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设计师兼出差狗,每年有接近一半的时间在出差的路上,路途中办公也成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公司给配备的笔记本,性能实在是太差劲,非常影响工作效率。正好最近公司公布了使用自带办公设备有补贴的政策,这羊毛不薅,说不过去了啊,于是,买台笔记本的需求就提上了日程。我初步的要求就是性能要强,平时都是拖着行李箱,所以对重量不太敏感,经过一番研究,最终在朋友的推荐下,去京东自营购买了这款机械革命蛟龙16游戏本。 首先我最关注的就是性能部分,这款笔记本采用了了AMD锐龙7 6800H移动处理器,拥有“Zne 3+”架构大核心设计,8核心16线程,6nm制程工艺,75瓦的稳定功耗,单核最高主频4.7GHz,多线程处理能力非常强大。好处就是打开很多软件,也不会卡顿,让我这种多开党,在办公的时候就非常从容。买电脑,还是要选锐龙。 因为平时工作会涉及到使用3D建模软件,所以机器的图形处理能力很重要,这次我选择了高配的版本,采用了满功耗版本的RTX 3070 Ti独立显卡,8GB显存,支持独显直连,全功率性能释放可达150W。这个性能配置,比我在办公室使用的台式机性能还要强大,工作常用的大型软件,流畅运行完全没有压力,大大提升了在外出差时的工作效率。 说完了性能部分,对我来讲第二重要的就是显示屏幕了,毕竟在外没有外接显示屏的条件。这款笔记本采用了一块分辨率为2560*1600的,16英寸的高分屏,分辨率达到了2.5K的级别,显示效果非常细腻,好处就是,在运行图形软件时,能显示更多的画面信息。屏幕比例为16:10,相比传统笔记本方正的比例,这个屏幕比例横向视野更宽广,更适合办公使用。100%sRGB的色域,也能让我完全信任这块屏幕的色彩,即便是进行修图视频调色等操作,也不用担心后期会出现偏色的问题。 在外出差时,键盘就全程使用笔记本的键盘了,所以键盘的舒适度,也会影响工作的专注度。这款机械革命蛟龙16游戏本拥有完整的键盘设计,并且配备了全尺寸的小键盘,在进行数字输入时,方便了太多。并且下凹式的弧形键盘设计,更符合人体工学,即便是长时间工作,也不会出现手部疲劳的情况。 接着再说说外形体积和重量,这款游戏本A面采用了金属材质,在保持了良好质感的同时,让整个笔记本结构更加坚固,平时出差放包里放箱子里也不用担心受损的问题。整体设计的感觉,偏向于游戏本,但是没有传统游戏本夸张的外观设计,好处就是体积较小,就算是放进背包中,也不会占用太多地方,出差来讲方便了很多。 重量上整机接近2.5kg的重量,对于这个尺寸,可以接受。值得一提的就是,支持PD充电,并且可以到100W,平时出差,不用携带板砖大小的电源适配器,又轻松了许多。 接口方面我也比较关注,之前用过接口少的轻薄本,不论去哪里都要带着拓展坞,真的非常麻烦。这台笔记本拥有1个RJ45的标准网口,可以直接连接网线使用;1个HDMI接口,在家使用的时候可以外接显示器;除此之外,它还拥有4个USB接口以及1个全功能的Type-C接口,这次可真是打了个富裕仗啊。 整体来讲这台笔记本我还是非常满意的,首先就是强大的性能了,作为工作使用的笔记本,让我在外出差工作使用,也能不影响效率,这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虽然作为游戏本重量不算轻便,但是规整的外观非常好收纳,不论是放在双肩包里,还是行李箱里,都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并且支持PD充电,用起来非常方便;最后就是高分的屏幕,在外使用也毫无压力。如果你也需要一台性能强劲的游戏本,那这台机械革命蛟龙16游戏本可以去了解下。 机械革命蛟龙16 2.5K 240Hz 16英寸游戏电竞笔记本电脑(R7-6800H 16G 512G RTX3070Ti) 京东:¥8499 去看看 <更多>

婉儿的一亩田 晒物 01-04 15:49

近年来,移动端芯片的发展速度远超桌面端的芯片。ARM架构处理器的性能大有赶超X86的势头。2020年发布的苹果M1处理器在性能上甚至已经可以碾压同价位的英特尔和AMD处理器。而ARM架构在功耗上的优势是X86平台所无法比拟的。 高通在2017年推出了第一款支持Windows系统的ARM芯片,但是因为兼容性、优化不足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搭载这款芯片的笔记本电脑体验不佳。不过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多款用于电脑的ARM芯片,对应的超级本也更加丰富,本文就将带各位一览目前最好的ARM超极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超极本不仅使用不同的处理器,而且设计、形态也不尽相同。它们当中包括了平板电脑、传统翻盖电脑、还有360°旋转屏电脑,用户在购买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 综合最强:惠普Elite Folio 惠普Elite Folio的设计独特而且精美。机身外层被高科技素皮(Vegan Leather)覆盖,不仅看起来高雅精致,而且质感也很柔软。它采用了非常聪明的敞篷车设计。其屏幕可以平放在键盘上,而不是围绕键盘旋转。你甚至可以让屏幕遮住键盘部分,只预留出触摸板的位置。这样的设计不但科技感十足,而且实用性强。 Elite Folio搭载第二代高通骁龙8cx处理器,最高提供16GB+512GB的内存/硬盘选项。此外,它还标配了4096级压感式手写笔。屏幕尺寸为13.5寸,分辨率为1920*1280,宽高比是更适合办公上网的3:2,屏幕外层被康宁大猩猩五代钢化玻璃保护。据官方宣称,Elite Filio在播放视频时的续航时间可以长达24.5小时。 Elite Folio未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目前8GB+256GB版本在美国的售价为1,667美元(10,781元),还是挺贵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海淘购买。 最强联网:联想YOGA 5G 联想(Lenovo)YOGA 5G 14英寸高色域翻转触控笔记本电脑 高通骁龙8cx 8G+512G 手写笔 扩展坞 赠流量 深空灰 京东:¥10499 去看看 YOGA 5G搭载的是高通骁龙8cx 5G芯片,这是全球首个专为PC打造并支持5G连接的7nm工艺移动平台。电脑配备一个支持5G的Nano SIM插槽,拥有九天线组合,支持毫米波全频段和sub-6GHz 5G网络,峰值下载速度可达7Gbps,4G模式下最高也能达到2.5Gbps。并支持实时在线、及时响应等功能。同时,YOGA 5G还内置了8GB内存,512GB NVMe SSD。 这台超极本支持360°随身翻转,机身轻至1.35kg,薄至14.7mm,并采用静音无风扇被动散热设计。屏幕方面,YOGA 5G采用三面窄边框设计,配备14英寸IPS触摸屏,以及1920x1080分辨率,提供最高400尼特的亮度,72%NTSC高色域,支持DC调光无频闪。此外,这块屏幕还支持10点触控,而且产品标配了4096级压感手写笔。 电脑内置60Wh锂电池,视频播放续航可达24小时以上。机身上的全功能USB-C接口支持PD快速充电。 目前YOGA 5G的国行售价为10499元,购机后赠送一年的5G流量套餐,每月提供20GB的流量。 最长续航:宏碁Spin 7 Acer Spin 7是一款高端商用可变形笔记本,采用第二代高通骁龙8cx 5G移动平台,支持5G上网。同时,这款笔记本还配备了8GB运行内存,和512GB NVMe固态硬盘。 机身采用铝镁合金材质打造,机身轻薄最厚16mm,重1.4公斤,支持360°翻转。屏幕为14寸IPS显示屏,分辨率1920*1080,支持100% sRGB色域,最高亮度可达400尼特。同时,支持4096级压感,还附赠了Wacom手写笔,不用时可插在机身侧面。 官方宣称,这款超极本的续航时间可达到疯狂的29小时,这也是目前在售的所有笔记本电脑中的最长续航时间。 目前Acer Spin 7暂未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启预售,也未公布上市计划。在北美的预售价为1,599美元(10,341元)起步。 最佳平板:微软Surface Pro X 微软Surface Pro X 典雅黑 二合一平板电脑 超轻薄笔记本 13英寸2.8K全面屏 SQ1 8G+128G LTE版 商务办公 京东:¥8488 去看看 微软自家的Surface Pro X是ARM平台上的旗舰级Windows平板电脑,当配上Type Cover之后,它也可以瞬间变身一台笔记本电脑。与榜单上的其他设备相比,Pro X的最大亮点是它的显示屏。这块13英寸的IPS显示屏分辨率高达2880 x 1920,比同类产品更清晰,3:2的横竖比也很适合办公。 事实上,Surface Pro X还有很多独特之处。它是榜单上唯一一款带有后置摄像头的设备,方便你偶尔用平板电脑拍照。至于主摄像头,它有一个眼神交流功能,可以自动调整用户的眼睛位置,在视频通话中创造更自然的眼神交流。微软使用了独家定制的SQ1和SQ2芯片,本质上也就是高通骁龙8cx一代和8cx二代的改进版本。Surface Pro X最高可选配16GB内存和1TB的可拆卸SSD硬盘。 目前8+128GB,配置SQ1芯片和LTE上网功能的版本售价8488元人民币,但这并不包含键盘和手写笔。键盘和手写笔的套餐售价为1786元。整套下来也已经超过万元了。 最佳翻盖:三星Galaxy Book S 相比本榜单上测其它设备,三星Galaxy Book S更像是传统的意义上的超极本。它的屏幕无法360°翻转,只能最大做到160°的开合。这款笔记本采用了13.3英寸的1080P QLED屏,但没有采用让三星引以为傲的Super AMOLED屏。即便如此,Galaxy Book S的重量仍控制在了0.96公斤、厚度仅11.8 毫米,并且支持4G LTE上网。 Galaxy Book S搭载了第一代的高通骁龙8cx处理器,配备了8GB的运行内存和256GB的NVMe固态硬盘。续航方面,三星Galaxy Book S在播放视频时可以持续不插电使用23个小时。 ARM版本的Galaxy Book S未在中国大陆上市,在Best Buy的两年合约价是999美元(6,461元),比上面的其它电脑要便宜不少,但是其性能和配置也要逊色一些。 最佳入门:三星Galaxy Book Go 三星(SAMSUNG)Galaxy Book Go新款超轻便携笔记本 搭载高通骁龙7c 2代处理器 京东:¥3999 去看看 相比售价普遍高昂的ARM超极本,售价仅350美元(2,264元)起步的三星Galaxy Book Go可以算得上是一股清流。它搭载了高通骁龙7c二代处理器,性能相比主流ARM超极本所采用的骁龙8cx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仍旧可以流畅地运行影音和轻办公软件。同时,它还配备了4GB运行内存和64GB/128GB的固态硬盘。 Galaxy Book Go采用了镁铝合金机身,采用了14寸的1080P显示屏,并支持瞬时唤醒功能。续航方面,Galaxy Book Go支持18小时的持续视频播放。 Galaxy Book Go未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不过用户可以从各大电商平台海外购的版块进行购买。 总结 尽管ARM平台的Windows超极本相比两三年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总的来说售价过高,性价比极低。尽管在续航上、便携性方面相比X86平台的笔记本有非常大的优势,但ARM超极本综合性能仍旧要逊色不少,同时也存在一些软件兼容性的问题。对于预算有限的普通消费者,在下阶段Jupit3r目前还是建议采购更加成熟的X86平台的超极本。 <更多>

Jupit3r 晒物 2021-07-08 15:22

提到平板超极本,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的必定是微软的Surface Pro系列,从2013年首款产品发布至今,已经来到了第7代。但是对于很多喜欢二合一超极本的消费者在选购Surface Pro时都会遭遇这样的困境:买得起的配置你看不上,看得上的配置你买不起。 而联想在2020年推出的YOGA Duet则仅提供了一种参数配置,售价也相对合理,广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好评。今年4月22日,联想在线发布了2021款的YOGA Duet,整体外观延续了上一代产品的设计,但是将处理器升级为了11代的酷睿。Jupit3r在5月1日拿到设备,几天用下来可以说是爱不释手,下面就和大家首先分享一下开箱体验。 包装盒很是性感,磨砂深空灰的底色上面有显眼的红色YOGA logo。 背面则是粉红色的,从右下角贴纸可以看出,产品附赠了永久激活的Office办公套件。 打开包装盒后,可以看到键盘和电脑主机部分都被单独的信封包装了起来。其中容纳主机的信封是由柔软的织物面料做成,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配件则是在包装盒中的第二层,包括电源适配器,支持4096级压感的手写笔,以及使用说明书和三包凭证。 标配的电源适配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为65W,但是也可以向下兼容多种充电功率,你也可以使用它给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充电,规避了外出时需要携带多个充电器的麻烦。而且适配器的线长达到了2米,可以满足各种使用场景。 现在我们拿出键盘和主机。 深空灰的配色自带高级感,而且完全不会造成审美疲劳。 YOGA Duet重量为799克,与12.3寸的Surface Pro 7(775克)接近,比12.9寸的iPad Pro(682克)和12.4寸的三星Galaxy Tab S7+(575克)要重17%和39%,作为平板使用还是略微偏重了一些。 背面左上方的YOGA logo非常低调。 正面是一块13寸的IPS显示屏,分辨率为2160*1350(16:10),像素密度为196PPI,最高亮度可以达到450尼特。左右边框很窄,上下边框较宽,在方便使用者持握的同时又可以很好地规避误触。 上边框有一颗5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支持面部识别解锁,旁边还有一颗红外模块,即使在暗光环境中也能完成解锁。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看,Yoga Duet和Microsoft Surface Pro几乎相同。机身背面设计了一个支持无级调节的支架,用户可以在0°-160°之间自由选择。 支架的铰链非常的坚固,即使在打开到极限状态,也可以承载较大的压力。 机身左侧有一颗雷电4接口,一颗3.5mm音频接口,一个TF卡插槽,和一个多功能Type-C接口,但经我实测,雷电4和多功能Type-C接口都支持PD充电和DP视频输出。 机身右侧有一颗电源按键,一颗音量+/-键,和另一个Type-C接口。左右侧上方都有扬声器的出口。机身没有配备USB-A接口,在连接USB-A接头的设备时需要用到扩展坞。 因为YOGA Duet内置了风扇,机身上方有大面积的散热孔。 这款二合一超极本支持杜比音效,因此我们在机身上侧左边可以看到“Dolby Audio”的认证标识。 机身背面下方的联想英文铭牌看起来非常精致。 后置的摄像头同样是500万像素,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颗摄像头用处不大。 Yoga Duet的键盘类似于Surface Pro系列的Type Cover,通过磁力触点吸附于主机。 但相比Type Cover,这款键盘套内置了锂电池,并且支持蓝牙连接,即使在分体状态下也能使用,用户只需要打开蓝牙开关即可。 按键之间有足够的空间,键程也达到了1.3mm,还支持两级背光,非常接近普通轻薄笔记本的键盘。 YOGA Duet触摸板的面积很大,非常易于操作。 键盘背面是织物的面料,非常好看,深灰色也相对更加耐脏。 连接键盘之后,它就秒变一台完整的笔记本电脑。总的来说,YOGA Duet无论在设计还是做工上,都达到了PC行业的顶尖水平。开箱的评测就到这里,后期Jupit3r将会陆续推出屏幕、扬声器、性能、续航、手写体验等多方面的测评,欢迎大家订阅关注。 联想(Lenovo)YOGA Duet 13 二合一平板 超轻薄本 ( i5 16G 512G 2K屏高色域 触控手写 人脸识别 内置键盘+笔) 京东:¥7299 去看看 <更多>

Jupit3r 晒物 2021-05-28 12:22

一直在考虑入手一款屏幕更大,性能更强的笔记本电脑来替换生产力已经不够用的华为Matebook 13(2018)。因为最近入手的小新Pad Pro让Jupit3r领略了联想的做工和性价比,再加上联想在PC行业强大的品牌力,所以TDP高达35W,具备了15.6寸IPS显示屏,11代英特尔i5处理器,以及IMX450独立显卡的小新15(2021)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首选。目前这款电脑已经到货,我们来开箱一睹真容吧。 毕竟是一款15.6寸屏幕的笔记本电脑,小新15的包装箱还是挺大的。正面的机器人看起来挺酷。 侧面有标注产品的核心配置:十一代的英特尔i5处理器(四核八线程),16GB运行内存,IMX450独立显卡,四芯70W锂电池,Windows 10家庭版中文系统。电脑的配色有个好听的名字: Plantinum Grey(铂光灰)。 机身背面有来自Microsoft Office的认证贴纸。这款电脑拥有价值748元的Office家庭学生版软件的永久正版授权,很给力有木有。 打开包装盒后可以发现,电脑的机身被泡沫很好地保护了起来。 除了笔记本电脑之外,配件包装了一个65W(20V-3.25A)的电源适配器,一本设置指南,一本安全与保修指南,以及一本针对中国大陆地区用户的三包凭证。 相比老款的拼接式充电器,小新15标配的充电头要小巧很多。 但是比起目前更受欢迎的氮化镓充电器,还是要大个一些的。不过小新15其实也配备了支持PD充电协议的Type-C接口,我们可以使用任何氮化镓的充电头为其供电。 小新15的A面采用了镁铝合金的材质,仅右侧的边缘有一个很小的LOGO,其他部分没有任何装饰,看起来简约素雅但略显单调。Jupit3r后期可能会选择一些个性化的贴纸来做装饰。 打开电脑后,便可以看到最重要的B、C面了。 小新15默认会在打开屏幕后自动开机,很贴心有木有。当然,如果你不喜欢,也可以在设置中关闭这项功能。 B面自然被一块15.6寸的显示屏所占据,屏幕的左右边框很窄,上下边框有一些宽度。不过总的来说屏占比还算不错。 屏幕上方有一颗前置摄像头,出厂前被贴纸掩盖了起来。 我们在使用笔记本的过程,也可以通过拨动上方的滑块来遮盖摄像头,保护个人隐私。 风扇的出风口被设置在转屏铰链和C面的结合处。 得益于更大的机身面积,键盘的区域也比较充分。每个按键都相对比较大,之间也有足够的间距。 更重要的是,因为键盘宽度很大,小新15还配备了独立的数字键盘,可以极大地提升输入的效率。 按键的键程在笔记本电脑中处于中等水平,回弹很快,有相当不错的触感。Jupit3r在短时间之内就已经达到自己的最高打字速度。 触控板的尺寸不算太大,但是摩擦力适中,且带有隐藏的左右鼠标按键,手感很好。 键盘上方有双声道的扬声器,但是有四个发声孔,且支持杜比音效。 键盘键盘的下方左边也有Dolby Audio的认证,并非更受人尊崇的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虽然联想旗下也有不少支持杜比全景声的笔记本电脑。 左侧下方则有一系列贴纸,包括英特尔酷睿,nvidia显卡,英特尔Iris集成显卡。 右侧下方有一个和A面相同的Lenovo铭牌。 指纹识别的模块被集成在电源键之中。按键偏细长,以至于识别区域不是很大,不过在Jupit3r两周的使用中,识别成功率接近100%。 D面有大面积的散热孔,还有Windows系统的Logo。四个橡胶支脚则可以防止表面和桌面之间的摩擦。 机身的厚度为16.9mm,重量1.7kg,算是普通的轻薄笔记本,比现代意义上的超极本还是要明显厚出一些。 相比同样定位轻薄本的华为Matebook 13,小新15还是要明显厚一些的,不过华为的这款笔记本没有配备USB-A的接口。 因为铰链的设计,机器最多可以打开到150°,不过实际使用中我们也不需要把显示屏打开到180°。 机身的接口还算丰富,左侧有一个圆头的充电接口,一个多功能的USB Type-C接口,一个HDMI 1.4接口和一个3.5mm音频接口。 Type-C接口除了支持数据传输之外,还支持65W的PD充电,当然也可以反向为其它设备充电。 此外,Type-C接口还兼容了DP视频输出的功能,因此小新15最多可以实现三屏跨屏互动。 右侧有两个USB-A的接口,均是USB3.2 Gen1规格,其中一个支持关机对其他设备充电。此外,侧面还有一个全尺寸SD卡的插槽。两个LED指示灯则是显示电源接通状态和是否连接耳机。 总的来说,小新15并不算是一款设计感出色的电脑,它的外观设计和配置更多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随便在Pexels网站下了几张图片来测试,发现屏幕显示效果还不错,色彩还原得比较准确。300nit的亮度也可以满足各种使用环境。 随便跑了个分,Cinebench R23跑出了单核1365,多核6139的成绩,非常给力。 下一期Jupit3r将为大家评测这款笔记本电脑在屏幕显示和扬声器音质方面的表现,敬请期待。 联想(Lenovo)小新15 2021十一代酷睿i5/i7 15.6英寸高色域全面屏轻薄笔记本电脑 升级【i5 1135G7 16G 1TB固态】银 MX350/450独立显卡 京东:¥6499 去看看 <更多>

Jupit3r 晒物 2020-12-29 17:53

这台联想小新Air14锐龙版是3799元京东自营入手,正好刚需笔电,加上价格确实很不错就入手了一台,到现在貌似这款的价格也没有下过4000元大关, 今年联想的笔电产品还是较热门的,推出的相关系列也抓住了消费人群的契合点,最初关注的是YOGA14s,奈何首发的时候没有机会入手,后来也一直处在没货的状态,后来才开始关注更具性价比的联想小新Air14锐龙版,搭载R5-4600U,运存16GB(DRR4,3200频率) ,存储512GB,屏幕方面是配置的一块1080P分辨率的IPS高清屏,100%sRGB高色域屏幕,支持DC调光功能(这一点还是较为重要的)。 笔电到收使用也有一段时间了,这里来跟大家分享下使用体验。 先简单的开下包装细节,笔电采用的是环保黄色纸盒包装,外观是素描图示没有什么出彩的设计,右侧能看到Lenovo的字母LOGO▼ 内里的包装保护细节做得较为到位,笔电表层有塑料薄袋包裹,周围有泡沫垫衬保护,右侧是放置的电源充电器▼ 箱内的所有包装附件一览:两份纸质件,电源充电器(65W),笔电本体,不过配置的DC电源感觉哟还是有些不厚道,如果需要经常携带的话建议还是入手现在的氮化镓65W的充电器,小巧又便携▼ 小新Air14的机身为金属外壳,磨砂喷漆工艺,不过底壳是塑料材质,三围尺寸为:321.57mm x 211.59mm x 16.9mm,重量为1.38kg,没干到1KG内稍显遗憾,在最后侧看到带有Lenovo字母的铭牌,不过整机的厚度为16.9mm不算薄也不算厚,还算能接受▼ 笔电的开合角度不支持180度平放,阻尼适中,单手开合没有问题,新机器键盘上层有无纺布薄纸覆盖,上面简单的介绍开机操作,内里的B面和C面都是黑色系的布局,整体看上去不违和▼ 笔电的按键为标准的小尺寸配列,支持背光,按键又一定的段落手感,F键区集成了多媒体功能,可以通过Fn+功能键位实现▼ 触摸板 占用的区域不算小,灵敏度尚可,一般用用是没有问题的,但还有提升的空间▼ 开关机键设置在键盘的右上方区域,带有指纹识别在开机设置的时候就会提示录入,日常使用还是很方便的,识别灵敏▼ 笔电的扬声器设置在键盘区域的两侧,双扬声器设置,相比底置的扬声器听感效果要好一些▼ 转抽部特写▼ 屏幕顶部的位置是摄像头的的设置,100万像素应付日常没有问题,在摄像头的两侧带有拾音器,较为贴心的设计师带有屏蔽滑钮功能,在不适用摄像头时可以将其屏蔽,最大的限度的保护隐私▼ 笔电的底面封盖是菱形的设计,这样在侧面观感上会有一种较薄的效果,材质为塑料质地,只是喷漆跟机身是一直的,后部的散热格栅开孔为两行,内置有防尘的金属网孔▼ 笔电的底面封盖是菱形的设计,这样在侧面观感上会有一种较薄的效果,材质为塑料质地,只是喷漆跟机身是一直的,后部的散热格栅开孔为两行,内置有防尘的金属网孔▼ 在接口方面配置,左侧分别是全功能USB-C口,HDMI接口,3.5mm耳机插口,同时还设置有LED功能提示灯▼ 右侧设置有两个USB3.2接口,实用性是非常强的,支持关机充电,临时的给随身的 数码产品 充电很方便,这也是小新比较有优势的地方,基本上不需要用第三方扩展设备,在USB旁边设置的SD卡读卡器▼ 小新Air14笔电的屏幕显示效果相比之前老款笔电提升太多,也许是看惯了720P分辨率,所以小新一上手主观的观感是非常有好感的,14寸的屏幕1920*1080分辨率对应日常办公娱乐都较为实用,窄边框的设计视觉观感提升明显,300nit亮度支持DC调光,对于眼睛很好的保护作用,官宣为100%sRGB高色域屏幕(典型值),实际应该是72%NTSC色域▼ 先来看看娱乐大师的跑分数值,综合260767的分数表现还算不错的成绩,单CPU一项的分值就近10万,R5-4600U的性能还是较为不错,15W的功耗发热量也控制得不错▼ CPU-Z的系统信息,R5-4600U为六核十二线程的规格,基频2.1GHz,可睿频至4GHz▼ 国际象棋基准测试:17005▼ 虽然是独显设置,用软件跑分的数值还是不错,玩玩英雄联盟之类的游戏还是没问题▼ 搭载的三星SSD,TLC颗粒,测试速值处于中上水平,只要USB设备不是太差,平时拷贝数据也不用太久等待▼ 开机电源键集成了指纹识别功能,在日常实际使用当中会带来很便捷的体验,在键位右侧边上还设置有一个提示灯,在高功耗和低电量的时候会闪烁提示▼ 笔电的按键带有背光功能,按键手感我个人觉得中规中矩,我一般除非是会议办公的情况下使用自带键盘,平时都是外接 机械键盘 使用的,确实不喜欢笔电键盘的手感▼ 触控板的灵敏度还不错,操作灵敏识别度高▼ 笔电自带的扬声器音效一般听听没问题,当然要想它有动次打次的效果那也是不现实的▼ 右下侧的金属LOGO铭牌做得很质感▼ 比较诟病的就是小新配备的DC电源,平时带着确实很不方便,后来我入手了安克的PowerIQ3.0 65WPod充电器,支持快充,剩余10%的电量后将其充满时间为2小时30分,速率提升还是很明显的,而且体积小方便携带,现在百元以下的氮化镓充电器各个品牌都有,建议入手一个▼ 在续航方面低功耗模式下使用5-7小时没有问题,在高功耗模式能坚持3小时左右,表现中规中矩吧▼ 总结 这次联想小新Air14锐龙版R5-4600U 16G 512G的配置在4000元价位是较为有性价比的,从性能上来说R54600U应对日常的办公和娱乐是没有问题的,14寸的IPS高色域屏幕观感效果细腻,带有DC调光功能,还有一些细节做得较为不错,摄像头有遮挡滑钮设置,支持指纹识别。 不足的方面就是自重没有压到1KG以内,机身地面是塑料材质,,标配DC电源体积较大,续航时间偏短。 谢谢观看,完... 联想(Lenovo)小新Air15 2021锐龙版全面屏办公轻薄笔记本电脑(8核R7-4800U 16G 512G 100%sRGB 高色域)深空灰 京东:¥5199 去看看 <更多>

fengpan584 晒物 2020-12-27 12:38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简单谈一谈屏幕长宽比与生产力的关系。 众所周知,目前市面上的显示器的长宽比以16:9为主流,也就是大家所称的宽屏,这是因为显示器已经不只是生产工具,在游戏,影音娱乐上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了,显示器厂商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才主推16:9的显示器。 而屏幕变宽了,对游戏是友善了,但是文字工作者却变得辛苦起来,所以在专业领域,还是很流行4:3或者5:4的方屏,或者将宽屏竖起来工作。 ▲美剧《指定幸存者》剧照,新闻秘书将显示器竖起来写演讲稿,这样可以很容易看到更多的行数,写作效率更高。 ▲方屏在专业领域使用的更加广泛,因为在同样的宽度下,他要比16:9的显示屏高很多,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比如更快的阅读网页内容,在excel中可以同屏看到更多的行数等。正所谓面积越大,生产力就越大。 而在笔记本市场,方屏也开始异军突起,比如最近很火的宏碁蜂鸟Swift 3。 ▲宏碁蜂鸟Swift 3在选用了3:2比例的2K屏,屏幕分辨率为2256×1504,100%sRGB色域覆盖,以及415nit的高亮度,非常的适合作为生产力工具。 ▲嗯,个人认为,宏碁蜂鸟Swift 3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其3:2的2K屏幕啦,毕竟是生产力工具不是么。 ▲高达84%的屏占比与180度展开,使其非常适合商业演示。 ▲蜂鸟Swift 3的C面采用镁合金材质,而整机重量仅1.19kg,厚度为15.95mm,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商务出差均无压力。 ▲标配的夜光键盘也是其适应在黑暗环境下办公,而指纹识别能进一步保证数据安全,同时还能更快解锁。 ▲配置方面,蜂鸟Swift 3采用i5-1035G4处理器,4核8线程,最大睿频3.7GHz,默认TDP为15W,节能模式下可以将TDP降低为12W,而性能模式可以提升TDP至25W,可以在待机时间与工作性能上获得一个完美平衡。 ▲而在内存与硬盘方面,蜂鸟Swift 3配置了16GB LPDDR4X 和512G SSD的组合让多任务处理和文件存储再无压力,轻松应付日常办公与资料存储。 ▲关于LPDDR4X这个新的内存总类,我再与大家多说几句: LPDDR 内存全称是Low Power Double Data Rate,而x是Extreme的简写,根据三星官网的资料,LPDDR4x内存要比普通DDR4内存性能强15%以上,而相对能耗反而降低了17%,这也就是为什么LPDDR4x内存能够达到4267MHz如此之高频率的原因。同时,从台式机内存常常使用马甲散热就知道,内存是电脑里面的耗电大户。所以,在笔记本中采用LPDDR4x内存可以大幅延长其使用时间。 ▲经过我之前的测试,高频内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在电子表格(Excel)与视频编辑上面差异较为明显。黄昏不才,只比较了2133MHz和3600MHz两档,但还是希望帮助大家理解高速内存对电脑性能的重要影响。 ▲另外,毕竟现在是WiFi 6的天下了,蜂鸟Swift 3配备了intel AX201无线网卡,简单来说,相较于WiFi 5,网速更快,延迟更低,同时连接更加稳定。 而在接口方面,蜂鸟Swift 3拥有带宽40Gbps的满速雷电3接口,无论是外接显卡坞或拓展坞进一步加强性能还是pd充电亦或是DP视频输出,雷电3接口都可以轻松应对,且可以与手机共享充电器。另外,机身上还有HDMI,USB 3.2,USB 2.0, 3.5mm耳机接口各一个,无论是视频输出还是音频输出,都无需转接器,出门所需要携带的外设更少了。 个人认为,别的不说,同时配备了3:2比例的2K屏幕,又搭载了10代酷睿CPU与雷电3,WiFi 6等新技术的笔记本,市面上实在不多,更何况这款笔记本价格如此亲民,拿两个字总结,就是“真香”。 宏碁acer【旗舰店】宏基蜂鸟Swift3 14英寸超轻薄女学生上网课办公手提游戏笔记本电脑 星光银【全新锐龙六核】 进阶版 8G/256G SSD 京东:¥3999 去看看 <更多>

黄昏百分百 晒物 2020-11-04 17:29

在商务办公领域,ThinkPad系列笔记本以其坚固的品质和可靠的性能一直享有着不错的口碑。而ThinkPad X1 Carbon更是被视作轻薄商务笔记本的标杆级产品。随着英特尔第十代酷睿处理器的发布,ThinkPad X1 Carbon也理所应当地迎来了更新。那么这款联想ThinkPad X1 Carbon 2020在延续系列高端、高质等传统的同时,究竟又做出了哪些改进呢?下面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我手上这款联想ThinkPad X1 Carbon 2020是沉浸黑的配色,基本配置信息为:CPU i5-10210U,内存8G,512G固态硬盘。首先来看一下A面,左上角ThinkPad X1的LOGO,就是高端商务的代表,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除此之外,A面再无过多修饰。简约的设计,沉稳的配色,无处不透漏着商务的气息。 ThinkPad X1 Carbon 2020的A面采用航空级碳纤维高密度复合材质,在具备更加优秀抗压能力的同时,重量也更加轻盈。表面的类肤感涂层使得笔记本的触摸手感十分舒适。 再来看一下B面,我这款ThinkPad X1 Carbon 2020采用了一块14寸的1920 X 1080分辨率的屏幕,色域100%sRGB,400尼特亮度,显示效果不错。更高配置的机型是可以选择4K屏幕的。屏幕的比例是16:9,对于一款商务办公笔记本,没有采用16:10稍显遗憾。 上边框配备一颗摄像头,支持人脸识别和视频会议,登录系统更加便捷。另外,摄像头旁边配置了ThinkShutter物理摄像头开关,用户可以使用这个开关摄像头,从而有效保护个人隐私。 ThinkPad X1 Carbon 2020窄边框的设计使得屏幕有着不错的视野,看上去非常舒服。同时也使得整个笔记本的尺寸得到很好的控制。 笔记本电脑在使用过程中,键盘应该是用户接触最多,使用最频繁的部分。现在大多数轻薄笔记本为了追求轻薄,键盘手感往往很难让人满意,不得已只能外接键盘提高工作效率。而ThinkPad X1 Carbon系列则保持了一贯高水准的键盘手感,1.5mm的键程,敲击起来非常舒服,让打字也变成了一种享受。键盘支持背光,昏暗的条件下也不会阻碍打字输入的准确性。 称之为轻薄笔记本最强键盘手感也不为过。 最新款的ThinkPad X1 Carbon 2020还新加入了F9/F10/F11三枚通讯热键。F9可以实现一键开启/隐藏Windows 10通知中心,F10和F11则可以分别实现一键接听和一键挂断Skype通话或视频。只可惜目前还不支持国内常用的即时通信软件,比如微信、QQ、钉钉等,实用性稍微打了折扣,希望联想后续可以支持自定义一下。 ThinkPad系列笔记本电脑最为人熟知的,应该还是键盘上的小红点了。小红点,就是众所周知的TrackPoint,位于键盘区域的中下方位置,可以代替鼠标完成光标操作。用户在使用笔记本键盘的时候,小红点的位置处于非常顺手的地方。用习惯了小红点,就可以配合触控板以及上面的三个实体按键,完成高效率的光标操作。对于熟练的用户,完全抛弃掉鼠标也是没问题的。 如果初次接触ThinkPad系列的笔记本的用户,可能一时无法习惯TrackPoint小红点的使用。那么,笔记本自带的触控板依然可以给你良好的使用体验,配合上方的三个实体键,给你带来准确度高,操作舒适的输入体验。 指纹模块也得到了保留,位于触控板右侧。轻触指纹,就可以一键解锁,直达桌面。指纹解锁和人脸解锁,都可以实现快捷登录,要用哪个功能,就看个人的喜好了。 笔记本可以实现180°的开合,将屏幕平铺到桌面上,可以很方便地与人分享屏幕上的内容。在商务办公场景中,显得十分有用。 作为一台顶级的轻薄商务笔记本,ThinkPad X1 Carbon 2020在接口扩展方面也毫不妥协。左侧分布着两个全功能的Thunderbolt 3接口,一个USB3.1接口、一个HDMI1.4接口,一个3.5mm耳机麦克风接口。右侧则为一个USB3.1接口和电源按键。两个Thunderbolt 3接口都可以兼做电源接口,实现PD快充。Thunderbolt 3和HDMI虽然都可以支持外接显示器,但是目前看来还是传统的HDMI接口更为实用一些。因此,虽然不是必要选择,但是保留HDMI接口可以看作是一种贴心的设计。 作为商务轻薄本中标杆级别的存在,ThinkPad X1 Carbon 2020在轻和薄两者上可谓做到了极致。整机的重量控制在1.09kg,厚度也只有14.9mm,极致轻薄,便携性极佳,外出随身携带毫无压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办公场景,光有商务范和轻薄的机身显然是不够的,需要配合强大够用的性能才能造就一台出色的商务笔记本。用鲁大师检测一下这台ThinkPad X1 Carbon 2020,英特尔十代酷睿i5-10210U处理器,8GB LPDDR3内存,512GB三星固态硬盘。CPU部分属于跟随英特尔新处理器发布的常规升级。内存采用的是板载的LPDDR内存,功耗更低,尺寸更小。 英特尔第十代酷睿i5-10210U,采用14nm制程,四核心八线程设计,主频为1.6GHz,最大睿频可达4.2GHz。使用CPU-Z自带的工具进行跑分,单核心得分为348.7分,多核心得分为2019.8分,面对竞争对手AMD的来势汹汹,可能需要加把劲了。 接着,使用CrystalDiskMark测试硬盘的效能。结果显示来看,这块512GB的三星固态硬盘,顺序读写性能最高可以达到3577MB/s和2951MB/s,是比较出色的成绩了。 最后是用鲁大师对整机性能进行测试,最终得分为20W加。作为一款主打办公的商务轻薄本,这样的成绩还是挺不错的,完全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了。当然,如果对性能有更高的要求,ThinkPad X1 Carbon 2020也有更多其它配置的机型可以选择。 续航方面,这一代ThinkPad X1 Carbon 2020的电池容量为51Whr,理论续航时间19.5小时,同时笔记本还支持疾速快充技术,1小时即可充满80%的电量,出差办公是够用的了。 ThinkPad X1 Carbon 2020还搭载了联想出品的联想电脑管家,具备监控电脑硬件信息,优化系统配置,保证系统安全,升级软件和驱动等功能。有了这款软件,基本就可以抛弃像是360这类的电脑管理软件了。另外,联想电脑管家还有许多实用的小工具类软件,可以为我们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带来不少便利。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这款ThinkPad X1 Carbon 2020。我这台应该算是低配的版本,但是作为日常办公也足够了。但是,作为一款顶级的轻薄商务本,极致轻薄的机身,出色的键盘手感,丰富的接口配置等优点都很好地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如果你需要一台,稳定可靠,商务高端,性能够用的轻薄笔记本,那么ThinkPad X1 Carbon 2020依然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联想ThinkPad X1 Carbon 2020(36CD)英特尔酷睿i5 14英寸轻薄笔记本电脑(i5-10210U 8G 512GSSD FHD)沉浸黑 京东:¥9999 去看看 <更多>

太平洋网友 晒物 2020-07-17 18:35

作为一名程序员,高U低显一直是我最心仪的轻薄笔记本的配置。轻薄笔记本为了控制体积和重量,并保证散热能力,通常都会搭载性能相对较弱的低压CPU。即使是规格最高的低压CPU,合同时代的桌面CPU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直到AMD ZEN 2架构的移动CPU的出现,真正的高U低显将变得更容易实现。借着AMD今年在移动端的强劲势头,机械革命推出了一款搭载了年度爆款移动标压CPU——AMD R7-4800H的机械革命S2 Air。作为一款14寸的轻薄笔记本,在拥有强大处理器的同时,也保持了1.13kg的纤薄机身。下面,就来看一下这款笔记本究竟怎么样吧。 机械革命S2 Air采用银色的镁铝合金机身,整机重量控制在了1.13kg,厚度也仅有16.8mm,随身携带毫无压力,便携性极佳。A面设计比较简洁,只在一角印着机械革命的LOGO,看起来既简约又时尚。 机械革命S2 Air搭配了一块14英寸的屏幕,色域为72%NTSC,并采用了三面窄边框的设计,屏幕的整体观感很不错。 B面上边框隐藏了一颗高清摄像头,方便进行视频聊天或是视频会议。而且摄像头没有置于下边框,不用担心影像对着下巴的尴尬。而下边框的高度也不算很高,只印着机械革命的LOGO。 受限于笔记本的尺寸,机械革命S2 Air的键盘布局比较小,没有数字键区域,键帽比较小,间距也很近。按键的键程适中,没有背光,手感则是中规中矩。 触摸板面积还算比较大,用起来也比较舒服。另外,触摸板还具备快速开启/关闭功能,双击左上角就可以快速启用或关闭触摸板,并有LED灯指示状态。有点遗憾的是,机械革命S2 Air并没有配置指纹解锁,对于习惯使用指纹进入桌面的用户可能有些不习惯。 下面在来看一下机械革命S2 Air的接口配置。右侧分布着圆形电源接口,HDMI 2.0接口,USB 3.1 Gen1接口,Type C USB 3.1接口。其中Type C接口支持90W的PD快充。 左侧则有千兆以太网口,USB 2.0接口,USB 3.1 Gen1接口,3.5mm音频接口。接口配置上算是比较齐全了,完全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机械革命S2 Air的D面分布着大面积散热孔,机身后部也有两个散热出风口,搭配机身内部双风扇,双热管的散热系统,可以更有效率低进行散热,及时将热量排出体外。 D面上下防滑硅胶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定、防滑作用。两侧还有两个扬声器开孔。 下面拆机看一下机械革命S2 Air的内部结构吧。机器的拆解没什么难度,很轻松就可以打开后盖了。 后盖上贴了一块蓝色的导热硅胶垫,根据位置可以判断这块硅胶垫是用于给固态硬盘进行散热的。 AMD R7-4800H作为一款性能强悍的标压处理器,对机器的散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散热部分,机械革命S2 Air内部采用了双风扇加双热管的散热设计。后面会对机器进行烤机,看看这样的散热配置能否压得住。 机械革命S2 Air全系列标配16GB内存,通过拆解可以看到机器采用了两条三星的8GB内存组成双通道,而且内存可以拆卸,方便用户进行升级。 硬盘方面,机械革命S2 Air采用了512GB NVMe固态硬盘,型号为PM8512GPTCB4B8TF-E13T4,同样支持用户自行更换。 机械革命S2 Air采用了一块INTEL的3168NGW双频无线网卡,支持蓝牙4.2。对于想要尝试WIFI 6的用户可能无法如愿了,而且不支持蓝牙5.0也略显遗憾。 机械革命S2 Air使用了一块46Wh的电池,理论上可以提供8小时的续航时间。电源部分则是配备了一个90W的电源适配器。不过由于Type C接口支持90W快充,因此用户可以选择使用体积更加小巧的电源适配器。 通过上文的产品展示和拆解,我们对这款机械革命S2 Air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就通过跑分环节来检验一下机器的实际性能。我这款机械革命S2 Air搭载了AMD R7-4800H处理器。这款处理器以其优异的性能获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AMD R7-4800H采用7nm的工艺技术以及AMD专为移动端重新设计的Zen 2架构,具有8核心16线程,2.9Ghz的主频,加速时间频率达到了4.2Ghz。 使用CPUZ进行跑分测试,AMD R7-4800H的单核得分为520.3,多核得分为5524.1。理论性能几乎可以和Ryzen 3700X匹敌,可谓强悍。 接着使用CineBench R20进行测试,AMD R7-4800H的单核得分为456分,多核得分为3416分。性能表现令人惊叹,要知道这可是搭载于轻薄本上的移动端标压处理器,跑分结果甚至要好于许多高端桌面处理器。这颗"核弹"核弹果然名不虚传。AMD以如此高规格的姿态重新杀入移动端,给曾经风光的英特尔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竞争中,获益的还是消费者,算是一件好事。 AMD R7-4800H内置一块Vega 7核显,拥有448个流处理器,频率高达1600MHz。作为一款轻薄笔记本,对于核显的游戏性能自然不能又太高的期待。但是AMD R7-4800H的Vega 7核显应付一些主流网络游戏还是没有什么压力的。 使用3DMARK的Fire Strike模式进行跑分测试,3275分的结果并不算很出色,相比满血版的MX250有一些差距。但是得益于强悍的CPU性能,在实际游戏中的表现并不会比搭载满血版MX250的笔记本差。 使用AS SSD对固态硬盘的性能进行测试,顺序读取速度为2167.86MB/s,写入速度为1676.06MB/s,总得分为4401.性能表现还算不错,足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最后使用娱乐大师跑分,37W的分数可谓十分惹眼,当然CPU跑分在其中的贡献是最大的。这就是我一直期待的真正称得上高U低显的轻薄笔记本。 AMD R7-4800H的强悍性能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如果笔记本的散热能力不佳,就无法完全发挥CPU的性能,最后只能得到降频后的体验。尤其是对于机械革命S2 Air这台重量只有1.13Kg的轻薄笔记本,对其散热能力更是很大的考验。使用AIDA64 FPU和Furmark对机械革命S2 Air进行双烤测试。大约经过了25分钟,CPU功耗为53W,温度84.3度,CPU的频率显示为高达3.16GHz。机械革命S2 Air的表现还算不错。 在AMD R7-4800H的加持下,机械革命S2 Air的性能表现令人满意,搭载的Vega 7核显应付主流网游也没有太大问题,双通道16GB内存更是有助于提升整机的性能表现。丰富的接口配置可以满足日常需求,高色域屏幕也是主流的配置。轻薄极致的机身也使得这款笔记本有着不错的便携性。不过,作为一款主打性价比的产品,机械革命S2 Air也是做了一些取舍的。没有指纹识别模块显得有些不方便,INTEL的3168NGW网卡虽然能满足日常使用,但是规格上显得有些落后了。机械革命的产品一项具备比较高的性价比,而这款AMD R7-4800H 16G 512G SSD配置的机械革命S2 Air售价也仅为4799元,十分具有吸引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虑下。 机械革命(MECHREVO)S2 Air 14英寸(R5-4600H 16G 512G SSD 高色域)AMD锐龙版轻薄笔记本电脑 银 京东:¥3999 去看看 <更多>

太平洋网友 晒物 2020-07-03 16:40

一、前言 一款优秀产品的每一次更新似乎都会成为用户津津乐道的话题。Surface Laptop是微软Surface系列中一款“传统”的翻盖式笔记本电脑,2017年发布之初以简约轻薄的机身、优秀的可触控LCD屏幕和精准的产品定位在大牌云集的笔电市场迅速站稳脚跟。2019年10月,Surface Laptop 3发布,推出了全新的15英寸规格,并首次搭载AMD锐龙处理器;13.5英寸规格搭载了最新10nm制程的第十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Laptop 3的外观并没有很明显的改变,更多是硬件与内部的提升,比如:更高规格的内存、可拆卸SSD、USB-C和Surface Connect端口等。 二、令人满意的外观与细节 颜值,是Surface Laptop 3的卖点之一。我手中这台13.5英寸的Surface Laptop 3采用铝质金属机身,CNC工艺一体切割成型,机身表面有轻微的磨砂质感。Surface Laptop 3 13.5英寸版本有砂岩金、典雅黑、亮铂金、灰钴蓝四种配色,简约的设计ID更是迎合了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不少定位商务办公的轻薄本都会采用简约的A面设计,再加上连续三年没有明显改变的外观,因此,熟悉Laptop的用户看到Surface Laptop 3并不会有太大惊喜。 13.5英寸的Surface Laptop 3机身尺寸308*223*14.5mm,重约1288g。我把一枚一元硬币做参照物,机身最薄处不足硬币高度的一半;机身最厚处比硬币高度的一半稍厚一点。 来到Surface Laptop 3的B面,或许是为了留下一些经典元素,也或许是为了照顾额头的摄像头,当大家都在想方设法缩小边框追求极致全面屏时,Surface Laptop 3依然在坚持使用那圈熟悉的黑色的边框,跑马边注定会被一些用户吐槽。 这是一块13.5英寸的PixelSense屏幕,最佳分辨率2256*1504,像素密度201ppi。细心的同学可能看出来,屏幕比例好像和常见的不大一样,没错,常见的笔记本屏幕比例大都是16:9,而Surface Laptop 3的屏幕比例是3:2,这种比例的屏幕纵向可以显示更多内容,对办公软件、浏览网页、看小说都很友好。下图中可以看出,Surface Laptop 3的面板高度比14英寸的笔记本还要高 PixelSense是微软研发的一种基于视觉的交互技术,而这块PixelSense屏幕具有触控功能,支持10点触控,也可以配合Surface触控笔使用。屏幕表面覆盖了一层康宁大猩猩玻璃,可以防止屏幕被划伤。 在屏幕顶端的中间,是一颗720P前置摄像头,可通过面部识别解锁系统;在摄像头两侧对称分布了两颗微孔麦克风。不过,我总觉得面部识别解锁不如指纹解锁来得方便。 Windows Hello面部识别采用红外识别系统,识别、解锁、进入系统大约需要3秒左右。对戴眼镜的用户比较友好,而且也支持角度识别,只是识别速度有待提升。 ▼上盖厚度仅比一元硬度略厚一点。 Surface Laptop 3支持单手开合,开合连贯、稳健,很赞!顾名思义,单手开合就是用一只手就可以完全打开笔记本电脑的上盖,看似简单,但即便是新发布的机器也很少支持这种便捷的开盖设计。 而不能单手开合的笔记本就是这个样子的: 相比上一代,Surface Laptop 3在外观上最大的变化就是C面的金属材质面板,而Surface Laptop 2全系使用Alcantara材质的面板。当然,Surface Laptop 3也并不是完全取消了Alcantara材质面板,在13.5英寸规格的亮铂金和灰钴蓝的C面面板依然使用了这种类似翻毛皮的Alcantara材质。 C面分为两个功能区:键盘区和触摸控制区。Surface Laptop 3的键盘采用标准的笔电布局,小巧整齐的的平面孤岛式按键,键程较短,按键压力适中。Surface Laptop 3的触控板延续使用了玻璃材质,尺寸约116*77mm,触控面积比上代增加了约20%。 键盘设有白色背光,3档亮度可调。 Surface Laptop 3的接口数量应该是用户的最大槽点。在机身一侧有一个Surface Connect端口,是它的充电接口。由于机身很薄,这个端口设计的很窄,位置也比较低,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设计师巧妙运用了磁吸式设计,只需把机头拿到端口附近即可自动吸附。 另一侧有USB-A和USB-C两个接口,可以外接显示器、扩展坞等,使用USB-C接口还能为机器直接充电;保留了传统的3.5mm耳机接口。 对称式设计的D面更加简洁,底部没有任何开孔,甚至连扬声器都被隐藏,而进风口、散热口均被安置在顶部的斜面上。 CNC切割工艺同样被运用到机身的每一个侧面,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缝隙很小。不得不说,Surface Laptop 3的细节做工相当精致,我们能看到的几乎每一个侧面、每一处边角都经过微弧打磨处理。 最后再来简单看一下Surface Laptop 3的包装和配件吧。包装盒的设计依然遵循简约的设计理念,正面是产品型号和一幅产品效果图;背面没有使用大篇幅的文字来介绍Surface Laptop 3,在四个角列举了产品规格、参数信息、SN/二维码等内容。 配件算不上丰富:电源适配器、电源线、快速入门指南、质保卡、装箱清单。 三、旗舰级硬件的性能表现 硬件是一台笔电性能的基本保障,是一个总也绕不过去的话题,尤其是每年发布的新款笔电。这台13.5英寸的Surface Laptop 3搭载第十代英特尔酷睿 i7-1065 G7处理器,4核8线程结构,最大睿频频率可达3.90 GHz;16 GB LPDDR4x RAM。虽然没有独立显卡,但英特尔锐炬Plus核显的性能依然可圈可点,不但能够满足日常办公、娱乐需求,而且基本可以流畅运行LOL、CS:GO等主流网游。 ①PCMark 10-处理器测试 Surface Laptop 3的定位商务轻薄本,因此,应对日常工作的测试必不可少。PCMark 10含有一整套全面的测试项,涵盖现代办公场所中的各种任务,比如:应用程序启动、视频会议、网页浏览、电子表格、文档编写、照片编辑、视频渲染等等,全面测评该系统性能对现代办公需求的满足程度。从PCMark 10的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Surface Laptop 3得分4389分,一个相对不错的得分,CPU温度与负载、GPU温度与负载的曲线走势图相对平稳,这说明 i7-1065 G7处理器的办公能力比较优秀。 ②Cinebench R20-处理器测试 Cinebench R20是一款多线程和单线程综合检测CPU处理器的程序,使用比R15更大更复杂的测试场景,需要大约8倍的渲染所需的计算能力,还需要大约4倍的内存。升级后的Cinebench R20不测试GPU性能,针对CPU的测试比较专一。4核8线的i7-1065 G7处理器程最终的测试结果,多线程得分1693cb,单线程得分348cb,测试结果比预期要好,得分甚至超过一些主流的桌面级处理器。 ③fritz chess benchmark-处理器测试 使用国际象棋这款软件继续验证i7-1065 G7处理器的多核处理能力,它是一款专业测试电脑CPU性能工具,通过测量处理器每秒计算的步数来了解处理器计算性能,i7-1065 G7处理器得分12981。 我用多款软件测试处理器性能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分数对比,而是因为Surface Laptop 3的主打对象是商务办公人群以及年轻一族,我希望可以通过不同的测试途径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④3DMark 11-显卡测试 i7-1065 G7处理器所搭载的英特尔锐炬Plus核显,基于英特尔Gen11显卡架构,是首款支持VESA自适应同步显示标准的英特尔GPU,对图形图像处理、日常办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Surface Laptop 2的八代处理器所使用的的UHD 620有非常大的提升。 3DMark 11是一款比较专业的测试显卡性能的软件,通过3DMark11可以测试显卡在图形图像的处理运算方面的综合能力。在3DMark 11的P模式测试中,英特尔锐炬Plus得分P3792,虽然和独立显卡有一些差距,但用它来处理日常办公绰绰有余。 ⑤CrstaDiskMark-SSD硬盘测试 笔者体验的这台Surface Laptop 3是16GB LPDDR4x RAM+256GB可拆卸SSD硬盘。通过软件Crystal DiskMark测试了SSD的读写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连续读取与写入速度分别是2010Mb/s和821.7MB/s,而4K连续读取与写入速度分别是568.7MB/s和493.1MB/s,表现中规中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Surface Laptop 3可以拆卸SSD,但这并不表示用户个人可以随便拆卸,自己拆卸会失去质保服务。 ⑥FurMark-拷机测试 FurMark是一款OpenGL基准测试工具,通过皮毛渲染算法来衡量显卡的性能,同时还能借此考验显卡的稳定性。本来FurMark是一款GPU压力测试软件,但是它可以让显示满负载运行,所以时常被用来当做拷机软件测试发热与散热性能。在烧机测试中,满载时最高温度69℃,相比动辄七八十度的烤机温度,Surface Laptop 3的功耗与散热令人满意,这也是处理器Ice Lake架构的优势。 拷机的同时我也没闲着,测量了机身C面和D面18个点的温度,如下图所示。处理器满载过程中,D面温度要明显高于C面温度,其中顶部温度平均最高,大部分测量点的温度均超过40℃,而这时CPU和GPU的温度在68℃左右。 在处理器满载运行时,我分别在正面和散热口位置测试了当时的噪音情况,当时环境底噪38dB左右,正面噪音45.7dB,散热口处噪音值最大,达到56.8dB,这说明Surface Laptop 3对噪音的控制做的很到位。而且,风扇全速工作时的声音不是传统笔记本那种“呼呼呼”的声音,而是一种很快、很密的声音,而且没有杂音,相对更好听一些。 四、令人满意的使用体验 了解硬件性能的直观方法是通过软件测试,了解硬件表现的直观方法就是实际体验了。 ①便携性体验 纤薄轻便的机身方便我们带着Surface Laptop 3穿梭不同的生活、工作场景,图书馆、咖啡厅、地铁站,因为机身背部没有开孔,所以无需担心挡住散热孔可以直接放在腿上使用。 ②文件处理 前文测试了SSD硬盘的读写性能,虽然测试结果没有优秀到令人惊叹,但应对日常使用绰绰有余。我将一份10G大小的压缩包从移动硬盘转移到电脑中,传输速度能保持在32MB/S以上,耗时约5分钟。速度并没有达到预期,可能是受到了移动硬盘端的速度限制。 紧接着我把这个10G的压缩包解压,速度非常快,仅耗时约35秒就解压完毕。 多开大型文档不在话下,当我同时打开15个78MB大小的word文档时,注意看底部任务栏,大约1秒钟的程序缓冲之后,开始逐个打开文档,没有出现卡顿。 ③影音体验 工作的时候听个歌亦或者在闲暇之余用Surface Laptop 3追个剧,满满都是惬意。除了出色的屏幕表现,Surface Laptop 3的音质效果也很棒。Surface Laptop 3搭载Omnisonic扬声器,虽然隐藏了扬声器的开孔,但似乎没有影响我们听到它干净利索的声音。 ④游戏体验 Surface Laptop 3的定位是轻薄商务本,而且没有独立显卡,但凭借i7-1065G7处理器强悍性能,可以流畅运行LOL、CS:GO这些当下流行的网游。高画质运行MOBA类游戏LOL,可全程稳定65-70FPS但偶尔团战的时候会出现卡顿现象;中画质运行CS:GO可稳定在76-85FPS几乎不会卡顿。 ▲ CS:GO ▲ LOL ⑤触控屏体验 和平板电脑一样方便的触控操作,支持10点触控,还可配合Surface触控笔使用。轻轻动一动手指就可以在屏幕上涂鸦、打开程序、浏览照片,表面的大猩猩玻璃触感温顺滑。 五、出乎意料的屏幕素质 不论是商务本还是游戏本,和用户正面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了,屏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用户的工作和娱乐体验。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屏幕色彩并不一定准确,而且在没有参照物的时候,我们很难分辨屏幕显色是否正常。为此,我使用红蜘蛛校色仪对Surface Laptop 3屏幕的各项指标进行了专业检测,比如色域、屏幕均匀度、色彩精准度等,结果怎样呢? ①色域 色域检测图中,红色三角区域对绿色的三角区域的覆盖越全面,表示显示器的色彩显示能力越优秀。Surface Laptop 3屏幕色域覆盖达到了95%的sRGB和71%的AdobeRGB,色域表现在笔记本电脑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②色彩精确度 显示屏对颜色的还原能力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观感,通常我们用ΔE值用来表示显示器色彩还原的精确度,数值越小表示对该颜色的还原越精准。通过红蜘蛛校色仪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48色的的ΔE平均值0.97,最小值0.23。Surface Laptop 3的这块PixelSense显示屏对颜色还原的精确度出乎我意料,毫不夸张的讲,与独立显示器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偏色最明显的1F的色样几乎是所有显示器的短板。 ③屏幕均匀度 色度均匀的检测,数值越大、黄色越深表示此区域内的屏幕色度越不均匀;数值越小越接近D65,表示色度均匀性越好。测试结果显示,1象限区域屏幕左上角色度均匀性最好。 亮度均匀的检测,数值越大、灰色越深则表示此区域的屏幕亮度越低,颜色越浅表示亮度越高,屏幕亮度约均匀。测试结果显示,4象限区域的屏幕亮度最高,亮度均匀性最好。 ④光度 光度指的是亮度输入值与显示屏输出的亮度之间的关系,三条曲线离得越近越好。在色调响应检测中,显示屏光度2.2,色调响应表现也还不错。 红蜘蛛校色仪的检测结果比我的预期要好一些,尤其是色彩精确度让我有种喜出望外的感觉。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这块屏幕的显示效果。笔者将屏摄图与原图放在一起进行直观对比,屏摄图均为相机直出,拍出来的图片与实际效果略有偏差。 ▲屏摄图 优秀的色域覆盖和精准的色彩还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让Surface Laptop 3的画面质感很强,色彩饱和度和明暗过渡更自然,观感舒适。暗部细节的表现是许多显示器的短板,而Surface Laptop 3依靠较高的屏幕均匀度和精确的色彩还原,让画面的暗部细节表现更丰富。 六、基本够用的充电与续航 作为一台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容量与续航能力尤为重要,Surface Laptop 3配备了一块额定45800mWh的容量电池,电源适配器给出的直流输出是15V?4.0A也就是60W快充,而适配器底部标注的是65W,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错了,亦或者是通过USB-C接口外接快充头才可实现最高65W快充。 首先来试试它的充电速度,当我们把鼠标移到任务栏的小电池图标上是,系统会自动估算充电时间,我顺便试试到底准不准。 从1%开始充电到100%,共耗时约1小时35分钟,因为我是开机以后查看的电量,所以有一点误差,整体的充电时间和系统预估时间几乎相同。我每5分钟记录一次电量,整个充电过程很平稳,80%电量以前以每5分钟充入6%电量的速度匀速进行。80%电量以后变成每5分钟4%-3%电量,充电速度还可以。 Surface Laptop 3的续航表现并没有网上传的那么不堪,正常使用Surface Laptop 3共续航约7小时30分钟,这续航能力虽然算不上优秀,但基本可以满足一天的正常使用,(如果你准备打一天游戏,那就当我没说哈~)具体使用情况如下:30%亮度亮屏待机2小时共消耗2%电量,50%亮度在线追剧1小时30分钟共消耗19%电量,50%亮度运行办公软件、聊天、浏览网页2小时共消耗30%电量,50%亮度、最佳性能模式运行LOL 1小时共消耗35%电量;30%亮度外放在线音乐1小时共消耗14%电量。 七、总结 从开始的云体验到上手使用,让我对这台13.5英寸的Surface Laptop 3有了更全面、更真实的认识。原来,Surface Laptop 3不只是颜值在线,铝质金属机身纤薄轻便、触感细腻;原来,10nm制程i7-1065 G7处理器不只是参数好看,即便没有独立显卡,依靠全新升级的英特尔锐炬Plus核显依然可以流畅运行主流网游,处理日常办公文件更是绰绰有余;原来,PixelSense显示屏不只是简单的一块可触控屏幕,它可以替代键鼠完成一些简单的日常操作,并且画质出色。 体验过后才知道,原来Surface Laptop 3并不是一台我之前想象的完美商务本,有些地方仍需提升与完善。比如,接口完全不够用,需要依赖扩展坞,而且还不支持SD读卡;续航能力虽然不像坊间流传的那么不堪,但仍然有提升空间;Windows Hello面部识别解锁系统的速度还是不够快。 关于13.5英寸Surface Laptop 3的体验到此结束,大家还有哪方面想要了解的可以在下面回复,我会尽力为大家解释哟~ 微软 Surface Laptop 3 超轻薄触控笔记本电脑 砂岩金 | 13.5英寸 十代酷睿i7 16G 256G SSD 金属材质键盘 京东:¥11988 去看看 <更多>

爱玩数码的老王 晒物 2020-03-17 14:32

前言: 如今的笔记本市场,产品几乎被价格分类,而价格则又由 CPU决定——提起 4-5K价位的轻薄本,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 i5;而如果把售价上升到 5-7K,大部分人又会很自然地说出 i7。剩下的,硬盘容量不是 256G就是 512G;运行内存要么 8G,要么 16G。至于产品的具体价格,则随着几个关键硬件配置的不同排列组合而上下浮动。 如果你告诉身边自诩“数码专家”的同事朋友,你花了万把块买了一台 i5/i7内核的笔记本,对方大多先是惊呼,然后再是嘲讽。其口中的说辞,无非就是诸如“智商税”、“人傻钱多”之类的词汇,“情到浓时”,还不忘打开手机,搜出一堆硬件配置接近但是价格差异巨大的产品展示给你,大有“你不说后悔,他就不罢休”的架势。 也正是由于大量此类用户的存在,因此市面上冒出一堆以性价比著称的产品。 在电脑硬件方面,做得风生水起的供应商本来就那么几家,而如今在“极致轻薄”理念的号召下,各大厂商又纷纷开始了一波接口的阉割浪潮。在阉割过程中,基本原则只有一个:但凡是影响机器机身变得更轻薄的,全部去掉。这种阉割方式的最终结果就是,很多轻薄本的接口,只剩下 Type-A、Type-C以及 HDMI三种——甚至有的品牌的部分机型,连 HDMI都不保留,更不要说 DP、VGA甚至 RJ-45。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这种追求“极致性价”和“极致轻薄”的双重浪潮下,市面上的中低端产品之间几乎没有了配置上的差异,如果换个品牌 LOGO,你甚至分不清手里的产品究竟出自哪一家。 而对于品牌方来说,自家的产品与竞争对手之间毫无差异可言,那么也就没有了任何值得宣传的亮点。于是,价格战进一步打响,品牌之间的竞争陷入了缺乏创新的恶性循环之中…… 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楼主自然是希望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但是看着笔记本市场上不同品牌之间大同小异的产品,楼主确实失去了选购的欲望,陷入了选购的困境。 在今年 9月份的时候,楼主得知朋友入了一台 VAIO的产品,于是借过来体验了几天。也恰是这次体验,让楼主对这款机器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反复对比和考虑,楼主终于在双十一也入手了一台 VAIO SX12 ▲ 机器入手至今将近一个月,本文楼主要跟各位分享一下这款产品的使用体验。 外观展示: 此次入手的机器颜色为金榈棕,属于特别版;配置为 i7-8565U+16G+512G。尽管是低电压版 CPU,但是 i7-8565U的内核对于这种小型笔记本来说,完全够用。 这台 VAIO SX12的 A面采用 UD碳纤维材质,正中间一个经典的 VAIO品牌 LOGO,周围一圈并不完全对称的线条,增加了 A面的层次感。机器整机重量为897g。 很多人没有体验过在寒冷的冬季拿起一台全金属机身的设备时穿透指尖的寒意,也就无法理解楼主在选择机器的时候为什么这么在意机身材质。不得不说,一台手感温润的产品,可以在一瞬间便俘获用户的好感。 此外,令楼主感到比较惊喜的一点是,眼前的这台 SX12,通过细腻度表面处理工艺,让碳纤维材质拥有了接近金属的视觉质感。这一点也是楼主在拿到实机之前没有预想到的。 目前市面上 12寸的机器并不算多,很多人对这个尺寸没有概念。那么 12寸究竟是多大呢? 仔细观察上面这张图,我们不难发现,在这台 VAIO SX12的下方,垫着一本杂质。也就是说,其尺寸与一本时尚杂志相当,接近但略小于一张 A4纸的大小。 最大仰角 机器转轴阻尼感较强,因此笔记本屏幕与键盘几乎可以在任意角度下长时间悬停。 上面第二张图展示的,是这款 VAIO SX12显示器的最大张开角度。从机器 A面与桌面之间的夹角粗略估算,此时显示器仰角约在 135°左右,可以满足大部分的使用场景    ▲ 为了让笔记本尽可能隐藏“下巴”,也为了让 C面在使用中获得更好的输入角度,在翻转过程中,机器的显示器下部是与桌面直接接触并受力的   ▲ 出于减少磨损考虑,在这款 VAIO SX12的侧面,有一组对称的黑色脚垫用于防护漆面(细心地朋友在上文 A面的展示中应该已经留意到了)。 笔记本 B面采用一块 12.5英寸的全高清显示屏,其分辨率为 1920×1080。显示屏边框两侧极窄,不足 5mm  ▲ 和侧边框相比,这台机器的刘海则要显得粗放了一些。根据官方数据,上边框宽度达到了 16.11mm,集成了 摄像头以及天线   ▲ 目前市面上不少产品为了让机器边框看起来尽可能窄,将摄像头移到了显示器下巴的位置。但实际上,这样做并不合理:下置的摄像头在拍摄用户的时候,会因视角过低而将用户丑化。因此,如果经常需要用到视频功能,这颗摄像头一定要位于显示器上部。 极限角度展示一下这块显示屏的可视角度        ▲ 尽管机器尺寸仅为 12寸,但是这台 VAIO SX12的 C面依旧采用了全尺寸键盘    ▲ 作为轻薄本,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台机器的键程较短,但是回弹干脆,连续输入手感不错,整体颇为顺畅。唯一值得吐槽的是,方向键的上下键之间过于紧密,对于男性来说,操作起来有些蹩脚。 机器的开机键与电源指示灯共用,无论是视觉上还是触感上,都给人一种极为精致的感觉。单从设计来说,可谓别出心裁。 但是同时楼主也看到网上有不少人吐槽机器的开机键和指纹模块没有集成到一个按键上。关于这一点,楼主想说,即便是将两者集成到一起,用户在开机的时候也必须在完成开机后再次触摸指纹模块完成解锁,且机器依旧会有指示灯存在。既然如此,开关与指示灯集成到一起或者与指纹模块集成到一起,这两种方案在使用中有任何区别么?当然,也许喷子们根本不需要理由 与机器 C面采用金属材质,仔细看可以看到横向的拉丝条纹;在“Ctrl”键下方,有一个阴刻的 VAIO的品牌 LOGO;键盘下方正中位置,则是一块轻微磨砂材质的触摸键盘   ▲ 应该说,作为主打商旅的轻薄本,在这块触摸键盘功能的设计上,VAIO也算是费劲了心思   ▲ 下面, 楼主就用动图分别演示一下以上所有功能 双指敲击、三指敲击以及四指敲击   ▲ 双指接触上下滑动替代鼠标滚轮   ▲ 双指缩放画面   ▲ 三指上下滑动   ▲ 三指侧滑   ▲ 楼主认为将以上快捷操作集成到这块小小的触摸屏上,极大程度地地提高了机器操作的便捷性,也在没有鼠标辅助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了办公效率。而这也正是这块机器最吸引楼主的地方之一。 下面这个测试有些冒险,原本楼主是不打算做的。不过楼主在入手机器之前在网上翻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发现不少博主都有过这样的测试。这样大大增加了楼主对于这台机器键盘防水性的信心   ▼ 这个操作模拟的是在办公的时候,不小心打翻手边水杯的场景,大量的茶水瞬间泼洒到笔记本键盘之上    ▲ 可以看到,因为在自然放置状态下,键盘本身就存在一个小小的倾角,又得益于 C面主体部分的金属材质设计,所以在茶水泼洒到键盘的一瞬间,大量的水其实是顺着斜面直接流了下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键盘被大量水浸泡的风险。而剩下的大约不到 1/3的茶水,则只是残留在了键盘表面,并不会直接渗入主板。 在放泼溅功能上,这款 SX12的素质称得上优秀。 当然,笔记本的键盘并非用来防水的,上图测试的极端情况,在现实中意义不大,但是话说回来,这个功能确确实实可以在意外发生的时候,保全我们存在机器上的珍贵资料。 楼主认为,这个功能的作用,见仁见智。 到这里位置,要说这台机器有哪些亮点,楼主认为轻薄的机身、温润而不易残留指纹的材质、倾斜的键盘、多功能的触控面板以及强大的防泼溅功能都属于加分项。 但是这台机器真正的精髓设计却在于丰富的接口,这也是直击楼主需求痛点的地方。 机器左侧的接口平淡无奇,自上至下分别为电源输入口、锁孔、两个 Type-A和一个音频接口  ▲ 将机器翻转到右侧,仅凭第一眼,我们实在很难相信这是一台轻薄本所配置的接口:GVA、RJ-45、HDMI、Type-C、Type-A甚至 SD卡槽一应俱全      ▲ 作为一台 2019年售卖的机器, C口的存在属于意料之中——并且楼主还有个小小的遗憾,这个 C口并不支持雷电协议。不过话说回来,普通 C口的传送速度已经可以满足几乎一切的数据交换需求。当然,这是后话,有谁不希望自己的机器硬件更强一些呢 除去C口之外,楼主认为这台机器作为轻薄本,其右侧接口中 VGA以及 RJ-45接口的保留,是真正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而做出的选择。 然而争议也恰恰出现在这里。 很多固执地认为,在不远的未来,无线网络的普及会全面取代 RJ-45;而 HDMI甚至 DP接口的蓬勃态势,则会全面淘汰笨重的 VGA。确实,单纯从技术以及硬件的更新上来说,楼主对这个观点深以为然。但是,在很多相对传统的公司,尤其是国企和部分事业单位,其会议室中使用的依旧是部分人口中“早该丢进垃圾箱”的 VGA接口;而如果要连接网络,会议厅能够提供给你的,仅仅是一条 RJ-45接口的网线。 上面两张图,展示的是楼主单位里面两个会议室使用的 VGA接口以及 RJ-45接口的网线。单位属于央企,本身效益不错,并不缺钱。使用 VGA,应该只是传统和习惯;而采用 RJ-45,则是出于保密需求   ▲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说:可以买拓展坞啊! 但是楼主忍不住要反问:笔记本厂商费尽心思阉割接口,将机器尽量做到轻薄,难道是为了让用户在后期使用中自备拓展坞吗?如果可以接受每次使用时掏出一个拓展坞连接,那么轻薄本的意义又在哪里? 这台 VAOI SX12机身最薄处 15.1mm,最厚处 18.0mm,单从厚度来看,在同类产品中并非佼佼者。但是考虑到机器搭载了极为粗笨,几乎所有轻薄本都想要,并且实际也阉割掉的 VGA接口,楼主认为这台 SX12在厚度上完全对得起消费者的信赖。 续航方面,这台 VAIO SX12内置一块 35Wh的 锂电池,据称可以实现 10.5小时续航。 客观说, 35Wh的电池容量,即便是对于轻薄本来说,也并不算大。并且楼主认为,这应该是这款笔记本的最大槽点所在。不过所幸,机器支持快充,可在 1小时内恢复 80%电量;并且机器支持用 5V充电器/充电宝通过 C口对其进行充电,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机器因电池容量短板而给用户带来的焦虑感。 总结: 在当今的笔记本市场,很多品牌在不断堆配置的时候,渐渐失去了对真正用户需求的关注,因此市面上涌现出一大批硬件参数不错,但是缺乏温度的产品。如果以那些将性价比做到极致的产品来衡量这款机器,想必很多人都会吐槽这款机器的价格。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样一款产品呢? 楼主认为,这是一款没有向浮躁的市场妥协的产品。面对大量消费者对于机器牺牲厚度保留传统接口,追求质感而降不下成本的指责,VAIO SX12非常艰难地坚持了品牌对于用户实际需求的理解,这一点着实难得。而机器真正打动楼主的,也正是该品牌特立独行的理念和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 最后,楼主对这款产品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 配置上,全系中规中矩,不以堆料竞争,但也不落人后; ※ 设计上,键盘倾角非常适合长期输入; ※ 做工上,转轴阻尼感较强,翻转定位比较灵活,细节处如开机键堪称精致; ※ 材质上,无论是碳纤维还是金属部分,表面处理工艺极致细腻,长期使用不留指纹这一点让楼主尤为满意; ※ 接口上,极为丰富,在轻薄本中独此一家; ※ 续航上, 35Wh的电池容量有些捉襟见肘,快充以及 5V输入技术稍微缓缓解了这个短板; ※ 重量上,897g,同类产品中稳居第一梯队; ※ 售价上,略微偏高,并不亲民。 VAIO SX12 12.5英寸 897克 窄边框轻薄商务办公笔记本电脑(i7-8565U 16G 512G SSD FHD WIn10专业版) 金榈棕 京东:¥12688 去看看 <更多>

西红柿炖番茄 晒物 2020-03-13 15:07

前言: “生产力工具”这个词放到今天,似乎有些廉价了。不但廉价,甚至如“网红”一样,带一点嘲讽的味道——但凡是个和办公相关的产品,都敢自称“生产力工具”。 但是本文,楼主还是要提这个词。 当下市面上的产品,大抵分为两类:一类致力于极致的性价比,在行业内堪称“价格屠夫”。其产品往往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在账面数据上也颇为好看。但涉及到“差异化”和“唯一性”的时候,他们往往显得有些无力;另一类则沉迷于极致的打磨和雕琢,以至于在互联网产品大行其道的今天显得有些异类。他们也许在价格上没有优势,但是在细节上,却真正关心用户体验和需求。他们独树一帜,却受尽嘲讽。 本来这两类产品应该平行存在,各自面对其目标用户,但实际上,“性价党”们似乎要凭借庞大的基数统治这个世界,以至于对于一切不符合自己消费观念的产品口诛笔伐。“智商税”、“人傻钱多”这类回复是楼主在文章评论区看得最多的一类词。但实际上,只要产品价格够低,他们还是会说“真香”。 楼主对 VAIO的产品一直都有关注,也早已习惯了评论区阴阳怪气的回复——直到楼主看到这样一条回复: 如果对这款产品心水的,最好去京东看下买家的真实评论。这里全是云买家。你和他去谈价格,他却顾左而言的去和你谈灵魂信仰。你和他去谈灵魂信仰,他却颠三倒四的要和你理论价格。 我是7月末首发买的,主要是macbook 停产了。需要个出差笔记本。所以比较了thinkpad x1,acer的swift7以及ausu的灵耀系列。最终选择的这款。说实话,真是轻,但不薄。单手都能随便拖动。买了口红电源,typec充电非常方便。还有个mini鼠标,现在出门整体配置1kg左右。高铁上做表格,回邮件,处理事情,非常方便。绝对的出差神器! 所以云买家眼里只有灵魂和信仰?我看很多人身体很诚实嘛,都扯着要降价买,是不是说也认可产品,只是穷?诚实点不好吗? 难道值得买,现在都是只会谈信仰的云买家了。 下次有这产品推送时,估计还是扯价格和信仰。哎,一脸苦笑,都散了吧。 怀璧其罪?大概真的是这样吧…… 外观展示及功能介绍: 近日,听闻朋友入了一台 VAIO SX12,楼主借过来体验了一把,最终整理成文,与各位分享。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们首先简单聊一聊 VAIO这个品牌。 很多人了解 VAIO是因为索尼——确实,它曾经从属索尼旗下。但是早在 2014年,VAIO已经从索尼剥离,由VAIO株式会社独立运营。 还有很多人觉得 VAIO这个品牌名字很难记忆,容易搞错字母顺序。实际上,这四个字母是有特殊含义的:VAIO前两个字母“VA”为弦曲线,代表模拟时代;而后两个字母“IO”则代表了数字时代的 1和 0二进制数字。组合起来,这四个字母代表了从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的跃进,昭示了品牌“与时俱进”的理念。 机器上手的第一反应就是轻!轻到让你怀疑这是不是一台实机。为了做到极致的轻量级,笔记本主体外壳采用新型 UD碳纤维。这种材质可以在保证轻巧的基础上,实现强力抗压。更为难得的是,通过表面处理技术,机器的A面竟然呈现出了金属的质感。 外型上,在 SX12的 A面,是一个经典而流畅的产品字母 LOGO,周围一圈线条,让笔记本看起来不至于呆板▲ 机器开机键的设计可谓别出心裁。上图这颗亮着的绿色指示灯,兼具实体开关功能。若不是电源符号标识,楼主差点找不到开机键的位置所在 指示灯上有很细腻的斜条纹增加质感,按键手感较紧——按下开机,再按进入休眠状态。 笔记本 B面采用一块 12.5英寸的全高清屏(1920×1080)显示器,两侧边框极窄,做到了 4.97mm的水平     ▲ 上边框摄像头特写 因为机器将天线(增强信号接收能力)、摄像头等原件放到了显示器顶部,因此上边框看起来没有那么能打,官方数据描述为 16.11mm。而整体屏占比则达到了 83.4%——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               ▲ 小角度下显示清晰,无炫目。从可视角度来说,VAIO SX12使用的这块全高清显示器表现令人满意      ▲ 在 C面,考虑到接触手感,这款 SX12没有将 UD碳纤维进行到底,而是采用了全金属材质,视觉上,有轻微的横向拉丝质感       ▲ 细节方面,在 C面左下角键盘下方,有一个 VAIO的 LOGO;为了减少误触,位于笔记本居中下方位置的触控板实体按键采用了分体设计;而在键盘右下方与 LOGO对称位置,则是一个尺寸不大的指纹识别模块     ▲ 作为生产力工具,为了提高操作便捷性和操作效率,SX12的触控板拥有多点触控功能,具体介绍如上   ▲ 尽管机器尺寸仅有 12寸,但是在输入键盘上却丝毫没有妥协     ▲ 标准的全尺寸键盘,键间距高达 19mm,极大地减少了用户在输入过程中的误触概率。 而为了在 12寸的面积下,完美布局全尺寸键盘,VAIO在键盘设计上再次做到了极致     ▲ 在整机厚度上,这款 VAIO SX12并没有像部分同类产品那样,将局部做得纤薄如纸,然后鼓吹最薄厚度。相反,图中的这台机器从正面到尾部都比较匀称     ▲ 楼主实测机器最薄处 15.94mm,最厚处 17.82mm    ▲ 翻阅官方介绍,产品厚度参数为 15.1mm-18.0mm,偏差不大,基本吻合。 说实话在测量的时候,楼主特别担心游标卡尺尖锐的卡嘴会划伤笔记本 A面,并且也确实不小心用尖头戳到了一下。但是事后楼主观察漆面,发现没有丝毫划痕。在耐磨性上,这款 VAIO SX12在意外中给了楼主一个惊喜。 接口配置: 之所以将接口配置单独拎出来讲,是因为作为生产力工具,这一点实在是太关键了。 在笔记本的右侧,自左至右分别为:SD卡槽、USB接口、TYPE-C接口、HDMI高清接口、RJ-45网线接口和 VGA接口      ▲ 从种类上来说,接口相当齐全,其中 SD卡槽、USB接口、TYPE-C接口以及 HDMI高清接口相对常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台 SX12配置的 USB口支持关机充电——也就是说,即便是在关机状态下,用户也可以通过该接口给自己的手机等其他设备供电!宇宙最强移动电源了解一下? 另外,机器配置在很多人看来应该被淘汰的 RJ-45以及 VGA接口。 从技术发展本身来说,这两个接口确实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但是从实际应用和用户需求来看,这两个接口对于真正的办公党和出差党,是最无法割舍的。 接口方面,尽管 HDMI接口甚至 DP接口正在全面取代 VGA,但是我们知道,很多企业的会议室,标配的依旧是 VGA接口——这种情况在传统国企尤为严重。因此配置一个 VGA接口对于办公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对于 RJ-45接口的存在,楼主本人在此前也是无法理解的。直到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说起物理网线接口的问题,楼主吐槽了一句:现在哪个企业还不标配 WIFI,物理接口有什么用!结果朋友很严肃地回复了楼主,出差去很多甲方单位的时候,对方只提供物理接口,且只能访问局域网。这时候,你只能用 RJ-45接口 直到那一刻,楼主才完全理解很多办公本始终保留 RJ-45接口存在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信息的不对称和自以为是的傲慢与偏见,阻碍了我们对于完整世界的理解…… 作为轻薄本,这台 SX12将这两个笨重而又不讨巧的接口全部集成于机器上,看起来不但浪费成本,甚至显得有些不可理喻——但是实际上,对于真正的目标客户来说,这两个接口,实在是难以割舍。 在深刻理解了这两个接口对于办公和出差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再回过头去看这个配置,内心应该更多地是对于产品“以用户为本”的感动和对市场“不妥协,不迎合”的敬佩 如果说机器右侧的接口提供了丰富的种类,那么左侧的接口则更多地是拓展了常用接口的数量。 在笔记本左侧,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电源输入口、USB*2以及耳麦口。同时,在介于电源输入口和 USB接口中间,有一条长长的栅栏状散热口,用于笔记本的散热。 最后我们再整体看一下这台 SX12的接口:一个 SD卡槽、一个HDMI接口、一个VGA接口、一个 TYPE-C接口、一个 RJ-45接口、一个耳麦接口以及三个普通 USB接口,其中一个支持关机充电。 无论是从接口丰富度来说,还是从 USB口数量来说,这台 SX12都算得上出色。而支持关机充电的 USB接口,则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亮点。 性能测试: 首先简单看一下配置。 楼主手里的这台机器预装 Win 10专业版,CPU采用酷睿 i7-8565低电压版,运行内存 16GB,存储内存 512GB。其中低电压版 CPU一方面可以降低功耗,尽可能增加续航,另一方面则可以减少热量产生,保证机器高性能运行;16GB运存对于大部分办公软件的运行绰绰有余;512GB的存储内存,用于存放办公文件同样不在话下。 左:CrystalDiskMark;右:Atto Disk Benchmarks 硬盘读写性能方面,分别用 CrystalDiskMark和 Atto Disk Benchmarks,测试数据如上   ▲ 3DMarks 跑分如上      ▲ 使用体验: 如果要总结这款 VAIO SX12,对于楼主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轻。如何体现其轻巧呢?楼主认为,上面这组图应该最能够说明问题       ▲ 这个操作的难点,一方面在于机器重心距离手指支点较远,不容易拿稳;另一方面,由于机器屏幕侧机械强度不够,强行容易损伤屏幕。 但是眼前的这台 SX12面对楼主的这种骚操作似乎毫无压力,这着实让楼主惊叹了一把 整机重量 897g,除去机器本身尺寸较小的因素,无论与当下市面上的哪一款产品对比,这都是一个出色的数据 除此之外,第二个亮点便在于丰富的接口。关于这点楼主在上一部分已经详述,这里不再展开。 极尽轻便的设计+丰富的拓展接口,再配合英特尔酷睿 i7移动处理器以及高性能固态硬盘,很明显,这款 SX12针对的目标人群是那些经常出差或者主持会议的商旅/办公人士。 得益于上图对称两个凸起的脚撑,因此机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C面与桌面之间有个自然的倾角(上文多处展示)。倾角设计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长时间输入中,手腕会比较轻松;并且,留出的空间有利于机器散热。 键盘方面,这款 SX12除了采用全尺寸键盘,按键本身回弹响应极快,适合连续输入。不过手感这种东西,主观感受以及习惯占比更大,各位有兴趣还是自行体验。 如果要说有什么短板,那么楼主能想到的应该就是这款 SX12的电池容量。35Wh的电池容量,根据官方标定,可以实现 10.5小时续航,并且一小时可以恢复 80%电量。并且在供电方式上,支持 TYPE-C口供电,支持移动电源供电,支持普通手机充电器(5V/1.5A)供电——这对于差旅外带和提高续航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总结: 这是一款另类的机器,是一款对“生产力”一词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坚持的产品。 ※ 机身重量仅 897g,堪称惊艳,便携性能出色; ※ 接口方面种类丰富,USB数量也达到了 3个,办公商旅无后顾之忧; ※ 电池本身容量一般,但是续航方式多样,电量输入兼容性较好; ※ A面及 C面表面处理工艺精湛,都极难留下指纹,这也是让楼主颇感满意的地方; ※ 全尺寸键盘,布局合理,误触率低,按键反弹响应时间短,连续快速输入无压力; 不知道这样一款特色鲜明,设计独到的产品,能不能解决各位需求痛点?会不会勾起各位的入手欲望? 本文就到这里,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踊跃交流 VAIO SX12 12.5英寸 897克 窄边框轻薄商务办公笔记本电脑(i5-8265U 8G 256G PCI-e SSD FHD WIn10) 深夜黑 京东:¥9468 去看看 <更多>

西红柿炖番茄 晒物 2020-03-06 10:43

今年也是帮不少人鼓捣了笔记本,从年初的Air到过完年回来一票联想,到巨难拆的新品到拧螺丝三分钟加内存十五秒的老电脑,还有三次投标把每次全投标组的电脑都升级一轮,确确实实搞了不少机。像我司的办公性质,画个图和相关软件导出文档一般对处理器的要求并不高,最后就基本都是加内存换固态的事。 想把原来笔记本系列捡起来,结果发现升级过程拍照寥寥,那就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帮助大家理清“旧款”笔记本的升级思路吧。当然注意前提条件:够用就好。如果升级下来不如卖了买个新的,这叫得不偿失,自然也就是没必要了。 要是觉得文章太啰嗦直接看这个思维导图,虽然还只有上半篇的内容,后续内容更新后之后出新版的大纲。 1.做好准备 第一位的自然是看笔记本的型号,B面(屏幕面)要是没有具体型号的话,一般在D面(就是底面)可以找到标注了笔记本型号的标签或刻印。 有了笔记本的具体型号后我们就可以直接百度搜索相关机器的拆机教程&升级记录。一般都能找到对应笔记本的升级帖子,摸着前人好过河。基本上每款笔记本都能搜索到对应的拆机教程,严格按照对应的过程去做,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如果真的没有的话也没关系,先把你能看到的所有螺丝都拆卸掉。然后一定要观察有没有像这样的贴纸, 实际上能摸出来贴纸下面有无螺孔,直接捅开拆螺丝就行了。当然前提是你已经过保了哈,有的笔记本把贴纸弄掉了会被声称影响保修,因为这个问题影响到保修我可不管哈。 把笔记本D面打开了,基本就可以看到如图示: 左侧下部为2.5寸的机械硬盘 中间下部为笔记本内存插槽与均热板覆盖的NMVE固态硬盘 右侧风扇下方则是笔记本的网卡。 这是以微星的GP62为例,基本这里提到的设备都可以简单更换。如果找到对应的拆机视频或图文,也能对热管覆盖下的CPU和GPU进行重涂硅脂等操作。 2.先利器,后办事。要升级,先拆机 杂七杂八的工具就不要看了,实际上一套合适的螺丝刀套装就足矣。像是米家、南旗这些都可以。趁着好价入手即可。当然一定要确保找的对应套装一定要有足够的十字、一字、三角、五角、六角这些批头。基本上就能覆盖笔记本上面绝大部分的螺丝了。 得力(deli) 多功能精密维修电子螺丝批组套33件起子套装 DL1033D 京东:¥28 去看看 当然也要准备塑料撬棒,吸盘这些工具。要不然拆的时候只能用一字批头去直接捅,拆不了两次边边角角就完全战损成色了。不过即便是塑料撬棒,也要能垫张纸就垫上,防止塑料渣掉进机器内部。 3.升级内存 一般情况下最方便升级的就是笔记本内存了,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笔记本会预留个内存升级窗,或者是D面拆解极度简单。当然了,某些开倒车的厂商这里就不提了。图示为E450,打开升级盖可以看到内存、网卡、硬盘并进行更换。 升级内存首先要确认内存代数,笔者认为有升级价值的笔记本最多只能前探到迅驰2平台。至于AMD平台就不用说了,Ryzen后才算堪用,上的还都是焊接到主板上的内存,直接不用管。所以综上所述,笔记本内存共可以选择三代四类,分别是:SO-DIMM DDR2,SO-DIMM DDR3,SO-DIMM DDR3L,SO-DIMM DDR4。这里的SO-DIMM指的就是笔记本内存的封装,像下图这样相比DIMM的台机内存尺寸会短很多。 那我们如何确认代数呢?直接回到第二步,搜索你的笔记本型号后么,进入Pconline等网站直接就能像下图这样看到内存的型号了。当然有的时候还要看用的什么具体型号与配置,然后根据配置再上对应型号的内存就好了。而且实际上因为intel平台对内存频率并不是太敏感,所有有条件肯定还是建议优先双通道保证容量 或者直接下个鲁大师看。这里就直接能看到以下信息:两个插槽,两条金士顿DDR4 2666MHz 8GB。不过对于部分新笔记本,这个方法可能就不适用了。个别笔记本只有单个插槽,购买前一定要确认好自己是加内存还是换内存! 更具体能不能更换就需要通过CPU-Z去看了,左侧是荣耀Magicbook Pro,右侧是之前华擎A300准系统。因为荣耀Mgicbook Pro的内存是焊接在主板上的,所以这里无法显示相应的具体信息,自然也就是无法更换的。所以还是要多方搜索对比后确认具体型号,只以其中一条来确认是很容易犯想当然的毛病。 有些这些信息加持,自然就能判断自己电脑的内存代数,然后对应着购买即可。当然还有一点要注意,一代Core i是很挑DDR3的,单颗512不支持啊、双面不支持啊都是存在的。网上有对应的信息还好,要是没有的话,这时候就要可以和淘宝的客服确认下自己笔记本型号了,再不行就购买运费险。 到了实际升级内存条的时候就简单了,笔记本一般都是侧式插槽。拆机后找到内存槽位,把内存斜插到位然后压下即可,像这里本子的内存插槽就是在D面的右侧中部。当然部分笔记本,尤其是准系统的一些本子,C面键盘下面还会有两个内存插槽,这些就去看别人的拆机教程再插满内存吧。当然具体老本是4G*2还是8G*2需要根据自身的使用需求确定。 笔记本的内存直接闭眼买就行,不是玩准系统不用关心频率。直接购买通常频率上限就可以了,像DDR2购买800MHz,DDR3/DDR3L购买1333和1600MHz,DDR4购买2666MHz已经足够了。 4.升级硬盘 具体硬盘如何升级还是要看相应的接口,现在有升级价值的笔记本上的主流硬盘物理接口基本就这三种:SATA接口、mSATA接口和M.2接口(SATA与PCIE协议)。 SATA接口 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接口。现阶段适合升级的笔记本基本都是SATA 2.0 3Gbps、SATA 3.0 6Gbps两个规格。最高级别的SATA3.0也仅有6.0Gbps的带宽,除去损耗这些SATA接口的固态也仅仅是能达到550MB/S的传输速度,SATA 2.0下更是只有300MB/s的速度。 而对于2.5寸SATA的固态,直接下面这几款选就行了 mSATA接口 mSATA接口全程是mini-SATA接口,当初是为了给笔记本/工控机这类内部空间紧张的设备提供SSD设备制定的。其总线、协议和传输速度均与SATA3.0别无二致,虽然在物理上,其接口与网卡的mini-PCI-E是一致的,也分为半高全高两种大小。但相应的引脚定义是不同的,一般不能通用(个别笔记本可复用),贸然乱插开机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一定要详细确认主板上的丝印标注、他人经验或者笔记本使用手册中的描述。 mSATA的可选就少得很了,笔者见到基本都是在3代Core i的准系统平台上,也没啥可选的。 M.2接口 M.2是ntel推出的替代MSATA新款接口规范,也就是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NGFF,英文全称为: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M.2接口固态硬盘主要优势在于体积相比传统的SATA3.0、MSATA更小,并且读取速度更快,对于一些移动设备兼容性更好。按硬盘的接口分为M key接口和B&M key接口,按插槽分为SOCKET 2(B key插槽)与SOCKET3(M key插槽)。 其中M key接口的固态只能插入SOCKET3(M key插槽),支持PCI-E x4总线直连,速度一般能达到1500MB/s以上,要是支持NMVE协议的话速度轻松跑到2000MB/s以上。 而M key& B key接口的固态可以兼容两种插槽,SOCKET 2(B key插槽)支持PCI-E x2总线和SATA总线。其中PCI-E x2总线速度能达到1000MB/s,SATA总线速度能达到600MB/s。 M.2的固态一定要看清笔记本的插槽类型,要不然买个M key的固态结果是B&M key接口就不好弄了。当然要记住第一步还是搜索对应型号的升级记录,看自己同款的具体升级记录。 5.升级CPU 第一个功课依然是搜同款笔记本型号,确认自己本子的CPU具体型号后,我们再进行下一步。像这里就能看出来E470下面几款的具体配置,笔者的E470实际就是6200U的那一款。 那知道了我们CPU的具体型号后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一下CPU的封装类型,封装类型有三种:LGA、PGA、BGA。从晶圆上切割下来那片和PCB连接之后,保护盖装不装看具体需求,这就是一颗完整CPU了。但是CPU需要和主板连接才能工作,通过不同方式与主板连接。而这个连接的具体方式,就是封装。 LGA(Land Grid Array) 我们见的最多的LGA基本就是在Intel家,这种封装方式将触点集成在了PCB板底部,而针脚在主板上。很多时候功能不全(比如无法使用双通道内存),就有很大的可能是主板的针脚歪了坏了。以前有大船靠岸时候,就有不少是主板底座针脚出问题的。 采用PGA封装的CPU包括了: 1.Intel自775之后的所有桌面处理器; 2.AMD 皓龙、霄龙、线程撕裂者等处理器。 PGA(Pin Grid Array) 与LGA相反,PGA把针脚集成在了CPU的PCB板上,主板上只需要对应的插孔槽位。当然这个也容易大力出奇迹,用自动铅笔修正针脚对于臭修电脑的都是必修课。当然要是遇到断针就比较麻烦了,一两根还行,多了的话补针手工费都够买一颗新U了。 采用PGA封装的CPU包括了: 1.Intel 775以前的大部分桌面处理器; 2.AMD 几乎全部的家用桌面处理器; 3.Intel 大部分以M,MQ结尾的移动处理器; 4.AMD 三代APU及以前的部分移动处理器。 BGA(Ball Grid Array) 相比LGA和PGA,直接理解成焊死的就完了。玩嵌入式的应该都知道,拿植锡格网给MCU做好植锡工作,上焊台吹上去就好了。一样的原理用在了性能更好的处理器上,除非上焊台,否则拆不了。同样显存颗粒内存颗粒这些集成电路芯片也是BGA的封装模式。 采用BGA封装的CPU包括了: 1.Intel所有以H,HQ,U,Y等等乱七八糟结尾的处理器; 2.AMD 四代APU及以后的移动处理器。 那你可能要说:我搜了6700HQ,这里明明显示能换啊?这是因为这些HQ的性能不错(价格较高),升级需求让用户可以接受上焊台报废的风险,“高价”让商家能够“钻研技术”。然而让你自己去换,那肯定是没得搞的。 那么能自己简单升级CPU的笔记本都有哪些呢?那就得从使用LGA与PGA封装的CPU的本子里面挑了。 基本上包括了: 1.采用Intel Core2 Duo平台的部分笔记本 2.采用Intel Core i 四代及以前M、MQ结尾的处理器的笔记本 3.使用Intel桌面版处理器的笔记本(准系统和部分蓝天模具) 当然这里没有提Ryzen前的CPU是因为:性能实在太渣了,这笔记本就别要了吧。 那知道我们能换CPU了,通过其他人的升级经验我们照猫画虎就好了,也直接能确认可上的型号。一般笔记本热门的笔记本在网上都有大量可供参考的升级记录,如果无法确定的话也可以找售卖对应CPU的淘宝客服咨询。 6.升级屏幕 我们的第一步还是一眼,先搜自己型号上网看配置。一般情况下,连同型号系列的高配如果没有1080P的话,你就可以不用考虑升级成FHD的屏了。除非是X230i这样的,改套件才能上一块素质更好的屏。 鲁大师可以检测查询型号,屏库查询屏幕号看接口,选同接口同尺寸素质更高的屏幕。当然最简单是淘宝搜索笔记本型号,让买家帮你确认即可。 最后安装也简单,就是翘片拆除B面,然后拧下屏幕螺丝打开排线扣具再把新屏逆顺序安上即可。当然如果是窄边框的笔记本就算了,基本没法无损拆下来。 7.升级网卡 对于网卡最坑的一点其实是:BIOS白名单。尤其是HP很大一部分老本和ThinkPad系列,要么只能用BIOS白名单里支持的网卡,要么就得找改好了的BIOS固件自己刷BIOS解除白名单限制。不过很多款笔记本(尤其是联想旗下的)不能软刷BIOS,只能拆机焊线硬刷。这种本子我建议还是弃疗吧。 尤其像是T430s就需要拆机刷或者改BIOS,你要有这个动手能力就不会看我这篇文章了。所以碰上自己本子是这种坑货的话,凑活用吧还是! 除了这些笔记本以外,和前面思路一致:先搜索对应型号笔记本的升级贴。借助其他人的升级经验,给自己减轻筛选的负担。 这样不仅能确认具体型号,还能确认可升级网卡的型号。当然要是没有自己这款的升级记录,那就得恶补一下相关知识了:笔记本的无线网卡分为两种:MINI PCI-e和NVME(M.2)。其中MINI PCI-E的网卡也分为半高全高两种,而NVME不光是尺寸,甚至在接口上也有不少区别。当然这些都不用担心,因为只要确认好是什么插槽,直接照着买网卡就好了。 那如果你说你还是找不到型号不知道该怎么升级,如果没有能确认的办法也能直接进「设备管理器」,这里的Realtek 8822CE Wireless LAN 802.11ac PCI-E NIC即是这台机器的网卡型号,记下型号后去找淘宝客服问,然后说出你需求后等他给你推荐具体型号。 8.升级其他 显卡 大部分笔记本是不能更换显卡的,不过笔记本要是有雷电接口的话可以直接入一款雷电的显卡坞,当然大厂的这个价格,都够重新攒个台式机了。而马云家上那些雷电扩展坞,也是一个就要一千五起步,具体还是看个人取舍吧。 不过有一部分准系统、旗舰级笔记本与工作站采用了MXM接口。这部分的笔记本可以直接更换相应的显卡达到升级的目的。 MXM,即Mobile PCI Express Module,这是一套基于PCI-Expres为图形处理器设计的设备接口,定位于不同类型的笔记本产品,是由nVidia及多家笔记本电脑生产商共同制定,采用和PCI-Express兼容的通讯协议,因此可使用于所有支持PCI-Express规格的绘图核心及支持PCI-Express 绘图接口的芯片组。 那没有雷电口也没有MXM接口的笔记本就不能用上更强的显卡了么?答案是否定的,前几年ExpressCard/mini PCI-E/M.2接口扩展坞层出不穷,外接一张显卡还不是美滋滋。当然缺点很明显:各种小毛病层出不穷。后来也是基本都没相关需求了,好几个的也不出新款了。 雷电扩展坞/Type-C扩展坞 雷电扩展坞的选择相对比较少,现在暂时还是只有贝尔金和惠普 9.关于拆机器 拆机器还是多看看其他人的拆机视频和官方提供的笔记本维护手册吧。一般情况下《硬件维护手册》、《维护与服务指南》、《用户手册》、《用户指南》中都应有笔记本拆机维护的相关信息,不过各家厂商貌似在中文官网一般都没有提供相应的维护手册。所以一般情况下还是去找对应的他人拆机经验参考后再上手拆机吧。 10.关于系统迁移 系统迁移的帖子站内也比较多,像常用的Acronis True Image、分区助手、AweClone这些软件也是十分好用了。不过到了笔记本上,迁移完系统可能还是要进入PE修复引导后才能正常使用,笔者最常用的是微PE进入系统修复。之后也会针对笔记本的系统迁移单出一篇教程,有需求的可以点一波关注。 10.课堂总结 Q1:旧笔记本升级是不是很麻烦? A:有了保姆级的本文,有什么麻烦的。 Q2:提不提供升级服务啊? A:不提供,照着保姆级文章上手就完了。 Q3:祖传二十年的笔记本怎么升级啊? A:留着供起来吧,没有升级必要了。 11.写在最后 平常确实帮别人修过升级过的笔记本很多,后来也懒得写相关文了,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电脑升级手册下一篇将说明硬盘升级、屏幕升级、其他零散升级与拆机思路与注意事项。欢迎大家点击关注催更。如果觉得我写得还可以的话,请多多点赞、收藏评论。我是老锅,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

锅从天上来 晒物 2020-03-05 16:14

上次写完了笔记本升级通用手册,反响还不错。不过有读者反映里面的内容还是不够详细,那现在通过硬盘升级实例,帮助大家理清“旧款”笔记本的具体升级要点吧。当然注意前提条件:够用就好。如果升级下来不如卖了买个新的,这叫得不偿失,自然也就是没必要了。 1.做好准备 第一位的自然是看笔记本的型号,B面(屏幕面)要是没有具体型号的话,一般在D面(就是底面)可以找到标注了笔记本型号的标签或刻印。 有了笔记本的具体型号后我们就可以直接百度搜索相关机器的拆机教程&升级记录。一般都能找到对应笔记本的升级帖子,摸着前人好过河。基本上每款笔记本都能搜索到对应的拆机教程,严格按照对应的过程去做,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如果真的没有的话也没关系,先把你能看到的所有螺丝都拆卸掉。然后一定要观察有没有像这样的贴纸, 实际上能摸出来贴纸下面有无螺孔,直接捅开拆螺丝就行了。当然前提是你已经过保了哈,有的笔记本把贴纸弄掉了会被声称影响保修,因为这个问题影响到保修我可不管哈。 这是以微星的GP62为例,把笔记本D面打开,即可看到如图示的相应设备,基本这里提到的设备都可以简单更换。如果找到对应的拆机视频或图文,也能对热管覆盖下的CPU和GPU进行重涂硅脂等操作。 左侧下部为2.5寸的机械硬盘 中间下部为笔记本内存插槽与均热板覆盖的NMVE固态硬盘 右侧风扇下方则是笔记本的网卡。 或者最后的办法可以找找官方提供的笔记本维护手册吧。一般情况下《硬件维护手册》、《维护与服务指南》、《用户手册》、《用户指南》中都应有笔记本拆机维护的相关信息,不过各家厂商貌似在中文官网一般都没有提供相应的维护手册。 2.先利器,后办事。要升级,先拆机 杂七杂八的工具就不要看了,实际上一套合适的螺丝刀套装就足矣。像是米家、南旗这些都可以。趁着好价入手即可。当然一定要确保找的对应套装一定要有足够的十字、一字、三角、五角、六角这些批头。基本上就能覆盖笔记本上面绝大部分的螺丝了。 当然也要准备塑料撬棒,吸盘这些工具。要不然拆的时候只能用一字批头去直接捅,拆不了两次边边角角就完全战损成色了。不过即便是塑料撬棒,也要能垫张纸就垫上,防止塑料渣掉进机器内部。 4.硬盘类型与新技术科普 具体硬盘如何升级还是要看相应的接口,现在有升级价值的笔记本上的主流硬盘物理接口基本就这三种:SATA接口、mSATA接口和M.2接口(SATA与PCIE协议)。 SATA接口 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接口。现阶段适合笔记本基本都是SATA 3.0 6Gbps这个规格起步了。而最高级别的SATA3.0也仅有6.0Gbps的带宽,除去损耗这些SATA接口的固态也仅仅是能达到550MB/S的传输速度,SATA 2.0下更是只有300MB/s的速度。 mSATA接口 mSATA接口全程是mini-SATA接口,当初是为了给笔记本/工控机这类内部空间紧张的设备提供SSD设备制定的。其总线、协议和传输速度均与SATA3.0别无二致,虽然在物理上,其接口与网卡的mini-PCI-E是一致的,也分为半高全高两种大小。但相应的引脚定义是不同的,一般不能通用(个别笔记本可复用),贸然乱插开机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一定要详细确认主板上的丝印标注、他人经验或者笔记本使用手册中的描述。 M.2接口 M.2是Intel推出的替代MSATA新款接口规范,也就是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NGFF,英文全称为: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M.2接口固态硬盘主要优势在于体积相比传统的SATA3.0、MSATA更小,并且读取速度更快,对于一些移动设备兼容性更好。按硬盘的接口分为M key接口和B&M key接口,按插槽分为SOCKET 2(B key插槽)与SOCKET3(M key插槽)。 而M key& B key接口的固态可以兼容两种插槽,SOCKET 2(B key插槽)支持PCI-E x2总线和SATA总线。其中PCI-E x2总线理论速度能达到虽然很高,但是相较于x4的总线还是损失一半的速度,SATA总线理论速度能达到600MB/s。 而M key& B key接口的固态可以兼容两种插槽,SOCKET 2(B key插槽)支持PCI-E x2总线和SATA总线。其中PCI-E x2总线速度能达到1000MB/s,SATA总线速度能达到600MB/s。 M.2的固态一定要看清笔记本的插槽类型,要不然买个M key的固态结果是B&M key接口就不好弄了,当然要记住第一步还是搜索对应型号的升级记录,看自己同款的具体升级记录。 Host Memory Buffer(HMB) 现在的SSD基本都是3D NAND TLC的了,高端的SSD都是内置DRAM,速度最快性能最强,能够带来传说中的极致体验,当然价格也就不是十分美丽了。现在的入门级NVMe SSD大多使用了支持HMB功能的等主控,并且都是DRAM-less无外置缓存方案。HMB支持SSD主控像操作系统申请调取主机空闲内存资源,通过主机的内存来实现映射读写提高SSD的性能。 这样的技术自然是使得相应的固态硬盘速度更快,从而稳定性更好。这也是HMB能够保证固态4K性能提升一个档次的根源,现在不少入门级SSD的主控都支持HMB技术了,像西数的SN550、东芝的RC500应该都支持这一技术。 5.系统迁移还是重装系统 系统迁移的帖子站内也比较多,像常用的Acronis True Image、分区助手、AweClone这些软件也是十分好用了。不过到了笔记本上,迁移完系统可能还是要进入PE修复引导后才能正常使用,笔者最常用的是微PE进入系统修复引导。 不过到底是选系统迁移还是重装系统我们还是得具体分析,如果选用了支持HBM的固态,为了发挥其性能应该是需要1703或者1803以上版本的Windows10才能支持此功能。如果不是的话,系统不支持HBM,这估计也是微软让你不得不升级系统的一些“办法”吧。这样如果还想体验HBM技术的优势,就只能更新 6.升级实例 这次正好给我妹妹的MateBook X Pro升级硬盘,提前做了下功课。年后固态单价飞涨,x4的固态也是SN550基本最便宜了,考虑到之后也各类软件应用比较多,最后选用了WD Blue SN550 1T版本作为升级硬盘。相比前代SN500,SN550将原来的两条通道提升到了四条,这样性能确实能得到不少提升,也让这款的性价比终于栖身同等级的前列。 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1TB M.2接口 WD Blue SN550(NVMe协议)SSD固态硬盘 五年质保 四通道PCIe 京东:¥989 去看看 升级过程其实也很简单,不过要多准备一个M Key Slot的转接盒。要注意千万别买成便宜的那,M Key的硬盘是装不上去的,建议仔细看产品详情。或者选用如下几款支持M Key的硬盘盒。先把要更新的盘放进硬盘和准备迁移系统。蓝盘当然是要蓝色的PCB版啦。 把WD Blue SN550安装进硬盘盒后,接到电脑上就能准备迁移系统了。这里还是选用了分区助手这个软件,当然在开始系统迁移操作之前一定要先进入磁盘管理器确认引导格式与系统格式一致。 这次硬盘扩大到了1T,那就把扩容C盘也扩容一下,所以选择了迁移系统。可以看到这里把C盘设置成了110G,按照动图中设置一路选择并下一步即可,重启后会自动进行相应的操作,将系统迁移到新盘上。 看到这里就能够知道系统迁移成功了,下一步我们可以开始准备将原来的D盘克隆到新的磁盘上了。 克隆分区/磁盘也是类似的操作,注意选择正确即可。也是一样重启后进行相应操作。 系统迁移完毕,其他分区克隆完毕,我们就可以准备替换硬盘了。笔记本的背面共计八颗螺丝,四长四短记得不要放错位置,建议用胶带粘好放在边上。 可以看到左侧中部即是硬盘位置,需要拆开均热板更换硬盘。记得一定要将螺丝的位置摆开,因为长短直径都不一样,如果安装错了可能会顶到主板导致主板烧毁。 拆下均热板后,将旧硬盘取下,新硬盘直接插入到位按下拧螺丝即可。这里的插槽没有那么高,所以斜插的角度不需要太大。 新老硬盘来合个影,可以看到都是M Key的接口,不过容量提升了四倍,再战三年不是问题。 安装完毕把螺丝按排列好的位置顺序依次安装回去,再把后盖装好,我们就可以开始正常使用了。 安装完成后我们来跑跑测试看看吧。这里可以看到主机写入量170G基本和原本磁盘的数据量一致,而且也是正确的运行在PCIe 3.0 x4的模式下。而原盘是东芝的KXG50ZNV,本来的4k性能也比较差。 分别运行了CrystalDiskMark的1GB模式和64GB模式,可以看到两个模式下各项性能基本都在误差范围内,没有出现像以前其他SSD缓存耗尽的衰减,毕竟是有新技术加持。而数据的偏差笔者觉得应该是温度变动所导致的,不过对于正常64G的满负载读写,大部分硬盘的热衰减还是很严重的,在升级替换的的这块WD Blue SN550并没有体现出来什么性能衰减。 同样西数官方提供了控制板工具Western Digital SSD 仪表板,通过这个工具我们能清楚的看到当前硬盘的相应信息,同样也能看到硬盘的温度并不高(室内温度20℃),最高温度也是在相对较低的范围内。 性能监控部分则能针对读取速率、读写处理器和温度进行监控,能更更好的确认硬盘状况。 自带的工具也能够对硬盘进行诸如固件升级,S.M.A.R.T.状态的检测,足够保证让普通使用者更轻松的获取硬盘状态。 SN550的好价在¥829,日常售价¥899,不到一元1G的价格可以说是足够超值了。而且本身的M Key接口和支持NVMe协议能够在PCIe 3.0 x4的模式下运行这两点使得其本身的兼容性和性能也是不逞多让。 而且因为西数使用的自研主控是由闪迪研发的,应该在之后黑苹果上也能有不错的发挥,毕竟当时的MBP 2015升级还是用的西数黑盘,当时500G的可就要八百块啊。 7.课堂总结 先搜索笔记本同型号的升级记录 确认固态的接口类型,尤其是M.2有着多种接口 拆机不要大力出奇迹 不着急可以通过聚超值的好价推送购入 8.写在最后 平常确实帮别人修过升级过的笔记本很多,后来也懒得写相关文了,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电脑升级手册这一篇以实例说明了硬盘升级和系统迁移,关于其他升级与注意事项将在之后继续出写出相应的参考文章。欢迎大家点击关注催更。如果觉得我写得还可以的话,请多多点赞、收藏评论。我是老锅,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

锅从天上来 经验 2020-03-04 18:17

要说2019年下半年最火的轻薄本,联想小新Pro 13肯定能为例其中,而在这个注定不平凡的2020年的开年联想小新家族又推出了一款主力新品—小新Air 14 2020,其首发搭载了MX350显卡,搭档10nm十代酷睿,并配以高频大内存、大容量高速固态以及高色域屏,面向主流市场主打“全能”和“高性价比”。(详情观看下方视频) 联想小新air14 2020全新十代酷睿i5/i7超轻薄笔记本电脑设计师办公本 高颜值超级本 精装版:i5-1035G1 8G 512G固态 MX350全新2G独显 14英寸IPS屏 银色 京东:¥5799 去看看 ————图文版———— 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2019年下半年到现在比较热门的轻薄本有哪些呢?我想联想小新Pro 13肯定能位列其中,可以说它是一款“真香”机了。而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呢,是它的姊妹机型——联想小新Air 14 2020款,可能很多朋友会问,小新Air和小新Pro 有什么区别呢?其实从命名上就能看的出来,一个”Air”一个”Pro”,简单带来说就是小新Air的定位比小新Pro略低,配置更偏主流,同时价格也更低。而作为19款的迭代,联想小新Air 14 2020对配置也做了升级,最突出的就是它首发了英伟达新一代入门级独显MX350。那么它是否能成为联想小新家族的另一款“真香”机,我们先从它的基本配置聊起。 小新Air 14 2020采用了14英寸的IPS雾面屏(1920*1080),处理器方面,我们体验的这台机器搭载了,10nm英特尔十代酷睿处理器i5-1035G1(4核8线程),另外也有搭载i7-1065G7的版本,显卡为英伟达最新的入门级独显 GeForce MX350(2G 显存 ),同时搭载了16G DDR4 3200MHz高频双通道内存,以及512G PCIE SSD,系统方面搭载了Windows 10家庭版。 从配置上看呢,小新Air 14 2020最显著的特点除了首发了MX 350独显外,还采用了16G DDR4 3200MHz大容量高频内存,3200MHz也是十代酷睿所能支持的最高频率了,而16G大内存我觉得在2020年的笔记本上可能会慢慢成为标配,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另外除了英特尔处理器版本外,小新Air 14 2020确定还会有新的AMD 锐龙处理的版本,当然具体什么时候上市还不清楚,下面我们还是对我手上的这款机器进行一个全面的剖析。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看外观,小新Air 14 2020的产品ID依然遵循了小新家族的设计语言,除屏幕面外,其它三面均为铝合金金属材质,银灰色的配色,表面做了喷砂工艺,触感细腻,不易沾染指纹, A面和C面边角处的“Lenovo”标识不同于以往的喷漆工艺,而是采用了嵌入式的金属标牌。三维尺寸方面,整机长321mm、宽211mm,厚度16.9mm,裸机重量1.4kg(官方标称1.39kg),加65W电源适配器的旅行重量为1.74kg。 那么从整个产品的外观来说它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但是观感上不丑,还是一个比较符合大众审美的设计。产品尺寸得益于屏幕四边窄边框的设计,长、宽较上代有进一步缩小, 16.9mm的厚度不算很出色,比19款(15.9mm)还略微厚了一点点,至于原因我觉的主要在于它用了一个比较偏游戏本的散热系统,需要更大的空间,这个我们后面再聊,重量方面控制的还算可以,日常通勤携带不成问题。 另外小新Air 14 2020标配的这个充电器,它其实是Type-C口的PD充电器,只不过依然采用了比较传统的两段式的形式,它也支持多种充电功率,也可以为手机充电,而且这种传统三脚插头的充电器也能有效的防漏电。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和这种小巧的两脚PD充电器相比,便携性上要差很多。所以使用这个原装的充电器或是另购这种更小巧充电器都可以,完全看个人需求。 接口方面,机身右侧为一个SD读卡器和2个USB3.2 GEN1接口,机身左侧依次为一键恢复孔,3.5mm耳麦克接口,HDMI和支持PD充电,视频输出和数据传输的全功能Type-C接口,比较遗憾的是它并不支持雷电3。 小新Air 14 2020的接口还是相对比较齐全的,日常基本够用了,我要点赞的是它给了一个SD读卡器,因为现在从事短视频、Vlog创作的人越来越多,除了用手机拍摄外,还是有很多人是用单反、摄像机等设备拍摄的,有这个读卡器读取素材就会更方便。 产品的C面,小新Air 14 2020搭载了不包含小键盘区域的全尺寸薄膜键盘,配有三档可调背光(关/亮/特亮),键帽大小和键距都是正常键盘的尺寸,键帽触感也是蛮出色的,而且它保留了1.3mm键程,相较于小新Pro13 和19款的Air 14(1mm键程),整体的输入体验提升还是蛮明显的。 另外这款笔记本在快捷键设置上也是花了一些心思的,可以看到除了飞行模式、呼出设置中心、一键锁屏,调出联想电脑管家这几个快捷热键外,它还加入了几个新的快捷功能,窗口切换(等同于Alt+Tab)、呼出计算器和呼出截图工具。我个人是比较喜欢一键呼出截图工具这个功能的,因为我们在做测评时,经常需要截图,这个按键确实比较方便。 键盘左右两侧各有一排扬声孔,内部是两颗2W的杜比音效扬声器,键盘上方的电源开关按键集成了指纹识别模块,按下电源键的同时即可完成指纹识别,无需输入密码,一键进入桌面。 另外小新Air 14 2020还有开盖开机的功能,开盖即开机,无需按下电源键,不过由于没有人脸识别模块,如果你设置了开机密码,还是得要识别一下指纹(或输入密码)才能进入桌面。当然不喜欢这个功能的话,可以在“联想电脑管家”中选择关闭。 键盘下方是一体式触控板,长105mm,宽63mm,触控面积相对偏小,不过顺滑度和精准都还不错。 产品的B面,小新Air 14 2020采用了应该说是四边窄边框设计,左右边框收窄到了2.74mm,而且没有了大下巴,上下边框同宽,约为7mm,屏占比约90%。上边框正中植入了一颗720P的摄像头,同时配备了物理防偷窥开关。上边框摄像头的位置采用了一个微微凸起的设计,除了放置防偷窥开关外,也起到方便开盖的作用,小新Air 14 2020能够轻松单手开合,最大打开角度135°,不支持180°开合。 屏幕素质方面,小新Air 14 2020采用是一块来自京东方的IPS面板,最常见的16:9的比例,分辨率1920*1080,亮度300nit,采用了更护眼的全程DC无频闪调光技术,并设有低蓝光模式。 经Spyder5校色仪测试,100%的sRGB色域,80%的 AdobeRGB色域,平均色彩精准度△E 3.0(最大△E4.98,最小△E0.38)。整体来说这块屏幕的素质还是不错的啊,尤其是在主流价位的14英寸的笔记本中是比较突出的,100% RGB色域除了满足日常使用外,也可以应对像图片处理、短时视频剪辑等图形图像的创作工作了。 性能方面,小新Air 14 2020搭载了i5-1035G1处理器+MX 350独显的组合,这样的组合也应该会是2020年轻薄本上比较主流的配置,那么它们在这款笔记本上会有怎样的性能表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十代酷睿低压处理器i5-1035G1,隶属于采用了全新的sunny cove微架构和10nm工艺的Ice Lake平台,单就CPU来说它的特点非常明显,相较上代,它采用了更新的工艺和架构,默认主频和睿频不升反降,而给了更宽松的cTDP,允许厂商针对产品特点进行更自由的定制功耗,也就是说性能的高低更依赖功耗,当然更高的功耗也更考验产品的散热能力。 从以往测试的其他机型来看,Ice Lake平台的处理器如果只给到默认的15W TDP,它的CPU性能只能和上代持平或更低。而小新Air 14 2020没让我们失望,它的功耗就给的比较足。和小新Pro13类似,小新Air 14 2020也可以通过FN+Q快捷键,智能调节CPU的性能模式,它设有节能模式、智能模式,野兽模式三档,在野兽模式下CPU高负载时也可以长时稳定在28W功耗,让i5-1035G1的性能得到充分释放。 通过CINEBENCH R15和R20的跑分可以看出,在小新Air 14 2020这款产品上,i5-1035G1的得分较上代i5-8265U优势非常明显,至少有20%的提升。而且即使在R15连续30轮的测试中,这款笔记本的得分多数情况下也都能稳定在700分以上。 要说十代酷睿处理器大家已经开始比较熟悉了话,那NVIDIA GeForce MX350这款显卡绝对是新鲜的不能再新鲜了,小新Air 14 2020是它的首发,从命名上就可以看出它是MX250的继任者,那么它有何特性,性能如何,我们先看一组参数。 通过参数对比可以看出,MX350有着GTX1050的基因,同为GP107核心,流处理器数量也同为640个,频率也大体相同,只不过对显存相关进行了阉割,容量,带宽,位宽都有所缩减。这部分数据还是和MX250基本相同,通过3Dmark Fire Strik项目的显卡得分可以看出,MX350较上代MX250,性能有了约20%的提升。但是和满血的GTX1050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约相当于GTX1050 Max-Q的八成功力。 实际游戏测试来看,《DOTA2》1080P预设最高画质平均75 FPS 《CS:GO》炙热沙城地图, 1080P预设最高画质平均81 FPS 《守望先锋》1080P高画质,渲染倍数100%,平均65 FPS,中画质,渲染倍数100%,平均82 FPS 而《英雄联盟》这款游戏比较特殊,在CPU和显卡对游戏的影响比重中,他依赖CPU的比重多一些,实际游戏中,1080P预设最高画质平均90FPS。 刚才我们提到MX350有着GTX1050的基因,那它是否有挑战大型游戏的能力呢?我用《PUBG》做了实际测试,艾格伦地图,1080P低画质平均47帧,最低画质平均63帧。 从跑分和实际游戏的体验中我们就对MX350的性能有了一个结论,首先它比上代MX250的性能有着很明显的提升,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里就要有但是了,它的主要应用范围依然还是轻量级的网游,大型的3A大作依然不在它的能力范围内,那有朋友会说,《PUBG》最低画质下不也能到60帧了吗?60帧是60帧,但最低画质的游戏体验真的非常差,而且帧数也不是很稳定,会有波动,总之呢,这种状况下游戏,不能说落地成盒吧,但也基本只有被虐的份。所以,再次感叹老黄的绝世刀法真不是盖的,轻薄本上入门级独显,就是入门级独显,他不会让其挑战游戏显卡的地位。 说完了性能我们再来说散热,散热是性能释放的重要基础,可以看到小新Air 14 2020采用了单风扇,双热管同时贯穿CPU和GPU,以及后置转轴出风的散热方案。相信很多朋友看到双热管单风扇的散热系统,第一反应就是这样的散热系统够吗?真能压得住28W的CPU以及MX350独显的热量吗?在往期文章《解密笔记本的散热系统》的中跟大家详细聊过,提升散热不要一定非得靠 “数量”,比如风扇,还可以增加风扇尺寸大小和风扇转速。 我们可以看小新Air 14 2020虽然是单风扇,但是的它的尺寸明显比轻薄上常见的风扇更大,另外轻薄本所使用的风扇多为5V电压,而这颗风扇是12V电压高转速的风扇,同样能够带来更大的风量,这样的风扇一般是用在游戏本上的,另外他的热管虽然不宽,但相对更厚一些,不像一般轻薄本那样压的那么扁,所以这样的散热系统在轻薄本上应该不会差。 那么散热到底怎么样?还得拉出来遛遛,在室温20℃左右,通过AIDA64 Stress CPU可以看出,小新Air 14 2020 的CPU功耗稳定在23W,频率3.3GHz左右,温度73℃。而在负载更高,一般对游戏本才用的Stress FPU测试中,其CPU功耗可以稳定在28W,频率2.5GH左右,温度83℃。 在CPU、GPU同时高负载的stress CPU+Furmark双烤测试中,GPU温度62℃,频率可以稳定在1594.5MHz,性能释放非常充分。与此同时CPU功耗稳定在14W,频率2.4GHz,温度73℃。 从核心温度和性能释放来看,小新 Air 14 2020的表现还是不错的,Stress FPU能够稳定在28W,是很不错的表现了,而在双烤中,GPU可以稳定在1.59 GHz(超过了标称频率1354Mhz~1468Mhz)也可以说相当不错了。而且从频率猜测在小新Air 14 2020上,MX350的功耗应该不止25W,对散热系统的压力其实更大。 表面温度方面,在室温20℃左右,极限双烤模式下,C面高温面积偏大,温度最高点43.5℃左右,WASD键处39.8℃,键盘中部40.2℃,键盘右侧29.6℃,掌托处27℃左右。整体来说表面温度不算差,也不算好,比较一般。噪音方面,由于大尺寸高转速风扇原因,满载时人位噪音49分贝左右,比常见轻薄本的噪音略大一些。 当然以上所有的这些测试为了考验它的极限,我们均是在 “野兽模式”下进行的,平常使用如果不玩游戏,不运行一些如视频剪辑等高负载应用,其实更建议智能模式或节能模式下运行,性能足够,同时噪音量和热量都会小很多。 其他硬件方面,小新 Air 14 2020搭载的16G DDR4 3200MHz双通道内存,为板载颗粒,不支持升级加装。 我们上手的这台,固态硬盘为来自三星的PM981a,NVME协议,PCIE3.0*4通道,读、写速度都是非常不错的。无线网卡为intel AC9560,遗憾的是并不支持WiFi 6。电池和续航方面,小新 Air 14 2020搭载了56.5Wh的锂电池, PCmark 8模拟续航测试成绩接近5小时,实际日常办公使用续航应该能在7小时左右。 到这我们就完成了对联想小新Air 14 2020这款笔记本的全面剖析,总体来说这是一款轻薄本中的“全能水桶本”,可能轻薄度方面它不算特别优秀,但性能释放绝对能说是出色。那又有朋友会说了,轻薄本不是应该要追求更轻薄吗?什么时候开始走性能路线了?我觉得有几点原因。 第一,近几年内容创作者,尤其是短视频和Vlog的创作者越来越多,这些用户所需要的我称之为轻量级的专业应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不是很高,性能释放比较好的轻薄本是更好的选择。不一定非得用游戏本级配置,而且轻薄本再怎么着也要比游戏本轻便很多。 第二,联想小新系列的市场定位其实是更偏向年轻人群体的,比如大学生和职场新人,这类年轻用户很多还都会有一些游戏需求,比如打个英雄联盟之类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便携性,而且对价格比较敏感。 第三,就是价格,主流价位下轻薄和性能难两全,相同价格下,极致轻薄和轻薄度一般但性能更强的两款轻薄本,除非对便携性有苛刻的要求,显然更多人会更看重性能。另外主流的轻薄本比主流的游戏本价格是要便宜不少的。所以价格适中什么都能干的“全能型轻薄本”会更受欢迎,这是市场导向,那么就说到价格了。 我们体验的这款i5+MX350的版本日常零售价5499元,首发价5099元, i7+MX350的版本,日常零售价6299元,首发价5899元。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小新Air 14 2020会成为今年的一款“真香本”吗?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更多>

科技方法派 晒物 2020-03-03 16:01

一台八面玲珑、稳定可靠的笔记本,肯定是各位混迹商场的青年男女必配的办公工具。你希望它记录你的灵光一闪,助你搞定客户订单;你要求它的续航足够强大,能陪你加班到看见凌晨四点的北京;最好它的性能还足够强大,能让你休息时忙里偷闲,来上一局游戏… 作为日常工作就是码字的文字工作者,奶茶自然也是希望有一台性能强劲又轻薄的笔记本。正巧碰上上个月的618大促,在经过对比选择之后,购买了14英寸的惠普战66二代的Intel版本。(同系列还有13英寸、15.6英寸两种尺寸)虽然一开始看上的是锐龙版本,但当时还没上市。不过也算是圆了自己的小小心愿。 好了废话不多说,下面进入”晒物时间“~ 外观&手感部分 开箱拿出笔记本,惠普战66二代给我第一眼的印象还是那股熟悉的“战”味。整机重量很轻,重量仅有1.49kg左右,厚度薄至17.95mm。这里就不和硬币比厚度了,大家可以对比看看~ 正面给我的感觉就是简约柔和,A面点缀的天线条算是比较有辨识度的设计。(据说能增强无线网卡的信号);随手翻了一下,单手开合毫无压力~ C面采用的是一体成型设计,看起来对抗灰尘和生活溅水应该不成问题。钻石切割亮条的触摸板面积挺大的,感觉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触摸板和键盘的使用感不错,毕竟还是老牌大厂出品~ 另外不得不说的就是键盘了,这手感杠杠的~ 唯一遗憾是没有背光,看起来要少点在昏暗环境下打字了。 然后这款惠普战66二代是自带按压式指纹识别模块的,就在触摸板旁边。总算是摆脱繁琐的开机输PIN码流程了~ 另外,惠普战66二代据说是经过了13项业内最严苛的军规测试,实际抗摔如何奶茶是不敢自己尝试了,各位有兴趣的聚友不妨.... 作为一台商务本,惠普战66二代在接口上当然是不能马虎的,机身两侧总共配置了多达3个USB接口、1个Type-C接口(支持显示输出),RJ-45网线接口、HDMI接口、SD卡槽也是一应俱全。基本上是满足了我日常外接设备的需求了。 事不宜迟,马上点亮屏幕,进入系统~!6.61mm的宽度,加上左右双边窄边框,虽不如价位更高的”全面屏“笔记本,但在商务本中也是控制得比较优秀了~(为了容纳摄像头,上下边框有点宽,假如能采用放置在下边框,或者键盘弹出式摄像头,那就更加完美了) 屏幕素质方面,这块IPS屏幕还是相当给力的,色域覆盖高达66%sRGB,属于同价位商务本中主流偏上的水准。而且惠普战66二代的TYPE-C和HDMI口能同时外接输出,最高能同时四屏联动。而且惠普还有一款专门搭配的显示器,在拓展显示之余,还能提供充电、额外摄像头和更多的接口。不过奶茶毕竟吃草,只能用自家的旧LG显示器凑合一下了~ 然后是喜闻乐见的180°转轴测试,可见屏幕基本没有怎么变色。开会分享内容、搞头脑风暴的时候应该挺派的上用场的。 性能&系统 晒完了外观和手感,自然就是大家都期待的硬件部分了!先来上一张PC mark跑分晒晒~ 续航是相当给力,毕竟是三芯电池,续航时间高达8小时5分钟,应付一天工作不插充电毫无压力~更何况,它支持30分钟充电到50%~ 这次我购买的配置为i7-8565U+MX250 2GB独显+8G内存+500G SSD,属于今年轻薄本的主流配置。比起上年的战66一代,最大升级应该就是这块MX250了。总体来说,MX250是块”马甲卡“,但由于提升了核心加速频率和显存频率,在性能上还是有一定提升的,流畅应付各种网络游戏不成问题。 口说无凭,还是来张3D MARK的跑分证明~ i7-8565U+MX250能跑什么游戏?LOL就太普通了,这次奶茶测试的是大型网络游戏:最终幻想14,在调整到相应特效设置后,画面整体流畅度不错。但战斗帧数就比较惨了,不过也就是出差的时候应急用下,拿来交给任务,还是不错的。 玩游戏的时候还是能明显感受到发热的,主要集中在左侧的出风口。但一般情况下,得益与双管+双进风口的散热设计,放在大腿使用还是毫无压力的。 借下官方的拆机图说明~ 另外,这款惠普战66二代还支持双内存插槽,后期觉得内存不够用的话,可以通过拆机进行升级。奶茶这台原机自带的是8G的镁光内存,频率为DDR 4 2400。我准备后续再加一条同频率的8G,组成双通道,性能应该会有明显的提供~ 还是借的官方图.. 奶茶还发现,这款笔记本对小白和新人非常友好,自带的“惠管家”客户端,除了可以在线求助技术专家咨询售后问题外,还提供了不少贴心的小工具和服务,比如打印机的安装设置、邮件客户端设置、Office激活服务、硬盘分区等,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快捷解决。 假如各位聚友有亲戚朋友要你推荐电脑,不妨可以推荐下惠普的电脑,毕竟这个“惠管家”功能强大,能让你减少当免费售后的风险~ 既然提到了售后,那奶茶就再啰嗦一段吧~ 惠普一直在这方面都做的不错。惠普战66二代除了拥有6个月免费云在线服务、24小时人工在线服务等,还可享受1年内大陆地区无地域限制上门现场维修、2年个人用户有限保修~ (线上线下两开花,小白欢喜!) 总结:一次诚意满满的升级,更强大的职场笔记本就在这里 综合来看,惠普战66二代是一款延续了家族特色的笔记本电脑。在保留了惠普这一系列商务本做工材质精良、手感优秀的特点之余,通过升级CPU和显卡,兼顾了办公和娱乐性能。应该说是完美击中了职场用户的痛点了。在MX250和i7-8565U的加持下,惠普战66二代足以堪称优秀的生产力工具。奶茶认为在在4~6K档的商务笔记本中优势明显!不论你是职场新人或者差旅达人,这款笔记本都非常适合伴随你走过一段职业生涯~ <更多>

loser奶茶 经验 2019-07-17 11:25

出差在外,EDC里一定要备上 遥想父辈年代,在那个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出差”还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词汇。正是因为如此,每次出差肯定是全家上下一起准备行李,生怕拉下了什么。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的完善,差旅变成了很多白领朋友的日常,在现代,出差更加注重的是工作效率。出差不像在办公室条件优越,身上能带的装备有限,便携和功能性是关键的选择点。 那么,在现在很多朋友的差旅行李中,什么才是必备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款差旅神器,助力大家快人一步抢占先机~ 新一代Windows笔记本 说到出差最必不可少的,就是各位的笔记本电脑了。无论是接受甲方爸爸的Diss洗礼,还是连夜在酒店赶方案PPT,笔记本电脑都是各位出差时最忠诚的“战友”。但公司给配的商务笔记本重量喜人,对于出行而言是个不小的负担。出几趟差,分分钟练出一双麒麟臂来。 另外传统的商务笔记本续航能力很差,出差在外,充电成了大难题,非常影响工作效率。这些传统商务本不仅续航能力差而且在性能方面也是表现平平,相信有不少小伙伴都体验过公司电脑太慢,经常卡顿,系统又落后,有时候开个网页都要考验耐心!简直分分钟把人逼疯,自然也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这时候高性能、轻薄便携高颜值的Windows新一代PC就派上大用场了。 新一代Windows笔记本的定义: Windows 新一代 PC主打的就是长续航、高性能、高颜值,轻薄便携、让你能够说走就走。新一代PC部分机型支持刷脸登陆和指纹解锁,完美保护个人隐私。强劲的性能除了能满足流畅运行各种办公软件外,还能满足下班后的影音娱乐需求。 作为Windows新一代PC的标杆机型,Asus/华硕 灵耀 S4300UN8250外形时尚纤薄,C面的特殊编织文艺营造出舒适触感,3.5°下沉式垫高独特设计可提升通风散热,同时提升键盘使用舒适性。另外,屏幕三边采用微边框设计,拥有高达86%的屏占比视觉效果出众,同时更有助于出门携带,多种配色满足个性需求。 配置方面,它搭载Intel Core i5-8265U处理器和MX150 2GB独显,8GB内存、512GB SATA3固态盘,此外还拥有华硕SonicMaster扬声器、全尺寸背光键盘和双频无线+蓝牙5.0等。两侧外接口扩展丰富,包括:2个USB 2.0、1个USB 3.1 Type-A、1个USB 3.1 Type-C、HDMI和读卡器卡槽。 另外Asus/华硕 灵耀 S4300UN8250搭载了Windows 10系统,里面内置了多项专注提高生产力的贴心功能,例如时间线、虚拟桌面等;其中时间线会帮你记录30天日记,你做过的工作都能轻松找到;虚拟桌面可让你按照自己习惯分类管理应用,想要的软件一秒就能找到,助你高效的工作。 软硬结合,让你在出差也能效率满满,早日完成任务! Asus/华硕 灵耀S2代S4300FN8265英特尔®酷睿i5轻薄便携商务办公14英寸女生款的超薄笔记本电脑超极本2019款 天猫:¥4599 去看看 多口拓展坞 新一代Windows笔记本优点众多,但由于轻薄的机身,接口数量是肯定不如传统笔记本的。特别是在需要投影的场合,客户的投影机可能只有VGA接口。因此,一个优秀的多功能拓展坞就是你差旅行李的必备良品了。 市面上的拓展坞品牌比较多,型号直接的参数差距比较大。一般商务人士可以优先选择带VGA和HDMI接口的机型,这样能确保和市面上绝大部分的投影器兼容。其次是目前不少新一代Windows笔记本都采用了PD快充,有PD快充的拓展坞可以让你在拓展接口的同时,保留快充的功能。 综上来看,小编比较推荐这款京造 Type-C扩展坞,收纳式7合1设计,集成了各种转接器接口。不仅支持支持4K/1080P输出,同时还支持PD双向快充。自带万兆网络接口,即使是wifi信号不好的地方也能保证高速上网。 京东京造 Type-C扩展坞 USB-C转HDMI/VGA转换器4K投屏 PD充电转接头数据线 苹果MacBook华为P30/Mate20拓展坞 京东:¥289 去看看 降噪耳机/AirPods 无论选择哪种交通方式,噪音都是不可避免的。想要保障旅途良好休息,最好还是备上一个降噪耳机,耳罩式的隔音能力更强,在高铁和飞机上都有良好的表现。 降噪耳机来讲,音质和效果俱佳的肯定是首选索尼大法了,旗舰级的1000XM系列目前已经出到了第三代,搭载新款QN1处理器,降噪算法能力上升4倍,处理高频声音的能力有明显上升。 蓝牙标准升级为4.2,麦克风升级为MEMS,配合QN1处理器有了更强的降噪性能和拾音能力。保留了触控控制、主动降噪能力,支持LDAC和AptX技术,在一众降噪耳机中应该还是保持超群的音质。 索尼(SONY)WH-1000XM3 高解析度无线蓝牙降噪 头戴式耳机(触控面板 智能降噪 长久续航)黑色 京东:¥1999 去看看 假如嫌弃头戴式的降噪耳机太笨重,也可以选择效果没这么好的真无线耳机。真无线耳机的C位Airpods就是不错的选择。 新AirPods现支持更长的通话时间,可通过语音激活Siri,并可搭配新推出的无线充电盒。新AirPods配备全新的Apple H1耳机芯片,可与你的设备建立更快速、更稳定的无线连接,在关联设备间的切换最快达以往2倍,接打电话时的连接最快达以往1.5倍。此外,H1芯片还支持用语音激活Siri,并可将游戏时的延迟最多降低30%。因此,无论是玩游戏、欣赏音乐还是听播客,都能尽享出色的音质。 新推出的无线充电盒,只需将 新AirPods充电盒放在兼容Qi标准的充电器上,即可轻松充电。充电盒正面的LED指示灯能显示AirPods的充电状态。如果无线充电器没在身边,也可以通过闪电端口充电。 Apple AirPods 配充电盒 苹果蓝牙耳机 京东:¥1246 去看看 多合一快充移动电源+充电器 旅途中给各色电子产品充电是个老大难问题,各种充电头、移动电源挤占空间和重量不说,还容易遗失。不过好在目前TYPE-C接口正在普及,各种多接口充电器+移动电源合一的产品层出不穷,例如安克这款多接口快充+移动电源,就是差旅人士不错的选择。 Anker安克 10000毫安 超极充充电器充电宝二合一升级版 3A快充 移动电源/充电宝 手机平板 红色 京东:¥268 去看看 移动硬盘 出差到客户公司,各色数据和报表需要频繁读取。U盘太小,容不下大量数据。传统的机械移动硬盘笨重不耐撞击,容易丢失数据。还好近些年来,固态移动硬盘已经逐渐普及,除了避免了传统移动硬盘不耐冲击的问题外,固态硬盘的高读取速度也能大大提升差旅工作效率,助你快人一步。 小编在这里推荐闪迪的Extreme Portable,这是一款三防移动硬盘,拥有IP55等级防护(防溅洒、淋小雨、户外防尘),同样内置固态硬盘,可提供最高550MB/s读取性能,通过USB-C接口转移数据。有256GB、500GB、1TB和2TB四种容量的版本可选。 闪迪(SanDisk)500GB Type-c 移动硬盘 固态(PSSD)极速移动版 传输速度550MB/s 轻至40g IP55等级三防保护 京东:¥619 去看看 双肩包 除了上面讲到的各色数码设备,一个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背包,对于出差的人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选好了背包,能减少负重感,而且合理的分区也能让行李更加整整有条,避免了翻箱倒柜找不到需要物品的尴尬。 双肩包的选择项就比较多了,价位差距也比较大。小编自己用的是新秀丽的8548086,这是一款采用尼龙作为主体材料,搭配PU装饰的包包。独立分区的设计让各色物品都能井井有条。开敞式设计,满足日常空间需求,附有电脑、平板保护袋、文组收纳袋,提高出行效率。防泼水、高耐磨面料,非常适合南方多雨季节~ 新秀丽(Samsonite)双肩包背包 商务休闲书包笔记本包 苹果电脑包15.6英寸 黑色 京东:¥289 去看看 拉杆箱 长途出差的话,双肩包就不够看了,拉杆箱才是王道。一般来说,登机箱就刚好,尼龙塑料金属看个人喜好,但核心还是要耐冲击,经得起暴力托运的考验。 新秀丽作为拉杆箱牌子的TOP,质量那是有口皆碑的。和双肩包一样,合理的分区能有效保护内容物,提高寻找物品的效率。小编推荐的这款拉杆箱采用聚碳酸酯材质,轻量化选材,箱体轻盈,拉杆设计,兼顾坚韧与时尚,拉伸无阻流畅,握感舒适,细节之处体现品质保证。万向轮静音滑行,使用更加省力。 Samsonite 新秀丽 Neopulse 系列 中性 4轮行李箱 65752/4535 金属沙 20寸 亚马逊中国:¥899 去看看 总结 以上是这次推荐的出差必备神器,大家可根据自己的行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出差行李。话俗理不俗,出门在外最重要就是保持轻松舒适啦~ <更多>

loser奶茶 经验 2019-06-14 12:56

刚开始买了2018 13.3寸基础款的MacBook Pro觉得还挺够用的,但是时间久了,256G的内置存储空间就成为瓶颈了,平时也用几万块的FX硬盘当做仓库盘,好处是有USB-C接口,可以节省一个HUB的USB位置,但是缺点也很明显,SATA的接口注定读写速度有限,极大的浪费了MacBook的雷雳3接口。 如果换成固态硬盘盒速度可以提升,不过以前剩下来的SSD只有120G,2.5寸硬盘盒一般也是USB-A接口,接上HUB容易掉电,MackBook Pro有4个雷雳接口,不充分利用太不划算了,不管是容量还是速度都没有质的跨越,所以趁着最近固态存储降价,干脆淘一个性价比高的PSSD(移动固态硬盘)。 挑选PSSD 最近赶上京东固态硬盘活动日,力度都很大,购物车本来就放了一些,又看到新品加了一些。 闪迪 PSSD 500G 闪迪(SanDisk)500GB Type-c 移动硬盘 固态(PSSD)极速移动版 传输速度550MB/s 轻至40g IP55等级三防保护 京东:¥619 去看看 三星T5 500G 三星(SAMSUNG) 500GB Type-c USB3.1 移动硬盘 固态(PSSD)T5 珊瑚蓝 最大传输速度540MB/s 安全便携 京东:¥639 去看看 西部数据 My Passport SSD 512G 西部数据(WD)512GB USB3.1移动硬盘 固态(PSSD) My Passport SSD 2.5英寸(小巧便携 高速传输)WDBKVX5120PSL 京东:¥619 去看看 柯达 X200系列 1TB 柯达(Kodak)PSSD固态硬盘256G/512G/1TB USB3.1 X200系列 1TB 京东:¥799 去看看 忆捷 M1 1T 忆捷(EAGET)1TB Type-c USB3.1移动硬盘 固态(PSSD)M1 读速高达500MB/s 仅重50g全金属迷你便携只换不修 京东:¥798 去看看 游享 P1 512G 游享(YXPC) 512GB Type-C USB3.1 Gen2 高速移动硬盘 固态PCIe-NVMe(PSSD)P1传输速度达950MB/s 京东PLUS定制 京东:¥699 去看看 台电 S20 1T 台电(Teclast)1TB Type-c USB3.1 移动硬盘 固态(PSSD) S20系列 防震防摔 读速可达500MB/S 以换代修 京东:¥739 去看看 容量并不是一致,是因为有的大容量性价比太低了,这几款都是比较火的PSSD,下面我列出一个图标来对比这几个PSSD,对比项也是我比较关注的内容。 在我心中的权重排序是:读速、写速、容量、质保、价格、规格、重量、颜值。口碑比较好,销量比较多的是闪迪、三星、西部数据,但是总体价格还是不够划算,SATA接口的速度表现比别的牌子要好一些,但是有一个问题是这些品牌在商品界面全部都只写理论读取速度,丝毫不提写入速度,哪怕是理论值也好,所以这里的理论写速是我搜集一些网友反馈得出的数值,不一定准确。 而唯一同时标明了写速和读速的是游享P1的PSSD,也是最近杀出的一匹黑马,可以看到各项参数都非常除出色,PH的配色,更是达到了USB3.1 Gen2的10Gb/s的传输速度,吊打一排PSSD,价格也很不错,非常适合MacBook Pro,本来也是我准备预定的PSSD,就是觉得512G还是小了点,加上电脑本身的256G都不到1T,但是已经没有USB3.1 Gen2的1TB规格的PSSD了,所以以上经过对比的PSSD我都放弃了。既然没有,那我就试试自己DIY一个吧。 选择NVMe SSD 其实我需要的就是一个支持NVMe的硬盘盒和一个2280尺寸的NVMe SSD就行了,为了追求性价比,仅仅是作为MacBook 的扩容盘来看,三星970 EVO、INTEL 760P,三星PM981都被排除了,这些好是好,但是太贵了,而且配上NVMe硬盘盒最多也只能发挥10Gb/s的传输速度,过于浪费了,如果要雷雳3硬盘盒,可以在下一节看看价格,更不现实,最终筛选出了三个NVMe SSD。 HP EX900 1T 惠普(HP) 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EX900系列 京东:¥899 去看看 宏碁 VT500 1T 宏碁(Acer)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VT500M系列-大容量极速版 京东:¥799 去看看 阿斯加特 AN系列 阿斯加特(Asgard)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AN系列-游戏极速版|五年质保 京东:¥799 去看看 还是做个表格一目了然,在活动日价格都在899元左右,相对来说性价比很高了。每个品牌都标注了顺序写入和读取速度,阿斯加特要吐槽一下,这个写入560的速度是什么鬼,这不就跟SATA接口的一样了,而且散热片虽然好看,但是做PSSD也要卸下来节约空间,麻烦,直接淘汰。剩下的通过评价,销量和网上评测对比,HP EX900比宏碁 VT500好一点,就选HP EX900了。其实EX900也有一些槽点,没有缓存,发热量大,不算真正意义的惠普品牌,有人反应玩LOL会卡半秒,但是也有人反应是主板驱动的原因,并没有发现卡顿。而缓存的有无在机械硬盘上差距很大,固态硬盘的差距没有太明显,经过分析对我来说没有影响,因为我是用来做PSSD,主要是装图片视频等素材,而且不是系统盘,不会持续读写,说白了重点就是读写速度和容量是我的第一需求,3年保修加上39元购买3年延保,6年的国行保障也让我放心折腾,可以说EX900虽然槽点多,但是太适合用来做PSSD了。 选择NVMe 硬盘盒 而NVMe硬盘盒的选择范围就更少了,尤其是京东自营都没几个,应该说是被迫选择其一。 奥睿科(ORICO)PVM2 奥睿科(ORICO)M.2 NVME移动硬盘盒Type-c3.1固态SSD外置盒壳子笔记本电脑全铝 10Gbps-掀盖式PVM2银色 M.2 京东:¥189 去看看 飚王(SSK)SHE-C325 飚王(SSK)SHE-C325 M.2(NVMe)转Type-C3.1接口移动硬盘盒 高速传输 SSD固态硬盘外置盒 京东:¥179 去看看 佳翼雷电 佳翼雷电 NVME雷电3硬盘盒TYPE-C PCIEX4 GEN3 40G雷电三SSD移动硬盘盒全铝 官方标配|配C TO C数据线+全铝外盒 京东:¥890 去看看 可选的基本就是奥睿科和飚王,还有个佳翼雷电就是支持MacBook Pro的雷雳3接口,40Gb/s的理论数值,但是这价格...都购买个1T的NVMe了,完全不考虑。奥睿科和飚王都是老牌子了,但是说实话我都有过不好的产品体验,尤其是在用的奥睿科HUB在一年后总是掉速,只是选择太少,没办法,综合对比是奥睿科略胜一筹,而且飚王的界面资料太少了,主控也不提,给个差评直接无视了,奥睿科这个颜值也还不错,活动价179元,我感觉价格还有下探的空间,主要是竞品太少了。 组装PSSD 产品到齐,奥睿科送了一个双口2.4A的充电器,没啥用处。 这个双口充电器以前还花钱买过,接蓝牙音箱充电居然有电流声,造型做工也一般,5V 2.4A也算是走在淘汰边缘的路上了,不建议购买,我也只能拿来给一些小电器充电用。 先来看奥睿科的硬盘盒,包装还不错,右下角10Gbps的放大字样很醒目,这也是我选择NVMe硬盘盒的目的,支持USB3.1 Gen2协议。 买的是银色版本,其实金属银色已经不算特别流行了,和旧版的MacBook比较配,新款的MacBook都是金属灰了,主要是我当时犹豫太久,金属灰没货了,所以赶紧下单金属银色。 配件准备的非常丰富,给了两条25cm的短线,而且都是支持USB 3.1 Gen2协议的,自己买这种线都不便宜,可以适合很多使用场景了。 螺丝基本都是双备份的,一对SSD固定的公母螺丝,一个硬盘盒的封口螺丝。 我买的是掀盖版硬盘盒,其实银色的颜值也比较耐看,正面有奥睿科的Logo,背面也印了铭牌信息,供电输入是5V900mA。 当盖子打开的时候我发现有点不太对劲,怎么就2个硅胶贴片?我看文案描述和买家秀都是两面各三片散热硅胶的。 后来发现是很多人吐槽掀盖版中间总是压不住,设计师所谓的优化就是去掉了中间的硅胶散热片,我表示后来我的PSSD依然有点盖不住,但是我想办法解决了。 买之前我看评论就知道掀盖款的有这个问题了,主要是看到了这个规格参数,发现掀盖式更小一点,所以我才决定买掀盖式,而且EX900本身没有散热片,我不太担心盖不住的问题,现在倒担心四个硅胶片是否能良好散热了。 M.2接口,金属模具上部分有2个卡槽可以固定面板,M.2接口配合下方多个螺丝孔可以兼容2230、2242、2260、2280尺寸的SSD。 可以看到JMS583主控,也是全球第一个针对PCIe/NVMe设计的USB桥接晶片,下面也布满了大面积的散热铜条。 接下来看看HP的EX900,自从920出来后,900的价格是节节下降,吐槽的居多,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堪,正好福利了我这种需求的用户。 包装做工其实都还不错,也自带了固定螺丝。 背面光溜溜的一片,挺好的,在硬盘盒里面也应该不会太挤盖子。 开箱完了就直接组装,很简单也不用看说明书,就是这个出厂硅胶片贴的不整齐,也不太好撕,有点膈应。 拆之前要把主板取出来,先把EX900插入M.2的接口,自然的翘起来了。 然后将母螺丝卡住SSD的尾部,对准面板的圆孔。 从后面拧上螺丝。 SSD就被固定在面板上了,这个设计结构看的挺舒服的。 然后将整个主板塞进硬盘盒,背部会被硅胶贴片粘住。 仔细一想EX900发热会比较大,还是把表面的贴纸撕下来比较好,免得使用久了烂在里面,保存在包装盒里。 剩下的就是将背板直接盖上,底部有个卡槽,不会突出,螺丝拧紧后也刚好是平面,旁边有一个小孔是LED灯孔。 PSSD就这么DIY好了,盒子非常简约,体积就跟个口香糖差不多大,双面都有倒角,八角不尖,圆弧处理,不咯手。 可以看到我这个硬盘盒中间也还是有非常轻微的鼓起,但是比买家秀好了很多,一个是EX900本身很薄,估计也有减少硅胶片的原因,影响不大。但是强迫症的我还是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拆下背板,反向把中间撇一下,只是轻轻一下,让整个背板有内凹的趋势,再装上去就是完美平整了。 这个造型和尺寸搭配MacBook真是太合适了,随身带着都无压力。 底部在通电时会亮蓝灯,读写状态会闪烁,很多人担心NVMe硬盘盒的供电,实测MacBook的雷雳3接口非常稳定,不会有供电不足的情况。 底部的USB-C接口和卡槽的外壳衔接处还是有轻微的缝隙,影响倒是不大,也说明了竞品太少,品控压力不大。 速度测试 接上MacBook Pro提示无法识别,第一次要初始化一下,选择exFat进行格式化。 Mac OS里实际容量不是按1024换算,1TB就是1000GB。 用Disk Speed Test测试读速931M,写速859M,这个数值基本达到了USB3.1 Gen2的实际效果。 这是在MacBook换Boot camp启动Win10后,用CrystalDiskMark测试的效果,读速略下降,作为PSSD来说,读写都在870以上,4K各项表现都不错了。如果是传统的USB-A电脑主机,根据主板接口的限制,可能就在500左右了。 我还顺便测试了一下连接手机OTG的效果,拷贝大体积文件,从PSSD到手机内是50M/s的速度,从手机到PSSD是157M/s的速度,但是及其不稳定,这只是我截取到的数字,偶尔会显示0,应该是跟手机USB-C口供电不足的情况有关,不知道搭配无线充电宝再使用OTG会不会稳定点。 放个温度图,是不是被吓到了?别担心,这个只是手机OTG时拷贝显示的温度,估计供电不足不稳定的原因,实际用MacBook Pro连接温度稳定在20°左右,大容量连续拷贝下也就是25°左右,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而且全金属外壳散热确实快。 成品 东西做好了也要讲究性价比吧,但是同规格的PSSD市面上好像找不到一个,更好点的就是雷雳3接口的三星X5了。 三星X5 1T 三星(SAMSUNG) 1TB Thunderbolt 3 雷电3接口 移动硬盘 固态(PSSD)X5 动态散热 安全可靠 京东:¥4199 去看看 还是做个表格对比一下,支持USB3.1 Gen2协议的就是游享P1了,但是容量小了点,目前PLUS会员价格才是799元,如果换算1T的至少要1500左右了。自制的PSSD算上39元三年延保,价格在1116元左右,各项参数都比游享P1好一点,算是非常满意的结果了。至于三星X5,买不起买不起。 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是提供给新版MacBook Pro无法扩容的用户,以尽量低的成本,尽量小的空间去扩展,雷雳3的速度很美好,但是价格更贵,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就是USB3.1 Gen2协议的PSSD了,可以尽量去接近机身自带存储的读写速度,而且也比较稳定。至于安全性,数据是无价的,每次PSSD里的内容都会在开始前做一次备份,完成后再做一次备份到机械盘,PSSD就是保证高效率读写来节约时间。 可能很多人觉得一个移动硬盘900M的读写没啥用处,只能说自己用不到不代表别人没这个需求,时间效率有时候是很重要的,而且很多现在很多机箱都开始增加USB3.1 Gen2协议的接口了,前不久看到新闻,Thunderbolt 3协议开放,有望拉低相关设备的价格,到时候就说不定打造跑满40Gb速度的PSSD也会很便宜了。 <更多>

晓飞影V 晒物 2019-05-21 21:58

我是一名从业十多年的设计师,也是一名数码达人,经常会有朋友问我,究竟什么样的笔记本电脑适合用来做设计?是不是越贵的电脑就一定越好,正好最近体验到了一款售价高达18899元的笔记本电脑联想ThinkPad X1隐士,那么今天我就为大家带来对这款笔记本电脑的真实体验感受。 选择笔记本电脑首先就要看外观,外观就是脸面,很多人选择MAC book并不是因为它好用,而是因为它拿出来摆着有逼格。联想ThinkPad X1隐士采用ThinkPad家族式经典设计,沉稳的黑色简约大气,logo上的红点是个呼吸灯。 据官方介绍,X1采用了“类肌肤触感涂层”,虽然手感不错,但是手上的油脂会完美的残留在笔记本外壳表面上,看起来惨不忍睹,甚至用抹布擦过之后都很难清除,需要用酒精等才能擦掉。联想官方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个缺陷,还推出了A面贴纸设计大赛,看来真有必要贴个贴纸才能用了。 接口方面,X1还是很丰富的。X1的右侧有并排两个USB 3.0接口,方便高速传输数据。SD卡读卡槽更是摄影师必备的接口。 不要以为两个USB 3.0接口有些少,在X1的另一侧,还有着两个Thunderbolt 3(雷电3)接口,兼容Type-c规格,然后还有一个HDMI接口,方便连接大屏。X1是支持一拖二显示的,这对于经常需要双屏展示的设计师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功能。在旁边则是受到笔记本厚度限制而被压缩成了mini的以太网接口。同时为了方便做视频时进行监听,3.5mm的耳机接口也得以保留。 因为是设计师专用电脑,经常需要运行大型软件做一些好资源的渲染操作,电脑高速运行时自然会对散热有很高的需求。反过来看X1的背面,可以看到一排的散热孔,实际测试中散热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即使运行高功耗游戏或软件,风扇也没噪音,机器也不热。 再来看看X1的正面,典型的ThinkPad外观,沉稳大气,不过过于低调给人完全感觉不到这是一款售价逼近2万元的笔记本电脑。 键盘是常见的超薄键盘结构,每个按键都有微微的弧度,同时采用背光设计,让在幽暗的环境中照样可以看清键盘。键盘中间的标志性小红点设计,是ThinkPad的典型标志TrackPoint,习惯了用它操作鼠标会非常方便,如果你是一位ThinkPad的忠粉,绝对会对它情有独钟的。 在右边电源键下方,有一个指纹传感器。不同于老款ThinkPad,X1的指纹传感器是电容设计,开机不再输入密码,只需要指纹解锁就行了,不过X1还有其他更好用的解锁方式。 电脑的高端与否,在显示屏上也会有直观的体现,X1的显示效果又如何呢?咱们再来看看。 联想ThinkPad X1隐士笔记本电脑拥有15.6英寸的大屏幕,配合4K屏的分辨率,整体显示效果还是很清晰的。 然而这块屏幕也蕴含了不少的特色,首先说边框,尽管是15.6英寸的大屏,但是X1的边框宽度却控制的很好,顶部最宽的部分也不过仅有一个USB插头那么宽,更何况这里还要容纳摄像头这样的组件。 说起摄像头,X1的高端机定位在这里也凸显了出来。这里可不是普通的摄像头,而是一枚红外摄像头,是支持人脸解锁的。也就是说X1有三种解锁方式,密码解锁、指纹解锁和人脸解锁。当你打开X1的时候,电脑就会自动识别面部而解锁,确实很方便。 再回到屏幕本身,X1的屏幕居然还是一块支持触控的显示屏,这就为设计师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操作模式。无论是手势操作,还是在屏幕上绘画演示,都非常的方便。不过同样屏幕很容易留下指纹,如果不想总是擦屏幕,还是贴个膜再用吧。 当然,最重要的自然是要看屏幕的显示效果。对于苛刻的设计师来说,是不允许自己的电脑有一丁点的偏色的。X1的屏幕拥有100% sRGB色域,能够呈现出10.7亿色,4K屏幕拥有3840X2160的风变绿,还支持杜比视界的HDR技术,300尼特的亮度也让整体屏幕看起来更加明亮。 其实从普通用户的视角来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显示清晰、色彩鲜艳,整体屏幕表现很细腻,亮度也很好。 而且X1的屏幕可视角度非常之大,经过体验发现,甚至在逼近180度的视角时依旧可以看到屏幕显示的内容,正因为如此,在使用X1为甲方客户展示设计作品的时候,就不需要考虑朝向问题了,反正大家都能看清。 而且X1还将屏幕设计成了可以展平到180度的模式,这样在展示的时候,可以把笔记本电脑平铺在桌面上让大家观看内容,也可以方便使用电容笔像书写纸张一样在屏幕上进行设计工作。 而且作为一名设计师,带上电脑去甲方那里展示作品和沟通项目都是常有的事,因此对于笔记本电脑便携性绝对是有要求的。你别看联想ThinkPad X1隐士笔记本电脑看起来很“沉稳”,但是实际上它却并不笨重。 首先我们看看X1的尺寸,官方显示它的三围约是361.8mm x 245.7mm x 18.7mm,不到2厘米的厚度足可以算是一款轻便笔记本电脑了。其实X1的轻也与其材质有关,这个看起来很平常的黑色外壳,其实材质采用了航空级碳纤维高密度材质,这让的高端材质应用让其重量也仅仅只有1.7公斤,这在15寸笔记本电脑中来说,绝对是“苗条身材”了。 从侧面看去,更是能够感受到联想ThinkPad X1隐士笔记本电脑的纤薄,因此X1同样适用于力气不大的女性设计师群体。从重量上看,X1还是很不错的。 高端笔记本自然还要有高端配置才行,其实配置问题对于任何实用电脑的用户都是一样的需求,配置约稿越好、运行速度越快越好,一台高性能的电脑才能带来最好的使用体验。联想ThinkPad X1隐士笔记本电脑作为一款高端机型,配置方面又会如何呢。通过检测的结果就可以看出,整体还是不错的。 使用鲁大师检测硬件,可以看到我手中的这台X1是顶配版本的产品,拥有英特尔Core i7处理器,16G的三星内存,512G的三星SSD,显卡则是Nvidia GTX 1050 Ti 独立的4G显存。不要拿这样的配置去和游戏电脑对比,毕竟设计师的电脑要求的是稳定中求流畅,而不是发烧级的去烧显卡。 通过CPU-Z的检测,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X1的全部配置内容。其中对于设计师来说,处理器是最重要的,X1的酷睿i7-8750H拥有6核12线程的配置,三级缓存为9MB,默认主频2.2GHz、单核睿频最高4.2GHz、六核睿频最高3.9GHz,TDP为45W,集成英特尔UHD Graphics 630核芯显卡,i7-8750H的硬件规格较上一代的i7-7700HQ提升相当的明显,能够在关键时刻为软件的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16G内存也足够大多数软件运行使用,更有着SSD的加持,保证了系统和软件的启动速度,避免等待的尴尬。 X1的这块三星SSD硬盘我也进行了测试,NVMe协议的SSD提供了超高速的运行,写入速度足足有2983.1MB/s,而读取速度也有1863.9MB/s,这样的话,哪怕安装一些犀牛之类的3D软件,在启动、运行和后期渲染上,也有不小的速度提升,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 首先我测试了一些3D类设计软件,进行效果图的设计与渲染。启动方面,犀牛的启动时间大约几秒就完成了,速度非常快,在运行中,进行不断的变换、缩放、图形绘制等操作都非常流畅,没有任何卡顿,而在后期渲染的时候,那怕是切换到后台去做些别的事情也是完全不影响的,可见X1在多任务处理方面做的也很好。 至于平面设计方面就更加轻松胜任了,哪怕是一张图层非常多,尺寸足有几十米的大图片,也丝毫不会卡顿,保存文件的速度也非常快,流畅度很好。X1的高配置和高性能正好满足了设计师的这部分需求,不愧是专业电脑,在这方面测评时的表现可圈可点。 作为一名经常在咖啡厅找灵感搞设计的设计师来说,笔记本电脑的续航能力就非常重要了,而X1作为一款轻薄便携的笔记本电脑,居然在续航方面表现也非常令我惊讶。X1的充电器是一个方形的大块头,可以看到上面有醒目的标注了135W,这是什么概念?一般的笔记本电源可都是65W左右,而X1的135W则是专门为这款独立显卡且为设计师打造的笔记本电脑配备的。而且X1还支持快充,1小时就能够充满80%的电量。 而续航方面,通过拆机可以看到X1笔记本电脑内部嵌入了一块不可拆卸的电池,容量是5080mAh,官方理论最长续航可达到14.6小时,不过经过实际测试却达不到这个数值,正常使用的话,续航数小时是没问题的,具体我没有持续测试,但有一点可以保证,比MAC Book Air续航长多了。 作为一名数码达人,拿到这么高端的笔记本电脑,怎么能够忍住不去看看内部结构呢?X1的结构设计非常简单,就那么几颗螺丝拧下来就可以直接开启后盖了。能够看到里面的结构大部分设计的都比较对称,还有不少被遮挡了起来。首先最醒目的就是这个巨大的电池了,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的位置,也难怪X1续航能力这么出色了。 为了确保支持大功耗的设计工作,X1配置了两个涡轮风扇,以便提供强大的散热能力。而这两个风扇的噪音控制做的也不错,即使全力运转,也只能听到轻微的转动声,不过还是会有灰尘积累的,使用中要隔段时间就清理一下灰尘,确保风扇正常运行。 散热的另一个大功臣就要数这个导热管了。长长的两条导热管贯穿了X1的左右两侧,配合风扇,能够最大程度的快速散热,让电脑更稳定的运行在一个安全温度下。 还可以看到已经安装好的一条M.2接口的SSD,而在它旁边,还预留了一个空位,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觉得硬盘不够用,只需要再加一条SSD就可以了,非常人性化。 内存也是同样的,目前只是插了一个单条16G的内存,旁边也有一个空位,对于设计有更高需求的用户也完全可以再加一条16G内存,来让X1发挥出更大的实力。 最后说一下之前很多朋友都会担心的事,180度的屏幕翻转,操作次数多了会不会容易损坏?通过内部结构我们可以看到X1的屏幕转轴是全金属结构,并且牢牢的用了三颗螺丝之多,转轴边缘更是加了多层垫片来进行强化,基本上可以说你把电脑用到淘汰,这个转轴也不会坏的。 通过拆解查看内部我们可以看到,联想ThinkPad X1隐士笔记本电脑从里到外都是严格按照高端产品锻造而成的,真正全方位匹配设计师的使用需求,尤其是预留了硬盘和内存的插槽更是人性化的设计,为这款本来就强大的电脑提供了更强的升级空间。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体验,对于这款联想ThinkPad X1隐士笔记本电脑我还是很喜欢的,手感不错,配置优秀,屏幕显示清晰,续航和散热做的也很好,重量轻携带方便,其实它的优点很多,整体还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同样,作为一款高端笔记本电脑,它也有不少缺点。 比如外观设计太朴素,不够有逼格,外壳材质太容易留下指纹,还很难清洁,屏幕也是如此,容易留下指纹,还有就是售价还是感觉太贵啦,一般人买不起啊。 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其实价格和配置是成正比的,但是如何权衡这个度,就要靠自己的比对了。这款联想ThinkPad X1隐士从外观、配置和使用感受来看,个人觉得价格偏高,如果售价在15000以内还可以。这就是我的真实体验感受啦,不知道各位觉得买笔记本要买什么的合适呢?欢迎留言评论。 联想ThinkPad X1隐士 15.6英寸高性能轻薄笔记本电脑(i7-8750H 16G 512GSSD GTX1050Ti Max-Q 4G独显 4K) 京东:¥18999 去看看 <更多>

智趣科技 经验 2019-03-05 18:02

欢迎关注哔哩哔哩UP主 科技方法派 本期节目的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1757746 记得去年我做过一期节目,主要是说当时的笔记本市场,不太推荐购买4000元内的产品,因为当时在这个价位下,包括在4000-5000元这个价格段,都很难买没有短板的产品,要么处理器太弱,要么内存太小,要么屏幕太差,或者没有固态等等总之有各种缺陷或者短板。但是到了2018年,由于内存、固态的价格趋于平稳回落,最主要的还是AMD锐龙处理的崛起,于是在4000元左右出现了一些“锐龙版”笔记本,这些产品在保持低价的同时,各方面的综合性能更加均衡,不再有明显的短板。那锐龙处理器的具体性能表现如何,在这款荣耀Magicbook锐龙版上便可了解一二。 首先看外观,荣耀MagicbooK锐龙版整机除B面(屏幕面)外,各位面均采用了铝镁合金材质的金属外壳,并做了喷砂工艺,银色的机身整体造型简约,A面除“honor”的LOGO外,再无其他多余的元素,做工也比较精细人性化,四角做了相对较大的圆弧倒角,侧边过渡也做了圆滑处理,没有剌手的感觉,整机一体感较强。 外形体量方面,由于屏幕采用了左右窄边框的设计,让尺寸得到压缩,整机长321mm,宽219mm,比传统14英寸比较的尺寸要小一些,厚度方面控制的也不错,整机最厚处约为16mm。重量方面裸机约为1.44kg,而且由于采用了更轻便的Type-C接口的65W充电器,让其旅行重量也控制到1.63Kg,整机的便携性还是不错的。另外标配的Type-C接口充电器还兼容多种了功率,支持为手机等其他设备充电。 整体看它的外观,它其实有着非常明显的类苹果Macbook设计,当然这种简约一体化设计也是大众比较能认可且能接受的,那单说MagicbooK,它的做工品质还是不错的,拿在手上还是比较有质感的,尺寸、厚度、重量也控制的不错,虽然算不上极致吧,但称之为轻薄本也绝对不为过。 在扩展接口配置方面,由于机身较薄的原因。荣耀Magicbook的接口偏少,机身右侧为1个USB2.0和3.5mm耳机麦克风二合一接口,左侧为1个USB3.0,HDMI和USBType-C接口。这样的接口只能说勉强够用,好在它配备的USBType-C是全功能的接口,除了日常作为充电口外,还可以通过扩展坞扩展出另外的视频输出、网线、USB等各种常用接口。所有如果你对接口有要求的话,需要自行购买扩展坞,这也是额外的花费。 屏幕部分,Magicbook采用了左右微边框的设计,左右边框约为6mm,屏幕搭载的是来自京东方(BOE)的14英寸IPS雾面屏,分辨率1920*1080,色域为45%NTSC,亮度250nit,实际使用中的色彩表现一般。另外在屏幕上方是一颗720P的摄像头,成像效果一般,基本满足日常视频通话的需求。 纵观整个笔记本市场,我们会发现13.3和15.6英寸的产品已经大批量的采用了高色域屏,唯有14英寸的产品很少有采用高色域屏的。包括荣耀Magicbook采用的也是45%NTSC色域的屏幕,而且由于采用了窄边框设计,想要换屏也非常困难,不过日常使用这个屏幕也是够用了。 C面也就是键盘面,荣耀Magicbook采用了全尺寸的孤岛键盘式薄膜键盘,并配有两级背光,键帽触感顺滑细腻,由于机身较薄的原因,键程稍微偏短,整体打字的手感还算不错。键盘左右两侧各有一排扬声孔,并且荣耀Magicbook支持杜比全景音效,右侧扬声器空上方为独立的电源开关按键。键盘下方为一体式玻璃材质触控板,尺寸大小一般,顺滑度和灵敏度还是不错的。 在主要硬件的配置上,荣耀Magicbook锐龙版搭载的是AMDRyzen 5 2500U这颗4核处理器,并且集成的AMDRadeon Vega8显卡,另外为了最大化释放这颗核显的性能,Magicbook锐龙版搭载了8G双通道内存,下面我们我来看一下它的实际性能表现。 AMD的Ryzen 52500U这款移动处理器和intel的i5-8250U的参数规格类似,都是基于14nm工艺打造,同为4核8线程,设计功耗都为15W,主要差别在缓存和频率上,从跑分上看,两者相差不大,可以说两者的性能是同一档次的。从实际的使用感受上看,除了日常办公、影音娱乐这些基础应用外,简单的修修照片,进行一些基础的短视频剪辑,也是基本流畅的。当然如果你从事这方面的专业工作的,它的性能还是不足以满足需求的。 另外其集成的Vega8显卡的能力又如何呢?我们分别用《英雄联盟》、《CS:GO》、《守望先锋》三款游戏进行了测试,同时和搭载i5-8250U+满血版MX150的笔记本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到其性能要远超intel处理器自带核显,但是和满血版MX150这颗独立显卡相比,它的性能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不过它确实有了一定的游戏能力,像《英雄联盟》《CS》等小型网游它还是能够比较流畅运行的,大型一些的网游就不在其能力范围内的了,大型单机那就更远超其能力了。 可以说有AMDRyzen 52500U的加持,Magicbook锐龙版的性能基本达到了主流轻薄的水平,日常办公、影音娱乐足够使用,还有了一定的小型网游能力,从轻薄本的定位来看,它的性能基本就没有什么明显短板了。当然如果你主要玩游戏或者有专业工作需求,就需更高性能的游戏本或者工作站,不是Magicbook所能做到的。 在其他硬件的配置上,我们今天体验的这台Magicbook锐龙版,搭载了双通道三星8G DDR4 2400内存,但是为板载颗粒,不支持升级加装。固态硬盘为来自三星的SATA通道的PM871b,容量256G,不过它是支持速度更快的NVME固态的,有需要可以自行更换,另外其也不支持安装机械硬盘。在电池的配置上,Magicbook锐龙版标配了容量57.4wh的电池,能为日常办公影音娱乐使用提供8小时左右的续航,续航能力还是不错的。充电速度方面也还不错,实测半小时分钟可以充电37%,1小时充电72%,充满约需2小时20分钟。 散热方面,荣耀Magicbook锐龙版内部采用了单风扇,和一粗一细双铜管的是散热方案,出风口采用的是轻薄本常见的后置转轴出风,在室温27℃左右,进行的压力烤机测试中可以看到,CPU温度维持在83.5℃左右,频率2.4GHZ左右,性能表现正常,C面表面温度方面,温度最高点在后置出风口附近,温度最高54℃左右,键盘右侧38.2℃,左侧WASD键处温度在43.5℃,有一定热感,腕托处35℃左右,无明显热感。 可以看到荣耀Magicbook锐龙版的散热虽然算不上优秀,但基本表现还算正常水平,而且对于轻薄本而言,极少会出现像压力测试时那样极限压榨设备性能的情况,日常使用时的温度要更低一些。噪音方面,长时间满载运行时噪音最高45分贝左右,有轻微噪音感,另外其拆机维护的便捷性还不错,拆除底部所有螺丝,取下后盖就可以进行清灰,更换固态硬盘等操作。 最后总体来看这款笔记本,类Macbook的简约造型,相对轻薄的机身,精细的做工,这些都让其有了比较好的眼缘,而AMDRyzen 52500U的性能也达到了主流轻薄的水平,足以应对日常的家用及办公场景。当然它也有缺点,比如屏幕素质比较一般,可升级扩展性不好,没有使用高速固态硬盘等等,但是这些在3999元的日常售价,及最低3799元的促销售价下就变得不再那么不能接受。所以这款笔记本在4000左右的价位下还是很具竞争力的。 荣耀MagicBook 14英寸轻薄窄边框笔记本电脑(AMD锐龙5 8G 256G FHD IPS 正版Office)冰河银 京东:¥3999 去看看 <更多>

科技方法派 经验 2018-09-17 09:43