600比RYZEN 3500X的计算能力才真正的显现出来,跑分能够高出30%左右,跑分差距差不多和价格差距相同。 AMD 锐龙5 3600 处理器 (r5)7nm 6核12线程 3.6GHz 65W AM4接口 盒装CPU 京东:¥1369 去看看 所以说,选择CPU之前,要先考虑自己未来主要用这台电脑做什么,如果是游戏,则更多的考虑单核性能以及多数游戏对其优化就好了,如果是剪视频或者做大量运算,那么多核多线程的的CPU则更适合你。 ▲这次我选用的是七彩虹(Colorful)CVN X570 GAMING PRO V14主板,毕竟X570 是AMD最新的芯片组,原生支持PCIe 4.0且两个M2接口均为满速,七彩虹的这款CVN X570 GAMING PRO V14采用了铁素体电感与全固态电容,做工很不错,同时主板上自带了两个M2 的SSD散热片,完全不用担心新的自己买的SSD 散热片会影响到机器的外观。 七彩虹(Colorful)CVN X570 GAMING PRO V14主板 支持3600X/3700X/3800X/3900X (AMD X570/Socket AM4) 京东:¥1189 去看看 ▲至于CPU方面,我用的是中庸之选AMD RYZEN 3600,往下3500X的话线程数太少,往上3700X的话太贵,6盒12线程的AMD Ryzen 5 3600可以比较完美的兼顾重视单核性能的游戏以及重视线程数的办公软件的需求。毕竟我除了玩游戏,还有写代码,以及未来可能往视频方面发展,线程数对我来说还是有用的。 显卡的选择 显卡市场上依旧呈现寡头垄断的态势,刨除还未正式进入市场的英特尔显卡核心以及有生之年会出现的国产显卡核心之外,只有英伟达(NVIDIA)与收购了ATI的AMD两家独大,呈现神仙打架的趋势。 AMD的显卡以其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而驰名全世界,最好的证据就是采用GCN架构的RX系列显卡在挖矿浪潮中明显更受矿老板们的喜爱,也就是现在为什么市场上有那么多AMD的矿垃圾可以供垃圾佬们选择的原因。 NVIDIA的游戏显卡则并不注重浮点运算能力,而是真正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游戏方向。与AMD的显卡做比较,NVIDIA的新显卡(RTX全系列及部分GTX系列)均有独立的光线追踪单元,可以实现光线追踪技术,让游戏画面有大幅的提升,个人觉得是HDR之后的又一革命性技术。 ▲关于光线追踪技术我以后有机会单独写一篇,简单看一下两张对比图。与未打开光线追踪技术之前水面明显像是一种胶体暗淡无光相比,打开光线追踪技术后,水面上的反射明显更加自然,且可以看到附近的场景在水面上的倒影,画面瞬间变得真实无比。 简单来说,只是看电影与日常使用或简单玩一玩网游或者,可以考虑价格低一点的NVIDIA或者AMD显卡。而如果想要追求一线技术,用最好的效果畅玩3A大作,英伟达的RTX系列显卡则是最好的选择。 CPU的安装 好了,理论上的东西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装机实战吧。 ▲CPU插槽旁边有一根金属杆,轻微向右移动金属杆后将其抬起直到与主板垂直。 ▲CPU的安装是由方向限制的,CPU插槽4个角的其中一个有小三角符号。 ▲实拍图看不清没关系,来看一看这个。 ▲而与之对应的,CPU其中一角也有一个小三角。 ▲将CPU的小三角与主板CPU插槽的小三角对其,轻轻的将CPU放入插槽中,只要方向对,轻轻一滑就进去了,切忌大力出奇迹。然后再将金属杆放下来,至此,CPU的安装就完成了。 内存条的安装 ▲内存插槽上有卡扣,轻轻打开卡扣,部分主板只需要打开一边的卡扣,而另一部分主板需要打开两边的卡扣,这个视主板而定。以4个内存槽的主板为例,2,4位为优先插槽,拥有更高的超频能力,一般能高出2%左右。所以如果只有一个内存,请插在第二位,两根则插在2,4位。官方不建议插3根内存条,可能会出莫名其妙的问题。 ▲内存槽上有防呆口。 ▲内存条上也有与之对应的防呆口。 ▲将内存条的防呆口与主板上的防呆口对齐,稍微用力的内存插入,直到听到咔的一声,内存槽卡扣归位,则内存安装完毕。注意防呆口防呆不防傻,稍微用力如果还插不进去则请拿起内存再次确认方向没有错,切忌大力出奇迹。 M2接口SSD及其散热片的安装 ▲如果主板的M2硬盘位有配套的散热板,用螺丝刀打开螺丝,取下散热板放在干净处保存。 ▲取下散热片后,找到用于固定SSD用的螺丝钉,并将其取下放好。 ▲这次用的是两根七彩虹的CN600 256GB的SSD做演示,CN600算是PCIE 3.0 SSD的中端型号。我个人认为,X570芯片组的主板相较于B450芯片组的主板,最大的优势就是两个M2接口均是PCIe 4.0满速的,且可以支持NVMe Raid,这样就可以用两根便宜的PCIe 3.0的SSD来组成Raid 0,以达到甚至超过PCIe 4.0的SSD传输速度的效果,毕竟现在没有几个厂家在做PCIe 4.0的SSD而导致其价格过高,通过Raid达到同样的效果,还是很值得的。 所以,这次我会用2根SSD组raid为大家进行演示。 七彩虹(Colorful) M.2固态硬盘 CN600系列 (256GB) M.2 NVMe 超速体验 京东:¥289 去看看 ▲M2接口同样配有防呆口,现在新的M2 SSD基本都是M key的,插入之前拿SSD与其比较下便可以知道是否匹配。 ▲将SSD卡的缺口对准主板上SSD插槽的防呆口对齐,轻轻插进去,插进去后SSD会翘起,属于正常现象,不用担心。 ▲紧接着用之前取下的螺丝将SSD固定牢固。 ▲一般主板自带的SSD散热片都会有预至的导热贴的,将散热片贴到SSD上面就好了,放上去的时候轻轻按一按,以保证接触效果。 ▲用螺丝钉将SSD散热片重新固定回去。 CPU散热器(风冷)的安装 如果用的是带核显的CPU,那么安装完上面的几样东西,就可以装电源开机了。当然,CPU散热器是必须的,否则最多点亮没多久就会因为CPU过热而保护性关机。CPU散热器主要分为风冷散热器,水冷散热器,以及全被动散热器三种,本文会分别以风冷散热器和水冷散热器进行演示。 本次风冷散热器的安装用的是盒装AMD RYZEN 3600自带的幽灵散热器。不同的散热器的安装方式略有不同,不过不用担心,所有的散热器包装内部都有一个安装说明,照着安装就好了。 AMD 锐龙5 3600 处理器 (r5)7nm 6核12线程 3.6GHz 65W AM4接口 盒装CPU 京东:¥1369 去看看 ▲随手找了一个散热器的说明书,类似这样,照着安装就好。 ▲具体安装方面,很多散热器是要求取下主板的原装底座的,所以需要先拧下固定用的螺丝。 ▲再取下底座。 ▲在散热器安装之前,需要先给CPU上涂好导热用的硅脂散热膏。不要涂太多,而且不需要用手将其涂平,散热器压下去之后就可以把硅脂压平了。 ▲然后将散热器的螺丝与主板上的螺丝孔对齐。 ▲慢慢的将螺丝拧下,用对角线的方式分多次将螺丝拧紧。每一次,每一个螺丝都拧一点点,保证散热器的螺丝拧进主板的深度保持基本一致,从而不会压伤CPU。 ▲再将散热器的供电线插入主板的CPU FAN1接口上,这个接口是拥有调速功能的。 显卡的安装 ▲显卡选择的是七彩虹的iGame GeForce RTX 2070 SUPER Advanced OC,GeForce RTX 2070 SUPER采用的是最新的图灵架构,拥有2560个CUDA,核心频率为1770MHz,按下显卡接口处的一键超频按键后,核心频率可瞬间超为1815MHz,8G DDR6 显存,整体性能上可以说和 GeForce RTX 2080差不了多少,而且 GeForce RTX系列是专门为光线追踪游戏设计的,玩最新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等简直不要太爽。 七彩虹(Colorful)iGame GeForce RTX 2070 SUPER Advanced OC 1770--1815MHz GDDR6 8G电竞游戏电脑显卡 京东:¥4299 去看看 显卡的安装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将显卡直接插在主板的PCIe接口上,本文就是用的这种方式。另外一种则是通过PCIe转接线与主板间接链接,这种方式主要用在显卡竖置时使用,或者在小钢炮机箱装机时使用,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说。 ▲主板可能会有一个以上的PCIe接口,一般来说,只会有一个最高速的PCIe接口,以我这一款七彩虹(Colorful)CVN X570 GAMING PRO V14主板就拥有3个PCIe接口,但是带宽却分别为PCI Express x16,PCI Express x8,PCI Express x4。基本上离CPU越近,带宽就越高,没有特殊原因,无脑插靠CPU最近的就好了。 ▲显卡的安装和内存的安装难度差不多。PCIe接口本就有防呆口,且显卡的输出接口毋庸置疑的要朝向机箱外面,所以基本不会安错。简单来讲,将显卡上的缺口与防呆口对准插下去,听到啪的一声,就已经插好了,主要插入的时候要直上直下,避免损坏PCIe插槽或显卡金手指。 至此,除电池外所有的重要硬件都安装完成了。 电源的安装 个人建议是在将主板安装进机箱之前,先将主板上的各硬件的供电连接好,并进行一次试点亮,这样,可以提前排除因硬件损坏或接触不良导致的问题,从而避免将所有硬件安装进主板后还需拆出来排除问题的窘况发生。所以,我将电源的安装放在了主板的安装之前。 电源按接口类型主要分为全模组电源,非模组电源,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半模组电源。全模组电源最大的好处就是线材用哪个插哪个,减少了多余的供电线材,从而做到理线的简洁。而非模组电源的优点则是。。。便宜。。。这个就见仁见智了,另外电源由电源转换率分可以分成白牌,铜牌,银牌,金牌,白金等,越往上电源的转换效率越高,当然,这部分不是本文的重点。 ▲本次装机电源采用的是安钛克的HCG HIGH CURRENT GAMER 650 金牌全模组电源,采用的是海韵FOCUS+方案,十年换新。以组一台电脑用5年这么算,HCG 650也足够换到下一台电脑上继续使用,算是名副其实的传家宝系列。 安钛克(Antec)HCG650金牌全模组 台式机电脑主机机箱电源650W(全日系电容/14cm短机身/智能温控/10年换新) 京东:¥749 去看看 ▲HCG650是一款全模组电源,这款电源的接口中,M/B为主板接口,采用18+10PIN供电;PCI-E/CPU接口共有5组,可以满足多显卡交火或双CPU服务器主板用户的供电需求;SATA/Molex接口共有4组,能够满足挂载N块硬盘的个人数据中心的接口需求。 ▲将需要安装的电源线插入对应的插槽,因为不同的接口的Pin数不同以及接口上方有卡扣,所以不需要担心插错。一般来说,电脑必须的电源接口只有主板供电以及CPU供电,如果有独立显卡则需要连接显卡供电,如果有SATA口的硬盘则需要SATA供电。 ▲翻看主板的说明书,可以清晰的找到主板上的供电接口。比如我这款主板,左上角的12V 8Pin以及额外的12V 4Pin接口分别是CPU的主供电以及CPU的辅助供电,内存右侧的24Pin接口为主板供电。 ▲将24Pin的主板电源线插入内存右侧的24Pin接口。 ▲将两个4Pin的电源线插入主板左上角的8Pin接口,除非高端CPU进行超频,否则不需要插额外的4pin辅助供电。 ▲将显卡电源线插入显卡上的供电接口,一般显卡的电源线为(6+2)PIN供电,因为我的这款显卡属于具有一键超频的高端显卡,所以采用的是两组(6+2)PIN供电,将其插满就好了。 试点亮(选做) 做试点亮的目的只是在将所有硬件装进机箱,并确认可以点亮安装系统,这样就可以提前排除因硬件损坏或接触不良导致的问题,从而避免将所有硬件安装进主板后还需拆出来排除问题的窘况发生。所以此步完全是选做的,如果时间有限或者十分确认硬件以及自己的安装手艺没问题的话,完全可以跳过不做。 ▲在主板上的与机箱链接的针脚处找到负责链接开机键的两根PWR_ON针脚。 ▲将祖传电饭锅线接在电源后部的3PIN供电接口后,打开电源开关。将显示器与显卡或主板上的视频接口连接,此步骤用螺丝刀或其他导体短接两根PWR_ON针脚,确认CPU风扇,显卡风扇均开始转动,显示器上有画面显示,则试点亮成功了,在这一时间点,电脑还没装系统,所以进不去系统是正常现象,只要显示器上有信号就可以了。然后,再将螺丝刀短接两根PWR_ON针脚并保持一会,则可以关机,然后断掉电源就可以了。 ▲另外,高端主板一般会在主板上配置快捷按键,比如我这款七彩虹(Colorful)CVN X570 GAMING PRO V14就配备了3个快捷按键,分别是重启,开机,以及一键重置BIOS。这样就不用去短接针脚了,方便了很多有没有。 ▲轻轻一按就能完成开机与重启,专门为了机箱外调试而设计的呢。顺带一提,这款iGame RTX 2070 SUPER Advanced OC的RGB灯效实在是太棒了,真1680万色ARGB灯效且可以与主板的灯效同步,装在机器里会非常的炫酷。 如果电脑无法正常开机,则需要检查一下内存是否插紧,显卡是否插紧等,进行逐一的故障排除。 如果电脑正常开机,则试点亮步骤完成,只需要将电源线从主板显卡上取下,并将显卡拆下,就可以进行最后一步,将所有硬件安装进机箱了。 将所有硬件安装进机箱 ▲机箱的选择上,一般来讲买对应主板尺寸的机箱就可以了,比如m-ATX的主板买一款m-ATX的机箱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买半塔机箱以便未来换更大的主板或者获取更好的散热效果,本次装机用的是九州风神的魔方310中塔式机箱,基本上可以安装除了E-ATX之外所有尺寸的主板了。 九州风神 魔方310电脑机箱 中塔ATX水冷主机箱(磁吸式双侧板/标配显卡保护架/风扇HUB)黑 MACUBE310 BK 京东:¥439 去看看 主板的安装 ▲先从主板包装盒中找到主板的机箱挡板,并与主板的IO接口进行比对,从而确认其安装方向。 ▲将主板的IO挡板从机箱内部放到机箱的IO接口预留挡板处,然后用力往外部推,直至IO挡板卡死在机箱上。 ▲首先去机箱官网下载电子版的安装说明书,或找到机箱包装内的安装说明书,找到自己尺寸的主板所需要拧螺丝的位子,并确认所在的位置上是否有可拆卸的螺丝柱,如果没有螺丝柱,则需要从不需要安装的位置上取下螺丝柱,并安装在对应位置上。部分主板的可拆卸螺丝柱会放在一个口袋里,并与主板说明书放在一起,一般会藏在3.5寸机械硬盘架里面。比如我的主板是ATX版型,则需要确认A1-A6,B1-B3处有螺丝柱。 ▲将主板放入机箱,保证IO接口与IO挡板的预留孔位对齐,且主板上的螺丝孔位均与螺丝柱对其。将所有用于固定主板的螺丝拧入螺丝柱中,注意依旧以对角线的方式拧螺丝,这样不会导致主板的变形。 ▲将机箱上的高清晰音频线(HD AUDIO)接在主板HD AUDIO接口上,图中红框内的接口就是HD AUDIO,注意防呆口并不在角落。 ▲对准防呆口,插进去就好,有保护用的卡扣,所以插不反的,不会伤到针脚。 ▲将机箱上的USB 3.0连接线接在主办的USB_3接口上,图中红框内的接口就是USB——3接口,虽然有防呆口,但是实际上不好确认方向,个人建议用卡扣确认其方向。 ▲依旧笔直插下去就好。 ▲将机箱上的开关与状态灯连接线连接在主板的控制针脚上,这部分线材比较多且长得都一样,建议照着说明书插。 ▲一根一根插入,注意轻点,不要弄伤针脚。 显卡的安装 紧接着我们需要取下机箱上的PCIE挡板,低端的机箱采用的是一次性的PCIE挡板,沿着挡板预留的打孔线处多次折叠,挡板就会因为金属疲劳而脱落,因为手头没有那种机箱,就不做演示了。我们直接做可拆装的PCIE挡板的拆卸教程。 ▲一般这种机箱会有一个竖置显卡的安装口,这个也起着用来卡住其他PCIE挡板的作用,我们先拧下固定他的螺丝,紧接着很容易就能取下这块挡板。 ▲紧接着,找到与打算安装显卡等PCIE设备对应的PCIE挡板,拧下螺丝钉,则可取下对应的挡板。 ▲用之前介绍的安装显卡的方法将显卡安装在主板上,用螺丝将显卡与机箱固定牢固。 无线网卡的安装 多数主板并不内置无线网卡,所以需要通过PCIEX1的转接设备将无线网卡连接在主板上。 ▲带转接板的无线网卡大概长这样。 ▲与显卡的安装及其类似,拆除PCIE挡板,将无线网卡插入PCIE X1的接口处,PCIE X1一般是没有卡扣的,所以听不到啪的一声。 ▲另外,转接板的网络信号是走PCIE通道的,而蓝牙信号则需要走USB通道,所以将无线网卡转接板上配备的连接线与主板的USB2.0接口链接。红色方框就是USB2.0的接口,有防呆口所以仔细点肯定不会插错。 ▲紧接着,将天线拧在转接卡预留的天线接口上就可以了。 电源的安装 电源的安装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从机箱侧边将电源放入,代表机箱为九州风神的魔方310,也就是本次安装所用的机箱: ▲部分机箱可以将电源直接从侧部放入机箱,这部分需要注意,如果机箱装电源的部分有散热孔,则需要将电源的风扇对着散热孔那个方向,具体的可以看机箱的安装说明,里面关于什么姿势安装电源会有很详细的说明。 ▲紧接着在机箱尾部将电源用螺丝固定在机箱的预留电源孔位上。 第二种情况则是需要将电源从机箱的尾部放入,代表机箱型号为安钛克P120冰钻机箱。 ▲先将机箱上的电源挡板用螺丝钉固定在电源上 ▲从机箱尾部将电源推入机箱中。 ▲最后用螺丝刀将电源挡板与机箱固定,则后入式的电源安装就完成了。 ▲将供电线从最靠近主板供电接口位置的走线孔穿过去,插到对应的供电接口上,和前面演示的一样,这里就不赘述了。 SATA硬盘的安装 手头只有2.5寸的HDD硬盘,所以就拿2.5寸的HDD硬盘做演示了,SATA口的SSD与之完全一样。3.5寸的HDD硬盘除了安装位置略有不同之外,方法也完全一致,所谓一通百通,这次就不赘述了,3.5寸硬盘的安装以后有机会再写。 ▲在机箱上找到用于固定2.5寸SSD硬盘的支架,拧下固定支架的螺丝,将支架从机箱上取下。 ▲将硬盘滑入支架,硬盘上预留的螺丝孔要与之家上的螺丝孔对齐。 ▲用螺丝将硬盘与支架固定。 ▲将SATA数据连接线的一端硬盘上的SATA数据接口与主板上的SATA接口相连。接口金手指呈L形,所以不需要担心自己会插错,因为方向反了根本插不进去,唯一值得注意的是,主板上的SATA2与SATA3接口长得是一样的,最多就是颜色不同,一定要仔细看主板上的标识,或者看一样说明书上的标识。SATA3的带宽是SATA2的两倍,所以SSD请一定要连接在SATA3接口上,HDD也尽量连接在SATA3接口上,如果SATA3满了连接在SATA2上性能差异也不大。 ▲将电源上的SATA供电线与硬盘的SATA供电接口相连,供电接口比SATA数据接口要宽的多,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 ▲将带有硬盘的支架重新固定在机箱上,并且拧紧螺丝。 ▲3.5寸的硬盘,除了支架位置不一样之外,剩下的与2.5寸的基本一样,只不过3.5寸的支架一般会在电池仓附近,而不是2.5寸硬盘支架常在的机箱背面。 机箱与显示器的链接 上面的部分都完成了之后,电脑安装的硬件部分就已经完成了,下一步则需要链接显示器,并且进行安装系统了。 ▲目前我们常用的视频接口有以下四种DP、HDMI、DVI、VGA,图中标识的很清晰。不严格的来讲,连接的优先级应该是DP>HDMI>DVI>VGA,且同接口类型版本数高的优先于版本数低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的显示器与显卡均有DP与HDMI接口,那么基本上可以无脑的优先使用DP线链接二者,如果显卡与显示器上有DP1.4与DP1.2两个接口,则优先链接DP1.4接口。同时需要注意,线材与接口的连接是遵守木桶原理的,如果显示器接口,显卡接口,连接线有一个是低标准版本的,那么链接就是低版本标准的。也就是说,哪怕你的显示器与显卡的DP接口都是1.4版本的,而你不小心用了DP1.2版本的线材,那么你的传输带宽依旧是1.2版本,依旧无法跑动1080P 240Hz! 怎么插线就不说了,每一个接口的形状都经过设计,根本不会插反。 ▲顺带一提,本人最近使用的是ZOWIE XL2546电竞级显示器,拥有原生240Hz,暗部平衡,DyAc等黑科技,几天是装机主题的文章,就不过度讨论显示器的选择了,简单说下神奇的DyAc技术吧。 ZOWIE GEAR 卓威奇亚 XL2546 24.5英寸原生240Hz/1ms DyAc黑科技 职业赛事用机 CSGO/吃鸡电竞游戏显示器 京东:¥3999 去看看 ▲当光束穿过液晶时在萤幕上会产生像素,而当画面中出现持续移动的物件时,表示光束正不断穿过液晶。动态模糊的产生,是因为液晶关闭的不够快速,导致上一个动作的残影尚未消除就叠加在下一个影像上,而造成影像模糊。 ▲当液晶尚未翻转到定点时,利用控制背光关闭来减少在影像尚未稳定的状态下,光穿透液晶被人眼所看到的叠影。也就是说,因为背光关闭而不会看到残留的影像(动态模糊)。ZOWIE通过客制化显示面板,并专门设计电路而实现了快速关闭液晶的能力,可以为FPS游戏提供更清晰的动态影像。 ▲装机结束之后的效果,当然,我后来换了一款水冷,到时候再写一篇文章测试一下水冷的效果。 总结 装机其实并没有某些朋友想象的那么难,我们来简单回忆一下: 1.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硬件,在CPU,主板,内存上面要选择同一平台的。 2.然后,安装的时候要注意按照顺序安装,CPU的针脚,内存,显卡的金手指在安装的时候要轻手轻脚一些,通过防呆口确认自己没有插反。 3.内存,显卡安装的时候要听到咔的一声,卡口卡住为止。 4.CPU的散热器在安装前要确认涂有硅脂,拧螺丝的时候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次将一根螺丝拧紧。 5.在将所有东西放进机箱之前,可以先做一次试点亮,提前排除问题。 6.无线网卡的转接板的蓝牙要通过蓝牙来链接。 7.电源安装之后,走线的时候可以从机箱背部走,这样机箱会显得比较整齐美观。 好了,写了这么长的文章,还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里为大家拜个年,祝大家鼠年行大运,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还希望能够收藏,点赞,打赏我,另外欢迎您的理性讨论。 <更多>

黄昏百分百 经验 2020-03-03 14:52

前言 我有一台J3455+8G+1TB配置的ITX小主机,之前一直运行Windows 10系统,用作HTPC加下载机。J3455的性能比较弱,Windows 10用得久了体验就不流畅了。最近开始关注深度操作系统(Deepin),就想在Deepin上实现NAS+HTPC一体机的功能。使用Linux的好处是系统资源占用低,搭建各种网络服务更加便利,缺点就是桌面软件生态比较差。而Deepin试图打造更加易用,且适合国人的桌面环境,使用门槛相比其他Linux发行版低了许多。 华擎(ASRock)J3455M主板(Intel - Apollo Lake) 京东:¥549 去看看 想要获得完美的体验,当然还是建议购买专业的NAS设备外加播放器。在X86平台上打造NAS+HTPC一体机虽然也能满足基本需求,但是折腾起来有一定的门槛,也要消耗时间成本。我对NAS+HTPC的只有最基本的需求,而且近期也想折腾一下了,所以就开始了在Deepin上的尝试。 本文只实现了作为NAS+HTPC最基本的功能,简单说来就是下载、共享、播放,具体包括: 1.远程访问和控制 2.局域网文件共享 3.下载功能 4.高清视频播放 5.docker扩展 实现以上功能比想象中的要简单很多,并不会比Windows下更复杂,比较适合新手尝试。 系统安装 首先,当然是系统安装了,没什么难度的事情,准备好一个U盘就好了。镜像的下载地址在这里:https://www.deepin.org/download/。目前最新的版本是15.11,Deepin V20因为疫情原因推迟到三月份发布了,还是比较期待的。镜像下载完毕后使用任一创建USB启动盘的工具写入U盘即可,我用的是rufus。 然后插入电脑,BIOS设置U盘启动即可。安装步骤也很简单,毕竟是国内的发行版,安装向导对新人还是很友好的。下面用虚拟机截图简单示范一下过程吧。 系统分区这块每个人的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我这台电脑只有一块硬盘,而且相关资料已经备份转移,所以选择了最简单的全盘安装。全盘安装系统会按照内置策略自动分区。如果觉得分区不合理,安装完成后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分区工具对部分分区进行重新规划。 整个安装过程还是很迅速的,基本上不会有太大问题。 系统体验 安装完毕进入系统,来简单体验一下吧。系统的桌面十分简洁,只有下方dock显示出来。 和其他Linux发行版不同,Deepin进行了大量优化和设计,以使系统更符合国人的操作习惯。这主要体现在系统中预置了许多在Windows系统上常用的软件,可以免去安装和设置。 在系统集成的应用商店里面,也有许多常见的软件可以下载安装。简单试用后,给我的感觉就是Deepin在我所有用过的Linux发行版中,使用体验上应该是最接近Windows的,虽然依然存在不小差距。 远程访问 为了更方便地操作Deepin系统,要先把远程访问的问题解决了。向日葵远程控制是我一直在使用的远程桌面访问软件,客户端几乎涵盖所有系统平台,免费账户的基本功能也足够使用。在Deepin上安装向日葵也很容易,商店里面直接搜索下载就可以了。安装完毕后登录账号,并设置好开机自启动,以后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电脑或者手机远程登录到Deepin的桌面了。 因为是Linux操作系统,折腾的时候会存在很多需要在终端中输入命令进行操作的情形,因此除了开启远程桌面还要再打开ssh远程连接。和使用向日葵远程控制的远程桌面不同,ssh远程连接如果没有做内网穿透的话,只能在局域网内进行操作了。Deepin开启ssh服务只需要一条命令安装好openssh-server即可。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 默认端口是22,可以不用修改,安装好服务后sshd会自动启动,客户端就可以直接连接了。 文件共享 在Deepin上进行局域网文件共享也简单的不可思议,几乎只需要动动鼠标就可以了。Deepin已经安装好了Samba服务,我准备把home主目录下的"视频"和"下载"文件夹共享出来,只需要右键点击文件夹,选择属性,点击共享管理,在"共享文件夹"前面打上勾,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简单的权限管理就行了。然后在Windows文件管理器地址栏中输入\\Deepin_IP,就可以访问共享文件夹了。 使用笔记本测试一下共享文件夹的读写速度,笔记本连接路由器的5G WIFI,网卡性能比较弱,跑不满路由器的5G WIFI的满速。 拷贝大文件来测试一下读写速度。读写速度大约在20~30MB/s之间,读取速度更快一些吧。 再给笔记本接上外置的USB千兆无线网卡,直插到路由器上看看共享文件夹的读写速度。 这下子终于可以跑满局域网带宽了,读写速度都是100MB/S以上。 下载 下载也是NAS+HTPC一体机的最基本功能之一了。我们常用的下载方式通常包括BT/PT、迅雷、百度盘这几种。需要用到的下载工具,全部都可以直接在应用商店里面下载安装。迅雷和百度盘如果想取得理想的下载速度,都是需要会员的。我以前也有迅雷的VIP会员,后来下载少了就没有充值续费了。百度盘的年度会员比较贵,在有下载需求的时候,我一般会购买短期会员应急。 对于下载高清电影来说,最常用的还是BT/PT了。BT/PT下载我用的是qBittorrent,下载了几个PT站的热门种子,速度比较理想,直接跑满了我的400Mbps的带宽。 视频播放 视频播放软件应该是Linux系统上比较薄弱的一块。Deepin自带了深度影院可以看本地视频,但是应该是解码器不全的原因,部分视频播出来是绿屏只有声音。应用商店里面也有很多Linux上常见的播放器软件,我每个都尝试了一下,对于J3455来说,最合适的一款是SMplayer,其他的比如VLC、KODI、MPV等都会有各种问题,尤其是播放4K视频的时候。 SMplayer在播放X265格式的4K视频的时候,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卡顿。这是需要去软件设置里面打开硬件加速。 开启了播放器的硬件加速后,4K视频画面仍然能感受到不顺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打开系统预置的显卡驱动管理这个软件,并选择"使用Intel加速模式"。 设置完毕后,系统会重启并进入一个测试程序,如果测试程序的画面没问题,选择确定,然后系统会再重启一次。设置完毕后,SMplayer的播放效果基本上算是完美了。虽然总算找到了一款能用的播放器,但是这款软件的UI看起来像是上世纪的产物。 docker Linux的优势之一,就是其丰富的扩展性,非常适合用来搭建各种网络服务。搭建网络服务本来可能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任务,但是docker的出现让一切变得非常简单。下面,就先用几条简单的命令在Deepin中安装docker。 安装密钥管理与下载相关的工具 sudo apt-get install apt-transport-https ca-certificates curl gnupg2 下载并安装密钥 curl -fsSL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debian/gpg | sudo apt-key add - 查看密钥是否安装成功 sudo apt-key fingerprint 0EBFCD88 添加docker的官方源 sudo vim /etc/apt/sources.list 打开文件后,文件末尾添加一行即可 deb [arch=amd64] https://mirrors.ustc.edu.cn/docker-ce/linux/debian stretch stable 安装最新稳定版docker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ce 查看docker是否安装成功,可以看到安装的版本是19.03.6。 docker -v Jellyfin安装 安装完docker之后,这台Linux PC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了。作为一台NAS,个人媒体服务器也是很多人常常用到的功能,虽然我个人用不到。最常用的个人媒体服务器有Emby、Jellyfin、Plex三种,其中Jellyfin是免费的,这里我就选择Jellyfin。利用docker安装部署Jellyfin也是异常简单的,只需要一条命令即可: docker run -d -p 8096:8096 -v /jellyfin/config:/config -v /media_path:/media_map jellyfin/jellyfin -p 后面是Jellyfin服务的端口号,安装时可以指定,这里使用默认的8096; -v 后面是指定的配置路径,/media_path代表本机上视频资源的路径,/media_map就是jellyfin的映射路径,路径的名字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运行上述命令后,docker会自动拉取镜像完成安装并运行。如果镜像拉取的速度比较慢,可以更换国内源,具体方法百度即可。 现在就可以通过http://本地ip:8096来访问Jellyfin服务了。关于Jellyfin的设置和使用本文就不做展开了。 后记 这次在J3455上折腾Deepin的过程还算挺顺利的,基本没有遇到什么大坑。某种程度上得益于Deepin的易用吧。目前在Deepin上实现基本的下载、共享、播放等功能外,还加入了docker的功能,然系统的可扩展性大大增强。本文利用docker搭建了Jellyfin媒体服务,而其他常见的网络服务比如个人网盘、博客、HASS等都可以通过简单的docker命令完成搭建。此外,除了docker,在Deepin里面也可以使用vMWare这个虚拟机软件,如果硬件性能够用的话,虚拟一个Windows系统、群晖DSM、QNAP都不是问题。如果直接在机器上安装NAS系统的话,往往很难实现显卡直通,无法完成HTPC的功能,这也是我一开始选择具有桌面环境的Linux系统的原因。 <更多>

太平洋网友 经验 2020-03-03 12:18

前言 翻看了下记录,我好像都是以男生视角装电脑,那么,今天切换一下,来台可盐可甜的主机,看看是否能满足很多女同胞们的电脑主机需求呢? 我想了想我的装机思路: 1、 控制预算,因为挺多妹子没啥时间玩电脑游戏,毕竟妹子们比我们很多男性多了对自己的保养与提升,她们不会像男生们花那么多时间在游戏上,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进步,更多妹子越来越喜欢在手机上玩游戏了,电脑对于妹子,更多是office、上网、看电影、追剧、逛淘宝等用途,所以独立显卡不一定是标配。而其他一些非主要的零配件不需要很出色的性能,够用就好,达到最出色的性价比 2、 颜值要高,这里的颜值指的是电脑配件的颜值,而且要非常注意机箱的颜值,最好是白色或者粉色为主,机箱能看到的主板或者散热器最好也要白色或者粉色。 3、 RGB尽量可以关闭,RGB流光溢彩可以为生活增添点色彩,但是要绝大多数能够方便的关闭。 所以我打算这么选择配置 CPU AMD APU R5 3400G ▲ CPU对于妹子所用的主机有两种选择,一种是APU 3400G,一种是i3 9100/i5 9400,至于怎么选择,那看看用途吧。不过我想了想,毕竟是家用电脑,选择AMD 3400G吧!一个原因是盒装跟B450主板有套装优惠,第二个考虑是集成显卡性能更强,第三是可以上DDR4 3000以上的内存,而且一般用APU也会上双通道内存,对整体的性能有适当的加成。 ▲ AMD Zen 系列这个大大的圈。 ▲ 3400G 除了有CPU、贴纸、说明书之外,当然还有个下压式散热器。 ▲ 我的目标就是粉色或者白色散热器,所以对不起了,只能把你作为售后的保修凭证。 ▲ CPU本体 APU 3400G 的CPU性能正好是切在了 i3 9100 与 i5 9400之间,集成显卡性能更强,能够面对未来可能的一些情况,留下性能裕量。 主板 msi B450m 迫击炮 钛金板 ▲ 其实嘛,白色主板可选择的不多,因为主板为了配合RGB,都是灰黑色为主色调,白色的主板也一般贵一点。考虑到颜值、品牌、价格、内存兼容性的各方面综合考量,我选择了 微星 B450M MORTAR TITANIUM,我更习惯叫他迫击炮 钛金板。 微星(MSI)B450M MORTAR TITANIUM 迫击炮钛金版主板+AMD锐龙3(r3) 3200G CPU 板U套装/主板CPU套装 京东:¥1299 去看看 ▲ 左下角的这个Ryzen 3000 Ready,让我省事了不少,虽然B450M 迫击炮钛金板支持无U刷入bios,但是能省事的话不是更好吗? ▲ 背面就是主板的一些特点。不过我比较看中msi主板的内存兼容性,msi的主板的内存兼容性是数一数二的。 ▲ 微星 B450M 迫击炮钛金板 本体,通体白色为主色调,散热片也采用银色,颜值在主板中是非常出色的存在。小板型紧凑式布局,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来具体看下。 ▲ 我先把3400G给装上,CPU供电区域采用 4 + 1 + 1 相供电,这样的供电对于 3400G来说,还是相当够用的。mos的散热片与i/o 盔甲 合为一体,形成一个非常大的扩展散热片,保证了供电系统的散热效果。 ▲ 2*2 DIMM DDR4 内存插槽,我以前曾经在微星的B450主板上面用上DDR4 3600 8g*2双通道,当时市面上的基本盘是DDR4 3200。 ▲ 这种内存双通道插入方式是更推荐大家使用的插内存方式,兼容性最高。 ▲ 主板PCH的散热片,以及4 * SATA接口。不过妹子对于硬盘不会要求太多4个正好。下边还有机箱前置 USB 3.0插针接口、机箱前置 USB 2.0 主板插针接口等一系列插针接口。 ▲ 在主要的 PCIe 全尺寸显卡插槽上有金属装甲加以包裹,2个 M.2 插槽,支持X4满速使用。2条PCIe X1 扩展卡插槽,还有条备用的副显卡插槽,不过......谁会在B450上面组双卡系统,我很好奇。 ▲ 两个条M.2插槽的话,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插入WiFi无线网卡,这样就能享受无线上网的乐趣了 ▲ 板载声卡以及他的滤波电容小伙伴们,来自REALTEK 小螃蟹的 8111H 板载声卡支持7.1声道输出 ▲ i/o 接口区域,有USB 全家桶接口,从USB 2.0 、USB 3.0、 USB3.1 Type A / Type C都有,至于显示输出接口,有 HDMI 跟 DP 接口,还是相当不错的。 ▲ 配件还是相当不错的,可以应付日常的使用需求。 内存条 影驰 GANER II Plus DDR4 3000 8g*2 ▲ 本来想搭配这个白色的名人堂 HOF II DDR4 3600,但是价格有点贵,再加上GAMER II Plus 黑金 DDR4 3200 我当时买才510,这个250的差价我决定把它用在机箱上面,这样机箱就能更美美哒。 影驰 GAMER内存条8G/16G DDR4 电脑内存条 四代台式机内存条 DDR4-2666 8GB(BLUE随机发货) 灯条 京东:¥279 去看看 然而.....我下单的DDR4 3200 卖家后面旺旺联系我,说没货了,改发DDR4 3000,并且承诺以比较低的价格给我,So 决定了,再次把富余出来的预算移动到机箱上面。因为嘛,妹子明确跟我说,要用来学习,而且她也不玩游戏,连手游《王者荣耀》都不玩...... 影驰的GAMER II Plus 黑金 DDR4 3000 8G*2 到手了,外包装配色十分酷炫,也呈现了这款内存在通电运行之后的效果。它主打流光溢彩的RGB,不过我买它的一个原因是,散热片比较厚实,能更出色的稳定运行,毕竟稳定压倒一切。 ▲ 内部有塑料盒子包裹,作为固定以及防侧向压坏之用。 ▲ 取出影驰GAMER II Plus 黑金的内存条,除了合格证,我们可以看到金手指上面有保护套加以包裹。 ▲ 黑金的确很顾名思义,散热片整体风格以黑色和金色为主,GAMER的logo清晰可见。RGB灯带在顶部,之上有白色柔光罩加以覆盖。 ▲ 背面与正面在散热片涂装上是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左下角多了 GAMER 内存的铭牌。同科也可以看到柔光罩的侧面有影驰 GAMER系列的抽象化LOGO元素。 ▲ 铭牌与侧面LOGO的特写,铭牌上面的参数都清晰的标注出来, ▲ 其实有了柔光罩的存在,在黑金的配色中,多了些许柔和,我觉得不开RGB灯的颜值也是相当不粗。 ▲ 柔光罩两侧都有GAMER 的抽象logo。 金士顿 A2000 500GB ▲ 金士顿的A2000 500G,我是双十二买的,当时才399元,现在已经是599元了.........不过给妹子的,当然就是这个SSD啦,毕竟妹子听过金士顿的大名,大牌子的接受程度比较高。 金士顿(Kingston) 500G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A2000系列 京东:¥599 去看看 ▲ 背面,就是一个说明书+展示窗了。诶?A2000这块SSD呢?在旁边啊,因为我之前已经展示过了,这个散热片装上之后,就很难拆下来了,不过这个散热片绝对给力,你们放心,压制A2000 500GB的发热是完全没问题的。 ▲ 第一次开箱时,由于还没装上散热片,所以可以清晰的看到A2000 500GB的本体的样子。 ▲ A2000 500GB的正面有一张铭牌贴纸加以覆盖,盖住了主控缓存与闪存颗粒,这张纸是售后保修的凭证,千万不能毁去,背面就是一个绝缘漆覆盖的PCB了,没有任何电子元器件。 ▲ 其实无论正反的散热片内部,都有导热硅脂的存在,可以快速把热量传导到散热片上。 ▲ 正面的散热片 凹槽更深,会有更大的散热面积,更快速的带走热量。 ▲ 侧面也有注明散热片的提供厂家,TT专门为金士顿A2000系列设计的散热片。 ▲ 底部的散热片 凹槽更浅些,而且也有看到卡扣,无论散热片的正反面都有规避螺丝孔,让A2000能够顺利的锁在主板上。 散热器 乔思伯CR 1100 粉色版 ▲ 在万千散热器里,我一眼就相中了乔思伯这个 CR1100,其独特的粉色+白色外观,绝对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不过乔思伯的包装一如既往............. 乔思伯(JONSBO)CR-1100 粉色版 塔式CPU散热器(6热管/5V ARGB灯效/主板同步/温控双风扇/附硅脂) 京东:¥299 去看看 ▲ 不过只要散热器漂亮就行啦!!!!粉色+白色的外观,加上可以适当RGB,简直是漂亮的不要不要的。其实我觉得不开RGB也是非常不错的(手动狗头) ▲ 白色的自带RGB的风扇,配上这个粉嫩的配色,在散热器中是独一份的存在,不过风扇是采用螺丝紧固到散热器塔体上面的,也就是乔思伯本意是不让我们拆风扇来组装散热器到主板与CPU上了。 ▲ 顶部这个顶盖是可掀开,里面是RGB导光板+RGB光源,估计以后这个顶盖可以弄个私人定制版。不过可以看到CR1100是采用双12025风扇,而且扇叶有正反之分,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区分不了,干脆直接不让拆了。 ▲ 采用热管直触技术,这样的好处是CPU表面的热量能够快速被带走,坏处嘛.....热管是裸露的。6*φ6的热管,感觉就算是3700X都是毫无压力的啊。RGB信号线啦、风扇的4PIN电源线啦,都是在这里进行隐藏的,在安装完毕要拉出来接通哦~~~~~ ▲ 准备上硅脂,准备安装散热器到主板与CPU上面,不要问我为什么散热器是倒置的,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把主板倒扣到散热器之上的。 ▲ 你为我怎么看哪个风扇朝向内存?其实你注意看,热管跟底座对于内存有规避,所以空间空出来比较大的区域就是朝向内存的。 ▲ 装上CR1100粉色散热器之后,配上这个B450M 迫击炮钛金板,不由自主的哇.......一声,太漂亮了,然后我把A2000 500GB装到CPU 散热器的旁边,看看能不能蹭散热。 ▲ 多拍几张 真漂亮~~~~~~~~~~然后就是准备把电源、机械硬盘装到机箱里啦~~~~~~ 电源 安钛克VP550 ▲ 其实电源的话,我思来想去,选个差不多合适的就可以了,因为 3400G 对于电源的要求不是很高,对于金牌啦那些不太敏感。安钛克的VP550 铜牌正合适,品质不错,质保3年,能一直持续使用。当然 如果有预算的话,可以考虑更牛逼的配置。 安钛克(Antec)VP550铜牌 台式机电脑主机机箱电源铜牌550W(VP系列/静音风扇/3年换新只换不修) 京东:¥349 去看看 ▲ 背面就是产品的铭牌啦,可以看到产品的额定输出功率。 ▲ 里面的零配件,就是VP550 铜牌本体,还有电源输入线,以及说明书 ▲ VP550 铜牌是非模组的电源,比起模组电源,失去了灵活性,但是对于预算控制是非常出色的,也能保证每一条电源线上面都有蛇皮网进行包裹 ▲ 正面是12CM静音风扇,能够保证电源运行时的安静。 ▲ +12V的输出能力高达 504W,单路输出的,不过内部有丰富的EMI滤波电路,以及历经考验的电源转换架构,这些都会让VP550 铜牌在使用起来时放心些,毕竟稳定压倒一切。 机箱 Tt 挑战者 H2 粉色版 ▲ 哎 原先定了白色机箱,但是看到这个粉色的机箱后,我眼前一亮,妹子就是喜欢这个颜色,粉嫩的少女心啊,就它了,下单之后漫长的等待呀。终于到货了,取出来 整个一个粉嫩通透啊。前后上下都是粉嫩粉嫩的 ▲ 连机箱内部也进行了粉色处理,我之所以选这个机箱,就是由于其180mm的CPU风扇的兼容性,我这个粉嫩的CPU散热器太高了,很多粉色的机箱装不下。 ▲ 机箱顶部的除了电源键之外,还有重启按键,以及两个USB 3.0接口,机箱前置耳麦接口,顶部还有一个磁吸式防尘网。 ▲ 玻璃可以旋转开启,真是非常棒,准备把东西全部装进去咯,装机的时候推荐把玻璃拆下,等装完再把玻璃装回去。 ▲ 装进去之后,意外的合适啊,很多线材直接藏起来,在未通电状态下非常的漂亮。 ▲ 背面的理线用了我的洪荒之力,基本上能藏的都藏了,要保证正面露出的线不多,后面还能盖得下,还要美观....哎,理线来来回回折腾了2小时。 ▲ CPU散热器我不打算接入RGB信号源了(其实是这块B450M迫击炮钛金板没有5V RGB插针)主板的RGB弄成粉色的,这样才是我们少女心的电脑呀! 最适合女生的电脑登场啦 ▲ 先这样看看吧,颜值就是正义,感觉看着这台主机,心都跟着粉嫩了。 ▲ 粉色开启之后的样子,通过msi的 Mystic Light 3 RGB APP控制之后,把灯光的颜色定了下来,内存的流光溢彩RGB不能关,让它在那边自娱自乐吧。 性能展示 ▲ CPU-Z + GPU-Z,这个可以检测一波所有重要的硬件了,的确,三大件......CPU、内存、主板....... ▲ CPU-Z的跑分情况,其实还行吧,对于上网、追剧、办公、适度休闲娱乐来说,是非常不错的。 ▲ 国际象棋一下,果然APU对于高频率的内存会比较渴求,如果各位美眉要性能更强劲的话,最快的方法是换DDR4 3200,反正贵不了多少,我是遇到没货+春节期间了....... ▲ aida 64 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可以看到DDR4 3000对于日常使用还是不错,不过如果想要更好点,可以考虑加点钱DDR4 3200 ▲ CinBench R15 的测试,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能够从容的面对很多日常使用的情况 ▲ CinBench R20 测试,更偏向于AVX 2等新指令集的性能测试,3400G对于新指令集的效果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如 3500X 3600X等真 Zen2 架构 CPU,但是对于日常的使用还是相当可以的~~ ▲ 金士顿的 A2000 500G AS SSD测试在装入系统之后,测试性能并没有神马太大的区别,神马?你说性能稍微不如 3800X跑出来的?大哥.......CPU领域也是一分钱一分货的。SSD的极限性能跟CPU非常具有关联。 ▲ A2000 500G的 Crystal Disk Mark V6.0,我采用32GiB的 测试规模,而且是把系统装入 A2000 500G里了,就测试结果而言,并没有性能下降,也就是说,A2000 500G在盘半满之前,都不会掉速了。 ▲ A2000 500G的 Crystal Disk Mark V7 beta,我采用64GiB的 这个更严苛的测试规模, 总结 ▲ 其实这套电脑以颜值为主,性能上还是可以流畅运行很多APP跟应用,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嘛,如果想要更好的显示效果,那就需要换上显卡,并且把CPU换成 3600X 或者 3600,所以我买B450有这个考虑,不过,话说回来,3400G / 2400G 已经是非常出色的一款带有核芯显卡的CPU了,能满足很多人日常的需求,他唯一的要求就是DDR4 3000 或者 DDR4 3200,然后来个玄冰400散热器就够了,主板B450 一线的都可以~~~~ 不过这套配色我为了粉色尽力了,就结果而言,妹子还是很喜欢的,不过就我个人这次经验,下次要选择纯白的内存条,或者不发光的内存条,或者RGB可以关闭的内存条,其实这种主机真的不需要RGB,这种粉嫩的配色不是更舒服吗? <更多>

flhssnake 晒物 2020-02-06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