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TUF电竞特攻,系出同门,因定位的问题屈身ROG之下的存在,不过它扎实的做工及超高的性价比被大家熟知和喜欢。ROG的设计风格更偏向于科幻、未来语言。TUF偏向的军事、硬朗的线条体现猛男风范,我们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它板卡,但其实它和ROG的一样,也有很多周边产品,这次拿的TUF GAMING A1便携式SSD硬盘盒就是其一,与ROG的那款硬盘盒齐头占领中高端市场,这款硬盘盒做工真的非常扎实,厚重的整块铝板CNC而成,IP68级防水防尘、MIL-STD-810H抗跌落,真的把军工特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细节如何?可一起看下。 TUF GAMING铠甲硬盘盒包装延用了TUF的黑灰配色为主搭配醒目的黄色突显重点信息,正面主题其实就能感受其硬朗的风格,IP68级防水防尘及MIL-STD-810H抗跌落的ICON其实是非常醒目的,传输是USB3.2 GEN2的规格,硬盘盒因支持NVME和SATA协议,理论NVME协议最大是10Gbps,SATA协议最大是6Gbps的传输速率。 至于啥是USB3.2 GEN2?应该有还有些小伙伴在买U盘时都有犯难,主要是它的命名太过混乱了,就简单做了一张表,认清这些基本就不会花高价买低速产品,也会知道为什么同等容量有些可以这么便宜,主要和传输速率有关。 USB3.2 GEN2*2的普及率并不高,很多需要用PCIE卡来扩展,从大家手里的设备看USB3.2 GEN2是完全可以满足日常使用的,即便再高的规格设备卡在那,走的还是低速又有何用呢?那TUF GAMINGA1的定位是非常好的,加兼容性也非常强,22*42、22*60、22*80规格的SSD,除了只有B-Key的硬盘不支持外,M/M+B Key都是支持的。 盒内所有物品,内容并不多,除了上手就非常有份量的TUF GAMING A1硬盘盒外,说明书及保修卡等,一个六角螺丝工具及一个A TO C接口的数据线,如多带一条C TO C的线会更人性些,现在支持USB3.2 GEN2的很多都是TYP-C接口了。 和ROG科幻风格不同,TUP GAMING A1硬盘盒更多的是硬朗、方正的外观,有点像某种武器的造型,因右上角的环扣,直观地觉得就是巨型钥匙扣,非常适合用绳扣挂在迷彩色的背包上。外壳整体是全金属材质 ,表面喷砂工艺处,黑色的TUF LOGO在这里非常醒目。 A1硬盘盒外壳全金属关系,真的非常沉,上称称了下大约是142克,沉淀淀的,即使整个后盖的固定,也是由四颗六角螺丝固定的。 拆开装硬盘就四颗螺丝 ,再简单不过了,硬盘盒内部,后盖背面出厂自带了导热硅脂。都知道M.2的发热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在数据读写时,A1硬盘盒的全金属外壳自身就是一个大型的散热设备,能有效保证硬盘处在正常的工作温度。 A1硬盘盒的做工细节真的非常漂亮 ,内部空间外围的一圈黑色硅胶圈让它有IP68级防水防尘的能力。 SSD的固定是免工具卡扣方式,转动即可锁住。PCB板上设了三档孔槽,可以兼容不同长度的固态。 TUF GAMING A1硬盘盒PCB是双层设计,主控是Realtek 瑞昱半导体(小螃蟹)的RTL9210B,它和JMS583/2362是同期10Gbps方案里比较成熟的。坊间对于这款主控的稳定性,性能评价还不错,有兴趣的可自行了解。 居然是IP68级防水防尘,TYPE-C接口才是重点,华硕TUF GAMING A1做工真的很不错,在圈口处同样用了硅胶圈来圈起,整个接口中间是密封的。 这次使用的固态是早前国产存储发力之作,光威的弈PRO 1TB M.2固态。长江存储闪存Xtacking 3D NAND技术,支持PCIe3.0X4通道和NVMe1.3协议。理论上是可以跑到官方的成绩的,具体稍后再做测试。 免工具直接扣紧,整个组装过程不用1分钟 。 常规的测试跑分。 PC不同、硬盘不同结构均会有不想同,供参考,这里先是CrystalDiskMark 的跑分,读速为:1005.66MB/s 写入速度为:987.96MB/s。这个结果是比较满意的,速度是接近华硕的实验室数据了。 第二款也是大家熟知的AS SSD Mark,持续读取速度为:923.54MB/s 持续写入速度为:937.92MB/s。 防水防尘、抗跌落测试,作为TUF GAMING A1硬盘盒最重要的功能卖点,为更直观的展示,我在内部贴了4个遇水变色的贴纸,这4个点标注如下图,1是在胶圈外,用来做对比用使,3个在胶圈内,一个在TYPE-C接口处(3),一个在指示灯处(4),一个在胶圈内侧(2)。 随后将硬盘盒插入水杯中,并通电使用。 15分钟后捞起并拆开后盖。能明显得看到,胶圈内的3个贴纸是没事的,胶圈外的已经明显变成红色了。TUF GAMING A1硬盘盒达到防水防尘最重要的“功臣”就是这个胶圈。 搞跌落并不需要怎么去测,说白了TUF GAMING A1硬盘盒就是一块铝坨坨,它的边框足足7MM宽,这种厚度的铝框保护,常规的跌落测试对它来说完全不是问题,更不用说应对日常使用了。 TUF GAMING A1硬盘盒厚重的铠甲加IP68级防水防尘,对硬盘提供了非常有效的保护,不会像U盘这类便携存储,坏了,救的机会都没有,除了整体的防护性能拉满以外,它的读写表现也是非常不错的,实际读写也非常稳定,300不到的价格,性价比拉满,虽少了同门师兄ROG那个硬盘盒炫酷的RGB灯效,外观质量做工是对齐的,应对笔电,有携带大数据出门的,喜欢硬朗风格的小伙伴可以考虑,它确实值得上手 华硕(ASUS) TUF GAMING铠甲移动外接硬盘盒\/支持固态硬盘 TUF 京东:¥299 去看看 <更多>

噪点数码集 晒物 2023-01-03 18:09

这次的奥睿科,推出这款12IN1的 XCR- X3拓展坞,真的很有看头。我们现在的电脑越来越简约设计,大量节约究竟的刀法将电脑削得薄薄的。接口少的真可怜,对于日常需要多种接口的用户来说,真的很难受了。以前用PC的时候,还好,基本上不会砍掉太多接口,自从入了苹果的坑,MacBook、iMac、iPad 这些,全线type-c当道,要是没个拓展坞,那都不是个打工人。 一、设计非常简约 奥睿科 XCR- X3拓展坞设计的集中程度十分高,它一共有三种配色设计,分别是灰色、玫瑰金、银色,刚好这次到手的就是玫瑰金,这编辑是不是盯着我电脑发的货呀,完全就是同一色系呀,我说的是玫瑰金与我的金色居然也有几分搭调了。 包装壳之外,就是一个小说明书与一个拓展坞,直接用就是了。 二、功能有够全的 一侧接口,两个卡槽,分别是SD/TF 3.0,一个3.1type-c 口 ,两个3.1A口。 另一侧PD 3.0支持100瓦的充电,一个2.0 A口和两个HDMI2.0接口。 底部还有一个DP接口和一个网线接口。顶部在还有一个3.5mm接口和LED灯的开关,除了单色的调节之外,还有交替等多种颜色的配合。 三、说说我用它的场景 很明显,DP与网口就完全不是我用它的场景,这个可以忽略,而其他的使用率可以说很高了。 1、2.0A口我一般用来连接键盘与鼠标,3.1type-c 口 用来连接日常的高速拷贝任务,两个3.1A口则是接需要高速的常用设备。 2、HDMI口,就是我日常连接显示器的需求了。 3、百瓦快充,大家都懂,现在的快充越来越普及,PD3.0 100W,应对相同协议内的快充产品,覆盖面很广。 4、对于像只有一个C口的iPad,我还会用它来接3.5mm耳机,听一听自己想听的歌曲。 5、两个卡槽,就是日常相机与行车记录仪会要用来的内存卡了。 四、可以提升的地方 1、3.5mm接口电流声,无论是在Mac mimi上还是iPad上,无论是耳机还是音箱,都有较大的电流声,体验提升空间还是在的。 2、这个LED灯与包装展示上的有一定区别,包装上是渐变的感觉,而实际使用时,妥妥的单色款。下次包装可以与产品实际匹配度更高一些。 五、写在后面 现在的设备越来越多,但是基本上都缩减接口,使用户不得不用上拓展坞,而ORICO这个XCR- X3系列拓展坞,能够让我们的生产力工具更具生产力。这种All-in-One的思维真的不错,让我们在各种场景都能更好地应对。 内容由AnU安多桑根据产品体验撰文及拍摄而成,内容仅供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作他用,侵究。 奥睿科(ORICO)Type-C扩展坞苹果电脑转换器DP/HDMI/网口转接头macbook华为笔记本电脑拓展坞 XCR-X3金 京东:¥619 去看看 <更多>

AnU安多桑 晒物 2022-12-29 15:29

前言: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个人数据的储存和分享也变得更加方便。合理选择数据的存储方式,可以方便实现智能手机、平板、PC等多端口设备的数据共享、管理和同步。目前市面上个人数据存储和分享的解决方案不少,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三大类。 第一类就是网盘,不少小伙伴都使用过。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管理也比较容易,只要有网络就能实现数据的共享、管理和同步。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功能相对较少,传输速度又各种限制,甚至频繁爆出的网盘网站倒闭可能会让你数据再也无法找回。个人数据除了使用方便,安全和稳定也很重要。特别重要的资料显然不太适合保存在网盘上,一般资料的存储和备份还是不错的。 NAS是另外一种常见的玩法,优缺点也很明显。NAS功能强大且完善,数据自己管理安全且私密,产品选择自由度也比较高。不过NAS主机+NAS磁盘的购置成本不低,不少专业NAS厂家的产品学习和上手有较高的门槛。如果有相对充裕的预算,同时对功能要求较高,自己也愿意学习和折腾,那么NAS无疑是最佳选择。 第三就是目前轻NAS设备,这类产品在设计相较于NAS产品在保留核心功能的同时其他功能做了一定删减,不过在使用上更加便利,产品的售价也十分合理。相对来说,轻NAS产品更加适合有数据共享、管理和同步有一定需求,同时对希望操作简单和预算控制更加合理的小伙伴。 目前涉足轻NAS产品的品牌不少,产品的成熟度和丰富度都比较高。雷克沙算是比较早进入轻NAS市场的专业存储厂家,针对个人存储和共享的时光机已经接连发布了好几款产品。雷克沙时光机T3是最新的一款轻NAS产品,二狗上手体验有一段时间,简单和小伙伴分享下使用感受。 雷克沙时光机T3开箱与安装: 外包装采用了硬质纸盒的设计,这是雷克沙时光机T3采用的是3.5寸机械硬盘设计,所以整个包装并不算小。包装正面可以看到品牌、产品型号和渲染图,白色+灰色的设计风格简约商务。主要功能和属性在包装背面都进行了标识,诸如3.5寸机械硬盘、SD卡备份、插件管理、远程访问等。 全家福方面,除了雷克沙时光机T3主机本体外,随机附赠有一条网线、一条电源线和一组机械硬盘固定螺钉。 主机采用了一体化白色哑光外壳设计,整体质感表现不错。底部设计有四个防滑垫脚,可以增加放置时的稳定性。这次的雷克沙时光机T3针对的更多是家庭使用的个人用户,考虑到使用的稳定选用了3.5寸机械硬盘位设计。出厂并未带盘,支持最大8T容量的3.5寸机械硬盘,存储的自由度完全交给用户自行决定。侧面搭配有栅栏+风扇结构,配合较大的内部空间可以提供稳定高效的散热表现。散热栅栏旁设计有SD卡读卡器,可以轻松实现SD卡数据读取和备份。背部设计有主要的按键和接口,从左到右依次是电源键、USB接口、网线接口和电源线接口。 拆装磁盘比较简单,盖板采用了磁吸式设计,首先需要取消盖板。磁盘固定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卡口式设计,拿取方便固定也比较稳定,玩过NAS的小伙伴都比较熟悉的结构设计。雷克沙时光机T3只支持单盘存储,所以整个产品的体积控制还是比较合理的。 磁盘固定到支架上的时候一定主要区分朝向和位置,螺钉固定一定要拧到位,否则可能会影响硬盘的固定。整个操作并不复杂,借助螺丝刀就可以轻松搞定。 接通电源,按下后面的电源键,稍等片刻就可以使用咯,整个安装过程完成。 雷克沙时光机T3能做什么? 雷克沙时光机T3虽然定位是一款轻NAS的云盘产品,但是一般常用的核心功能都还是具备的。多端访问、手机相册备份、远程下载等功能都是具备的,下面二狗说说雷克沙时光机T3的功能体验。 要正常使用时光机,必须首先在对应的端口安装雷克沙时光机软件。目前雷克沙时光机软件已经支持MAC、TV、WIN、Android和iOS等平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安装。PC和手机端可以方便进行数据的备份、分享和读取,电视端可以方便的查看图片和电影,对二狗来说PC、电视和手机端都有安装的必要。 初始化设置很简单,根据操作指引一步步操作即可。需要注意手机和设备需要在同一WIFI下才能正常连接,首次使用的机械盘可能会提示格式化操作,进入系统后一般会提示更新固件版本。更新完成后,就可以正常进行体验咯。 PC端的界面还是很简约直观的,包括时光机(主要操作界面)、任务传输(传输任务界面)和插件箱(管理自己的时光机的插件)三大界面。日常选择时光机界面即可,空间内非私密的内容会直接呈现在界面右侧。如果上传的时候以文件夹的形式上传在展现的时候也会是文件夹形式,使用较为方便。通过左侧的导航选项,我们可以根据图片、视频、音乐和文档对自己时光机内的数据进行分类。 系统支持我的空间、公共空间和加密空间的选择与移动,一般的数据上传后会自己去我的空间。如果需要多用户使用的共享数据,可以将数据移动到公共空间,通过分享其他用户,其他用户可以进行浏览和编辑。如果数据涉及私密,也可以将该数据移动到加密空间单独保存。加密空间需要登陆密码才能进入并查看,安全性和私密性更有保障。 时光机的数据资料,可以通过快速建链进行分享。根据使用场景还能设定数据访问的有效期以及是否需要使用密码。一般即时通讯传输数据都有容量上限,这个时候使用链接分享大容量数据内容就更加方便。 上传和下载都比较方便,拖动文件到悬浮窗即可排队等待上传,操作十分方便。通过悬浮窗还能直接查看上行下载的速度表现。 手机端的功能和PC端基本一致,只是针对手机习惯做了一些优化。不过手机支持备份功能,自然手机APP也就多相册备份和文件备份的选项。 手机拍摄的照片太多,不少小伙伴害怕突然遗失一般都会进行备份。各大手机厂家都提供有网盘,但是能够匹配需求的容量一般都需要额外购买,如果有一台雷克沙时光机T3直接就可以使用它的照片备份功能来实现。雷克沙时光机APP中选择照片备份,设定好备份的条件后,手机内的照片就会自动备份的时光机中的硬盘。备份好的照片还可以通过时光轴、地点和相簿三种分组方式进行访问,查阅起来十分方便。 部分小伙伴有备份QQ和微信的需求,通过雷克沙时光机T3也可轻松进行操作。设置方式和照片备份差不多,可以选择性备份也可以自动备份。备份的操作条件和设置都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设定,可操作性还是比较不错的。 电视通过NAS或者局域网可以直接播放自己硬盘上的视频内容,这个功能是不少影视爱好者最爱的功能。相较于不少NAS复杂的操作设定,雷克沙时光机T3的操作就更为简单。直接在电视上安装一个雷克沙时光机的电视端APP即可,电视可以轻松访问自己NAS上的视频资源,简单又方便。 不少小伙伴都知道,通过NAS可以在离家的情况下使用外网访问家NAS硬盘上的数据,但是传统的NAS产品操作和设置极为复杂,内网穿透或者开通公网IP都是比较麻烦的操作。部分NAS厂家虽然无需复杂操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厂家的服务器中转访问,但是速度慢得出奇。二狗实测雷克沙时光机的外网访问就比较友好,5G移动网络打开全高清规格的电影毫无压力,打开其他非视频资料的速度更是飞快。实测体验来说比较友好,无需设定就可以远程完成各类资料的访问和使用。 要实现更多好玩有趣的玩法,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安装插件箱中的插件。目前PC和手机端都支持共享相册、百度网盘、微力同步、迅雷下载和文件去重这七个插件的使用。官方后续也会持续增加插件的种类,这里二狗说说日常使用频次比较高的迅雷下载和百度网盘。 相比日常使用电脑进行迅雷下载,使用时光机中迅雷插件进行下载优势还是很多的。首先不占用电脑工作时间的系统资源,不会影响电脑的反应速度。其次可以远程复制链接进行下载,有链接就能远程控制时光机进行下载,相比电脑操作更加方便,同时可以选择休息时间让时光机进行下载工作。通过迅雷下载的资源直接保存在时光机中,进行资源的共享和访问也更加方便。总的来说,使用时光机插件版的迅雷下载还是很方便的。 搭配使用百度网盘插件,可以方便的在百度网盘和时光机之间进行数据的下载和上传,实现多向多端数据的备份和管理。资料可以无需保存到本地,通过插件后台下载可以直接存储到时光机磁盘中,访问、使用和管理都很方便。 小结: 从满足数据存储和共享的需求来说,我们前后经历了优盘/PSSD、网盘、NAS/轻NAS等不同产品的时代。不同产品有着各自截然不同的使用环境,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就最为重要。从雷克沙时光机T3的实际体验来看,手机备份、外网访问、远程下载、数据管理等功能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相对简单的操作和相对低廉的价格,雷克沙时光机T3特别适合有数据共享、管理和同步需求,同时对操作预算都有相对苛刻要求的小伙伴。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我是二狗,咱们下次再见。 雷克沙(Lexar) 雷克沙时光机T3个人云盘 nas网络存储家庭云存储私人云 官方标配(无硬盘) 网盘 网络存储 京东:¥549 去看看 <更多>

王二狗 晒物 2022-12-27 16:09

写在前面 这两年国内的家用存储市场逐渐打开,除了传统厂商,其他各大品牌也纷纷推出了旗下的NAS产品线,今天带来的是来自外设厂商奥睿科旗下的NAS产品MetaBox Pro HS200,作为新入局者,产品有什么特点,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开箱外观 ▲包装方面,相比于其他传统NAS厂商的牛皮纸包装盒,奥睿科采用了全彩包装盒,正面是NAS存储设备的场景化图片,画面中标注了产品系列名称「MetaBox Pro」,具体型号是「HS200」,下方标注了支持平台Android、ios、windows、Mac、TV、MP Addon。 ▲外观方面,HS200的外形很像之前用的奥睿科户外电源,上下左右四面采用一体式的银灰色铝合金包裹,整体的商务风满满。 ▲前面板的盖子通过磁吸的方式和机器固定,拿下盖子可以看到机器的硬盘插槽位,HS200采用双盘位设计,单盘位最大支持18TB容量的硬盘。 ▲前面板靠下的位置是三枚状态指示灯、电源按键,指示灯分别显示磁盘状态、网络状态。 ▲前面板的盖子内侧还有配套APP的下载链接二维码,覆盖了安卓和ios两个主流平台,扫码即可下载安装。 ▲硬盘托架采用卡扣的方式固定,托架的做工还是非常不错的,很厚实,不是像其他品牌那样软趴趴的塑料架子,托架扳手表面是镂空处理,这样在安装硬盘工作时能够保证风道畅通,提高机器的散热效果。 ▲背面比较大的面积是镂空区域,中心位置是一枚散热风扇,下方分别是DC电源接口、2.5GbE网口、2xUSB3.0接口、重置孔。 ▲电源适配器的输出功率为12V/5A 60W,作为一台NAS设备日常功耗可以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底部是产品铭牌,标注了产品绑定二维码,相关参数信息,地面四角位置各有一个比较高的防滑脚垫。 ▲硬盘方面这次选择的是东芝N300 8T NAS专用硬盘,该系列硬盘专为多用户环境和高工作负荷率而设计,全系采用CMR垂直磁记录,更有利于NAS里面的数据保护。 东芝N300 NAS硬盘还采用一个独家技术,Stable Platter Technology(盘面稳定技术),东芝在硬盘的顶部和低部都附加有额外的马达,来提供硬盘的振动补偿,有助于在多盘存储机柜中提供一致的性能。 此外,东芝N300系列NAS硬盘独家提供8向的震动传感器,进一步确保了硬盘和数据的安全。大家都知道机械硬盘是通过移动磁头和磁盘高速旋转来读取数据,如果受到大幅度的震动磁头就有可能撞击磁盘,进而造成硬盘损坏数据丢失,东芝N300提供了多向震动传感器可以在机器受到冲击时及时中止磁盘读取,从而起到保护数据的作用。 东芝N300性能测试 组装NAS之前先把硬盘通过SATA接口连接电脑测一下性能,计算机磁盘管理查看容量信息,8TB硬盘实际可用容量为7452.04GB,CrystalDiskMark跑分测试,东芝N300使用1GB数据连续读取速度267.59MB/S,写入速度262.76MB/S,这个成绩要比我之前用的西数红盘Plus成绩要高一些,速度性能表现非常不错。 ATTO Disk Benchmark的测试成绩,东芝N300读写速度也都能达到260MB/S。 实际的拷贝11GB的文件测试读写速度,东芝N300的写入速度开始阶段飙到了1.3GB/S,后面逐步稳定在230MB/S,写入速度开始甚至飙到了1.7GB/S,后面稳定在360MB/S,通过上面测试可以看到东芝N300这款NAS专用硬盘在速度方面的表现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NAS组装体验 奥睿科HS200的托架和硬盘采用螺丝的方式固定,两侧各2枚,机器随机也附带了同型号螺丝刀,组装还是比较简单的。 简单测试HS200+东芝N300在高速传输数据时的噪音表现情况,非静音状态下,分贝计测得NAS设备噪音为47.7dB,整体处于可接受状态,使用中也没有异响的情况。 激活可以通过手机/PC/Mac安装「Weline」客户端来实现,下面演示以手机端为例。 第一次使用「Weline」需要注册账号,作为奥睿科HS200的软件网络服务商,微链接采用的是SDVN技术,它属于分布式虚拟网络的一种,不仅数据保存更安全,而且相比于传统NAS复杂的网络设置(公网IP)才能实现内网穿透,SDVN技术配置简单,上手即可实现异地远程数据读取,轻松实现内网穿透。 软件登陆完成后,在节点位置点击扫一扫,扫描HS200机器上的绑定二维码添加机器到网络中。 设备添加完成下面就是磁盘阵列选择,HS200支持LVM/RAID0/RAID1三种磁盘阵列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数据使用习惯来选择,LVM相比RAID1能够提高硬盘使用率,安全性也更高,推荐普通用户选择。 「Weline」管理软件的逻辑类似于市面上的网盘软件,常用的基本功能都能在软件内找到入口,还支持手机相机自动备份、通讯录备份、文件分享、远程下载等。 家庭用户常用的文件管理和影音功能覆盖的也比较完善,HS200支持SAMBA协议、DLNA协议,可以将NAS设备里的文件夹映射到电脑端本地进行影音播放,文件查看编辑,手机或者平板上的影音播放软件,比如iPad上的nPlayer在局域网内可以直接播放HS200上的电影资源,操作还是非常简单的。 「Weline」PC端软件的操作逻辑基本上和手机类似,文件上传下载速度很快,其中也得益于SDVN技术的加持,日常使用体验非常不错。 「Weline」PC端管理软件可以下载安装Docker应用库,相比于市面上其他轻NAS有着更高的可玩性,对于NAS进阶使用,后期也有着更高的扩展空间。 总结 HS200作为奥睿科旗下第一款NAS产品,整体表现还是非常亮眼的,软件操作简单,新人也能快速上手使用;SDVN技术加持不用公网IP也能轻松实现内网穿透,远程访问数据方便快捷;HS200+东芝N300系列NAS专用硬盘的搭配组合也能最大程度发挥机器性能,实现更好的使用体验。 如果你最近也有组建NAS设备的需求,那么HS200将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当然了,后期价格能够降一降,那就更香了~ 奥睿科(ORICO)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 企业家庭私有云存储 磁盘阵列RAID硬盘柜 双盘位 京东:¥2599 去看看 <更多>

哆喵呜 晒物 2022-12-26 11:49

前言 大家好,我是噩梦飘雷~ 最近由于口罩的原因,长期困居于父母家。由于空闲时间比较多,于是有时间下载各种PT资源欣赏。 我自己家用的NAS是一台黑群晖+威联通TS-262C,之前习惯了用这两台设备上的Transmission套件来进行PT下载。 不过由于口罩的因素没法回自己家,如果使用zerotier异地观看黑群晖、威联通中的视频,就得要跟家里的京东云等PCDN设备抢上行带宽,用着不太爽,因此最近主要用父母家里的NAS来进行PT下载了。 放在父母家的NAS是极空间新Z4,J4125的CPU+8G内存的配置,功耗低、性能足,入手几个月以来用的一直挺省心满意的。 极空间新Z4自带的“下载”程序操作简单方便,默认也能进行PT下载,很适合新手小白使用。不过作为一名NAS老司机,用惯了Transmission,总觉得这界面有点过于简单了: 不折腾不舒服,有问题就要解决,本次就为大家带来我用极空间新Z4安装Transmission的超简易教程。 由于极空间并没有像群晖、威联通、爱速特一样,提供官方的套件库,所以我们在这里选择使用万能的Docker来进行安装。 启用极空间Docker服务 极空间自带的Docker功能,但是需要手动进行启用。方法是,进入极空间的系统设置功能,在左侧最下方的列表里进入Docker选项,开启Docker服务。 下载镜像 点击Docker图标,进入Docker程序,就能看到目前正在运行的Docker容器。 依次选择镜像——仓库,输入transmission关键字进行搜索,然后点击第一页最下方的chisbread/transmission进行下载。 linuxserver/transmission是Tr的官方版Docker,选择这个版本的话,需要手动安装中文UI,并且需要手动修改用户名和登录密码,用起来比较麻烦。 而chisbread/transmission是网友修改过的版本,修改版自带了中文UI,并且可以对下载文件进行快速hash校验,用起来更方便舒服,直接一步到位了。 安装镜像 我们在 镜像——本地镜像中,可以看到下载完成的镜像,接下来直接双击进入安装过程。 极空间新Z4使用的J4125这枚CPU性能足够强大,这里可以取消“启用性能限制”的选项。 接下来我们进入文件夹路径的设置,这里需要啰嗦两句。Docker是虚拟化的容器,Docker容器中的文件夹需要和外部(NAS中)的一个真实存在的文件夹进行绑定,才能在使得虚拟容器落在实处。 至于NAS中对应的文件夹存放在哪里、叫什么名字都无所谓,我们只需要指定容器内和容器外的两个文件夹的对应关系就好。 chisbread大佬的修改版Transmission需要配置3个文件夹,分别是/config、/watch、/downloads。 config文件夹存放设置信息;watch文件夹实现种子监控功能(把种子文件丢到这里,transmission会自动开始下载);downloads文件夹则存放我们下载好的资源。 大家可以参考图中我绑定的NAS文件夹路径,当然自行设置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接下来进行端口设置。我手头这台极空间新Z4貌似已经默认把51413和9091端口给占用了,所以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前两项TCP与UDP协议的51413端口留空即可,让NAS自己匹配一个空余的端口,不会影响使用。 第3行9091对应的端口是我们将来用来访问Transmission管理界面的端口,我们可以手动设置一个与9091不同的端口,只要没占用、方便好记忆就行。这里图省事儿我随意用9092,实测可以正常创建。 端口设置完成后,直接点击右下角的“应用”按钮,稍等片刻,就可以看到Transmission容器已经在运行了。 路由器开启UPnP功能 在PT下载时,为了使局域网内的NAS能与外界正常通信,我们还是要在路由器上打开UPnP功能,这样就无需单独进行一个个的端口映射了。 需要注意的是,UPNP是在拨号设备上开启的,如果你家用的是光猫拨号上网,那么这个功能要去光猫中开启。 还要注意,UPnP不要和DMZ功能一起启用,这会造成UPnP失效,建议只启用前者就可以了。 使用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在浏览器中输入NAS在局域网中的IP地址+冒号+刚才设置的端口号,例如192.168.50.153:9092,即可直接进入使用界面。 在Transmission中,我们除了能直观的对下载的种子进行管理,还可以进行数据统计、查看上传量等操作,非常好用。 下载资源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点击左上角的”添加种子“,然后选择已经下载好的种子即可。 chisbread/transmission默认设置的磁盘缓存只有4MB,在下载和上传时可能会造成硬盘频繁读写。 如果大家使用机械硬盘下载,为了减轻机械硬盘的读写负担,减少碎片文件的产生,可以在设置界面中,将磁盘缓存容量调大一些。 反正内存也用不完,闲着也是闲着。我自己是习惯直接给Transmission分配1G的内存,这样当下载1G的资源后,才会向机械硬盘内写入。 接下来随意找个种子下载试试,校验速度比群晖和威联通上的套件版Transmission快多了,几乎直接就开始了下载,下载速度也能很理想,直接达到了40多MB/s,很快就能冲上去。 最后 感谢大家看到最后,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内容了~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的话,还请来个点赞和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更多>

噩梦飘雷 晒物 2022-12-20 13:59

内存的更新换代终于不可避免的要来了。AMD的新架构已经舍弃了DDR4内存,毫无疑问,在英特尔明年的新产品,也同样会放弃对于DDR4内存的支持,DDR5内存的普及只是早晚的问题。DDR5内存相对于DDR4在频率上具有天然的优势,DDR4内存,3200MHz以上就可以称为高频内存条了,而对于DDR5内存来说,4800MHz只是起步,在第一批DDR5内存中,可以说5200MHz,6000MHz的规格是常态。 面对DDR5的冲击,当时市场表现的却是不温不火,这其中有几个原因,一个是D5和D4不兼容,不仅仅要换内存,还要换主板,而D5主板的价格较贵。其次,内存的频率提升的还不够多,同时延迟增加的较多,给人综合性能没有提高的感觉。第三,价格较贵,国产厂商跟进的步伐较慢。 时过境迁,现在的情况不同了,D5和D4主板的价格已经接近,D5内存和D4内存的价格相差也越来越少。最关键的是,国产厂商也开始发力进入市场。例如知名的国产内存厂商嘉合劲威,旗下的阿斯加特品牌,近期就推出了一款镜面RGB DDR5内存灯条,频率定位直接到达了6800MHz,瞬时就将DDDR5内存的性能提高了一大截,令人眼前一亮。 对于嘉合劲威大家是非常熟悉的,在D4内存时代,由于嘉合劲威等国产厂商的存在,成功的将内存和SSD硬盘上涨的趋势按住,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如今,我们更是期待能有更多的国产产品,从而让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这款国产内存是阿斯加特博拉琪镜面RGB DDR5 6800 内存,设计师取意北欧神话中的音乐之神博拉琪,也是奥丁之子,他具有诗歌和音乐的天赋,设计师希望大家和博拉琪一样体会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遇到爱,充满生机。盒子设计彩色封面,彩绘风格,彰显尊贵。 打开盒子,里面是半透明磨砂纸,上面是内存条的设计草稿和创意,让大家看到这款内存是如何设计、打磨、用料的。 这款是镜面RGB灯条,所以还特意配备了一块擦镜布。同时,也贴心的提供的不干胶贴,而不是直接贴到内存条上。 深色的盒子,镜面两侧有出厂贴纸,高端内存的感觉。 撕掉出厂防护膜,镜面名副其实,可以看见桌面的倒影。顶部有黑白双色灯柱,宛如琴键一般,博拉琪的音乐味道。 这款高频内存灯条,1.8mm加厚铝合金马甲,增加散热性能,确保散热效果。 30um金手指设计,效果卓著,镜面效果奢华高贵,真的是看上一眼就喜欢了。 将内存安装到主板的2-4插槽,启动电脑,内存闪烁出五彩的色彩,分外好看。更支持通过主板厂商的软件,实现机箱内所有彩光的统一设计。 这款阿斯加特博拉琪镜面RGB DDR5 6800 内存,不仅是外观华贵,更是采用海力士特挑A-die内存颗粒,支持XMP3.0和EXPO一键超频技术,一键轻松6800MHz,更可以自己挑战更高频率。 我们就来看看这款内存的效果究竟如何。 运行鲁大师,来看看这个测试平台的配置,13代CPU13700K,主板是微星MPG Z790 EDGE WIFI刀锋,内存自然是我们的主角,阿斯加特博拉琪镜面RGB6800MHz。显卡是华硕RTX3080。 初始内存默认是4800MHz,我们看,这款内存的采用了海力士的颗粒,特调A-die,内存支持IEXPO和XMP3.0,可以一键超频。 CPU跑分单核836.9,多核12235.2。 AIDA64内存测试,读取73611MB/s,写入68145MB/s,复制67634MB/s,延迟89.5ns。这个延迟有点高,不过没有关系,还没有超频呢。 跑个鲁大师得分,处理器1061365,内存272456,总分2428502。 进入BIOS,在微星的BIOS里可以一键开启XMP或者EXPO,开启之后,会显示内存频率已经设置为6800MHz了。这款内存XMP有2个档案可以选择,EXPO也有2个档案可以选择。 重启电脑,顺利进入了系统。 运行CPU-Z,查看内存是6800MHz了,CPU-Z跑分,单核增加了一些,多核基本相同。 AIDA64内存测试, 读取100056MB/s,写入88590MB/s,复制85249MB/s,延迟70.9ns,我们看,开启EXPO后,频率从4800MHz提升到了6800MHz,读写数据大幅提升,同时延迟也大幅减少。 鲁大师测试,内存得分315656分,31万比起默频的27万提升不少,同时CPU得分也略有增加,说明内存频率提升对于CPU的性能也有提升作用。 我们看,即使是不懂电脑的菜鸟,也只需要开启下XMP或者EXPO,就可以实现一键超频了,是不是很简单。那么开启之后,就从4800MHz直接升到了6800MHz,内存性能大幅提升,电脑的整体得分也有增强了。 当然,这款阿斯加特博拉琪镜面RGB DDR5 6800 内存,不会止步于此,我们还可以向更高的频率尝试。 微星主板的BIOS里面,有着内存超频的利器,memory try it功能,可以直接选择一个频率,其他的设置,微星的这个功能会自动替你调整,即使是菜鸟,也不用担心。 重新启动进入系统,运行CPU-Z,看内存已经超频到7400MHz了,CPU-Z的单核分数652,又提升了一些。 AIDA64内存测试,读取已经超过了100G,达到了106.06GB/s,写入96318MB/s,复制97114MB/s,延迟66ns,已经很低了。 鲁大师跑分,内存分数397,892分,比起默频的272456,提升高达46%!处理器得分1093393也提升了一些。 通过一张图表,可以更清楚的看出变化,从默频的4800MHz,到开启EXPO的6800MHz,栽到自主超频的7400MHz,内存性能不断提高,读写速度增加很多,同时延迟也减少很多,鲁大师内存部分分数提升明显。 这款阿斯加特博拉琪镜面RGB DDR5 6800内存,外观漂亮,性能超群,利用XMP/EXPO可以轻松一键超频到6800MHz,更支持自定义超频,比如利用微星主板的memory try it功能,可以简单超频到7400MHz,内存表现突飞猛进,电脑的整体性能也相应提升。可以说,这款内存是美貌与性能并存,频率共跑分齐飞,真是太棒了。 当然,内存的良好出色表现,除了内存本身具备高品质之外,电脑的其他部件的支持,包括优秀的主板,良好稳定的供电等都是重要的保证,下面列出本次测试电脑使用的其他部件。 阿斯加特(Asgard)32GB(16Gx2)套装 DDR5 6800 台式机内存条 博拉琪 镜面RGB灯条 海力士A-die 京东:¥1599 去看看 附录:测试电脑主要配置 主板是微星MPG Z790 EDGE WIFI刀锋主板,这款主板具有16+1+1路90A供电,可以确保CPU的稳定运行,充分发挥潜力。具有扩展型VRM散热片,导热热管,可以确保散热。CPU双8PIN供电接口,确保供电无忧。第三代钛金电感、6层服务器级的PCB,2盎司加厚铜,确保主板稳定运行。4个内存插槽,支持DDR5-7200+MHz。1xPCIe 5.0x16显卡插槽,配备PCIe 钢铁护甲,使用无忧。带有5个M.2插槽,支持PCIe 4.0x4。 微星(MSI)MPG Z790 CARBON WIFI 暗黑DDR5主板 支持CPU13600KF/ 13700KF/13900K(Intel Z790/LGA 1700) 京东:¥3479 去看看 CPU是英特尔13700K。 英特尔(Intel) i7-13700K 13代 酷睿 处理器 16核24线程 睿频至高可达5.4Ghz 30M三级缓存 台式机CPU 京东:¥3699 去看看 电源是微星的ATX 3.0兼容的MPG A1000G PCIE5,新款电源,符合ATX3.0规范,具有最新的12VHPWR供电接口,为将要到来的PCIE Gen5显卡做好了准备,在稳定性、抗尖峰功率冲击方面,远胜于ATX 2.0电源。 微星(MSI)额定1000W全模组电脑电源(80PLUS金牌/支持RTX3060/3070/3080/十年保障/全日系电容)MPG A1000G 京东:¥1199 去看看 CPU散热采用了微星的战神MEG CORELIQUID S360 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 ,在提供强大散热能力的同时,还具有2.4英寸IPS显示屏可以显示硬件信息或者自定义的图像和视频。冷头内嵌入风扇,同时为CPU周边器件降温,功能强大。 微星(MSI)寒冰C360 36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 支持LGA1700 冷排+水泵一体化 ARGB晶状龙纹冷头 漏液包赔 京东:¥699 去看看 机箱是微星的刀锋100R机箱,双面玻璃通透,自带4个RGB风扇,展现迷人效果。更支持侧面风扇安装,具有灵活设计的特色。 微星(MSI)刀锋100R 游戏办公主机atx中塔侧透机箱(支持360水冷/3070Ti/3080显卡/标配4把ARGB风扇/type-c) 京东:¥649 去看看 <更多>

如风飞天虎 晒物 2022-12-20 10:49

对面办公室的美眉最近求助我,因为换了无线键鼠,她的办公电脑主机USB口不够用了,问我肿么破局。这问题难吗?不难,也就增加个USB拓展完事了,但妹纸说必须有颜值,要摆在桌面上方便插拔,还得传输快……这一连串要求下来,普通的USB拓展还真做不到。 如今的桌面设备到底有多少?这个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却不能否认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下,我们手上的数码设备也越来越多,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令电脑、笔记本的拓展口供不应求。 很多人都知道USB口不够就增加个USB拓展,但USB拓展也并非全能,传统USB拓展虽然价格低廉,却存在速率慢、兼容性低、电压不足等问题,甚至一些杂牌的还需要安装驱动。从生活实际与办公时的需求来看,具备独立供电和更高传输性能的HUB才是考虑的范围。 基于妹纸的需求,我给她挑了ORICO新上市的M3CU2-G2斜面HUB,这款HUB的斜面造型结合ABS+铝合金材质搭配出的轻奢商务风,摆放在办公桌上质感十足且简约小巧。 性能方面,它带有2个USB-A+2个USB-C口,主控方案均为USB3.2 Gen2(向下兼容),最高支持10Gbps传输;它还配备了一个5V 2A的Type-C供电接口。像日常多设备接入和一些需要保证供电的设备,接入供电后能够带来更稳定的一面,平时手机充电直接在这个HUB上就搞定了。 此外,这款HUB的兼容性表现也不错,主流的Win,MacOS,Linux等平台接入后直接使用无需安装任何驱动,如果不作为电脑、笔记本的搭档,其实它用在投影、电视、机顶盒等常见带有USB存取口的设备上也是没问题的。 在办公桌紧凑的“黄金空间”下,ORICO M3CU2-G2斜面HUB小巧的一面表现优秀,它对于桌面空间占用仅为70x59x31.5mm。具有耐腐耐磨、散热佳特性的铝合金材质外壳配合34°的斜面设计,可同时接入2个USB-A设备和2个USB-C设备,令这款HUB比传统USB拓展使用更方便,颜值也更高,而在传输上的表现更是直接碾压。 有意思的是,ORICO为这款HUB配了一根10Gbps的USB-A/Type-C二合一编织数据线,不仅能够用于老电脑的USB,也能接入到主流的Type-C口和雷电口,还可以通过手机OTG功能实现手机功能口拓展。 为了测试该拓展坞的传输性能,我选择了同样为10Gbps速率的ORICO炫彩RGB固态硬盘,测试平台是RedmiBook Por15的雷电4接口,测试软件为ATTO Disk Benchmark。首先接入的是ORICO M3CU2-G2斜面HUB的USB-C口,测试的结果为读取1050.11MB/s、写入967.91MB/s,虽然达不到10Gbp极致的1210MB/s,却也在及格线上。 紧接着是接入ORICO M3CU2-G2斜面HUB的USB-A口的测试,同样的平台、同样的设备与软件,USB-A口的测试结果为读取842.91MB/s、写入932.53MB/s,比USB-C口的测试数据要低些,不过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最后,来看一下妹纸增加了ORICO M3CU2-G2斜面HUB的桌面布局,从个人观感而言我觉得乱~但妹纸自己觉得好看。OK,她的桌子她做主。除了解决USB口的不足,ORICO M3CU2-G2斜面HUB给妹纸最大的感受“一是插U盘不需要整天低头弯腰,直接在桌面上就搞定;二是手机充电不用找充电头和插线板,接入HUB就够了;三是通过主办拓展出的HUB,虽然只有3.0,达不到设备最高的USB3.2 Gen2,可比起机箱前端的2.0接口的传输速率,性能提升显而易见;四是有时候需要从U盘导入数据到手机,需要通过电脑才能完成,现在直接通过HUB就能实现U盘数据管理和传输,非常方便”。 除了配置的线有些短,且需要自己额外找一根用于供电的线以外,总的来说,妹纸对于我给她增加的这个ORICO M3CU2-G2斜面HUB是满意的。如果感兴趣的朋友,觉得M3CU2的接口还不够用,它还有M3U4C3-G2-05或10等型号可选,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挑就好了。 好了,为妹纸选择的ORICO M3CU2-G2斜面HUB分享就到这里,对于这款HUB,你觉得如何呢?办公电脑USB口不足会用什么方法解决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共同讨论。 奥睿科(ORICO)USB分线器3.2Gen2扩展坞拓展3.1集线器桌面笔记本转接头hub转换器铝合金高速延长线M3CU2-G2 京东:¥239 去看看 <更多>

极客科技控 晒物 2022-12-19 18:09

现在还有人用传统U盘吗?传统U盘容量小、速度慢、数据易丢失等等弊端,若非无非相信也没啥人愿意再入手了;且一些杂牌U盘虽然价格低,虚假容量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如果家里有闲置的硬盘还好,套个硬盘盒就可以作为移动硬盘用,但移动硬盘固然能够废物利用,其个头……除非你利用闲置的固态硬盘,传统机械盘哪怕是2.5英寸的着实也不讨好。 相比较于移动硬盘,U盘在便携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可若要兼顾速度与安全性,还是得选固态。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存储媒介,才能满足小巧、大容量、高速传输与安全上的需求呢? 基于自己平时对于数据存储的种种需求,最近,我剁手了存储大厂aigo的U393高速固态U盘,它不仅如传统U盘一样小巧便携,还具备了固态的速度与容量,更重要的是它的Type-C双U口设计,除了能够广泛地兼容当下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C口矩阵,也可以用在传统的USB设备上,成为了我移动办公与移动观影的利器。 小巧便携,跑车线条造型,Type-C双U口设计 在颜值为王的流量时代,哪怕出去聚餐吃饭也要在上完菜后手机一阵猛拍才动筷。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提供给我的,是有着经典流行跑车线条感设计的造型,其外壳为锌合金打造,通体质感细腻且有着金属特有的亮泽。 简单来说,如此充满质感的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能够胜任我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的全部需求。在会议上做PPT报告时,其他众人还拿着塑料质感的传统U盘,我却掏出一个时尚轻奢的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暂不提速度比他人快,光这颜值就令我在会后被好多人问起。 再来看看我原来用着的2.5英寸移动硬盘,两者一番比较下,谁在携带上更轻松一目了然,且前者需要通过转接线才能与设备连接,USB 3.0的接口在传输大文件时更是慢如蜗牛。当然,我也有好几个移动固态硬盘,可要么是体积比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大、要么是速率不够、要么得通过U to A/U to C转换线才能满足多设备的使用,急起来的时候一阵手忙脚乱、鸡飞狗跳的。 除此以外,平时出差的时候我也是携带这个2.5英寸固态硬盘,原因无它“都是需要通过转接线去满足设备,移动固态硬盘固然便携,却极其容易‘称找不到坨、坨找不到称’”。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就没有这方面的烦恼了,它除了免转接线Type-C双U口接入外,一体式上翻保护盖如同跑车引擎盖般,能够对接口起到保护作用,且不会出现丢失的问题。用一次满地找保护盖的尴尬与无奈,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过。 文件跨平台跨设备简单轻松,数据备份不花冤枉钱 以我自身的使用需求来看,平时我在公司主要是保存一些文档与图片数据,逢年过节则需要编辑公司的一些节日视频数据;业余的时候则玩玩数码,各种图文拍摄样片和视频测试资源基本上是随身携带的。 在这过程中,最让我烦恼的就是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就简单地拿手机拍摄后把视频传到电脑进行编辑来说,未入手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前,主要是通过两种方法:一是身边如果有电脑又刚好带着数据线,直接通过数据线导入电脑;二是通过QQ、网盘在线传输,这样是方便了,可却耗时最长,用过的都懂。 可在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的帮助下,文件跨平台跨设备传输变得简单,同样的手机数据导出,直接将其插到手机拷贝出来,再转移到电脑,免了数据线也提高了传输效率。此外,虽然现在手机内存越来越大,可却像工资永远追不上房价般,各种应用占据的空间也在提高,往往没安装几个应用手机内存就报警了;就拿我的华为P40 pro来说,自身内存128GB加上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的128GB,后者用于存储日常生活、出门游玩时的相片和视频数据,哪里还需要花冤枉钱开通云存储,更不用担心隐私泄密。 够快才是关键,性能怎么样呢?实测传输表现 OK,重头戏来了,前面我们聊了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的便携性与颜值;那么作为存储媒介最重要的关键所在,它的性能表现能不能满足我呢?首先,买之前我从官网了解到的信息是,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采用的了TLC优质颗粒,并使用了SSD固态硬盘协议,支持免驱安装直插直用;其次,它的接口为USB3.1 GEN2和Type-c设计,能够很好地适配传统的USB口设备和手机、平板、笔记本等主流Type-c口设备;最后,它的速率能达到读取520MB/s、写入420MB/s。 用来进行测试的平台是RedmiBook Por 15,测试过程中我把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插在Thunderbolt4(雷电4)接口,该笔记本的配置如下图: 测试的软件则是常用来测试硬盘或存储设备的Crystal Disk Mark,在1G文件的测试中,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给出的成绩是读取速度为531.27 MB/s,写入速度453.18 MB/s,与官方宣传的差不多,得出的结果比官方还要高出一些。 当然,跑分只能作为参考数据,毕竟不同的环境、设备所跑出的成绩各不相同,所以我更倾向于于实际使用中的表现,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表现如何呢?我用平时测试投影的4K展示片进行了大文件拷贝测试,数据量为3.27GB;从测试不难看出(下图1.5倍速),从RedmiBook Por 15拷到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最高速度约为333MB/s,最低速度约为300MB/s,平均速度约为320MB/s,3.27GB的大文件传输用时约10秒。 接下来,我把同样的大文件从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拷到RedmiBook Por 15(下图1.5倍速),测试的结果是最高速度约为444MB/s,最低速度约为400MB/s,平均速度约为430MB/s,3.27GB的大文件传输用时约5秒。 相对于官方数据与软件的测试结果,实际大文件传输测试的数据要低一些,但考虑到数据资源的大小、格式、数量都会影响到实际传输速率,软件只是模拟出虚拟数据进行测试;而从传输的速度详情图也不难看出,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在进行高速传输的时候,无论是读取还是写入,它都没有出现掉速的现象,表现得非常稳定。对于平时经常需要存储大文件和各种数据资源的我来说,很满意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的性能表现。 满足各种设备的数据存储需求,办公与日常生活都能用 从我个人实际情况来说,平时一些影视剧资源都会选择在路由器上远程下载到移动硬盘中,回到家里直接打开电视访问即可全程无缓冲流畅播放,可若是不处于路由器覆盖环境下怎么办?原来我要么苦不堪言的忍受一边播放一边缓冲,要么降低资源清晰度从而提升流畅性。入手了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后,其Type-C双U口带来的设备广泛兼容性和高速稳定的传输表现,令我可以将远程下载的资源存储在其中,哪怕是不在路由器覆盖下,依然能够轻松地享受高质量观影追剧。 平时我会将所有的测试样片/样张都保存在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中,在对电视、电视盒子、投影产品的评测时能够立马派上用场,而我原来用来存储这些资源的固态硬盘传输并不稳定,经常性出现4K样片播放到一半就卡顿。可在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的帮助下,此类现象再不复存在了。 而同时,作为一名喜欢音频的数码爱好者,由于TF卡自身容量与速率,我虽然存有很多无损曲目资源,却无法全部下载用到HiFi播放器上,毕竟这类资源动不动就是30/50+GB。在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的帮助下,一些Type-C口的播放器就能够通过OTG插入,满足我在听歌时的大文件资源存储,而不是每次都只能在TF卡中存储1到3个无损专辑。 最后再来说说户外出游,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除了能当手机的备份存储外,其实我也会事先将一些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下载到其中,方便旅途过程中孩子能够安静地乘车;哪怕到了目的地下了车,在无网络下孩子依然能够将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用在平板上看动画片,也能够把我爱听的曲目存储在内,令户外娱乐在充满欢声笑语和蓝牙音箱的美妙旋律中度过。 综述 由于我个人在这些年来遗留的2.5英寸移动硬盘、固态硬盘不少,所以当时选择的是128GB版本的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主要满足一些近期文件的高速存储和出门时的数据存储,像手机备份我会回到家中将其导进一个专门存储此类资源的移动硬盘中,所以128GB足够我用了。如果是更高强度的存储需求,像平时需要存储大量视频/图片素材的朋友,可以在256GB、512GB和1TB多种容量中去选择合适的。 总体来说,随着生活Type-C口的数码设备越来越普及,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的Type-C双U口设计和稳定的高速传输表现,结合时尚的跑车流线颜值和品牌的服务保障;无论是用在商务办公还是日常生活,其能够很好地满足了多设备不同接口间的高速数据交互,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固态U盘。价格方面也非常接地气,1GB大小约为1元钱,如果选择1TB的优惠幅度更大。 不花冤枉钱提升工作效率与生活水平,这就是我入手aigo U393高速固态U盘后的最大感受,你觉得如何呢?面对各种设备的接口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爱国者(aigo)128GB USB3.1 Type-C双U口 高速固态U盘 U393 读520MB/s 写420MB/s 手机U盘 狂飙移动固态硬盘 京东:¥169 去看看 <更多>

极客科技控 晒物 2022-12-19 14:59

拿前些时间我入手的ORICO UFSD快闪U盘来说,其高效、快速、安全和稳定不掉速等特性,令身边的同事羡慕不已,纷纷打听还有没有类似的。 别问为啥不买同款,一个单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就和撞衫一样,用了同款哪怕颜色不一,一起拿出的时候总会尴尬。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我给同时推荐了ORICO UFSD-X快闪U盘,它不仅在具备了ORICO UFSD快闪U盘的优秀性能,在颜值上的轻奢质感也更招人喜欢。 我觉得,ORICO UFSD-X快闪U盘是一款非常适合商务办公和年轻人群体的存储媒介,造型颜值采用拼色设计并辅以坚固耐用、耐磨防锈且高效散热的合金外壳材质,将其放在一众闪盘中间很容易就被其时尚的美感所吸引。 而同时,它还有着“殷枫红、淡茜粉、深苍蓝、森野绿、星耀银、厚土棕”6种配色,“64/128/256/512GB”4个容量和“USB-A、USB-C”2中接口可供选择,极大地满足了不同颜值观感、容量和接口的需求。 目前市面上其实也有不少拼色搭配的多彩快闪盘,可相比较于硅胶/ABS材质的糖果色材质,只要你接触过ORICO UFSD-X快闪U盘,就会发现深深地被其金属材质所带来的轻奢所迷住,且日常防护性上的表现前两者更是毫无可比性。 同时,ORICO UFSD-X快闪U盘使用的是USB3.2 Gen1高速传输协议(往下兼容),且为免驱安装直插直用,兼容市面上常见的Windows、Mac OS、Linux、Android、iPad OS等操作系统的设备。也就是说,无论是台式机、笔记本、手机、平板、投影仪、路由器、电视盒子和蓝牙音箱等等我们身边的设备,都能使用它,配合其小巧精致的个头显得非常方便。 软件测试方面,我选择了常用的Crystal Disk Mark软件对ORICO UFSD-X快闪U盘进行测试,在1G文件的测试中,这款存储卡的读取速度为369.93MB/s,写入速度169.46MB/s。 另外一个测试软件是ATTO Disk Benchmark,该软件能够通过不同大小的数据包来检验存储设备在不同文件大小下的读写性能。ORICO UFSD-X快闪U盘的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其最高读取速度可达368.56MB/s,最高写入速度可达172.07MB/s,与Crystal Disk Mark的测试结果相差无几。且从稳定性来看,当文件大小超过512KB时,它的速率能平稳保持在读取367+MB/s、写入170+MB/s,在拷贝、传输一些细碎文件时也可以依然保持高速,没有出现严重的掉速现象。 从两个软件测试成绩来看,实际测试数据要比官方列出的读取速度为411MB/s,写入速度353MB/s要低一些,但考虑到自身的硬件、软件环境与官方肯定有所出入,这样的成绩其实还是能够接受的。 还是来看看实际传输表现吧!我用手上的视频资源分别建立了15.5GB的文件夹,用来测试ORICO UFSD-X快闪U盘在进行大文件传输时的表现。从下图(10倍速)能够看到,我把15.5GB的文件夹从笔记本拷贝到ORICO UFSD-X快闪U盘,最高速度约为159MB/s,最低速度约为139MB/s,平均速度约为145MB/s,15.5GB的文件夹传输用时约为1分45秒。 下图(5倍速),同样的文件夹从ORICO UFSD-X快闪U盘拷贝到笔记本,最高速度约为355MB/s,最低速度约为333MB/s,平均速度约为345MB/s,15.5GB的文件夹传输用时仅需45秒。从结果来看,写入、读取的实际传输表现与软件测试结果几乎一致,且传输过程非常稳定,没有出现任何掉速的问题。 为了能够进一步测试ORICO UFSD-X快闪U盘在更大的文件下是否还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表现,我另外创建了一个27.1GB的视频资源大格式文件夹,来看看它表现如何!从下图(15倍速)能够看到,最高速度约为161MB/s,最低速度约为131MB/s,平均速度约为143MB/s,27.1GB的大格式文件夹从笔记本拷贝到ORICO UFSD-X快闪U盘传输用时约为3分钟。 接下来,再把同样的文件夹从ORICO UFSD-X快闪U盘拷贝到笔记本。从下图(10倍速)能看到,传输时的最高速度约为352MB/s,最低速度约为329MB/s,平均速度约为335MB/s,27.1GB的大格式文件夹传输用时仅需1分15秒。而测试中的传输线条图几乎是一条直线,没有非常大的起伏,传输过程充分表现出了稳定高速传输不掉速的优秀性能。 无论是软件还是实际数据传输测试,一整轮折腾下来,如果说ORICO UFSD-X快闪U盘不发热那是扯淡;可它在合金外壳带来的高效散热加持下,却不会令人感觉到烫手,而是表现出一种如人手触脸般的温热感,这样还不够吗? 如果与传统闪盘相比较的话,在同样的个头下,ORICO UFSD-X快闪U盘是一款具备了拼色高颜值、金属质感、小巧便携、传输稳定高速不掉速的快闪U盘。能够很好地满足日常生活与办公环境下各种数据交互需求,拿出来也倍有面子。 好了,以上为我对ORICO UFSD-X快闪U盘的使用体验,这款传统闪盘大小却有着固态移动硬盘的高效传输闪盘,你觉得如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共同讨论。 奥睿科(ORICO) 移动快闪u盘USB3.2/Type-C学生办公电脑手机UFSD高速固态优盘 【快闪U盘】USB3.2接口-深苍蓝 【256 G】 京东:¥338 去看看 <更多>

极客科技控 晒物 2022-12-19 13:49

对于我这类以笔记本电脑作为日常工作和生活主要生产力工具的人来说,虽然得到了更轻便自由的便捷使用环境,却也得直面笔记本电脑轻薄设计下,端口变少的问题。诚然,如今技术不断迭代下,端口少了却也提升了传输效率与功能性,可在一些特定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下,多设备的连接与数据交互、屏幕拓展等等,都得通过外接拓展才能做到。 我的桌搭基本也到了尾声,虽说精简了很多桌面上的小数码物件,却无奈的发现笔记本电脑USB口不够用了,即使是后来增加了一个10口 HUB都难以维持,更别提还得拓展显示器、TF/SD数据读取等等。 在如此囧境下,朋友给我扔过来一个ORICO TB3-S4 Thunderbolt3拓展坞,其给我带来了15合一的强大拓展功能,且支持雷电3兼容雷电4……具体在我的桌搭中还有那些表现呢?我觉得有以下方面: 表现一:简洁线条感、40Gbps高速传输、独立供电 因为刚把桌搭风格由黑转白,所以我在选择放在桌面上的小物件,也尽可能以设计简洁的为主。就如这款ORICO的拓展坞般,它的个头为:102*60*159mm,整机以铝合金材质为主辅以阳极化工艺,并采用了简洁的线条设计,外观看起来简洁又有质感。且铝合金材质的金属散热特性更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即使长时间满载工作都不会出现过热现象。 除了简洁的颜值外,我更看重的是它能给我提供的传输速率与稳定性,毕竟作为一个数据交互的平台,低速不稳定是不可取的。好在,该拓展坞获得了Thunderbolt 3(雷电3)认证,理论速率最高可达40Gbps,在稳定性与兼容性上表现优秀,足矣满足我多设备间的大文件高速传输,也能给我提供丰富的端口支持。 ORICO TB3-S4 Thunderbolt3拓展坞附带有一条0.5m的40Gbps传输数据线,用于扩展坞与笔记本电脑之间的连接。与常见的10Gbps传输数据线相比,该线明显要粗不少,还采用了编织线设计,在日常使用上除了有点短,没其它毛病。 原本我也在用着HUB,但端口组合与传输性能远没ORICO TB3-S4 Thunderbolt3拓展坞这么强;而且在多设备挂载的时候,带独立20V/3.5A 65W(MAX)外接供电的ORICO TB3-S4 Thunderbolt3拓展坞在稳定性上明显更优,不仅能令我连接大功能功率设备时游刃有余,还确保了大功耗设备传输的连接稳定。 表现二:15合一端口组合,从网口到3.5 AUX、USB-A/C等一应俱全 因为自己平时会测试各种各样的数码产品,所以对功能口的全面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也是我非得换HUB的根本因素。ORICO TB3-S4 Thunderbolt3拓展坞的前后面板能给我提供15个端口的丰富组合,基本上覆盖了我日常使用的各种功能;其正面(从上至下)为“3.5mm音频插孔、SD/FT 卡槽、支持10Gbp/S带宽Type-C口*2、 USB Gen2*1、USB 3.0*2、USB 2.0*1”的9个端口布局,都是一些使用频率高的端口。 相对而言背面的接口要少一些,有“DP1.4(支持8K@60Hz)、60W快充(雷电3)、15W PD快充(雷电3)、USB 2.0、光纤音频、RJ45千兆和DC电源”7个端口,令我有些奇怪的是这款功能丰富的拓展坞竟不带HDMI端口,虽说DP1.4能给我带来8K@60Hz,可目前还是有很多老旧设备仍为HDMI配置,这也是我入手了ORICO TB3-S4 Thunderbolt3拓展坞唯一觉得遗憾之处。 表现三:专属支架“小彩蛋“”,多形状拼搭提升轻奢感 在这之前,我接触过很多款HUB,造型嘛基本是千般一律,以扁平化长条设计为主,在桌搭中称不上不和谐,却也不会给桌搭美感带来什么提升。ORICO TB3-S4 Thunderbolt3拓展坞可以说是豪华轻奢配置了,它不仅可以直接竖式姿态放置,利用底部4个脚垫实现防滑效果, 且更进一步地,还能把附带的专用支架安装上去,圆弧与竖条的拼搭组合并不会占据更多的桌面空间,却使得该拓展坞看起来立体感很强,表现出轻奢的一面。 表现四:丰富端口带来的多种功能使用,实测传输表现 端口丰富、使用功能全面是ORICO TB3-S4 Thunderbolt3拓展坞给我带来的,它不仅能够解决笔记本电脑端口不足的无奈,还带来了最高可达40Gbps的理论传输速率。在我的桌搭环境中,它的表现如何? 我首先对ORICO TB3-S4 Thunderbolt3拓展坞的端口挂载进行了测试,按照自身的使用习惯,平时会把单反拍的素材、手机、快闪U盘、SSD、U盘、2.4Gh键鼠接收器等设备接入笔记本电脑,这也几乎是我个人的“满载”了。从实际表现来看,所有的端口的连接都不会出现端口冲突,并且在插拔过程中都还是非常顺手的,插拔中间的U盘也不会影响旁边设备的连接稳定性。 兼容性方面,该拓展坞搭载了最新intel芯片,能同时支持Mac和Windows系统,且为免驱安装使用。像我平时各种格式的移动硬盘、存储卡,老的U盘和M.2 SSD,SD卡和TF等等,接入拓展坞后都能快速地识别并在电脑上弹出对应的设备标识。一机实现多设备连接与数据交互,对于我这样经常需要拷贝传输各种大格式文件的人来说,除了不再频繁地对存储媒介反复插拔,其高速传输的特性还省心省事。 紧接着,我用常见的CrystalDiskMark软件,对这款拓展坞雷电3端口的传输性能进行测试。从结果不难看出,它的读取和写入速度分别为3341MB/s以及3027MB/s,虽然没有达到40Gbps的最高理论传输速率,却已经是接近这块M.2固态硬盘最大速度了,对于该表现我觉得很满意;如果需要彻底地压榨拓展坞的最终性能,看来我还得去找个上限更高的存储媒介才行。 然后,同样的软件与存储媒介,在Type-C口进行了测试。测试读取和写入速度分别为982MB/s以及938MB/s,该结果已经是端口数据传输的理论数值,传输性能表现非常出色。 还是一样的软件与存储媒介,最后是USB-A 5Gb端口,可以明显看出读取和写入速度与其他2个端口有着明显区别,但也基本达到了端口的额定数值。各端口之间除了速率不同,传输稳定性均表现得很优秀,并没有出现掉速的现象。 而在大格式文件的实际传输测试中,我选择的是27G的电影资源,能看出传输过程中速度约为2GB/s左右,曲线图全程稳定,未出现掉速现象,整个大格式文件的传输约用时15秒左右,这传输效率可谓杠杠滴。 而平时在电脑桌上忙的时候,手机虽不至于不离手,可也会顺手接上笔记本电脑。在ORICO TB3-S4 Thunderbolt3拓展坞的帮助下,我可以通过手机OTA功,将一些手机拍摄的素材快速导入/出数据,非常简便;同时,还能利用拓展坞的60W PD快充协议获得高效续航补给,从我手上华为p30 pro/华为p40 pro和小米5S的反馈来看,可以轻松激活设备快充协议,没有快充的iPhone 7P和iPhone 5S正常充电补给也没问题;且直接接入一些自带快充协议的移动电源,依然能够满足其快充需求。 变化五:实际多屏拓展场景体验,轻松双屏同显/异显 由于自身使用的是笔记本电脑拓展的关系,平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分屏操作,如双屏同显、双屏异显等。但不管再怎么折腾也就是笔记本电脑+显示器=2,若需要上三屏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这个问题在入手ORICO TB3-S4 Thunderbolt3拓展坞后得到了解决,其不仅给我带来单屏8K/5K、双屏4K的屏幕拓展,还可以在软件的帮助下实现三屏同显/异显,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已经有一些年头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显示效果的整体偏暗、偏暖,这令我平时P图的时候很难准确拿捏显色准确性,明明P得好好的换台电脑就惨不忍睹了。通过ORICO TB3-S4 Thunderbolt3拓展坞拓展到专业的显示器后,能够获得更准确的图片色彩,给修图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若说双屏同显能帮助我色彩校正,那么双屏异显则在读取和处理大文件格式视频的时候进一步提升了效率。在雷电3的加持下,大格式文件传输变得更为轻松,从而带来更高效的处理反馈;同屏异显则则使得能一边处理大文件格式视频,一边寻找对应的素材资源,两个屏幕分别作用不同的方向,双屏操作的方式能给予我更自由的内容剪辑,进而提高生产力。 写在最后 入手ORICO TB3-S4 Thunderbolt3拓展坞也有一段时间了,它为生产力带来的效率提升早就让我回本了。整体的使用感受如何呢?首先这款拓展坞在外形上很适合我小清新的白色桌搭风格,其小巧机身配合阳极化工艺的铝合金材质带来了不错的轻奢感,且拼搭造型并不会令桌搭风格死板;其次,15合一的端口设计真的很丰富,独立供电下及时是满载都不会出现因电量不足而出现的不稳定现象,还能作为桌面的充电坞为手机、移动电源等设备进行补给;最后,多设备之间的大格式文件数据交互相当方便,屏幕拓展还能双屏同显/异显,如果结合软件则进一步提升到三频同显/异显,多屏操作下的用途实在太多了,从码字、PS到视频处理,都无比轻松简便,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而且,在Thunderbolt 3(雷电3)认证和最高可达40Gbps的理论速率加持下,进一步结合实际传输中表现出来的优秀稳定性与兼容性,都让我觉得物有所值。唯一觉得不够的地方,也就是HDMI的问题,目前很多设备其实都还采用HDMI,DP口固然能够带来更清晰的显示效果,但还是有些超前了。如果加上HDMI促成16合一,从颜值、性能、功能上都完全胜任电脑桌上的交互平台总控角色,无论是数据交互还是多屏操作,都值得肯定。 奥睿科(ORICO) 桌面拓展坞扩展Type-c USB多屏显示立体声耳麦 千兆网口 桌面款【双雷电3 十五合一】 京东:¥1399 去看看 <更多>

极客科技控 晒物 2022-12-19 11:39

如今的生活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像手机、相机、平板、无人机、音箱、电视、机顶盒、MP3/4、HiFi播放器、行车记录仪、摄像头等等,这些设备对microSD存储卡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就以我自身来说,手机基本用不上microSD卡了,可由于自身喜欢HiFi,无损曲目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兆,若只靠HiFi播放器那可怜的存储空间基本没法用,提前准备好一张高质量的高速microSD卡是必须的。 在众多品牌中,我比较青睐于铠侠这个品牌,它是由东芝存储器更名而来,虽然改了品牌名称,却秉承了一贯的优秀品质;而我平时装机、测试各种存储设备的时候,用的也是铠侠,高速、稳定、耐用、性价比高是它一直秉承的特性。 双十一前夕,一次忙碌的工作中听歌释放压力,可在音源里翻来翻去的,感觉好多音源都是老掉牙了,有点跟不上时代;可若是让我把这些好不容易找到的音源直接删了更新又舍不得,怎么办?趁着双十一再买一张就是了。 一番抉择后,我入手了铠侠EXCERIA™ G2极至瞬速™ microSD存储卡(256GB)。选择的原因也挺简单的,它采用原厂核心芯片,且它还内置了BiCS Flash 3D闪存技术。 全新升级后的铠侠EXCERIA™ G2极至瞬速™ microSD 存储卡,具备了UHS速度等级3(U3)及V30视频速度等级,可录制4K高清视频且不卡顿;容量最大可达512GB(可选32、64、128、256、512),能带来高达100MB/s的读取速度和50MB/s的越级写入性能。 按照官方给出的参数,512GB的铠侠EXCERIA™ G2极至瞬速™ microSD 存储卡能存储高达629分钟的4K视频或多达77030张图片,我买的是256GB的,相当于315分钟的4K视频或多达38515张图片。 讲真,microSD存储卡能有如此高的性能我是意想不到的,315分钟的4K视频是什么概念?就拿我经常用来测试机电视盒子、投影设备的4K短片来说,10分钟左右的内容已经接近1GB了,完整一部大片怎么着也得25-45GB吧! 我试过同样的电视盒子一样的4K视频不同的microSD 存储卡,分别是铠侠和国内某品牌(为避免争议就不具体点出了)。此时,支持与不支持4K视频的性能表现就很直观了,播放时不流畅、卡顿还是轻的,严重些的直接能看到视频资源,点了半天打不开,令我一头雾水折腾半天,最后换卡才得以轻松解决。 在我看来,铠侠microSD存储卡的可用范围还是很广泛的,平时在户外露营中运动相机得带吧?看到好山好水好风景无人机得上吧?可这些设备像素也是不断地提升,1080P是主流、2K是进阶、4K是专业!铠侠这款存储卡能给无人机、运动相机和摄像机这类数码产品带来高速稳定的存储表现,拍摄时绝不会撂挑子。耐冷耐热、防水、抗冲击、防静电、在-25℃-85℃(无结霜)环境中运行的坚固耐用性能,表现得很稳,这也是我除了对读写速度以外最重视的一点。 闺女日常用来看动画片的平板,自身仅有128GB,系统盘就占用了接近一半,拓展内容迫在眉睫。原来装的是普通的32GB microSD存储卡,可从实际的读写表现、内存容量方面都远远满足不了使用需求,一天天弄得闺女大呼小叫,可谓烦透了心。 铠侠EXCERIA™ G2极至瞬速™ microSD存储卡买回来后,还没来得及拷贝我的音源,就赶紧给闺女装上去了,插入平板就能轻松识别扩容。 通过拓展坞的读卡器接入电脑后能够快速地识别出来,可以看到它的实际容量约为232GB,实际容量与标明容量的差异值的问题,可以说早已科普至人心,在此也就不过多阐述了。 紧接着,我在电脑上用常用的Crystal Disk Mark软件对铠侠EXCERIA™ G2极至瞬速™ microSD 存储卡进行测试,从在1G文件的测试结果不难看出,这款存储卡的读取速度为95.45MB/s,写入速度83.48MB/s,写入速度比官方宣传的还要高。存储媒介的速度测试在网上能够找出很多软件,但实际速值和电脑配置、读卡器都有联系,所以将之作为参考而非完整性能即可,我个人倒是建议亲们可以通过多次测试去评估传输稳定性,如果一番操作下来它的分值相差不大,那么该存储卡的稳定性就可以认可了。 回归我购买时需要解决HiFi音源不够用拓展内存的初衷吧!铠侠EXCERIA™ G2极至瞬速™ microSD存储卡256GB的容量配合它100MB/s的性能,不仅满足了ape无损曲目的存储需求,高速传输也使得音质传输获得保障,令我在使用中流畅自如,完全没有发现因为速度而卡顿的问题,令无损旋律得以呈现在耳边。 从性能的表现和存储的定位来看,microSD存储卡高速、大容量能够充分满足众多数码产品对于内存拓展的需求。如平板虽然在存储方面官方都会提供了比较多的内存方案,但仍然有很多朋友会选择microSD存储卡拓展,将机身原内存留给系统,microSD存储卡存入大量的影视剧资源。 以前我也试过贪图便宜,买过好些廉价的microSD存储卡,实际上呢?读写速度慢就不提了,容量虚假、时不时就烧个卡的现象真的令我无比烦恼。铠侠这款升级版EXCERIA™ G2极至瞬速™ microSD 存储卡,除了具备防水、抗冲击、防静电、在-25℃-85℃(无结霜)环境中运行等性能外,还提升了视频数据的读写速度及流畅性,从高清视频进阶到4K高清视频,且价格更优惠,能广泛适用于智能手机、电脑、相机、无人机等存储需求高的设备,综合来说实际获得大于付出。 以上是我入手铠侠EXCERIA™ G2极至瞬速™ microSD存储卡后的使用分享,对于microSD存储卡你身边还有设备用吗?会选择什么样的microSD存储卡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铠侠(Kioxia)128GB TF(microSD)存储卡 极至瞬速G2系列 U3 A1 V30 行车记录仪&安防监控手机专用内存卡 京东:¥62.9 去看看 <更多>

极客科技控 晒物 2022-12-19 10:49

现在的笔记本是做得越来越薄了,但提供的接口却越来越少,功能口不够用似乎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这个问题难道就没有办法解决吗? 当然能够解决,随着Type-C接口的普及和笔记本越做越薄,且Type-C接口的兼容性、速率和功能拓展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Type-C扩展坞基本上也能称得上是笔记本的忠实伴侣。 就拿我刚入手的ORICO 5IN1扩展坞来说,通过它去弥补笔记本电脑接口不足的问题,简单又直接。它除了可爱的球体LED工作指示灯,外壳则采用了铝合金材质,还在底部带有隐藏式散热孔,辅以侧边跑风带来高效散热的稳定工作表现。 这款ORICO 5IN1扩展坞的型号是PW11-5P,它能给我的笔记本带来3口USB、PD快充和HIMI扩展,一个小设备就解决了充电、传输和投屏的多个难题,简直不要太轻松了。 此外,它还兼容Windows、Linux、Mac OS、Android等系统,更全面兼容苹果M1/M2新品机型无需安装任何驱动插上就能用,无论是笔记本扩展,还是平板、手机都没问题。 通过ORICO 5IN1扩展坞,进一步丰富了笔记本的功能口,它的PD快充还能助我一边办公一边给设备充电,完全不用考虑设备续航问题。 甚至于,我还能利用它,通过Type-C外界键鼠、显示屏等,令手机像笔记本电脑一样作为移动电脑使用,数据的存储就更不在话下了。 ORICO 5IN1扩展坞的3个USB口分别为2个480Mbps、1个5Gbps,从测试的情况看,接入我笔记本雷电4口后,能给出读取436.8Mb、写入436.5Mb的成绩,虽说达不到巅峰数据,可也在合理的范围内。而这不足60元就能轻松搞定,还是铝合金材质的,简直不要太香了。 对ORICO这款新上市的铝合金材质Type-C多功能扩展坞,你怎么看呢? 它除了5IN1还有具备PD100W、3A1C(速率均为5Gbps)+HDMI的6IN1版本,还有PD100W、2A1C(速率均为5Gbps)+HDMI+千兆网口的6IN1版本,功能口不足的问题真的不存在。 奥睿科(ORICO) Type-C扩展坞拓展HDMI转接头USB转换器苹果macbook电脑ipad 五合一【USB*3+HDMI+PD】充电传输投屏 深空灰 京东:¥54.9 去看看 <更多>

极客科技控 晒物 2022-12-19 10:09

如今大容量存储设备和云盘很常见,所以U盘类的产品也开始很少有人提及,但用于系统安装或者移动办公,U盘又是不可或缺的产品,特别是进行Vlog视频创作过程,拥有容量更大,读写更快的U盘就能更好的缓解手机内存上的不足,要说怎么选,不妨参考一下我最近入手的奥睿科极速U盘,个人感觉还是值得一用。 这次入手的是奥睿科UFSD-J系列U盘,总容量为128GB大小,外包装能清晰看到产品实际的外观样式,背部有产品详细的物理性能参数介绍,顶端配有坚固的挂钩结构。 内部U盘四周有厚实的海绵体包裹,可以为U盘提供相对坚固的防护。 整盒产品主要有128GB奥睿科UFSD-J U盘、说明书和挂绳。 从外观上看,这款U盘金属质感满满,手感非常不错,外壳部分采用全铝合金型材一体切削而成,无缝结构设计不仅坚固耐用,同时还让产品具备了优异的防尘防水性能以及良好的散热性。 自带倒角的外棱条加持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比表面积,让产品的有效散热性能提高了40%左右,即使在炎热夏季也能保证产品长时间低温稳定的运行。 与普通16GB的U盘相比,它的体积稍大,尺寸大小为70.2mm*21mm*10mm左右,支持USB-A口或者Type-c口使用,容量上则有64G/128G/256G/512G可选。 它四周的棱角均做圆角处理,并且在尾端一侧的棱角上还提供了挂绳孔设计,可方便U盘在出行时携带。 在性能上,它具有相对较广的兼容性,可以在各大常见平台无缝衔接,并支持USB3.2 Gen1高速传输协议,也就是旧协议中的USB3.0标准,理论最大传输带宽可达5Gbps,理论读写性能稍微逊色于普通TLC类的SSD硬盘,但却高于普通U盘,这在性能选择上是一种相对折中的选择方案。 而通过官宣详情页中可知,此款U盘实测的读取速度在411MB/s左右,写入速度为353MB/s,即使在60GB文件写入时也能稳定不掉速,性能表现相对强悍。 那么产品实际的读写性能如何呢?在华硕灵耀14s电脑中,通过常见的CrystalDiskMark软件对U盘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实测得到产品的读取速度为313MB/s,写入速度为278MB/s,与官宣实测的读写速度相差并不算大,完全可以接受。 全盘写入测试基本可以维持在140MB/s不掉速,虽然表现不如SSD固态硬盘,但性能超越了普通U盘读写仅有25MB/s的表现,性能折中也在情理之中。 在连续使用30min后,再次对U盘进行30min持续运行,并分别在0min、10min、20min以及30min的时候测试它温度的变化情况,其结果如下所示,在22度室温下,U盘温度基本维持在37.5度左右,它的最高温度出现在接口上,最后也基本维持在39.5度的样子,散热性能相对较好。 在使用64GB的文件从电脑端写入U盘的过程中,即使在最后一刻,U盘的写入速度也基本会维持在140MB/s左右。 将64GB文件从U盘中复制到电脑端,则U盘读取速度基本维持在325MB/s,基本符合前面测试的速度。 总结: 优点: 1.产品外观设计简洁美观,在一体无缝的铝合金外壳和外棱条的加持下,具有优异的防尘防水和散热性能。 2.产品读写速度较快,接近普通SSD固态硬盘速度。 3.兼容性好,可跨平台无缝衔接使用。 缺点: 1.长时间高温使用,还是偶尔会出现失速的情况。 奥睿科(ORICO) 固态U盘大容量高速U盘移动快闪优盘Type-C电脑手机UFSD 【快闪U盘】集装箱/USB3.2-深海蓝 【128GB】 京东:¥219 去看看 <更多>

新皮蛋 晒物 2022-12-15 09:59

大家在工作、学习的时候,经常需要备份或者分享一些文件,这时候用U盘确实更方便一些。现在市面上的U盘种类很多,选一个速度快的U盘无疑更加方便,普通的USB 3.0接口U盘速度很慢,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而高规格的固态U盘的价格普通不低,不适合学生党使用。 目前我用的是一种快闪U盘,也叫UFSD,这种U盘读写速度很快,同时价格亲民,算是性价比较高的一种选择。像是我最近用得比较多的这块ORICO 快闪U盘,读写速度能达到400MB/s左右,而且容量不小,装Windows to Go都没问题。 我之前用过几款ORICO的配件,感觉质量还不错,作为一家国产品牌,ORICO在价格和质量上平衡得很好,有不少高性价比的选择。这块ORICO快闪U盘的包装做得很简单,它本身有多种配色和容量选择,我的这块是黑色款的128GB版本,此外它还有64GB、256GB以及512GB等版本。 ORICO这款快闪U盘支持USB 3.2 Gen 1协议,有USB-A型和C型两种接口版本,我用的这块是USB-A型接口的,适合在PC上面使用,接在10Gbps及以上的USB接口上可以发挥出更好的读写表现,其理论读写速度是405MB/s每秒。 连接到PC后,通过CrystalDiskMark进行测试,可以看到ORICO快闪U盘的顺序读取速度404.08MB/s、写入403.09MB/s,符合官方的测试值,表现很出色,可以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带来更高的效率。 通常高速读写会带来更高的温度,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得益于ORICO合理的散热结构设计,这款U盘的散热表现很理想,长时间使用后也没有烫手的情况,能够稳定运行。值得一提的是,这款U盘的合金外壳有着出色的手感,设计上也显得很有质感。 除了散热出色之外,这款U盘还有着不掉速的优势,能够流畅读写60G大文件,拿来备份数据更让人放心。实际写入文件时,我用的这块U盘的真实写入速度能达到325MB/s,而且表现十分稳定,相比于同类产品,这一点确实特别让人满意。这款U盘支持3年只换不修的质保,工作中使用更让人放心。 因此作为日常使用的一种存储工具,ORICO快闪U盘确实特别实用,在读写速度、兼容性、便携性等方面都很有优势,相比于固态U盘,性价比确实更高,使用中发热较低,相对更加耐用。对于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用到U盘的朋友来说,ORICO快闪U盘确实是很值得考虑的选择。 奥睿科(ORICO) 固态U盘大容量高速U盘移动快闪优盘Type-C电脑手机UFSD 【快闪U盘】集装箱/Type-c-商务黑 【64GB】 京东:¥179 去看看 <更多>

数码女神AI科技 晒物 2022-12-15 09:39

自从上次使用了ORICO UFSD-I系快闪U盘后,一直对这个系列念念不忘。无奈这个I系列产品较为单一,对于产品有颜控的我来说是不能忍受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搜索官网后发现,这款快闪U盘还有其他系列,而且造型更为出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见到的主角---ORICO UFSD-J系快闪U盘。为此我毫不犹豫的果断入手一个128GB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具体的表现吧! 外观方面依旧是我们熟知的蓝白包装盒设计,正面3D立体集装箱造型渲染图非常的惊艳,而且从背面我们看到,这款产品有枫叶红、商务黑、深海蓝三色可选。这不眼瞅着快到年根嘛,给自己来个深邃地枫叶红。 轻轻抽拉一下,深邃地枫叶红U盘就完整的出现在我们面前。整个U盘被防震防摔泡沫垫保护的非常好,轻扣即可取出。不仅如此,厂商还贴心的赠送了一个防丢挂绳,走哪都不会丢。当然还有产品说明书,使用上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看一下。 70.2*21*9mm大小的ORICO UFSD-J系快闪U盘采用金属合金工艺制作,并辅以棱角分明的集装箱造型设计时尚炫酷。拿在手上不仅分量很足,而且摸上去非常地舒服,质感满满不会掉落也不沾染指纹。细细观察下我们发现,这种凹凸有致的集装箱式设计特点能带来更好的散热效果。 这里必须得给O家的工程师加鸡腿,和I系一样J系列也是采用上盖插拔式的设计,拔插时阻尼感非常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U盘的整体寿命。 ORICO UFSD-J快闪U盘在兼容性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任何设备都是即插即用,拓展性方面也同样拥有着不俗的表现,像电视、电视盒子、路由器、投影仪、车机影音等等都不在话下。 大家都知道,一款U盘的质量好坏除了优秀的做工外最主要的就是看实际的传输效率了。此番测试我们依旧用到的是‘硬盘三板斧’--- CrystalDiskMark 、AS SSD Benchmark以及TxBENCH 。 首先出场的是CrystalDiskMark测试工具,可以看到读取400MB/s写入380MB/s,这和官方的测试结果并无出入,表现非常的稳定。 其次展示的是AS SSD Benchmark测试工具,可以看到读取392MB/s写入387MB/s,和前面用到的CrystalDiskMark测试工具得到的结果没有太大差别,表现相当的优秀。 最后用到的是TxBENCH测试工具,可以看到读取401MB/s写入385MB/s,和上面的两款测试工具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同,可以说这款U盘的性能表现确实不错,也没有出现掉速断崖式的情况发生,温度方面也把控的非常到位。 另外在U盘的底部设计有挂绳孔,把厂家赠送的挂绳直接挂上去就可以了,携带非常的方便再也不害怕丢失了。当然你不想用挂绳也可以,买个专用的收纳包直接放进去就行,不用到处找却出现找不到的尴尬。 此次入手的这款ORICO UFSD-J系快闪U盘真的惊艳到我了,多彩集装箱式设计造型不仅霸气有范,而且全金属机身触感舒适;全新定义传输速度,让U盘不仅仅是我们的小帮手,更兼具多设备使用,稳定耐用极致品质;即插即用随用随取,简单方便不易丢失,而且5年只换不修的质保服务,让我们买的放心用的安心。总的来说,这款ORICO UFSD-J系快闪U盘是非常值得入手的,如果你也出现了U盘方面的问题,不妨来试试吧! 奥睿科(ORICO) 固态U盘大容量高速U盘移动快闪优盘Type-C电脑手机UFSD 【快闪U盘】集装箱/Type-c-商务黑 【64GB】 京东:¥179 去看看 <更多>

回锅肉要肥 晒物 2022-12-14 17:09

拓展坞必然是一个过渡产品,但很不幸我们正处在这个过渡期并且还将持续2到5年…… Type-c接口正在各种PC、笔记本、平板以及手机等设备开始普及,我们普通用户在享受新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陷入困境之中:电脑上接口太少,该怎么连接键盘、鼠标、显示器甚至是U盘这些外设。尽管全球都在推进Type-C接口,但不得不承认日常有太多设备还不是Type-出接口。拓展坞便成为了当下最成熟的解决方案。 横看市面所有拓展坞产品,尽管产品性能、接口数量、类型千奇百怪,但总体可分为两类:便携一体式和分体式。前者无需另外供电,主要用来拓展电脑接口,但产品设计考虑到便携性,因此整体接口数量和类型均作了阉割;后者则需要额外供电,除了用来拓展电脑接口类型和数量外,一般还带有反向充电、网线等固定场景下使用的接口/功能。 两种拓展坞没有孰优孰劣,只不过根据使用场景来划分。例如我长期采用笔电+外界带鱼屏显示器组合办公,因此分体式地拓展坞更适合我。我目前正在使用的便是奥睿科的15合1雷电3拓展坞,双雷电3接口、支持DP 8K显示输出。对于此前的我有点性能过剩,但本着“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的原则,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整体使用感受倒是很愉快。为帮助大家了解,下面做一个详分享。 开箱晒物:分体式底座,方便走线 作为拥有多个完善产品线的品牌而言,ORICO奥睿科在产品包装上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成本角度来说便是归一化,相信每一位产品人士都被这个词折磨过无数遍。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包装以蓝白配色为主,工业风十足,正面依旧是产品名称和渲染图。 背面有详细的产品参数,具体型号为TB3-S4,一共拥有深空灰和银色两种配色,而我手上的这款是深空灰,与MacBook Pro配色保持一致。 包装内除了奥睿科15合一雷电扩展坞外,配件较为丰富,包括一根51.5cm长的雷电线,一把螺丝刀,两颗固定底座的专用螺丝和电源适配器。 电源适配器功率为20V/3.25A,这也就意味着PD反向充电最高支持到60w。尺寸方面,相比以往的拓展坞电源室配件要小了一圈,但依旧是传统的电源适配器,电源接口为DC类型。 自带的雷电3数据线做工十分出色,线材外部包裹了一层编织绳而不是常见的PVC材质,分离式线材设计方便用户收纳的同时为后期用户更换线材提供了条件。在雷电3数据线的接头处还印刷有40Gbps的标志。 与其它拓展坞不同,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采用了分离式底座设计,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是否需要安装底座,如有需要可通过随机赠送的螺丝刀和螺丝即可完整组装。考虑到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是一款有源拓展坞且连接线较多,为了方便走线我个人选择安装底座,弧形的底座恰好可以将机身背面的线材隐藏式牵引至机身前方,让桌面更为简洁。 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整体造型十分方正,材质为铝合金(底座材质与机身保持一致),三维尺寸为10.2*6*15.9cm(含底座)。奥睿科对这款拓展坞的散热性能充满信心,采用了被动式散热,也就意味着机身没有额外的散热格栅,一体性更强。 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一共拥有15个接口,根据使用场景和习惯将所有IO分布在机身正面和反面。机身正面从上到下分别是3.5mm音频接口、TF卡、SD卡插槽,2个USB3.2 GEN2规格的type-C接口,1个USB3.2 GEN2规格的USB-A接口,2个USB3.2 GEN1规格的USB-A接口和1个USB2.0规格的USB-A接口。 机后方从上到下则是1个最高支持8K输出的DP接口、2个雷电3接口、1个USB2.0规格的USB-A接口、1个S/PDIF音频接口、1个自带指示灯的RJ45千兆网口和DC供电接口。不管是接口数量还是接口类型,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几乎可以满足一个极客用户的全部需求,更别说普通用户或者日常办公了。这里值得点赞的是,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在每一个数据接口旁边标注有对应的速率,用户可根据外设性能来选择接口。 硬件配置:英特尔JHL7440主控 为便于参数党直观地了解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整体性能,这里对拓展坞的几个核心芯片做一下介绍。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雷电3主控芯片为英特尔JHL7440。英特尔JHL7440属于JHL7x40系列(一共三款)的一员,HL7440控制器主要用于USB-C接口的显示器、U盘、移动硬盘等外围设备,同时向下兼容早期的Thunderbolt计算机电缆和外围设备。在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身上,英特尔JHL7440芯片主要用来控制两个雷电3接口的输入/输出。 JHL7440控制器特点: 40Gb / s和PCIe Gen 3(与JHL6x40系列相同) 支持DisplayPort 1.4 USB-C计算机端口兼容性(可选) (图片来自@含量百分百) 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拥有数个USB接口,因此单独采用了两颗集线器芯片,分别是VIA 威盛电子VLI VL822-Q7和VL817-Q7。威锋电子VL822-Q7和VL822-Q7均为USB3.2 Gen2集线器芯片,均支持1分4,且所有端口均支持USB 3.2 Gen2(10Gbps)操作。 网卡芯片为瑞昱Realtek的RTL8153,支持USB3.0/2.0/1.1规格,最高支持1000M网络速率。 性能测试:雷电3性能全开 除了官方标注的参数外,我们自然还是要实测一番,是骡子是马毕竟不能全听官方的。我这里使用的是2021款14吋MacBook Pro,拥有完整的雷电3接口,能够充分发挥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上的性能,以下测试数据值得大家参考。 测试一:供电测试 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的雷电3输入接口支持PD3.0协议,最高支持20V/3A 60w供电输出,虽说目前最高的笔电已经支持120w充电功率,但扩展坞并非应急充电设备,日常顺便给笔记本充电足以,还省了外接电源适配器,这就意味着使用扩展坞时只需要给笔记本外接一根线即可。经过测试,如外接更大的电源适配器,雷电3接口最大可支持100w。 而另一个雷电3接口,从电源适配器上就早已知道不可能支持太高的充电功率,所以这里就不做测试。 测试二:数据速度测试 将硬盘分别连接在笔记本的雷电4接口和ORICO 雷电3拓展坞的USB 3.1 Gen2接口,实测的数据如下: 左:直接笔记本雷电4接口测速 右:连接到拓展坞上进行测速 从单个移动硬盘速度测试结果来看,不管是把硬盘连接在笔记本的雷电4接口还是连接在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的USB 3.1 Gen2接口,数据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测试四:视频输出 手上并没有支持8K&60Hz的显示器,只有一台三星的C34H890WJC,最高支持3440*1440 100Hz,笔记本直连显示器的话,最高可达到3440*1440 100Hz,通过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后,同样最高可达3440*1440 100Hz。 场景体验:笔记本秒变全能工作站 正如上文所述,正因为分体式拓展坞需要额外供电所以基本在固定场景下使用。当笔记本接上拓展坞合上屏幕,一台全功能台式工作站瞬间完成,就连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都省了。当我们需要外出开会时,只需要拔下一个雷电3数据线,笔记本该有的便携优势瞬间满血复活。 有了奥睿科15合1雷电3拓展坞之后,我们可以同时使用2个屏幕提升生产力,可以保持一个屏幕专门用来与同事、客户沟通,让通讯软件界面永远在最前端,不遗漏任何一条有效信息,第二台屏幕用来做各种报表、文档、表格、收发邮件等。 奥睿科(ORICO) Type-C扩展坞USB桌面拓展坞双HDMI&DP兼容雷电3/4M1苹果mac 【三屏独显】15合1扩展坞-灰 京东:¥1599 去看看 <更多>

十八线老编 晒物 2022-12-12 18:49

microSD卡在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可以为我们的相机、无人机、行车记录仪、switch等设备提供低成本的扩容方案,尤其是近几年存储卡的价格直线走低,刚刚入手的铠侠G2极至瞬速microSD存储卡256GB也才100多元,折合1GB只需要五毛多,非常划算。 存储容量的选择上因人而异,并没有定数。我主要是放在VR影院中做片库,等以后设备或存储卡更新后可以给家里的摄像头、智能猫眼来使用,当然偶尔出去游玩的时候带上无人机,一张大容量存储卡就省了频繁需要备份素材的麻烦,选购铠侠的这款存储卡主要是看中了其U3及V30视频速度等级,可以满足4K高清视频的录制与回放的流畅需求。 品牌的选择我更倾向于“传统大牌”,毕竟在工艺、颗粒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使用过铠侠产品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品牌是由东芝存储器更名而来,作为老牌存储厂商,品质自然不用担心,并且还有长达五年质保。 从淡蓝色的外包装信息可以看到,这款存储卡符合U3/V30/A1速度等级,有着100MB/s的最高读取速度和50MB/s的写入速度,不仅可以满足4K高清视频的录制,A1等级更快的程序启动速度也让其拥有更多的潜力。 存储卡的使用也很简单,我的VR影院、无人机、智能猫眼等设备都是自带原生microSD卡插槽,直接放入就能使用。不过这里要提醒一下,在容量选择上要参考自己的设备,一些时间比较久远的设备虽然有卡槽如果不支持大容量存储,一样不能使用。 打开设备的存储管理就可以看到扩容的空间,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设备不同可能显示的存储容量有些许差异,是因为计算方式差异导致的。exFAT格式是现在大存储主流格式,不仅可以快速稳定存取大容量文件,还能在Windows、Mac等设备上进行兼容使用。 存储卡读写速度很关键,下面我们首先使用CrystalDiskMark对其进行读写速度测试。从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到铠侠极至瞬速G2microSD卡读取和写入速度为96.55MB/s、89.68MB/s,和宣传的速度基本一致,性能还是很强的。 为了保证数据的相对准确性,我又使用了另外一款软件进行速度测试,得出的结果也基本与第一次的相同,可见这张存储卡还是很强的,应对一般的视频录制、播放场景足够了。 有了大容量的存储可以尽情的存放片源了,即便是裸眼3D《阿凡达》这样的高清影片也能存放几十部。 放在智能猫眼上视频录制回放更加高效的同时,也能存储更多的素材,通过内置的时间线可以在线或本地秒看回放,非常的方便。 在猫眼设置为1080P 60帧的模式下可以持续录制总长超过50小时的视频素材,在4K 30帧的模式下也能持续录制10小时以上,这样也满足了我的无人机三块电池持续录制的需求,可以放心的去玩了。 最后,铠侠极至瞬速G2 microSD卡不管是性能还是价格上都很出色,可以同时满足高清视频录制、程序快速启动等多种需求,一张卡经过新旧交替就能很好的为家里的平板、无人机、相机等设备进行空间扩展,并且长达五年的质保也是非常的给力,个人觉得还是值得入手的。 铠侠(Kioxia)512GB TF(microSD)存储卡 极至瞬速G2系列 U3 A1 V30 行车记录仪&安防监控手机内存卡 京东:¥329 去看看 <更多>

Cool说 晒物 2022-12-12 14:59

前段时间,我家里刚安装了个4K摄像头,用的存储卡没几天就坏了。网上查了一下,原来是因为读写速度的原因。我立马采购换了铠侠新出的极至瞬速 G2 microSD存储卡后,用了一个多月非常稳定,而且256GB的大容量,录制4K高清视频也不用担心容量告急问题。 现在很多数码产品在不断升级,比如手机、平板、行车记录仪、运动相机和无人 机等,它们除了对于存储卡的读写速度有要求外,对于容量的需求也是不断的提升。这款铠侠极至瞬速 G2 microSD存储卡最大支持512GB,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的性能如何? 从存储卡的包装信息可以看到,我这个256GB的存储卡实际可使用容量为230GB,这个容量的算法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算一下。在读写速度方面,官方给的最大读取速度为100MB/s,而写入速度为50MB/s,这个读写速我会在后面进行实测。 对于铠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东芝存储器改名而来的,在技术和品质方面一直是行业里的佼佼者。我也购买过铠侠的XD10移动固态,用着很不错, 所以,对于这款存储卡的性能和可靠性方面我还是比较放心的。 一般存储卡上都会印制有速度等级等相关的标识,这些标识的含义网上都有很详细的说明,我们在选择存储卡时,这些小标识绝对是不能忽视的。铠侠microSD存储卡拥有UHS速度等级3(U3 达到30MB/S+)及V30视频速度等级,如果和我一样有4K视频录制需求的,也可以关注一下这款存储卡。 在使用方面,我主要是用于4K摄像头的视频存储使用。从这段时间的使用可以看出,在4K视频录制方面,这款存储卡毫无压力。而且,256GB的大容量,全程4K也能存储1周以上的视频。如果是用在行车记录仪上,用它录制沿途的风景也是非常不错的。 性能方面,我是通过读卡器进行测试的,使用的测试笔记本电脑为联想小新。电脑检测到存储卡的可用容量为230.56GB,和官方宣传的数据一样。如果是按可用容量来换算的话,这款存储卡的性价比还是很有优势的。 性能测试方面,我先通过ATTO Disk Benchmark软件进行了测试,它的最高读取速度为90.94MB/s,写入速度为86.78MB/s。虽然在读取速度方面没有达到官方宣传的最高100MB/s,写入速度则远远高于了官方给出的50MB/s,这点还是让我挺意外的。 后来,我又用了CrystalDiskMark软件进行测试,最终的测试结果,存储卡的写入速度远远高出了官方的数据,达到了90MB/s,而读取速度也达到了96.58MB/s,和官方数据非常接近。从实测的最终结果来看,我还是非常满意的。 现在,市面上存储卡的种类很多,但性能却参差不齐。我们在选择存储卡时,特别是针对高速存储或是恶劣环境下使用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这次,通过对铠侠极至瞬速 G2 microSD存储卡的实测使用,它的品质和性能让我非常满意的,如果有相关需求,还是非常值得入手的。 铠侠(Kioxia)128GB TF(microSD)存储卡 极至瞬速G2系列 U3 A1 V30 行车记录仪&安防监控手机专用内存卡 京东:¥62.9 去看看 <更多>

明月玩数码 晒物 2022-12-12 11:09

闪存盘/U盘这种存储介质的普及程度相信我不用多说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今天几乎人手至少一个,在选择的考量上很简单:速度和容量,至于外观我相信在座各位不会有把颜值放在第一位的,没有吧?没有吧!所以关于它的速度和容量选择,只要根据自己的刚需做决定就可以了。 最近ORICO推出了一款高速快闪U盘:ORICO UFSD-J。其实这个快闪U盘系列有X,I,J,S,C共5个型号,每种区别仅在于外观,而我选择的这款以J做结尾的型号有点类似于集装箱的风格,感觉很是特别,所以入手来做个小分享。 当然啊,外观上的特殊性并不是我选择它的主要原因。它的速度才是我买下它的理由,以前我一直在用移动硬盘,容量很大,体积也足够大,还需要带一根数据线,这线还不能跟手机通用,速度嘛很普通,我每天都需要在电脑上做大量的财务数据的拷贝工作,带着上班感觉太麻烦了! 盒子里的物件: ORICO UFSD-J看起来像不像个集装箱呀?外壳是铝合金材质,表面做了集装箱的那种风格,棱角分明,有红、黑、蓝色可选,容量有64GB/128GB/256GB/512GB四种可选,插头有USB-A和USB-C两种,我本人比较低调嘛,所以选择了黑色款,128GB容量对于我而言也足够用了。 它的体积控制还是很不错的,体积上比常见的U盘可能要稍微长一些,但它读写速度惊人,如果你是需要经常做大容量数据传输的用户,比如像我这样需要每日导出导入财务数据,或者视频图片后期工作的话,一定是需要用到这种快闪U盘的,它将大幅度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当我第一次拿手里的时候就传来一股很敦实的感觉,放在电子秤上果然如此,这跟它的外壳用料有很大关系,拔下它的防尘盖就能看到金属材质很厚,不仅坚固耐用,而且耐磨防锈。 ORICO UFSD-J有A口和C口两种款式,我个人用得最多的还是A口,以便于家里和办公室里的电脑相互传输数据。C口倒是不太用得到了,因为只有我的笔记本电脑才能支持,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做选择。 配件里送了一条比较简易的手绳,我经常把它挂在双肩包上,或者就直接放心我的小钱包里,无论怎么放,都不会占用我太多空间,此时我想到了以前陪我多年的移动硬盘盒,真是感慨自己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尺寸:70.2mm*21mm*9mm,重量约为37g 我办公室电脑比较土,没前置USB接口,所以我插着一根ORICO PW4U-U3 四口HUB,用起来方便多了! 自家电脑上就没这么麻烦了,直接插入!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ORICO UFSD-J只有在USB3.2 Gen 1协议下才能发挥最大性能,你的USB接口如果不支持这么高规格的协议,那么读写都会有折扣哦。 这里简单给大家展示一些个人日常的读写实测内容,测试平台是ThinkBook 16+,搭载USB3.2 Gen 1协议接口。 在CrystalDiskMark的测试中,4GB基准的连续读取速度达到了388.33MB/s,连续写入速度为209.33MB/s。 在ASS SSD的测试中,连续读取速度达到了387.32MB/s,连续写入速度为214.12MB/s,感觉区别不大。 用ATTO做测试,写入可以达到212.9MB/S,读取可以达到391.27MB/S。 实际读写表现如何呢,下图是写入测试,速度跟理论测试差不多,5秒不到就能写入1GB数据! 读取速度上,已经很接近400MB/S了!这里我用了一个30GB的bin文件做的测试,没有出现掉速情况,稳定性非常出色。此时摸上去温温的,温度控制很好。 总体来看,ORICO UFSD-J快闪U盘在读写速度方面较之传统U盘或者移动硬盘的优势非常明显,速度和体积优势都很明显,无论是数码达人、设计师还是剪辑师,无论是学生群体,还是商务人士,它都能轻松应对各种复杂的数据传输场景,假设你对移动存储有需求的话,ORICO的快闪U盘系列绝对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奥睿科(ORICO)m.2 nvme固态硬盘盒SSD移动硬盘盒m2外置盒Type-C3.1 M2PV-C3 京东:¥99 去看看 <更多>

歌布林 晒物 2022-12-09 16:29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交换的速度和频率也在不断的加快,与此同时带来的更多的还是数据的安全性与可持久性的焦虑!虽然云存储的价格在不断走低,但是云存储毕竟存在云端,各种网络“门”的出现,让数据安全性存储再一次回归到本地! 淘淘作为一名数码博主,虽然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云存储,但是对于一些重要的数据,以及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宝宝的成长记录等还是会存储在本地,但是本地的存储也不可能一直都放在电脑的硬盘,于是考虑入手了一个硬盘阵列DS双盘位。 在取出奥睿科磁盘阵列柜DS双盘位的时候,淘淘还是被其颜值锁吸引。DS双盘位外观采用黑色ABS作为主色调给人带来的更多的是安全的感觉。中间部位印刷上奥睿科的品牌LOGO,底部则为三个LED指示灯,分别为电源、硬盘1、硬盘2。 奥睿科DS双盘位的新颖之处在于采用磁吸设计,在盒盖的四角分别设置强磁,磁吸式仓门,在进行硬盘更换的时候减少了螺丝的拆卸,3秒换盘很轻松。 淘淘入手的是磁盘阵列柜DS双盘位,作为办公和家用来说,最高支持36TB的双盘位DS足够日常的使用需求。 SATA(串口)接口3.5寸硬盘皆可以直接使用,只需对准卡槽位置,轻轻一压,变安装完毕,即使老人也可以独立完成硬盘的安装。 安装好硬盘的奥睿科磁盘阵列柜DS双盘位。 在奥睿科DS双盘位的背面底部,设置了机械式电源开关、USB3.1 Type-C接口以及电源接口,简洁清爽的同时避免了过多的线束造成桌面的杂乱。 话不多说,直接开机,高颜值的奥睿科DS双盘位放在我都电脑桌面,怎么看都是一道风景线! DS双盘位,双硬盘都接入后三个LED指示灯蓝色指示灯都亮起来,表明硬盘都可以正常工作。 作为采用USB3.1 Type-C TO SATA3 6Gbps主控桥接方案,支持UASP协议的奥睿科磁盘阵列柜DS来说,在使用 CrystalDiskMark在进行跑分时候发现,其最大读取为119.64MB/s、最大写入为118.82MB/s,这对于机械硬盘来说读写速度相当不错了。 再次使用专业测速软件ATTO进行读写测试,最高写入为113.27MB/s,最高读取则为113.39MB/s,这得归功于DS系列采用UASP加速协议,从而实现秒速传输。 软件的测试最终还是要回归使用,淘淘在进行一部2G的电影写入DS双盘位中的一块硬盘,写入速度在慢慢加速,最终稳定到113MB/s,这与在ATTO中最大113.27MB/s相吻合。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看到,在对哪个盘位进行数据读写,通过蓝色LED指示灯便可以一目了然。 只有对硬盘很好的呵护才能保证硬盘的长久使用。奥睿科DS双盘位使用智能休眠,当硬盘2长达30分钟无数据交换后,自动进入休眠状态,不仅仅可以减少电量的消耗,同时减少硬盘的磨损,延长硬盘使用寿命。 奥睿科磁盘阵列柜DS双盘位在底部内置60mm双滚珠轴承风扇,高转速的同时带来大风量,高性能散热的同时还兼顾静音,背部面板大面积蜂窝散热孔,顶部散热孔,从而实现贯穿式散热,保证硬盘不发热。 写到最后: 奥睿科磁盘阵列DS双盘位作为一款家用存储,比起高昂的NAS要便宜的多,但是胜在安装方便,使用简单。双盘最大36TB的存储、3秒换盘、UASP加速协议,以及30分钟智能休眠,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都得到很好的保证,要说遗憾——在材质上没有采用铝合金,但是想到加上只有300+的售价,淘淘觉得材质上的提升,也许就缺少了性价比了吧! 奥睿科(ORICO)磁盘阵列硬盘柜多盘位3.5英寸USB3.0 SATA机械硬盘移动外置盒子raid存储 全铝双盘位9528RU3 京东:¥489 去看看 <更多>

淘淘爱数码 晒物 2022-12-07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