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影像工作者,每天都会拍摄许多照片、视频素材,虽然没有完全统计过,但近几年的素材已经塞满了2块2T的移动硬盘,这还不算之前的老素材和最近拍摄的存放在电脑中的素材,而且很多时候出差在外,也会有客户需要存放在家中的照片,着实令我头疼。前不久了解了一下NAS(网络附加存储),发现跟我的窘境刚好对症,于是入手了ORICO可联网硬盘盒CD2510,搭配东芝固态硬盘使用了一段时间,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体验。 ORICO可联网硬盘盒CD2510延续了ORICO家族式的包装设计,白蓝搭配的包装盒正面印有产品的高清图片,背面则是产品的使用场景图和参数信息。 包装内除了硬盘盒外,还附送了一根TypeC数据线、一根网线、一根电源线和一本说明书。 硬盘盒整体外观比较圆润,尺寸为145*95*34.5mm,放在桌面很小巧、随身携带很轻松,面盖上的纹路设计也增添了硬盘盒的科技感。 硬盘盒采用铝合金边框设计,做工精致,可以更好的保护硬盘不会因为外部冲击造成损伤。侧面设计有TypeC接口、重置插口、电源接口、千兆网口和电源开关。 硬盘盒面盖采用磁吸方式,开合轻松,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ORICO可联网硬盘盒CD2510支持7-15mm厚度的2.5英寸SATA HDD和2.5英寸SATA SSD,最大支持单盘8T容量,相当于32台256GB的手机空间,对个人用户来说绝对够用,同时官方还有支持3.5英寸SATA HDD的CD3510供我们选择,最大支持20TB容量,足够一家小型工作室使用。 我搭配使用的是东芝MQ04系列固态硬盘,容量为1TB,转速为5400rpm,能够在速度与安静之间达到很好的均衡。友情提示,大家在放入硬盘后,一定记得90°旋转卡扣来固定好,以免硬盘松动导致数据不能读取或是硬盘损坏等问题。 ORICO可联网硬盘盒CD2510兼顾移动硬盘和云存储两种功能,APP客户端支持Windows7+、MacOS10.12+、Android 6+、iOS10+以及Android 5+的智能电视等多个平台,APP界面简洁直观,功能丰富,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将东芝硬盘安装好之后,插入网线、打开电源,扫码下载APP绑定设备,就可以开启NAS私有云之旅了。ORICO可联网硬盘盒CD2510自带SDVN虚拟网络传输技术进行加密传输,数据安全可靠,下载速度高达1000Mbps,秒速上传下载,比网盘的龟速快多了! 通过APP,我们可以将外出拍摄的照片、视频直接分享给家人,或是实时更新线上资料,让团队协作、共享更加方便。通过智能算法,还可以高效整理云存储中的素材,避免数据繁琐和重复。同时,APP也可以设置自动备份手机上的照片和视频,既能节省昂贵的云空间开通费,又能避免广告横飞、下载限流的促狭,再也不用担心电脑损坏、手机资料丢失或是云盘关停等意外了! ORICO可联网硬盘盒CD2510也可以作为常规的移动硬盘使用,直接读取硬盘中的数据,通过测试读写均可以超过100MB/s,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作为一台需要长时间工作的设备,散热尤为重要。ORICO可联网硬盘盒CD2510除了内置散热风扇外,底部也采用了镂空孔位设计,同时增高脚垫也进一步提供了空气流通,保证了快速、高效的散热效果,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发烫。 总的来说,ORICO可联网硬盘盒CD2510兼顾了移动硬盘和云存储两种功能,既能让我们体验到移动硬盘的便携,又能实现云存储的方便、高效、安全,不仅存储效率更高、扩展能力更强,而且可以同时有多个设备在多地访问,不管是家庭使用,还是办公使用,都非常合适。硬盘盒2年质保、东芝硬盘3年质保,售后服务也比较省心,如果你也想用入门的价格体验到实用的NAS产品,不妨入手一试。 奥睿科(ORICO)可联网硬盘盒/家庭私有云存储NAS存储扩容/数据备份/文件共享/远程访问CD2510 京东:¥599 去看看 <更多>

小三爷说数码 晒物 2023-07-03 09:09

因为日常工作的需要,经常要记录一些信息,一开始的时候是用纸质笔记本和word文档结合使用,但是纸质笔记本和电脑又不是随时都能随身携带很是不便。 后来有了各种云笔记,我就开始使用了有道云笔记。自从用了云笔记后确实方便了很多,使用手机APP随时随地都能记录和查看,而电脑客户端又有强大的文本编辑能力,相互协助很好用。 现在自己有了群晖,就有了想把笔记存在自己的群晖上的想法。而且随着笔记的数量越来越多,云笔记的免费空间就要用完了,自己又不想为了它而花钱,就开始计划在群晖上搭建自己的云笔记。 群晖自家就有Note Station云笔记应用,安装方便,兼容性好,但是功能比较简单,网上很多大佬都在利用Docker搭建第三方的云笔记服务。不过综合我自己的使用场景,就是记录以及整理自己写的一些东西,随时随地都能查询,比较简单,Note Station完全能够满足我的使用需求,最终还是选择了它。 Note Station安装非常简单,在套件中心找到它就能一键安装。 安装完毕后可以在网页版的DSM中直接访问Note Station,网页版的Note Station页面还有功能排布和其它的云笔记基本一样。 它可以实现待办事项和笔记等功能,不过待办事项我还是喜欢用手机自带的,这样不用担心APP进程被后台杀了而错过提醒,也不用担心因为NAS停电而不能查看。 我主要使用的是笔记功能,它能够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 它的笔记功能也算是很强大,能够支持语音记录,上传图片、视频、文件等,还能支持一键分享、笔记加密等。 电脑端可以安装Synology Note Station Client,直接在群晖的官网就能安装,相比于其它的第三方Docker版的笔记应用,它在外网直接用QuickConnect就能登录,无需公网IP或者域名,使用更简单。 在Synology Note Station Client中,最左侧为菜单栏,中部为文档目录,右侧为主显示界面。在Note Station中可以对笔记进行排版,基本的文本格式都能实现,同时也能插入表格和图表。 它可以上传各种格式的附件视频、音频、压缩包、安装包等等,没有格式限制,也没有文件大小限制,这点是云笔记免费版做不到的。电脑版的客户端,可以时间直接拖动附件到文档中实现自动上传。 除此之外它还能实现语音记录,支持通过语音快速记录,即便在不方便打字时,仍能完整记录每一个珍贵灵感。 移动端可以使用手机APP,也能实现和电脑客户端一样的功能,外出使用更方便,只是文本格式编辑能力会差一些,手机编辑起来也不太方便。 在群晖的官网可以下载chrome的浏览器插件,通过浏览器可以实现更多功能。 通过浏览器插件可以将网页直接保存,方便我们将网页内容直接存入记事本。 虽然群晖的Note Station功能不是最强大的,但是它能满足日常办公的需求,它配置简单,外网也能轻松访问,无疑是入门用户的最佳选择。 <更多>

雨的心跳 晒物 2023-06-30 11:59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之前NAS或者轻NAS(私人云)我也捣腾过几款,容量渐渐的也用过半了,这次618寻思着再搞个扩容。偶然间看到UPS的好价,突然间想起工作室还有一台极空间Z2S和几块硬盘在吃灰,干脆全部利用起来吧。 这台极空间Z2S是大半年前某平台积分押宝的,突然间说要积分清零,就全砸下去了,相当于是大贬值吧。工作室的电不是太稳,没有UPS根本不敢启用,这次618买了两台,打算家里接一台,工作室接一台。 其实我也有想过4盘位的,不过算了一下,手上14T的盘,双盘位再加指定文件备份也就差不多够用了。说明书就不看了,送了一张防滑垫,机械硬盘最怕的,一个就是磕碰,一个是斜放,还有就是断电了。 配件方面,固定硬盘的软垫和螺丝/刀,一条网线,变压器,没了。 48W的功率还是不小的,其实硬盘本身也都有耗电,只不过很多人都会忽视。3.5英寸的机械硬盘功率在12W左右,两块就要24W,可不能小看。以前3.5英寸的移动硬盘,单接USB线基本跑不动就是这个原因,旧的USB3.0功率只有不到5W。 整台NAS的造型还是比较圆润的,硬盘是竖放的,不过加上盘之后整体的重量不小,只要不是踢翻应该都没问题。 后面是HDMI输出,DC电源输入,网线口和RESET孔。HDMI对于喜欢下载电影然后在大厅电视上看的朋友很实用,不过我用处不大。家里有小孩,电视很久没开了,而且除了我之外也没人会用,我还怕他们把我盘摔了呢。 前面板打开之后,左右各一个USB口,中间是电源开关,下面是指示灯。这就有点蠢了,电源开关必须掀盖,USB也是。比如我现在要接UPS,只有前面有USB,那这个前盖就只能不要了,丑。 硬盘的安装方面,除了硬盘本身锁的4个螺丝外,倒是不太依赖工具。 之前硬盘挖矿的时候,我手上囤的3个12T都翻倍出掉了。之后找认识的大佬弄了5个14T的东芝企业盘,闲置有一段时间了。这次弄俩整进去,后面换不换4盘位再说。 上好螺丝和软垫之后,把硬盘的SATA和供电接口对准,侧推进去就行。两块硬盘电路板都向内,一上一下,应该不会安反。 安完之后再把上盖盖回去就行了。 UPS也到了。我之前直播的时候,那年夏天家里老是莫名断电,后来搞了一台。用了几年之后,失手把重物掉上面去,直接就坏了。那之后家里没再断过电,我也就一直凑和。其实家里已经有俩轻NAS,所以这次还是上UPS吧。两家店,一家旗舰店一家自营店,东西和价格应该都没差。 开机之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死活无法注册。设备显示有联网,但是扫码、蓝牙、局域网等均连不上,注册不了。经过思考和经验判断,我觉得有可能是路由器IP地址问题,排查过后还真是。我的路由默认的网关是10.0.0.1,就注册不了。手动把网段改到192.168.101.1之后,注册马上成功。注册成功之后,再改回10.0.0.1,使用均正常,应该是个小BUG。 由于闲置有点久,固件升级还是花了不少时间的。说明书上写的指示灯怎么亮处于什么状态,不太靠谱,倒是手机APP显示更准确。升级好久之后,NAS不亮了,手机一直处于转圈状态,实际上还是在升,升好了之后APP就显示了。个人建议是加个进度条或者步骤显示。工作方式上,由于是双盘,无非也就RAID0,RAID1或者拼成一个盘,极空间这里是提供了ZDR模式,平时两个盘是拼成一个盘,随机存取,然后通过指定根目录下的文件夹作双备份,这个文件夹里的东西会自动在2个盘各备一份。这种模式作为家用的话应该是够了。 红蓝双色的3个灯指示状态还是好用的,这时候盘还没格。平时正常状态下要么不亮,要么闪绿灯。 倒是这个前盖是真的有点搞笑,反正是别想盖上了,当然用还是没问题的。我是放在自己电脑桌附近,这东西娇贵,家里其他人不懂得爱惜,我就怕被他们打翻,全军覆没就傻了。所以HDMI功能应该算是浪费了,家里当时装修也没有个机柜的位置,无所谓了。这机子是4G版的,还能跑Docker,最近没啥时间折腾,感觉要弄的话搞个配置更高的弄吧,这台就我自己平时存一下素材之类的。 感谢观看,喜欢的朋友帮忙点个赞和关注吧,我们下期再见。 极空间私有云Z2S 4G版四核 2盘位NAS家庭个人云网盘 私有极空间 网络存储服务器【无内置硬盘】钛金灰色 京东:¥1299 去看看 <更多>

波导终结者 晒物 2023-06-30 11:19

摄影的路上一走就是五六年,照片、视频少说也的4T/5T,大量的素材和时光记忆,一个都不能少,越攒越多就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来搞定,就目前来说1T2T的硬盘基本都不在考虑范围内,起步就的4T,性价比也是比较高滴。我个人比较倾向使用台式电脑,懂的都懂,性能碾压本本,台式电脑的使用习惯就是两块固态+一块机械盘的存储组合,目前机箱上的一块4T机械基本快满载状态,本次玩点高端的,ORICO可联网硬盘盒CD3510+东芝4T机械盘,来实现可作为硬盘盒数据互导,还可秒变私有云的状态,这就方便了。感谢糖纸众测提供产品。 【开箱】 ▲包装依旧是经典的ORICO配色,蓝白相间非常清爽,封面中涂装了品牌,品名型号,中心硕大的硬盘盒实物图、底部的核心功能,背部标注了同系列的两个型号,背部就是常规的参数数据及厂商信息。 随机还搭配了一个东芝的4T 3.5寸机械盘,还选择3.5存盘的原因呢就是,容量大能装。 ▲包装打开后,非常规整,都套了保护袋,保护措施还是比较完好的,硬盘盒和3.5寸盘都没有任何刮碰。 ▲配件包括奥睿科CD3510硬盘盒、TYPE-C数据线、网线、电源、说明书。 ▲ORICO联网硬盘盒的外观采用金属+ABS材质,黑灰配色,面壳上增加了不规则纹路及ORICO标识,视觉效果还是相当有质感的,我这款3.5寸盘的外观尺寸为200*135*54.5mm,还有一款2.5寸版本,两款均可桌面使用及外出携带。 ▲背部四角均设置了防滑橡胶胶贴,中心位置大面积镂空散热孔,内置散热风扇,这也是奥睿科硬盘盒基本配置,均有风扇主动散热。 ▲接口方面从左至右分别为,TYPE-C数据接口、重置设置接口、电源口、千兆网口、开关机键。 比以往的硬盘盒多了一个有线网口,也是nas模式必备的。 ▲机身侧面就是两颗提示灯,通电后会自动开机,长按3秒开关为关机,提示灯会提示机身的工作状态和硬盘的工作状态,以红色和蓝色作为提示,目测就可了解其工作状态。 ▲这款奥睿科硬盘盒的巧妙之处就是设计了一个磁吸上盖,可以随时手动打开。打开后硬盘盒内部有大量的散热控,左右两个边框均为软体材质,避免硬盘在外出时碰上,SATA 3.0 6Gbps硬盘接口对侧就是手动的旋钮锁,放入硬盘后可以直接顶住硬盘,完全不会晃动。 ▲这次选了这款TOSHIBA东芝4T的3.5寸普盘7200转32MB,读取和写入速率就是常规的,虽然速率不是目前主流的,选其原因无非就是容量较大,稳定性好,功耗较低,使用寿命长,可以存放更多的照片和视频。 ▲接口就是目前匹配硬盘盒的SATA 3.0,与2.5寸相同,本款硬盘盒支持3.5寸/2.5寸硬盘接口,还有固态硬盘款,兼容产品线非常全面。 ▲安装非常简单,合体内预留了硬盘插入插槽的行程,插入后右侧有一个旋钮锁,将其锁紧顶住硬盘即为安装完毕,硬盘在内严丝合缝无晃动空间,非常稳。硬盘盒边缘设计了若干个散热孔,对长时间运行保证了盒体内的温度进行扩散。 ▲使用CrystalDiskMark作为一款出镜率最高的存储测试读写软件。ORICO可联网硬盘盒CD3510+东芝4T机械盘通过测试读取和写入的数据,分别为44MB/s和43MB/s,这也是机械硬盘普盘的正常数据。 ▲使用TxBENCH主要测试SSD、HDD的存储传输性能,基准测试,进阶测试,数据清除等。ORICO可联网硬盘盒CD3510+东芝4T机械盘读取速率为36MB/S,写入速率为40MB/S,表现比较稳定,虽然跟固态没法比,但是相比4T固态高昂的价格,我还是选择能装的性价比。 ▲100G的大行程文件,直接粘贴写入的速度平均在40M/秒,基本没有大掉速的情况,读取速度还是比较稳定的,全程基本在42M/秒 。 ▲下面就是nas模式了,手机先下载微链接app,注册登陆后,界面非常熟悉,这也是目前某几款nas同样在用的一款app,操作非常的简单,全程基本就是傻瓜模式,app内会把你想找的内容分的非常明白,相册、视频、音频、文件,我的空间,公共空间、群组空间等,可以随时随地有流量有wifi的环境,上传自己手机内的图片、视频、文件、音频,相当滴方便哦。还可以进行手机内的各种备份,比如通讯录、相册备份,保险箱、收藏夹、回收站等。 ▲除了上传和备份自己的手机资料,还可以将这些资料放在公共空间内,增加可访问nas的成员,共享分享你的资料,这样就对办公向非常友好了。还可以分群组进行访问,每个群组访问哪些资料都是可以设置的。这样就可以分清家庭和同事两块,比如私密群体,同学群体等等,细化非常明确。 而且这款nas是直接通过网线连接到你的路由器,上传下载速度非常快,家里500M宽带的话,上传基本能到20M/秒,而且还有各种自动备份,比如相册和通讯录,还有带密码的保险箱,私密文件任何人都无法访问。 ▲除了手机,电脑也是可以访问的哦,同样下载微链接应用安装即可,全球各种节点都可以访问,只需你可以连接互联网就行。非常方便,当然电脑端也是可以上传和下载分享的。 ▲电脑端的速度基本与手机同步,同一网络下上传下载的速率相当稳定,这样就给手机空间容量不足的小伙伴提供了太多便利,秒拍秒传,可以直接预留出手机空间。 ▲桌搭方面,相当于半个机械键盘的尺寸,网线够长的话随处可放,办公桌面的话,可放置在音箱小桌下。 对硬盘盒和硬盘做一个承重,约1168g,机械硬盘该有的重量,针对这款奥睿科可联网硬盘盒及硬盘的开箱到使用做一个小结,相信很多朋友都用过奥睿科的硬盘盒,对其并不陌生,这次奥睿科在硬盘盒的基础场设计了网线接口,秒变私有云nas这就厉害了,没人说必须是硬盘柜才是私有云吧,容量够大够用一样可以。奥睿科的这款可联网硬盘盒的设计提升了手机的存储空间,笔记本512G秒变4T,这个...省了很多钱呀。app上手非常简单,好操作,多种硬盘可选,老旧硬盘还能瞬间复活,比起我见过的nas硬盘柜来说,奥睿科这款性价比非常高了,推荐。 奥睿科(ORICO)可联网硬盘盒/家庭私有云存储NAS存储扩容/数据备份/文件共享/远程访问CD2510 京东:¥599 去看看 <更多>

黑白 晒物 2023-06-30 10:59

2020年12月,极空间开展了主题为“破局”的产品发布会,正式宣布国产自研NAS系统极空间私有云发售。 今天,距离当初的发布会至今,已经两年半时间了。 熟悉NAS的用户都知道,NAS的核心是系统,硬件根本没啥技术壁垒。 作为一名极空间的深度使用者,作为一名不懂技术的小白用户,使用了极空间差不多两年时间,那NAS到底是否适合小白使用,极空间真的有那么好么,那些网上的声音都是怎么回事?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我的体验。 NAS是啥?有啥用?为啥普及率低? NAS是啥?有啥用? 简单的说,NAS就像是一个带有控制软件的家庭硬盘。而通过软件,我们可以让硬盘实现很多功能: 比如基本的存储与备份,进一步的可以定时定量自动备份; 比如可以做影音库,存储电影与生活记录; 比如代替电脑进行下载等。 早期NAS的控制软件只在电脑上可以使用,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普及,软件开始安装到手机、平板及电视上,进一步又可以实更多功能: 比如可以上传手机的照片到NAS进行备份,让手机空间得到释放; 可以用手机与电视看NAS上的影片,不需要提前拷贝到设备或是外接硬盘到电视上了; 可以给家人建立家庭相册,在不同的地方,只要有网都可以查看; 而这些就是NAS最基础的功能。 为啥普及率低? 我最早接触NAS的时候,跟大家一样只知道群晖,后来又知道了另一个品牌威联通。 我因为两个原因,一直都没有入手NAS: 1.太复杂:我看过许多大神写的群晖/威联通教程,被庞大的学习材料、庞大的资源库给整懵了。超多的学习成本,让我一直没敢上手; 2.昂贵:刀法精准的NAS品牌让我非常难受,以群晖为例,入门两盘位2XXX元,入门四盘位3XXX元,而硬件当然也是入门级别,稍懂一点电脑硬件的人都会觉得这钱真不值啊; 我曾经很深刻的去思考过,这些老牌NAS今天那么复杂难用是啥原因? 是为了制造一种geek产品的形象,所以才有意把系统与生态做成今天这样,生涩难懂需要技术基础? 还是因为当初没有规划,系统与生态无意见发展成今天这样,老牌NAS自己很无奈? 我相信NAS没有普及,就是我在意的两个原因,尤其是第一点。 极空间有啥不一样? 其实NAS的功能,99%的用户需求只有以下几个而已,甚至4个都用不到。 更多的功能扩展与软件细分,绝大多数用户都用不到,也不想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学习使用。 极空间的好处是4点功能需求在购买回来插入硬盘开机并安装好APP后,直接就具备了这些功能,用户不再需要额外的去安装软件,或是去分辨哪一个软件更符合自己的需求。 在这些1234功能的基础上,极空间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细节服务,而也没有增加任何的学习成本。 这是极空间过人之处。 文件存储与备份 存储 极空间NAS像是百度云,区别是极空间NAS在自己家里,是完全私人的网盘;而且使用起来速度更快,更安全、更有隐私性。 无论在手机/平板、家里电脑/公司电脑,都可以通过极空间APP访问这个私有网盘,随意复制粘贴、上传与下载文件。 比如上图,是在电脑端与手机端的APP上,进入个人空间找到《摩托车维修技术》这个文件夹进行下载的过程,操作是一模一样的。 在这个简单的文件存储基础上,极空间扩展出了更多实用的功能。 比如需要在没有安装、也不方便安装极空间APP的电脑上存取文件时,可以通过访问极空间官方网站,通过右上角的登录极空间,访问自己的极空间私有云,可以说只要有网络,你就不用担心文件存取的问题。 而且为了安全起见,在没有登陆过的设备上使用网页登录,还需要手机验证码才可以,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分享 极空间允许我们把文件分享给他人,对方有无极空间都可以收到。 在需要分享的文件/文件夹点击菜单选项选择分享,选择分享有效期后,复制链接并发给对方。 朋友收到链接后,粘贴到阅览器上回车打开,就可以点击右边下载了。 而针对有极空间的朋友,可以在文件夹的选项上选择闪电传,把口令与密码复制发给朋友。 朋友复制这条口令打开极空间APP时,就会自动弹出下载选项,非常方便。 影音文件的存储与备份 每一个人有,或者都想着建立一个私人影音库吧?那些看过的电影、没看过的电视剧、希望保留的演唱会、爱豆的MTV等等。 以往,使用一个大硬盘把电影、电视剧等分类存放,就跟上图一样,整洁并简单。 我也一直没觉得,这有啥问题。 超强影音管理器-极影视 而极空间APP内置的极影视功能,则是一个超级优秀的影音管理器。 电脑跟手机上,他们显示出来是这样的界面。 当我们点开一部电影,可以看影片的基本信息、影片的格式等,全方位展示电影的基础信息。 而这些都是系统自动检索并下载完成的,完全不需要用户动手操作! 这在对比起之前枯燥的文件夹显示,可以说是大别墅与小茅房的区别了吧? 而除了影音管理外,极影音播放器带有字幕搜索功能,用户可以在字幕设置中选择搜索,网络上的字幕就可以下载匹配。 从而让各种没有内嵌字幕的视频能显示字幕,这不得不说是影音爱好者的福音! 在解码上,最高支持4K、蓝光原盘等,网络格式ISO、BDMV、基础的MKV与MP4等都支持。 而需要点出的是,极空间所有的产品都支持电视端解码杜比视界啦!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重大更新!因为杜比视界是收费的啊!目前市场上只有极少数的电视与NAS支持这个格式,极空间可以解码后,就代表着市面绝大部分编码与格式的电影电视剧,都被支持啦! 电视与NAS傻瓜式联动 看电影看电视看演唱会,电脑的27/32寸屏幕、ipad的11寸屏幕,都不是最好的搭配,大屏始终是一个最好的归宿。 曾经对大部分用户而言,如何让电视能连接上NAS是一个难题,如何在电视上播放NAS的视频更是一个难题。是的,我也是这样大大部分用户,小白得很。 极空间TV端的APP,把各种难题一次性解决了,并且,还有了极空间苹果版客户端。 图片都来自我家雷鸟电视实拍。 打开电视端极空间,采用了极简设计,共有四个功能可选,相册与音乐播放大家都看得懂,文件是允许电视端访问存储的文件,而极影视就是用来观影使用的。 打开极影视,界面与电脑端基本相同。 字幕的搜索下载,选择,也跟电脑端完全一致的,区别只是把鼠标换成了遥控器进行使用。 电视、平板、手机、电脑多终端登录播放使用,都支持音轨切换、解码方式切换、画面比例调整、播放倍速调整、画面颜色调整等丰富的播放功能,再加上这种傻瓜式的联动,普通用户不需要去修改复杂的网络设定,不需要去安装各种播放软件,也不需要去考虑字幕匹配的问题,一个电视端的极空间APP,就解决了。 照片存储与备份 常规的家庭相册,主要用来给用户存放家庭照片,分类存储,是一个大家一看就懂,也非常实用的功能,因为极空间NAS目前主要是我一个人使用,所以暂时就没有启用相册功能。 手机扩容10个T! 我在极空间上,体验比较深刻的是手机照片备份功能。 以安卓今年的旗舰机为例,256G升级到512G,扩容了256G,价格要提高约400-600元; 以iPhone 14 Pro为例,从256G升级到512G,扩容了256G,价格要提高约1800元; 512G升级到1T价格更贵不说,有没有1T的产品提供也是个问题。 而且大量的照片存储在手机中,无论是系统还是打开相册,都会有明显的卡顿感。 更何况运气不好会遇到的摔坏、丢失、泡水、损坏等可能,手机里面的照片与文件都会瞬间消失! 而极空间NAS除了提供文件备份以外,还贴心的给用户准备了手机备份功能(当然这里面还包括微信文件备份),打开极空间APP,选择手机备份-相册自动备份-选择自动发备份相册确认,就可以了。开始后,每当相册有新照片出现,就会自动上传到极空间NAS上,照片安全得到了保证。 而习惯整理照片的用户,可以只保留最近3个月或是半年的照片,其他照片都放在极空间NAS上,减少手机空间,也让手机运行不卡顿。 当手机出现意外或是要更换的时候,生活的记录都保存在极空间上,安全! 这是一个平时没什么感觉,但是却非常非常实用的功能。 7*24小时下载工具 以前下载是开电脑挂着下载,速度慢的有时候一挂就好几天,按目前我电脑13900K的配置,那一天下来也得2度电,而换成极空间负责下载功能的话,电量的增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本身NAS就是24小时开机状态,多打开一个APP并不会费电多少。 极空间提供了两个下载类型的软件,一个是普通的下载,一个是迅雷。 迅雷可以提供的下载与电脑一样,支持种子、链接等。 极空间内置的普通下载则是支持种子、链接、磁力等,主要用来作为PT使用。 我这里以普通的下载为例,电脑上下载好种子后,点击下载并添加下载任务,选择电脑上的种子,就可以加载下载任务了。 如果是在办公室想远程控制家里的极空间下载,可以把种子文件上传到极空间内,在种子选择时选择极空间内的种子即可。 关于网络上的声音 极空间的产品概念是,让用户只关注软件的实际使用体验,而不是硬件本身。 是不是很像我们熟悉的苹果? 我认为非常值得其他品牌学习的,甚至包括那两个老牌NAS,在这方面的理念、体验都远不如极空间。 但作为一个新晋的品牌,极空间在过去两年多,被较多人提出了质疑的声音,这其中就包括如下的内容。 容易死机,无法保证基础的7*24小时运行。 确实,在使用的第一年,我自己就遇到过好几次设备无响应的情况,需要重启NAS才可以解决。但在2022年,这些问题就非常非常少遇到了,我主力的Z4S从去年8月开始,到现在完全没有出现过无响应的情况。新产品,新系统,有虫子正常,处理的速度,非常重要啊! 软件超多BUG! 真的,刚开始拿到极空间Z2的时候那几个月,偶尔也会遇到这些问题,有时候迅雷打不开,有时候相册打不开,有时候文件无法上传/下载,虽然不是很频繁,但是总会遇到。但这个情况只持续了几个月,不知道那一次升级过后,似乎就极少遇到了,最近一年也是一次都没遇到过。 docker不稳定 我是一个从不用docker的人,所以也是看大家反馈的。极空间刚开docker功能的时候确实不太稳定,但一开始谁不这样啊?现在已经没有人抱怨docker不稳定了呀~ 外网看视频卡顿 早期确实存在这个问题,我也遇到了,但是似乎没多久升级后,看蓝光原盘也没问题了。 注意外网链接速度取决于你家宽带的上行速度,不是说你是千兆宽带,上传就有千兆的,大多数人家里宽带实测上传只有2-3MB/s。 没有2.5G网口 早期的Z2与Z4确实没有,新款机器如Z4S与Z2 Pro都提供2.5G网口了。 传统千兆家庭网络,实测传输速度大概在120MB/s,2.5G网络传输速度实测大概在280MB/s。速度上2.5G是普网口两倍多一点,但要注意的是,要实现2.5G的网络传输,需要交换机、电脑网口都同时支持2.5G网络才可以。 而且使用上,只有偶尔的大文件拷贝上,才会有对速度有感知,日常使用无论是备份还是看视频,都完全没有影响。 这些是我在网上看到,比较常见的一些用户反馈的问题。 需要说的是,极空间是一个非常关注用户反馈的品牌,在早期因为较多用户反馈诸多问题,极空间软件更新的频率极高,一周两三次更新是常有的事情,经过第一年大量排除BUG,到第二年系统已经非常稳定,出现的问题极少了,而到了2023年,明显感觉到极空间已经非常稳定了。 极空间怎么买?硬盘怎么买? 我一共使用过好几款,从最早的Z2开始,一直到Z2S、Z4S、Z2 Pro,相信我是非常有发言权的。这里给出两个推荐。 Z2 Pro-小钢炮 许多NAS品牌与汽车品牌一样,两盘位给的都是入门级的配置,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想要极致的性能就一定要上四盘位的旗舰产品,成本暴涨,占地空间也变大了。 而极空间最新推出的Z2 Pro可以说是两盘位小钢炮,既满足了用户对小尺寸高性能的需求,也满足了入门用户花小钱一步到位的需求。 从接口来说: 2.0的HDMI,可以让用户使用极空间直联电视进行输出; 网口2.5G,满足用户高速网络的需求; USB3.0+2.0各一个,满足扩展需求; 底部还有一个SSD的安装位置,满足用户冷热数据实现物理上的分开存储的需求。 芯片上,采用瑞芯微出品的RK3568,搭配4G内存(支持docker)。这是一款2022年到现在非常火的芯片,也是ARM架构天花板级别的芯片了。目前较多NAS产品都有使用,优点是性能一流,在视频解码、接口数量与AI算力上都有不错的表现,而且关键是性价比高,能有效的降低成本。之前在Z2S上已经有使用,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 结构上,控制芯片在底部,并有大大的散热风扇,硬盘在上部,通过上下分开散热,芯片与硬盘热量不会相互影响。 整体风道设计比较合理,能有效散热,又有非常简约的造型。 因为采用了悬浮式硬盘架设计,整体静音效果非常出色,加上合理的散热控制,风扇的噪音几乎听不到,这次终于可以安心的放在桌面使用了。 这些都是日常实际使用环境拍摄实拍,没有摆拍成分,眼药水都还摆着... 如果你刚好打算入门NAS,那极空间Z2 Pro就非常适合,2盘位配合现在价格已经下来的硬盘价格,投入不高,绝大部分人已经够用了。 618最低活动价1469元,常规价格1599元,大家可以蹲一波好价。 极空间私有云Z2Pro 四核2盘位NAS家庭个人云网盘 私有极空间 网络存储服务器【无内置硬盘】雪山白 京东:¥1599 去看看 Z4S 8G版 如果需要四盘位、希望性能又能再强一点的,那我另一款在用的Z4S 8G版就值得推荐。 首先这是一款可以扩充到16G内存的产品,玩docker、虚拟机的用户可以获得非常极致的性能体验。芯片采用的是intel的N5105,四核2.9GHz加上核显可以提供NAS顶级的性能。 而且除了四个机械硬盘位外,还额外提供两个M.2插槽的SSD,让用户能冷热数据实现物理上的分开存储。 网络连接上,提供2个2.5G网口链接。 考虑到极致容量的需求,Z4S还支持使用eSATA进行串联扩容。 因为桌面布置的改变,Z4S被我放在路由器旁边了。 618最低活动价2429元,常规价格2699元,大家可以蹲一波好价。 极空间私有云 Z4S 四核8G内存 4盘位 NAS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存储服务器(配2块4T希捷酷狼硬盘)钛金灰 京东:¥4299 去看看 希捷酷狼 强调一下,NAS使用的机械硬盘,与一般台式电脑使用的机械硬盘是有差别的,要注意型号的选择。 NAS的硬盘需要7*24小时工作,在温度、散热、性能上都有要求,普通的台式机硬盘用在NAS上,寿命更短,也更容易出问题。 我自己选择的是希捷NAS专用的酷狼8TB,型号是ST8000VN004。 酷狼NAS硬盘专门为NAS设计,支持7*24小时全天候运行,采用CMR传统磁记录技术,并且提供3年质保,并赠送3年内1次希捷原厂数据恢复的服务。 酷狼这款8TB的硬盘是内置旋转振动传感器的,传感器可以与动态飞行高度技术结合,对外部的振动可以进行一定的纠正,确保运行中硬盘的安全,保证可靠性。 NAS专用硬盘性能也很不错,电脑主机测试下,这款硬盘读写都能达到240MB/s的速度,单盘情况下也基本能与2.5G网络匹配。 单盘多个文件拷贝下,速度也可以达到240MB/秒的速度,是要性能有性能、要持久有持久的一款硬盘。 在极空间Z2 Pro使用2.5G网络情况下,拷贝时最高速可以接近250MB/s。 618活动价最低到1269元可以拿下,常规价格1399元,个人建议8T起步,更大的上10T/12T/16T都是极好的选择,目前矿潮早已褪去,硬盘价格已经非常合理了,大家可以入手了! 希捷(Seagate) NAS硬盘 8TB 256MB 7200转 PMR CMR垂直磁记录 网络存储 SATA 希捷酷狼IronWolf ST8000VN004 京东:¥1399 去看看 真香NAS 单独从任何一个功能来说,易用性与舒适性,极空间都可以算是NAS领域的佼佼者,而都凑在一起,那就是最适合普通人入手的NAS了! 如果说早些时候,极空间还有诸多BUG还需要观望,那到了23年中,极空间的系统与硬件都已经非常稳定,真的值得一试了! 从NAS的角度,如果你对它某一个功能很感兴趣,那建议入手吧!替代方案永远都不会有使用极空间那么高的舒适感,而且那些“附赠”的超级功能,也是会让人欲罢不能哦。 希望本文能更有助于你了解NAS,更了解极空间,那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更多>

飞帆飞帆 晒物 2023-06-28 09:09

作为一名数码达人兼文字工作者,手头上会有很多数据、资料需要存放备份、调用处理。近年来NAS挺火的,也想着入个玩玩,解决下存储整理难题。之前曾用过ORICO(奥睿科)的快闪盘,对其外观、做工都很满意。之前它家也推出过几款NAS,性价比都不错。本来已经瞄准一款入门级双盘位产品了,却被新发布的可联网硬盘盒吸引住了目光。它不单只是一个普通的硬盘盒,更是个可移动的紧凑型单盘云存储。相较桌面级NAS,虽然功能相对简单,但基本常用的功能都有,使用上也更为方便省心。2.5/3.5英寸最大容量20TB的机械/固态硬盘亦都能完美支持。下面就近段时间的体验来作下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下这款二合一的新品究竟表现如何,是否靠谱吧: 外包装采用了ORICO一贯的蓝天白云简约风格。右上角有PICC字样的标志,给存储上个保险,用的更安心。而下方的英文意为“私有云存储”。 内容物方面,本体、网线、数据线、电源适配器、说明书一应俱全,如果能给配个收纳包就更好啦。另外我购入的是1TB套装(还有2/4T版本可选),如果你手头有多余硬盘的话可以直接入手单品。 机身通体为黑色,外壳采用铝合金+ABS材质,厚实耐用。前面板上还刻画有立体的拓朴图。尺寸方面,拿出我即将退役的NEO 3手机作下对比。还算精巧,可以轻松放在胸包里。 盒身的顶盖为磁吸式,可以轻松拿掉便于拆装。可以看到内里的一些使用注意事项,以及二维码,我们可以手机扫一扫来下载安装相应的APP来实现远程操控。这个APP客户端对桌面(WIN/MAC)和安卓、IOS移动端及智能TV等平台都可以做到广泛兼容。使用上还是很方便的。 打开盖板后,内部空间紧凑有序,大面积的镂空孔位搭配内置风扇,在散热上还是不错的。我手上这款硬盘盒支持最大8TB容量的2.5寸SATA HDD/SATA SSD(单盘位)。体积上要小一些。而另一款因为支持机械硬盘,所以要大上一号。 里面的小圆夹顺时针旋转后可以将硬盘固定紧实,防止在携带、工作时意外松动。 随机附送的是老品牌东芝的MQ04系列2.5寸硬盘,5400rpm 1TB容量。不仅足够小巧,而且运行时相对更安静,感觉不到噪音。加上硬盘盒本就做得很厚实,所以稳定性上还是很出色的。另外,初次用需要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后方可使用。 来张特写:硬盘盒搭载了四核A55处理器,内存为1GB DDR4+8GB eMMC的组合。操作用的APP为Weline(微链接)。足够满足家庭日常使用了。 机身背部密麻的散热孔,四周垫脚有些低,如果能再高些就更好了。当然在使用时你也可以完全把它立起来放在桌面上,散热效果会更好。 机身一侧的接口一览:从左至右依次为USB-C插口(连接PC或USB外接备份用,支持USB3.2 GEN1),RESET(重置孔),电源接口(DC 12V 2A),LAN有线网口及电源开关。 边框为铝合金打造,利于散热及更好的保护内部硬盘不会因撞击而受损。可以看到在边框与面板之间是留有细密的散热孔的。 一旁的状态指示灯*2,分别用来以不同颜色显示Disk(硬盘)和STATUS(联网)工作状态。如果亮红灯的话就代表有问题。ORICO可联网硬盘盒有两种工作模式,即联网模式和硬盘模式,前者在接入互联网后会作为私有云盘使用;后者与电脑相连可通过数据线传输文件,使用上还是很便利的。 安装并配置好APP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了。应用界面清爽而简洁。各功能分组列表一目了然。就空间上,就有私人、公共、群组可选。相较网盘,可谓是安全更省心。我最喜欢用的就是手机自动备份,可以将手机上的相册、通讯录,甚至微信等重要数据同步备份,一些隐私资料也能放入保险箱。它的这个分类也很有意思,不是一股脑的将所有数据打包上传,而是可以选择不同类别,整理归纳。等到还原下载时也能做到杂而有序。 操作上因为足够简明,即便是不太懂数码的小白在熟悉后也能很快上手。现在手机容量往往捉襟见肘,有了它就可以把多余的数据统统放进云空间里,想查看时随时都可以。简直是手机“减负”小能手呀。另外联网后还支持多人访问,共享文件。Http/Ftp/TB等下载协议也能支持,我们可以将种子链接复制过去即可离线下载。速度方面,相较非会员网盘直接飞起。 硬盘盒搭配的是千兆网口,速度可达1000Mbps。日常传输速度还是很快的。在移动硬盘模式下,先后通过CrystalDisMark、TxBENCH等主流SSD测试软件实测了下。其读取速度稳定在145MB/s,而写入速度最高可达171.15MB/s。整体速度还是很优秀的,平时传输高清影音等大文件也不在话下。 这款可联网硬盘盒共分两个型号,我手上这款为CD2510,另还有一款为CD3510。二者ID设计和硬件配置都是完全相同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支持硬盘最大容量的不同。前者最大支持8TB,而后者可支持至20TB(机械硬盘)。作为个人用户,如果资料不太多的话,8TB版本就已然够用了。 总 结:经过这段时间的体验,ORICO(奥睿科)的这款可联网硬盘盒可谓正触痛点。相较NAS,它价格相对更亲民,安装使用也都很简单。搭配的东芝硬盘这对组合,在便携性、易用性、稳定性都有保障。可完全满足普通家庭手机备份、在线办公、资料云存储、影音随时享等日常需要。 奥睿科(ORICO)可联网硬盘盒网络NAS存储私有云硬盘盒2.5/3.5英寸家庭存储自动备份机械硬盘 【单盘位2.5英寸】家庭/个人云存储 京东:¥699 去看看 <更多>

铁蛋他爸 晒物 2023-06-27 16:39

最近升级了一下相机,终于把心心念的EOS R6 MARKII收入囊中,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配件升级。特别是存储卡,为了满足高速连拍和外出几天拍摄的需要,容量和写入速度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综合考虑下来,入手一块256G V60 Speed Class规格的存储卡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不过目前市场上大容量高速存储卡的价格都居高不下,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的朋友给我推荐了一款TOPMORE达墨高速SD存储卡。 这款高速存储卡采用UHS-II接口,官方读取速度240Mb/s,视频拍摄速度等级也达到了V60标准,不仅连拍无压力,6K超采视频也能轻松录制。当然最让我心动的是,这款TOPMORE达墨V60规格高速存储卡256G容量产品的售价也只有289元,加上终身保固,真的给我一种便宜大碗的感觉。 使用体验 存储卡的包装和常规SD卡差不多,在包装正面可以看到达墨SD存储卡标识和实体卡的展示。 包装背面可以看到产品的防水,耐高温,耐寒,抗冲击等特性和详细参数。因为是新品,所以出厂日期是2023年,并且还看到保固条款是支持终身质保的,售后彻底让人放心。 存储卡采用黑色外壳,具体尺寸为24*32*2.1mm,和常规SD卡相同。存储卡正面可以看到256G容量,UHS-II规格,V60速率,4K视频,R:240Mb/s等一系列标识。 卡片背面的UHS-II接口非常醒目,拥有2排金手指,更多的通道可以提供更大的数据交换的需要,目前大多数中高端相机都支持这种接口。 EOS R6 MARKII支持双卡槽,不过目前一张256G V60的高速卡已经足够我使用了。 插入存储卡后,拍摄RAW最高画质+JPG普通画质的情况下,可以存储7300多张照片。 录制4K50帧的视频规格,也能连续录制1小时30分钟以上。 在相机中格式化后,连接PC,可以看到这块存储卡的文件系统为DCF格式,实际使用容量约为235GB。 在官方CrystalDiskMark测试成绩中,256G存储卡的读取速度达到了290Mb/s,写入速度达到190Mb/s。 实际使用时,以拍摄6000*4000尺寸的CR3+JPEG照片为例。 开启机身高速连拍,按下快门后,整个拍摄过程非常顺畅。我这里连续拍摄了65张照片,都是瞬间写入,完全无需等待。拍完这组,换个视角依然可以继续开启高速连拍,非常给力。 而视频拍摄拍摄方面,我的录制习惯一般一个镜头不会超过1分钟,所以也触碰不到存储卡的读写极限。最后,照片视频的读取速度也非常快,5个视频片段大约3.1G的容量,在LR中不到30秒都能直接导到硬盘上,日常编辑起来也相当省心。 总结 256大容量V60高速存储,足以满足我外出拍摄几天的需求。售价非常亲民,加上R62支持双卡槽,未来升了级也非常轻松。达墨虽然是新品牌,但是官方提供了终身质保的售后,所以个人觉得总体性价比相当出色。 <更多>

胖头鱼Moomin 晒物 2023-06-26 15:39

大家好,我是眼睛君。 去年双11入手了一台松下LUMIX G9微单,当时想着只是拍照使用随便入手了一张V30速度的SD卡,后来使用中一张卡插拔使用经常忘记装回到相机里,总是准备拍照发现没装储存卡。LUMIX G9支持双SD卡,就想再入手一张SD卡,加上未来视频拍摄肯定越来越多,一步到位就入手了这张V60达墨火星卡。 今天就来分享一下这张存储界价格屠夫达墨新出的V60速率SD卡,256G只要279,比起很多品牌128G的V60还便宜,说只要“半价”都不过份。 外观 外观没什么好介绍的,标准SD卡,带写保护锁。红色贴纸,上面标有标准参数:256GB、V60、UHS-II协议、最高读取240MB/s,支持4K,火星卡,看来达墨存储卡系列要用天体来命名了。 背面,有别于普通UHS-I协议SD卡,UHS-II协议的达墨火星卡是双排金手指,写入速度更快,不管是连拍还是录制4K视频都能满足。 CrystalDiskMark测速 写入283MB/s ,读取186MB/s,有些意外CrystalDiskMark峰值读取能到280MB/s,远比标称的240MB/s要高,一开始我还有些纳闷其他品牌的V60卡速度都标260MB/s,达墨火星卡240MB/s是不是有些低,测试才知道原来是标的低。 AS SSD Benchmark测速 换AS SSD Benchmark速度测试,读取依旧可以达到273MB/s,写入173MB/s。 连续写入测试 Windows下往达墨火星卡复制写入大文件测试,速度稳定在165MB/s以上,整个过程速度稳定,没有出现掉速情况,非常的稳定。 总结 只要传统品牌V60同规格卡一半价格,达墨火星卡的性价比是真不错。实测能到270MB/s、170MB/s的读写速度,录制4K视频不存在性能短板。 售后方面,达墨火星卡终身质保,所以不要因为价格低就不敢用,现在认可国产固态真香,国产SD一定也可以。 <更多>

眼睛君 晒物 2023-06-20 18:09

序 说起NAS大家肯定会想起群晖和威联通,但是大部分人往往只是为了简单的数据存储,一些进阶的功能似乎基本用不到。本人由于近期进军西藏,这是第一次自驾这么远的旅途,想来会拍摄大量的图片视频素材,眼下的笔记本和MINI主机肯定是不能满足存储需求的,所以我就又又又发现了一个更简单的解决方案:海美迪云存宝私有云。 外观部分 机身比我的漫步者M330桌面音箱还要小巧许多,黑白配色的ABS外壳在前面板和两侧都做了镜面的方案,顶部为了防止亮面磨损出现划痕采用了磨砂处理。 侧面来看就能看出体积的小巧程度了,和有10寸照片大小差不多的样子。 背面就是散热面板了,这里通过4个螺丝固定,其中的散热孔的分布均匀而且数量可观。 底部就是DC电源接口、重置按键和网口了,整个布局十分简洁,接下来拆解看看这其中还有什么机关。 前面板为磁吸固定,所以打开十分方便,用手伸进底部往上轻轻一抬即可实现前面板拆卸。打开之后可以看到内部为双盘位,可以通过2个3.5寸机械硬盘来组成存储单元。 从正面来看其硬盘仓下方还留有两个接口,一个USB-A和一个C口可以满足更多设备的连接使用所需。 取出硬盘支架后可以看到这里也采用了免工具拆卸设计,通过两侧的边条刚好可以和硬盘的螺丝安装孔匹配,安装便利度+1。 由于托朋友买的硬盘还没来,于是从前阵子在垃圾站100元收来的俩硬盘来测试一下好嘞~不过今年机械硬盘似乎也便宜了,8T的东芝服务器盘差不多在900多元的样子。 硬盘仓内部的结构有金属支架,强化内部刚性,提供稳定的支撑,内部硬盘安装接口的PCB采用了不对称布局。 这板子,有木有能看懂的大佬解读一下。 背部面板拆下后,可以看到一个占比不小的散热风扇,这布局和主机的后置风扇十分接近。 透过细节来看做工还是不错的,而且整个外壳内部的边缘都很整齐,说明开模还是下了功夫的。 就安装难易度来说我觉得基本上1分钟就能搞定,最多2分钟不能再多了~ 功能演示 如果大家的数据很重要,那么一定记得使用RAID1,这是一个双保险的存储方案,即便是一个硬盘意外出现故障,那么另一片硬盘依然可以确保数据依然完整的取用。 通电之后就来到了连接适配环节,这里就是安装APP然后搜索附近的设备,然后设置网络,整个匹配过程十分迅速,所以这里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从操作门槛来说,只要是用过智能家电的用户都可以轻松完成连接设施,这一点对于初次使用NAS的用户十分友好。 App的界面依然是简洁的风格,但是功能上很强大,在其中可以看到回收站、自动备份、局域网共享、用户管理、设备控制、后台任务、我的分享、我的共享。此外还有已下载文件、系统权限设置、释放手机空间等选项。我觉得最方便的一点就是共享功能,平日出门遛娃会拍一些照片,过去往往还要发到家庭群,现在通过共用设备、分享或共享就能看到所有的照片了,十分方便。此外也可以建立个人存储空间,这里的文件都是私密的,只有自己可以查看,从而实现多人私有云存储。 设备正常开机后,我们就可以对这两个炮灰级别的硬盘进行格式化了。这里强烈建议选择第一个模式:RAID1,这样可以保证获得最完善的数据保全方案。如果你选择的是第二点,那么就是很常规的存储方式了,一盘毁,数据全无。前者的好处就是可以满足数据安全所需,但是存储空间会受限,主要体现在如果像我这样,两个磁盘不一样大,那么总容量就只能取决于最小的那个,这一点类似水桶效应,最短的木板就是总空间了。 手机目前我使用的一加11顶配,存储空间512GB,之前的一加9RT是256GB,空间那叫一个完全不够用,所以现在冲了512GB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里我们可以开启手机自动备份,这里需要进行授权,这样在我们回家后,就可以享受自动备份的快乐了。 PC端的话下载个app登陆账号密码就能使用,多个终端数据完全同步,这里的界面看上去和百度网盘有那么一丝相似,不过功能却全免费!值得一提的是,云存宝可以作为百度网盘的下载盘来使用,需要我们把云存宝的盘符进行映射,这样就可以实现完全自由的私有网盘了。 samba中打开共享可以进行局域网共享,这样在电脑资料互传中会十分方便,而且可以享受千兆速率迅速传输,可以这么说:传输速度只是取决于你的设备读写速率。 使用感受 目前来看,这款NAS的易用性很高,功能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对于手机照片视频备份的需求~所以这是一个简单实用的产品,最为关键的是,一个App就能搞定全部功能,完全不需要多软件扩展,所以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就很值了~15分钟自动关闭硬盘可以延长磁盘寿命,同时也降低那么一丢丢电费开支。 小结 也许对于专业用户来说,群晖威联通可能会更合适,但是那需要一定的操作基础,小白上手还是有些门槛的,所以简单易用的云存宝就显得十分合适。手机备份是目前高频使用的功能,用户共享也是满足家庭用户时下所需,如果可以在接口上更丰富一些那就完美了。 海美迪 云存宝HD20 家庭网络存储nas(四核双盘位)大存储 办公个人私有云盘数据中心服务器(无盘版) 京东:¥1599 去看看 <更多>

宅家爱撕机 晒物 2023-06-20 11:59

写在前面 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烦恼?当自己的某一部手机体验还算流畅时,存储空间却已被占满,最后只好无奈换机;当手机、平板,甚至是电脑里都存满了宝贝的照片与视频时,很难将其统一存储并进行整理;由于工作原因或考虑到私密性而无法使用传统的网络云盘等等,如果你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那么拂晓君下面将与各位分享的这款产品,或许很是“对口”,它就是etsme小型私有云Me盒(型号ME-A01)。 用简单的话语来形容etsme小型私有云Me盒(以下简称为“Me盒”)这款产品,它就是一个没有会员机制,没有广告植入,没有使用及安装门槛的家用私人云存储服务器,非常符合当下人手一部手机,家家都有平板、电脑等各类终端的互联网时代产物。下文中咱们将秉承着“不黑、不吹”的体验原则,深入了解一下我个人对于这款产品的使用体验。 图文评测 (1)产品开箱: 可能一提到“云服务器”之类的词汇,不少人都会对其感到不明觉厉,生怕这类产品自己拿回家弄不明白,但这些担心是不会出现在Me盒这款产品上的。从其简洁的包装设计中不难发现,除了主机之外,附带的仅有一条数据线,一根网线,一个电源适配器(充电头),以及一个收纳袋和相应文本说明书,感觉都没有我平时经常开箱的手机配件多。 (2)外观细节: 外观方面,Me盒采用了极简化设计,机身顶部为金属材质,前端略微隆起的造型秉承了“屋檐下的灯光,数字之家”设计理念,内部设有运行状态指示灯(下文中将有详细解读),供使用者根据其灯光状态判断机身运行状态。别看这是一个“私有云”设备,但Me盒小巧的机身设计与老式硬盘盒大小相当,142*142*32mm的机身三围,加上仅425g的机身净重,令其使用场景不单局限于室内,同时还拥有不错的便携性。 机身底部则显得更为简洁,除了醒目的出厂产品标识和上下两侧的黑色防滑胶条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设计细节。拂晓手上的这台Me盒是标准版,可选配色仅有黑、白两色,精英版则拥有黑、白、蓝、绿、金共五种配色可选,配置上与标准版仅有存储容量之差(标准版2TB,精英版4TB),其他功能与配置几乎相同。 (注:原产品标识上印有二Wei码用于绑定使用,图片已被涂抹处理) 极简化设计可不单只是Me盒的外观专属,在接口方面,机身后侧也仅配有一个USB Type-C DC-IN电源接口,以及一个标准的ETH千兆网线接口,唯一一个可操作按键就是旁边的RESET复位键了。其实我个人倒是希望像Me盒这类私有云设备能拥有丰富的拓展接口,比如后期可以外接硬盘盒之类的。之所以官方没有这么做,主要是考虑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数据安全这两方面。如果想扩展存储规格,只能考虑4TB的精英版,或者是采用多盒合一的集群联动,建立成本略有压力。 作为Me盒机身上唯一一个指示灯,我们可以通过其闪烁和常亮状态,以及指示灯颜色,了解机器的工作情况,具体细节如下:白色常亮(Me盒启动),蓝色呼吸(启动完成),红色常亮(网络故障、SSD损坏等),暖黄色常亮(PAN模式),蓝色常亮(GPAN模式),蓝色闪烁(绑定Me盒或系统升级)。但不管怎么说,官方还是在这里花了些心思的,实用性与美观性兼得。 在硬件方面,拂晓君手上的这款Me盒标准版内置有2块1TB规格的SSD硬盘(具体规格未知),搭载ARM 64位4核处理器(1.2GHz主频)与4GB内存。另外,该机还采用了双网(有线+WiFi)、双区(eMMC系统数据区+SSD用户数据区,相互隔离、互不影响)、双闪存(内置两条SSD,确保单条故障时重要数据不丢失)、双系统(双MeOS系统,在确保一个系统正常可用)的设计方案,力求高稳定性与高安全性的使用体验。 (3)使用体验: 在正式使用前,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确定使用模式。Me盒支持有线模式(插网线入网)和WiFi模式(支持2.4GHz、5GHz双WiFi入网)两种入网方式,如果是长期放置在家里或工作室使用,建议采用有线模式更为稳定。 另外,Me盒还提供了PAN模式与GPAN模式,其中PAN模式支持盒主在非入网状态下,近距离通过局域网连接方式访问盒子,而GPAN模式则需要Me盒接入互联网,相关数据将通过VPN隧道加密传输,安装有APP的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只要入网即可访问Me盒数据。PAN模式具有传输速度快,隐私性强等优势,而GPAN模式则无惧距离限制,更符合私有云的运行模式,主机会根据盒主使用情况在上述两种模式间进行智能切换。 作为一款私有云产品,我们在平日中与其沟通的桥梁就是装在手机、平板,以及电脑等设备上的APP程序。在正式使用前,我们需要事先在手机上安装好官方APP,注册完成后按照指示流程绑定即可。整个操作过程几乎是“0”门槛,如果非要我打一个比方,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比设置家里的路由器还要简单许多。 Me盒APP的使用界面非常简洁,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设计,是非常喜欢的APP类型。盒主端分为“我的Me盒、家庭、密圈、工具盒”四个页面,顶部有文件搜索快捷栏,方便迅速查找自己想要的文件内容。前三个界面分别对应着三个不同的群组环境,“工具盒”中的选项则支持对系统的状态查看、系统升级等功能进行操作。 虽然简洁,但实用性功能一应俱全。比如清晰的文件分类管理(图片、视频、文档、音频等),文件夹的建立也非常方便,丝毫不逊色于PC级管理体系。与此同时,Me盒还支持手机备份功能,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对相册、文档、文件夹、音频等内容进行实时备份,甚至还支持自动备份功能,丝毫不输给当下主流的网盘备份体验。 在相册及文件管理方面,Me盒APP也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自由化支持,比如我们可以在APP内直接查看照片、视频等内容,甚至可以查阅其详情信息,视频方面更是提供了倍速、原画设置,以及亮度、声音、缩放比例等常用调节方式。如此一来,很多内容在非下载状态下即可完成查阅,进而省去繁琐的传输操作流程。 虽然叫“私有云”,但Me盒的体验核心则在于其家庭共享功能。只要设备端装有Me盒APP且得到授权邀请,在获得分配到的存储空间后(最多可邀请10位家人),家人和朋友也可同享Me盒所提供的私有云服务支持。有趣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群组来实现自己的“聊天群”,成员在里面可以进行聊天,表情,图片、视频、文件等内容的分享交流,在不基于任何社交平台的基础上,真正意义上实现平台“私人化”专享体验。 除了家庭功能外,Me盒子的密圈设定也让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工作伙伴(最多可邀请50位密友)。比如像拂晓君这种经常需要与甲方进行交流的工作过程中,时常会涉及到大文件、长视频、多文本的传输内容,使用社交平台传输有文件大小限制且易被压缩,传统网盘会员又不是所有人都有,此时Me盒子的密圈功能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超大文件传输不在话下,加密传输隐私性强,文件大小和传输速度均不受限制,无需担心文件被压缩或过期等情况的发生。 在设备适配方面,Me盒不仅支持安卓手机(Android 10及以上)与苹果iPhone(iOS 12及以上),另外还支持iPad(iPadOS 12及以上)、macOS(macOS Big Sur 11.0及以上已适配Apple芯片),以及大家常用的Windows(Windows 10及以上)平台设备,几乎涵盖了目前所有主流的中高端设备。至此,我们则可以在不同设备上进行数据共通,而这种存取无阻且支持跨设备、多设备的数据传输体验,是绝大多数人在接触私有云产品前想都不敢想的。 而作为一款接入互联网的私有云,Me盒在信息私密性和传输安全性上也是有备而来。首先,所有被储存至Me盒内的文件均被加密保存(每个文件都被单独加密+双重加密机制),即便是设备送修或将其内置SSD硬盘取出,也无法读取其中文件。与此同时,其采用了数字证书技术所构建的安全机制,安全级别与网银相当。另外,Me盒使用了基于WEB3架构的双MeOS系统,在确保一个系统绝对可用的基础上,还在精细化任务调度管理、智能去重、自动化运维等方面具有不俗优势,符合其作为私有云设备的稳定性趋向。 上面曾提到过,Me盒作为一款小型私有云设备且支持PAN传输模式,自然是具有一定外带便携性的。为此,官方将Me盒的供电需求设置为20W以上即可,即便是在没有电源支持的情况下,随便找一个符合其使用功率的充电宝即可支持其正常运行(实测可以使用很久)。与此同时,Me盒还内置有充放电模块,可为系统提供10秒以上的电力保障,避免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出现断电所导致的数据丢失等情况的发生。 而作为一款需要长期通电的设备,Me盒并没有像许多同类产品一样采用主动式散热系统,而是采用了“0”噪音无风扇设计。起初我个人对这种设计并不是很认可,毕竟是要一直通电且经常运行的设备。但经过几天的测试发现,Me盒在运行状态下的温度也可维持在36~39℃左右,温控表现还算不错。只要不将其放置在过于狭小的空间,或是其他有大量散热的设备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评测小结 经过几天的深度体验,etsme小型私有云Me盒这款产品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是比较不错的。这其中包括了它几乎“0”门槛的易用性,对于数据安全,以及设备稳定性所提供的各方面支持,还有家庭与密圈群组的设定等等,无论你是像我一样的数码极客,还是在家带娃的宝妈,都能轻松上手使用,这点是许多同类产品所无法比拟的。 其实“私有云”概念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推行,但由于普通消费者对其认知程度有限,加上先期产品的不完善体验,一度让此类产品没有得到迅速普及。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加上身边终端设备的越加普及,对于数据的备份、存储、传输,将会成为每一个家庭的刚性需求。随着网络环境的发展,终端设备上的存储空间很有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刻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或许就是私有云产品,它们很可能就是未来每个家庭的数据存储中心。 拂晓数码评「原创评测」 本文已收录维权体系,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更多>

mb50567255 晒物 2023-06-16 09:59

家庭私有云时代已来临 放几年前,如果要搭建NAS私有云,就连我这个接触数码多年的老玩家也觉得云里雾里,至于那些新手小白,就更加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可能会有人说现在网盘不是也挺多的吗?可是免费网盘要么限速,要么降低在线影视的清晰度,还有各种烦人的广告,总之就是想着法子让你开通会员。 那么问题来了,如今有没有好用、实用、易用,特别适合新手小白,也能满足玩家的私有云设备吗?答案是肯定的。最近我体验了来自极空间旗舰级私有云Z4S,它的易用性很高,即使是初次接触的用户,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手,它不要求用户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也没有复杂的设置,只要使用手机注册一个账号,然后跟着向导式的指引步骤就能搞定。 接口丰富,硬件配置强悍 对于颜值党来说,极空间Z4S的外观设计可谓无可挑剔了,它的外壳采用的是坚固且轻量化的航空级铝合金材质,整机线条流畅,侧面的斜线与两条平行线勾勒出“Z”字形,散发出一种“高级感”的时尚风格。极空间Z4S的机身颜色有钛金灰、珍珠白、天青蓝和静雅金4种,我觉得内嵌木纹的珍珠白款会更加百搭些。 取下磁吸式盖板就能看到4个3.5英寸硬盘支架,硬盘安装十分简单,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单盘容量最大支持22T,总容量就是88T,可以存储几百万张手机照片,或者几万部高清电影,轻轻松松打造个人的媒体库,完全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和公司企业的存储需求。 在4个盘位的下方还设有Type-C接口、1个USB3.2 Gen2接口,以及1颗LED氛围灯。无论是氛围灯还是机身侧面的指示灯,都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PC端进行关闭。 机身的背面底部接口较为丰富,包括了2个2.5G网络接口、1个USB-A 2.0接口、1个eSATA接口、1个HDMI 2.0接口,以及DC电源插孔。eSATA接口后续将用于外接极空间自有品牌的设备使用,而HDMI接口则可以外接更多的显示设备,带来更加清晰流畅的影音播放体验,在家就可以畅享蓝光4K的视觉盛宴了。 拧下硅胶垫旁边的4颗螺丝钉,就可以拆开下半部外壳,内部的结构、主板元件就可以一览无遗了。作为极空间定位高端的NAS,Z4S搭载了四核心四线程的intel赛扬N5105处理器,旗舰版Z4S则是搭载性能更强悍一些的intel奔腾N6005处理器,都是配备频率为2933Mhz的DDR4的8G内存,硬件配置达到了旗舰级别NAS该有的水平。此外,Z4S还设有内存插槽和双NVMe M.2插槽,给用户提供一定的升级扩展空间。 功能设计人性化,新增实用的极课堂 手机APP、电脑客户端、浏览器版、TV版、极空间亲情APP和小程序等多种终端访问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手机APP的功能和电脑客户端一致,不管是基础功能还是系统设置,都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完成,这一点比其他友商要厚道许多。我平时几乎是使用手机APP,除非在家里,才会使用电脑客户端,简洁的界面和井然有序的菜单,对新手小白特别友好。 如今拍照片、拍视频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大乐趣,这些影像文件日积月累,手机的存储往往告急,有一台NAS的话,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极空间Z4S拥有十分强大的相册自动备份功能,针对苹果手机用户,支持LivePhoto备份,还支持相机原素材备份,方便用户还原之后二次加工。它的极相册可以创建家庭相册、宝宝相册,人性化地满足用户整理相册需求。 我一直都在玩手机摄影,以前每次拍了大量照片或视频后,都要抓紧时间导入电脑或者删除手机里部分文件,不然手机空间就所剩无几,但是为此误删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今有了极空间Z4S强大的相册自动备份功能,一切省事轻松多了,而且随时随地都能下载、分享给亲人朋友。 极相册还自带AI功能,通过对人像、场景、足迹来对照片识别分类,这大大方便了我查找照片的效率,它能对不同的人脸进行识别并归类,把所有的照片根据场景加以区分,还能对照片的拍摄地点进行定位。之前我曾经要找一张去年刚提车拍的照片,翻了很久才找到,如今只要根据进入场景分类,进入“交通车辆”这一类马上就能找到了,而且它还按时间排序。 一直以来,我都有把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保存在电脑里,自建一个影院仓库,时不时会翻出来再看一遍,只是久而久之存多了,查找起来十分不方便。如今我把这些影视作品上传到极空间Z4S,打开极影视,所有的影视资源自动做了详细的分类,查找起来就更加方便,共享之后也方便家人点播。 极影视能对电影电视自动添加海报封面、内容简介、演职人员等,甚至连豆瓣评分都有了,而且准确度极高,即使万一信息有误也没事,因为它还支持手动修正。不仅如此,极影视自带了功能强大的播放器软件,得益于强大的处理器,它的解码能力十分强悍,能流畅播放h264、h265、vp9等各种视频编码,即使是ISO原盘、10bit的片源也没有问题,媲美专业蓝光机的播放体验。极空间Z4S最高支持4K分辨率输出,这让它配备的HDMI接口更有实用的意义,TV端还可选择对“杜比视界”的支持。据了解,极影视即将支持Apple TV,那将是全球首款了,大家真的可以好好期待一下了。 对于远程播放,极影视提供了原画、1080P、高青和标清的码流选择,只要网速给力的话,加载速度还是挺快的,和在线视频网站播放没有区别,甚至功能更加丰富。极影视能自动匹配字幕,即使你下载了一部没有字幕或者没有中文字幕的电影也无需担心了。此外,它还能自动识别视频自带的多字幕、音轨,用户选择起来十分方便,同时还可调整倍速播放,可以说你所想所需的功能,极影视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了,甚至连纯听音频的功能都具备了。 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打工人,在这后疫情时代里,线上授课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学习的一种途径。作为一名老师,我对线上授课带来的各种便利深有体会,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完成一节在线直播课程之后,学生难于对该课程“温故而知新”,课程查找起来也有诸多不便,对于授课者而言课程管理也比较混乱,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极课堂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 极课堂可以让我创建多个课堂体系,我可以为每一堂课程添加封面、命名,并进行科目分类,自定义难易度和标签,添加或删除课程内容,这里面包括了视频、音频还是电子文档等,学员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添加需要授课的对象。 极课堂创建课程十分简单,比如要创建一个名称为“中国榫卯结构”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只需要在极空间Z4S内建立一个或多个包含课程所需的音视频、文字资料等文件夹,然后在内容管理里把这些文件夹添加进去即可。极课堂支持添加子账号共享课程,实现了一人创建课程,多人同时学习。 我更偏好的习惯,是直接在电脑上把这些授课资料归纳到一个文件夹里,然后再通过电脑客户端把文件夹上传到极空间Z4S,大屏幕浏览起来更方便。 同时对课程内容资源能自动分类,创建者或学员们要查起来更加方便,而且每个课程的内容也做了分类,方便学员快速查找、下载。在学习过程中,极课堂不仅会自动记录学习进度,而且也支持添加课堂笔记,方便学员之间的交流。使用极课堂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灵活性,授课者可以灵活地安排课程内容,学生则可以更好地安排学习时间,课程资源可以灵活查找下载,学习效率能得到明显提高。 写在最后 虽然极空间这个品牌成立于2019年,属于年轻品牌,但是其系列家庭私有云产品以来,一直备受好评,尤其是在易用性方面,更是赢得专业玩家和普通用户的一致好评。作为目前极空间的当家旗舰,Z4S不仅拥有超高的颜值,而且性能十分突出,在经过三代产品的不断完善、升级之后,它的易用性、实用性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除了强化基础功能之外,还不断增加了新的功能,比如极课堂,让它能在更多的行业派上用场。如今硬盘已是白菜价,我觉得入手NAS更是时候,在三千元这一档位中,极空间Z4S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极空间私有云Z4 8G版 四核4盘位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无内置硬盘) 京东:¥1999 去看看 <更多>

太空船 晒物 2023-06-12 14:59

前言: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这几年是真的火,越来越多厂家开始进入这一市场,产品设计上也越来越多元。群晖、威联通等传统NAS品牌主打的就是技术和专业,极空间、绿联等新兴品牌主打的就是简单和易用,总的来说产品的选择实在是多。二狗最近需要打造家庭数据中心,最终选择了不是那么热门的铁威马品牌。作为一家成立超过20年的专业NAS厂家,铁威马专注为全球用户提供专业的私有云存储设备,产品的专业度和安全性自然是没得说。另外对比其他成品NAS产品,铁威马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极高的性价比。这次二狗打造家庭数据中心最终选择了铁威马F4-423,看中的除了专业性和性价比外,还有体验十分出色的系统交互和UI界面。二狗就以铁威马F4-423配合打造家庭数据中心,简单聊聊这款NAS产品的使用体验。 开箱与设计: 铁威马F4-423是一款四盘位的NAS产品,外壳上采用了银色金属材质设计,质感表现出色同时耐用性也更有保障。和大部分NAS一样,盘位拆装结构设计在机身正面。正面左侧则是设计有常用的电源按键、盘位指示灯、网络指示灯和电源指示灯,方便日常使用和观看。 侧面可以看到醒目的铁威马英文Logo,搭配磨砂工艺金属外壳整体的质感表现十分出色。 背面是NAS的散热组件和数据接口。散热组件比较有意思的就是风扇设计成外凸式结构,外观上更有辨识度。数据接口方面除了常规的电源线、双USB接口外,设计有两组支持链路聚合的2.5G网口和一组HDMI接口。支持HDMI接口对部分小伙伴比较实用,可以直接搭配电视使用。 从官方给到的整体定位来说,铁威马F4-423很适合一般企业、专业用户和极客使用,对于二狗打造家庭数据中心的需求来说更是小菜一碟。铁威马F4-423搭载英特尔N5095四核处理器,内存支持最大16G+16G扩展,同时硬盘支持最多80T(20T*4),系统方面则是采用了铁威马自家的TOS系统, 目前最新的版本已经更新到TOS 5.1。另外机身还支持双M.2的SSD扩展,真题扩展性和可玩性还是很棒的。 安装方面较为简单,即使是之前没有NAS经历的小伙伴上手也不难。同时官方很贴心的提供了硬盘安装图示,跟着操作一步步来就可以轻松完成。3.5的盘可以直接免螺安装,直接装上硬盘架固定就好。2.5的盘就需要配合附赠的螺钉做些简单固定咯,操作就是打螺丝。二狗家里现在就剩下两块3.5的磁盘,先暂时拿来用用。 初始化和系统体验: 首先需要在铁威马官网找到对应的型号,即铁威马F4-423,匹配并下载相应的程序。比较有意思的铁威马的系统安装包和升级包是分开的,可以根据需求独立下载。二狗使用的是PC端电脑,这里需要下载一个TNAS PC的版本。 打开铁威马F4-423的电源开关,等待片刻后就可以在安装完成后的电脑端TNAS软件上找到这台NAS产品咯。需要注意的就是,铁威马F4-423和家里的电脑需要在同一局域网才能正常找到。 接下来就是安装等待时间,实际安装时间和官方给到的10分钟用时比较接近。自动重启后,自行设定登录账号信息就可以正常使用咯。 对比其他NAS系统,TOS的软件图标一目了然,UI的细节设计也很不错。相比不少传统NAS十分强烈的工业风系统,铁威马的TOS在UI设计和交互逻辑上的体验明显更好。 右侧的浮动菜单可以显示众多的NAS系统辅助信息,帮助我们了解系统基础信息、网络状态、硬件占用情况等,方便我们实时了解NAS的整体工作状态。菜单展示也是很凸显UI设计功底的,工业美感拉满。 强大的控制面板可以进行各类功能设定,各类功能还很贴心的做了分类方便用户操作,同时TOS中的系统图标也是做了专门的美化处理,整体体验十分不错。控制面板可调节的选项十分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详细了解后再调整。 NAS玩的其实就是软件,各类应用软件我们可以在应用中心中查找,根据自己需求选择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目前应用的数量不是特别多,不过常用的CloudSync、花生壳、迅雷、Plex Media Server、Terra Photos、Docker都是有的。 对高阶用户来说,Docker是NAS玩家必不可少的软件。铁威马的Docker上手比较简单,一些还预制了一些常用镜像方便用户直接体验。 常用功能体验: 这次铁威马F4-423主要用来完成家庭数据中心的打造,二狗会详细介绍通过铁威马F4-423到底能做些什么。 图片管理:Terra Photos 家里有小朋友,或者和二狗一样喜欢旅行和摄影,总会有很多的照片需要进行管理。管理这些照片要最好检索方便,还能根据需求进行分组,提升日常管理效率。二狗推荐使用官方的图片管理软件Terra Photos。 使用Terra Photos可以方便的对自己NAS系统的照片进行管理,照片可以在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两个分隔区域存储,不同区域可以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通过分享功能,还能将指定的照片同步给其他需要的小伙伴。 开启AI功能,还能进行人物和宠物的AI识别,方便对图片进行智能化分类和管理,日常检索也更加方便。 远程访问:TNAS.online 出差需要调用部分数据和资料,只要有网有电脑就能直接方便自己NAS上的数据和资料。不会复杂的操作,想要简单使用外网访问NAS的功能,最简单的就是搭配TNAS.online使用。 没有公网IP的场景下,远程想要访问NAS上的信息,通过内网穿刺什么的比较麻烦。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远程访问TNAS.online。在TOS系统的远程网络中,我们需要注册账号并勾选启用远程访问TNAS.online。这样我们外出也能随时随地访问自己NAS上数据,由于是通过第三方服务器访问,速度方便的话只能说够用,日常不访问大文件或者进行电影播放的话还是够用的。主打就是一个简单方便,对不想折腾的小伙伴就特别实用。 资料备份:Duple Backup双重备份 珍贵的数据安全性十分重要,多多备份是数据丢失最重要的方式。搭配简单易用的Duple Backup双重备份,就能轻松确保珍贵资料的存储安全。 数据备份是NAS的核心功能质疑,也是打造家庭数据中心的重要一环。搭配Duple Backup双重备份使用,可以将NAS中的文件夹数据和iSCSI LUN轻松备份到服务器、云盘和本地。 备份操作很简单,每一步系统都会有明确的提示。一般来说备份NAS上数据,选择备份对应文件夹即可。目的地支持网盘和服务器可选,网盘支持的种类还是比较丰富的,这里二狗选择使用服务器进行备份。服务器可在本地共享文件、远程TNAS设备、Rsync服务器、WebDav服务器中进行选择,这里二狗选择的是备份到本地共享文件。 完成基础功能设定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备份咯,整个操作还是很简单的。 除了备份外,使用Duple Backup还能进行还原操作,可以选择从“从已有的备份任务开始还原”和“从其他存储位置开始还原”。Duple Backup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支持的备份还原的操作比较简单直观,同时支持的方式选择较为丰富,整个备份还原的操作选择性较为丰富。 云盘同步:CloudSync同步 不少小伙伴都有网盘,网盘上的不少资料也是需要进行下载和备份的。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网盘资料,NAS中有一个备份可以极大的减少数据丢失的可能。想要方便的实现网盘资源的自动下载和备份,这里就需要用到CloudSync同步。 不少小伙伴可能和二狗一样,需要数据在NAS和云盘之间实现同步,在铁威马的系统中选择CloudSync同步就可以轻松搞定。铁威马将CloudSync同步定义为备份功能下的一个工具,第一次使用我们需要通过点击“备份”再找到CloudSync进行“启用”操作。 CloudSync同步的同步操作分为“连线”和“任务”两个操作步骤,设定操作都有提示,根据操作一步步进行即可。根据自己需求还能对文件类型、上行和下行速度、同步频次等参数进行自定义设定,设定完成好以后对应云盘的文件就会自动同步到自己的NAS,完成数据的备份。 资源下载:迅雷 不少小伙伴玩NAS,都是很看重下载功能的。毕竟不影响自己主机的使用,上班摸鱼时间就能将自己喜欢的电影、电视和综艺等节目连接轻松丢进下载工具中,下班到家前这些内容就已经完整下载到自己的NAS中咯,到家就可以开启自己的追剧观影生活。 下载方面的选择很多,常规的有qBittorrent和迅雷,也可以配合Docker实现更多的下载玩法。二狗比较懒,这里还是使用日常比较熟悉的迅雷进行介绍。老规矩,在使用之前需要下载并启用软件,就能开始愉快玩耍啦。 操作方式和PC端迅雷相似,上手基本没有难度。迅雷支持磁力、BT、电驴等二狗常用的下载协议,日常使用还是比较方便的。 日常下载使用较多的话,还是建议弄个会员,操作上会更加方便,同时下载速度也有一定优势。远程下载不影像使用电脑,上班摸鱼的时间弄好链接丢进NAS中的迅雷,回家就可以直接追剧咯,妥妥打工人的娱乐神器。 影视库:Plex 对影音爱好者来说,打造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影视库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有自己喜欢的电影,有炫酷好用的电影海报墙。配上肥宅快乐水,在家就能享受到观看电影带来的惬意生活。 影视库搭建一般主要有EMBY和Plex,相对来说二狗现在更喜欢Plex。Plex有付费用户和免费用户的区别,简单用用免费就可以,开通付费可以支持比较实用的硬件转码功能,入手手上的NAS配置较低的话就很实用。注册并登录Plex账号就可以开始实用了。 简单设定后就可以呈现完美的电影海报墙,方便自己查看想看的电影。如果部分资源无法同步刮削,可以“刷新元数据”进行补齐。对于喜欢看电影的小伙伴来说,实在是太爽啦。 小结: 一个家庭数据中心,可以全方位的满足家庭的娱乐、下载、备份与同步等数据需求。选择一台合适的NAS产品就必不可少。实测来看铁威马F4-423可以很好的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出色的系统交互体验和UI设计,完善的功能体验都给二狗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整体硬件堆料也十分不错,芯片内存配置都十分不错,同时还支持内存和SSD的扩展,4盘位也算是家庭NAS的顶配咯。当然,相对划算的价格对比其他其他NAS产品也有明显优势。铁威马F4-423还支持各项专业的扩展玩法,感兴趣的小伙伴还可以扩展Dokcer、软路由、虚拟机等高阶玩法。总的来说,想要一款专业易用同时兼顾性价比的NAS产品的话,铁威马F4-423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上就是二狗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我是二狗,咱们下次再见。 铁威马(TERRA MASTER)F4-423(4G)4盘位NAS网络存储服务器(intel四核、4G内存) 京东:¥1899 去看看 <更多>

王二狗 晒物 2023-06-09 12:39

前段时间,工作室小伙伴入手了索尼新发布的微单机器ZV-E1,感受下来它还是一台挺不错的视频机器,最大的痛点可能就是单SD卡槽了。如果要流畅拍摄回放,并发挥它的全部视频能力,比如拍摄帧内编码的HAVC格式素材(XAVC S-I 4K、XAVC S-I HD),那么一张好的V90存储卡是必不可少的。 开箱 ▲雷克沙2000X系列SD卡是我们熟悉的Professional产品线的存储卡产品,外包装还是经典的黑金配色。左下角表明了其支持U3、V90规范,右下角标明其最大宣称300MB/s和260MB/s的读写速度。 ▲支持U3、V90规范的SD卡,接口必须得是UHS-II的。 ▲开箱,雷克沙2000X标配一个SD卡盒,正面的贴纸也延续了黑金的配色风格。 ▲雷克沙2000X的背面为双排针脚,符合UHS-II规范。今天测试所用的读卡器则是雷克沙的CFE-A/SD双卡读卡器,USB3.2速率,不会成为SD卡跑分时的瓶颈。 ▲ZV-E1最大的痛点就是仅有一个单SD卡槽,我希望这块雷克沙2000X的性能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个痛点。 理论性能测试 ▲下面我们开始理论性能测试。在CDM 1GB测试中,雷克沙2000X的读写速度分别为285MB/s、211MB/s,因是在电脑上测试,受软件算法影响,距离其宣称的300MB/s、260MB/s的最大理论读写速度有一些差异。 ▲我们还在苹果M1Pro平台上测试了一遍,但是跑出来的分数更低了。上一个Windows平台的结果,测试平台为i9-12600K,可能CPU对SD卡的跑分结果还是有影响的。不过,就算它跑分软件里的写入速度只有200MB/s,换算一下也是1600Mbps,是ZV-E1录制时的最大可录制比特率的两倍,冗余也是备足了的。 ▲在Windows的环境下实际导入70G的大视频文件,雷克沙2000X的写入速度全程保持在220MB/s左右,基本上就是在满速运转了。任务管理器显示其占用不超过92%,这表示其一直在缓内最高速度。当然这张卡是一张影像卡,上机测试才是大头。 上机性能测试 ▲既然搭配的是ZV-E1,我们肯定先要测试它的视频能力。常用的高规格拍摄我们会使用4K60p的XAVC HS编码,422 10Bit采样参数,其码率最高为200Mbps,对雷克沙2000X来说没啥压力,128G的存储卡可以录制1小时16分钟的视频。 ▲如果剪辑电脑性能不行、在后期的时候会发生严重卡顿,那可以通过前期录制XAVC S-I编码来解决,但它的缺点是文件体积和码率极大,同样是4K 60p 422 10Bit的参数设置,此时的码率已经来到了600Mbps。如果你使用的不是V90规范的SD卡,那么4K分辨率下XAVC S-I格式是不能被选择的。不过,用128G的SD卡录ALL-IN,确实没法指望什么续航能力,只能录制26分钟。 ▲如果对XAVC S-I编码是刚需,可以将分辨率下调至HD(1080p),此时码率也下降到了222Mbps,录制时长延长到了1小时9分钟。 ▲ZV-E1在XAVC S编码、HD分辨率下可以拍摄120帧的视频,以便后期升格。此参数下最高码率为100Mbps,可以录制2小时13分钟。 ▲录制17分钟的4K 60p XAVC S-I格式视频,此时文件体积达到了70G,而录制结束之后写卡只用了2秒左右,进入回放、进行回看都没有出现卡顿的情况。 ▲接着我们还对雷克沙2000X的连拍性能进行了一些测试,测试拍摄未压缩RAW文件,启用高速连拍(HI+)。 ▲在测试开始的前10秒内,连拍工作的非常顺畅,说明日常的连拍使用场景是非常够用的。 ▲40秒过后,雷克沙2000X已经连续写入了约350张的未压缩RAW照片,此时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卡顿、黑屏现象。不过应该真的没人会拿SD卡干30秒往上的未压缩RAW高速连拍吧,清缓存的速度已经赶不上连拍的速度了。 ▲60秒的持续连拍结束后,雷克沙2000X会产生一个35张照片的写入等待,不过这个过程只持续了5秒左右,并不耽误事。 ▲全程约65秒的持续连拍过后,雷克沙2000X共记录了588张未压缩RAW图片。在像素更高的机器上这个结果确实会有变化,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SD卡性能T0梯队了。 总结 ▲虽然在电脑跑分测试中,受限于硬件平台与软件算法,雷克沙2000X与标称的读写有一定差异,但它毕竟是一张影像卡,在上机测试中,雷克沙2000X无论在视频和照片两个方面都表现优异。像ZV-E1这种足够牛批的机器,必须得配一张顶格的SD卡才可以发挥出机器的最大性能,搭配雷克沙2000X,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雷克沙(Lexar)32GB 读300MB/s 写260MB/s SDHC UHS-II U3 V90 SD高速存储卡(2000x) 京东:¥429 去看看 <更多>

dior 晒物 2023-06-08 17:49

最近从极空间Q2升级到了极空间Z4S,在上文简单开箱了极空间Z4S,以及分享了一些文档存储和备份的功能体验。 最近极空间的动作可真是不少,先是支持了呼声很高的离线账户登录功能,随后又上线了“远程访问”功能,让用户可以在没有公网IP的情况下实现内网穿透。据说,极空间马上要更新虚拟机功能,如果结合Docker一起使用,那么将会有更多的玩法。 因此在使用了极空间Z4S一段时间后,我来分享一些围绕Docker的有趣玩法。 先看一下极空间Z4S的硬件配置,N5105 2.9GHz+8G内存+16G闪存的配置基本上可以应付大部分NAS操作了,因此在Docker增加安装些扩展功能更能发挥这套硬件强大的配置。 一、Docker管理 Docker功能默认关闭,需要在设置中开启。开启也是一键操作,没有编程经验的新手用户也能方便的开启使用。 极空间Z4S内置的Docker管理程序可以非常方便进行管理,不用安装Portainer等管理工具就可以进行容器和镜像的管理,且全部界面都是中文化。 二、PT资源下载-qBittorrent 镜像的安装可以通过本地导入,或直接搜索网上的镜像操作安装,全部图形界面的任何操作,门槛很低。极空间Z4S也将一些热门的Docker镜像单独筛选了出来放到了常用镜像中,并且在极空间官方的帮助文档中也有详细的教程,供用户查询安装。 作为PT下载的忠实用户,我第一时间下载安装了qBittorrent。 镜像下载完成后,使用镜像创建容器。在本地镜像的页面中,可以查看镜像大小、 下载时间等相关信息,同时可以查看Docker Hub的原始链接。 创建容器时,首先要设置2个文件夹,分别是下载目录/downloads,以及配置文件夹/config。 端口方面只需按照上图设置就行,最下面的8081可以自定义设置,但端口号要大于3000,之后远程访问部分会讲到。 环境这里需要添加上面3行内容,其中WEBUI_PORT后面的端口要填上一步最后设置的端口,我上一步设置的是8081,因此这里也填8081。之后点击应用后极空间就会自动创建这个容器。 最后输入“极空间IP+端口号”就可以访问qBittorrent的web管理页面了,qBittorrent默认的用户名是admin,密码是adminadmin,熟悉的页面扑面而来。 极空间的IP可以从极空间设置中的网络设置中查看。现在就可以正式使用qBittorrent了,马上去PT站下载资源吧! 三、文件分享Go File 文件分享的需求,我都是通过Go File这个镜像来实现。Go File主打的就是简单、快捷,同时这个平台对图片和视频,还可以直接预览。首先从仓库中搜索 justsong/go-file。 创建容器时,主要设置一个/date的文件夹,再映射一个端口即可使用。 打开页面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学习成本。文件也支持拖拽上传的操作。上传的文件可以网址、二维码的形式分享。 除此以外,直接在上传框中输入文本,会自动生成为.txt文件;上传的图片也支持Markdown格式进行保存。非常方便实用。 四、远程访问 有了这么多好用的Docker功能,但是只能在家中使用,实在是有些浪费资源。申请公网IP进行内网穿透的话,可以在外网访问Docker,但配置复杂,成本实在太高了。 极空间Z4S为了应对这种外网访问的需求,最近也更新了远程访问的功能,该功能可以让用户在外网的环境下访问Docker创建的容器。摆脱局域网使用的显示,更好的发挥Docker的功效。 打开远程访问功能,可以使用已经添加好的功能快捷入口,也可以添加新的功能入口。 添加也很简单,只需输入Docker容器的端口号即可。这样,即使在外网的环境下,也能访问极空间Docker的容器。我经常使用的一个场景就是,外面想看一个电影,直接在PT站下好种子,用极空间Z4S的远程访问功能打开qBittorrent进行下载。回到家里就可以直接看了。或者是在回家的路上也可以使用极影视直接播放。 五、总结 极空间Q2升级到了极空间Z4S,除了盘位从2个扩充到了4个外,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Docker功能的支持,在极空间原有系统功能的支持下,又可以DIY更多的进阶功能。极空间Docker的安装、使用也比较简单,对新手非常友好。 另一方面,极空间增加了远程访问的功能,对于没有公网IP,又不懂内网穿透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完全不用自己动手,就可以在外网访问家中的设备。 后续我还会研究极空间Z4S更多的有趣玩法分享给大家! 极空间私有云 Z4S 四核8G内存 4盘位 NAS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存储服务器(无内置硬盘)钛金灰 京东:¥2699 去看看 <更多>

铁皮阿童木 晒物 2023-06-06 17:09

前言 NAS的缩写全英文就是Network Attactched Storage,即:网络附属云存储,能够支持连接网络、数据存储、支持多种协议和操作系统,其实也可以把它看着一台小型电脑,同时支持多块硬盘组成RAID,用户可以集中管理及处理自己所存储的数据,个人的NAS就是私人网盘。 之前楼主入手的是群晖入门机型,当时的使用需求并不高,用途就是存储照片和文档,虽然解决了使用需求,但在软件体验上不是很满意,一方面是刚接触就投入了不少学习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就是系统操作太过繁琐复杂,然而使用第三方应用也有着一定的风险,近两年随着国内NAS厂商的的加入,这块市场的蛋糕越来越细分化,拼的就是软件及系统体验,这次升级楼主也锁定了国内品牌,做了一些功课,国货的NAS功能较为集中,操作简便,不用花太多的学习成本。 然而现在国内做NAS的品牌也是蛮多的,最后结合使用需求、功能应用、系统稳定性、价格因素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后选择了绿联DX4600这款NAS私有云,首先它的外观设计很符合我的眼缘,获得过iF和红点设计奖,四盘位的容积可以使用很多年不用去升级,搭载英特尔N5105处理器配以DDR4 8GB运存,双2.5G网口设计,关键是绿联自研的UGOS系统可以一个APP就轻松搞定设置及使用,特别是对于小白用户来说上手很便捷,加上有绿联这种大品牌的背书,在以后的售后和升级服务体验上会更有保障。 简单开箱 产品为礼盒式的包装方式,深色系的配色看上去显得很沉着,正面可以看到绿联NAS的外观图示,下方是功能介绍,侧面标注了产品参数及生产信息▼ 配件方面配备了网线*2、M.2导热贴*2、螺丝刀及螺丝配件、DC电源、纸质说明书和保修卡▼ 绿联NAS整机一体式的外观设计很简洁,机身外壳为合金材质,表层是细腻的磨砂喷涂工艺,看上去有着很好的质感,这种一体化的制作工艺还具有不错的防尘效果,正面的方形面板也是合金材质,采用磁吸的方式拆卸,在其下方还设置LED提示灯,日常可以直观的通过灯效了解工作状态▼ 拆下面板后可以看到内里的硬盘架,支持四块3.5/2.5硬盘安装,用户可以很便捷的免工具装卸盘体▼ 机身的尾部最显眼的就是内置的14cm的散热风扇,采用尺寸大一些的风扇优势在于风量更大而且更静音,在使用当中发现,可以在前端系统里选择风扇模式,有三种方式让用户选择,一般家庭使用的话默认模式就完全可以了,在下方是功能接口,从左到右:Type-C、USB-A 3.0*2、2.5G网口*2、DC电源接口、电源开关,值得一提的是双2.5G接口在绿联的前端系统里可以实现链路聚合,关键是操作简便,这一点是很人性化的▼ 贴合上磁吸的防尘网罩后颜值瞬间就拉满了,后期维护清洁也很便捷▼ 在机身的底部绿联还设计了一个仓槽,面板通过螺丝固定,打开后可以看到支持M.2双槽,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安装与否,整机是机械硬盘位*4+M.2盘位*2=6盘位,内存同样是双槽设计,标配了一根金士顿8G DDR4内存,如果有需求又或是手上有闲置内存可以再加装一根▼ 在开机设置前,最重要的一环是把硬盘架装满,目前是4T*4的规格,满载的感受就是不一样,后期遇上好的价格再升级大容量的盘▼ 体验感受 最开始是是用手机APP端进行绑定,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让我最满意的就是初次使用绿联NAS设置非常的简便,按照提示傻瓜式操作即可,用户不用去很繁琐的进行操作,绑定成功识别到硬盘后会进入到存储模式界面,提供6种模式:单盘(basic)、备份(raid1)、均衡(raid5)、极致(raid10)、野兽(raid0)、安全(raid6),安装四块盘默认是均衡模式,也可以多种存储模式组合使用,最终得看用户的硬盘数量来决定▼ 进入APP主界面后可以看到功能设置还是很简洁化的,主要功能一目了然,预置有迅雷下载和百度网盘等常用到的下载工具,而针对与我们大多数一般用户而言使用手机作为前端的话,相册备份的功能非常实用,特别是像楼主现在使用的手机存储内存不大,保留了微信记录后剩余空间并不充裕,自从有了绿联NAS后开启自动备份日常存储就变得很方便了,也不用再去焦虑存储空间了,更重要的是一家人的手机都可以进行备份上传到私有云,同时还能够分类个人的独立相册,需要查找的时候也非常便捷▼ 在APP端还有一点比较方便的就是可以随时查看存储和磁盘的实时状态▼ 为什么我觉得绿联NAS很适合一般家庭用户使用?这里就不得不提及自研的UGOS私有云系统,除了具备NAS本身的功能,在细分下的功能做得更人性化,也更复合国人的使用习惯,关键是简单易上手,作为小白也能轻松的玩转它,当然,如果你是喜欢折腾NAS,它也能满足使用需求,可以在下图中看到支持docker容器扩展,UGOS私有云系统除了支持APP和PC电脑端之外,还能够支持WEB 端、TV端,一台机器就能够满足一家人的使用,无需申请公网IP或借助第三方服务,无论在哪,直接登录绿联云app,或者使用浏览器登录网页端,就能够远程访问NAS上的资料,这点体验确实很不错!▼ 内置的绿联云影院也非常好用,以家庭使用为单位的可以把它看做一个影视中心,可以很便捷的找到播放影视资源,机身搭载的N5105处理器应对起来在体验上非常流畅,解码性能优秀,关键还能匹配字幕,值得一提的事还支持海报墙的功能,其实体验下来相比一些第三方影视用起来便捷不少,影视资源都可以在电视、手机、IPad、PC电脑端实时观看▼ 接着再来看看绿联NAS的核心功能-数据备份,我个人使用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功能易用,操作便捷,安全私密,还集成了金山文档,具备一定的办公性能,除了日常的数据备份,支持多人共享也是非常便捷的功能应用,特别是私密性方面做得非常不错,让朋友或者家人使用同一台绿联私有云也是很简单,管理员通过邀请码或者发送二维码的形式就能邀请了▼ 而且每个受邀的用户是独立个体,可以直接浏览公共空间上的内容,也支持上传或者下载操作▼ 自从使用绿联NAS后,系统内置的云笔记功能也非常好用,特别是像我们这种经常要码字的人群来说可以实时的实现多端同步,需要查看的时候可以在不同的设备端登录即可随时随地的查看,更重要的事私有云用起来也更放心▼ 另外文件同步的功能在办公需求向方面也是很实用的,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实现双向文件同步上传到绿联NAS本地存储中,有自动和手动选择,同样的我们可以随时在设备端登录下载查阅▼ 使用了绿联NAS后我将这几年的照片都上传了进去,图片多了分类是个麻烦事,这个时候系统自带的文件整理功能非常的实用,可以自动的过筛重复文件、相似图片、模糊图片,应对大体量图片的时候可以更得心应手▼ 如果你对NAS有折腾精神,那Docker的玩法是绕不过去的,可能这对于小白用户不是很明白,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可以通过Docker在同一主机或虚拟机上运行多个相互隔离的容器,在每个隔离的容器里运行不同的应用程序,首先绿联是支持完整权限的Docker,值得一提的是在镜像界面里可以看到贴心的为用户提供了一些常用镜像源,并附有教程,对初尝试的用户来说上手会更便捷,当然还有更多Docker的玩法,这个得后面开篇细讲▼ 值得一提的绿源云还可以在官网下载TV端的apk,安装后同样可以查看视频、图片、文档等内容,只是功能性相较于APP和PC端没有那么完善,但好在使用便捷,关键-没有广告▼ 最后总结 这次对绿联DX4600的使用体验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操作非常之简便,不需要你花太多的学习成本去适应它,属于到手安装开机就可以使用的那种,UGOS系统设计很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细节做得也都很人性化,搭载的硬件性能让系统运行流畅,视频的硬解也非常给力,它具备了NAS该有的基础功能,同时还兼备扩展玩法,不管你是使用偏保守的家庭用户,又或是喜欢折腾的NAS玩家,它都能够很全面的满足你的使用需求。 谢谢观看,完... 绿联 私有云DX4600数据博士8G版 Nas网络存储硬盘服务器( 空盘款)文件共享 自动备份 家庭个人云网盘 京东:¥2299 去看看 <更多>

fengpan584 晒物 2023-06-05 17:09

网盘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接收客户大文件、下载影音游戏资源、备份个人电脑手机资料的常用网络工具。但它真的好用吗?资料丢失、速度限制、文件下载一半失败,到电脑关机仍未接收完等现象每个人都遇到过吧。尤其是在某度网盘,被吐槽的更多。开会员都不一定能提升使用体验的网盘,你还打算继续用吗?是时候启用替代计划,打造不限速的多功能私人网盘。 之前关注过一些传统NAS产品,但一些硬件组装和软件架设调试真的很劝退人,更不用说完全不懂的小白用户,所以这次来点不一样的,可以说是几乎零门槛的绿联私有云DX4600。这次为了少折腾,直接选了搭配4块4TB酷狼硬盘的套装来体验满血状态。 这类产品的硬件配置,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它的使用体验,所以在开箱之前,先看配置。机子使用Intel N5105四核处理器,标配8GB内存,内设四盘位,放眼网络存储设备领域都属于很良心的配置了。 惯例全家福先,除了主机外,还有电源适配器(长城代工)、双网线(支持链路聚合)、螺丝刀以及安装2.5英寸硬盘的螺丝。对了,还有为M.2固态硬盘配的导热垫。 作为设计从业者,数码产品的设计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的入手抉择。联私有云DX4600的设计很契合作为数据仓库的定位,低调简约不夸张,低调的外形,让你很容易从它身上获得可靠专业的第一印象,也是符合NAS设备定位的优秀设计语言。对了,它也蛮沉稳的,就字面意思上的,掂了掂这还没装硬盘的全铝合金外壳的主机,比想象中沉。 在机器的正面采用了一块磁吸盖板,有做一定的悬浮凸起设计,便于盖板边缘空气流通散热。底部的指示灯清晰简约,可以很直观的判断当前机器状态。 磁吸盖板下的四个硬盘盘位采用快拆设计,拿开之后,可以看到里面带有通风口的小尺寸黑色硬盘背板。这个通风面积这种贯通式通风散热方式可以有效保证硬盘的稳定运行。 我特别喜欢它的抽拉式硬盘架,如果我没记错,这种无需工具的硬盘快拆安装形式应该是首次出现在私有云存储设备上。实际操作真的方便且优雅:一拉打开,放入硬盘,一收扣住,推入机子,搞定。个人建议机箱厂商也可以学习一下。 此处我预判下会有读者质疑这种塑料托架够不够牢固稳定,安不安全。这硬盘托架是采用ABS材质,用料很厚实,强度和硬度不用担心。在与硬盘接触的内框区域有四个缓冲脚垫。能够降低机械硬盘运行时候的震动传导。 作为内置主动风扇散热的设备,无论你如何设计散热通道,或多或少都会有灰尘进入机器内部。绿联DX4600在后背进风口做了一个细节设计,如果觉得自己所处房间灰尘略多,还能贴上绿联配的磁吸防尘网,进一步降低灰尘颗粒的吸入。你还别说,贴了防尘网之后,这后背的颜值都不输于正面了。 DX4600的所有外部接口都位于后背进风口下方,从左到右依次为USB-C口、双USBS3.0口、双2.5G有线网口、重置孔、电源接口。电源开关设计在接口最右侧。 唯一需要用到螺丝刀的地方,是在机子的底部,拧开两颗螺丝之后,就能看到绿联DX4600预装的一条8G DDR4的内存,底下还有预留一个内存插槽。官方说最大可支持扩展到32G,边上还有预留两个M.2固态硬盘插槽,可以说颇为良心。方便后续有升级需求的用户拓展。不过对我来说,目前这配置已经绰绰有余。 配置只是决定了私有云设备的体验下限,而决定体验上限的还得靠系统软件层面。绿联这套UGOS定制系统也是吸引我入手DX4600体验的重要原因。它有电脑端和手机端客户端,支持在线、离线账号、IP直连等方式登录,因为是网线接入了内网,所以首次登录后可以自动查找添加本地的绿联私有云设备,主打一个方便易用。 手机APP的使用场景更多,我们先继续聊聊绿联云APP,首次使用并绑定DX6400之后会需要你硬盘进行一次初始化。可以看到绿联提供了多种存储模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硬盘数量、读写性能、安全性、利用率等方面的实际考量,选择适合自己的存储模式。对了,如果你像我一样装了4块硬盘,并选择了推荐的raid5模式,后台的阵列校验时间会比较长,当然这期间依旧是可以进行读写操作的。 初始化完毕之后,我们来看看APP首页,除了可以直观的看到机子的容量使用情况外(在外和内网访问有不同的图标区分状态),还能快捷查看私有云上的图片、视频、音乐、文档分类。主页还提供了自动备份、迅雷下载、百度网盘、加密空间、共享空间等各功能扩展入口。点击右下角的加号也可以快捷的把当前手机或平板等设备里的文件备份到DX4600的硬盘存储里。备份空间的大小和速度仅取决于你组的机械硬盘大小和内网速度,不像各种在线网盘各种限制空间和速度,也不怕以前网盘被莫名删文件的问题了。 切到文件标签,它会直观的把目录结构罗列出来,并且,你还能很方便的勾选文件,并生成一个外链,轻松分享给你的家人朋友们。你就说,传统NAS要设置这种像网盘一样的外链以及有效期或者提取码的操作有绿联私有云这么直接方便的吗? 我挺喜欢现在手机厂家的相册的智能识别归类功能,真的比电脑看图方便好用。也曾期待过备份到私有云存储的所有图片也能有智能分类查看。这一次可以说梦想照进现实,得益于N5105处理器加入的AI计算单元,你备份到绿联私有云上的图片可以被智能分类识别。通过各种场景分类,的确可以方便的杂类照片里找到你要的图。前几天去发布会照片都被准确识别归类。 在APP最后的“我的”标签里,可以查看设备信息和运行状态,尤其是在最近天气渐热的期间,可以方便的观察硬盘温度。对了,这台DX4600也支持WiFi网络,这在同类设备里是极为少见的。只要通过USB口插入兼容的外置网卡,就能实现WiFi网络连接,脱离了网线束缚。当然,如果有条件,还是建议走网线连接,相对更稳定和高效。 绿联私有云除了提供安卓、苹果、微信小程序的移动端外,还有Windows和Mac的电脑端。电脑端功能和APP基本一致,个人觉得在电脑上操作NAS功能,用客户端比起以前的传统网页端操作体验更友好。不过我好像没找到能单独设置这个操作桌面的壁纸,建议可以开放这个功能。 你除了可以把它当成一台数据备份仓库外,还可以变成一台影视媒体中心。它的影视墙功能做的挺可以的,刮削器匹配的影片信息的较为全面,从封面到简介、评分、演职人员、集数匹配,收藏、播放记忆等等功能都有,而且影片信息可自定义程度相当高。每次下载完媒体资源,那种被自动匹配归类的感觉相当好。当然播放时候的投屏、字幕读取、实时转码等功能自然都支持。 当发现一部好看的剧集资源,我都会多攒几集一起下载,这时候一般选择迅雷下载,但如果放在电脑里下载,但遇到资源比较大,电脑剩余空间不够用的时候就比较麻烦。还有就是下载速度较慢,电脑也没有24小时挂机的条件,也会很麻烦。但现在,你可以把下载链接丢到本身就7x24小时运行的绿联私有云上的迅雷里挂机下载,也不用担心速度慢和空间不够问题。对了,如果部分资源被迅雷限制,你还可以换另一个内置的离线下载功能来下载,或许有奇效。 作为一台称职的“下载机”,怎会少了百度网盘功能,通过内置的百度网盘,你可以方便的下载和上传文件,当然,不管在哪里的百度网盘,速度都不会有特殊照顾,但在电脑里看着百度网盘客户端下载大文件真的会捉急死,所以干脆丢在绿联私有云上慢慢下载,这种眼不见为净的感觉很好。 这款绿联私有云DX4600还能吸引到小白之外的专业玩家,除了有不错的配置外,它也自带Docker功能。这意味着你可以折腾出更多玩法。值得一提的绿联还在里面提供了很多常用镜像以及详细的说明教程,小白玩家熟悉机子后,也能尝试自己配置Docker玩。 为了满足用户全场景使用绿联私有云的需求,绿联还出了TV端,除了可以通过目录形式完整查看DX4600上的所有媒体资源,还能通过视频、图片、音乐入口快速查看对应分类。我除了给家里人分享人类幼崽的图之外,更多的是用它来看下载的各种影视剧。视频播放支持外挂字幕和倍数播放。 作为一台几乎7x24工作的设备,功耗也可能是部分人会关注的一个点。我测了下,在四块机械硬盘激活运行的状态下,整机功耗在34W左右。当开启硬盘休眠选项,在闲时触发休眠状态下的整机功率在14W左右。另外我这4块4TB酷狼硬盘运行时候的噪音也不没想象中的重,整体这表现还是很可以的。 喜闻乐见的QA环节再次来了,搜集了身边和群里人的好奇提问,一并解答。 Q:我家还有一台没做穿透的NAS设备,可以通过这台设备共享内容到外部访问吗? A:绿联云DX4600的外部存储功能除了可以插入移动硬盘和U盘之类设备,还可以添加同一内网另外一台NAS或者联网存储设备的 SMB共享等网络存储。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这台绿联私有云,变相实现外部网络直接访问到内网里其它NAS存储设备。 Q: 再说一个你正文没提,但觉得很实用的功能呗。 A:还真有一个印象蛮深刻的功能,就是文件整理功能,它可以把一些重复文件、相似图片、模糊图片扫描出来。方便你进行筛选清理。我记得某些在线网盘,这功能竟然还要VIP才能用,你就说绿联云良心不? Q:我没有设置raid阵列,但还是想对部分重要的数据做备份,有办法吗? A:绿联私有云有提供一个数据保护功能,里面有一个指定保护目录选项,如果你装载的硬盘大于等于两块,你就能让指定目录的重要文件同时存在两块硬盘上,这样哪怕一块硬盘挂了,重要数据也还在另一块硬盘上。这功能相比raid更省空间更实用。 Q:那个,我也不是说不信任绿联,但,万一绿联官方服务器突然出问题,期间我还能用吗? A:文中提过,有提供本地帐号和IP直连登录。你可以在手机号注册后,及时设置本地帐号,这样就可以完全脱离服务器使用。万一绿联官方服务器一直没恢复,你也可以借助一些路由和网络工具里那个异地的组网功能,一样可以把内网穿透出去。所以不用担心未来服务器的问题,现在的手机号登录也是方便你使用而已。 Q:在外面播放家里DX4600里的影视资源,速度怎么样?卡不卡? A:这个取决于你在外面的网络状况和家里的带宽情况,反正它不会像某些网盘在线播放那样故意限速降清晰度。 在篇末,再回复那些为什么不选群晖,为什么不DIY黑群晖的读者。理由很简单,或许它的目标人群不是你,要知道大部分用户入手和使用私有云设备的主要需求就是备份照片和文件资料、远程下载、媒体中心。无论你是爱拍娃的宝妈、还是图片视频资料巨大的媒体工作者、还是爱下载资源和分享内容的玩家都能找到合适的打开姿势。这里并不是否定群晖,但以群晖为代表的传统NAS类产品太过专业向,具有一定的使用门槛。某种意义上说,绿联私有云DX4600为代表的国产私有云存储设备产品极大改变了NAS类设备的高门槛和操作复杂的刻板印象。据我了解,它的高拓展性,以及Docker功能加持,也吸引了小白以外的专业玩家入手,甚至还有部分高玩入手后把它刷成黑群。一款优秀的产品就应该能兼顾低门槛和高拓展性,这也是我认可绿联私有云DX4600的重要原因。 绿联 私有云DX4600数据博士8G版 Nas网络存储硬盘服务器( 空盘款)文件共享 自动备份 家庭个人云网盘 京东:¥2299 去看看 <更多>

iArter 晒物 2023-06-05 10:49

自从上次入了极空间Q2,我入了NAS的坑,在我深度使用极空间Q2的同时对极空间的NAS产品爱不释手。 极空间私有云Q2 四核Nas网络存储服务器 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硬盘存储服务器【双盘位 无内置硬盘】碳晶灰 京东:¥1599 去看看 由于极空间Q2是一个双盘位产品,而且不支持Docker。随着家庭成员都在使用极空间Q2进行数据备份,生怕以后数据存储的空间太大不够使用,因此决定升级为4盘位的极空间Z4S。 一、外观 极空间Z4S我依然选择了黑色配色的版本,黑色配色更方便的搭配家中的家居风格。 极空间Z4S整体的外观设计,酷似一个太空仓,满满的科技感。侧面引用“Your Zspace, Your Memory”的标语,侧面流线的挖孔中设有4个硬盘的运行指示灯以及电源开关。 机身背面为双2.5G网口、USB 2.0 接口、HDMI 2.0接口以及一个eSATA接口。基本上NAS需要的接口都给到了,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后续扩展都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前置舱门采用磁吸的设计,单手就可以轻松打开。打开之后就是硬盘架了。将硬盘架全部取出后,背面为一个硕大的散热风扇。别看风扇面积大,但在我实际使用的时候完全听不到任何噪音。 极空间Z4S的硬盘安装很有特点,完全不需要螺丝和螺丝刀进行安装,仅需要硬盘架内侧4个橡胶钉进行固定安装。安装简单方便,安装之后橡胶钉也为硬盘起到了减震静音的作用。 家里的两台极空间设备同时登录之后,就可以在客户端左上角进行设备快速切换。 二、工作文档同步 购入极空间Z4S后,我直接将极空间Z4S作为我的主力工作NAS使用,工作中的文档、文件都通过极空间Z4S进行备份。 极空间Z4S支持“单向备份”和“多向备份”两种备份方式。前者可以将电脑里的文件备份到极空间,电脑里的文件删除后,极空间的文件不会被删除,一种增量的备份方式;而后者则是保持电脑和极空间的文件一致,电脑上的文件删除了,极空间的文件也同时被删除。 比如我将我的所有工作文档,设置为“双向同步”。这样在公司新建的文档或是修改的文档会自动备份到极空间。我在家中对文档进行编辑和管理后的文件,也会自动替换极空间上的文档数据,第二天我来到公司,打开极空间就可以获得昨天在家编辑的文档,非常方便。 文档的大小一般不大,还可以放在我的Macbook Pro中保存,我设置为“双向同步”。但一些照片和视频素材容量至少占用几个G的空间,我就选择“单向同步”功能来处理,我会将剪辑好的视频和图片放到“单向同步”文件夹里,这些文件会自动备份到极空间中,此时我便可以删除电脑里的素材,这样又为电脑释放了几个G的空间,日后如果还需要编辑这些素材,直接中极空间下载即可。 对于同步的规则,极空间Z4S也支持详细的自定义设置。可以设置同步的时机,比如检测到文档变更后立即同步、手动点击才同步或是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同步。 同步时,同样也可以选择以本地电脑为准,还是以极空间为准。对于带.前缀的隐藏文件或文件夹,极空间也可以很好的进行自动过滤不同步,比如Mac系统常见的.DS_Store缓存文件,都可以很好的过滤不同步。 极空间Z4S还支持文件的过滤,一些常用的临时文件都默认被过滤不进行同步。比如我使用Mac电脑,系统会生成很多DS_Store这样的文件,这些文件极空间Z4S都会默认跳过不同步。 三、文件管理和编辑 文件管理方面也基本上和电脑上的文件管理器保持一致,目录树状结构、列表详细信息都有。同时还支持将文件加入收藏夹、添加标签等功能,完全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工作需求。 除了文件管理和同步外,极空间Z4S也支持文档的在线编辑,可以对word、excel、ppt等常见的文档进行编辑,非常方便。文档在线编辑功能,调用的是金山文档,因此对文档编辑的可靠性以及编辑功能的实用程度也完全不用担心。 电脑本地的文件同步管理外,极空间Z4S还支持网盘的文件管理,经过授权之后,可以直接将网盘的文件下载到极空间中进行使用,或是将极空间的文件上传到网盘。主流的百度网盘、天翼云盘以及OneDrive均支持该功能。 四、数据备份 极空间Z4S支持将USB存储设备的数据直接保存到极空间中。同时,极空间本地存储的文件支持备份到网盘或是备份到另一台极空间设备中,生成多个文件版本。 我使用Macbook Pro作为我的主力电脑,我经常会用到Mac的时间机器来进行系统备份。极空间Z4S同样支持时间机器的备份。极空间Z4S中开启时间机器备份的功能,我使用无线连接的方式,使用Samba协议让Mac与极空间连接,完全自动操作,非常方便。 极空间Z4S也支持备份手机的内容。我最常用的操作就是备份微信里的文件,一般领导发的重要文档,以及微信传输的重要图片,我都会用微信备份的功能手动备份到指定的文件夹,可以方便快速定位。 五、 总结 极空间私有云 Z4S 四核8G内存 4盘位 NAS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存储服务器(无内置硬盘)钛金灰 京东:¥2699 去看看 入手极空间Z4S后,极空间Z4S以及成为了我工作上的必不可少的效率神器。在充当数据备份中心的同时,配合文件管理以及在线文档编辑功能,让我的工作事半功倍。 下篇我将分享极空间Z4S更高级的Docker功能的使用心得,有Docker的加持让极空间Z4S有了更多的玩法,敬请期待! <更多>

铁皮阿童木 晒物 2023-06-05 09:09

前言: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这几年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正在从早年的专业用途扩展到一般家庭,开始使用NAS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多。不过对一般用户来说,NAS的上手难度并不低,同时传统NAS的售价并不低,搭配上几块专用硬盘后价格也并不算便宜。各大厂家也是有针对性的优化NAS体验,让极客风格的NAS产品上手变得越来约轻松。同时针对一般用户的需求,各大厂家也是推出了众多偏向家用的入门NAS产品。极空间凭借不错的质价比和简单易用的系统,获得了众多小伙伴的青睐。近期更是乘着加速NAS普及到普通家庭用户的东风,推出了主打家庭用户的双盘位NAS产品:极空间Q2C。这也是极空间首款上市价格低于千元的NAS产品,那么这款新品到底体验如何,今天就和小伙伴们来简单分享下这款产品的上手体验。 开箱与外观: 略过开箱,一起看看全家福吧。除了极空间Q2C主机外,包含一条网线、一把螺丝刀、一个电源头和一包小配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需额外工具和配件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 极空间Q2C是一只两盘位的NAS产品,结构设计较为紧凑,整体的尺寸相对小巧。机身采用了一体化注塑工艺,配合磨砂喷漆工艺处理,触碰舒适整体的外观质感也很出色。机身底部设计有大量格栅结构,方便NAS工作时间散热。除了二狗展示的白色版本,极空间Q2C还有黑色版本可选。 数据接口都统一设计在机身背部下方,包含一个网线接口,一个USB 2.0接口,一个USB 2.0接口和一个电源接口。接口设计紧凑不过空间也比较足够,数据接口和机身缝隙整齐均匀,整体的做工细节还是很棒的。极空间主打的就是简单易用,绑定设备通过手机APP即可,所以在机身背部可以直接扫码下载APP进行相应绑定操作。 要安装硬盘需要打开底部的固定螺钉,固定螺钉的之外极空间Q2C设计有四个硅胶垫片,可以保护内部固定螺钉,同时也能起到更好的稳定作用。使用随机附赠的螺丝刀,拧开固定螺钉即可。 内部设计比较紧凑,采用了悬浮式硬盘托架设计,支持两个3.5英寸硬盘位。硬盘价做工不错,两侧也设计有缓震橡胶,配合螺钉可以和硬盘形成稳定固定。硬盘架采用抽取式设计,稍用力就可以轻松抽出。需要说明的就是整机采用的都是软连接的电路设计,硬盘工作更加安静,同时可以有效减少震动。 这里单独说说底部的软连接电路设计,官方称谓叫做直通式掣风2.0散热系统。内部采用了软连接电路设计,电路下方直接连接散热风扇组件,整个设计可以实现更好的噪音控制,同时减少机身震动。 装上硬盘,基本就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了,整个操作是不是很简单? 在正式体验之前,再简单看看极空间Q2C的整体配置。整体堆料来说,这配置在千元价位还是很能打的,硬件堆料诚意十足。 上手体验: 系统操作: 后续就是接通电源和简单的初始化操作。有别于一般NAS初始化的复杂性,极空间Q2C延续了极空间简单易用的设计,通过手机APP就可以简单完成初始化设定,操作十分方便。即使是小白用户,初次上手也没有困难。端口应用可以通过官网下载,比较常用的手机APP则可以直接通过扫码机身二维码进行下载。需要多说一句的就是,极空间的端口软件基本实现了所有终端全覆盖,常规的PC、平板、手机等端口都能轻松使用,同时还支持针对影音爱好者的电视端。极空间Q2C可以轻松实现手机备份、PC备份、数据共享、远程访问、电视娱乐等功能,即使是外网访问NAS数据也不需要进行复杂设置,开机就能用。 下载手机极空间APP,根据界面提示一步步操作即可。中途会要求进行系统升级和磁盘格式化, 系统都会有详细解释说明,操作并不困难。这次二狗用的是一款8T的单盘,初始化盘符设置比较简单。如果是双盘的话,会有不同的磁盘模式选择,留心界面的操作提示合理选择即可。 系统会在完成升级后,轻松进入到操作初始界面。NAS的磁盘模式方面一般选择ZDR模式即可,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选择。 电脑端使用的话,可以搭配浏览器访问NAS,也可以使用匹配的电脑端软件来操作,相对来说我更喜欢通过软件来使用。极空间的PC界面设计较为简约,主要的功能体验都可以直接找到。对比传统NAS复杂的操作界面,极空间的界面更加简单直观。另外极空间的软件更新也比较快,毕竟NAS说到底买的就是一个软件体验。比如最近极空间将迎来虚拟机等重大更新,对玩家来说期待度还是蛮高的。 传统NAS大厂的风格比较极客化,在手机端的投入并不多,直观体验就是界面难看、操作难用,甚至实现一个功能要多个APP配合,总的来说体验就是一言难尽。极空间主打的就是简单易用,APP功能较为全面,基本所有的操作都可以在这一个APP中全部实现。UI交互、功能设计方面,对比传统NAS厂家可以说好用不少,关键是上手也十分轻松。 另外电视端的app也需要说说,不少NAS品牌其实是缺少电视端的,电视端使用上一般只能通过文件浏览的方式进行操作,不如匹配专用软件来得方便和直观。极空间的电视端APP主打娱乐功能,在功能界面上设计也比较简单直观。通过极相册、极影视、音乐播放和文件四个主要功能,可以完成图片浏览、影视播放、音乐播放以及其他文档的浏览,基本上电视端的常规娱乐操作都有覆盖到。 电视端的极影视功能十分好用,无需进行额外的设定就可以直接使用海报墙功能。要知道一般NAS都需要搭配额外软件并进行相应的设置才能使用,同时这些软件很多还需要单独付费,使用体验上还是极空间的更好。 下载功能: 对影视玩家来说,下载功能是大家比较看重的。日常我们使用电脑下载的话,需要让功耗不低的电脑长时间保持工作状态,下载过程需要占用大量电脑硬件资源,这时候需要同时使用电脑就很容易卡顿。搭配NAS使用就简单轻松很多,首先NAS的功耗较低,长时间连续使用也不用担心功耗问题。其次NAS作为独立硬件产品,使用NAS下载不会影响你使用电脑。再有,随时随地找到合适下载资源,极空间的NAS可以通过手机端快速下载操作,远程下载任务可以随时随心添加。极空间内置的下载和迅雷两种下载方式,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各类下载任务。两种下载方式都可以通过PC、手机APP等实现快速下载操作。 日常使用体验来说,二狗感觉手机端搭配迅雷使用是最为方便的。迅雷的话大家都比较熟悉,NAS版的迅雷和电脑版的区别不大,不过界面明显更加清爽。迅雷支持的下载协议方面比较全面,二狗常用的磁力、BT和电驴的协议都可以很好支持。如果可以的话,建议考虑弄一个迅雷VIP,下载的体验会好不少。手机端使用极空间APP操作下载是最为方便的,有需要下载的连接复制进去后,就可以进行下载。另外大批量下载的时候,PC端极空间内置的迅雷需要一个个单独添加,反而是手机端可以一次性添加多个下载文件,使用上明显更加方便。 相册功能: 极空间的相册功能较为全面,关键是操作也很简单。导入的图片可以自行进行分类,查找的时候可以根据图片或者文件夹进行。文件夹方面支持宝宝相册、家庭相册、个人相册等相册类型的自定义。日常进行照片管理的话,使用还是比较方便的。 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手机中的照片很重要,进行合理的备份就很重要。手机端的极相册还支持手机端相册自动备份,通过简单的设定,手机、平板这类移动设备的的相册内容可以直接进行备份。相比网盘和各类手机厂家的云盘,使用自己的极相册备份资料私密性更强,同时也无需额外的花销,绝对是NAS产品很实用的功能。手机照片的珍贵性无需多言,合理的进行备份意义重大。极相册备份还支持备份的位置、内容、处理方式和备份时机的自定义,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简单设置就能满足。 备份功能: 备份是传统NAS的核心功能,毕竟珍贵数据丢了的损失确实是无法估量。相比传统NAS备份的复杂设定,极空间在保持备份功能全面的基础上,依旧延续了系统操作简单易用的特点。功能上来说,极空间支持网盘备份、文档同步、FTP备份、MAC备份等,另外还支持硬盘搬家功能,备份功能上来说十分全面。同时支持手机、PC、平板、MAC等多端设备操作,备份便利性很高。 个人来说手机和PC上的数据相对重要,手机图片已经通过相册进行备份,PC上的数据备份的话可以实用文档同步来操作。极空间支持单向备份和双向备份两种类型,小伙伴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选择。双向备份可以让PC中的文档自动同步到极空间NAS上,PC或者极空间的数据发生变动另外一端也会随之改动(这个操作逻辑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自定义调整,具体看自己需求),这类备份比较适合团队项目工作。单向备份逻辑比较简单,就是一类单纯的“增量备份”,即将PC的文档备份到极空间NAS上。极空间上文档的调整不会影响PC上文档的变化,PC文档的变化极空间会进行增加,但是PC上删除文档操作极空间上并不会同样执行删除操作。简单来说单向备份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所有的数据内容,误删这类操作完全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个人更建议实用双向备份,毕竟通过详细设置可以最大限度满足自己需求,备份策略调整度都较高,同时也能节约一定的磁盘空间,两端数据也能更好自动同步,管理起来也更方便。当然,不同场景需求大家可以灵活进行单向备份和双向备份的设定,毕竟支持建立多组备份操作,实际体验还是很方便的。 除了二狗之前介绍的相册备份,手机端的数据还可以通过微信文件、手机文件夹和上传特点手机文件的方式进行备份。传统NAS在手机备份上支持并不友好,极空间可以说在手机备份的易用性和功能整合上都比较完备。图片、文档、视频、文件夹和其他文件都可以方便的进行备份操作,操作上都有详细的方法介绍,上手基本没有任何难度,基本是有手就会的体验。 极空间也支持云盘备份,目前官方提供百度网盘、天翼云盘和OneDrive三种网盘的支持,后续应该会有更多网盘支持。除了上面介绍的备份方式,还支持MAC备份和FTP备份,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试试。总的来说极空间的备份方式较为简单,支持的备份功能也比较全面,对家庭用户来说完全足够。 影音功能: 二狗玩过的NAS并不少,极空间是二狗玩过的产品中目前针对影音爱好者使用体验最好的NAS系统。传统NAS很多都没有电视端的专用软件,手机端的体验也并不好,想要实现海报墙功能基本需要借助三方软件或者根本就不能操作。传统NAS通过KODI、PLEX、EMBY等软件实现电视墙,操作相对复杂,对中文电影兼容度也不算友好,最重要的是很多产品还需要付费。极空间只需用极影视进行简单设定,后面就可以轻松使用咯。 各客户端都可以轻松使用极影视功能,基础的海报墙通过刮削功能可以轻松搞定。内容识别方面也比较准确,即使是不少软件支持不好的中文电影也能有效识别。总的来说虽然不能做到百分百准确,但是使用方便+高精度的识别已经是目前的最优解决方案。 PC端可以直接通过映射硬盘直接选取影视文件播放,这种玩法可以选择性能更强的视频播放器。如果想要搭配海报墙使用,那么可以直接使用内置的极影视自带的播放器使用。内置播放器播放界面算不上豪华,但是基础的字幕、音轨、声道、图像偏好、解码方式、投屏、码率等设置都有,日常需求来说还是比较够用的。不过日常使用PC较多的话,更建议使用播放软件打开NAS映射到PC的文件夹直接播放,这个更符合大家使用PC的习惯。 电视看电影因为屏幕大有天然优势,同时电视遥控器进行一些操作较为麻烦,有完善检索功能和海报墙的极影视就十分方便。想要在家看电影又不想折腾,弄个极空间的NAS配合电视播放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他功能: 硬盘挂载:不少小伙伴日常使用PC较多,已经习惯PC系统的文件管理方式。其实NAS上的文件夹通过简单的映射设置,可以像使用PC一样的方式将NAS文件夹作为一个盘符直接进行访问。传统NAS设置稍微有点复杂,极空间的操作就简单很多,打开自动挂载为硬盘就可以正常使用咯。 团队空间:简单来说团队空间就是在NAS中针对团队需求,独立设置的一个共享空间。NAS强大的共享功能,很适合工作室、中小企业这类团队使用。配合团队空间功能,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多人访问等使用功能。日常工作文档可以放入到指定的团队空间,进行数据的交换和分享。团队空间的团队文件和私人资料互不冲突,都是相对独立的空间。可以做到内容的分区管理,兼顾个人用途和团队用途。 极音乐:目前的音乐APP都开始付费,同时各大APP支持的版权音乐也各不相同。不过借助NAS,可以将自己喜欢的音乐全部保存在NAS上,通过极音乐就可以随时随地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了。特别是一些音乐软件上没有的小众歌曲,只要自己NAS上有资源,通过极空间就能很方便的进行实时聆听和分享。 小结: 传统的NAS产品更多的是商用产品和极客群体的玩具,随着极空间等品牌进入这一市场,让NAS的使用迅速简单化,可以说为NAS走向普通家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极空间Q2C的出现,在保持极空间NAS简单易用的基础上,价格也来到了不足千元,可以说有一次加速了NAS走向普通家庭的普及。易用性和价格问题都得到解决,对普通用户来说拥抱NAS体验的门槛正在变得越来越低。 二狗上手极空间Q2C有一段时间咯,极空间Q2C延续了极空间简单易用的操作体验,整体不错的配置也能轻松流畅的应对日常使用。不足千元的上市价格,也是很好的玩了一次性价比。极空间Q2C配置并不极致,但是保留了NAS绝大部分核心功能。加上不高的售价,特别适合家庭用户和对NAS感兴趣的新玩家。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全部内容,有相关问题也可以给二狗留言,咱们下次见。 极空间私有云Q2C四核Nas网络存储服务器 家庭个人云网盘 网络硬盘存储服务器【双盘位 无内置硬盘】雪山白 京东:¥999 去看看 <更多>

王二狗 晒物 2023-06-01 09:39

随着科技的发展,存储介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从电脑的硬盘到手机存储容量再到各种移动硬盘、U盘,基本上人人都需要,而对于喜欢摄影的人来说,还离不开一张给相机使用的存储卡。 目前大多数相机使用的存储卡都是SD卡,在我刚接触相机的时候,天真地以为只要是SD卡功能就一样,所以挑着便宜的买,用了没多久才知道SD卡上的各种字符都有不同的含义,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便宜有的贵的原因。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以我现在用的这款至誉catalyst系列V60SD卡为例,分享一下为相机选购SD卡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至誉catalyst系列V60SD卡开箱 虽然这张存储卡我已经用一段时间了,但包装还没丢,所以先走个开箱流程。 首先是外包装。至誉catalyst系列V60SD卡的外包装是黑色的,然后正面用烫金字印了一些产品信息,主要就是为了突出产品的特点。 背面写了一些这张卡使用的技术以及相关的产品优势,并注明了可以5年包换,终身保修,如果需要原厂数据恢复服务,也可以有偿提供。 打开包装盒里面是一个固定托盘,然后就是卡盒和产品了,外形没啥好说的,SD卡都长这样,颜色是黑金的,看着还挺有档次。 另外,卡的左侧有一个写保护开关,开关下拨只能读取,不能写入,开关上拨解除保护。 从外观质感上看,至誉catalyst系列V60SD卡做工品质还是挺有保障的,虽然存储卡体型不大,但各个部件都很稳定。 背面的触点是双排设计,说明支持UHS-II,如果是单排的话只支持UHS-I。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电脑、拓展坞的SD卡接口只支持UHS-I,对于双排触点的UHS-II卡,无法充分发挥性能。 为了充分发挥至誉catalyst系列V60SD卡的性能,我又配了一个专用的读卡器。 二、从V60说起,选购相机存储卡需要看什么 我手里这张至誉catalyst系列SD卡存储容量是256GB,实际可用空间是235GB,属于正常容量范围。 除了容量外,还可以看到,这张卡上有很多标注,其中一项就是V60,而且这张存储卡的命名“至誉catalyst系列V60SD卡”中也有“V60”,那么这个V60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个V60代表的是视频读取速度等级,V后面的数字越大,读取速度越快,常见的等级有V6、V10、V30、V60、V90五个级别。 V6表示最小持续速度为6MB/s V10表示最小持续速度为10MB/s V30表示最小持续速度为30MB/s V60表示最小持续速度为60MB/s V90表示最小持续速度为90MB/s 同等存储容量,等级越高,价格越贵,对于拍照片来说,V30就够了,但如果想拍视频尤其是高比特率视频,那么还是建议使用V60或者V90级别的存储卡,因为写入速度较慢的话可能导致中途无法写入。 除了V60外,这张卡的下方还有几个其他字符,我先用序号在图上标注一下。 ①英文字母“U”里面有一个数字“3”,U1表示最低持续写入速度为10MB/s,U3则表示最低持续写入速度为30MB/s。 ②英文字母“C”指的是“Class”速,是最早的速度等级,有C2、C4、C6、C8、C10五种,C10表示最低读写速度为10MB/S,现在基本不看这个了。 ③SDXC指的是存储卡的规格,最大支持2TB(2048GB)容量。另外还有SD和SDHC,最大支持容量分别为2GB、32GB。 ④罗马数字“II”表示的是“UHS速度等级”,UHS是“Ultra-High Speed 超高速”的缩写。UHS-I是第一代超高速SD卡,理论传输速度可达104MB/s,UHS-II理论传输速度可达312MB/s,如果拍4K视频,建议使用带有“UHS-II”标识的卡。 此外,至誉catalyst系列V60SD卡卡身中间还有一组数据,256GB表示的是存储容量,字母“R”和“W”分别表示读取、写入速度。 这张卡的读取速度为280MB/S,写入速度为180MB/S,属于高速卡。另外很多存储卡只会标注一个数值,一般都是是读取数值,因为读取数值比写入数值大。 三、性能测试 单凭感觉和文字描述,很难真实客观地体现SD卡的性能,所以我再用CrystalDiskMark、ATTODisk Benchmark和AS SSD Benchmark这几款常见的硬盘测试软件来检测至一下誉catalyst系列V60SD卡的性能。 首先是CrystalDiskMark测试,读取速度为277.29MB/s,写入速度是188.65MB/s,和产品的标称速度基本一致。实测写入速率比标注的180MB/s还高。 接下来是ATTODisk Benchmark测试,实际测试的读取速度为265.56MB/s,写入速度为183.51MB/s,比CrystalDiskMark测试结果略低,但相差并不大。 最后是AS SSD Benchmark,实际测试的读取速度为259.57MB/s,写入速度为179.45MB/s。 因为不同的测速软件结果会有一定出入,但实际测试的三组数据相差并不大,并且与产品标称的读写速度基本一致,同时也符合V60标准的相关要求。 我目前使用的相机是索尼A7M3,内置了两个卡槽,分别是UHS-I和UHS-II,因为这张卡的性能更高,所以都是放在UHS-II的卡槽里,不管是拍视频还是拍照片,写入速度都很快。 此外,对于经常拍摄的人来说,相机存储卡的容量也不建议选太小,最好不要低于128GB,不然用不了多久就得腾空间,很麻烦。 为了保证拍摄稳定,可以一步到位选择V60或者V90的卡,也可以一张V60和一张V30搭配使用。 <更多>

拯救凹凸曼 晒物 2023-05-30 10:19

入手需求 前不久心血来潮在海鲜市场淘了个二手 XSS,单手柄 1600,这价格不算便宜,考虑到卖家到手不到一个月,手续齐全又是国行 2 年保,就没做太多纠结。到手直接 300 元卖掉手柄,算下来 1300 ,好像还是可以接受。 使用一段时间体验还不错,玩啥游戏都是直接运行,不用纠结配置够不够,存档也是云端同步,电脑端也能用。晚上躺床上打几局实况、看看双子小姐姐,或者利用 KODI 看看电影都很方便。虽然 XSS 只有 2K 分辨率,但在卧室里真感觉不出和 4K 有太大区别。 但是 XSS 这个 500G 的容量简直憋屈死个人,原装 500G ,系统就要占用 130G+,加上个雷打不动占地 130G 的地平线5,装点游戏简直捉襟见肘。 目前来说,XSS 扩容无外乎以下三种形式: 一、购买微软官方的扩容硬盘,500G/1000元,1TB/2000元,比主机都贵,PASS! 二、拓展卡盒+SN530,花费价格 500+(512G),体验虽好性奈何价比不高,买的盘还是 二手的,PASS! 三、外接存储。性价比最高,体验最差(相对以上方案),针对 X/S 优化的游戏玩之前都得进行转移,好在还是比下载快。此外,以后不怎么折腾了还可以当硬盘用。OK! 本来我是打算用机械硬盘+硬盘盒的形式,后来发现太占地了,体验相当不好。而且现在国产固态也站起来了,性价比也高,干脆入了个爱国者 S7 PSSD,2T 容量才 600 出头。 最后的使用体验极其完美,扩容不说,很多本来以为不能在移动硬盘玩的游戏实测也能运行,所以写篇评测。一是和大家分享性能,二是告诉大家移动硬盘也能玩 3A 大作,具体内容请看评测 外形赏析 ▼爱国者也算是存储品牌老字号了,尤其是价格可以说香得要命,还记得之前的P3000 吗,好像是第 一 个杀到 399 价格的品牌,当时在站内也是爆火。我这块 2T 版 S7 日常售价 750 左右,我到手才 649,东哥自营还带 3 年质保,稳就一个字。 ▼配件包括爱国者 S7 移动硬盘本体、Type-C 转 USB-A/Type-C 转接线、收纳包以及 说明书。 ▼爱国者 S7 的体积和重量都小的让人咋舌。77.1 X 47.3 X 8.2mm 三围尺寸,比身份证好小了 一 圈;35g 的自重,和我手头的金属 U盘 差相仿佛,随身携带的便利度直接拉满。 ▼爱国者 S7 采用的一体式金属机身,多道喷砂工艺打磨出磨砂质感,高颜值的同时兼顾了抗震防摔耐磨损,四角圆润处理,配合磨砂涂层手感细腻,握持感也很舒服。 ▼整机只有底部的一个 USB - C 接口,支持 USB3.2 GEN2 规范。接口的最大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10GB/S,供电标准为 20V / 5A。 ▼随机附赠的收纳袋蛮实用的,尺寸刚好包裹爱国者 S7 PSSD,顶部开口正好让 USB - C 接口裸露在外,使用时不用从收纳袋取出。亚麻材质触感舒适,同时兼具保护功能,随便放置也不用担心刮花 PSSD 表面。 ▼爱国者 S7 有深空灰 / 深邃蓝 / 惹火红 三种配色可选,可惜我买的时候东哥那里只有深空灰一种,从图片来看深邃蓝的颜值的确要高得多。 性能实测 ▼接入电脑,可以看到实际容量为 1862 GB。硬盘厂商采用的“1000进制”,和计算机的 “1024进制”有所区别,每 1000 就会差出 24 ,所以这个容量是符合标准的。 ▼要达到最大传输速率线材、接口、设备都必须符合标准。像 爱国者 S7 走的USB 3.2 Gen2 高速协议,所以接入设备也必须带有这个接口才行。通常来说,主流设备都会提供 USB3.2 GEN2 规格,像我使用的是 华硕B660M-PLUS ,标有 20G 字样的就是。 ▼利用 Crystal Disk Mark 进行读写速度测试,空盘状态下,爱国者aigo S7 的持续读、写速度分别为 548.79MB/s 、495.79MB/s。读速远超官方标称,写速也基本对应。 ▼利用 CMD 命令创建 1.6T 大文件,模拟测试高利用率环境下速率变化。测试结果如下,读写性能和空盘数据几乎没有变化。这样就算是装满游戏也不用担心影响爱国者 S7 的读写性能。 ▼爱国者aigo S7 峰值性能测试, 持续读、写速度分别为 550MB/s 、494.67MB/s,4K IOPS 读写分别为 50683.11MB/s、43370.61MB/s。 ▼持续读写影响大文件传输性能,实测下来也基本对应之前测试。 ▼ATTO 磁盘基准可以分析磁盘读写速率,设置传输大小,并利用设置不同文件大小进行读写测试,帮助用户了解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从实测结果来看,64kb 以上的文件都可以达到 400MB/s 以上的读写速度,而且文件大小的读写数据相差不大。最大读取速度 525.86MB/s 左右,最大写入速度 481.09MB/s 左右。 ▼实测拷贝速度,7GB 左右的视频文件从 M.2 硬盘拷贝到爱国者aigo S7,耗时 15S 左右 ,写入速度保持 400MB/s 左右,全程曲线稳定,极少波动。这样的读写水平,不管是用来给 XSS 扩容还是作为移动硬盘都很适合,对比普通 U盘 性能容量都可以说是吊打。 XSS 兼容性测试 ▼第一步,接入 XSS ▼爱国者S7 立马被正确识别,弹出选项用于媒体还是用于游戏。 选择媒体的话 爱国者 S7 PSSD 会被识别为通用硬盘,原本文件都会被保留,相当于是个 U盘,可以作为媒体存放硬盘播放视频啥的。 选择用于游戏就是游戏专用盘,进行全盘格式化,这里我当然选择用于游戏 ▼按部就班下一步即可 ▼这里将针对 X|S 优化的游戏设定为内部存储,兼容类游戏选择 爱国者S7,兼容类游戏大部分都可以在移动硬盘上直接运行,不用倒来倒去。 不过这里也并非绝对,后面我会给出准确的识别方法 ▼安装完成后可以看到有两个硬盘,之前为了装别的游戏被迫删掉了地平线5,不然哪会有这么大的余量 重点来了! ▼很多教程包括官方指导都说 针对 X|S 进行过优化的游戏无法在外接硬盘上运行,也就是左下角有 X|S 标注的游戏。 ▼实际上不少游戏,就算有 X|S 标注,依然能够在外接硬盘上运行,甚至不乏 3A 大作,比如刺客信条 起源 / 奥德赛、光环、孤岛惊魂5、荣耀战魂等等游戏 ▼准确的识别方法是进入游戏库,菜单键选择【管理游戏和附加内容】 ▼选择【文件信息】 ▼红框勾选这里,显示【Gen:Durang】就代表支持在移动硬盘运行,显示【GEN:Scarlet】才是代表不支持。 最后看看 爱国者S7 的拷贝速度。 ▼从 XSS 内置硬盘移动 49G 的刺客信条-起源到 爱国者S7 PSSD,全程速率保持 800mbps,总共耗时 8 分钟左右,这个写入速度已经远超官标,而且全程速度几乎没有波动,体验不要太好。 如何评价 爱国者S7 PSSD 存储领域,这两年国产品牌的不断努力,不管是性能还是运行稳定性都进步甚大,对于玩家来说最直观的好处,就是我们很少再看到国外品牌起火、污染,说白了卡脖子的情况越来越少。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国产品牌,往大了说是保护地球(污染起火的次数少了),往小了说还节约资金,两全其美多好。 至于 爱国者S7 的性能表现,我想上面的测试和实际体验已经证明其素质,也完美满足了我的需求,至于能在其上运行 3A 大作倒是个意外惊喜,价格便宜量又足,如果你和我一样焦虑于主机存储空间,或者本身也需要块移动硬盘满足日常需求,可以适当关注下这块硬盘,毕竟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也是最适合购买数码产品的。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在评论里咨询,我会尽量回复。最后,如果你觉得本文尚可,烦请点赞、收藏,打赏、转发,谢谢大家。 爱国者(aigo)2TB移动固态硬盘 (PSSD) S7 Type-c USB3.2 ssd固态硬盘 读速高达520MB/s 轻薄小巧便携抗震 京东:¥719 去看看 <更多>

昭華凋 晒物 2023-05-30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